第一篇:山西袁书记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山西省省长王君 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万亿元。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实施两年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实际完成1.1万亿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企业技改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一批铁路项目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掀起新高潮,去年建成1037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太原、长治机场改扩建全面完成,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顺利推进,五台山、吕梁、临汾机场开工建设。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面推进,27项建成投入使用,引黄北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发电装机2669万千瓦。省城十大建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规模的投资,不仅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大大地增强了我省的发展后劲。
在全面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我省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实施旅游春季和金秋行动计划,扩大住房、汽车、文化消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7万个农家店,支持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升级改造,促进了消费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政策,实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9项优惠政策,对焦化等企业实行有关费用减免缓缴措施,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0元、4730元,增长11.8%、11.6%。以上数据说明,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步伐加快。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行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蕴涵的机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启动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去年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是历史最好水平。通过这一轮整合,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采矿秩序明显好转,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5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97万吨、焦炭产能4761万吨、水泥产能2586万吨、电石产能142万吨;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结构、工程、技术和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5年相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3%、13.5%,全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1个省辖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47天,优良率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营造林23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4%提高到18%,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先后出台实施了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等 “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旱作农田、节水灌溉农田、中低产田改造20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五年来粮食产量年均超过百亿公斤,特别是去年达到108.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启动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9098个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扶贫工作,1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制定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年多来,扎扎实实地办了几件大事。在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制定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招聘6427名特岗教师到贫困地区和农村任教,启动占地9300亩的高校新区建设,为高校增加3000名教师编制,投资3亿多元对高校危房进行改造,帮助高校解决贷款负担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30多亿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在6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23所市县级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在科技人才方面,投入9000多万元,引导实施19个重大科技专项,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培养开发本地人才,积极吸引外来人才,5年共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5400多人,特别是近两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先后引进58人。在文化体育方面,全面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院团试点单位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省出版系统全部转企改制,省级广播电视局台分离,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立秋》、《解放》等一批精品剧目和平遥国际摄影展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五台山成功申遗;我省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和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慈善救助事业和红十字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种渠道扩大就业。5年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多种形式建设保障性住房。5年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万套、5830万平方米,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多方筹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87%,5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每月人均627元提高到1500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已扩大到50%以上的农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3%;219.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4.2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多措并举稳定物价。五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平均涨幅控制在3%。特别是去年认真贯彻国家稳定物价政策措施,及时制定实施了12条具体措施,并投入5亿多元,对大中专院校学生、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有效地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力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两年共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这是近年来我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的完成,使昔日的羊肠小道、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通畅的水泥(油)路,狭小昏暗、陈旧破败的危房变成了安全坚固、宽敞明亮的新校舍,苦咸水变成了干净卫生的甘泉水,广大农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心愿,封闭落后的偏远山村看上了电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广大农民从这五大工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千方百计确保全国煤炭供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四川茂县恢复重建和对口援疆;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抗震救灾,作出了山西人民应有的贡献。
五是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扭转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针对一度时期我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状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十项安全生产制度,出台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配备市县长安全助理,组建煤炭工业厅,安监局与煤监局分设,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组织、制度、技术、人才、管理、纪律和体制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大批的干部,也大大地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六是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89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本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面积5907万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60个县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晋商银行及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组建,大同煤业等16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省金融办开始筹建。实行燃油税改革,政府性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扎实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省试点、生态省试点。积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研申请工作,获国家正式批复,我省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能博会、农博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港洽会、珠洽会和央企、民企山西行等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世博会、中博会等重大活动,5年共引进各类资金5223亿元。
七是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5年省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783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政府规章45件。全面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依法推进治超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在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我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回顾这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办好山西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中央精神与山西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优良作风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所有这些,既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支持配合、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解放程度、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根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及“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突出转型跨越发展。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640亿元和19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目标,体现了中央要求与山西实际的结合,体现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衔接,体现了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际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对大运骨干通道沿线等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严禁在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进行开发。
(二)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步伐,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市域城镇化,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加强城镇化管理,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城乡生态化,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要抓住并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大力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落户山西、服务山西。深化区域合作,强化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
各位代表,转型跨越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再造一个新山西是三晋人民的强烈愿望。《纲要(草案)》经这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尽全力抓好落实。我们坚信,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山川更加秀美的新山西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2%,氮氧化物、氨氮和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5%、1.5%、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进一步增加投资。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铁路方面,加快推进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大西客运专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和顺至邢台、运城至三门峡等铁路项目,启动太焦客运专线铁路前期工作。公路方面,重点抓好高速公路31个在建项目建设,再新开工建设11条,确保年内竣工1000公里,为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奠定坚实基础;新建改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2500公里。机场方面,加快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推进五台山、吕梁和临汾新建机场项目建设。水利方面,全面完成35项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引黄北干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启动大水网建设,实施东山调水工程。电力方面,新增发电装机800万千瓦,完成1000千伏晋东南特高压输变电扩建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大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的产业投资。加快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保留矿井技改步伐,扎实推进其他能源原材料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太钢不锈钢管和高强度精密带钢等重大技改项目。高度重视新兴产业投资,在继续支持大运重卡一期5万辆达产的同时,加快推进太重高速列车轮轴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宏特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潞安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吕梁杏花村白酒园区等特色食品工业项目。积极开展潞安540万吨煤制油以及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支持有关地市引进轿车生产线。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投资。继续抓好省城十大建筑建设,确保今年全部建成。加快推进高校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增加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的投入,加大对“三农”和贫困地区的投资。
大力促进消费。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扩大城乡商贸网点覆盖面,促进消费便利化;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优化升级;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价格水平,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信用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积极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出口市场;提高传统优势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高度重视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发展服务外包;落实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二)推进工业新型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优化煤炭行业内部结构,鼓励煤炭企业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炭采掘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矿环保设备、煤基化工、煤炭物流等产业,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推进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整合重组,重点推进焦化企业联合重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重点发展钕铁硼、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做大做优汾酒、陈醋、乳品、小杂粮等特色食品工业;鼓励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服务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煤炭、焦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涵盖保税、仓储、加工、集运、商贸、金融服务在内的现代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园区,支持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艺院团的改制,积极稳妥推进五大文化集团的组建,培育发展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发旅游新型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信息等其他服务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实施《山西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把循环经济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手段,作为新产业、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领域,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化发展。各位代表,在我省推进工业新型化,必须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又不完全依赖煤,立足煤而又要超越煤,兴于煤而又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在认真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13亿元,实施灌区建设补贴等“十项惠农政策”,启动高标准粮田创建等“十大强农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抓好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快西山引黄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年内完成1800万亩农田灌溉、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万亩盐碱地改造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启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程。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科普惠农,加快农技农机推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加强与蔬菜大省的合作,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再实现20万贫困人口脱贫。壮大县域经济。编制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政策保障,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要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推进市域城镇化,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落实好支持太原率先发展的用地保障、园区发展和污染企业搬迁等政策措施,支持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省会城市的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太原榆次同城化步伐。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阳泉、忻州、吕梁为腹地的太原都市圈,形成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加快发展三大城镇群。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快速发展,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使稳定就业和居住的进城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和特色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推进城乡生态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方联动狠抓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新上项目能评工作,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在电力、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千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强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全社会节能。
多管齐下狠抓污染减排。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继续加大重点用煤行业的脱硫力度,启动火电行业脱硝工作。创新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新建一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启动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太原等重点城市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严禁在城市及近郊区新建燃煤小锅炉,减少工业烟尘、粉尘排放。优化气源布局,加快管网建设,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四气合一”。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强化环境评估,实行污染者付费、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构建污染减排的长效机制。
多措并举狠抓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开发工程,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继续深入推进“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各位代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的要求,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一定要举全省之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这件关乎民生的大事抓好,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环境更优美,让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
(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由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让没能进入大学、高中的学生都能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切实解决好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高校危房改造,化解高校债务负担,加快推进高校新区建设,确保明年建成使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五项改革任务落实,着力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发展中医药事业。与此同时,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人口计生工作、老龄工作和红十字会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做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执法,落实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两年实现全覆盖任务,今年覆盖率要超过80%。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增加到20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国家每月人均分别增加15元、12元的基础上,省里分别再增加10元;提高孤儿养育标准;对3万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再投资240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万套、1665万平方米,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矛盾调处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新的一年,我们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好,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更有尊严!
(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
安全生产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全生产一切都无从谈起。
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懈怠、不放松、不麻痹,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进一步引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好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的“两个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两年的努力,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已实现明显好转,我们也坚信,山西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安全生产搞好,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八)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为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深化改革开放。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国有企业的改革破产力度,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集体企业改革。落实好国家和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省金融办,深化晋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展,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启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抓紧制定并落实好各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在相关领域有突破性进展。支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要不断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晋投资兴业、为山西建设服务。要全力办好第六届中博会。
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我省长期培育形成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学习调研,提高履职能力。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学习调研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习履职所需的各种知识,通过学习增长才干、提高本领;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对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下放,该取消的取消。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增强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廉洁自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化政务公开,确保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风,坚决反对奢侈挥霍、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我们告别了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了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十二五”。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山西日报》关于袁书记讲话的解读
用改革开放激发创新活力———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八
勇当转型跨越发展的领跑者———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七
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六
城乡生态化的核心是“四个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五
市域城镇化:拓展转型跨越新空间——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四
走特色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三
工业新型化:围绕煤延伸煤跳出煤——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二
转型迫在今天 跨越时不我待——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一
第三篇:山西省委袁纯清书记来同调研汇报材料
大同市位于晋、冀、蒙交界,地处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结合带,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汇处,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也是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指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十三个重要的人口过100万非省会城市,它们在带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青岛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重庆市)。辖四区七县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农业县区中有5个国定贫困县(灵丘、阳高、浑源、广灵、天镇)。面积1.4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89平方公里;总人口321万,其中城镇人口166万人。大同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重镇,是全国少有的集历史文化名城与能源重化工基地于一身的城市。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扎实苦干,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电力、机械、冶金、医药、化工、建材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驻有同煤集团、国电电力、大秦铁路、大同机车、山西柴油机、中国重汽大齿等大集团大公司。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4户、资产总额695.4亿元,全市年产原煤7137万吨,电力总装机容量650万千瓦、年发电量264亿千瓦时。开发区医药园区产值占到了全省医药行业产值的一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9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20.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9元。
一、近年来工作情况与现状
2008年初,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履职以来,我们审时度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三个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并确立了“加快转型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思路和工作主题。作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决定,完成了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分区控制性详规等重点专项规划。动员和凝聚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聚精会神保增长,一心一意抓发展,全力以赴促转型,竭尽全力惠民生,齐心协力促和谐。全市有效应对并克服了金融危机和结构单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整体经济呈现V型反转,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保持了连续回升增长的好势头。
围绕转型发展,坚持“三个依托”(依托大企业、大集团来发展,通过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实现资源整合和要素重组。依托产业园区来发展,通过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形成产业规模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格局。依托北京来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在重型汽车变速箱制造、新型干法水泥、煤制天然气、规模制药、生猪屠宰加工等领域和产业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特别是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将全面完成。
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实施“大农业”战略,在设施农业上狠下功夫,去年的一产投入同比增长了381.49%,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3户,启动了总投资136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物流项目。建成温室和大棚4万多栋,标准化养殖小区150个,实现了大旱之年农民减产不减收。
围绕打造宜居魅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按照“一轴双城”思路,保护古城、开发新区、提升矿区、改造旧城“四路并进”。去年城建投入140亿元,新建改造道路38条、桥梁28座、绿化320多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大市,把城市建设与开发旅游文化大产业相结合,打造名城、名窟、名山(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历史遗产云冈石窟大景区、北岳恒山风景名胜区)三大品牌。历史文化名城十项景点工程基本完成。世界历史遗产云冈石窟大景区整治投入23亿元、即将完工,北岳恒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深度开发全面铺开。这些工程的建成,将使大同城市文化软实力得到实质性增强。
围绕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7万吨,城市生活垃圾结束零处理的历史,垃圾焚烧发电厂去年10月投入运行,市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840万平方米,今年新增800万平方米,可实现百分之百覆盖。完成了天然气置换煤气工程,古城内4万户平房住户改燃型煤,实现了市区大气质量的改善,去年二级以上好天气数341天(比上年增加34天)。
围绕建设和谐大同,大力实施“五大惠民工程”(即教育协调发展工程、医疗健康工程、住房安居工程、健全城乡弱势群体扶持体系、提高城乡扶持标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新提高。高度重视和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得到国家的肯定。去年以来,共开工建设保障性安住房7万多套,年底大部分交工。城市建设中涉拆户数多,但我们始终坚持“和谐拆迁”理念,认真做好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主动配合,没有出现成规模的外出上访事件,保证了社会平安稳定。
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分批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部署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争先创优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建设。所有这些,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目标,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力加快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力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名城复兴、古城保护和新区建设;全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加快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平稳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43亿元,同比增长13.6%。1-5月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45亿元,同比增长6.59%;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04亿元,同比增长11.01%。全市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13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预计实现过半是有把握的。近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1、农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全市前五个月农村经济运行良好,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14亿元,同比增长12.92%。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市牛饲养量26.06万头、存栏24.68万头,同比增长1.4%,其中奶牛存栏 万头。今春降雨较多墒情好,共播种农作物456.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395.5万亩,比去年增加 万亩,经济作物 万亩。开工新建温室大棚 栋、亩,为全年丰收奠定了基础。
2、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恢复性增长。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好转、能源原材料市场进一步回暖、部分重点产品价格回升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拉动下,我市工业经济逐渐步入恢复性增长轨道,实现了首季“开门红”。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81.9亿元,同比增长47.5%;全市原煤产量完成3663万吨,同比增长41.5%;发电135.8亿度,增长34.1%。
3、投资高速增长,投资结构趋于合理。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5.2亿元,同比增长71.83%。其中:第一、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同比分别上升2.92、19.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成份所占比重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投资活力明显增强;以新扩建项目为主的外延扩张型项目投资所占比重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而以改建和技改内涵效益型项目投资所占比重同比增长9.75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3.27%,投资结构更注重质量;食品、医药、煤化工、交通、装备制造和材料等新型主导产业共完成投资所占比重同比增长1.4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住宅房地产发开发投资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投资方向更注重于民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9%。转型力度的加大,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4、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今年,全市推进省市两级重点工程项目129个(新开工61个),总投资1215.62亿元,其中省重点工程项目28项,总投资877.6亿元,市重点工程101项,总投资338.01亿元。到5月底,新开工 个、开工率 %,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占投资计划的 %;其中省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占投资计划的 %;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占投资计划的 %。中亚合资3万吨氯丁橡胶项目5月已正式投产。国投大同能源公司2×13.5万千瓦矸石电厂一台机组预计7月发电,9月全部建成。冀东水泥两条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条去年底投产,9月份可全部投产,形成年产500万吨水泥能力。
5、借助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功能,为做强“一三六”格局注入活力(一个中心目标:为行业转型升级及企业提质增效。打好三张知名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还有国家风景名胜区恒山。“六”指建设旅游信息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购物中心、旅游演艺中心、旅游培训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支持同煤集团、大秦铁路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推进仟源药业、普德药业、新成特炭、华晟果蔬等企业加快股改上市,让更多的企业受益腾飞。大力培育和扶植民营经济在园区发展,落实激励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6、民生事业进一步得到保障和改善。全市城市和工矿棚户区去年开工886万平方米、10万套,总投资120亿元,已完工572万平方米、5.8万套。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年平均增长为13.39%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3.2%。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气比上年增加34天,减排分解指标超额完成,市区集中供热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覆盖等,实现历史性突破。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齐心协力、警钟长鸣、力度不减,安全生产实现历史新好。
二、下一步发展思路与重点
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发展”的要求及一系列工作部署,特别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的重要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安全作为第一责任、把关注民生作为第一要义,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围绕我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推进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三名一强”建设步伐,真正把古都大同打造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城市、高碳经济低碳化发展试点城市,使煤都变绿色之都、古都变文化之都。
1、狠抓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和方式转变。继续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去年开工重点工程182项、完工103项、共完成投资442.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要重点抓好210项省市县三级重点工程、总投资1200亿元,力争年内完成投资450亿元,比去年增加投资30亿元。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在“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合”,尽量缩短改革的阵痛,年内力争兼并重组的64座矿井有70%达产达能,力争东周窑1000万吨矿井建成、马道头1000万吨矿井开工,全市煤炭产量达到8500万吨以上、向亿吨煤强市迈进;电力要积极推进二电厂2×100万千瓦、同煤2×100万千瓦两个特大电厂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开工,实现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目标奋斗;力促同煤60万吨甲醇等项目竣工,有效地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争取一批水泥、机械等非煤产业项目上马;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小城商贸及现代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大张高速铁路的立项和建设、依托首都发展大同旅游业。中海油煤基清洁能源项目将是大同市具有战略意义的翻身工程,一定要集中全力加快推进。
2、强调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特别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主导产业循环化、循环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规模化和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突出园区招商、打造经济强市硬实力。在整体布局上集中打造五大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医药园区、煤制天气园区、塔山循环经济园区、阳高龙泉园区),达到以园区为载体的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以此提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优化空间布局、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装备制造园区,确保中国重汽大同齿轮集团公司年内建成,继续推进汽车部件、铁路产品及煤机工矿配件三大产业集群形成,带动锅炉、农牧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复兴,达到高点起步;医药园区,要积极支持国药集团重组威奇达药业、仟源药业、普德药业等龙头企业搬迁扩建项目建设,医药园区扩容升位、实现销售100亿元的目标;打造煤制天气园区,大力推进中海油战略合作、建设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我市煤炭由输煤、输电、输气并举的战略转变;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国投2×13.5万千瓦、同煤2×30万千瓦热电联供等项目建设,形成煤电一体化、粉煤灰、矸石综合利用及高岭土加工,形成产业链、发展能源低碳经济,起到我市煤炭工业的标志带头作用;阳高龙泉园区,继续强化与中国化工蓝星集团的合作,抓住杜邦公司产业升级的机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尽快实现氯丁橡胶年产10万吨、世界最大的目标。左云煤化工园区正开展规划、用地、水资源论证,为中海油煤基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做好各项准备。我市结构调整要以百倍的信心和更大的勇气,一个目标、一张蓝图,不犹豫、不彷徨、不折腾,齐心协力推进煤炭保增长、医药成支柱、制造创未来、化工打基础、文化造品牌、城市建特色,力争在三五年内,把电力、旅游文化、装备制造、医药和煤化工五个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为新的支柱产业。
3、打好硬仗,强力推进城市扩容和功能完善。按照城市三年大变样的要求,以扎死寨打硬仗的狠劲,全力加快特色城市建设。要继续搞好城市规划,重点搞好区域规划和中心城镇规划,以高水平的规划和功能定位引领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品位。要加快御东新区建设,重点抓好新区道路管网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开工的御河东路南延、太和路等6条、40公里道路建成后,基本形成新区道路框架。完成得大高速公路8公里改线,拓展御东核心区文瀛湖周边的开发空间。完成208一级路改线56公里,为御东新区发展创造基本条件。开工建设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体育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项目,完成政务大厅、一医院、五医院、中医院、卫校、十六中、实验小学等教育卫生基础项目,让御东新区成为城市兴奋的新亮点。旧城区道路改造任务年内基本完成。完成御河上开工在建的平城、兴云、北都、南环4座大桥,畅通新区与古城的空间联系。推进投资约203亿元的5条高速公路及飞机场改扩建工程。古城保护修复工程和云冈大景区治理建设即将全部完工,彰显特色、承传文脉,在9月初举办大同文化艺术节时全部开放。
4、加大统筹城乡力度,高度注重做好“三农”工作。要重点抓好总投资136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今年力争完成投资37亿元,建成温室大棚1.5万栋,新建标准化健康养殖小区50个,建设一流的农牧一体化功能区。建成雨润集团投资2亿元的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继续培育壮大华晟果蔬等10户领军龙头企业,力争龙头企业达到135户,产值21.5亿元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培训200个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巩固85个试点村,重点推进467个村。完成100个村环境整治工程,培育50个样板型新农村建设典型。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全面完成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村通广播电视、村级卫生室、村通公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农村安全饮水)。
5、强化生态建设,加快绿色崛起。要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目标不动摇,把绿化大同作为基本政策,长抓不懈。今年力争建成省级园林城市(大同市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3244.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36.4%、31.8%和7.6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超过了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现在已成为省级园林城市),三年内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重点抓好文瀛湖景观、御河蓄水绿化工程、采凉山森林公园、东城墙环城公园、北魏明堂公园等12项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十里河生态走廊。变春天一季植树为一年四季造林,让大同成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美好家园。
6、更加注重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抓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城乡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完成好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牢固确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的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打防管控的长效机制,确保社会治安稳定。积极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个人诉求。
安置房建设是大同当前最重大、最紧迫的民生工程。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进度。在去年投资5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再投资50亿元,新开工建设230.4万平方米、27765套安置房,争取上半年竣工10050套,下半年竣工32575套,确保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安置。
7、强化政治保障,改善加强党的领导。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和党组织建设,扎实搞好争先创优活动,市级班子带头,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抓好落实,以务实的作风沉下去,带头大干、带头实干,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存在问题和请求建议
1、存在问题
一是矛盾多重。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发展单一的矛盾依然突出;对外开放滞后,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少,内生动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民生改善滞后,拆迁与安置的矛盾依然突出;城市管理滞后,重建轻管的矛盾依然突出;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化人才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
二是经济总量小。321万人口的城市,2009年GDP 还不足600亿,就是加上今年的努力,实现8%的增长的话,到“十一五”末达到650亿,在全省11个市仅能位居中游水平。这与我们第二大城市的称谓极不相称。
三是经济增速幅度小。年际间波动大。“十一五”以来的四年中,全市经济增速最高是2007年增长15%,最低是2009年增长2.3%。最高年份在全省的增速排位中也仅是中上游水平。四是城乡经济差异大。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和地市分治、城乡分割的体制,加上资源禀赋不同,大同市的工业多集中布局在市区,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由于自然条件的先天劣势,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十年九旱;工业主要是采煤、采矿,资源型依赖性明显。但更为严重的是城市经济带动力不强,城市整体功能亟待加快提升。
五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不够合理。煤炭主导,结构单一的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高强度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由于煤炭是最近几年才放开价格实现市场化,因而制约了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市非公经济总量多年徘徊在30%上下,未有大的突破。由于煤炭电力的重化工上游产业特征,造成了共享税种比重高,税收上缴国家和省的多、地方留成少。同时我市又是全省各市中财政上解额较多的市、每年2.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总收入比例较低,造成了全市财政的困难、收支矛盾突出。
六是生态环境脆弱,社会事业欠账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很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乡人民收入都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就业的压力较大,城乡低保的面也不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对于这些问题,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正在努力解决之中。
2、请求与建议
大同的农业基础差、采煤地质灾害严重、经济结构单
一、面临困难大,希望省委省政府继续给予更多地关注和支持。
1)、帮助加快大同到张家口的高速铁路建设。大同作为老工业基地,地处晋冀蒙交通枢纽,建国以来为全国输出23亿吨的优质煤,为全国经济建设付出极大的贡献。目前的大秦线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出海通道,但大同的货运力严重不足。加快大同到张家口高速铁路的立项并尽早开工,以减轻大秦线运输的压力,拉近大同与海岸线的距离,对我市依托北京发展大同,对发展山西、首都乃至全国经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互补作用。
加快大同到张家口高速铁路的立项并尽早开工,以减轻大秦线运输的压力,拉近大同与海岸线的距离,对我市依托北京发展大同,对发展山西、首
都乃至全国经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互补作用。
2)、支持把大同列为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建国以来为全国煤炭贡献量最大,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同时也形成了为煤所困,结构、环境和社会问题交织,转型任务迫切而又艰巨。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题调研情况,大同市要实现根本上转型,需要国家和省在政策、资金和项目布局的鼎力支持。希望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发展煤变电、特高压电网建设、煤制天然气、煤变油等煤化工项目上优先考虑、重点布局;在煤炭可持续基金安排、资源收益体制与财税体制上能够进一步倾斜。
3)、把大同列为名城保护示范城市。大同古城具有1500年城址没有改变的独特优势和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的文化内涵,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市正在按照“一主两翼”的思路,大力推进文化名城保护复兴工程,实施大旅游战略。更加突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亮点。去年李克强副总理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明确要求国家有关部委要对大同重点倾斜。希望省级各部门也能在名城复兴、古城保护项目上大力支持。
4)、支持我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计划经济时期设立的矿区,以服务同煤集团为主;市场经济下功能极不完善,有天无地,与南郊、城区相互插花、职能交织,制约影响着主城区城市功能的发挥。我们去年已经提出区划调整意见上报,希望省委、省政府给予支持。
第四篇:2011山西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山西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晋城新闻网 2011年04月16日 11:44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4月9日在晋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清宪
4月9日,在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上,代市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李剑锋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生产总值完成730.5亿元,同比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35.7亿元,增长1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2.5亿元,增长22.2%;财政总收入完成153.2亿元,增长12.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5亿元,增长15.4%;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3亿美元,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1.1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353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899元,增长12.2%。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一是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153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13.7亿元,占目标的164%。100项工业转型项目有60项建成投产、33项开工建设;20项重点工业项目有12项建成投产、6项开工建设。二是基本完成了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任务。协议签订率完成100%,换证率99.2%,接管到位率100%,资金补偿到位率83%。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煤炭产业着力提升煤炭开采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新规划了玉溪、东大等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电力产业稳步发展,国投热电一期工程完成,晋煤能源、华能阳城煤矸石电厂加快推进,阳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运行。煤化工产业在形成351万吨大颗粒尿素、111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10万吨合成油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发展重点转向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精密铸造、煤机成套设备、防爆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等产品,朝着精密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一区六园”已见雏形,产业集聚程度提高。四是精心培育新兴产业。煤层气产业初步构建了抽采、液化、发电、管输、工业、民用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体系,形成了年抽采30亿立方米的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富士康科技工业园A区项目启动实施,高平唐一锂离子电池项目开工建设,支持乐百利特LED、路宝铝轮毂等产品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壮大。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凤展国际广场、豪德光彩贸易广场、兰花国际物流园区、国贸中心、白马寺接待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项目正在兴建,一批知名品牌入驻晋城。浦发、兴业、招商等商业银行在晋城设立分支机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品营销力度,成功举办了“旅游文化月”活动。全年接待旅游人数增长19.5%,旅游总收入增长20%。
——着力强化“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8亿斤大关,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生猪存、出栏分别增长11.8%和14.6%。蚕桑、果品、蔬菜、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加大,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提前完成。13.8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和秸秆气可再生能源,13个乡镇、78个村用上了煤层气。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150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城乡建设成效显著。阳翼和西北环城高速公路竣工通车,高平至陵川高速公路具备通车条件。1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竣工完成。市区新增管道煤层气用户1.54万户,累计达到9.98万户。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召开了全市特色城镇化建设沁水、高平现场会,7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片区有序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4%,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化工行业废水超低排放技术改造,丹河人工湿地一期工程发挥效益,二期工程开工建设。6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4天,荣获第六届中华宝钢城镇环境类优秀奖。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实施了十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启动了环城高速公路绿化,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文化、医药卫生、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团参加了国内重要展会,成功举办了“世界新兴产业合作论坛”和“晋城产业项目香港合作推介会”,实际利用外来资金139亿元。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启动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大楼建设。进一步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中小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科技、教育、人口计生、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标准继续提高,为民办的16件实事全部兑现。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的良好态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低于省控目标。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强化信访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平安晋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打造“阳光”政府,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6件、政协提案251件。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文物保护、人防、气象、统计、地震、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救助等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结果,是中共晋城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辛勤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市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晋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炭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格局远未形成。支撑“十二五”发展的大项目、新项目不多,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环境容量约束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社会就业矛盾突出,城乡居民增收困难。部分干部群众安于现状,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紧迫感不强。站在又一个五年规划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决不能使结构调整这个永恒的主题变成永远的难题,决不能把转型发展这个紧迫的课题当作遥远的话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下决心走出一条符合晋城实际的宽广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开辟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的基础年,我们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更加深远,责任更加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共晋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当好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先行区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民生进一步改善,在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38万个。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GDP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5%、3.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4%;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36%、2%,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19%、1.83%,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2%。
实现上述目标,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工作的行动指南,自觉地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正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炭这一现状,切实增强转型发展的现实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在更大的空间中挖掘晋城的优势,谋划晋城的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必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一同推进,城乡一体化一同推进,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一同推进,拓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程度、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步提高。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煤炭产业要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提高煤炭洗选率和加工转化率,实现煤炭行业的高效、绿色、安全发展。加快68个整合改造项目的建设进度,年内完成高平前和、泽州坤达等13座矿井的联合试运转或竣工投产,新增有效产能1000万吨;推动煤炭行业积极发展煤炭物流、煤机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加快培育现代煤炭企业集团。电力产业要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进行新型化改造,重点抓好晋煤能源公司2×1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的投产,积极推进高平煤电一体化、华能阳城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要超前谋划电网规划,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今年完成阳城北500千伏输电站工程,建设泽州东、沁水郑庄、阳城凤城220千伏增容和城区北石店、泽州水东等9项110千伏增容改造工程,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化工产业,要加大力度调整化肥企业的产品方向,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鼓励推动化肥企业与煤炭企业的重组整合,抓好兰花科创30万吨硝基复合肥、7万吨己二酸、5万吨三聚氰胺项目。
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在煤层气产业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摸清资源的储量、分布特点,开展促进产业发展的高层论证与政策研究,争取国家对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加强与煤层气开发企业的合作,携手推动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加大对煤层气产业的规划,拓宽煤层气应用领域,提高煤层气就地转化率、液化率。加快兰花煤层气田的开发。启动实施城乡居民生活用气全覆盖工程,打造全国煤层气之都,为“气化山西”做贡献。在现代煤化工产业方面,要加快推进晋煤集团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年产2×60万吨烯烃、100万吨清洁燃料项目和兰花集团年产6万吨聚甲醛项目建设。推进兰花集团与中石化合作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国投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要大力扶持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光伏等产业,推进唐一锂离子动力电池、中道能源锂离子电池、融高太阳能光伏电池、兰花单晶硅多晶硅及电池组件、硕阳光电太阳能单晶硅项目建设。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要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重点抓好富士康A区、晋煤乐百利特大功率LED芯片及节能灯具、裕丰碳酸钙新材料等项目建设。特别要把富士康A区建设作为一个转型发展的战略性项目,坚定不移地推进。在冶铸和装备制造业方面,要加快整合重组、上档升级、延伸拓展,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着力抓好金鼎煤机、清慧汽车配件、天巨重工、路宝铝轮毂二期、兰花汉斯瓦斯抑爆二期等项目。特别是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铸管件、汽车配件、煤机制造三个行业的发展。在轻纺工业方面,要整合丝麻产业资源要素,抓好绿洲大麻二期、佶利尔异地改扩建工程和蚕桑、丝麻基地建设,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产品品牌。全力支持兰花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具有更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煤炭与煤化工企业集团。
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功能。园区是项目建设的载体,是招商引资的平台。要加快推进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平煤电化工业园、泽州巴公装备制造工业园、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南村新兴产业工业园、阳城芹池现代煤化工工业园和沁水新能源产业工业园的建设。要根据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产业方向,搞好园区规划建设。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加快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产业在园区提升,政策向园区倾斜、人才向园区流动,构建“设施齐全、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特色突显、资源共享、产业循环、服务优质、生态良好”的工业园区。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和产品营销的力度,注重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打造沁河古堡、太行云顶、城郊休闲、蟒河山水、历山生态、丹河文化六大龙头景区,丰富山水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体验、红色旅游、农家乐休闲、工业旅游五类产品,建立集散、购物、会展、演艺、接待五大配套服务体系,构建全市旅游“精品线路”。加快豪德、兰花、晋运等几个大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煤层气开发企业区域总部基地。兴建一批大型购物中心、星级酒店、品牌服饰专卖店等,推动传统服务业的上档升级,充分发挥生活性服务业在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山西东南部乃至中原城市圈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和休闲娱乐度假中心。
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第一抓手,统筹推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169项重点工程、100项工业转型项目和30项重点工业项目、100项重点新建技改项目、50项自主研发项目和500项创业项目建设。要促进金融与产业间的结合,加强金融手段的应用,推进金融行业参与全市各类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加强政府对银企关系的协调,建立重点企业对银行的资金需求直报制度,真正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金融弹琴”的项目共推机制。要建立项目建设的创意策划储备机制,设立“三个一同推进、创意策划晋城”奖励基金,鼓励调动更多、更大范围的社会力量,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产业策划团队,谋划晋城、设计晋城、发展晋城。
各位代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以煤为基,更要多元发展。要以登高望远的境界,以“功成不必在我、但愿庇荫后人”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奋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在认真落实好国家、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我市财政支农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着力巩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性成果,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抓好新水源工程建设,建设小型水库31座,除险加固重点小型水库11座,新建和改造末级渠系300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万亩。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抓好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强做大做优畜牧、蚕桑、小杂粮、中药材、丝麻、蔬菜等特色产业。启动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培育扶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提升农产品深加工的规模和水平。整合我市名优农产品牌,立足打造“晋城·中国南太行”绿色、有机地理农产品牌与国内外知名连锁超市的对接,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千方百计确保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整合农业、教育、劳动等部门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全力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工作十大重点工程,加大对设施蔬菜、“513”龙头企业、标准化养殖、干鲜果经济林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扶持农民多种经营、自主创业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持续增加。多措并举,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2%以上,力争有大的突破,为“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奠定坚实基础。
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加大陵川、沁水两县片区扶贫开发规划、扶贫项目推进力度。市财政扶贫资金提高到2500万元。抓好130个省级重点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要在完善提升原有“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力争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个全覆盖。
各位代表,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更快、更好!
(三)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拓展城乡统筹发展新境界。
工业化需要城镇化来承载,现代化需要城镇化来表现。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步伐,确保今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2%。
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引领力。按照全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战略和我市“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各类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全市城镇化推进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措施,编制“一城两翼”城镇组群发展规划和沁河古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配合做好晋东南城镇群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各县(市、区)要相应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村镇规划修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编制等工作。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城市形态和文化格调。
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吸纳力、影响力和承载力。在公路交通方面,建成高陵高速公路陵川至省界段,加快推进高沁高速公路建设,完成阳城至济源、安泽至郑庄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晋城至高平、晋城至阳城、环城高速至晋济高速连接线等三条一级公路。完成市汽车客运东站建设工程,开工建设苗匠、北石店公交场站和高平、阳城二级汽车客运站。在铁路建设方面,协助做好太焦高速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晋城至焦作城际高铁早日开工。继续推进嘉南铁路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推进畅安路、兰花北路、凤城南路、金村大道、红星东街和红星西街延伸段6条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启动陵沁线改线及主城区到金村区的东西向主干道建设前期工作,促进北石店、南村、金村新区的发展。完善城市热网工程。提升北石店区城市化水平,加快20个城中村改造步伐。继续扩大民用煤层气覆盖面,四个县城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新增用户3万户。
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实现中心城市、县城、城镇、新农村的互促互动。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中心城市要以扩容提质为重点,改旧城、保古建、建新区,提升建设水平、管理层次和文明程度,增强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县城要加快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园林绿化、污水处理、燃气、道路、供水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中心镇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助推工业化,全面提高小城镇集聚能力,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特色,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要镇、历史名镇和园林新镇。重点抓好沁河沿线、丹河沿线、环城高速周边的城乡一体化示范片区建设。研究制定城乡一体化考核试行标准,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全市城镇化建设。
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多种途径放宽城镇户籍限制,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有序变为市民、融入城镇。完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农民工与城镇产业工人劳动待遇平等化和社会保障全覆盖,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四)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新水平。
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继续淘汰落后产能,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加强新上项目能评工作,实施重点节能项目50项。大力推进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强化全民节能意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强力推进污染减排,严格“两高一资”项目的环境准入标准,大力推进规划环评,构建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四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正常运行。
加大环保整治力度。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全面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继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加大对沁河的保护力度,完成丹河人工湿地二期工程,丹河、沁河出境断面达到功能类别要求,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保障乡镇、农村饮用水安全。整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节约型、多功能、园林式”的绿化理念。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抓好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完成新植物园、泽州公园二期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龙湾公园,改造提升赵树理公园。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管护和林业产业开发。全年完成荒山造林15万亩、通道绿化122公里、巩固建设10个名优干果经济林乡镇、新建100个林业生态村、新建5万亩干果经济林基地。要在全社会倡导“树木树人”、“树木敬人”的风尚,建立各种各样的团体纪念林、家庭纪念林和社会公益林,真正使植树成为家庭的自觉,成为社会的情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以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技术和节能环保服务、环保装备、环保产品,使循环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形态、产业发展模式和新的竞争优势。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规划、建设、改造各类工业园区,全面推进支柱产业特别是传统支柱产业的循环化发展,延伸资源循环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
各位代表,蔚蓝的天空、秀丽的山川、葱茏的森林、园林的城市,是晋城市的品牌,是晋城人的自豪。珍视生态,就是珍视我们的生命;爱护生态,就是爱护我们的子孙;建设生态,就是建设我们的家园。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把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
(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用市场的力量把劳动、知识、资本、资源、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得更加优化,让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释放得更加充分。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鼓励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整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支持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培育上市公司。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五项任务的落实。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
扩大对外开放力度。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开放氛围,让开放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让开放成为我们的工作方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负责制、县级政府目标责任制、部门的服务承诺制和项目策划、项目储备、对外联络、招商目的地跟踪、责任主体考核奖惩机制,设立招商引资中介人才库和项目建设学习制度。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点推进区域性定向招商、产业性专业招商、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化招商等模式,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投资兴业。积极参加大型展会和贸易洽谈活动,重点做好第六届中博会、渝洽会、投洽会的参展工作。举办好“中国·晋城太行山国际旅游文化节”,组织好赴上海、韩国的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中央和省属大企业的合作,支持他们在晋城投资发展。特别要大力支持晋煤集团、煤运集团在晋城的多元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与周边城市间互动发展,以煤为基、立足山西,多元发展、融入中原。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活跃力量。要进一步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我市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大力支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向非煤产业转移、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要强化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培训、质量检验、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鼓励民营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间的合作发展,培养出我们自己在国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上半年召开全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大会,在全社会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尊重民营企业家的劳动价值,尊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贡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协作。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积极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完善和“转型综改试验区”相关工作。要放宽视野,精心谋划,科学论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做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关工作,抢抓政策机遇,抓紧制定并落实好各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在一些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六)立足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各项社会事业新发展。
更加注重扩大社会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重点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38万人,创业带动就业8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00人,困难人员就业1400人。
更加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范围。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各类救助制度。抓好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稳定住房价格,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让城乡居民住得更宽敞、更明亮、更舒适。
更加注重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优化提升教育资源布局。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两免一补”和职业教育补助资金等落实到位,将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由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启动学前教育普及工程,抓好普通高中教育、民办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使高技术人才成为我市产业竞争新优势、新品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新建和设施配备工程。加快晋城学院建设和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搬迁扩建工程,新建凤城中学、汇仟小学,启动秀水苑学校前期工作。
更加注重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497个村级卫生室达标验收,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力度,完成创卫技术评估。全面启动晋城大医院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一座设施一流、功能齐全、医技精湛,能够满足群众需求、辐射周边地区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各项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落实各项配套资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尽早开工晋城大剧院建设,加快推进市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命。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孜孜以求,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启动“六五”普法教育,加强和改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治晋城建设水平。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现代文明素养。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城市形象的展示推介力度,提升晋城在全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社区服务和管理网络,重视发挥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和重点组织的管理。推进“天网工程”和“平安社区”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执法,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好民族宗教政策。加强统计、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气象、地震、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救助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继续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积极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树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安全是发展的保障的理念。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加快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救援、科技支撑三大体系。深入开展各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森林防火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严格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把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省定指标以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转型跨越发展新本领。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我们的天职是为人民服务。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重矛盾,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政府各级公务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不误事、能成事、不出事。
加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把握全局的能力和战略决策的水平。要注重国家政策的学习,提高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用足政策、用活政策的水平;注重社会管理知识、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学习,提高解决社会复杂矛盾的水平;注重现代科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研判国际国内科技和产业发展最新动态的水平;特别要加强操作性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市场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改革发展难题的水平。
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提高行政效能。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和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健全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今年以及“十二五”工作重点,深入基层了解一手情况。各级领导既要当好战略家、设计师,又要当好战术家、工程师。克服只在指标思路上谋划工作,只在会议文件上落实任务的飘浮作风。要健全完善领导分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奖惩考核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不作为和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各项重点工作落实的量化考核和监督监察,切实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
严格监督,做到廉洁从政。推进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公务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切实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
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今年我们还要着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以下10件实事:一是为100所农村中小学校配备体艺器材,为1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增添卫生安全设施。二是再扶持贫困村220个,移民搬迁2000人。三是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3000套。四是建设设施蔬菜10000亩,使我市淡季蔬菜自给率提高到40%。五是市区新增公交车40台,新开公交线路3条。六是改造提升市级粮油配送中心和100家放心连锁店。七是建设新型农户储粮仓20000个。八是为城市社区配发康复训练器材,对农村200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九是硬化市区20条背街小巷路面。十是新发展100家星级“农家乐”。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上新的发展征程。让我们在中共晋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真正把晋城建设成为“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第五篇:袁书记的讲话
袁书记的讲话“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路径。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提出了当前乃至“十二五”时期山西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讲话立意深、针对性强,找准了我省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的不足,这一论述,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书记的讲话,吹响了三晋大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进军号。
我认为要把袁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最重要的是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1、放胆解放思想。袁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基于他对山西省情的分析和思考中把握得出的。在时下全面转型、加快跨越的大氛围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显得重要、更显得迫在眉睫、更显得意义深远。但如何才能放开胆量解放思想呢?我觉得加强学习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因时制宜,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对照袁书记的要求,查找不足。一是摆进去、解剖自己。努力让自身“摆”进去,摆到位,摆出深度,深化认识,勇于面对问题,才会触及灵魂,使解放思想与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实现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激发工作动力的过程;二是跳出来、审视自己。“跳”出来,就是打破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封闭状态。站在更高层面,确立追赶目标,找准自身差距,带着问题解难题,形成解放思想的动力;三是走出去、丰富自己。“走”出去,就是学到别人的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有比较,才能增添活力。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使各项工作更富于创造性。四是静下来、梳理自己。“静”下来,梳理工作主线,认真分析问题,沉着应对难题,就会明思路、强根基、促发展,才能牢牢把握发展需求。
2、提升学习境界。8月16日,李局长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生动的事例,为局系统干部职工讲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党课,给我们提升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他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党课以“一个报告、(新形势下如何弘扬延安精神”专题党课报告会)二个内容、(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时代意义,实践中我们如何弘扬延安精神)三个层面(国情、省情、局情)”作了深刻诠释,并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路径。那么,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新任务、新要求,就必须以加强学习为重点。一是要始终抱着一颗求知的心。向书本学,丰富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向领导学,提高视野,增强组织能力;向同事学,丰富实践经验。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不断在学习中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增强本领,树立长期和终生学习的理念。二是要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和学习“延安精神和右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让我们真正懂得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深刻道理。学习右玉精神,就是学习他们“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精神的作用是激发信心和勇气的永恒动力,也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三是要始终把解决问题与促进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结合”的本领,特别是要用好“双24字”要求和标准,因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勾画了我局部门文化核心价值观。用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来谋划工作,经常想一想新形势、新任务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经常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应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还有哪些应该加强的措施没有加强,努力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到前面,在反思中提升境界。
3、传承真抓实干。学习贯彻袁书记、李局长讲话精神,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解决问题、真抓实干上。
一要以袁书记讲话为指针,切实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
一是抓治理。中心点多、面广、线长、人杂,不仅要保障宾客和老干部的人身安全,还涉及财产、食品、设施设备运行等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拧紧“安全第一”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按照综合治理管理办法,真正把抓这项工作的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治理和预防上,严抓细管,狠抓落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抓在手上不放松。
二是抓创建。按照我局创建学习型部门(12345)工作思路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近期开展的弘扬延安精神和右玉精神不断把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上,切实结合中心自身职能任务和建设发展需要,扎实推进各项活动开展。
三是抓活动。按照中心工作安排,抓好下半年各项老干部活动和近期举办的“文体、健身百日”活动。举办一次“歌颂祖国”省直老年书画展。活跃两个节日(九九重阳节、国庆)举办老干部大型文艺汇演,放一场有纪念意义电影;举办三次比赛(乒乓球、台球、武术)等活动,为老干部实现求健、求乐、求知、求美愿望搭建平台,丰富和活跃老干部活动。
二要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谋事实干
一是求主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是有难度的,特别针对我们中心而言。要发扬延安精神和右玉精神,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树立干工作的信心和勇气。第一要打得赢。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力和斗志。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本职工作。第二要干实事。滔滔江河,不拒细流。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干起来的。所谓真抓实干,就是脚踏实地。第三要出实招。要结合袁书记的讲话和李局长的报告与中心的实情结合起来,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实打实地推动工作,特别是围绕中心立项改造项目,劲往一起拧,事往一处谋,实现立项工作新突破。
二是用心思。就是巧用心思,精心谋划工作新思路,培植工作新亮点,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寻求工作突破。做到“三个一”用好一个“谋”字。做到干一行、谋一行,善于在工作中总结和探索其分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用心谋事为中心发展出谋划策,诚于“辅佐”。践好一个“勤”字。多一些努力,便多一些成功的机会。事实证明:万物土中生,全靠双手勤,在工作、学习中只有勤奋、敬业才会有收获。立好一个“创”字。提升自我,大胆超越自我,打破规则的创意,就会使思路越拓越宽,办法越来越多,只有创业干事、踏实肯干,才能做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实践者。学习省委袁纯清书记讲话体会心得体会
当袁纯清书记一跨过波涛滚滚黄河此岸,就给人以满面春风精神抖擞的感觉,他冒着非凡的烈炎酷暑,三个月里马不停蹄地踏遍三晋这块炎黄热土,崎岖山坳。倾注心血,探究省情,体恤民情,聆听民意。并立时代表省委发表了这篇激情昂扬的讲话,这篇让人心悦诚服的演讲。其理念之超脱、内容之丰富、症结之准确、路径之务实、谋划之清晰、信念之坚定。可以讲这是“十二五”时期山西总体发展战略的动员令、领航标、宣言书、冲锋号!纵览通篇讲话,袁书记站在世界风云的潮头、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站在时代跨越的高度。运用科学发展观、经济规律世界观、山西省情的趋势观、为民谋福祉的人生观。深刻分析了山西的优势与不足、潜力与赶超,破题智略、蓄势筹谋、顺势竞发。新思想、新理念扑面而来;新思路,新目标令人振奋;新举措,新谋略催人奋进;新核心,新信念搏动三晋。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要深刻领会讲话核心与实质;准确把握省情发展趋势;充分认识转型跨越意义;全面理解发展路径措施。山西经济要实现实质性突破和全面提升,根本在于彻底解放思想,核心在于抢占发展制高点。以新的胆气创新励志,以新的才智激活要素,以新的信念推动跨越,以新的魄力谋划三晋。结合本职工作,要把自己挤入思想解放队伍,融入山西跨越发展的行列,对省情有更准确的认识,对工作有更明确的的思路,对发展有更坚定的信念,对未来有更美好的憧憬。树立公仆的本色,赤子的情怀,担当的意识。时不待我职责,勤廉务实行为。为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竭尽全力,完成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恪尽职守发挥职能;建言献策奉公立业。依据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围绕新型工业化七条路径献智出力;围绕市域城镇化献计出力;围绕生态四化山西献策出谋;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建言出谋。特别是在谋划山西大发展,千帆竞发的大阵容中,按照薛延忠主席的要求:争当学习的模范;争当思想解放的先锋;争当提升能力的标兵;争当改革创新的先导;争当作风改进的表率。牢记神圣职责,树立良好形象。廉洁奉公做人,兢兢业业务事,规范操守履职,用自己勤勉的思索、勤劳的双手、赤诚的心境、聚智出策团结携手,共同创造山西灿烂的明天!
学习袁纯清书记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6月8日至9日,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来山西不到十天,就亲临我市视察指导,充分体现了省委对上党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体现了袁书记对长治发展的关注和厚望,对全市人民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在袁书记调研期间,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我所在单位——长治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位领导高度重视,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袁书记讲话内容进行了集中学习,通过学习,我充分领会了袁书记的讲话精神,感受颇深。
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对于我来说,学习太行精神的现实意义,就是不畏艰难、英勇奋斗、敢于胜利、无私奉献。前三句话讲的是信心和勇气,而无私奉献则是号召我们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舍己为公,为我市各方面发展、为广大上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而努力奋斗。听了这四句话,我感到倍受鼓舞,作为成长在太行山脉下的一名党员,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我要时刻坚持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以太行精神激励自己、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信心和勇气,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别人不愿干的工作抢着做,别人克服不了的困难竭尽全力去解决,毛主席曾经说过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我要培养自己无私奉献精神和品质,努力为祖国、人民和上党大地做出贡献,进而才能实现我个人的人生价值。
袁书记在讲话中还指出,学习者智,学习者胜,学习者生存,学习者发展,这是一个知识的社会,更是一个学习的社会,谁学习的好,谁就有本领,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这些话为我在日后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提供了思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觉得除了工作以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其实在工作中才是学习的最好机会。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事业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需要涌现出大量的学习型人才,进而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选择学习就是选择成功”。我要培养自己善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不断追求思想上的新境界,激发学习的根本动力,从思想深处焕发学习动力和激情,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以困难和问题为牵引,以解决工作中瓶颈问题为动力,以实践锻炼为基础,以工作方法创新为重点进行思考。“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古人的至理名言,此时正在我的耳际鸣响,只有抓紧现在的一分一秒,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为我们中心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实现中心与个人的跨越式发展。
袁书记在长治调研期间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我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为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帮助我们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上进一步坚定了信心,为全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袁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保证自己做到实处、走在前列,弘扬“太行精神”,加强自身学习,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为推动长治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袁书记立足推进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讲话中提出了“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加快结构转型,构建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的要求,特别是要求长治市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实现GDP翻一番。这些新的要求,既为我们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主攻方向,又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又昭示着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必将引领全省全市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面临争先发展形势和难得机遇,长子怎么办?一方面,我们既要看到近两年来全县快速发展积累的扎实基础,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全县发展总量仍然偏小的现实,切实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占得先机,争先跨越,着力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要把“继续弘扬太行精神”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推动工作上要有新突破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激发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源泉。袁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弘扬“不畏艰难、英勇奋斗、敢于胜利”的太行精神,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推进跨越发展。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就我们长子来讲,就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矢志不渝的精卫填海精神,大力弘扬高严细实、善打硬仗、逢一必争的进取精神,努力在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新突破。
二、要把“十二五实现翻一番”的要求落到实处,在跨越发展上要有新突破
袁书记明确要求我市“十二五”要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翻番。就落实好这一要求,市委杜书记在昨天召开的全市干部大会上,已就“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重点项目的推进做了专门安排。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多项工作走在了省市乃至全国前列。这次实现GDP翻番的目标,我们也要按照省委袁书记、市委杜书记的要求,及早谋划,认真落实,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三、要把“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项目推进上要有新突破
袁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项目是载体、是抓手、是支撑”。全县上下都要按照袁书记讲话精神要求,进一步增强抓好项目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切实按照我县“项目建设年和创优环境年”的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全县掀起新一轮的项目建设新高潮,为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十二五”翻番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要把“持续保证农民增收”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产业惠民上要有新突破
袁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 “要通过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化的补贴力度,以果畜菜等为重点,从设施入手,加快扩张,然后才能产业化”。我们长子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680元,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但客观来讲,我县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规模还不够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仍然很大。
五、要把“提高干部的战斗力”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作风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袁书记指出,要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战斗力,重点抓好学习型机关建设、转变作风和廉政建设三个环节的工作。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语虽然说得很直白,也很重,但它却告诉我们,那些只空讲干净、不埋头做事的干部,误人、误己、误发展,是最不“廉政”的干部。县四套班子领导要从我做起,带头勤政、廉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全县干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真正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学习贯彻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县四套班子领导要从我做起,带头学、深入学,并主动深入联系乡镇和分管单位指导学。要通过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讲话精神热潮,把讲话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村、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家庭,真正使讲话精神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倍加珍惜当前面临的大好机遇,切实用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领各项工作,上下一心、党群一心、干群一心,同下一盘棋、同唱一台戏、同奏一个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加快长子转型跨越步伐,以优异成绩向省委、市委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