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

时间:2019-05-14 04:0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

第一篇: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

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

文号:赣府厅字〔2009〕43号

发文日期: 2009年03月20日

江西省园林城市评选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规范我省园林城市评选工作,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范围

江西省园林城市实行申报制,本省符合申报条件的设市城市均可申报。

二、申报条件

(一)已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由城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

(二)已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

(三)已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

(四)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破坏绿化成果和严重环境污染事件。

三、申报时间

江西省园林城市的评审每两年组织一次,申报时间为组织评审当年的3月底前。

四、申报程序

(一)由申报城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抄报省建设厅,县级市同时抄报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

(二)县级市由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申报城市进行资格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向省建设厅提出报告和初审意见;

(三)省建设厅接省政府转来申请报告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城市进行评审。

五、申报材料

(一)城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提交的申请报告;

(二)城市人民政府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

(三)城市概况、基础设施情况以及环境状况等有关情况的说明;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批准文件及实施情况;

(五)城市绿线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的说明;

(六)对照《江西省园林城市标准》的逐项说明材料;

(七)创建工作影像资料、城市绿化现状图等;

(八)县级市还需提交设区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报告和初审意见。

六、评审程序

(一)省建设厅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城市进行暗访;

(二)专家指标测评;

(三)在指标测评合格的基础上,由省建设厅按《江西省园林城市标准》组织现场检查考核;

(四)经现场考核合格的,在省内主要媒体和网站公示30天;

(五)经公示无异议的城市,由省建设厅报省政府同意后,授予“江西省园林城市”称号。

七、动态管理

对已命名“江西省园林城市”的城市,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查一次,复查方式以专家测评为主,复查合格的城市,保留“江西省园林城市”称号;复查不合格的城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城市,报经省政府同意后撤销“江西省园林城市”称号。

江西省园林城市标准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城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政策措施实施有力;

(三)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全省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近3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有保障,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长;

(五)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六)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

二、管理制度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完成,并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制定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已向社会公布并严格实施;

(三)城市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

(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并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

(五)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物种数量不低于300种。

三、景观保护

(一)注重城市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

(二)突出城市文化、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遗存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三)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四)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并挂牌保护,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五)户外广告的设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城市景观协调,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四、绿化建设

(一)指标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或资料核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绿地率达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

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以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以内;

4.城市老城区(中心区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

(二)道路绿化。

1.城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0%和75%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改造,绿地率25%以上;

2.全市居住小区中“园林小区”占5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责任落实,设施保持完好。

(四)单位绿化。

1.市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全市“园林化单位”占50%以上;

2.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五)苗圃建设。

1.城市建成区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60%以上,出圃苗木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需要;

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和应用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

(六)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和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2.组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成效显著。

(七)立体绿化。

1.积极推广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2.立体绿化按50%折算成绿化面积。

五、园林建设

(一)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公园绿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服务半径达到500米;设区市中心城区不少于6个公园(面积在6公顷以上),县级市城区不少于3个公园(面积在3公顷以上);

(二)公园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绿地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

(三)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得到有效保护;

(四)城市广场建设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到60%以上,植物配置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突出和体现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五)近三年,新建公园不少于3个。

六、生态环境

(一)城市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

(二)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建有森林型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热岛强度应小于1℃,环境效益良好;

(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已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已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

(四)全年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小于100的天数达到全年天数的8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五)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60分贝;

(六)城市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定期检测率达到80%以上;

(七)城市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湖、溪、山塘和水库等水体沿岸绿化效果较好,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有条件的城市建有湿地公园;

(八)城市新建建筑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并验收合格,新建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100%。倡导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有条件的城市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九)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达96%以上。

七、市政设施

(一)建立长效城市管理机制,市容环境卫生良好,符合《江西省城市市容标准》;

(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依法行政,执法严格;

(三)按省政府职能分工要求,城市燃气管理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燃气普及率达80%以上;

(四)设区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0标台以上,县级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6标台以上;

(五)城市照明管理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实施城市照明工程,景观照明科学合理,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和亮灯率达98%以上;

(六)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9平方米以上,城市道路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七)用水普及率达90%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以上;

(八)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垃圾中转站不少于1座,每万人拥有公厕3座以上,分布均匀。

江西省园林县城评选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规范我省园林县城评选工作,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范围

江西省园林县城实行申报制,本省符合申报条件的县城均可申报。

二、申报条件

(一)已编制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并由县政府颁布实施;

(二)已建(含在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5%以上;

(三)已建(含在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四)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破坏绿化成果和环境污染事件。

三、申报时间

江西省园林县城的评审每两年组织一次,申报时间为组织评审当年的3月底前。

四、申报程序

(一)由申报县城的县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抄报省建设厅和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

(二)由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申报县城进行资格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向省建设厅提出初审意见;

(三)省建设厅接省政府转来申请报告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县城进行评审。

五、申报材料

(一)县政府向省政府提交的申请报告;

(二)县政府创建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三)设区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报告和初审意见;

(四)县城概况、基础设施情况以及环境状况等有关情况的说明;

(五)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批准文件及实施情况;

(六)县城绿线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的说明;

(七)对照《江西省园林县城标准》的逐项说明材料;

(八)创建工作影像资料、县城绿化现状图等。

六、评审程序

(一)省建设厅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县城进行暗访;

(二)专家指标测评;

(三)在指标测评合格的基础上,由省建设厅按《江西省园林县城标准》组织现场检查考核;

(四)经现场考核合格的,在省内主要媒体和网站公示30天;

(五)经公示无异议的县城,由省建设厅报省政府同意后,授予“江西省园林县城”称号。

七、动态管理

对已命名“江西省园林城市”的县城,按江西省园林县城标准进行复核。复核合格的,更名为“江西省园林县城”;复核不合格的县城,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县城,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取消江西省园林城市称号。

对已命名“江西省园林县城”的县城,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查一次,复查合格的县城,保留“江西省园林县城”称号;复查不合格的县城,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县城,报经省政府同意后撤销“江西省园林县城”称号。

江西省园林县城标准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县政府领导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政策措施实施有力;

(三)结合县城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全省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近3年县城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有保障,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长;

(五)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二、管理制度

(一)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完成,并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制定县城绿线管制制度,已向社会公布并严格实施;

(三)县城的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

(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并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

(五)编制和实施县城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常用的园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物种数量不低于200种。

三、景观保护

(一)注重县城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

(二)突出县城文化、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遗存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三)县城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四)县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并挂牌保护,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五)户外广告的设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城市景观协调,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四、绿化建设

(一)指标管理。

1.县城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或资料核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

3.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4平方米以上。

(二)道路绿化。

1.建城区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0%和75%以上,主要干道的绿地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2.县城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改造,绿地率25%以上;

2.县城居住小区中“园林小区”占5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责任落实,设施保持完好。

(四)单位绿化。

1.建城区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园林化单位”占50%以上;

2.建城区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五)苗圃建设。

1.建成区内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县城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60%以上,出圃苗木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需要;

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和应用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

(六)县城全民义务植树。

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和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2.组织开展县城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成效显著。

(七)立体绿化。

1.积极推广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2.立体绿化按50%折算绿化面积。

五、园林建设

(一)县城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公园绿地(面积800平方米以上)服务半径达到500米;县城不少于2个公园(面积在2公顷以上);

(二)公园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绿地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

(三)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得到有效保护;

(四)县城广场建设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60%以上,植物配置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县城雕塑突出和体现县城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县城历史文化风貌;

(五)近三年,县城新建公园不少于2个。

六、生态环境

(一)县城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郊一体化的优良环境;

(二)按照县城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县城周边、县城功能分区交界处建有森林型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县城热岛效应缓解,热岛强度应小于0.5℃,环境效益良好;

(三)县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已建(含在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已建(含在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5%以上;

(四)全年县城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五)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60分贝;

(六)江、河、湖、溪、山塘和水库等水体沿岸绿化效果较好,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形成县城特有的风光带;

(七)县城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有条件的县城建有湿地公园;

(八)县城新建建筑按照国家标准普遍采用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

(九)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达96%以上。

七、市政设施

(一)建立长效城市管理机制,市容环境卫生良好,符合《江西省城市市容标准》;

(二)县城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依法行政,执法严格;

(三)按省政府职能分工要求,县城燃气管理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燃气普及率80%以上;

(四)县城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6标台以上;

(五)县城照明管理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实施县城照明工程,景观照明科学合理。县城道路照明装置率和亮灯率97%以上;

(六)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平方米以上,新建道路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七)用水普及率90%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99.9%以上;

(八)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垃圾中转站不少于1座,每万人拥有公厕3座以上,分布均匀。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县政府领导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政策措施实施有力;

(三)结合县城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全省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近3年县城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有保障,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长;

(五)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二、管理制度

(一)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完成,并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制定县城绿线管制制度,已向社会公布并严格实施;

(三)县城的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

(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并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

(五)编制和实施县城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常用的园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物种数量不低于200种。

三、景观保护

(一)注重县城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

(二)突出县城文化、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遗存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三)县城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四)县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并挂牌保护,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五)户外广告的设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城市景观协调,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四、绿化建设

(一)指标管理。

1.县城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或资料核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

3.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4平方米以上。

(二)道路绿化。

1.建城区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0%和75%以上,主要干道的绿地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2.县城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改造,绿地率25%以上;

2.县城居住小区中“园林小区”占5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责任落实,设施保持完好。

(四)单位绿化。

1.建城区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园林化单位”占50%以上;

2.建城区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五)苗圃建设。

1.建成区内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县城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60%以上,出圃苗木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需要;

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和应用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

(六)县城全民义务植树。

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和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2.组织开展县城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成效显著。

(七)立体绿化。

1.积极推广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2.立体绿化按50%折算绿化面积。

五、园林建设

(一)县城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公园绿地(面积800平方米以上)服务半径达到500米;县城不少于2个公园(面积在2公顷以上);

(二)公园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绿地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

(三)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得到有效保护;

(四)县城广场建设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60%以上,植物配置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县城雕塑突出和体现县城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县城历史文化风貌;

(五)近三年,县城新建公园不少于2个。

六、生态环境

(一)县城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郊一体化的优良环境;

(二)按照县城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县城周边、县城功能分区交界处建有森林型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县城热岛效应缓解,热岛强度应小于0.5℃,环境效益良好;

(三)县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已建(含在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已建(含在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5%以上;

(四)全年县城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五)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60分贝;

(六)江、河、湖、溪、山塘和水库等水体沿岸绿化效果较好,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形成县城特有的风光带;

(七)县城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有条件的县城建有湿地公园;

(八)县城新建建筑按照国家标准普遍采用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

(九)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达96%以上。

七、市政设施

(一)建立长效城市管理机制,市容环境卫生良好,符合《江西省城市市容标准》;

(二)县城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依法行政,执法严格;

(三)按省政府职能分工要求,县城燃气管理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燃气普及率80%以上;

(四)县城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6标台以上;

(五)县城照明管理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实施县城照明工程,景观照明科学合理。县城道路照明装置率和亮灯率97%以上;

(六)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平方米以上,新建道路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七)用水普及率90%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99.9%以上;

(八)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垃圾中转站不少于1座,每万人拥有公厕3座以上,分布均匀。

第二篇:江苏省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江苏省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园林城市评选标准重点是考核创建城市在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水平和成效。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地方管理法规规章配套健全。

(二)城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园林城市指导思想明确,创建活动组织有力,政策落实,资金保障,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结合城市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行业管理规范。

二、规划编制

(一)按照建设部有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要求,完成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或修编,按规定通过评审,并已批准实施。

(二)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三)按照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划定城市“绿线”范围,经批准后公布,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四)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发展规划,划定国家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三、资源及景观保护

(一)突出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二)风景名胜资源及城市自然山体、水体、植被等保护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到充分展现。

(三)城市古树名木建档挂牌,保护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四)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风格协调、和谐美观。

(五)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效果明显。

四、园林绿化管理

(一)执法管理有力,“绿线”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杜绝擅自侵占城市绿地、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事件。

(二)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化设计按规定进行审查,近两年完成的工程项目配套绿化达标率达到85%以上。风景名胜区内的重大建设项目选址按规定审批。

(三)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招投标,杜绝无证设计和施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各类绿地养护良好。

(四)实行园林绿化管养分离,推进养护作业市场化,施工及养护管理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五、园林绿化水平

(一)指标体系

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省辖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绿地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6.5平方米。各城区的绿地布局均衡,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县级市和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绿地率达到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7.5平方米。

(二)建设原则

1、注重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创造新风格。

2、注重绿地生态效益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绿地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材料适地适生,植物品种多样化,没有移植外来古树名木和大量移植大树的现象。植物配置科学合理,乔灌花草相结合,形成优美丰富的植物景观。

3、园林建筑、小品能体现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与周围环境协调,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4、因地制宜,普遍开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景观效果良好。

(三)公园绿地

1、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及游园绿地布局合理,满足居民游憩活动的需要,基本做到城市居民出行500米有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

2、城市各类公园布局合理,建筑物和构筑物精致,植物景观优美,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3、绿地养护管理良好,植物无病虫害和枯枝败叶,设施维护良好,基本达到城市绿地一级养护标准。

4、满足城市居民休憩、观赏及文体活动的需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四)道路和河道绿化

1、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城市基本形成林荫路系统。

2、新建道路绿化符合有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市区主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30%,次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建成几条景观优美的园林式城市道路。

3、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各具特色,形成城市绿色风光带。

(五)居住区绿化 1、70%以上居住区绿化达到《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其中近5年新建和改造的居住区绿化全部达标。建成一批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其中省辖市不少于5个,县级市不少于3个,县城镇不少于1个。

2、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和资金落实,绿地养护良好,植物基本无病虫害和枯枝败叶,设施维护良好,达到城市绿地二级养护标准。

3、居民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美化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六)单位绿化

1、城市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工作,60%以上单位绿化达到《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其中近5年新扩改建工程90%达标。建成一批省级园林式单位,其中省辖市不少于20个,县级市不少于10个,县城镇不少于5个。

2、各单位积极开展庭院、屋顶、墙面、室内绿化美化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七)生态和防护绿地

1、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及绿化隔离带,基本形成城市绿化防护林体系,各类防护林带、绿化隔离带功能显著。

2、注重城市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的绿化格局。

3、行政区域内森林、湿地和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八)生产绿地

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出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

(九)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1、积极开展城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形式多样,讲求实效,起到良好的宣传推动作用。

2、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六、其他

(一)经遥感测定绿化三项指标达不到标准的,暂缓验收。

(二)未编制或修编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规定评审和批准实施,暂缓验收。

(三)未划定城市“绿线”或未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制度的,暂缓验收。

(四)连续发生重大破坏城市绿化成果或破坏风景名胜资源事件,或发生重大破坏城市绿化成果、风景名胜资源事件未按照法律法规处理的,暂缓验收。

第三篇:7、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一、组织管理(10

分)

1、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2、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创建活动动员有力,组织保障、政策资金落实;

3、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措施有力;

4、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5、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完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6、管理法规和制度健全、配套;

7、执法管理落实、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8、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

二、规划设计(10分)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获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的完善系统;

3、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

4、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城市园林的设计、建设、养护管理达到先进水平,景观效果好。

三、景观保护(8分)

1、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2、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3、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4、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

四、绿化建设(30分)

(一)指标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最近五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

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内。

(二)道路绿化

1、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

2、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3、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美化具有本地区特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改造旧居住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2、全市园林式居住区占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护完整。

(四)单位绿化

1、市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开展“园林式单位”评选活动,标准科学合理,制度严格,成效显著;

2、达标单位占70%以上,先进单位占20%以上;

3、各单位和居民个人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及认养绿地等绿化美化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苗圃建设

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并且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栽植工程需要;

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出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优良品种。

(六)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城市全民义务植树每年完成,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七)立体绿化

垂直绿化普遍开展,积极推广屋顶绿化,景观效果好。

五、园林建设(12分)

1、城市建设精品多,标志性设施有特色,水平高;

2、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设施齐全,维护良好,特色鲜明;

3、公园设计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为的70%以上,绿化种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维护管理良好;

4、推行按绿地生物量考核绿地质量,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绿地维护管理良好;

5、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本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六、生态建设(15分)

1、城市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形成城市独有的独特自然、文化风貌;

2、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

3、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

5、污水处理率35%以上;

6、城市大气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7、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湖、渠全面整治改造,形成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显著;

七、市政建设(15分)

1、燃气普及率80%以上;

2、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

3、实施城市亮化工程,效果明显,城市主次干道灯光亮灯率97%以上;

4、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

5、用水普及率98%以上;

6、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八、特别条款

1、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达不到基本指标,不予验收;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未编制,或未按规定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暂缓验收;

3、连续发生重大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暂缓验收;

4、城市园林绿化单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加1分;

5、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每高出2个百分点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高于1平方米,加1分;最高加5分;

6、城市园林绿化基本指标最近五年逐年增加低于0.5%或0.5平方米,倒扣1分;

7、城市生产绿地总面积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5%的,倒扣1分;

8、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不完善,行业管理职能不到位以及管理体制未理顺的,倒扣2分;

9、有严重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视情况倒扣分。

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

秦岭淮河以南 6.5 7 8 秦岭淮河以北 6 6.5 7.5 绿地率(%)秦岭淮河以南 30 32 34 秦岭淮河以北 28 30 32 绿化覆盖率% 秦岭淮河以南 35 37 39 秦岭淮河以北 33 35 37

直辖市园林城区验收

基本指标按中等城市执行。以下项目不列入验收范围: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获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得到实施和严格管理,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的完整的系统;

3、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

4、城市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形成城市独有的独特自然、文化风貌;

5、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

第四篇: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的要求;

(二)城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政策措施实施有力;

(三)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按照国务院职能分工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机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五)近3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有保障,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长;

(六)管理法规和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七)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

二、管理制度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完成,并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三)城市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

(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五)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物种数量不低于150种(西北、东北地区 80种)。

三、景观保护

(一)注重城市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

(二)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三)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四)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责任落买,措施有力;

(五)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

四、绿化建设

(一)指标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要求;

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以内、人均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以内;

4、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二)道路绿化

1、城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

2、全市“园林小区”占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持完好。

(四)单位绿化

1、市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全市“园林单位” 占60%以上;

2、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五)苗圃建设

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出圃苗木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需要;

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和应用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优良品种。

(六)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2、组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成效显著。

(七)立体绿化

1、积极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2、立体绿化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城市,其立体绿化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城市绿化面积。

五、园林建设

(一)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服务半径达到500米(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

(二)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

(三)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得到有效保护;

(四)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到60%以上,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五)近三年,大城市新建综合性公园或植物园不少于3处,中小城市不少于1处。

六、生态环境

(一)城市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

(二)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建有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

(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55%以上;

(四)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4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五)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效果较好,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六)城市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有条件的城市建有湿地公园。

(七)城市新建建筑按照国家标准普遍采用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

七、市政设施

(一)燃气普及率80%以上。

(二)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

(三)公交出行比率大城市不低于20%,中等城市不低于15%;

(四)实施城市照明工程,景观照明科学合理。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98%以上,城市道路亮灯率98%以上;

(五)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

(六)用水普及率9O%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七)道路机械清扫率20%;每万人拥有公厕4座。

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

100万以上人口城市 50―100万人口城市 50万以下人口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 秦岭淮河以南 7.5 8 9 秦岭淮河以北 7 7。5 8。5 绿地率(%)秦岭淮河以南 31 33 35 秦岭淮河以北 29 31 34 绿化覆盖率(%)秦岭淮河以南 36 38 40 秦岭淮河以北 34 36 38

第五篇: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加快全省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按照《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以下简称《评选办法》)。

第二条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是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有代表性学术专著或文化艺术科学研究成果的贡献突出的专家的命名。入选的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命名为“江西省文化艺术XX学科带头人”。

第三条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是指:艺术学、博物馆学、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群众文化学和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等在内的文化艺术学科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第四条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每次选拔一批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每次为一届,届满进入下一个评选程序重新进行评选。

第五条 凡江西省内文化艺术类及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符合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的人员,在规定期间内均可申报参加评选。

第六条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着眼于加快江西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文化艺术学科专家和在全省起示范作用的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为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二章 参评条件

第七条 思想政治素质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文化艺术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第八条 有突出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应具备解决本学科重大疑难问题的攻关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拥有一至二个稳定的文化艺术科学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本地区具有领先水平;能够指导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工作和带动本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在本学科学术界有较高威望。

第九条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三年以上中级职称;近五年来,主持(或承担)过省级以上已结项的省级社会科学(含艺术规划)课题项目工作,或作品获省级一等奖1个或二等奖2个以上(获奖证书须署本人姓名);年龄在60岁(不含)以下,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够承担较繁重的学术研究任务。

第十条近五年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人是第一作者的文化艺术科学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调查报告等)三项以上,或在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人是主要作者的文化艺术科学研究成果一项以上,或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社(不含港澳台)出版、本人是主要作者的学术著作(包括专著、科普读物、教科书、工具书、学术译著、古籍整理和注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一部以上。第十一条近五年来,本人是第一作者:获省级社会科学(含艺术规划)科研成果二等奖(含)以上,或国家级社科科研三等奖以上;或在文化艺术科学推广中取得了显著效益,其方法和理论有创新点,居省级以上领先水平,被省委、省政府采用的成果二项以上。

第三章 组织

第十二条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工作设评选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受江西省文化厅委托,领导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评选委员会的职责是:制订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计划,确定评选指导思想、评选标准、评选时间和评选办法,审定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的有关规定和评选工作的有关文件;审定评选结果;聘任评审组成员。

第十三条 评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评选办”)。评选办设在江西省文化厅人事教育处。评选办的职责是:发布开展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的通知;制订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的有关规定和评选工作的有关文件;承担评选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对评选委员会负责。

第十四条 评审组由评选委员会聘任有一定权威性、代表性的专家和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工作。

第四章 申报

第十五条 符合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的人员,须在规定期限内向本部门、本单位提出申报评选的申请,本部门、本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评选条件初审,符合条件后,填写《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评审表》,连同在规定时间内发表、出版的论文、著作、译著及有关证件(毕业证、职称证、获奖证书、课题结项证书等)复印件一式三份,一并上报评选办。

第十六条 评选办负责受理省直各单位、设区市文化局、高等院校及其它有关单位汇总的申报材料,不受理个人申报;省直各单位、设区市文化局、高等院校及其它有关单位负责受理本单位个人的申报。

第五章 评 审

第十七条 对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的评选、评审,应充分体现科学、民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到择优入选。

第十八条 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评选委员会成员和评审组成员凡涉及到本人及其亲属申报的,在评议时应予回避。

第十九条 参与评审工作的人员应坚持公正、公平、保密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对外透露讨论、表决情况。

第二十条 评选结果,由评选委员会在江西省文化厅网站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5天内,对公示的结果有异议的,可向评选办投诉,并由评选委员会裁决;无异议,即确定为最终结果。

第六章 奖 励

第二十一条 对入选的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由江西省文化厅颁发证书。第二十二条 对入选的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的人员,将根据江西省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参加培训或给予一定的培养经费。

第二十三条 对入选的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的人员,在任期内进步明显、贡献重大的,可优先申报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

第七章 考核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 评选办负责对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的考评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每年考评一次,考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连续两年不称职者,取消学科带头人资格,符合条件者可连选连任。

第二十六条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每年须向评选委员会提交工作总结和本学科发展规划;聘任期满,提交述职报告。

第二十七条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在聘期内要紧密结合江西文化实际,参与制定本学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参与本学科重大事项的论证、咨询和决策;搜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重大信息,及时向评选办报告并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解决本学科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本学科开展学术活动;承担本学科的人才培养任务,确定1-2名优秀青年学科培养对象;承担完成由本人申报或评选委员会指定的艺术规划课题1-2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艺术科学成果(本人是第一作者)2项以上。

第二十八条 对政治上犯有严重错误;谎报或剽窃他人成果;工作平庸等问题的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可随时取消其学科带头人资格。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参加评选的人员和单位如有重复申报,学术成果如有弄虚作假或剽窃行为,一经发现,评选委员会将撤销其资格、追回证书,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三十条 参与评选工作的人员如违反工作纪律,由评选委员会根据情节予以批评或撤销参加评选工作的资格,并建议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三十一条 本《评选办法》解释权属评选委员会。

下载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园林城市(县城)评选办法和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西省第四届文明城市推荐评选办法范文大全

    江西省第四届文明城市推荐评选办法一、推荐范围 1、获得第一届、第二届全省文明城市(城区、县城)或曾经获得过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符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操作手册......

    江西省第十三届文明单位推荐评选办法

    江西省第十三届文明单位推荐评选办法 一、申报推荐范围 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成绩显著,获得最近一届设区市(省直)文明单位以上荣誉称号,符合省文明单位申报条件的党政机关、企......

    美德少年评选标准及办法

    美德少年评选标准及办法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特开展土左旗第六小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一、美德少年类别:美德少年具体类......

    道德模范评选标准及办法

    道德模范评选标准及办法 为加强我园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模范在引领单位精神文明风尚中的作用,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行......

    2009年优秀员工评选标准及评选办法

    2009年优秀员工评选标准及评选办法 一、为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激励员工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表彰工作积极、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特进行2009年度优秀员工、优秀管理人员评选活动,现......

    道德模范评选标准及办法

    为加强中葛根水库建管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模范在引领单位精神文明风尚中的作用,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行业道德规范,进......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建城[2000]106号 一、组织管理(10分) 1、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2、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创建活动动员有力,组织保障、政策资金落实;3、......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写,旨在评选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国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