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本刊讯】 2017年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资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京共同召开中国品牌日媒体通气会,介绍“中国品牌日”设立背景、重要意义、工作思路等,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具体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为落实国务院决定,上述部门研究确定首个中国品牌日活动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设立“中国品牌日”,举办品牌日活动,一是有利于凝聚全社会共识,提高自主品牌意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消费自主品牌产品,增强自主品牌保护,助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二是有利于营造宣传自主品牌的良好氛??,加强自主品牌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自主品牌认知度,扩大自主品牌影响力,培养消费者自主品牌情感,树立自主品牌产品消费信心。三是有利于搭建自主品牌交流平台,展示自主品牌发展成果,分享知名自主品牌成功经验,传播自主品牌文化内涵,树立中国自主品牌良好形象。
目前,加快自主品牌发展时机成熟。一是品牌发展基础条件具备。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一些优势行业的品牌发展成效显现,特色区域品牌日益增多,特别是部分企业品牌快速成长,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二是消费需求呼唤品牌产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讲究品牌消费,这在客观上要求加快品牌发展。三是品牌发展社会共识已经形成。近年来关于品牌发展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明显增多,有关部门已经形成了加快品牌发展必须合力推进的共识,一些地方政府统筹多部门联合推动品牌发展,龙头企业品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自主品牌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条件。新闻媒体、中介机构等积极推动品牌发展,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下一步,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企业、政府、社会等方面力量的作用,形成合力,培育壮大自主品牌,不断满足消费者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不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着力补齐自主品牌发展短板,全面改善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环境等品牌影响要素,构建品牌发展良好生态,形成我国特色的品牌发展理论。三是继续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不断地扎实推进三项重大工程,引领供需结构升级。四是做好品牌发展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采取统一的行动,合力推进自主品牌发展。
第二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金融高质量发展作支撑。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会议上,就金融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又以“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为主题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这为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对做好金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既充分肯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又深刻分析了金融业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对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
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世界金融史揭示了一个规律,经济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看到,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制度,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提高制度效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本质是通过改革实现金融制度优化和服务效率提升。社会金融资源是有限的,金融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其配置合理与否影响着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可以说,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推动我国金融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是解决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路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金融的本质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结构是否合理,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助于推进本国经济发展。平衡的、充分的、完善的金融供给一定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反之,一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我国金融业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的金融发展仍相对滞后,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新阶段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金融服务的供给存在一些结构性缺陷,金融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我国的金融业态以间接融资为主,股权融资发展严重不足。在间接融资中,又以大中型银行为主体,并且商业银行内部的制度政策安排、技术能力、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也不健全。金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制约我国金融运行效率提升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痛点,在实践中也容易诱发或产生一系列金融风险。不管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还是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和方向
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纵观我国的金融改革历程,始终把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优化金融机构结构,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但也存在种类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等问题,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一个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迫切需要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布局,丰富各类金融业态,使其能覆盖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要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在金融机构中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占比,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路径,提升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二是要优化融资结构,持续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较慢,对中小微企业和创新经济发展支持不足。未来,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应下大力气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充分释放和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还要大力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速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落地实施,努力构建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三是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金融产品的质量和可获得性。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动态,把握新的经济创造、生产和经营规律,激发基层的金融产品创新活力。要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比如,开发实体企业和银行共担风险的金融产品,开发适合民营小微企业的产品等。要创新精准化、智能化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和改进金融供给的质量效益,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四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有效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在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产品体系和优化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完善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运行、金融治理、金融监管、金融调控的制度体系,有效监管跨行业、跨市场、跨部门的金融创新活动,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四、央行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采取的举措
(一)进一步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越复杂严峻,我们越要加强宏观经济金融走势分析,密切关注金融市场运行变化,以及金融机构运营状况,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总行制定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我们要注重对所在地区经济金融形势、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企业生产经营等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对总行政策落实效果、新的苗头性趋势性的变化,及时向上级行反映地方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二)进一步正确把握金融的本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金融与实体经济是血脉相连的关系,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的天职。从履行职责的角度,当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把重点放在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上,把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到实处,千方百计推动解决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足、金融科技创新服务不足、“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加强金融市场、支付清算、信用体系、金融科技、外汇管理等领域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改善服务,全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实际效果。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果。坚决防止金融业脱实向虚、自我循环。坚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破除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质量。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布局,发展定位于专注微型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体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塑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服务模式、风险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
(三)进一步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的重要论述。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强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
(四)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既要着力化解重点领域的“灰犀牛”风险,也要着力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2019年要在2018年取得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继续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处置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也要积极支持各级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加大金融违法犯罪和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的惩治力度。
(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扩大金融开放,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无论是完善金融服务,还是防范金融风险,都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精辟论述,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持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当务之急是要把已经部署的金融改革、金融开放任务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变化。
结语:作为基层央行我们要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好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各项工作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作出贡献。一是要继续大力提供信贷支持和运用好货币政策传导工具,做好支农金融扶持工作和扶贫包联任务,努力完成扶贫攻坚各项工作。二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若干举措”,发挥基层央行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促进作用。三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牢固的政治气节和政治风骨,严格执行各项党内法规,使之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进党建、业务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四是要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推动各项工作提次升位。各部门要狠下真功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研究思考并开展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重亮创”工作,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支行各项工作中,做到思想上统一,行动上落实,制度上完善、监督上跟进,使全行上下形成一心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第三篇:2018年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附 件:
2018年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作要点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提高交通运输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围绕“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优环境、增动能”,现制定《2018年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点》。
一、降成本
进一步推动降费,深化管理和运输组织创新,持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物流企业成本,2018年预计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约876.5亿元。并通过豁免低危气体道路运输等延续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力求减轻企业负担取得更大成效。
1.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重点推进铁水联运发展,推动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以上,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130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水运局、规划司)。
2.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免收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预计2018年优惠通行费360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3.鼓励货车使用ETC非现金支付、国际标准集装箱优惠计费、降低货车通行费收费标准,新增ETC专用车道2000条,ETC用户1500万,预计2018年优惠通行费135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4.扩大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预计2018年试点项目优惠通行费18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5.完善高速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预计2018年抵扣1.5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6.严格落实取消营业性货运车辆二级维护强制检测,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80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7.落实货运车辆年检、年审合并工作,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100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8.持续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5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9.精简中央定价港口收费项目,规范市场自主定价的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47亿元(牵头单位:水运局)。
二、补短板
聚焦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保持合理有效投资,加快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更好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10.加快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高速公路网、持续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优化津冀沿海港口布局,推进区域航道、锚地、引航等公共资源的共享共用。优先保障雄安新区对外骨干通道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北京冬奥会重大交通保障工程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
11.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新增区域内高等级航道里程360公里,做好三峡升船机通航暨竣工验收工作,改善3~4个港区的港口集疏运条件,推进成都—丽江国家高速公路宜宾新市至攀枝花段等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水运局)。
12.推进“一带一路”交通建设,推进与六大走廊对接的境内高速公路待建路段以及口岸公路和界河桥梁建设。加快连接满洲里、二连浩特、龙邦、磨憨等边境公路口岸的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黑河黑龙江大桥等界河桥梁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
13.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深度贫困地区为攻坚重点,加快剩余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贫困地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开发路改造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5000个(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
14.支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重点方向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防公路、客运场站、国省干线服务区和邮政设施等建设,持续开展国防交通专业保障力量训练,协调有关单位及时完成各项国防运输任务,落实行业北斗系统应用专项规划(牵头单位:规划司)。
15.推进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设及拥挤路段扩容改造,实施深中通道、武穴长江大桥、汶马高速、绵九高速等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0公里。推进普通国省道建设,加强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等,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6万公里。实施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万公里、危桥改造2500座(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
16.推进沿海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沿海港口10个港区的航道通航和防波堤掩护条件(牵头单位:规划司、水运局)。
17.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600公里(牵头单位:规划司、水运局)。
18.完善物流园区布局,以物流大通道为依托,推动30个辐射带动力强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
19.以国际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重点,推动20个集多种运输方式与城市客运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
20.畅通港站枢纽“微循环”,推进重点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改善8个港区的铁路和公路集疏运条件(牵头单位:规划司)。21.建设、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1000个(牵头单位:公路局)。
22.推动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政策,研究设立公路发展基金、公路产业投资基金,继续规范有序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用好政府一般债券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政策,加强防范和化解交通运输行业债务风险(牵头单位:财审司)。
三、强服务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着力优化服务、畅通运输组织链条、提升重点领域服务能力,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3.鼓励开展空铁、公铁、空巴等形式多样的联程运输服务,积极发展“一站式”联程运输票务服务。重点推进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推动道路客票实名制,鼓励不同运输方式站场互设自动售(取)票设备(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4.提升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重点物流领域服务水平。发布《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规范冷链物流经营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实施政策文件,开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5.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不合规车辆运输车淘汰退出目标。印发实施政策文件,组织开展模块化中置轴汽车列车示范运行工作,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6.推进15个省份道路普通货运车辆在辖区范围内办理异地检验检测,便利货车检验检测服务(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7.进一步推进乡镇、建制村通客车,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客车,推广农村客运APP(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科技司)
28.深入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服务创建工作,制定2018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作要点,组织修订《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牵头单位:公路局)。
29.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为载体,遴选50个左右创建城市,开展绿色出行专项行动,积极倡导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规划司)。
30.选取5个左右省份开展“司机之家”试点建设,改善货车司机工作条件(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31.着力改善海运贸易便利化条件,配合相关部门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海事信息与口岸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持续提升海事港口服务效能,进一步压缩海运货物及船舶通关时间(牵头单位:海事局)。
32.研究完善内河船型标准化技术政策,归并简化过闸运输船舶指标体系,调整优化船型标准(牵头单位:水运局)。
33.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边坡自然水深,解决大型国际邮轮与大型重载集装箱船舶安全超宽交会的突出矛盾,提高通航效率(牵头单位:水运局、海事局)。
34.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物流全链条服务质量,增强物流服务时效,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完善合格评定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强对质量的全方位监管。持续开展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创建工作,组织品质工程项目评选,开展品质工程关键技术和管理攻关行动(牵头单位:科技司、政研室、运输服务司、安质司)。
四、优环境
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工作,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市场活力,不断优化投资和市场环境。
35.大力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推进“部政府网站群建设升级改造工程”,组织开展2018年行业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牵头单位:法制司、科技司、办公厅)。
36.加快推动已报送国审办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许可事项落实工作,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牵头单位:法制司)。
37.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研究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履行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牵头单位:财审司、规划司)。
38.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冷链物流、智能运输和信用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加强重点标准有效供给,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牵头单位:科技司)。
39.推动印发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联合激励备忘录和网约车领域联合惩戒备忘录。组织落实已有相关联合惩戒备忘录,通过“信用交通网站”定期发布行业“黑红名单”,并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推进“信用交通省”建设(牵头单位:政研室、水运局)。
40.制定印发《交通运输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规划》,推动交通运输网络安全评估及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上线运行(牵头单位:科技司)。
41.深化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改革,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港口一体化发展(牵头单位:水运局)。
42.落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要求,规范实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并有序做好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牵头单位:人教司、职业资格中心)。
43.加快推进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建设,提升汽车维修服务满意度(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44.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关于治理车辆超载超限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牵头单位:公路局)。
45.组织实施对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进行清理。制定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对现行规章、政策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进行梳理、核查,按程序予以废除或者调整,及时将清废情况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牵头单位:法制司)。
五、增动能。
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6.支持培育“一带一路”海陆运输示范项目。利用既有多双边机制,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交通部门合作,推动“中欧陆海快线”项目扩大经营规模。推动实施与越南、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签署的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开展1个国际道路试运行活动(牵头单位:国际司、运输服务司、水运局)。
47.配合相关部门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牵头单位:水运局、海事局)。48.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交通运输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进实施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牵头单位:科技司)。
49.深入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综合交通出行及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等智慧交通试点示范建设,组织完成交通控制与运行系统的仿真及评估原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基本建成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组织实施综合交通出行及旅游服务大数据示范工程(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水运局、科技司)。
50.完善网约车、小微客车租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配套政策。重点推动出台对网约车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等的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关于租赁车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置的政策文件以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用户资金监管的规范性文件。(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51.深入开展绿色港口创建行动,公布一批创建名单,提高港口绿色发展水平(牵头单位:水运局)。
52.以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扩大示范覆盖范围,大力推行集约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的建设理念,推进100个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实现公路建设转型升级,增强公路建设发展新动能(牵头单位:公路局)。53.推动邮轮经济发展,建立邮轮船票制度,制订邮轮港口服务标准(牵头单位:水运局)。
第四篇:广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广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州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
为有效降低我市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4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2017〕14号)工作部署,结合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总书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国家、省政策和创新本地政策措施相衔接,继续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深化落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施普遍性降费、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生产要素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税负成本、降低融资成本和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发展后劲,助推转型升级,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效果,帮助企业年均减负约 700亿元。3年左右实现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明显下降,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到2018
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区政府)
(四)取消或降低部分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对《广州市事业单位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中的收费项目开展清理,取消或降低部分项目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我市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停征没有政策依据的收费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五)严格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和收费。尽快制定广州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切实增强收费透明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取消缺乏法定依据的收费项目,放开市场发育成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竞争充分规范的中介服务收费。清理市直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破除中介服务垄断,切断中介服务利益关联。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不得开展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需要开展的应转企改制或与主管部门脱钩。(责任单位:市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六)取消和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在落实好以往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免征范围扩大至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 3 年内、在职职工总数 30 人(含)以下的企业;同时设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
平台、补贴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的企业等措施,加大金融业发展扶持力度。(责任单位:市金融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创新委、商务委、农业局)
(二)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利用搭建的各类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和扶持政策,打好组合拳,进一步改善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出台《广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通过风险分担、投资扶持、风险准备金补助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与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融资租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提高我市融资再担保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探索开展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合作新模式。持续开展优秀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推荐一批有贷款需求的优秀中小、民营企业与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再担保等金融机构对接,提高信用贷款率。以集合债券为切入点,拓宽我市中小企业中长期融资渠道;以再担保为平台,集合一批优秀中小微企业,大力推动银行、证券、基金、再担保四方合作,建立起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滚动发行机制。搭建优秀工业企业和项目与工业转型升级基金对接桥梁,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基金吸收社会资本,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基金股权投资,缓解我市初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金融局)
(三)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政策性担保专项
(六)支持重点企业资金周转。支持重点企业筹集周转资金,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传导。统筹置换债券资金在内的预算资金,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偿还经清理核实属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拖欠工程款;通过出让资产等方式获得的增量资金,优先用于清偿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开展建筑业缴纳各种保证金情况摸查,按照既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又能形成新约束机制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政策措施,清查向企业收取保证金应返未返行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委、财政局)
四、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提高投资有效性,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管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公开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推出一批民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健全规则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
处置国有特困企业不良资产。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简化企业兼并重组、转产审批流程,开设审批绿色通道,推行网上并联审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金融局、地税局、市国税局)
(四)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调整一批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好地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基层实施更方便有效的审批事项,依法下放或委托更多事项给基层政府实施。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对已公布的市级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推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一窗”服务水平和“一网”办事服务体验。进一步拓展市、区、街(镇)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以及社区(村)公共服务站“一窗”集成服务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从受理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审批流程等方面不断完善,形成办事清单3.0版,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确保集成服务改革提速提质。(责任单位:市编办、政务办)
(五)改进工商登记方式。进一步放宽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条件限制,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工业和信息化委、“两建”办)
五、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一)严格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严格执行2015年1月1日起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下调至14%的相关规定,妥善解决养老保险欠费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逐步降低单位费率,并按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继续实行从1.5%下调至0.8%的失业保险单位费率。继续实行调整后的工伤保险八档差别基准费率政策,并对执行新费率后行业基准费率升高的,继续实施阶段性下调费率措施。(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税局)
(二)严格落实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根据省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12%封顶政策。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在5%至12%之间自行确定选择合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缴存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可按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讨论通过后,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住房公积金。(责任单位: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住房城乡建设委、财政局)
(三)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坚持收入水平增长幅度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将现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1障局)
六、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
(一)推进能源等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决定,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落实放开电力、天然气、热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政策,引导工商业用户与供应方通过协商、交易平台竞争等方式确定价格,降低企业要素成本。(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城管委、交委)
(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根据国家和省的部署,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落实工商业销售电价调整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工作,增加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主体范围,逐步实现工商业用户分批自愿进入市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三)合理控制企业用气成本。落实和健全天然气购进价格与终端销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结合上游气源价格变化适当调整管道天然气工商业用户销售价格。控制天然气通道成本,进一步合理下调分销用户配气价格。推动气源结构优化调整,争取上游气源增加价格较低的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供应量,降低我市天然气购进价格。(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城管委)
(四)合理控制企业用水成本。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水资源费上调对我市自来水供水成本的影响,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污水处理,对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3点的清理和撤并,对超过法定收费期限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公路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投入为主的普通公路建、管、养机制。(责任单位:市交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三)大力清理公交、客运站场收费。开展清理公路客运站场收费专项行动,对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车辆停放费、车辆清洁费、安检费、客运代理费、行包运输代理费等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完善相关收费政策,进一步规范客运站场收费行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委、财政局)
(四)深入推进港口、机场、铁路价格改革。落实国家《港口收费计费办法》,通过“减项、并项、降费”,降低航运企业和进出口企业的负担。加快机场、铁路运输服务市场化改革,规范运输经营方与货主通过协商或交易平台等方式议定价格行为,降低货运服务成本。(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广州港务局,省机场集团、广铁集团,交委)
(五)严格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加强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收费的监督管理,依法整治强制服务、乱收费等行为。落实口岸查验配套服务改革,对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免除集装箱吊装、移位、仓储费用。全面清理进出口环节收费,制定我市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推进进出口环节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开竞争性服务和收费,降低企业进出口流通成本。(责
5务委)
(二)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应用创新。支持大型百货公司、普通超市、连锁便利店及专业市场等传统商贸流通主体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创新,通过互联网展示、销售商品,提升线下体验、配送和售后等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制造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加快转型升级和市场开拓,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流,建立采、产、供一体化信息平台,鼓励开展定制生产与智能制造;加快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餐饮、住宿、旅游、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类企业自建或利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推动生活服务领域电子商务应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
(三)切实加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完善鼓励和支持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推广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各种技术,促使企业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引导企业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环节耗费实施严格的全面控制,制定降成本目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国资委)
九、落实降成本工作配套措施
(一)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供
7大覆盖面,延伸服务终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十、加强组织保障与督查
(一)加强组织落实。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牵头组成降成本工作小组,各区、各责任单位为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各区、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增强大局意识,大胆解放思想,破除部门利益,切实提高工作责任感,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各区、各责任单位要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政策措施和分工安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做到分工明确,有时间进度、有保障措施,确保取得成效。
(二)注重协调配合。降成本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措施涵盖领域广,各区、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注重各项政策措施的统筹衔接,增强工作合力。同时要做好与省相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密切跟进上级有关工作部署,使我市行动与上级政策要求衔接一致。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指导和支持,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既符合规定,又切合实际,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统筹经费保障。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后,有关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依法履行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统筹安排,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财政部门要组织评估测算,及时做好经费安排计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切
第五篇:着力供给侧改革 适应新时代发展(2016.5.14)
与你一路同行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大同浑源职业教育中心)政教处主任 李志祥
9月8日,有幸参加了大同市庆祝第32个教师节座谈会,市长、局长、校长、教师,情系大同教育;引领、探索、感悟、抒发,体味教师情怀。荣誉感、自豪感让我更加坚定了职业信念,使命感、责任感把我和我的学校命运紧密相连。
岁月,与你共享是一种幸福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大同浑源职业教育中心),依北岳恒山之麓,临桑干浑河之滨,青山相伴,绿水环绕。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一流的教学质量享誉三晋。
在这里,有一种享受叫人文环境。书林吐馥,雅度宏绰,笃礼崇义,广学甄微。花香四溢,芳草萋萋,不用晨钟,鸟儿自会将你唤醒;环境清幽,绿树成荫,不用暮鼓,花香自会带你入眠。这里是青春的乐园,让生命如花绽放;这里是智慧的殿堂,让希望和理想自由翱翔。
在这里,有一种精神叫艰苦奋斗。在办学经费特别困难的时期,全校干部教师勤俭节约,不依赖政府自筹资金,兴建了科技楼、艺术楼、图书馆、公寓楼、膳食楼、教学办公楼。
在这里,有一种满足叫职业自信。专任教师143名,副教授和高级讲师42名、讲师65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8名。在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26部,一支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多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优秀师资和各类人才,为大同市及周边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这里,有一种追求叫求实创新。学校在五年制师范专科初中起点小学教育6个专业的基础上,2014年6月,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瞄准就业和高考两个选项,学校又增挂了“大同浑源职业教育中心”校牌,开设有初中起点三年制职业中专9个专业,实行2+1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经山西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评审,将生物技术制药、物流服务与管理列入山西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将电子商务列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在这里,有一种情怀叫“浑师人”。春风化雨,爱满天下,万千青年才俊曾在这里荡漾青春,放飞梦想,如今已成为社会栋梁。严谨的教学、严格的管理和鲜明的特色,形成了厚德博学、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时代风尚。学校先后被国家教委授予“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称号和被山西人民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还被相关部授予“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
改革,与你相伴是一种责任
生源萎缩,质量下滑,“在夹缝中求生存”似乎成了学校无奈的选择。面对挑战,只有勇敢地面对,改革,成为“浑师人”前进的必由路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供给侧改革”引起关注并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词,经济上的“供 给侧改革”必然呼唤并引领教育上的改革。整合教育资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创新学校工作,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和一线蓝领为己任,替家长分忧,为学生着想,让社会满意,浑师人义不容辞。教育最核心的质量不是擅长“加工”而是善于“发现”,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并进一步保护、支持其成长,这是教育应有的属性。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达到提供“引领性”的教育供给、“精准性”的教育供给、“有效性”的教育供给,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层面设立了相应的由校长与企业总经理直接沟通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和教学管理组织,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上下联动、内外合作、产学结合、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体系;构建了“研产学用”结合的课程体系,完成了从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型向“理实一体”型教学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用结合”教学模式;重点加强主干核心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力度,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群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各岗位群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岗位技能标准和素质能力要求,建立适合职业岗位群特征的课程开发模式,形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训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等在内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教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模式,推动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研究,鼓励网络学习和网络答疑,增强师生互动。重构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由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学习成效转变,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改革考试手段、方法,引导教师采用平时成绩、小论文、小测验、读书报告、演讲、大作业等综合考核方式;内涵提升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是加强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驱动,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与“研产学用”结合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通过教师岗位培训,实施教师企业实践项目;通过送培、深造、教研活动,示范讲座,竞赛评比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贯通。
发展,与你同行是一种使命
扬帆起航,把握航向才能行稳致远;攻坚克难,找对路径才能闯关夺隘。“浑师人”在新常态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究和破解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
推进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扶贫攻坚的一个难题,但也是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作为职业教育的“浑师人”义不容辞。
浑源、灵丘、广灵、大同4县贫困地区,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交通闭塞,很多地方教育条件与外界差距大,一些贫困生初中没毕业便外出务工,又因缺乏劳动技能,出现就业困难。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中,超过50%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因为缺少技能摆脱不了贫困。一旦求学条件和求学成本超过贫困家庭承受能力,或对通过教育摆脱贫困缺乏预期,很容易使贫困家庭放弃教育之路,并陷入“低人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的贫困恶性循环。
因此,推进职教扶贫是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优项选择,通过职业教育可以直接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2016年,学校响应国家政策,瞄准扶贫对象,聚焦重点人群,通过“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培训”,实现“精准就业”,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另辟蹊径,采取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提高新生代农村人口的城市融入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有序转移,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成为新型农民培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产业工人化的主渠道。
60年的办学经验和文化积淀,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厚德博学、求实创新”彰显着学校主流文化的精髓,也铸就了一代代“浑师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浑师人”,我愿与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