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健康】【移动医疗】以春雨医生为例分析互联网医疗报告
以春雨医生为例分析互联网医疗报告
目录
一、理想改变现实 在线问诊改变医疗..............................................................................3
1、干干净净赚钱:医生们在春雨上共获得2077万元收入.........................................4
2、年轻改变未来:主治医师成为在线问诊的主力,人数与收入均在前列..................5
3、单病种的重度垂直:妇科、儿科、皮肤科、泌尿科需求活跃................................6
二、春雨护城河有多深 收入前20医生数据揭秘..............................................................7
1、医生活跃度20%...................................................................................................8
2、占领春雨:三甲医院的医生占主导地位..............................................................10
3、定价策略:好医生更值钱,普通医生靠数量和服务............................................11
4、医生的竞争:不仅比拼专业名声,更比拼服务...................................................12
5、争夺医生的资金消耗战:近四成医生收入来自春雨............................................13
三、互联网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入驻过百人医院仅8家...................................................15
1、环境胜负手:在线问诊的发展期待政策松绑.......................................................16
2、购买偏好:电话<图文<私人医生........................................................................17
3、付费习惯待养成:平均收入偏低........................................................................19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其年度报告中提出一个有趣的论断:
有关一切的最大的重新想象就是人们使用移动设备和传感器上传海量可以寻找和分享的数据,事物之间的即时分享/通讯有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安全。同时,更多的数据和更高的透明度,将带来更多模式和复杂性,未来数据/形态驱动的问题解决方式初步崛起。
互联技术已经革新了诸如销售、通信、支付等多个行业,而现在,最保守的医疗领域在技术的冲击下也开始发生巨变。各类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
/ 20
优化就诊流程、便捷挂号、快捷支付、医患社区/医患远程便捷沟通、患者社区、远程医疗、慢病管理。而国内最热的无疑是8月份融资5000万美元的春雨医生、9月份融资7000万美元的丁香园以及10月份融资1亿美元的挂号网。
资本无疑是最为敏锐的。今年上半年,Rock Health对143家数字医疗公司的调研发现,互联网医疗领域今年以来的融资额已达24亿美元,远超2013年全年19亿美元金额,而这一数字也较2007年的2.4亿美元翻了近10倍。
根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投融资数据库统计,2013-2014近两年国内互联网医疗创业投资事件66起,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共58家,投资机构活跃次数总计91次,披露融资额5.8亿美元。
国内互联网巨头BAT、360、小米也都瞄准医疗健康产业,腾讯向丁香园、挂号网分别砸了7000万美元和1亿美元,阿里大健康计划推进的如火如荼,小米注资2500万美元占九安医疗旗下iHealth股份20%。
但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认为,即便不与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春雨医生也将成为移动医疗行业最牛的公司之一。从外部观察,成长为第一梯队的春雨医生走入了自我生长的轨道,百度指数显示,从今年年初其搜索指数已经翻了一倍,春雨对外宣传今年的目标是有10万名医生注册。
不站队的春雨医生,其底气究竟来自何处?
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动用了近10人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将春雨医生平台上的数据全部整理了下来,共涉及18个科室20196名医生,每位医生录入了包括名字、科室、医院及医院等级、性别、职级、免费咨询次数、私人医生单价、私人医生购买人数、图文咨询单价、图文咨询购买人数、电话咨询单价、电话咨询人数、门诊预约单价、门诊预约人数在内的15个数据,总计录入30多万条数据。
以上述原始数据为基础,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清洗、核对、分析,最终形成了近百页的分析报告,该报告从两个大的维度、9个二级项、50个小项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剖析,全方位的展示春雨上的医生与用户的生态图谱。
两个大的维度为综合分析、单项分析,其中,综合分析维度下又分成了医生、性别、收入、医院四个二级项,单项分析维度则是对空中医院和免费咨询两大类五小项展开。两个维度共包含49个小项。第50个小项是对春雨医生APP上数据瑕疵的分析。
/ 20
试图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有哪些医生注册了帐号,他们来自什么医院,来自哪些地区,又提供了哪些服务,春雨医生是否如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被大量的非三甲医院医生所占领?
2、在各类平台激烈争夺医生资源时,春雨医生平台上的医生的粘性如何,即活跃度或者流失率如何?
3、春雨巨额融资加大补贴医生的力度,那么医生在其平台上所获得收入的大体结构如何,春雨支付占医生收入的比例如何?
知名商业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摘编了报告里的部分内容,并在12月8日版的23版整版刊发,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在线问诊对传统医疗行业带来的冲击、春雨医生所形成的护城河、未来的挑战等。
一、理想改变现实 在线问诊改变医疗
Brain Arthur认为,技术的演进塑造了人们的世界观,同时也塑造了符合技术特征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看似无解的难题,往往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得不再困难。
互联网医疗研究院认为,在线问诊平台如春雨医生、紫色医疗等创业项目利用如淘宝上的好评机制等其他领域成熟的规则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医患国:在这里,医生的的经验与知识价值、服务能力与获得的收入是正相关的,而与其推荐的药品销售则没有任何关联。
春雨等类似的创业公司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好评机制等其他领域成熟的技术、方法引入医疗领域,有效的降低现有的医患之间存在的巨大沟通成本。在线问诊平台的诸多创业项目中,究竟哪家真正蕴含了成长为伟大企业的基因,还尚需观察,但互联网医疗公司已经开始在改变某些事情,他们的战略选择、战术动作都在对传统的医患沟通模式带来更多的革新。
/ 20
1、干干净净赚钱:医生们在春雨上共获得2077万元收入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收入来源情况,这些收入均得益于医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热情服务。
数据证明,春雨医生上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医生可以通过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获得公平的报酬,优秀的医生和良好的态度,可以得到市场的欢迎并认可。根据公开报道,春雨上已经出现一批月收入过万的医生。
春雨医生上,医生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医生回答的用户的免费咨询所获得收入,该部分收入由春雨医生支付,按照一条回复春雨支付医生1.5元来
/ 20
统一计算;第二部分是空中医院的医生自我定价部分,该部分设定为医生获得全部的收入由用户支付,不考虑定价折扣、春雨分成等因素。
2、年轻改变未来:主治医师成为在线问诊的主力,人数与收入均在前列
未来随着年轻医生逐步成长,他们将会把新的诊疗模式、医患沟通模式快速的普及开。年轻医生的线上收入一旦达到临界点,譬如说线上收入超过了线下的主任医师收入,那将对医疗行业职级制度、收入制度形成挑战。
年轻医生成为在线问诊平台的主力。
医生的四个职称从低到高分别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按照一般的情况,大学毕业的医学院学生最快要到33岁才能获得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般年龄在45岁左右。
副主任医师以后多数都成为各个科室的骨干力量,而主任医师则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累积,多数是类似领域或科室的领头人,业务繁忙,同时,主任级医师由于年龄较大,往往对新技术的掌握并不是第一波。
而主治医师则是年轻人为主,在成为副主任医师之前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这
/ 20
也意味着他们对新的手段、技术更容易抱有开放的心态。
从上述医师的分布情况也能看出类似的状态,主治医师的数量达到了9730位,占全部医生数量的49%,而级别最高的主任医师数量仅有1349位,仅占7%。
3、单病种的重度垂直:妇科、儿科、皮肤科、泌尿科需求活跃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在线轻问诊最适合的科室是妇产科、儿科、皮肤性病科、男性泌尿科、整形美容科。从春雨离职创业的卢杰所创办的紫色医疗即是从皮肤科切入。
春雨最初是从单病种切入,然后过渡到全科问诊,随着用户数量达到数千万的级别,他们转头重新推出优势科室,强化单科的竞争优势。从数据看,上述几个科室在人数、总收入、个人最高收入、活跃度上均居前列。
而未来,上述这些科室将有可能诞生一批拥有巨量粉丝群体的网络医生,而他们的出现将有希望对传统带来巨大的冲击。
妇科、儿科和皮肤科是在线问诊的明星科室
在全部20196名医生中,有7个科室的医生超过1000名,分别是内科、外
/ 20
科、心血管、骨科、妇产科、脑神经科、儿科。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总收入情况。
按照科室排序,收入超过百万的大科室分别是内科384万元、妇产科299万元、儿科248万元、外科230万元、男性泌尿科156万元、皮肤科148万元。
二、春雨护城河有多深 收入前20医生数据揭秘
作为在线问诊的先行者,春雨医生已经凭借自身的先发优势积累起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并且在上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圈,并且逐步形成了其平台的个性或气质。在上面,医生的活跃度可以达到20%、不同级别的医生形成了各自群体的定价策略、年轻医生主导着平台的方向、医生之间的竞争开始从专业向“专业+服务”层面演进。
医库软件CEO Dr.2认为,春雨在获得巨额融资后,继续扩大医生的数量和质量,用各种手段抬高全行业获取普通用户的成本(全面下沉式地推+小区海报+分众传媒+网络营销)。春雨同时利用手中的现金与竞争者们打起一场争夺医生的现金消耗战。
/ 20
同时,由于春雨的先发优势及对医生的补贴,使得春雨的医生活跃度较高,对用户也形成较大粘性。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数据统计,通常认为的春雨医生大多是非三级甲等医院医生的印象事实上并不成立。换句话说,春雨医生已经网络了相当多的优质医生资源。
而春雨医生的产品除了健康咨询和自查的各种检索外,同时还加入了春雨计步器等健康工具和微信支付等,新用户注册后赠送的金币可以顺向为收费模式带了部分的引流。
对于春雨而言,护城河虽然足够深,但未来仍然并不确定。据一些三甲医院的大夫爆料,部分医院明确要求医生上班期间不得使用移动端在线问诊平台,这无疑是所有在线问诊项目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1、医生活跃度20% 相较于其他平台一年数次的打开率,春雨医生平台的打开率较高,据媒体报道,每天产生的问题已经达到4万条以上。随着春雨向可穿戴设备开放接口、与药店、保险公司对接等运作模式的开展,春雨已经开始通过各种上下游的合作增加用户黏性。
作为核心资源的医生,其使用频率或者活跃度代表的是医生对该平台的认可程度。春雨医生的活跃度在业内同类产品中表现相对较好。
研究员采用了宽窄两种统计口径来计算医生活跃度:
一是窄口径,仅统计空中医院中四项服务,只要任一项有单价及购买人数,即为活跃。此项统计将如下情况的医生排除在活跃度之外,即曾经提供过“私人医生、电话咨询、图文咨询、门诊预约”的服务但在统计数据时将服务取消的医生定义为非活跃医生。
二是宽口径,空中医院四项服务、免费咨询,上述五项中只要有一项有收入即为活跃。宽口径考虑了部分医生注册春雨医生的服务后,尝试性使用春雨的情况。
/ 20
春雨医生的活跃度为两成,相对较好,但也还有很大空间。
上图可以看出,宽口径下,医生活跃度最高的是二级丙等和一级乙等,均超过了66%,活跃度最低的则是三级丙等医院的医生,活跃的仅有20%,而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活跃度择接近38%。窄口径下,各个等级的医院的医生活跃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一级乙等医院的医生活跃度仍然有33%,但较宽口径下的活跃度下降了50%。(说明:标注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医院,是通过各种信源无法最终确认具体级别的医院。)
任何一款工具类软件,从知晓、下载、打开到重度使用这四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漏出或流失,对于春雨医生而言,医生注册春雨到尝试提供服务,这个阶段的转化率可以用宽口径的医生活跃度来估算,统计的活跃医生数量7512位,对应的活跃度为37.2%,即每100位注册春雨的医生里,有超过37位的医生尝试使用春雨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从尝试提供服务成为重度使用,即第二个阶段的转化率则会更低,这个转化率可以用窄口径的医生活跃度来估算,统计的活跃医生数量为4169位,活跃度数据为20.6%,即每100位注册春雨的医生里,有接近21位医生成为相对重度的使用者。
/ 20
2、占领春雨:三甲医院的医生占主导地位
研究过程中发现,人们对春雨最多的直觉判断是:非三甲医院的医生数量占据了主导。但数据统计显示,春雨医生上最活跃的、数量最多的群体恰恰来自三甲医院。
开通空中医院四项服务的医生,来自三甲医院的更多。
如上图所示,开通空中医院中四项服务的医生人数分布中,来自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数量远远高于非三甲医院的医生。春雨医生中的空中医院共分为四项,分别是私人医生、图文咨询、电话咨询、门诊预约。
/ 20
和很多人想象不一样,三甲医院的医生正是春雨的主流。
三甲医院的绝对数量占比为42.6%,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数量则居于绝对的多数。宽口径下,来自三甲医院的活跃医生数量为4680,占全部活跃医生数量7511的62.3%;窄口径下,三甲医院医生数量为2599,占全部4169的62.3%。
3、定价策略:好医生更值钱,普通医生靠数量和服务
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在春雨平台上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活跃度较其他医院的医生活跃度偏低,这也与三甲医院的医生工作节奏较快有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的医生没时间,普通医生的时间相对富裕,平台参与度高。
对于这两类医生,其在春雨平台上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三甲医生更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单价,而普通医生更乐意于花费时间回答用户免费咨询来获得收入,通过便宜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如私人医生定价最高的是协和的刘炳岩,为9999元。
/ 20
三甲医院医生定价更高,非三甲医生服务更活跃。
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们通过空中医院所获得收入是其免费回答问题获得收入的2.28倍,而二级甲等的医生则只有0.8倍。也就是说,三甲医生更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单价,而普通医生更乐意于花费时间回答用户免费咨询来获得收入,通过便宜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来赢得用户。
4、医生的竞争:不仅比拼专业名声,更比拼服务
名医院、名医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在线问诊领域,良好的形象、口才、甚至幽默感,都可能让你超越专家、教授成为明星医生,获得更高的收入。这里不按职称收费,而是按医生的受欢迎度来获得收入。
在春雨医生上收入排名前20的医生中,既有国内顶级医院的医生,也有来自地方性医院的普通医生,他们凭借好的服务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 20
春雨医生收入前20名的医生,最高收入超过40万元。
如上图所示,收入最高的为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刘炳岩,为461754元,分析收入结构可以发现,主要的收入来自于私人医生一项,刘医生的私人医生单价定为了9999元,是春雨医生上面最高的定价,仅此一项就获得了459954收入。
春雨医生上的明星医生,来自广州的儿科大夫欧茜共获得120906.5元的收入。收入最低的是来自河北的妇产科大夫尹建新,共获得67852元。这20名医生总计获得了2743668元,占所有医生收入的13.2%。
5、争夺医生的资金消耗战:近四成医生收入来自春雨
各个医患沟通、在线问诊平台都在争夺医生,给予医生补贴是一个不二的选择。这将是一场资金消耗战役,小的玩家将无法参与游戏。
根据公开资料,春雨通过对医生的补贴来获得更多医生入驻并转化为活跃医生,尤其是在其获得C轮的5000万美元之后,会加大补贴力度。
我们将医生收入分为两部分,医生回答的免费咨询部分设定为春雨补贴,空
/ 20
中医院部分为医生从用户获得的收入,这部分我们不考虑会员折扣和春雨的可能的分成因素,仅按医生定价进行计算。那么,春雨在历次融资中有多少用于支付补贴医生的费用,我们统计如下:
近四成的医生来自于春雨医生的贴补,这是一场消耗战。
截至9月底,春雨支付的总金额为784.4万元,占医生总收入的37.77%。按支付总金额排序,妇产科、儿科超过了100万元,具体金额分别是195.65万、137.3万元。支付金额超过10万低于100万的科室有12个,其中内科、皮肤科、男性泌尿科的支付金额分别是88.2万、77.2万、52.2万。低于10万的有4个科室,最低的支付科室是肿瘤科7.2万元与营养科的7.5万元。
在支付比例上,低于30%的有9个科室,耳鼻喉、脑神经、整形美容、内科、内分泌、心血管、外科、心理科与肿瘤科,最低的支付比例为肿瘤科的15.79%。剩余的9个科室,春雨支付比例高于30%,妇产、儿科等6个科室支付比例超过50%。适合做在线问诊的几个科室中,春雨支付比例都比较高,如儿科、皮肤科、男性泌尿科,支付比例分别是55.32%、52.31%、33.51%。
/ 20
按照支付金额来计算,支付金额超过100万的地区有2个,分别是山东207万元、河北145万元,支付金额低于100万高于20万的地区有8个,最低的是福建104.3万元,高于50万的地区有6个,低于10万的地区有15个,其中云南、宁夏、西藏、青海支付金额不足万元。
从支付比例上看,超过50%的地区有西藏90%、河北70.77%、贵州55%、山东53%、内蒙50.3%,在30-50%之间的地区有14个,最低的支付比例分别是云南17.88%、福建16.97%、青海5.64%。
这就是护城河,小玩家慎入。
三、互联网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入驻过百人医院仅8家
市场人士预估春雨医生今年的营收将达到3000万,成本消耗接近4000万。对于春雨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巩固护城河,尽快找到盈利模式。
DR.2认为,春雨试图重构医患关系,把春雨用户分成不同的社群后,反向跟药企等企业议价,也就是反向定制模式,通过对定价权的争夺,实现在客户
/ 20
群里做长尾和环形收割。这种做法将会引起渠道的对立。这是对春雨执行能力和战略抉择能力的考验。
现在,据称春雨有激活用户3300万,注册认证医师4万多名,每日提问超过4万条。未来,如何争取更多的医生、更高的活跃度都将是摆在春雨面前的挑战。
1、环境胜负手:在线问诊的发展期待政策松绑
在政策明朗之前,在线问诊平台和医院、医生达成协调非常重要,也是现在各家在线问诊平台重点攻克的对象。而医院如何应对这个强劲的趋势,自我开放与被动适应未来将是两种局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有些医院在拥抱新技术上的努力,如阜外心血管医院、潍坊市的两家三甲医院。
一半医院只有一个医生入驻春雨,政策环境极大影响着在线问诊的前景。
各医院的医生在春雨上注册的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仅有一位医生注册的医院有1690家,有2位医生注册的医院数量有593家,有5-10位医生的医院数量为420家,10-20位医生的医院有358家,超过100位医生的医院仅有8家,这8家医院分别为阜外心血管医院324名医生、福建省立医院132名医生、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19名医生、武警总医院118名、河南省人民医院107名、潍坊
/ 20
医学院附属医院106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104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2名。
里环是各地三甲医院数量,对应外环是该地区三级医院数量。根据统计的数据则显示,在所有的三级医院中,三甲医院的占比超过70%的地区有22个,仅有一个地区三甲医院的占比低于50%。春雨医生等在线平台如何规避政策红线,并获得医院的认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没有医院明确抵制春雨医生,但我们接到反馈称,有医院禁止医生上班时间使用春雨医生。
2、购买偏好:电话<图文<私人医生
从大数据来看,电话问诊的使用频率几乎降到了冰点,更多的使用是私人医生和图文咨询。早期部分医生将电话问诊价格定的过高,而将包含了电话问诊的私人医生一项价格定的偏低,也使得电话问诊业务变成了鸡肋。
/ 20
在实际的数据统计中也发现许多医生的价格制定变化很大,甚至有超过十倍变化的情况出现。
医生的定价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律。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户最愿意购买的是包含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的私人医生服务,三甲医院医生的私人医生购买数量是后两者的6.5倍。
/ 20
3、付费习惯待养成:平均收入偏低
整体来说,医生的在线收入还是偏低,这主要源于用户付费的数量和习惯都没达到一定高度,在线问诊行业还需要更多投入来把整体规模做大,光凭春雨医生一家显然是不现实的。
即使是看病,免费享受服务的人群依然占据着绝对主流。
春雨之前曾经尝试过向用户收取会员费,后发现几乎行不通。从上图可以看出,免费咨询次数几乎是私人医生购买人数的10倍。从平均收入来看,活跃医生的平均收入并不高。
/ 20
如果将全部医生计算在内,男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1858元,女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1811元,所有医生的平均收入为1028元。如果仅考虑到活跃医生的比例(宽口径定义),男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3594元,女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3806元,所有活跃医生的平均收入为2765元。
注: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时间截止2014年9月底。
/ 20
第二篇:2015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思考
最新报告丨2015Q3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监测报告
2015-12-09艾媒咨询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15Q3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显示,预计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2.7亿元,到2017年将达到115.4亿。(进入艾媒网可下载报告全文)
一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红蓝海交织
2014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69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53.3%。预计到2015年底,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02亿美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是一片红蓝海交织的领域,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健康日益重视,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在2013-2014迎来快速发展后,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呈现出波动式增长,这可能与全球移动医疗健康产业链的优化整合、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培育有关。
目前国外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已经探索出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互联网医疗健康软件类企业多采用向药企收费、向医生收费、向保险公司收费等商业模式,代表公司有: Epocrates、ZocDoc、WellDoc等;医疗硬件类企业则多选择向医院、向消费者的收费方式,代表企业有Vocera、ZEO等。
二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突破40亿,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2.7亿元,到2017年,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115.4亿。艾媒咨询师分析认为,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快速增长,离不开移动运营商、信息平台系统提供商、医疗设备制造商、APP应用开发商等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但现有的移动医疗模式仍徘徊于提供咨询、挂号、交费等医疗服务外围,如何完成移动医疗1.0到2.0的转型是推动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将达到1.38亿人,同比增长91.7%。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降低因地区和收入差异带来的医疗资源服务的供给差异和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排队难、挂号难、看病难”问题。利用移动终端向患者和医生发送医疗提醒和诊断信息,提升患者的医疗健康服务体验,提高医疗健康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健康档案、用户社区、健康管护等功能,医务人员和患者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来检测和治疗慢性病,从治病到防病的完整的医疗健康体系。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健康应用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了11.37%。艾媒咨询师分析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类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低龄化、频繁化以及移动智能客户端应用的纵深发展,未来几年内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移动医疗健康市场里的各类APP应用可按功能与受众的不同,分为预约挂号、问诊咨询、医药服务、资讯文献、慢病辅助、医疗信息化、其他细分功能类应用。
国内的移动医疗应用仍在探索自身的盈利模式,目前总的说来,主要有面向医院、医生、药企、保险企业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模式: 1 向用户提供定制化健康服务,销售可穿戴设备等移动健康硬件 2 以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向药企收费 为医生提供病历夹、医学文献服务和设备、软件 4 为医院建立数据中心平台与保险公司签约,保险公司对平台付费。平台向保险公司提供患者的大数据,保险公司据此发展客户,同时为患者提供医
三应用覆盖率春雨医生最高,线上线下打造服务闭环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使用过移动医疗应用的用户中,春雨医生、大姨吗、美柚分别以24.6%、14.3%、13.1%的占比位列前三。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春雨医生较早布局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凭借长期的积累与推广,目前已经在用户中形成了较好的口碑与知名度。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应用市场仍呈现出不稳定、分散型的产品层次竞争结构,这与移动医疗健康市场产品技术的同质化程度高、市场定位不明晰有关。
2014-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由起初单一的线上资讯、医药服务、线上问诊、预约挂号等服务延伸至线下诊所。截至目前,春雨医生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5个城市开设了200家线下诊所,提供“线上+线下”全流程就医的“私人医生”服务,预计到2015年底将陆续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开设300家诊所。2015年10月,丁香园在杭州滨江区迎来了其第一家线下诊所的开业,成为社会瞩目的关于互联网医疗落地的一次试水。回顾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发展历程:
线下诊所作为移动医疗健康企业打造医疗健康服务闭环的重要一步,是发展的必然。各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纷纷转身布局线下,并结合自身市场定位和所有资源选择了不同的线下诊所筹建路径。目前线下诊所的主要筹建方式有:自建(自办)型、合作型、加盟型、托管型。
合作+轻资产发展模式: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5个城市开设了200多家线下诊所。预计到2015年底,将陆续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开设300家诊所。春雨医生如今的发展模式可总结为找到具有闲置资源的优质诊所与医院,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实现线上咨询问诊与线下就医治疗相结合的O+O模式。自建+重资产发展模式:丁香园
2015年10月,丁香园第一家线下全科诊所落户杭州滨江。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明确表示,丁香医生前期都是自建,重要的是保证诊所的口碑和质量。但主要精力聚集在患者照护这个环节,药房外包给上海医药集团,诊所不会配备更多的检测设备,检测外包给迪安、金域。
四
移动医疗健康平台典型案例
案例一:春雨医生
2011年7月上线的春雨医生(春雨掌上医生),是国内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移动医患交流平台,使用者可通过“自查、问诊”两种方式获得所需要的医学信息和帮助。历经4年多的时间,截止到2015年10月份春雨医生已拥有9200万用户、41万注册医生和9500万条健康数据,每天近33万个健康问题在春雨医生上得到解答。
面对慢性病防治的重大挑战,春雨医生于2015年9月6联合国家卫计委开展了以糖尿病管理为核心的慢病管理试点,并率先和政府联手通过移动医疗手段进行慢病控费实验。
11月19日,春雨医生与中国人保财险(PICC)宣布签订了产品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入健康服务保险领域。
春雨医生以“建立医患强关系”为基础,推出包括免费问诊、空中医院、私人医生、线下诊所、电子健康档案(EHR)等多项产品。其中,春雨医生医生服务着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的全流程就医服务,通过线上咨询+线下就医的方式为会员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包括专属家庭医生,三甲专家预约、完善健康档案等服务,整体形成了“线上家庭医生+线下专科医生”的医疗服务资源布局。春雨医生于2015年5月22日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健康大数据实验室,针对20种中国人常见病进行数据建模,定义数据采集的规范和传输标准,利用机器算法对这20种疾病进行自动化健康预警,藉此实现高度智能和自动化的慢病管理。
分析师点评:春雨医生通过健康大数据来开展疾病的预防与预测等,充分发挥移动医疗数据价值,再一次走在了行业前沿,为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案例二:大姨吗
“大姨吗”是友乐活(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专注女性健康的经期管理APP。大姨吗自2012年1月上线以来,截止至2015年3月,已拥有8000万注册用户。大姨吗从用户的刚需出发,开发了经期排卵期预测、记录月经周期、健康测试、社区互动等功能,为女性提供了每日健康、美容、美体、养生贴士以及女性不同时期容易遭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包揽了女性各项需求。通过持续的创新研发,大姨吗已经从一款经期工具成功转型为活跃的女性垂直社区。
大姨吗” 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广告投放。积累的数据也是“大姨吗”的一大卖点。大姨吗还致力于健康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2015年3月,大姨吗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研究所,发布了《2015中国女性生理健康白皮书》。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姨吗已布局工具+社区+电商商业闭环,赢得了用户、行业及投资机构的认同和青睐。2015年10月21日,大姨吗宣布获得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汤臣倍健及创始人柴可追投的投资,总额共计1.3亿人民币。
案例三:微医
微医集团(原名:挂号网 Guahao.com)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全国就医指导及健康咨询平台。2010年,完成了第一家合作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内外网数据连接;2014年6月,推出包含“微医院、微医生、微支付”三大应用功能的“微医”手机端APP。这一款移动医疗服务集群平台分为用户版和医生版,连接医院、医生、患者三方,便利医疗信息的流动。截至2015年8月,挂号网已经与全国25个省份、1600多家重点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连接。
案例四:壹药网
壹药网,成立于2010年7月,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电商售药平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的网上药店,旗下汇聚了OTC药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个人卫生护理品、品牌保健品、传统滋补品等医疗健康产品。在医学服务上,2014年7月,壹药网在PC端上线了“易诊”频道,同时在移动端发布了“易诊”APP,其主要功能包括健康诊疗、健康教育、健康视频、药品查询、病友圈等,便于医疗健康资讯的共享。2014年11月,推出“关照”健康咨询类APP。
案例五:杏树林
杏树林作为一家专注为医学专业人士开发的移动轻应用,专注于专业化文献查阅和其他类项医生辅助功能,帮助医生及时获取有效的临床治疗、决策等的标准化信息,从而降低医疗误诊差错。杏树林旗下目前有“病历夹”、“医口袋”、“医学文献”3款产品。
“病历夹”——方便医生在智能手机上快速、准确地记录、收集、管理和查找病历资料,便捷地随访和管理患者,也有助于医生同行之间的协作和互助。“医学文献”——可以根据不同专科和用户感兴趣的主题词定制个性化内容,为医生学者提供国内外海量医学期刊和文献资料。
“医口袋”——包括临床指南、药典、检验手册、医学量表、计算器等临床行医的常用资料,为医生提供较为齐全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工具。
案例六:糖医生
糖医生APP于2014年8月份正式上线。到2015年7月为止,装机使用糖医生的用户超过80万,在线医生近千名。其中,近一半医生来自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也有部分社区医院的基层医生以及营养师和护士。计划到年底将有超过100万的用户。
“糖医生”APP运用致力于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血糖监测、数据存储及分析、远程问诊、日常饮食运动及服药提醒等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健康应用方便地存储收集饮食、血糖水平和药物治疗方案信息,通过云端获得个性化的反馈和警示。同时,加强与医生、医院端的信息咨询互动,“糖医生”在现有药物剂量、血糖波动情况、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将诊断建议发送给专业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情况建议调整患者的用药选择。
案例七:牙护士
口腔医疗领域也成为移动医疗健康细分市场垂直发展的又一片蓝海。“牙护士”APP的推出则顺应了这一市场化的趋势,定位于一款“口腔资讯、牙友互动、寻医问诊、搜索比较、专家预约、就诊优惠、查看病历、服务点评、快速定位找到附近牙科”的一站式专业口腔APP。截至2015年6月,牙护士平台已收录全国各大城市3000家口腔医疗机构,其中广州有50万左右的规模,并发展了500多家牙科诊所,近百万用户在平台上互动。
五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发展困境
移动医疗健康行业的边缘化,且同质化问题突出。目前中国移动医疗健康还停留在提供预约挂号、问诊咨询、医药服务等医疗健康服务的外围,难以切中医疗健康服务的靶心。据艾媒咨询统计,目前我国各类通过认证的移动医疗APP数量已达到3000多款,但是绝大部分APP在内容和功能方面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预约挂号、问诊咨询、资讯文献、医药服务等几类。
政府、传统医疗机构、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复杂的利益博弈格局。法律政策监管不完善。用户隐私安全、医疗事故纠纷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法律法规缺位,让整个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呈现高风险的态势。再如传统医疗机构数据资源难以共享,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医疗技术人员遭遇瓶颈。
移动医疗健康行业没有确定的商业盈利模式,目前仍处于积累用户的阶段。健康医疗类APP当下仍未找到一个有效的盈利模式,用户的付费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移动医疗健康平台良莠不齐,医生的行医资质和移动医疗行业开办资质易遭用户质疑。2014-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迎来了迅猛的发展,移动医疗健康APP如雨后春笋,同时不少也开始铺设线下诊所,但许多医疗资源难以核实,医生资质信息存在不完整、不规范现象,造成患者的不信任。
六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健康发展对策
面对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传统医疗机构尾大不掉、“看病难,看病贵”等行业痛点,移动医疗健康被视为解决上述痛点的机遇。虽然移动医疗是大势所趋,但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移动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推动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移动医疗是整个国家社会医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制于社会医疗体系的现状。医改尚未深化到位,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医疗体制不改革到位,整个移动医疗发展起来将会困难重重。
建立完善数据技术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我国传统医疗一直饱受诟病的问题主要有院内就诊“三长一短”、小病挤占专家号导致挂号难、诊前分诊难导致过错号等,在一定空间内与其所在的商业环境协同作用,共同打造以患者或健康需求者为中心的高效医疗服务所形成的复杂的进化系统。加强移动医疗健康平台建设,探索可持续的商业盈利模式。移动医疗健康企业增强技术创新,强化用户意识,提升用户体验,培养用户的依赖性,同时注重信息安全意识。可扩展性和成长性是商业模式的关键。最终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应建立大框架的循环补贴,形成多点共振。
七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下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用户痛点,移动医疗健康产业被寄予厚望。
我国移动医疗健康产业仍处于医疗健康服务的边缘,尚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
针对移动医疗健康市场与医保的对接难题,有学者探索性提出了“413健康保险模式”即4定1自由付费:定健康保险机构、健康保险费用、健康保险质量、签约人数规模,在签约期满后,用户重新选择的自由。
目前来说,线下诊所主要有自建、合作、托管、加盟等筹建方式。无论是重资产还是轻资产线下诊所运营模式,都应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为旨归。
第三篇:医疗保障局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
医疗保障局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
根据《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关于印发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的通知》(卫规划〔2020〕69号)和《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学习借鉴“三明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通知》(医改组〔2020〕3号),经研究同意,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深化医改中的支撑作用,全面推进县“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现就我县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通知如下:
一、完善区域平台便民惠民应用
(一)完善公众健康服务平台。
推广“12320热线服务平台”,完善“健康”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基于电子健康卡的预约挂号、在线报告、健康档案查询、移动支付等便民惠民服务应用,提高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到2022年,公众通过平台可实现各类医疗健康便民惠民“一站式”服务。(二)建设“多码融合”应用平台。
建设县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应用平台,推广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卡(虚拟卡),贯穿就医诊疗、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信息查询、健康管理等各类场景,逐步减少院内临时就诊卡发放,推动“e点通”应用,保证实名制就诊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有效落地。到2022年,实现“多码融合”应用在县乡医疗机构覆盖使用。二级医院临时就诊卡就诊率应低于20%。(三)建设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
建设县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内医学影像资料共享;实施数字影像“云胶片”服务,实现个人医学影像查询调阅。到2022年,实现辖区内医疗机构医学影像共享互认,患者随时随地查看个人影像资料和诊断报告。(四)建设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
建设县互联网医院平台,为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统一、规范的平台支撑。县医院要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到2022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五)建立区域处方流转共享平台。
建设区域处方流转共享平台,构建医疗机构医师电子开方、药师电子审方、药品零售企业配药、物流送药上门或患者就近便捷取药的药事服务新模式。到2022年,实现医疗、医药、医保信息共享协同机制。二、提高医疗机构信息化服务能力
(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并优先向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到2022年,所有二级以上医院要全面完成。(七)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组织二级以上医院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2020年,所有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八)推进院内信息互通共享。
开展二级以上医院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工作。2020年,县医院要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3级水平。(九)夯实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
推进世界银行贷款医改促进信息化项目、承接市区域影像系统建设,拓展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功能。2020年,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检验、心电、影像、电子病历、双向转诊等基础应用基本健全。(十)建设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开展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查房、远程教育、远程视频会议、远程病理、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区域检验等服务,参与全市各医疗联合体间信息共享交互及业务协同建设,支撑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2020年,远程医疗覆盖全县所有医疗联合体和乡镇医疗机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家服务。(十一)对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
综合运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开展辅助诊断开方、中医远程教育等服务,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到2022年,实现至少3家基层中医馆接入平台应用。(十二)试点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支持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服务平台,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探索建立护士和护理员“1+1”提供上门居家护理服务新模式。三、推动“互联网+公共卫生”融合发展
(十三)提高免疫规划信息管理水平。
依托省免疫规划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实现疫苗流向追溯、温度追溯,受种人群追溯。加快数字化门诊建设,实现“无纸化、数字化、互联网化”的运作模式。2020年,全县所有预防接种单位联网使用全省统一的免疫规划系统。2022年,全县80%的预防接种单位完成儿童免疫规划数字化门诊建设。(十四)实现血液信息联网管理。
综合运用全省统一的血液实时联网管理系统,为采供血机构、医院、行政部门提供动态更新的采供血信息,便于全县医疗血液的管理和监控。到2020年,实现异地用血直免,电子献血证普及,方便群众查阅血信息。(十五)拓展妇幼健康系统功能。
拓展完善产前筛查,两癌筛查、妊娠风险、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功能,推动全县妇幼保健业务的不断深化。到2022年,实现智能化、全流程、全周期、全方位的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十六)加强职业病防治信息管理。
综合运用全省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系统,加强职业病防控治理和综合监管,为构建多部门联合防控职业病提供平台支撑。2020年,全县职业病防治机构全部纳入省系统监管范围。(十七)加强集中消毒餐具饮具溯源管理。
综合运用省集中消毒餐具饮具追溯管理系统,为公众提供“一品一码”的消毒餐具饮具追溯信息查询服务。2020年,全县所有餐具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纳入信息溯源管理范围。四、夯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
(十八)提升区域平台网络接入。
增强医疗健康数据传输能力。2020年,全县二级医院卫生健康专网接入带宽不低于500M,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低于100M。(十九)提升区域平台服务支撑能力。
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质控和标准化建设,参加国家区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2020年底前,所有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区域平台,医院数据上传平台质控月平均得分达到95分以上;到2022年,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达到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四级水平。(二十)提高数据中心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医疗云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县域平台重要信息系统符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2020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需按照规定达到相应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五、加强信息标准规范化
(二十一)实现临床诊疗数据“四统一”。
2020年,各医疗机构要实现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等临床诊疗数据规范化管理“四统一”。(二十二)加强标准规范化管理。
执行省互联网医院监管、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应用、医共体运营信息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按照省基层卫生信息化统一、共享的接口规范,规范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六、提高全民健康综合监管水平
(二十三)强化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监管。
完善医疗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我县监管数据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统一归集,到2022年,推动形成全市联网、全面对接、层级监管、多方联动的综合管理“一张网”。(二十四)推进医疗机构综合运营监管。
综合运用省医改效果评估监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县域医共体运营管理等子系统,推动实现对公立医疗机构人、财、物的全面监管。综合运用省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子系统,强化重点区域卫生监管,提升卫生监督执法管理能力。第四篇: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的分析
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的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医疗联合体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意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二是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撑体系;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
2018年7月,为更加深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通知》具体从以下十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旨在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便捷。
1、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
2、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
3、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
4、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
5、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
6、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
7、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
8、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
9、政务共享服务更惠民;
10、检查检验服务更简便。
(二)BAT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
百度互联网医疗生态以大数据资源和处理能力为核心。在医院端的布局有朗玛信息、趣医网和医护网;在健康管理领域推出了百度医生和收购了拇指医生两个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品牌是dulife,亮点是百度健康云特别是北京健康云;在医药流通领域以药直达领衔;与阿里巴巴和腾讯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百度在医生应用领域比较重视,目前已推出百度医图。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医疗布局以支付宝、天猫为框架,云峰基金为开路先锋,纵连横合。在医院端,入股了恒生电子旗下互联网医疗子公司恒生芸泰、战略投资华康医疗、搭建支付宝未来医院。在健康管理端,战略投资了U医U药、寻医问药网。在智能设备端,大刀阔斧与上市医疗医药公司合作,包括在智能移动医疗设备与鱼跃科技合作,在医疗影像领域入股华润万东,与迪安诊断在体检检测领域战略合作。医药O2O领域以天猫医药馆、阿里健康APP为核心,与卫宁健康共同探索处方流通,与医药商业公司白云山合作。
腾讯医疗的布局可视为一核(微信)多卫星(春雨医生、丁香园、微医集团等实力干将)。在医院端,战略投资挂号网,现在已经升级为微医集团,主导微信智慧医院的建设,与卓健科技深入合作。健康管理端,战略投资国内流量最大的互联网诊疗平台春雨医生,战略投资好大夫在线。智能设备领域,战略投资糖大夫(连接智能血糖仪)、战略投资缤刻普瑞(智能医疗设备开发商)、马化腾入股健康元,开发可爱医生。在医药流通领域,与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合作,与医药连锁海王星辰合作。
(三)“互联网+医疗”打造移动医疗信息化管理模式 随着医疗信息化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与就医服务水平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开始利用信息化大幅度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优化就医流程,增强管理效率,从而使医务人员在单位时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让病人轻松就医。推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医疗管理理念来说,随着多项医卫信息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医改的不断深入,老龄化问题得到关注,促使医疗管理的理念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过渡,因而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其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二、不利因素
(一)缺乏标准和规范
互联网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医疗规范,基层公立医院和大城市的权威医院规模不同、设备规格与系统存在差异,大部分专家为避免承担风险,还是建议患者去大城市医院会诊。另一方面互联网医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认定,互联网医疗的开放性、距离感容易导致信息泄露、误诊、漏诊等现象的发生制约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二)互联网医疗的数据之痛
第一,互联网医疗行为数据化程度不够,且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虽然说目前不少走互联网途径的医疗行为都非常方便,比如药品电商、线上问诊等。但是这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数据化程度并不高,且数据价值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第二,由于缺乏技术、资源等,中小平台对医疗数据利用能力普遍不高。互联网医疗的门槛其实不高,但是低门槛既是机遇,也是陷阱。中小平台往往因为技术和资源上的劣势而难以利用好搜集来的数据,走到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第三,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不对称性,数据的有效性不够透明。互联网虽然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但在医疗领域,由于信息的隐私性和采集方法的漏洞,不少平台往往会收集到很多无效或者是不完整的医疗数据,从而导致数据的利用价值变低。
第四,传统医疗数据的线上化程度不够高,拉低了诊疗效率。目前不少三甲医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互联网化改革效果,比如在移动支付和患者就医数据等方面。但是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线下诊疗的过程中,由于医院没有数据储存入口和方法,导致核心诊疗过程与线上脱节,医院成为互联网化的“半吊子”。
第五,医疗数据因地域、体系等问题存在“共享”鸿沟。中国的传统医疗体系出于政策因素,往往会具备很强的地域化属性,而且医疗数据的隐私性很高,这就导致医院间的病患数据无法互通,不能共享,甚至同一地区的医院也无法形成数据互通。
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预测
2017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325亿元。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55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0.12%,2022年将达到1,754亿元。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2,0001,5009051,00045550002018E2019E2020E2021E6461,2661,7542022E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第五篇: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前景分析
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前景分析,供大家参考~
纵观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的分类,从大的类别分析,主要有2类:1是针对企业或组织的服务,2是针对个人(老百姓)的服务。针对个人的服务主要根据需求来定位的,比如,游戏,买房,交友,娱乐,论坛等都是满足个人的不同需求来定位的网站类型。这里主要分析对企业的互联网服务,企业按照需求主要是要赚钱,省钱,发展等等,所以围绕这些需求就会出现很多互联网模式,比如招聘网站,B2B网站,物流,培训等等行业网站。但是每个企业的行业不同,有些是房产,有些是电子,有些是化工,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有些事针对个人的,比如房产行业,有些是针对工业的,比如电子行业)不同,就会出现各个行业的不同模式发展。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再对医药行业的互联网格局做个深度分析。首先医药行业从整个产业来说,主要是“医”和“药”。而且这2个是不分家的,(呵呵想到了中国的医改之路,实质就是医和药的关系处理问题)。行业产业链是:从健康--到生病---到医院或药店---用药品或仪器---来治疗检测---做康复保健---得到健康,不要小看了这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蕴含了大量的商机,健康是什么?健康是1,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用,我们再分析下目前中国互联网在医药这个产业格局大佬们
健康类:39健康网这个网站目前在健康行业中算是一个大佬了,主要针对老百姓健康资讯和查询,美工不错,内容很丰富,分类较不错,盈利模式主要靠地区代理,民营医院的广告和合作,寻医问药的引导,频道的出租等,值得一提的是网易的健康频道是39健康网的,新浪的健康也是包给其他网站的,好像是康Q,现在没有了。其他健康的模式还有体检类的,寻医问药类,健康检测,个人健康管理等等,健康是个巨大的产业,但是如何发展健康类互联网目前国内探讨的很多,连google也在向这个领域发展(个人病历管理和相关数据查询),我的建议是健康这个产业太大,类型多,需求长期不明显,地域性特点等,如果能做精做专这个里面的小行业也是很厉害了,大而全的健康网站模式很难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健康网站的发展。
药店类:由于药品流通在中国有其特殊性,要么在医院买药,要么在药店买药。在医院买药自己做不了主,靠医生处方。药店主要非处方药的销售。非处方药销售占国内整个药品的30%左右,网上药店需要国家审批过的,药房网金象网等,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到这个网上药店的市场巨大,消费者可以在合法的网上买药,很方便,尤其对慢性病长期服药的患者更加方便,网上购药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但是这个牌照还是值钱的很。
医院类:这里不是说的是医院的网站,特指药品在进医院前需要的招标类网站,海虹网上市公司,基本垄断了国内60以上的医院招标市场,盈利模式主要是卖标书,数据,会员,手续费,等等,总之医院进药必须招标,由政府搭建或找第三方招标机构,来操作,公开透明,海虹网由于时间早,关系好,这个市场操作较成功,但是现在政府自建,其他招标平台出现,同时招标区域化明显等,竞争也较激烈了。
营销类:主要指的是药厂到个人中间的各个营销环节的平台,药厂到医药公司,然后分销到地方,然后进医院到药店,中间需要产品的发布,招商代理,营销技巧,医药政策,价格,招标中标,资讯,人才等环节很多,中国医药网,综合类医药门户网站,上市公司,广告很多,盈利模式主要是各种和医药营销类的有关的企业在线广告,由于时间早,规模大,涉及医药营销行业,所以可以说是医药行业的新浪。
技术类:医药行业技术非常重要,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丁香园和生物谷,里面的内容非常的专业,如果是临床医生或生物研发人员,这个网站比较适合,但是盈利模式还需要商榷,因为过于专业和精准,反而有时候难操作,在市场上丁香园也开始向人才,生物医药等子行业发展,生物谷则应该向中国医药网的方向靠近则是方向。
总论,站在整个医药行业理性看待一些代表者,当然只能是个方向,医药行业政策强,门槛专业,产品特殊性导致国家监管大,但是医药是民生大计,这个行业将永远是朝阳行业,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