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时间:2019-05-14 05:3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第一篇: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

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摘要】 我们应当从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引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破坏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吸取教训,并依据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适时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应科学构建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成效;应大力优化和谐德育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及其道德行为能力。

【关键词】 和谐德育环境 生态化 生态伦理 高校

新时期德育要增强实效,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始终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以新时代的全球视角审视现有的德育内容和方法。高校应从全球生态危机中吸取教训,根据生态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将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落实到高校和谐德育与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优化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培养良好的生态人格与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相融合,将发挥个人价值和维护校园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与追求人类价值中审时度势,自觉地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神圣使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的高度一致。

一、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

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重新建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环境,是生态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属于领先地位,构建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和谐社会建

设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一)生态化与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建设的辩证统一

所谓生态化是指把生态学的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1]。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化就是将学校作为一个生命体与其所处的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一般系统属性的学校生态系统。高校德育体系是活的组织,应使其回归到生态系统中去,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去设计和优化高校德育组织机体的历程以及它与其栖息的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建构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为学校德育建设提供新颖独特而有效的方法。生态伦理意识教育是大学和谐德育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现实延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主张人类公正公平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强调当代兼顾后代,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注重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主张人要对自然界进行“道德关怀”,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称。

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生态伦理意识为重要内容的和谐德育,本质上是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调动德育内外部诸要素的整体和谐互动,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二)加强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当今时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历史背

景下,生态伦理教育势在必行,客观上要求将高校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伦理意识培育融为一体,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和谐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2]。其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吻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和总要求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着重处理“三个关系”,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其基础内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否达到和谐根本上取决于基础是否牢固。只有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才能从根本上奠定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只有通过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确立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认识,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

2·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吻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五个统筹”之一。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才能深化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只有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伦理观念,才有可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循和有效利用自然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科学发展。

3·与十七大报告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相吻合。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科学的生态伦理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导向。只有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学生明确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抵制一切狭隘功利主义行为,通过建立和实施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互动制约机制,才能逐渐形成规范的道德行为和校园生态文明。

4·与国内外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保知识大众化普及教育相吻合。由于近代以来工业经济的粗放式快速增长和不可持续消费的扩张,导致了局部地区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解决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一个以生态维度来改造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时代渐露曙光,迫切需要我们以生态化的科学发展眼光审视历史和现实,检讨和纠正人类的行为,重新设计、修改和完善各项方案,自觉协调好消费与文明、当代人的价值与下代人的价值、局部价值与人类整体价值的关系;需要激发人们克服危机的智慧和能力,重新探讨人们的生态行为准则,形成人与自然相统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的生态道德观念。依据我国现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取向和环保教育大众化的势态,高校必然要加强生态化和谐德育的建设以及环保科学的研究与普及工作。

5·与高校职能相吻合。现代高校欲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级人才,就必须向学生传输环保知识,进行生态伦理思想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主体行为奠定生态伦理素质基础;欲创新科研成果,就必须关注与探讨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欲服务地方,就必须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和研究环保技术,促进其向生产力转化,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欲引领社会和未来,就必须让学校领导及广大师生明确其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刻认识和研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问题,预测和把握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水平、能力与素质。

6·与现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吻合。在社会和谐化取向下,在现代德育构成的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基本素质中[3],势必融入生态文明、自然和谐的思想内容,产生生态伦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并进而列入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议题和议事日程。只有通过生态伦理教育, 向学生传播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知识、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以及对生态文化的认识,使他们逐步建立起生态伦理意识,超越自私和肤浅的视野;同时,通过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特别是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生态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探讨摆脱困境的正确路径和路向,从而确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为实现生态伦理认知向道德自觉的转化,适应生态时代的发展要求,奠定牢固的道德基础。

二、应有效建构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人类的发展史毋庸置疑地告诉我们,环境造就了人,人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环境。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据生态规律的平衡性、系统性、协调性等特点,将生态伦理理念融入到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运用生态化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为培育大学生生

态伦理意识及其道德行为能力,精心打造生态化和谐德育环境系统工程。

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就是依据高校和谐化取向的要求,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现代德育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调控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高校系统内外部的关系,形成使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德育环境。和谐化与生态化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态化形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的自然前提,生态和谐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强化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德育体系诸要素诸环节之间、内外部关系之间的生态化建设,才能实现高校德育环境的整体和谐。因此,必须科学构建生态化的和谐德育体系框架。

(一)促进高校内部德育环境的生态平衡化

第一,明确工作目标。按照生态化管理原则,以建立生态化和谐德育环境为主题,综合考虑人、自然、社会等各种影响因素,科学设计、全面规划、总体部署、协同工作。第二,明确人才价值取向。坚持方向性原则,依据生态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相统一的规律,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高校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职能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彰显学校的生态主体责任和德育品位;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做人做事的德育价值取向问题,设定具体标准和培养方案,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策略、从理论到实践、从自律到他律进行合理布局、层层落实。第三,以育人为本。坚

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整合德育资源,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第四,以服务为本。运用人本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科研、文化活动、日常生活等全方位服务,尽量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第五,以安全为本。坚持环境稳定的原则,对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工作场所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等加以有效保障,力求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

(二)促进德育构成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生态系统化

德育是由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诸多环节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为此,一方面,要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按照生态位法则,明确岗位责任制,对德育相对独立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等基本教育因素加以细分,合理分工,将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另一方面,要构建和谐德育运行机制。按照整体关联性原则,建立德育调适机构,把和谐德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构成、方法手段、发展过程、发展动力、氛围环境、质量评估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生态链,采取配套措施,环环相扣,组织协调,联动制衡,实行全程化控制和调节,使大学德育环境体系呈现目标上的先进性、内容上的时代性、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发展上的可持续性、动力上的创新性、氛围上的进取性、质量上的实效性等特征,并与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因素,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办学理念,传统模式,风俗习惯,交往礼节等同化互动,良性循环,形成整体和谐的格局。

(三)促进德育内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协调化

首先,要强化学校宏观调控。可成立和谐德育建设委员会,加强有关德育的各部门、各个教育工作者关系的协调和控制,力求形成整体合力;其次,按照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大力提高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并积极向校外、国外拓宽办学渠道,鼓励德育工作者参与校内外各种学术研讨活动,改进和提高育人艺术及育人水平;再次,按照生存竞争法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竞争规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和善于创新、创业、创优,在各种良性竞赛、竞争中展现长处,创造奇迹,从而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最后,按照协同进化原则,注重校园内部环境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校园整体环境与外部社会资源、社会要素之间的共生、协作、联动、互惠,实现优势互补。只有营造生态化开放性的大德育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和谐以及社会生态文明,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适宜于成人成才的和谐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

三、应强化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的功能

基于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对环境主体的生态伦理意识培育势必产生巨大作用。高校应坚持生态伦理的原则,根据师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实际需要,积极优化和谐德育环境,与时俱进地完善和谐德育系统结构,使该环境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不断增强实效。

(一)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德育“软实力”的渗透功能 第一,完善生态道德教学体系。不仅要注重讲授生态科学知识,还要注重生态伦理知识的渗透性,将校园生态伦理思想的宣传栏目与“两课”、通识选修课、专业课的素质教育融合在一起,对道德主体观念的形成发挥导向作用。第二,打造生态伦理问题学术研究氛围。可就有关生态伦理问题或案例进行课堂讨论,举办有关专题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以及较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可就有关立项课题进行共同探讨与合作研究,通过良好的学术氛围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意向。第三,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实践。关注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加强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预测和调研;以高校环保社团为龙头,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态实践活动,努力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可组织有关的征文比赛、辩论赛及文化考核,举办环境月、环境文化节,开展节水、节电、废旧物品回收等实践活动;还可举办校园消防安全活动的培训,促进大学生意志力的塑造。第四,重视综合考核。把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环保道德素质的绩效评价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在高年级通过对大学生近年有关的平时表现、实践业绩、理论水平的综合测评,发放环境道德素质合格证书及获奖证书,并作为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就业信息。第五,将生态伦理思想和道德准则渗透到校园自然环境中。高校应从“生态德育”出发,依据生态价值化原则,在校园生态环境中,标注各种人性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如“请爱护小草的生命”,“保护环

境人人有责”,在校园道路旁、学生学习区和生活区安置一些名人雕塑和名言警句牌等,打造“绿色带人气”的德育氛围,突出校园生态环境的德育教育品位。通过这些寓教于境的间接教育方式,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态观、生态价值标准、环境保护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等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的各环节互相配套,各要素积极交叉渗透,形成物质、能量、信息互动的大德育场,寓理于景,寓情于景,情理交融,以强烈的时代感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产生情感的震撼力,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感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陶冶成积极健康的情感[4]。

(二)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德育手段开放化功能

开放的环境易于养成开放的个性,高校应坚持开放搞活的原则,通过进一步完善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社会文明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网络调控手段促进校园信息沟通和人际交往的现代化和一体化;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网络环境的德育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比较中提高政治“免疫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要依据生态个体的相对独立性和多样性的发展要求,向德育对象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展览厅等教育基地和文化娱乐场所,为学生开放性自主学习和教师研究性教学提供便利条件;要发挥外部德育环境的潜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生态、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和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生

态伦理与和谐德育的引导,充实、丰富和创新德育内容;通过对校外、国外开放合作交流的渠道,为德育对象适应社会、跟踪学科理论前沿、迈向世界提供发展平台。

(三)强化环境管理制度,发挥道德环境有序化功能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观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它的产生就是希望通过道德的力量使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5]。大学生在以往的经历中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一些环保知识的教育,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但遇到较为复杂的生态伦理问题时大多仍很迷惘,并易于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有悖于生态道德的行为。欲改变此现状,除了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和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的自律外,还要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6]。高校要建立民主和谐、规范公正的制度环境,健全和谐德育管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网络监管制度、校园文明守则、岗位责任制等,从而不仅保证教师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师德建设及岗位职责的发挥,而且在良好的教学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他律下,使学生不断强化环境行为是非观念,坚定生态道德信念,善于在不合理的环境和行为的影响下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逐步建立生性健康向上、运动合理有序、关系融洽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格。

(四)优化环境,发挥德育环境生态化价值效应功能

高校应依据环境优化原则,将生态化和谐德育环境作为一项价值

工程加以系统建设,在倡导爱护公物、保护校园文明环境的同时,加大投入和有效投入,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人、财、物等资源,努力形成净化美化的自然环境、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学术浓郁的文化氛围、治学严谨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宁静、高雅的校园环境的影响下,才能使学生顺利形成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平和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合作的精神,才易于实现师生思想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和安心竭力地工作与学习,从而使德育环境的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发挥最佳效能,不断增强和谐德育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育人功效。

(五)注重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资源配置公平化功能

主动将压力变为动力,将强烈的节俭意识和责任心转化成追求成功的坚强毅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素养;而能否有效地将外在压力转变为内在动力,一靠个人的自觉与自律,二靠外部的激励与约束。为此,一要推进合理消费。应按照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促使主客体交互文明,构建崭新的消费模式,促使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合理消费,努力做到,在消费数量上倡行适度消费,反对过量消费;在消费方式上,力行文明消费,反对奢靡消费;在消费内容上,施行绿色消费,反对不当消费。[7]二要培育社会责任意识。将生态位原理运用于社会公德教育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情操。三要广泛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应按照消费公平的原则,倡导消费的主体文明与客体文明、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原则,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相结合,既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又统筹兼顾大多数人的共享利益、共同发展,保障平等公正、合理分配、有效竞争,最广泛地调动生态价值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尽量促进道德主体的多样性全面发展。四要注重育人的长期价值。应坚持育人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克服短视行为,把学校近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利益、局部环境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结合;应按照生态公平与社会公平相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公平、代内公平及代际公平,在学校育人环境与社会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互相适应的基础上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日琪.企业生态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EB/OL]·(2009-11-24)[2010-02-10].http://20091124/1274.htm.[2] 王遐见.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02.[4] 胡秀英·高校德育环境体系的构建思考[J].湖南教育,2002,(15)·

[5] 魏彩霞,王孝启.从可持续发展看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J].江

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 黄以胜.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9).[7] 曾建平,代峰.消费与文明:生态时代的审视[N].光明日报,2009-08-25(11).

第二篇: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班级,培养高素质人才

和谐的教育能造就和谐发展的人,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都注重讲民主、促和谐、求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爱的温暖,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和谐发展。中学生正处于青年前期和心理断乳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躯体的成人化与心理、认知水平的相对滞后的矛盾,要理性引导、宽容对待、表扬为主,让同学们建立自己的“优点单”,并让优点成为众多同学精心保存的珍贵纪念。在引导学生赏识他人、自我肯定的同时。要告诉学生:赞美别人就是赞美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要做到宽容而不纵容,教育家长疼爱而不腻爱。正因为班主任老师在管理中遵循这样的原则,才使得我校营造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王冬梅)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场所,一个班级,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班主任是师生关系链条的中间环节,营造一个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心灵舒畅,精神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建立和谐班级,就是要形成集体的共识,也就是大家都认可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有人可能说大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来学习的,这不是共同价值和目标吗? 这只是个人目标,学生各干各的,还是一盘散沙,只有让同学们真正把个人的目标和班级目标融为一体,大家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心向一块想,劲往一块使,这才是一个集体。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有以下几点:

1、选好班委会。班委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配合班主任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如组织班级活动、收集学员对教学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管理班级纪律、卫生等等,都是在班委会协助下进行的。班委会在协调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建立一个团结向上、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班委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构件和谐班级的基础。这就要求班干部能以身作则,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威信,敢于管理。

2、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归属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习认真的,努力的,进步大的,书写漂亮的,及时发现他们的亮点,多表扬,多鼓励,既树立了榜样,有激励了后进,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3、每位同学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创造出有特色的文化环境。警眼言名句,励志格言,建设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4、班风正,学风浓。课堂活跃,严谨。同学之间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建立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体育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寓教于乐,活动中锻炼,学习中成长。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师生间的信任和团结。

5、班主任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毕竟孩子的天性好玩,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使学生心服,以德服人,以情感人。讲究管理艺术,同时要发动学生去管理,相信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我们说的一句话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6、师生关系要融洽。和谐班级离不开教师的付出。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首先业务水平要过硬,赢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语言风趣,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带动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课下多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

当然,现实有很多问题,但充满希望,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构建和谐班级

内容摘要:和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的班级是一种理想的班级,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 大学习观 引导 团体互动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510页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级才是一种理想的班级。作为大英中学高一(7)班的班主任,我一直把构建一个和谐的高一(7)作为我的工作目标,尽管字典中对和谐的解释只是寥寥几字,但实际上和谐的含义要比这丰富和深刻得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对高一(7)班的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我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和着手的:

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应该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班级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班级群体中有着良好的沟通气氛和人际关系,班级成员在其中感到很融洽,很安全直至很幸福。它包含三个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学生与班团干部的和谐。1.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高一(7)班是一个有着几十个学生的班集体。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在同一个教室、在同一个寝室、在操场、在食堂,只要有人的地方,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都极易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产生正面冲突,发生吵架、打架的现象。因此,在上个学期,我就把“与人为善、与邻为伴”的理念写进班级十六字方针(“与人为善、与邻为伴、吐故纳新、自强不息”),对班级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好人好事多加宣传,正面引导。因此,高一(7)班学生之间团结友爱,虽然出现过两起同学之间有一点争执的事情,但从未发生班级内部打架或者成帮成派的现象。2.学生与老师的和谐“亲其师,信其教”,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高一(7)班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淳朴、尊师是高一(7)班学生所特有的品质,在学生自编的班歌歌词中,每段都有这么一句话“谨记老师的教导”,他们对老师是“尊而不怕,亲而不俗”。因此也就出现了晚自习上许多学生都能大胆地问老师题目,而科任教师也很喜欢到高一(7)班走走看看的现象。作为班主任的我始终以“学做人、学求知”的双重标准来要求和引导学生,因此我不会因为我们班刚开始几次测试所折射出的“学习方面底子薄”而懊恼,从而始终都公平、公正、微笑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一个多学期来,也许我没有找每一个学生都深谈过几次话,但无论在编座位上,还是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我都做到了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譬如高一(7)班教室的四个角落坐的从来都不是“以成绩差、纪律差”为标准挑出来的学生,挨后的座位上无论你是班长还是学习成绩第一名的同学轮到坐后面时,我不会有丝毫偏袒。在我的眼里不仅是人人可成才,其实每个人本身就是才,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因此我也从未红过脸、发过怒,单独公开批评过某一个学生。对于学生,我习惯用引导的方式来影响教育他们。一片垃圾,我会把它捡起来;讲台有尘,我会用布擦拭掉。我喜欢用微笑的脸与他们沟通,用鼓励的眼神去激励他们,我欣赏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模式,因此学生与我和我的同事“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以说高一(7)班的每个学生与老师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共同成长。3.学生与班团干部的和谐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同时他们也是班级中的普通一员。班团干部与班级其他同学之间是否能和谐相处是班级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非常注重高一(7)班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目前,高一(7)班的班团干部队伍的确定是由这样一个过程形成的:上学期伊始,他们先自己毛遂自荐,经过公开竞聘“上岗”后初步确定,一个月后,我在观察了班团干部的工作情况,并与大多数同学交换意见后对班团干部队伍没有再做修改,正式确定下来。本学期,我首先听取了原有班团干部的意见,只做微调,没有大的变动,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但增加了小组长这个职务,从而使担任班团干部的同学达到14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 1

参与了班级管理。高一(7)班的每一个班团干部都有非常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做到“班级强盛,从我做起”。譬如,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文明监督的值日,看到教室或包干区有垃圾会立即清扫干净;譬如,寝室的寝室长经常协助拖扫寝室等等。因此,无论是在优秀班团干部的评选中还是作文或者是周记中都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班团干部在同学们的心中是值得信赖的。那么,我主要是从三个点来抓班团干部队伍建设:①制度上,每两周对班干部考评一次,进行相应表彰②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召开全体班团干部集体研讨③平常注意关心指导班团干部的学习和生活。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个最根本、最基础的要素,也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一个永恒探索的主题。高一(7)班“学做真人、学求真知”的班训中“学做真人”这一主题就是为了使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和谐相处,真诚、友善、互爱、互助,做一个真正简单快乐,热爱自己、热爱班级、热爱父母、热爱社会的人。二.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的,同样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环境的资源则可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在构建高一(7)班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我比较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首先是学生与学习环境的和谐。这一点高一(7)班的学生做得非常不错。早自习时书声朗朗,课堂上回答或者讨论问题积极踊跃,而且有收有放,晚自习时复习总结、预习思考,落实认真,周末到图书室、阅览室借书、看书蔚然成风。而且我经常引导学生要树立大学习的观念,打球是学习,唱歌是学习,写作文是学习,练字也是学习,只要用心,一切皆可学习;只要快乐,一切皆可学进。因此,球场上有高一(7)班学生的身影,“校园卡拉ok”赛上有高一

(7)班学生的歌声,地理拼图中有高一(7)班的“三个臭皮匠”,作文比赛、时事竞赛等等都有高一(7)班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都有不俗的表现。其次是学生与学校环境的和谐。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不热爱学校,不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或者不服从学校的各项安排,则班级的发展可以说无从谈起。在这一点上,我引导学生要热爱学校,对学校的各项要求,做到“理解万岁”。譬如周末下午的管理制度,我给学生讲了学校在学生安全问题上的责任性后,本学期请假的同学锐减,有的时候甚至没有。最后是学生与家庭环境和谐的和谐。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到的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育。在像我们这样的寄宿制学校,好象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大,实则不然。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心情往往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在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中,我说的最多的是希望家长能给我们的学生正面的引导、肯定和鼓励。因此,一般给家长介绍学生情况时我会从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与同学关系、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品格为人等多个方面来汇报和评价。从而使每个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子女,真正支持关心他们的学习。学生回家得到了父母的表扬和肯定,在学校学习起来也有劲,生活也感到幸福,自然只想表现好,求进步。因此,可以说学生与家庭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高一(7)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三.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即每个学生都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健壮的体格。能够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1.创设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譬如,我们班有一些男同学喜欢打篮球,我就引导他们组成一个篮球队,譬如,组织学生给班级文化建设提议案等等,使每个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高一(7)班的多项班规都是自下而上形成的。2.提供同伴互助和团体互动来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作为高一

(7)班的班主任,我不可能给学生作正规的心理辅导,只可能是思想教育。但在平常的各项班级管理与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我注意用同伴互助和团体互动的形式建立高一(7)班一个和谐发展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一是坐位编排,“相似者相融”,我注意把性格相近,脾气相融的同学编在一起;二是团体活动(游戏),有时我会在班上组织他们玩一些小游戏,并且鼓励每个寝室形成自己的寝室特色。3.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幸福感时,会对自己的状态感到满意,从而更加积极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教室后壁,我们布置了一个成长记录栏,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亲手绘制的袋子,将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放在里面。对于学生的学习,我引导他们“比勤奋不比聪明”;对于各项活动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因此可以说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较高的满意度,有较好的幸福感。人与自身的和谐,应该说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目的。一个再优秀的学生,如果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则是一个很大的悲哀,譬如马加爵的例子。因此高一(7)班把“无论什么时候都面带微笑,笑迎人生”写进了《创和谐校园高一(7)班决心书》。以上只是我在构建和谐高一(7)班的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学做真人,学求真知”,也是我追求的一种境界。“吐故纳新、自强不息”,和谐的高一(7)班将会不断发展、前进,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班级

刘祥瑞

本学期我担任05级财会①班的班主任,这是我校实施专业分流后,由来自05级十个班的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混合班。如何将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融合起来,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今天,“和谐”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构建“和谐班级”已成为广大师生、同仁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目标,“和谐”的旋律在校园内四处飘扬。构建和谐班集体是要营造一个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整个班级面貌呈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构建和谐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和谐班级”是一个民主管理、文明守纪、好学上进、充满活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班级。

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

一、落实班干,制定班规

由于是刚组成的新班,同学之间相互不了解,我通过与原班主任沟通,初步组建了由杨芳芳担任班长,林敏担任团书记的班团于部队伍。班于部职责明确分工,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落实好班团于部后,结合学校的校规,制定本班的班规。

首先是班规班纪的制定,可以将制定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待班主任答应后,由班长将“班规班纪”工整抄成三份,一份交班主任保管,一份由班长保存,另外一份张贴在教室,望大家遵照执行。然后是班规班纪的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互相监督。违规者,先自己反省认识,再用书面材料写出改正措施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老师,便于老师对照检查;一份留给自己,便于自己对照实施;一份张贴在教室,便于大家监督。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二、精心组织班会课

充分利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的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我抛弃了以往班主任“满堂灌”的作法,我大约用二十分钟左右时间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余下时间基本上是由班干部主持,全体同学参与的专题教育。当然这需提前几天布置好班会课的主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多数采取抽签的方式,使每一位都有被抽中获得参与的机会。学生都很乐意上台发言,他们不仅可以得到锻炼,而且会受到量化分奖励。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增强班会课的气氛。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经过精心的筹划,充分的准备,由杨芳芳、林敏主持的题为“和谐班级,效益班级”主题班会课在十七对外公开上演,并荣获二等奖。这次主题班会课的内容由“和谐篇”与“效益篇”两部分组成,从班会课的选材、筹划、演练到正式上演,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因为所有素材,必需由全体同学共同提供,班主任指导筛选。单就在这节班会课上,参加表演或发言的学生达到32人次之多,最后还由全体同学合唱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学生的精神面貌,参与的积极性可见一斑。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课,学生懂得了和谐班级的含义;并能自已指出哪些不良行为是造成班级不和谐的因素;经过讨论理解打架事件的危害;听同学讲故事懂得了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借助同学的诗歌朗诵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观赏或参与玩游戏了解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使同学们领会了团结就是力量,和谐产生效益的真正含义。

三、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有的是要配合学校的活动,有的要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班干部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活动,如校运会、征文比赛、读书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等。在进行各项活动前,一般都要先在班上进行一次预选赛,这样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等到正式比赛时也能取得更好成绩。比如在运动中,尽管体育成绩不太好,但获得了宣传报导奖,入场式也获表扬。在书法比赛中,我班选派五名书法最优秀的学生参赛,获得集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书法比赛获得个人一等奖、财会比赛获得个人二等奖,等等。诸多奖项的取得,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和谐气氛。

四、班级学生的学习

学生作业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在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按“优、中、差”,实行分层、分量作业。即把全班学生分成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要求不同。

同时注意不过分注重班级学生考试的分数,并以这种考试的等级性、准确性把学生排队,作为奖励和惩罚的依据,这是造成不和谐班级的一大障碍。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困生数量较多。我们尽可能希望把机会、荣誉让给每个学生,让不同起点、不同价值追求的学生有实现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作为老师要更多地欣赏他们,让他们付出的劳动得到认可,更多的是激励。比如学生成绩好的同学自然要表扬和奖励,但成绩有进步的学生更应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其实班级对学生的影响,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道题,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做一个诚信,有责任感的人。因此,一个和谐的评价氛围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

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是的,团结就是力量,和谐产生效益。在老师的辛勤教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和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整个班级面貌积极向上,各方面成绩不俗。本学期被评为“卫生先进班”和“宿生先进班”。期末考试六门成绩总分480分(平均分80分)以上的有18人,优秀率达32%。当然,班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上课时个别男同学睡觉严重,个别出勤差,厌学情绪重。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逐步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2007年元月30日

下载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浅谈构建和谐班级 朱 啸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尤其在职业中学,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班主任要构建和谐的......

    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班级蒋官屯中学代德清 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集体构成,只有和谐的班级才......

    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

    营造和谐的生态德育

    营造和谐的生态德育德育工作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温柔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学生纯洁的心灵。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的引导、感召、激励以及对思想行为偏......

    构建和谐班级案例范文大全

    构建和谐班集体案例 记得刚到九中工作,我担任了一个新班级的班主任--初2011级7班。起初,我心里没有底,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初中的孩子,他们与高中的孩子比起,更活泼好动,自主性也没那......

    构建和谐班级一年

    构建和谐班级 ——请把这里当做家(演讲稿) 我重复着,昨天做过的事_______。 女女若诗 我不管,你是谁,我不管,你是什么地位,什么职务。只要你是440的一员,你就要为这个家出力。 亲爱......

    构建和谐班级试题

    构建和谐班级试题1、下列能够决定教室情绪气氛的是() A.学生B.校长C.教师D.家长 2、百年大计,教育文本;教育大计,为本的是() A.学校B.教师C.学生D.校长 3、构建和谐班级的前提是() A.......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随笔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