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寨乡农家书屋建设总结
昆寨乡“农家书屋”建设总结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2009年,我乡建成了中心村“农家书屋”,今年建成千秋、建新村“农家书屋”,正在建中集村农家书屋,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标准“农家书屋”作为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了工作日程。
二、成立了昆寨乡创建“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标准“农家书屋”工作的组织领导,顺利完成了“农家书屋”的选点、初审和报批,使“农家书屋”创建工作顺利启动,使其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帮手,积极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模式,5个“农家书屋”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村干部兼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对管理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图书采取免费借阅、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规范了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帮助了农民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做法极大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农民积极参与“农家书屋”管理,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经;同时我乡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0一0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二篇:农家书屋总结
仙峰苗族乡2011 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总结
为了解决广大群众读书难的问题,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并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好文化基础。2011年仙峰苗族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广体局的关心和精心指导下,扎实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领导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农民的文化惠民工程。目的在于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自助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自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农家书屋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求全力抓好农家书屋创建工作,切实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用书难”问题,为广大农民做好事、做实事,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使农民从中受益。成立了以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 1 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使农家书屋创建活动顺利进行,使其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抓手。
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的建设形式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农家书屋的长久生命力,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明确要求,要遵循因地制宜和便民原则,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从运行的情况来看,我乡农家书屋是以村委会为主导的类型。在书屋内部管理机制方面,坚持“政府主导、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原则,鼓励大胆探索、创新方式。图书流通上,采取流动交换阅读和免费借阅的方式;在运行费用上,由村委会负担,管理人员由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兼任,无报酬。各农家书屋创建点,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必须由村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负责。此外,还制定了登记制度。其中,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用以规范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可以帮助村民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农民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
三、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我乡已经运行的农家书屋,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读书活动。通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发展。有村民表示,以前想看本书,还得跑到县图书馆去,很不方便,因此大部分村民农闲时除了打牌和聊天,就闲着没事干。现在村里有了“农家书屋”,不光村民借书、看书方便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也可以到这里来读课外书。农家书屋实实在在成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充电”场所。我们认为,实施“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书屋建立在行政村由农民自己管理,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认真做好辅导,作为书屋建成后的工作重点。目前,我乡的农家书屋运转正常,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并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大元村,利用“农家书屋”科技图书资料带动种、养殖业的规模发展。“农家书屋”的建成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路。
四、存在的问题和来年工作打算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书屋图书藏量偏少,种类不丰富,图书更新缺乏投入保障机制;二是形式比较单一,功能不够完备;三是现有人员均为兼职,既无专门管理人员,又无相应报酬,兼职人员常年在书屋服务,势必影响工作和生产,无代价的工作,必将引起单位、家庭不满,导致书屋无法保证按时、足时开放。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将在明年继续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争取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家书屋的管理,力争让农家书屋成为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真正使农家书屋发挥效应,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精神粮食。
仙峰苗族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第三篇:娄星区双江乡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总结
娄星区双江乡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总结
双江乡地处娄星区的最北端,是娄星区的纯农村乡,也是娄底城区的后花园。总面积67.4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全乡共有19个行政村,长韶娄高速连接线将由南向北贯穿双江境内。
为了解决广大群众读书难的问题,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并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好文化基础。根据省、市、区的安排,2011年前我乡完成了9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了双江乡的全面覆盖。19家书屋均按国家和省、市、区规定的建设标准建成。今年以来,在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下,在省、市、区文化(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我们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作为全乡文化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措施,认真落实各项建设任务。高标准完成了其余10个村级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实现了全乡全部村委会农家书屋全覆盖。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领导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农民的文化惠民工程。目的在于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自助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自区委、区政府提出2011年全市农家书屋完成全覆盖的任务后,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分别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抓好农家书屋创建工作,切实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用书难”问题,为广大农民做好事、做实事,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使农民从中受益。并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列为2011年政府的重点工作,写入了年初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确保农村书屋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乡政府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及时投入资金2万元用于书柜、桌椅购置经费和工作经费,各村也积极筹措资金2.4万元用于农家书屋建设。各村也高度重视,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配备了专职的图书管理员,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使农家书屋创建活动顺利进行,使其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抓手。
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的建设形式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农家书屋的长久生命力,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明确要求,要遵循因地制宜和便民原则,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从运行的情况来看,我乡农家书屋是以村委会为主导的类型。在书屋内部管理机制方面,坚持“政府主导、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原则,鼓励大胆探索、创新方式。图书流通上,采取流动交换阅读和免费借阅的方式;在运行费用上,由村委会负担,管理人员由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兼任,微报酬或无报酬。各农家书屋创建点,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必须由村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负责。此外,还制定了登记制度。其中,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用以规范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可以帮助村民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农民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
三、严格标准建设书屋
2010年初,我乡按照省、市要求,深入乡村实地考察,优先选择了文化氛围浓厚、农民建屋热情高、领导重视的村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点,并及时上报了农家书屋编制规划,双江村、潭溪村、企石村、义坪村已实现全面覆盖。其余15个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于2010年8月中旬正式展开,区文化局从乡镇文化站、县图书馆和文化系统抽调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参与指导图书分类登记、上架等具体工作。到今年11月10日,其余15个村的农家书屋全面高标准建成。我们组织验收组对全乡19个农家书屋进行为期一周的全面检查验收,建设面积、书柜、桌椅等基础设施均达到总署要求。共配备书柜45个、书桌15张,椅子54把、报夹15个。全乡共配备了40000册以上的图书和400份音像制品。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四统一、三到位”:统一书柜、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规范图书借阅登记、统一规定书屋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8小时),图书上架到位、图书分类保管到位、图书管理员培训到位。
四、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我乡已经运行的农家书屋,大部分已正常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读书活动。通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发展。有村民表示,以前想看本书,还得跑到区图书馆去,很不方便,因此大部分村民农闲时除了打牌和聊天,就闲着没事干。现在村里有了“农家书屋”,不光村民借书、看书方便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也可以到这里来读课外书。农家书屋实实在在成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充电”场所。我们认为,实施“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书屋建立在行政村由农民自己管理,乡镇文化站和县图书馆认真做好辅导,作为书屋建成后的工作重点。目前,我乡19家书屋运转正常,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并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五、创建活动当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书屋图书藏量偏少,种类不丰富,图书更新缺乏投入保障机制;二是形式比较单一,功能不够完备;三是现有人员均为兼职,既无专门管理人员,又无相应报酬,兼职人员常年在书屋服务,势必影响工作和生产,无代价的工作,必将引起单位、家庭不满,导致书屋无法保证按时、足时开放;四是工作中,我们将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切实推动文化工作重心向农村下移,向基层倾斜,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各类优秀出版物,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打造成广大农民满意的实事工程。二要坚持以点带面,创新发展,使“农家书屋”成为基层文化站的延伸和扩展。通过加强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质量、有验收、有奖惩,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使“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农民免费借阅出版物的服务网点、出版物发行网点。三要坚持加大投入,调整资源配置,热心鼓励和扶植“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实现文化资源的社会共享,充分发挥首批“农家书屋”的导向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努力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双江乡文化站
2011年12月1日
第四篇: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2012年3月2日)
一、农家书屋基本情况
我乡辖区内共有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731人。为了解决广大群众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和谐并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好文化基础。
(一)乡文化站基本情况。南坝乡文化站占地面积432平方米,配置各类图书2300余册、光碟600余张、多媒体设施一套,投影仪一套。完成了阅览桌、办公桌、书架、文件柜、报刊架、电脑等设备的配置,落实了管理员,并制订了相关制度。
(二)示范村永安村农家书屋基本情况。永安村农家书屋2008年由省、市文化部门统一配置。农家书屋占地面积45平方米,其中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投影设备1套,音响2个,整体激光打印机1套;配置图书1400余册,光碟100余张,报刊杂志定期更新,年借阅人数达500多人次。
(三)其他村农家书屋基本情况。祁庄村:农家书屋占地面积30平方米,有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配置图书1400余册,光碟117余张,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永丰村:农家书屋占地面积28平方米,其中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配置图书1800余册;西校村:农家书屋占地面积20平方米,有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配置图书1400余册;何家湾村:
第五篇: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乡**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乡**村位于***,地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辖**个自然村,全村人口***人,群众以旅游服务、餐饮住宿为主导产业。自我村农家书屋建设以来,我村强化领导,规范管理,切实发挥书屋作用,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我村广大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农家书屋建设以来,我们及时纳入了村两委重要工作日程之上,由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亲自抓,村委委员**兼任专职管理员,并聘请一位教师作为业余管理,负责图书的归档分类、登记和借阅记录。我村农家书屋面积近30平方,书屋内部设施齐备,配备了书柜桌椅,各类图书,音像制品。图书、报刊、音像分类上架,农家书屋的匾牌、管理制度、借阅制度一一上墙,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完备借阅手续,填写借阅记录并及时收回,检查破损情况,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农家书屋使用管理情况
1、健全农家书屋管理的各项制度,坚持农民自主管理,明确了分管农家书屋的村干部,选好管理人员,把责任落实到人,贯彻落实农家书屋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完善农家书屋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
2、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优势,拓展农家书屋服务功能,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农家
书屋的互补作用,将党员活动和村民读书活动融为一体,使书屋真正成为文化活动中心,使全村的党员群众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我村农家书屋运行比较顺利,但书屋的吸引力还不尽理想,书屋的利用率和管理还有待提高,管理人员还没有系统的图书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漏洞,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201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