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思考

时间:2019-05-14 05: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思考》。

第一篇:2015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思考

最新报告丨2015Q3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监测报告

2015-12-09艾媒咨询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15Q3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显示,预计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2.7亿元,到2017年将达到115.4亿。(进入艾媒网可下载报告全文)

一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红蓝海交织

2014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69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53.3%。预计到2015年底,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02亿美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是一片红蓝海交织的领域,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健康日益重视,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在2013-2014迎来快速发展后,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呈现出波动式增长,这可能与全球移动医疗健康产业链的优化整合、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培育有关。

目前国外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已经探索出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互联网医疗健康软件类企业多采用向药企收费、向医生收费、向保险公司收费等商业模式,代表公司有: Epocrates、ZocDoc、WellDoc等;医疗硬件类企业则多选择向医院、向消费者的收费方式,代表企业有Vocera、ZEO等。

二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突破40亿,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2.7亿元,到2017年,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115.4亿。艾媒咨询师分析认为,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快速增长,离不开移动运营商、信息平台系统提供商、医疗设备制造商、APP应用开发商等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但现有的移动医疗模式仍徘徊于提供咨询、挂号、交费等医疗服务外围,如何完成移动医疗1.0到2.0的转型是推动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将达到1.38亿人,同比增长91.7%。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降低因地区和收入差异带来的医疗资源服务的供给差异和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排队难、挂号难、看病难”问题。利用移动终端向患者和医生发送医疗提醒和诊断信息,提升患者的医疗健康服务体验,提高医疗健康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健康档案、用户社区、健康管护等功能,医务人员和患者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来检测和治疗慢性病,从治病到防病的完整的医疗健康体系。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健康应用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了11.37%。艾媒咨询师分析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类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低龄化、频繁化以及移动智能客户端应用的纵深发展,未来几年内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移动医疗健康市场里的各类APP应用可按功能与受众的不同,分为预约挂号、问诊咨询、医药服务、资讯文献、慢病辅助、医疗信息化、其他细分功能类应用。

国内的移动医疗应用仍在探索自身的盈利模式,目前总的说来,主要有面向医院、医生、药企、保险企业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模式: 1 向用户提供定制化健康服务,销售可穿戴设备等移动健康硬件 2 以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向药企收费 为医生提供病历夹、医学文献服务和设备、软件 4 为医院建立数据中心平台与保险公司签约,保险公司对平台付费。平台向保险公司提供患者的大数据,保险公司据此发展客户,同时为患者提供医

三应用覆盖率春雨医生最高,线上线下打造服务闭环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使用过移动医疗应用的用户中,春雨医生、大姨吗、美柚分别以24.6%、14.3%、13.1%的占比位列前三。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春雨医生较早布局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凭借长期的积累与推广,目前已经在用户中形成了较好的口碑与知名度。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应用市场仍呈现出不稳定、分散型的产品层次竞争结构,这与移动医疗健康市场产品技术的同质化程度高、市场定位不明晰有关。

2014-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由起初单一的线上资讯、医药服务、线上问诊、预约挂号等服务延伸至线下诊所。截至目前,春雨医生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5个城市开设了200家线下诊所,提供“线上+线下”全流程就医的“私人医生”服务,预计到2015年底将陆续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开设300家诊所。2015年10月,丁香园在杭州滨江区迎来了其第一家线下诊所的开业,成为社会瞩目的关于互联网医疗落地的一次试水。回顾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发展历程:

线下诊所作为移动医疗健康企业打造医疗健康服务闭环的重要一步,是发展的必然。各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纷纷转身布局线下,并结合自身市场定位和所有资源选择了不同的线下诊所筹建路径。目前线下诊所的主要筹建方式有:自建(自办)型、合作型、加盟型、托管型。

合作+轻资产发展模式: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5个城市开设了200多家线下诊所。预计到2015年底,将陆续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开设300家诊所。春雨医生如今的发展模式可总结为找到具有闲置资源的优质诊所与医院,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实现线上咨询问诊与线下就医治疗相结合的O+O模式。自建+重资产发展模式:丁香园

2015年10月,丁香园第一家线下全科诊所落户杭州滨江。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明确表示,丁香医生前期都是自建,重要的是保证诊所的口碑和质量。但主要精力聚集在患者照护这个环节,药房外包给上海医药集团,诊所不会配备更多的检测设备,检测外包给迪安、金域。

移动医疗健康平台典型案例

案例一:春雨医生

2011年7月上线的春雨医生(春雨掌上医生),是国内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移动医患交流平台,使用者可通过“自查、问诊”两种方式获得所需要的医学信息和帮助。历经4年多的时间,截止到2015年10月份春雨医生已拥有9200万用户、41万注册医生和9500万条健康数据,每天近33万个健康问题在春雨医生上得到解答。

面对慢性病防治的重大挑战,春雨医生于2015年9月6联合国家卫计委开展了以糖尿病管理为核心的慢病管理试点,并率先和政府联手通过移动医疗手段进行慢病控费实验。

11月19日,春雨医生与中国人保财险(PICC)宣布签订了产品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入健康服务保险领域。

春雨医生以“建立医患强关系”为基础,推出包括免费问诊、空中医院、私人医生、线下诊所、电子健康档案(EHR)等多项产品。其中,春雨医生医生服务着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的全流程就医服务,通过线上咨询+线下就医的方式为会员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包括专属家庭医生,三甲专家预约、完善健康档案等服务,整体形成了“线上家庭医生+线下专科医生”的医疗服务资源布局。春雨医生于2015年5月22日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健康大数据实验室,针对20种中国人常见病进行数据建模,定义数据采集的规范和传输标准,利用机器算法对这20种疾病进行自动化健康预警,藉此实现高度智能和自动化的慢病管理。

分析师点评:春雨医生通过健康大数据来开展疾病的预防与预测等,充分发挥移动医疗数据价值,再一次走在了行业前沿,为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案例二:大姨吗

“大姨吗”是友乐活(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专注女性健康的经期管理APP。大姨吗自2012年1月上线以来,截止至2015年3月,已拥有8000万注册用户。大姨吗从用户的刚需出发,开发了经期排卵期预测、记录月经周期、健康测试、社区互动等功能,为女性提供了每日健康、美容、美体、养生贴士以及女性不同时期容易遭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包揽了女性各项需求。通过持续的创新研发,大姨吗已经从一款经期工具成功转型为活跃的女性垂直社区。

大姨吗” 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广告投放。积累的数据也是“大姨吗”的一大卖点。大姨吗还致力于健康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2015年3月,大姨吗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研究所,发布了《2015中国女性生理健康白皮书》。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姨吗已布局工具+社区+电商商业闭环,赢得了用户、行业及投资机构的认同和青睐。2015年10月21日,大姨吗宣布获得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汤臣倍健及创始人柴可追投的投资,总额共计1.3亿人民币。

案例三:微医

微医集团(原名:挂号网 Guahao.com)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全国就医指导及健康咨询平台。2010年,完成了第一家合作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内外网数据连接;2014年6月,推出包含“微医院、微医生、微支付”三大应用功能的“微医”手机端APP。这一款移动医疗服务集群平台分为用户版和医生版,连接医院、医生、患者三方,便利医疗信息的流动。截至2015年8月,挂号网已经与全国25个省份、1600多家重点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连接。

案例四:壹药网

壹药网,成立于2010年7月,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电商售药平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的网上药店,旗下汇聚了OTC药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个人卫生护理品、品牌保健品、传统滋补品等医疗健康产品。在医学服务上,2014年7月,壹药网在PC端上线了“易诊”频道,同时在移动端发布了“易诊”APP,其主要功能包括健康诊疗、健康教育、健康视频、药品查询、病友圈等,便于医疗健康资讯的共享。2014年11月,推出“关照”健康咨询类APP。

案例五:杏树林

杏树林作为一家专注为医学专业人士开发的移动轻应用,专注于专业化文献查阅和其他类项医生辅助功能,帮助医生及时获取有效的临床治疗、决策等的标准化信息,从而降低医疗误诊差错。杏树林旗下目前有“病历夹”、“医口袋”、“医学文献”3款产品。

“病历夹”——方便医生在智能手机上快速、准确地记录、收集、管理和查找病历资料,便捷地随访和管理患者,也有助于医生同行之间的协作和互助。“医学文献”——可以根据不同专科和用户感兴趣的主题词定制个性化内容,为医生学者提供国内外海量医学期刊和文献资料。

“医口袋”——包括临床指南、药典、检验手册、医学量表、计算器等临床行医的常用资料,为医生提供较为齐全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工具。

案例六:糖医生

糖医生APP于2014年8月份正式上线。到2015年7月为止,装机使用糖医生的用户超过80万,在线医生近千名。其中,近一半医生来自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也有部分社区医院的基层医生以及营养师和护士。计划到年底将有超过100万的用户。

“糖医生”APP运用致力于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血糖监测、数据存储及分析、远程问诊、日常饮食运动及服药提醒等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健康应用方便地存储收集饮食、血糖水平和药物治疗方案信息,通过云端获得个性化的反馈和警示。同时,加强与医生、医院端的信息咨询互动,“糖医生”在现有药物剂量、血糖波动情况、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将诊断建议发送给专业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情况建议调整患者的用药选择。

案例七:牙护士

口腔医疗领域也成为移动医疗健康细分市场垂直发展的又一片蓝海。“牙护士”APP的推出则顺应了这一市场化的趋势,定位于一款“口腔资讯、牙友互动、寻医问诊、搜索比较、专家预约、就诊优惠、查看病历、服务点评、快速定位找到附近牙科”的一站式专业口腔APP。截至2015年6月,牙护士平台已收录全国各大城市3000家口腔医疗机构,其中广州有50万左右的规模,并发展了500多家牙科诊所,近百万用户在平台上互动。

五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发展困境

移动医疗健康行业的边缘化,且同质化问题突出。目前中国移动医疗健康还停留在提供预约挂号、问诊咨询、医药服务等医疗健康服务的外围,难以切中医疗健康服务的靶心。据艾媒咨询统计,目前我国各类通过认证的移动医疗APP数量已达到3000多款,但是绝大部分APP在内容和功能方面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预约挂号、问诊咨询、资讯文献、医药服务等几类。

政府、传统医疗机构、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复杂的利益博弈格局。法律政策监管不完善。用户隐私安全、医疗事故纠纷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法律法规缺位,让整个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呈现高风险的态势。再如传统医疗机构数据资源难以共享,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医疗技术人员遭遇瓶颈。

移动医疗健康行业没有确定的商业盈利模式,目前仍处于积累用户的阶段。健康医疗类APP当下仍未找到一个有效的盈利模式,用户的付费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移动医疗健康平台良莠不齐,医生的行医资质和移动医疗行业开办资质易遭用户质疑。2014-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迎来了迅猛的发展,移动医疗健康APP如雨后春笋,同时不少也开始铺设线下诊所,但许多医疗资源难以核实,医生资质信息存在不完整、不规范现象,造成患者的不信任。

六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健康发展对策

面对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传统医疗机构尾大不掉、“看病难,看病贵”等行业痛点,移动医疗健康被视为解决上述痛点的机遇。虽然移动医疗是大势所趋,但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移动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推动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移动医疗是整个国家社会医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制于社会医疗体系的现状。医改尚未深化到位,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医疗体制不改革到位,整个移动医疗发展起来将会困难重重。

建立完善数据技术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我国传统医疗一直饱受诟病的问题主要有院内就诊“三长一短”、小病挤占专家号导致挂号难、诊前分诊难导致过错号等,在一定空间内与其所在的商业环境协同作用,共同打造以患者或健康需求者为中心的高效医疗服务所形成的复杂的进化系统。加强移动医疗健康平台建设,探索可持续的商业盈利模式。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增强技术创新,强化用户意识,提升用户体验,培养用户的依赖性,同时注重信息安全意识。可扩展性和成长性是商业模式的关键。最终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应建立大框架的循环补贴,形成多点共振。

七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下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用户痛点,移动医疗健康产业被寄予厚望。

我国移动医疗健康产业仍处于医疗健康服务的边缘,尚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

针对移动医疗健康市场与医保的对接难题,有学者探索性提出了“413健康保险模式”即4定1自由付费:定健康保险机构、健康保险费用、健康保险质量、签约人数规模,在签约期满后,用户重新选择的自由。

目前来说,线下诊所主要有自建、合作、托管、加盟等筹建方式。无论是重资产还是轻资产线下诊所运营模式,都应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为旨归。

第二篇:移动医疗商业模式盘点

移动医疗商业模式盘点

   

2015-01-04 来源:比特网 在线投稿

字体:大 | 中 | 小

核心提示:目前,应用于院前的服务模式主要围绕 PC 端、移动端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展开,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医药电商 O2O 及医疗健康保险与移动设备的结合将大大拓展现有以问诊为主的服务模式。院中方面,出现了面向患者、医生及医院等的不同群体的专业服务,并已深入到诸如危急症管理机病患流管理层面,是移动手段与医疗深度结合的体现。院后服务较为明确,以满意度反馈、医生评价及远程监测应用为主。

随着云计算、4G 通讯技术进一步成熟,移动互联已经进入并改变着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个环节,从日常的健康监测到远程会诊,移动互联网在传统医疗领域的服务模式探索已全面展开。

目前,应用于院前的服务模式主要围绕 PC 端、移动端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展开,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医药电商 O2O 及医疗健康保险与移动设备的结合将大大拓展现有以问诊为主的服务模式。院中方面,出现了面向患者、医生及医院等的不同群体的专业服务,并已深入到诸如危急症管理机病患流管理层面,是移动手段与医疗深度结合的体现。院后服务较为明确,以满意度反馈、医生评价及远程监测应用为主。

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医疗的结合,其核心作用表现为对医疗服务流程的有效重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传统医疗将逐步融入互联网生态体系。

一.院前应用较普遍,问诊及病历分享成在线主流模式,可穿戴设备或掀健康大数据及云服务浪潮,医药电商及移动医疗保险前景可期

1.在线问诊及移动诊寻服务

在线健康咨询是传统医疗服务的一种延伸,可有效解决患者看病无序现象。这一模式主要利用医生的空闲时间,解答患者的咨询。导诊服务则是将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导诊到相应的部门;而现在推广较为成熟的网上预约挂号,有效解决了患者挂号难、挂号时间长的处境。

春雨医生及好大夫是国内提供此类服务中较为成熟的两家。以春雨掌上医生为例,它主要两块核心业务是自查和问诊。在自查方面,用户可通过查找相关病症名称,得到检查及治疗方法,在问诊方面,用户在移动应用平台提出问题后,系统自动将问题推送至相关科室的医生手机上,空闲的医生即可抢答该问题;问答完成后,用户会对医生的服务进行评价,其内容决定医生的奖惩。

2.病患经验及图片分享社交服务平台

社交服务平台以分享为核心理念,通过同类群体的分享与交流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再以聚合的信息满足用户查询的需求。此类社交服务平台分为以患者为核心用户和以医生为核心用户的两个类型,如以重疾病例分享与对策研究的医享网与美国的「patient like me」;以病例库分医学资源分享的爱爱医医学网与美国「Figure 1」等。

以医享网为例,在病患间分享方面,通过患者之间主动分享其心得体会、治疗经验等,将相同疾病的数据集中起来,供患者参考。在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同时,分享信息、经验、方法和情感等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该平台的粘性。医生间分享方面,主要是帮助医生们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分享医疗照片及病例,该平台拥有超过 20 万份的共享病例,每天超过 1 万人实时分享照片,这些照片会被集中讨论,医生们共同探讨疾病的治疗方式,分享和增长经验的同时提升了平台价值。

3.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健康数据监测服务

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健康数据监测服务是基于在线问诊服务公司与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结合的服务模式。在线问诊服务公司的优势是拥有一批专业的医生团队,他们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低成本标准化的解读,从而监测用户的健康变化情况。而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也可通过数据信息的解读完成数据采集到数据解读的过程。

4.移动医疗设备的院前检查服务

移动医疗设备的院前检查服务能够提前完成院中需检查的项目,帮助患者节约时间、节省开支。随着医疗设备体量的缩小,及无线化程度的加强,移动医疗设备的便携性将大大提高,或将改变医疗服务场地的格局。患者无需去医院排队,医生可直接带设备到患者家就诊。此外,随着智能机普及率的提高,患者可随时随地监测实时生理指数如血压、血糖、脉搏等,并且把这些数据快速传输给数据解读商,这种服务模式可有效减少院内的基本体检程序。

5.以可穿戴设备数据交互为核心的移动智能云服务

由云平台统一管理与解读的模式已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云服务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用户先通过可穿戴设备产生相关数据,由可穿戴设备将数据信息导入云平台,再由专业医生团队对云数据进行解读,根据信息对用户指导或干预。如百度云平台与测量血压、血糖及心电等智能设备的合作,百度云通过与各领域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对接,帮助用户将各类可穿戴设备的数据集合于同一平台,从而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人健康档案,为其长期监测个人生理指数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6.线上诊寻与线下连锁药店的 O2O 闭环服务

线上诊寻与线下连锁药店结合将形成 O2O 闭环服务模式。用户在诊寻后医生通常会推荐相应药品,打通医药 O2O 有利于实现快速并准确购买药品的目的。在线医生在推荐药品后会在页面中显示药品说明及售价,用户点击下方购买按钮即可立刻购买指定药品,未来甚至可以实现送药到家的便捷形式。

然而此服务模式的发展还有赖于我国医药相关政策的开放。尽管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等规定,一些大型连锁药店可通过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进行网上药品售卖。但仅可售卖非处方药,而占据医药市场 80% 的处方药,在互联网的销售壁垒一直未能打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有望打破这一局面,一旦政策放开,医药电商 O2O 或将快速兴起。

7.与健康商业保险相结合

健康医疗与商业保险结合,为用户提供全面而综合的健康监测、改进建议及医疗保险服务,不仅可以赢得用户更高的参与度,在风险模式及服务模式上亦可得到提升。

保险公司通过与可穿戴设备供应商合作,可在用户购买保单时以补贴形式为用户提供设备,从而持续监测用户的生活习惯及健康指标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激励用户的进步以达到既定的健康目标;同时,保险公司亦可实时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改善建议甚至预先干预,以使用户长期处于健康水平状况。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保险体验,另一方面,疾病发生率降低,保险公司盈利空间加大。

此外,保险公司亦可与在线或移动健康咨询服务商进行合作,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从保险公司与春雨医生的合作模式看,保险公司为用户提供了一套移动问诊 APP,用户享有健康或医疗保险的同时,还实时享有远程问诊服务,在方向上可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出险率,达到双赢局面。

二.院中服务专业性强、针对性高,不同对象应用模式不一,发展空间巨大 1.面向患者群体的服务模式(1)候诊队列提醒服务

候诊队列提醒服务利用患者碎片化时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传统医疗挂号服务排队时间长,等候时不宜随意走动。而候诊队列提醒服务在就诊者通过移动挂号完成支付后,让就诊者直接进入分诊服务队列,服务平台会提前提醒就诊者当前所处的位置和前面的候诊人数,让就诊者能更合理安排与调整候诊时间。

(2)便捷支付服务

院中支付服务是有利于患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缴费行为的服务模式。患者通过在支付应用中关联个人健康卡,完成身份确认,通过第三方社交与支付平台可完成支付。方便患者在就诊中即时缴纳各种诊疗费用、药费、住院费用等,解决「排队缴费时间长」等问题。

2.面向医师群体的服务模式(1)智能导诊服务

智能导诊服务将有效缓解专家诊治领域与患者病情不匹配的情况。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所反映,肿瘤专家的门诊患者以感冒等普通疾病患者居多,而肿瘤患者却无序问诊,这不但导致治疗效率的下降,更降低专家医生治疗的积极性。智能导诊服务可利用其数据库的优

势,将专家所需要的某类病情患者进行导流,专家可根据自己主治的疾病领域有针对性的选择患者,优化医患间的资源配置,提高专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2)危急症管理

危机症管理预警应用是帮助主管医生及时处理住院患者突发病情的服务模式。当患者突然出现紧急情况时,移动医疗预警应用即可迅速将信息传递给主管医生智能移动端中,医生可随时随地收到此信息并及时前往患者病床。一旦主管医生未能及时响应,或在响过两个小时候仍未开处方,那么移动医疗预警应用会将信息传递给上级医生,如果上级医生仍未应答,会继续上传至上级智能移动端直到给予回应。

(3)病患流管理

病患流管理服务是以 GPS 等定位技术为核心进行即时监测的服务。医院人员可及时掌握病患的位置,避免重复检查、误进科室等医疗失误。即时监测并优化病人住院时间的安排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帮助医院大幅降低平均住院时间,使床位周转率上升,从而为医院节省住院业务成本。

3.面向医院的移动金融闭环服务

面向医院的移动金融闭环服务通过移动技术打通医院、患者、银行三者间的金融生态链,让医院与患者融入互联网金融体系。这套体系的服务内容包括预约挂号、费用支付、检查报告获取、费用明细查看、满意度反馈等,同时与医院原有 HIS 系统进行对接,并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从而实现预约、获取诊疗服务、支付费用、查阅检查报告等信息、满意度反馈的闭环体验。

通过移动服务,患者可以随时完成挂号、报告等信息查看、缴费等看病难的问题,不仅解决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问题,也增强患者获取服务的便利性,促进信息透明,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三.院后服务模式相对明确,以满意度反馈及远程监测应用为主 1.满意度反馈互动服务

满意度反馈的服务模式起到对院内服务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为其他患者提供信息与经验。患者在就诊结束后,可以通过对医院环境、医生专业技术、医生态度等方面进行满意度反馈。一方面医院可以参考患者的满意度反馈进行医院服务的改善与优化,另一方面也督促医生提升专业技能,推动医院之间服务的良性竞争。

2.远程监测服务

远程服务通过移动技术连接医生与患者,确保医患在院外的有效沟通。当患者在医院就诊后,主治医生可通过远程移动问诊应用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及身体状况,同时为患者答疑解惑,以便后续监测与指导。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医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管理自己病人,同时有效缓解偏远地区患者复诊耗费时间长、费用昂贵等问题。

四.移动医疗的核心意义在于重塑医疗服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及可打造更健康的生态体系

1.重塑医疗服务流程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重塑医院服务流程。一方面通过医疗服务流程的标准化,降低基础医疗服务门槛,形成实时闭环服务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移动技术打通医院、患者、银行三者间的金融生态链,创造便捷与快速的支付方式。医院通过移动应用增强与患者的实时互动,完善医疗服务环节,改善医患关系。

2.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导诊重构医患看病秩序,也可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合理布局医护资源。在线问诊公司可以缓解病患看病无序的现象,在院前通过导诊合理分配医生资源。移动互联网技术则帮助优化临床业务流程及运营流程,将医生与护士从 PC 中解放出来,让医护士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在患者就诊与护理上,有效提升医疗质量。

3.融入互联网生态体系

传统医疗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可完善医院与人、信息、业务、服务等多方面的连接,重塑行业价值链。在工作创新方面,可通过医院社交网络连接医护人员,改善医院文化,提高医院创新能力;在模式创新方面,可通过供应链电子商务连接上游设备供应商、耗材供应商、药品供应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在服务创新方面,通过移动服务连接患者与健康需求人群,提升患者服务满意度;在金融创新方面,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连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善资金融通方式。

第三篇:水质监测思考

六、思考题

1、对地表水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的地表水应如何采样?

答: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 ~2L量筒),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P82、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为几类?每类各举三例,并说明各类在何处采样?

答:分为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两类。如总汞,总铬,六价铬等属于第一类污染物。悬浮物,石油类,挥发酚等属于第二类污染物。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不分行业和废水排放方式,一律在车间或车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排放第二类污染物的废水,应在排污单位的废水出口处设采样点。有处理设施的企业,应在处理设施的排出口处布点。为便于了解废水的处理效果,可在处理设备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布点采样。

《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试题集》P633、污水采样时哪些项目的样品只能单独采样、不能采混合样?

答:测定pH、COD、BOD、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P12

第四篇:小学健康监测制度

**小学健康监测制度

一、儿童健康检查。

1.入园健康检查

(1)儿童入园前应到广州市县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

(2)儿童入园体检中发现疑似传染病者,应当“暂缓入园”,及时确诊治疗。

(3)儿童入园时,应当查验“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0~6岁儿童保健手册”、“预防接种证”。发现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在30日内向所在地的接种单位报告,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证或补种。儿童补证或补种后复验预防接种证。

2.定期健康检查

(1)儿童定期健康检查项目包括:测量身长(身高)、体重,检查口腔、皮肤、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测查视力、听力,检测血红蛋白或血常规。

(2)3岁以上儿童每年健康检查1次。每年进行1次血红蛋白或血常规检测。4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1次视力。体检后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健康检查结果。

(3)儿童离园3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

(4)转园儿童持原就读幼儿园提供的“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0~6岁儿童保健手册”可直接转园(所)。“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有效期3个月。

3.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1)做好每日晨间或午间入园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询问儿童在家有无异常情况,观察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和皮肤异常,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幼儿园每天下午2点前将本园晨检信息上报广州市学生健康检测系统。做到及时、准确。

(3)对儿童进行全日健康观察,内容包括饮食、睡眠、大小便、精神状况、情绪、行为等,并作好观察及处理记录。

(4)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深入班级巡视2次,发现患病、疑似传染病儿童应当尽快隔离并与家长联系,及时到医院诊治,并追访诊治结果。

(5)患病儿童应当离园休息治疗。如果家长委托幼儿园代喂药,需按代喂药管理规定做好药品交接和登记,家长必须签字确认。

二、常见病管理

(1)、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合理平衡膳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发现视力低常、听力异常、龋齿等问题进行登记管理,督促家长及时带患病儿童到医疗卫生

机构进行诊断及矫治。

(3)、对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对中重度贫血和营养不良儿童进行专案管理,督促家长及时带患病儿童进行治疗和复诊。

(4)、对先心病、哮喘、癫痫等疾病儿童,及对有药物过敏史或食物过敏史的儿童进行登记,加强日常健康观察和保育护理工作。

(5)、重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发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及时告知家长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疗。

三、传染病管理

(1)、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本园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2)、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应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属社区服务中心)报告。

(3)、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4)、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内暴发和续发。

(5)、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

(6)、发生传染病期间,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

(7)、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

(8)、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根据需要,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

(9)、工作人员及幼儿的家中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第五篇:桥梁健康监测-心得

桥梁健康监测意义-心得

桥梁健康监测讲义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

2、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包括:桥梁监测传感器研究现状;土木工程测试技术研究现状;传感器的优化布设、系统集成与数据传输网络技术研究现状;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桥梁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有限元模型修正与模型确认现状;桥梁健康监测海量数据挖掘;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指南和标准的研究现状。

3、桥梁健康监测方法

包括:基于动力的健康监测方法;联合静动力的健康监测方法;桥梁健康监测的应用。

心得体会

虽然本人不是桥梁设计或者桥梁检测专业出身,但是在飞尚公司也大致了解了桥梁监测的现状,通过这次学习,再次深入的了解了桥梁健康监测的现状,再次写一下自己的几点心得(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面,只是个人的心得体会和看法,和大家共勉):

第一:是否应该参照国外桥梁监测先进经验和过往经验(是否需要对国外桥梁监测现状进行调研?),结合国内情况及国内桥梁健康监测现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监测之路(当然不是说国外的就是好,但是从近现代以来,确实是西方国家引领了包括桥梁设计和检测监测 工业革命潮流)。

第二:桥梁健康监测包括施工期监测和运营期监测(我 的理解是运营期监测市场的主要方向),要想知道监测的方向应该要了解更多的桥梁设计或者桥梁检测监测行业规范书本(毕竟检测是曾经的主流,未来也许是监测的天下);而桥梁设计或者桥梁检测监测行业规范的制定是国家桥梁结构等相关机构(例如住建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引领制定的,因此我科室为了达到一定的行业高度,应该多多参与参加类似的会议,当然前提是咱们这个级别能否参与的了,或者间接参与也可),国外是否也是类似的方式?

第三:不论是检测还是监测,前端用的都是传感器,传感器也分静态传感器(如表面应变计、裂缝、位移等)、动态传感器(加速度、动应变等);还可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其中接触式是现在的主流,哪些监测项未来会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或者已经用了,如视频摄像等)。

第四:监测项(监测部件),以索力来说,目前主要检测监测方式是振动法,未来的监测趋势是否是磁通量或者光纤光栅法,我估计从百度google等互联网信息上很难得到准确的判断,这个需要中国建筑设计院等这种等级的机构或者单位来制定或者叫引领,不知道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另外本人愿意就光纤光栅法测索力进行深入的了解,希望得到丰军等桥梁专家等指导啊,当然目前公司磁通量稳定性公关工作,虽然不是成员啊,但是作为一个部门的,有需要协助工作的地方,请领导安排撒。第五:未来的想法完善。。

下载2015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健康海宁看移动医疗的现状与未来

    从“健康海宁”看移动医疗的现状与未来专家号难挂、排队时间长、就医时间短等问题令很多患者狂抓。综观当下,看病难集中体现在著名的"三长一短",即挂号、候诊、缴费"漫漫无期"......

    移动医疗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无比动力信息科技限公司 移动医疗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亮点】 1.医疗闭环管理 闭环管理可以把医嘱下达、医嘱执行、过程监控、结果记录、分析、绩效考核整个过......

    【大健康】【移动医疗】以春雨医生为例分析互联网医疗报告

    以春雨医生为例分析互联网医疗报告 目录 一、理想改变现实 在线问诊改变医疗 .............................................................................. 3 1、干干......

    医疗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医院 XXX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今年是我院的管理年,我院加强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落实,提高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教育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水平,有助于开展健康教育促进、......

    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监测制度(合集五篇)

    **县人民医院医疗费用监测制度 为加强我院管理,降低医疗费用,确保新农合健康运行,制定费用监测制度如下: 一、实行多层协调、上下监控、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进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制度

    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制度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总结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总结 糜镇明德小学 2013.7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总结 糜镇明德小学现有11个教学班、560多名学生,学校一直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牢......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