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

时间:2019-05-14 05:0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

第一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

加快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旅客运输工作委员会上的致辞

刘晓华

(2016年3月22日)

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为大家的到会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借此机会我就广东客运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些做法以及未来发展的设想给大家做个一个交流。

总的来说,在十三五时期和未来,推动广东省道路运输行业特别是旅客运输业的转型升级,重点要坚持贯彻五大理念,通过企业转型、政府创新,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主题词深深地嵌入道路运输行业升级发展中;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重点改革供给的模式,特别是客运的商业模式,其次要提高供给的效率,第三要补齐供给的短板。具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认识与探索。

一、准确把握行业新形势。

2015年9月,广东召开全省道路运输大会,会议对推进广东省“互联网+”运输服务行动,深化道路客运改革,鼓励道路运输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工作开展深入研讨,推动行业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逐步树立“移动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本次大会成为广东道路运输正式进入3.0时代的宣言。

运输1.0时代:1984年国务院25号文提出“有水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行车”,用十二个字就解决了当时运输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政策红利的释放,有效满足了社会需求,带来道路运输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国有企业有一批倒了,有一批如省公司下放到了地市,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现在发展起来了,有些通过转制也壮大了;同时市场主体的增加也带来了行业管理的压力,对运输市场定期开展专项整治等工作。

运输2.0时代。转眼到了90年代中期,全国高速公路逐渐成网,高等级客车推广应用,以广深高速、成渝高速等几条主干线的高速直达客运班车为代表,拉开了运输2.0时代的序幕。这次是以技术创新和公共基础设施创新带来的运输服务升级,又有一批市场敏锐、紧跟形势的企业抓住了机遇,以专线班车、直达班车和航空式服务,再次带来道路客运行业崭新的变化和快速发展,较好地提升了服务质量,规范了市场行为。

运输3.0时代。到2014年,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元年,紧接着2015年开启“互联网+”时代元年,“互联网+”忽如一夜春风来,快速渗透到传统道路运输行业。短短两年时间,优步市值从2014年13亿美元,升值到目前的600多亿美元; 滴滴近期发布的报告还是亏损若干个亿,但估计到2017年就开始实现盈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首先冲击的是出租车行业,但在广东传统道路客运行业也已出现了苗头。广东运输3.0时代自2015年全省道路运输大会伊始。

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经反复研讨,我们认为下一步应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六大发展方向:一是区域客运协同化,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放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下去配置客运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道路运输;另一方面是要满足珠三角等区域同城化的推进需要,将区域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其客运发展。二是城乡客运的一体化,重点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特别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加快实现城乡客运的无缝衔接。三是农村客运均等化,重点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在2018年之前基本完成全省所有建制村通客车的任务。四是客运资源配置市场化,包括客运运力指标的数量管制、价格管制,以及客运模式管制等问题,广东在未来几年都会有非常大的突破。五是客运服务智能化,主要是以“互联网+”行动为引领,实现客运商业与管理模式的深度改革,同时要大量地运用先进技术,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在未来可能会像手机目前对我们整个社会产生如此深刻的变革一样带来无法想象的空间,因此政府要未雨绸缪,加强引导开展探索。六是客运发展的低碳化,主要是加 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以上“六化”就是我们未来要把握的六个发展方向。

三、以创新为动力,发挥试点示范作用。

近期,广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工作。一是指导广东粤运交通、广州交通集团为首的龙头骨干企业达成合作共识,成立了广东小件快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实体公司为线上平台,客运班车为线下网络平台,打造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小件快运网络,把客车的行李仓,变成全省小件的快运网。

二是指导广东和贵州5家骨干企业签订“互联网+省际客运”合作协议,也是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客运网络的融合,逐步实现广东和贵州之间,首先是珠三角和贵州之间的省际班车的定制化,今后运力投放、客运班线的安排,全部由5家企业的联合体商定,根据旅客需求灵活调整班车的发班时间、发班频率和发班区域等,这既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供给侧改革,也能更好地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需求。同时在我省境内,特别是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区域内,再通过小型客车把旅客送到客运站,或者设立若干配客点方便旅客候乘,实现省内短途与省际长途客运的无缝衔接,极大地缩短旅客等候时间,有效破解超长途省际客运目前存在的大量弊端。

三是正在指导茂名交运集团和广西的企业借助包茂高速公路新开通的机遇,在沿线广东的两个城市和广西的三个 城市之间进行高速公路客运列车的试点。这五个城市目前基本没有开通省际客运班车,下一步开通的客运列车,将在相关高速公路出口设接驳站,通过互联网手段,无需下高速即可将旅客接驳乘车,既避免无序竞争,提高运行效益,也更好地满足旅客的需求。

四是即将推出广东首批道路客运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已经进入评估阶段,数家企业将从个性化定制到配客点的选择等多方面获得充分的自主权,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四、主动作为,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一是制定广东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珠江口湾区、汕潮揭(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等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加强统筹指导,推动行业发展。

二是推动综合运输的发展。目前广东省的城市轨道交通(含有轨电车)超过450公里,省域排名全国第一,到2020年全省计划建成2300公里,同期全省将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近1500公里。所以未来客运出行的发展重心在轨道交通,无论是国际国内历史发展来看,轨道交通是最适合区域大客流出行需求的运输方式。可能在座从事道路客运的有些同志不太愿意接受这一情况,但这是历史的潮流与必然,你愿不愿意它都会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任何“等靠要”的思想都无济于事。同时我 们进一步做好综合运输衔接,从2017年开始,广东整个大春运的协调工作由经信委移交给交通厅,这是体制上的一个进步。

三是要抓好综合运输枢纽站场等运输节点的建设。运输节点不仅包括与机场、高铁站衔接的综合运输枢纽,也包括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配客转运点,这也是重要的客运节点,和重要的物流节点。这方面广东交通集团正在思考与实践,比如在某个服务区开展的粤港区域客运联程转运。类似探索其实十几年前就有尝试,但那时各方条件相对不成熟,现在有了互联网等手段,而且面临高铁的强大冲击,行业改革的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都具备了,今后这方面将大有文章可做。

四是要紧紧抓住“互联网+”。我们理解:“互联网+运输”,互联网是思想,是哲学,是高大上,是引领;“运输+互联网”,互联网就是工具、手段,最好的方式是“互联网+运输+互联网”,运输在中间将两端结合起来。从另一角度看,互联网是天上的一张网(天网),运输服务是地上实实在在的一张网(地网),天网离开了地网就不接地气。因此运输行业怎么发挥地网的优势,再以天网的哲学思维为指导,并利用天网的技术手段,行业转型升级就找准了方向,找准了突破口。我们去年提出要实现加快两网两卡的融合发展,就是天网地网结合的探索。两网,一是全省汽车客运联网售票网,二是全省 客运班车小件快运网;两卡,一是岭南通卡(公共交通一卡通载体),二是粤通卡(高速公路一卡通载体)。实现两网两卡的有效融合,就会发挥城乡客运网最后一公里的最大优势,产生聚合的裂变效应,实现行业的凤凰涅槃。

六是深化出租车的改革。我们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统筹兼顾,深化出租车改革和规范出租车发展同步推进。既要尊重历史,又要顺应潮流;既要做好稳定,又要做好发展。极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来实现整个出租车行业(传统出租车和网络约租车)的革新和发展,力争2016年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用两到三年时间全省彻底解决传统出租车存在的核心问题。

七是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重点推进农村客运的发展。当前农村客运的最大问题就是既要开起来还要留得住,这方面广东粤运交通在阳江有很好的实践。

八是进一步加快培育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广东粤运交通作为省内最大的运输企业,已经发展到8400多台客车,覆盖8个地级以上市,其他几家大的客运企业也发展良好。下一步,我们就是要推动道路客运行业由过去业内的竞争、客运企业之间的竞争,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竞争和协同发展转变,尽量避免运输方式内部的同质化竞争,并按照这一总体思路来设计行业管理的政策导向。

九是要推动公路客运价格的改革。近期,国家将高铁的 定价权直接授予了中国铁路总公司,意味着高铁已拥有更灵活的竞争机制,广东2016年春运期间,高铁运量已超过普铁运量,而且自高铁开通仅6年时间,整个铁路的客运量增长了60%。既然高铁都已经由企业定价,那么在与高铁平行的道路客运线路上,其运价自然也应由企业定价。今后,我们重点要管住农村客运、城市公共交通等以公益性为主,满足最底层最基础的普罗大众出行需求领域的价格,其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性价格可以呈现一种放开的姿态。

十是加强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2015年9月,广东道路运输行业四个诚信信息子系统正式发布,通过信用评价等静态数据,结合高速公路监控、GPS电子围栏等动态数据,以及与公安等部门的共享数据,深入挖掘分析,推动行业管理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逐步实现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的“云监管”。

十一是深化客运监管模式的改革。客运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必然会对传统的管理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四定班车、包车,今后可能在某些区域概念将被模糊,导致整个客运管理模式,甚至相应法规政策都要配套同步修改,否则客运模式的创新走不远、甚至走不动。这方面,我们将结合广东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关精神,专题向交通运输部汇报请示,开展相应试点探索。

以上是关于广东客运行业转型升级方面一些抛砖引玉 的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给我们多提指导性的意见,同时我们非常希望与相关省开展省际客运合作探讨。

谢谢!

第二篇:学习供给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从供给侧改革着力

实现城市管理新跃升

——学习供给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次提出,预示着我国将从以前的重‚需求管理‛向重‚供给管理‛、重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方向调整。

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城市工作改革也正式启动,会议上提出了‚要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6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物质文化需求。城市管理工作的‚供给侧改革‛也要聚焦‚人民群众‛,不断改变原有城市管理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城市、文明城市、公众城市的需求,转变执法理念,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建设优美、宜居、文明的城市环境。

以‚创新‛引领城市管理改革,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引领‚五大发展理念‛,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制度、机制创新,才能更好实现城市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突击式向常态化管理转变,从问题导向向源头管控转变。一方面,推进‚大城管‛模式建立,发挥县城市管理委员会领导协调作用,联合公安、工商、住建、卫计、环保、食药监等部门建立高效联动反应机制,构建统筹协调、层级分工、部门联动、全城覆盖的城市综合管理格局,提高城市管理服务供给对群众需求变化的反应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办法,做好加法,充分整合执法中队、网格管理员、社区居民小组长、文明劝导员、保洁员、义务监督员等管理资源,保证现有管理资源在力量、措施、时间等方面同步到位,补齐城市管理空白地带的‚短板‛,切实履行好城市管理的基本职责。

以‚开放‛激发城市管理活力,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转变城市管理工作‚政府部门一手抓、全盘抓‛理念,挖掘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新要素,盘活城市管理新活力。结合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城市管理部门要积极响应简政放权,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维护管理;全面推进建管分离、管养分离,把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护、户外广告设置等全面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管理的运作模式,激发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呈‚乘法‛倍增。

以‚共享‛推进城市管理发展,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城市难点热点问题出发,以解决群众实际需求为目标,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城市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缓解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远的问题;指导居民小区环卫设施规划建设,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工作;加快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和环卫车辆停车场建设,科学规划环卫设施配置;巩固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全面消除‚脏、乱、差‛现象,让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管理工作只有不断立足于人、着眼于人、服务于人,实现‚以人为本‛从理念到现实的跨越,才能突破城市管理难题,建立起智慧型城市,实现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民营经济繁荣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民营经济繁荣发展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河南而言,目前我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70%以上的GDP、50%以上的地方财政收入、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新增城镇就业,已成为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力量。在实践中,民营经济几乎遍布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新常态下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无疑需要着眼于中长期经济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破解。

从供给侧看,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驱动,这些要素在充分合理配置条件下经济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所以,推动民营经济长期繁荣发展,必须从改善制度、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供给效率着手。

推进制度创新,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机制,更大程度和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决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性障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鼓励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引导民营企业把握住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低成本扩张机遇,参与到国有企业改革和“僵尸企业”出清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新一轮洗牌中变得更优更强。减税降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深化财税制度的改革,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全面降低企业有效税率,取消一切不合理的乱收费,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拓宽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发挥政府信贷贴息政策支持作用,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发展壮大担保机构,最大程度降低间接融资成本,鼓励直接融资,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促进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等新型金融业态,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撬动和扩大民间投资。把PPP作为当前扩大民间融资投资的重要途径强力推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与政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鼓励科技创新,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水平。着力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增强服务供给能力。要进一步加快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载体建设,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推进“官、产、学、研”一体化,形成高效的区域创新协作网络。着力创新政策优惠配套,强化政策导向功能。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鼓励各级重点工程和政府性投资项目通过首购、订购等方式,优先面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采购,以加快其创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与培育。

优化人才资源,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培育创业者和企业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尊重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军转人员、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进行创业,努力培养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创造人才红利。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把培育本地高素质技术人才与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相结合,促进人口红利逐步升级成为人才红利,切实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短缺问题。

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引导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我省许多民营企业处于传统行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也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巨大压力。因此,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加大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全面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民营企业走转型发展之路。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整合、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等问题,搞好“放、管、服”改革,实施权力清单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破除垄断,放宽准入限制。逐步消除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和隐性壁垒,坚决破除垄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四篇:习近平的经济关键词: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的经济关键词: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

新常态习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态,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表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此后,他有过更多解读。习近平这样解读“新常态”【三个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11月9日《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四个新机遇】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2014年11月9日《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 【克服几种倾向】

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有人问,新常态是一个好状态还是一个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这个道理,我讲过多次了。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新理念是指挥棒】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

——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

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民营企业怎么做】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怎样认识和把握,认识到位、把握得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战变成机遇。民营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2016年3月4日《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互联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历史和现实】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讲了多次,今天换个角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讲讲。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从时间上看,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常态下,尽管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们要把握这些大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增强定力】

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2016年7月8日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必经过程】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稳中求进】

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

——2014年12月1日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

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依靠创新】

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5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与世界关系】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

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

——2015年8月21日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指导。对此,习近平有过多次解读。习近平这样解读“五大发展理念” 【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古人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2015年11月4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习近平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要抓住能够带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统筹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对每个发展理念,也要抓住重点,以抓重点推动每个理念在实践中取得突破。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既总体分析面上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提出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

——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是深刻总结】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指挥棒、红绿灯】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建议稿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落实这些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 201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各自解决的问题】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逐一解读】

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演讲 【分享发展机遇】

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邻国的合作,愿意也期待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创亚洲美好未来。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演讲 【是重要理论成果】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讲话 【农业与五大理念】

“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五大理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G20峰会、APEC会议上,习近平则将“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作为世界经济的“药方”;同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样强调,要“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

从那时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成为一个高频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至少在十余个场合提到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政府工作报告、领导人调研考察等多个场合,这个词也高频出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显然,与“供给侧”对应的就是“需求侧”。在传统的需求管理思路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加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拉动出口;而从供给侧来看,则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在供给和生产端做文章,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来“提质增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应急之举,而是应对深层结构性矛盾的长久药方。用习近平的话说,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

解决结构性矛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供给侧,二是结构性。从供给侧看,中国目前的供给,面临着产能过剩、效率低下、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月13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中高收入阶层的形成,个性化、品牌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2015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刷卡达到900亿元,这些消费大多花在高档产品、医疗、教育等方面。

是中国生产不出来这些产品吗?这其中有能力问题,也有思路原因。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一些引领世界的新兴产业、尖端科技方面有所欠缺;在思路方面,以往大多是一窝蜂式的排浪式发展,造就了今天如煤炭、钢铁等领域的严重过剩,同时生产资源和产品分布不均衡,在中西部、农村及基础公益等领域则存在巨大欠缺。

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深层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

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五大政策支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五个层面做文章: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3月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具体怎么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今年1月,在重庆调研时,习近平说,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第五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7年12月27日 16:51

来源:辽宁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8项重点工作中,第一项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抓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策略,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必然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要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以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解决供给需求结构性错位,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表象上是速度问题,根子则是结构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问题的“牛鼻子”已经不在需求侧,而是在供给侧。当前,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寻求新路径。

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调整,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角不是政府和官员,而是企业和企业家。以往,我们过多地从需求侧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形之手”伸得过长、干预过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则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和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这种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在激活微观活力,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中央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转变。用更注重以中长期的高质量制度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取代以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凯恩斯主义模式,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常讲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从经济运行结果着眼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角度观察认识问题,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与约束,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经济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其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建立起一套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在我国,一个完善、健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没有厘清,还存在某些政府对市场的不当管制与干预,在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供给侧要素方面,存在严重的“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具体来看,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供给侧的优化调整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资源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流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难以得到充分释放。

“三去一降一补”依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战略上看,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从战术上看,要抓住关键点,继续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

积极稳妥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就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严重落后于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形成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应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替代高端进口产品消化部分产能。更加注重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和布局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重拳出击去库存,清除供给冗余。化解房地产“库存风险”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其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

防范风险去杠杆,确保供给安全。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也不小,存在较多隐性债务,债务增长偏快。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在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标本兼治,逐步并有效地重组和化解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多措并举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当前,实体经济在利润和盈利能力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上涨较快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因此,中央提出要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中,通过“组合拳”的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一方面,要注重降低企业的各种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提供优良的融资环境,降低电力价格,推进流通体制改革,推动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雪中送炭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补短板可以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补短板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质量。此外,还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的创新进程。

以各项制度创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制度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快简政放权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包括要素价格的直接管制,改革要素供给,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本质正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一方面,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政府的“有形之手”过长、乱伸。另一方面,要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把该管的管住、管好,把该服务的服务好。在简政放权、监管职能调整的同时,应考虑机构编制、经费投入、人力资源的同步调整,以便于基层政府能够承担得住下放的权力,在事中事后监管上有足够的力量。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供给水平。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落实这一要求,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服务业等领域提高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升竞争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核心竞争力。需要把标准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标准的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全面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开辟供给空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工艺和材料。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是瞄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形成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促进人力资本积累,释放供给活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发挥人力资本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两类人最为关键:一类是富于创新和敢闯敢为的企业家,另一类是工匠和劳模。十九大报告一方面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两方面是提高供给体系中人力资本的重要保障。

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增进供给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公益性、产业基础、国民经济控制力来实施全面的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分布,创新国有资本的治理方式。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清理各种税收、财政返还等优惠政策,财政支出不应再面对具体企业,而是支持人才、信息、技术、资源等要素市场平台的建设,让所有市场主体实现“起点公平”。三是建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促进地方政府更加注重经济供给质量的提升,增强其为市场、为社会主体服务的能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责任编辑:李焱)

下载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