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3日在淮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时间:2019-05-14 05:1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3日在淮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3日在淮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3日在淮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淮安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

淮安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23日在淮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樊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淮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开局之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过去的一年,是淮安继往开来、乘势而上、科学发展的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总量翻一番、财政争双百、建成特大市、实干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三创”、“三苦”和“团结、创新、实干、自强”的淮安精神,圆满完成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2006年各项任务,实现淮安“十一五”发展良好开局,开启了“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的新征程。

过去的一年,是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全市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得益较多,全 面小康建设迈出新步伐。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亿元、财政总收入92.9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亿元,分别增长14.9%、22.9%、38%、36.1%和1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15.2亿元和340.5亿元,增长19.6%和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35元,分别增长14.6%和10.2%。

过去的一年,是政府工作突出创新主线,全面增强竞争力、执行力和公信力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完成了“工业项目推进年”各项任务。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培植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完成工业投入226亿元,增长50.2%;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30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6个;列统企业新增330户,累计1369户,预计增加值、销售、利税分别达210亿元、820亿元和89亿元,增长19.3%、39%和20%;销售超亿元企业新增45户,累计152户。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新签约规模项目1200个,合同引资额381亿元,到位资金198亿元、增长58.2%;新批外资项目137个,协议注册外资6.4亿美元,实际到帐1.5亿美元(商务部口径)、实现翻番;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之一的台湾鸿海集团投资建设富士康科技城,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实现引进特大项目尤其是利用外资的历史性突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外经营 业额1.5亿美元,分别增长49.9%和16.4%;深入开展软环境评议、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改进行政审批服务,获评“2006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坚持加快开发区建设,推进四区联动战略,开工建设四纵四横主干道,市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3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启动盐化工园区;六个县(区)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淮阴、涟水与南京共建开发区;启动91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推动全民创业,新增私营企业2506户、个体工商户1.1万户、注册资本79亿元、从业人员12.8万人。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和品牌战略,实施科技“六大工程”,科洽会签约项目370个,实施率90%;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户,开发和引进市级以上新产品620个;新创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各1件,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8件。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县域经济提速发展,县级财政快速增长,加速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高效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比重分别达14.8%和7.8%,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27%和40%,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优质农产品基地23万亩。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新增年销售超亿元企业6户,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户,累计60户。农业招商到位资金30亿元,增长50%。成功举办中国(淮安)农业龙头企业首脑峰会。新创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组 织技能培训6.8万人,新转移劳动力10.2万人。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130公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人口320万,覆盖率92.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新增无害化户厕2万座;疏浚县乡河道1113公里,整治村庄河塘2066面;新增农村沼气受益户1万户,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市;新建改建乡镇文化站52个。加大扶贫力度,4500户低收入农户当年脱贫。推广“农技一线通”信息服务,推行农技和农机服务一体化,开展粮食订单购销。

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顺利实现了“服务业突破年”目标。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190亿元,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分别增长45%和15.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淮海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建成淮安国际商城一期、江苏移动第二话务中心等工程。旅游业发展取得新进步,铁山寺申报国家4A级景区、白马湖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1%和30%。信息服务业提高到新水平,实施“家庭上网”工程,互联网注册用户达12.5万户。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

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了城乡建设水平。全市城市化率达39.1%,中心城市建成区89平方公里,人口90万,比上年增加5万人。完成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调整。立足优 化功能,中心城区投资93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66个,开工建设宁淮高速南互通和宿淮高速西互通连接线,完成南昌路、翔宇大道盐河桥等一批重点工程,淮安火车站即将建成投运,整治巷道301条、生活大院251个,新建改建公厕110座,开工建设人防工程7万平方米,房地产销售面积200万平方米;完成主城区高速公路环等25项绿化重点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37.4%,实现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强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和“五小”行业整顿,拆除违法建设11万平方米,“创卫”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技术考核,健康城市建设富有成效。举行全国学术研讨会确立淮安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以再创运河之都新辉煌为主题,举办第五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全面推进县城和镇村建设,四县完善规划编制,提升城区功能,整治市容市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完成镇村布局规划,启动105个市级、20个省级村庄示范点建设。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宁淮、淮盐高速公路淮安段,加快建设332省道金宝南线等干线公路。加强水利建设,完成大运河两淮段整治,积极实施淮阴三站、淮安四站等南水北调工程。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6亿元,三项工程获得“鲁班奖”。

着力推进各项改革,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加大市属企业改革力度,实施淮钢与沙钢的战略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清轴改制全面完成,清棉、清印、清拖战略重组方案顺 利实施;累计完成市属企业改制212户,改制面达97.3%。加大财税金融改革力度,建立了市、区财税新体制;完善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财政监督等制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公共项目代建制面进一步扩大,资金节约率超过20%;金融创新力度加大,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强化了救灾效能。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项目市场化运作水平,完成市自来水公司股权转让,引资合作参与建设市政项目。市政府首次设立“政府工作创新奖”,组织实施84个创新项目,行政审批改革、招投标管理、政务公开等工作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农业农村、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激发了各条战线的发展活力。

着力推进统筹协调发展,有效加强了和谐社会建设。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团组织的联系,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满意率99%。启动“五五”普法,干群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6.9%、99.9%、62.5%和30.6%;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惠及65.6万名学生;高教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如期建成财经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和教师公寓。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91%,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6个、标准化村卫生服务站220个、示范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建成市妇幼保健院母婴大楼,市传染病医院搬迁工程进展顺利。繁荣文化、体育和广电事业,完成市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承办13项省级以上赛事,我市运动员在十五届亚运会、十六届省运会上分获3枚和53枚金牌;有线电视行政村开通率达76%。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金湖、洪泽、清河获省示范县(区)称号,农村独女户奖扶政策全面落实。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4050”人员再就业6012人,资助特困生12.1万人,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1970户,发放廉租房补贴275万元,市区居民医疗统筹惠及8万人。扎实推进“平安淮安”、“法治淮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全面获得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县(区)称号。完善八条信访通道,启用市信访联合接待中心,开办电台“市长在线”栏目,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难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成政府“110”应急指挥平台,妥善处置突发事故。启动生态市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增加到4个。治理一批污染源,饮用水源基本达标,创模工作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积极破解用地难题,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人民武装建设取得新成效,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增强。供电、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海关、检验检疫、邮政、电信、气象、烟草、盐务等部门积极为发展保驾护航。审计、物价、统计、国资管理、防震减灾、机关事务、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外侨、档案、地方志、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宏观调控趋紧、困难和矛盾增多的形势下取得的,来之不易。这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老同志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和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向解放军和武警驻淮部队指战员,向来淮投资建设者,向关心支持淮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去年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竞争优势不足,集聚市场资源的能力还不强;生产要素制约突出,尤其是破解用地、融资等困难的路径有待进一步拓展;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优势产业支撑;地方财力较弱,乡村负债较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部分企业职工和 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改革和职能转换还需继续加强,机关行政效率、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负责地加以解决。

努力实现新一年又好又快的发展

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加快“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的重要一年。新一年的发展形势,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加速重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将为产能释放提供新的市场空间;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将促进发达地区资本加速流动;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对苏北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批主导产业正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市第五次党代会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团结奋进的士气,各级政府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干群的创新创业能力逐步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国家宏观调控刚性约束增强的情况下,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增强发展后劲需要更大的创造性;能源紧张、工业原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提高等因素,对经济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动力,抢抓机遇 开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做好富民惠民安民工作,坚定不移地加速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坚定不移地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建设“实力、活力、魅力、文化、和谐”新淮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到位300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除富士康项目)翻一番。

主要约束指标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1.6%和12.4%。

主要导向指标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着重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把富民作为优先发展目标,加快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全力落实扩大就业、鼓励创 业等重点举措,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广开就业门路,发展中小企业和社区服务业等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确保净增就业3.5万人。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职业中介机构,提高劳动力资源信息化水平。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强化结对帮扶再就业机制,组织再就业培训2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做好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完善农民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自主创业并举,优先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力争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引导企业在后勤保障等岗位使用年龄大、技能低的失地农民和困难家庭劳动力。改革劳动力培训机制,加强监管,提高实效。鼓励企业进行岗前培训。重视劳动力市场监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把创业作为致富群众的首要途径,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低成本创业平台,着力培育充满生机的“淮商”群体。建立健全民营经济重点问题会办、创业项目帮办、领导干部挂钩等制度,继续开展全民创业调研服务活动。着力“引凤还巢”,鼓励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推进银企合作。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2860户、个体 工商户1.15万户,新增从业人员10万人。

(二)加速新型工业化步伐,全力落实“大项目突破年”各项任务

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突出量质并举和又好又快的导向,致力于好,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提升;立足于快,把扩大总量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目标。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发展大产业、主攻大项目、培植大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是工业产业的支柱,是经济实力的支撑。发展大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三大千亿元级产业:围绕富士康项目,强化配套服务,确保10月份一期工程投产,带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抓住淮钢、沙钢战略重组机遇,加强现有产品的后道延伸加工,加快发展特钢、精锻、大口径钢管和新型机械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力争中化集团新材料基地落户盐化工园区。同时大力推进结构优化调整,改造提升纺织、食品、医药、建材等支柱产业。主攻大项目,完成工业投入300亿元以上,实施投入超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力争超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加大淮阴卷烟厂、清江石化、韩泰轮胎、华能电厂等重大技改项目服务力度。培植大企业,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确保列统企业达1700户,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其中超亿元企业160户,超10亿元企业10户,超百亿元企业1户。完善名牌创建推进机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名牌 产品2个、著名商标3件。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方式,努力在引进大项目和外资项目上求突破。大力推进对台招商,放大富士康效应,吸引台商投资,打造苏北台资高地。立足“借船出海”,主攻港资集中的珠三角、韩资集中的环渤海湾,加快引进以服务业和新兴科技产业为重点的外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属国有大企业的重大项目落户淮安。鼓励和引导已落户企业扩大投资。强化专业招商,提高专业招商队伍素质。优化招商环境,打造诚信、高效的投资服务平台。做好外经外贸工作,重点扶持一批出口骨干企业,力争完成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

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围绕大产业,构建大载体,全面建成四纵四横主干道等配套设施,确保市经济开发区海关通关点、保税仓库、出口加工区投入运行,争取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建设富士康科技城、新型机械工业园、盐化工园区,为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加快县(区)开发区建设步伐,推进配套建设,提升开发水平。发挥政策优势,加速南北共建开发区产业转移和集聚。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重抓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和项目引进。

努力化解生产要素制约。实行土地管理政府责任制,立足保护资源,着眼保障发展,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源节流保发展,在盘活存量上,鼓励现有项目增资扩股、提高 投资强度,对不合理用地“腾笼换鸟”,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采取各种措施予以盘活,有序开发城中村、园中村建设用地,积极利用关停企业等存量用地;在扩大增量上,用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置换政策,争取国家和省批准的大项目直接供地。实施土地有序配置,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重大项目,重点加强主导产业的用地服务,尤其是保证电子信息、新型机械、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用地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探索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的新机制,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构建新的融资平台;加强信用服务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力争实现1-2家企业上市目标。用好财政杠杆,优化支出结构,对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引导、扶持力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好金凤集团对外战略重组工作,加快清棉、清印、清拖等重点企业改制重组实施步伐,全面完成市属企业改制。加大县(区)国企改革力度。多渠道筹措改制成本,做好改制企业职工理顺劳动关系、保险接续、分流安置和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等工作。创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拓展建筑业市场。引导建筑企业联合重组,从整体上提升资质和竞争力。建设苏北建筑劳务培训中心,发展壮大建筑队伍。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亿元。

(三)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

积极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村庄建设整治、农民健康、百村万户帮扶以及农村道路通达、清洁、文化、保障“十大工程”,扎实抓好新五件实事,把农村作为扩大投资、加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空间。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重抓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力争高效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比重分别达20%和17.7%,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40%以上;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力争15%的村成为特色专业村;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围绕培植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特色产业,加强农业招商,力争引资到位40亿元,各县(区)引进1个投资亿元以上企业、新培植1个销售超亿元加工企业,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户。引导农民经纪人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新增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强化农业新品种推广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农产品市场和科技信息供应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监督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资源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的新路子,努力增加集体收入,增强富裕农民、为民办事的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有序地推进村庄整治和建设,基本完成农民集中居住点近期建设规划,优先启动城镇规划区和大型基础设施征地拆迁范围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建 设。疏浚县乡河道290条,整治村庄河塘3146面,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改造农村泵站和危桥。积极实施南水北调、治淮和防汛岁修急办等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投入1.2亿元,重点建设20个优质农产品基地示范片。

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结合村庄布局,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00公里;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5万人,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0个、标准化村卫生服务站300个、示范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稳定在93%左右;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围绕“三清一绿”整治农村环境,新增农村沼气受益户1万户,新创建绿色乡镇20个、绿色居住示范点20个,新建农村无害化户厕6万座;加快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乡镇文化站达标率85%,广播电视行政村开通率82%以上。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推进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开拓消费市场,满足生产需求,全面增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力。

努力提升城市商务商业功能。加快建设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强化会展、金融、咨询等功能,实施会展中心、神旺大酒店等项目,逐步建成辐射周边地区的商务中心。加快建设 淮海中心商业区,完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加快新亚国际广场、金马广场等项目建设进度,提升苏北区域性商业中心地位。加快建设一批新的区级商务、商业集中区,重点以里运河沿线、楚州古城、淮阴新城、城南新区等为载体,加大国际国内名牌服务企业引进力度,全面增强城市的商业活力。

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抓好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生产服务业,积极规划和培育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建设市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淮阴区农副产品物流园,拓展袁北站、新港、邮政配送等物流节点功能,在城郊接合部和四县设立物流节点和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新港码头、铁路、货场向专业物流经营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专业物流公司。

全面提升生活服务业。培育大型商贸集团,拓展周边消费市场,形成区域性商业消费中心。扶持商业特色街发展。鼓励专卖店、连锁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向县城和农村拓展,继续推进“千村百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商业网络。培育区域性美食文化中心,全面提升淮扬美食水平,启动“百名淮扬菜老板”计划,探索建立名厨培训、认证、输出机制,逐步在全国开办淮扬菜名店。办好第六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发展和规范中介服务业,积极培植法律、财会、咨询、策划、评估等中介机构。发挥高校院 所科研优势,发展符合淮安产业需求的科技型研发企业。发展会展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举办更多的品牌展览及经济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具有淮安特色的会展业品牌。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有着潜在需求的服务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发展社区服务业,建设卫生、就业、家政等便民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旅游业。发挥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旅游创意与旅游市场促销,重抓以里运河文化长廊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建设河道总督府、漕运博物馆、淮关等项目,筹办第四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围绕运河之都特色,编制旅游新线路。加强旅游品牌创建,确保钵池山景区通过4A级验收,启动周恩来故居等3个景区创建工作。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铁山寺“农家乐”、老子山“水上人家”等旅游项目,力争建成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做好洪泽湖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适度超前发展旅游饭店,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强化宣传促销,拓展中远程市场,争取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和30%。

着力加强市场建设。发挥淮安农产品优势,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市场,重点加快洪泽湖农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规划整合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针对生产和建设需要,培育壮大一批生产资料市场,重点发展建筑材料、工业原料市场,支持淮安国际商城招商经营,实施南方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 项目改造。针对消费需求趋旺的新形势,培育壮大消费品市场,重点实施汇通、汇丰市场改造等项目。探索与市场建设先进地区缔结伙伴关系,带动本地市场建设水平的提升。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认真执行房地产政策,从群众需求和市场实际出发,鼓励、引导和规范房地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安居工程,着力提升商业地产。加快实施房地产项目,竣工260万平方米以上。在条件适宜的老居民区、城中村,发挥街道和社区优势,实施社区开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完善住宅开发竣工综合验收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考核制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加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环境

立足辐射2000万人口的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定位,积极融入长三角,参与江苏沿海经济带战略分工,科学规划区域城市功能,推进市域城镇体系建设,努力在未来发展中争得主动权。

高起点筹谋城市未来发展。立足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积极主动地接轨上海等大中城市,更多地参与产业分工、转移和合作;立足策应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使外部优势为我所用,让本地优势充分彰显,增强淮安的区域竞争力;立足建设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打通与周边城镇的快速、便捷通道,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形成区 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中心;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规划城镇体系,合理分工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的产业布局与功能建设。在战略规划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实施盐河改造以及淮连、淮扬等铁路项目,加快实施干线公路改造等工程,完善港口布局,开工建设汽车客运南、北站和宿宿淮铁路,做好淮安民航机场筹备工作。

大力加强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打造“一河三区四园”八大功能片区,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投资100亿元以上,组织实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八大类364个项目。推进路桥工程,实施越秀路、天津路大运河桥、城市主出入口改造等56个项目。改善生态环境,以宁淮高速南互通和宿淮高速西互通连接线绿化等为重点,加快园林绿化步伐,确保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5%;以里运河水环境整治等为重点,进一步彰显绿水生态城市特色。提高管理水平,改革城管流程,启动数字城管;实行重心下移,强化街道和社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强化防违治违,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增强经营活力,引入市场机制,高效经营城市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市、区两级经营城市的积极性,同时结合旧城改造,为社区提供发展空间。深入开展城市创建活动,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申报工作,确保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目标,广泛开展健康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积极推进县城建设。四县对照特色定位,完成投资65亿元,完善城市功能,实施交通网络、配套管网、生态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建项目。围绕新型中等城市发展目标,规划建设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各类载体,在建好开发区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快发展商务中心区和商业集中区,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市场、特色商业街等产业平台。开展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县城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以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30个市级特色镇建设为主体,逐步建成一批外连市场、内带乡村、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农村区域中心。加速产业集聚,吸引成长型、无污染的中小企业落户乡镇工业集中区,兴办符合农业产业特色的专业市场,发展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求的服务业,为乡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加速人口集中,合理引导农村人口流动,鼓励有条件的落户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视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强化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 达88%、99.9%和65%。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政策。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积极创建农村合格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成人教育阵地建设,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3%。推进高教园区建设,完成市商校和城建学校合并建设新校区工程,做好高职校、文化艺术学校新扩建前期工作。有计划地加强名校建设和名师培养。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等五大中心,依托市一院规划区域性医疗中心,开工建设市一院门诊大楼,完成市传染病医院新建工程,做好市中医院扩建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定期组织名医进社区、下基层,提高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改革,确保规范运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和广电事业。着力培育区域性文化中心,积极实施文化产业规划,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繁荣文化创作,以弘扬运河文化和振兴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发挥名人效应,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点校出版明清时期《淮安府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定期组织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建成周恩来纪念馆改扩建一期工程、苏皖边区政府旧址陈列馆,新建工人文化 宫、老少活动中心,做好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前期工作。建设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建成健身会馆等体育场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充分发挥广电现代传媒优势,为政府、企业、民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启动市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完成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中心二期工程。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实施科技六大工程,办好第六届科洽会。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积极培养和用好本地现有人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新增一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平台,开发和引进市级以上新产品650个。

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完善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计生公益金管理等制度,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确保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3.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探索建立融宣传教育、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城乡计生服务新网络。积极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妇女儿童工作规划。深入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七)坚持集约、节约发展,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贯彻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史遗存和自然资源得到 有效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彰显环境竞争力。

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市级机关带头节能降耗。按照满足功能、节本降耗的原则,建设节约型公共设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大中型企业循环水利用,逐步推广中水技术。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加快实施淮钢、安邦电化等企业节能改造项目,加强对100户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推广应用建筑节能环保新材料,逐步实现集中供热。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保护历史遗存和自然环境。把握好历史与现实、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保护淮安古城、洪泽湖大堤、洪泽湖湿地,做好清江大闸修复和联合国世界遗产亚太地区保护奖申报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大运河申遗。坚持以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集中集约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全市的产业布局,保持城乡分明、错位发展的环境特色。强化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绿色通道、农田林网等八项工程,新植林木2000万株,确保森林覆盖率达19.2%。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整治重点污染产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环境持续改善。加大小化工企业整治力度,对限期治理未达标的 予以关停,将危险化学品企业迁出主城区。加强淮河、大运河等南水北调重要水体以及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对影响水环境的企业坚决予以搬迁和关停。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市医疗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效能,抓紧建设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县(区)污水处理厂,积极引资建设垃圾发电项目。建成楚州秸秆发电厂,逐步实现“一县一厂”,减少秸秆焚烧污染。

(八)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要求,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十讲文明、共创和谐”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公民道德修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工作,力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目标。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以“法治江苏合格县(区)”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法治淮安”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群众团体的联系,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先保 证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等支出需要。加大财税征收稽查力度,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发挥财政、审计监管职能,重视政府公益性项目评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心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加快建立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视扶贫工作,改善经济薄弱村条件,确保4000户贫困农户脱贫。组织实施“八大工程”,确保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帮扶“4050”人员再就业4500人;市区和县城廉租房租金补贴百分之百发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市区居民医疗统筹提标扩面工作,力争超过10万人,4个县城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医疗统筹工作;切实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安排好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关心青少年弱势群体,资助特困生12.5万人。

努力保持社会稳定。畅通信访八条通道,加大依法治访力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淮安创建活动,以“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为主抓手,完善大防控网络,提高大普法质效,健全大调解机制,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88%以上乡镇达到社会治安安全乡镇要求,所有乡镇达到技防标准。重视基层社会组 织体系建设,提高群众自治管理水平。开展“安全生产落实年”活动,强化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省区域性灭火救援中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设一个更具活力的创新型政府

和谐社会是我们的长期追求,全面小康是我们的阶段目标,加速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宏观调控是对我们加速经济发展能力的检验,基础薄弱是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考验。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动员、组织、发挥全市人民的力量,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全社会的创新,责任在政府,我们必须建设一个更具活力的创新型政府。

跨越发展,优势在人。淮安基础弱、不临江、不靠海,缺乏自然禀赋和后发积累,但淮安古代有贤人,近代有名人,现代有伟人,当今有能人,我们的优势在人!要通过思想大解放,努力构建具有鲜明淮安特色的人文高地。坚持优势在人,首先是各级政府带头弘扬创优精神。一切从建设新淮安的需要出发,敢于打破旧的、创立新的、推行好的,全面创优发展环境,让各方人才最便捷地找到发展空间,各种生产要素互利共赢地生长,各类优质企业落户生根在淮安。善于着眼外部空间,整合多方资源,在各种约束条件下闯出一条新路。坚持优势在人,关键是鼓励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通过改革、先行的外部服务,引导所有本土企业家和外来投 资者创新经营理念,参与全国、全球产业分工,在更大范围集聚生产要素,依靠精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坚持优势在人,必须倡导全市人民弘扬创业精神。鼓励更多的淮安人走出来、创大业、富起来,形成创业经济。力争有更多的家庭获得可观的资产性、经营性收入,让创造财富的意识在淮安大地涌流,让人人想当老板成为淮安人的时尚。

加速小康,出路在创新。淮安作为后发展地区,全面小康建设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有利于强者胜出、智者获利、创新者快上。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冲出一条创新之路。善于走顺势之路,以敏锐的新视角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强化信息引导,不搞对策搞对路,在适应形势变化中谋发展,在呼应宏观战略中抓机遇,争取更大的发展主动权。善于用市场之力,冲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向市场寻求出路,凡是市场主体愿意做、能做好的政府坚决退出,灵活运用利益交换法则吸引全国全球的生产要素,互惠互利地推进淮安的大开放大发展。善于借他山之石,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成熟的商业模式,虚心学习周边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有益经验,勇于学习全国各地破解难题的创新措施,在淮安的未来发展中攻坚克难,开辟更好更快的发展通道。

社会和谐,重在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公平,实 现公平的关键是制度。在物质条件有限的地区,更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公平、和谐的逐步实现。科学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鼓励全社会的创业能人致富快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让全市人民能够共享小康建设成果,在利益协调中提高各方面的满意度。科学把握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对各类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既满足当代人的现实发展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淮安在未来发展中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竞争力。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扎实抓好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振兴淮安,再创辉煌,同步抓好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统筹兼顾,和谐进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

执政为民,关键在作风。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全面树立新形势下的新政风。弘扬依法行政之风,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善于在法制轨道上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政务公开,坚持阳光行政,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弘扬真抓实干之风,深入基层一线,扑下身子认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积极化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奖优罚劣,引导公务人员尽心尽责做好 工作。弘扬廉洁自律之风,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把廉政文化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以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优良作风取信于民。

更具活力,责任在政府。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孕育着极大的创新潜能,必须立足“三放”,让一切潜在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放权激发政府活力,引入重心下移的现代管理模式和接轨企业的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让中层和基层依法行使更多的行政管理权,让决策层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领创新,推进工作,充分调动政府机关各方面的创造性。放开激发企业活力,在淮安的发展平台上,无论是民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法律法规框架内,都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实践,凡是有利于造福淮安、致富人民的新招实招,我们都大力支持。放手激发全社会活力,每一个公民都是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主体,我们鼓励每一个淮安人开拓前进的探索,支持破解难题的创新,宽容探索创新中的失误,努力让创新思想充分活跃起来,创业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各位代表,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抓紧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本届政府的目标任务和庄严承诺,是我们的崇高职责和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黄鹿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镇长 陈福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代表们予以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黄鹿镇政府在中江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重点核心、实施城乡统筹、推进全面进步。全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发图强,成绩斐然。

(一)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十一五”期间,黄鹿镇GDP由1.5亿元增加到4.1亿元,增长173%;财政收入由52.3万元增加到250万元,增长37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476元增加到6422元,增长2946元。

2010年,全年完成GDP4.0282亿元,占全年目标数3.41亿元的118.13%,较去年增加20.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40万元,占全年目标数18000万元的123%,较去年减少24.1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5.5万元,占全年目标数10530万元的135%,较去年增加22.55%;完成工业总产值50589.5万元,占全年目标数45250万元的111.8%,较去年增加25.4%;实现农

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农夫果园、庆丰山庄等景点生意兴隆,前往黄鹿考察并计划投资兴建农家乐的商家络绎不绝。同时鉴于黄鹿水库旅游开发投资大,周期长,目前尚不具备整体开发条件的现实,我镇对黄鹿水库的水体、山体、植被、建筑、周边环境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为黄鹿水库的全方位、高起点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标准完成灾后重建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我镇创新工作方法、狠抓落实,于2009年5月全面完成1054户农房重建任务,2009年底完成4497户危房加固任务。至2010年底,黄鹿镇总共104个公共设施重建项目中,开工率达100%,黄鹿敬老院等102个项目已全面竣工,竣工率达98%,顺利完成“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我镇灾后重建工作体现了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

一是实施“人盯人、人盯项目、环环紧扣”的工作方法。即党委主要领导盯项目进度、盯责任人,明确项目进度,限时办结;主要责任人盯项目,随时跟踪项目流程,第一时间完善资料,第一时间申报审批,一个程序之后,主要责任人及时总结汇报,并同时上报下阶段工作计划及要点,分析症结,提出办理时限及方式,根据主要领导安排着手下阶段准备工作。这些做法,使黄鹿镇重建项目在一环一环的解扣中快速进展。

二是群众参与,质量优先。黄鹿镇项目管理办公室认真履行质量监管职能,与工程质量监理、村社质量监管小组一道,形成了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共同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了所有

4况,明确涉稳个案包案领导,落实个案化解责任。我镇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主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促进了各类重点问题的化解。在奥运期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每年“两会”期间等重要时期,我镇无一例进京到省的非正常访事件。

同时,我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治安管理和治安防范,依法有效打击和惩治各类犯罪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狠抓防邪工作,加大对边界地区的防控力度,强化对干部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学生、中老年人的宣传教育,密切监控网络、通信、广电等传媒运行情况,引导干部群众反对迷信、崇尚科学,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识邪、防邪、主动抵御邪教的能力。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镇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积极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监控工作,完善了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预案,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几年来,我镇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五)行政效能建设实现新突破。我镇在完善机制下功夫,设立了“驻村干部日志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规范干部行为,促进行政效能建设;把握重点,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如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合理使用、农村财务电算化及委托代理、农民负担管理等;对全面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将任务逐层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分解到人头,强化进程监控和督查督办,采取行政合同、目标责任制等多种方式予以落实,保证了高效率、高

约了我镇的快速发展,尽管通过灾后重建项目基础设施在逐步改善,在仍显力度不够,进度不快。

(二)财政状况紧张。虽然我镇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摊子大、事情多,财政开支仍然捉襟见肘。

(三)政策扶持不明。德阳市区域重点镇的政策扶持不明朗,区域重点镇建设意味着较以前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意味着更大的经济、人事等管理权限,但市上的配套政策迟迟没有出台,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部门工作的协调。

(四)稳定压力较大。黄鹿水库移民养老保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使移民稳定充满变数,存在较大隐患。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镇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特色农业示范镇、休闲旅游重点镇”建设,实现率先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明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特色农业立镇、休闲旅游兴镇”的总体取向,以项目作引领,以民生为优先、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抓“特色农业立镇”这个核心。坚持“一中心、两园区、三层次、三基地”的农业发展路径。即以增产增效增收为中心。培育壮大利兴粮油高产示范和铜音生态农业两个园区。三层次指高效农业循三个层次扩展推广,第一层次为利兴粮油高产示范片利兴村核心区域、第二层次为利兴粮油高产示范片全境(含景观村、宝塘村)、第三层次为黄鹿镇全域。三基地指以群力村为中心的制种水稻生产基地、以梨三村为中心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以思源村为中心的晒烟生产基地。

抓住粮食生产“两极、三化”的发展提升重心。即抓粮食生产两个增长极,一是产量增长极,今年,在利兴粮油高产示范片建成高产水稻核心示范片300亩,以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撑,亩产突破700公斤,向800公斤目标奋斗。二是品质增长极,建成优质水稻示范片50亩,以质量、口感、市场单价为导向进行品种选优。一旦技术成熟,2012年循上述三个层次进行“两极”拓展推广。抓住“三化”关键环节,即提高“市场化、现代化、机械化”程度。要加大粮食产品营销力度,发挥利兴粮食生产协会的作用,利用已有的“会丰”、“玉香”大米品牌,对黄鹿产大米进行整体包装及品牌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要在今年推广商品化集中育秧,以保证秧苗品质。要充分利用利兴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利用生物技术,降低药害、病虫害;要全面实施农业保险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综合保障能力。要加大农机购臵补贴力度,广泛使用农业机械,降低生产成本。

(二)把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个重点。黄鹿镇作为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治理工作不断引向纵深,推向新的高度。目前,车辆乱停乱放,摊位占道经营是影响黄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的最大两个问题,我镇下一步的措施是:

上报、下访、处臵、结案、跟踪回访等一整套程序、责任落实等工作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大接访工作,真正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继续加大对困难人群的帮扶力度,整合项目资源,着力解决部分极端困难人群住房、医疗、生活问题。在加大输血力度的同时,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强化其造血功能。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力争先,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科学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连云港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月11日在连云港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杨省世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中共连云港市委的领导下,紧扣主题主线,深入实施沿海开发,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 成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0亿元,增长13%左右。完成财政总收入46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80亿元,分别增长31.2%和27.4%。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4.7%、17.3%、4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 16%。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的工作及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沿海开发深入推进

以港口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按照沿海开发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港口航道、码头和集疏运体系建设。30万吨级航道完成投资14.2亿元,连云港区具备2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徐圩港区5万吨级航道主体完工。连云港区氧化铝、散化肥泊位具备投产条件,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完成工可 报告,赣榆港区4个5万吨级码头开工,燕尾港3万吨级码头竣工。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善,铁路电力机车直通进港,东疏港道路建成通车。全面推进交通、水利、电 力等基础设施建设,204国道、242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蔷薇河下游清淤、大型泵站改造加快实施,500千伏伊芦、220千伏灌河输变电 工程建成使用,沿海开发的硬件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开发园区产业承载功能有效提升。引导开发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市开发区“五园五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成 果转化示范园加快建设,恒瑞研发中心建成使用,康缘、豪森等一批医药产业园完成主体工程,中日纳米研究院揭牌成立。徐圩新区基本形成“四纵四横”路网框 架,珠江钢管、宝通镍业等一批临港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产业服务中心等功能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东海硅材料、赣榆海洋产业、灌南船舶、灌云农业机械等特色 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省级共建园区增至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16.2个百分点。

重大事项取得进展。经过努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首个国家级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参与省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工作,编制完成省级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规划。徐圩新区规划环评通过审核。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中德中小企业园申报取得进展。国家交通电子口岸 分中心挂牌运营,全国焦炭期货交割库获批设立。两翼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大力争取炼化一体化、液化天然气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我市成为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产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工业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动基础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支柱产业做强。完成工业投资75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 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8个百分点。组建江苏沿海钢铁集团,硅材料、盐化工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临 港产业和新兴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着力增强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实施“百企培育工程”,规模企业达到1228家,过10亿元、100亿元企业分别达 到48家和3家。加大扶持力度,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新增中小企业贷款8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达到60.4%。坚持把节能减排 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抓手,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40项、重点污染减排项目37项,申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28个,港口船用岸电系 统成为全国水运节能减排推广项目。

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港口新开加密集装箱航线14条,新辟霍尔果斯、喀什过境通道2条,新增内陆物流场站1家,铁水联运成为国家首批示范项目,完成吞吐量1.66亿吨、集装箱运量485万标箱,港口服务中西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民航新辟航线2条,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游客 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和23%。加快商贸设施建设,沃尔玛、家乐福超市和义乌小商品城、华东物料城一期等建成开业。启动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新 改建平价商店45家、农家店209家。浦发银行连云港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开业,实现金融生态县全覆盖。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取得新成效。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克服冬春连旱不利影响,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新增高效农业 31万亩、高效渔业10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扶持特色农业发展,设施蔬菜、优质水果、苗木花卉、泥鳅养殖等规模不断扩大,东海县获得 “中国花木之乡”称号,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集聚度全国领先。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园区4家、龙头企业5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万亩。完成农产品出口3.4亿美元,增长14.5%。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乡镇全覆 盖。

三、城乡统筹加快推进

城市形象稳步提升。协调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3%。东部城区展现新的海滨风貌,连 云新城新增陆域面积10平方公里。新海城区加速互联东进,科教创业园区等新区开发稳步推进。实施南极北路、陇海东路等旧城改造项目57个,完成拆迁改造面 积60万平方米。昌圩湖、玉带河等景观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城市绿地520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城管开通运行。“四城同创”扎实推进,园林城 市创建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金海大厦、金港湾大厦竣工使用,润科现代服务业中心基本建成。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海湾路、汇海路 大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完工,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南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新建改建自来水管道40公里、污水管网20公里,污水处理率82%。完善与 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修建便民道路30条,整治人行道板2万平方米,新增人防工程16万平方米,新开优化公交线路16条,城市对人口、产业的承载 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县县城彰显个性魅力,加快向中等城市迈进。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一 批具有特色规模的小城镇加快形成,新增省级康居示范村4个、新农村建设先进村15个。积极兴办农村实事,建成农村公路884公里,城乡客运一体化率 85%,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99.5%。解决了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完成119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258条县乡河道 疏浚,完成绿化造林13.7万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3.4。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获批,海洋保护区面积达到681平方公里。

四、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加快推进投融 资体制改革,12家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化为特殊类贷款公司,新组建市保障性住房投资公司,重组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和润财投资公司,对公共项目的支撑能力得到 提升。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发行短期融资券15亿元,3家企业进入证监会发审程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7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组织483 家,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城市宣传和项目推介,引进外资6.6亿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525亿 元。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亿美元。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强外派劳务市场管理和应急处置。推进区域交流合 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南北共建机制,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海关、海事、国检、边检等单位加强整体联动,口岸服务进一步优化。外事、侨务、台湾事务 等部门积极发挥促进开放作用,与韩国群山市、光阳市缔结友好城市。

创新要素加快汇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大创新政策 支持力度,财政科技投入增长45%。加强重大研发平台建设,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建成东海硅材料等国家和省质量检测中心3个,新增科技 公共服务平台18个。高校创新载体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70%以上大中型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国 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获批项目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恒瑞伊立替康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的注射液,“康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增长45%。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引进硕士以上人才749名,27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79名高层次人才获得专项资助,落实人才安置房100套。

五、民生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创业就业带动富民,实施全民创业助推行动、就业再就业援助行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城 镇新增就业7.5万人。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7.7%,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31元,城乡低保人均月提高到300 元和210元。持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公共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的比重达66.7%。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平均新增1.6万人以 上,覆盖率达95%以上。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达99.5%。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9899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917户。实施 脱贫攻坚工程,提前一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完善社会救助网络,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比例,健全价格动态补贴机制,开展慈善助困,特殊困难群众基本 生活得到保障。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学前三年入园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中小学校舍 安全工程有序推进,连云港高级中学建成使用,创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连云港中医药高职校完成迁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挂牌招生。加强基本医疗卫生 体系建设,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家,组建市级医疗集团3个,卫生监督机构全部达到省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在第七届城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面做好人口管理服务,妇女儿童、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及民族宗教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老区开发事业不断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成效显著。大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志愿者行动,市革命纪念馆建成开馆,“开山岛夫妻哨”入选2011年“感动中国”候选名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县乡换届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 断深化“平安连云港、法治连云港”创建活动,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信访维稳协调处置机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达到90%以上。加强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地沟油等专项整治,顺利通过省食品安全考核评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校车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 势保持稳定。实施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示范工程,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得到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 冠。

一年来,我们认真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 议,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3件、政协委员提案427件。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努力提升决策水平。全面推进 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改革公文办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勤政廉政,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促进工作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共连云港市 委正确领导、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 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连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连部省属单位,向热心支持连云港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 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结构性矛 盾较为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外部经济环境趋紧,利用外资难度增加;城市功能还不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居民 持续增收压力加大,改善群众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投资发展环境仍需改善,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少数部门和单位服务发展的主动性、执行制度的严肃性还不够 强,政府整体执行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2012年工作意见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实现沿海开发三年突破的决战之年,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开启基 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经济发展面临 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带来的挑战和考验不可低估,但就连云港而言,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的机遇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国家 已经释放出对宏观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积极信号,宏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趋好;我市拥有的四个国家战略聚焦叠加的效应不断释放,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 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全市上下抓转型、促发展的干劲更加高昂,加快崛起振兴 的基础更加坚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克难奋进的顽强斗志,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奋起争先,昂扬前 进,就一定能够实现新跨越,夺取新胜利!

根据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委“八项工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为目标导向,围绕“推进沿海开发、加快转型升级”工作主题,坚持稳 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原则,加快港口建设,做大做强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三农”工作,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不断增进民生幸 福,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 : 47.8 : 39.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 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不高于省控标准,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新的一年,市政府将坚持把增进民生幸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70%以上的公共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扎实推进城市快速公交、饮用水保障、棚户区 改造、保障房建设、校舍安全、农贸市场改造、专类公园、卫生信息平台、全民健身、社会福利中心等十大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 民上。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突破沿海开发,加快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示范区建设为带动、以政策项目为推动,着力突破沿海开发,加快把政策支持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

加速“一体两翼”港口建设。启动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建成连云港区25万吨级航道和徐圩、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建成灌河港区口门 2万吨级航道主体工程。连云港区旗台防波堤投入使用,大堤作业区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开工建设。加快徐圩港区防波堤、2个10万吨级散货码头建设。基 本建成赣榆港区4个5万吨级码头并开港运营。建成连云港区中云内河港29个泊位。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全面加快北疏港道路、矿石输送机隧道工程建设,基 本建成30万吨级矿石码头配套铁路专用线。加大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及310等国省道建设改造,完成盐河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基本 完成连盐铁路征地拆迁,争取全线开工建设。加快500千伏临海、220千伏洋桥、110千伏中云等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保障生产生活用 电需求。

加快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编制建设行动方案,突出抓好先导区建设。强势推进徐圩新区重大产业、功能平台、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启 动建设大陆桥合作论坛永久会馆、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全线开工建设徐新公路,贯通港前大道路基。开工建设热电中心。建成徐圩送水工程、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 一期工程。编制现代物流、产业合作、商务服务、科技人才和生态功能区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中西部需求分析,强化要素资源对接,积 极探索区域合作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国家层面建立部省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陇海兰新铁路建立运输协调服务机制,推动陆桥物流、沿线地区口岸查验单位一体 化发展。

加大政策和项目落实推进力度。围绕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园区载体和组织保障等五大类50个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积极对接争取。深入推 进大型石化、钢铁基地、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产业园、沿海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连云港分行等一批重大项目和事项,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大力推动徐连客 运专线、连淮扬镇铁路前期工作,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争取新机场立项、开通日韩航线和两翼港区开放,做好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争取工作。

二、实施转型升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增量带动与存量提升并重,壮大新兴产业与发展临港产业并举,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发展集聚化、结构高端化。

推动工业集中集聚发展。实施“双千双百”工程,重点打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石化、冶金等千亿支柱产业,培育市开发区、徐圩新 区、赣榆临港产业区、灌云临港产业区、灌南临港产业区、东海经济开发区等千亿园区,引导县区培育百亿特色产业、百亿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4 家。突出高端引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三新”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和技术领先优势,培育壮大新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海洋产业,注重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产值达到1300亿元。加快推进基础性、基地型临港工 业集聚,抓好环球铜业、新海石化三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石化、冶金产业产值均增长30%以上。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 子,重点实施100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完成工业投资92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

加快服务业扩张升级。重点抓好核心商圈、区域性专业市场、消费市场、特色街区建设,实施49个服务业项目,打造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 务业扩量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以培育千亿物流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启动航运中心集聚区建设,增辟6条集装 箱航线,新增2条五定班列、1个内陆“无水港”,完善口岸服务平台和铁水联运等公共信息网络,完成港口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运量560万标箱。民航客 运量增长10%以上。积极构建临港物流集聚区,加快金港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培育煤炭、矿砂、粮食等大宗物资中转配送基地,做大做强木材贸易加工等特色物 流园区,完善两翼港区物流体系。推进区域性商务中心建设,提升中央核心区商务功能。以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市广电、报业、演艺集团等组建工作,扎实推进西游记文化产业园、广播影视城、联创酷歌动漫产业园建设,打造水晶文化、徐福文化 创意产业园。深度开发山海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城市旅游策划和形象推广,推动花果山5A级景区创建,提升景区配套设施功能,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 15%和20%。突出打造城区商贸集聚区,建设苏宁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区商业布局。加快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态发展,强化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鼓励扩大文化、娱乐、健身等多样化服务消费,切实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引导农业高效规模发展。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提升科技兴农水平,开展特色产业基地、粮食高产增效、一村一品、规模养殖、农业园区五大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万亩高产增效示范片50个。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发 展优质林果茶基地4.5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建设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打造海州湾百亿现代综合渔业园区。推进食用菌、鲜切花、设施 蔬菜等产业做强做优,争取四县各培育1个产值过10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每个乡镇争创1家市级农业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集聚,新办规模以上龙头企 业100家,农产品出口增长15%。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45%。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 售率达到66%。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

三、强化功能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把控建设时序,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注重规划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编制完善城市控规、修规和城市设计,细化城市组团及功能片区的建筑风格、色彩、结构形 态、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优化深化连云新城商务中心区、科教创业园区、徐圩新区、滨河组团、盐河组团、龙河核心商业区等区域的城市设计。加强规划管理,发挥 导向作用,建立城市规划分层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土地、岸线等要素资源,提升城市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

推进城市组团开发。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片区,推进各个组团快速形成规模。东部城区着重彰显海滨特色,加快集聚商务、金融、航运、休闲度假等 功能,为大港口、大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新海城区着重提升功能品质,增强面向居民生活的商业、文化、科教等宜居功能。花果山大道沿线重点拓展科研教育、文化 旅游、商务办公等功能,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明确市、区共建城市的分工定位。市级层面,东部城区重点突破连云 新城,抓好5平方公里的新城商务区建设,实施7个陆域形成项目、36个市政工程和2个公用建筑项目;新海城区统筹规划建设科教创业园区、行政中心片区、凤 凰片区,实施34项道路桥梁工程,开工建设卡迪亚国际广场等重点项目,集中精力打造一片新城;徐圩新区适应产业发展配套需要,着力打造集商务服务、科技研 发、生活居住、旅游文化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高端配套服务区。区级层面,重点推进滨河组团、盐河组团、连云国际商务中心组团建设。中心城市完成城建投入283 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5%。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围绕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实施路网改造、刘湾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等81个重点城建项 目。推进城市快速公交体系建设,建成快速公交1号线,促进新海城区与东部城区融合发展。实施郁州路下穿等城市主次干道和桥梁工程100项,畅通城市道路 “微循环”。开工建设市第三水厂扩建工程,新建改建城区供水管网30公里,新增城市污水管网5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3%。提高配套设施便民程度,整 治老旧道路、背街小巷30条,新建街头游园20个,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3%。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供电、供热、管道燃气、通讯、民防等设施建 设。实施市档案馆新馆、公共卫生中心等文教卫配套项目15项,建成康达学院和全民健身中心。

提升城市特色和品质。充分挖掘城市内涵,做好海州古城、南城古镇、连云古镇等综合保护利用,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延伸城市文 脉,留住城市记忆。彰显生态宜居城市魅力,加快推进山海景观轴、云湖公园、孔望山公园二期、临洪河口湿地等一批生态公园建设,新增城市绿地300万平方 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深入推进“四城同创”,抓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的整治出新,加快推进黄海度假村、连盐铁路周边等改造项目,加大禁 违拆违力度,完成旧城改造面积50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加大对道路抛洒、乱涂乱贴乱放等重点问题的整治力度,实现全市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规范配置停车场、街巷路灯、交通标识,下大力气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违章行驶、占道经营等状况。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推动 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和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四、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用开放创新的办法,汇聚优质要素资源,破解发展难题,为科学发展注入活力、拓展空间、增强后劲。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贡 献率达到45%。推进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成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建设国家口岸药品检验所。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连 兴办研究院,建设5个专业化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七一六研究所与地方互动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发展民营科技企业1600 家,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30家。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争创自主品牌,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3000件和 1600件。积极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模式,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00名、领军人才10名,提供人才安置房100套。推进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力争东海县进入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营造浓厚招商氛围,全面打响招商引资攻坚战,境外招商主攻日韩港台、巩固拓展欧美,重点强化专题招商,充分利用承办第十二届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等大型活动,提高招商活动针对性和组织化程度。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优势产业、临港基础产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抓好72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早落户早投产。优化外企服务,促进增资扩股。直接利用外资8亿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560亿元。培育壮大机电产品和科技兴贸出口基地,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5%。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推进中小企业园建设。编制开发园区产业发展 及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健全园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主导产业,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布局,提高投资强度。制定园区建设标准,完善园区服务配套功能,搭建物流、科 技、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合理布点工业邻里中心。争取一批开发园区扩容升格,做好中德中小企业园、盐化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工作。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柘汪镇、安峰镇争创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 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稳步推进水电气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阶梯式计价。争创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引进和组建金融机构10家以 上,实现四县村镇银行和农商行全覆盖。推进“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争取发行企业债券2支。推进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新增上市公司2家。规范融资市场秩 序,强化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00亿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开展农村产权改革,每个县区选择1—2个乡 镇进行试点,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自有住房抵押贷款等配套政策。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4%。

五、促进绿色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彰显连云港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绿色之美。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减排评估审查、区域限批等制度,把住源头,严控增量,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 的产业体系。开展冶金、电力等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升级。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40个、重点减排项目30项,创 建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0项。加大节能减排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日常监管,健全监测预警、统计和考核体系,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清水蓝天”工程,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按照“双源双线双湖”城市饮用水保 障体系规划,实施蔷薇河沿线控污、治污等工程,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新增9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全面实施农村河道疏 浚,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建2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完成20%的村庄整治任务。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抓好秸秆禁烧、废气污染等重点问题整治,增强对大气中细颗粒物的监测预警能力,控制灰霾等空气污染,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加强化工行业、重点园区等关键领域 环境问题管控,保障环境安全。

强化生态建设。围绕创建生态市目标,切实加强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抓好东西连岛、秦山岛的生态保护性开发,扎实推进沿海滩涂、破损山体、工矿 废弃地综合治理和植被恢复,加大森林保护和城乡绿化力度,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5%。全面启动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规划建设,加强 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5万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健全依法用地长效机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创建5家 国家级生态乡镇和10家省级生态乡镇。

六、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实施“一个计划”、构建“六大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实现新提升。

加快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财税、信贷等政策对创业就业的支持,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 万人以上,确保登记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城乡职业培训25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对农民创业培训辅导全免费。实施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500元和9300元。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 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支持淮海工学院做好硕士点建设,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建设社区大 学。推动职业教育提升水平、创出特色,连云港中专投入使用。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创建9个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进一步完善各项 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险”参保人数平均新增1.6万人以上,适时提高失业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被征地农 民社会保障覆盖率9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以上。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科医生队伍,创建三星级以上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35家,建成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就医“一卡通”。加强住房保障,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50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950户,确保分配管理公开公平公正。推进锦屏磷矿、金桥盐化棚户区改造,分别建成住宅1600套和2200套。加强社会养老体系 建设,保障老年人权益,大力发展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70%以上。

推进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各县在全省进位争先。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实施科教文卫 等“十大下乡工程”,完成农业“三资”投入100亿元以上。提高四县县城规划建设水平和集聚带动能力,确保新区开发见成效、旧城改造出形象。实施中心镇提 升工程,稳妥推进镇村区划调整,重点打造一批工业强镇、沿海重镇、现代农业大镇和乡村旅游名镇。加快建设美好城乡,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要求,每个县重点建设2个重点中心镇和一批农村新型社区。加强全面小康进程监测和评价考核工作,确保各项小康指标按序时进度推进并不断巩固提 升,赣榆、东海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建设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娱乐新业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 文化惠民工程,巩固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建设成果,广泛开展“和谐文化进万家”活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城市十分钟健身圈”。打 造文化精品,深入挖掘山海、淮盐、西游和民俗等地方文化内涵,策划、包装一批特色文化项目,扶持一批重点文化品牌、文化名人,增强地域文化影响力。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 机制,落实信访责任制,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形成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改进人口服务管理,推进“世代服 务”提质工程全覆盖。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创建国家和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隐患治理制度化,加强中小学 校舍、校车投入和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稳控物价水平,加大农超对接力度,新增10家“菜 篮子”生产基地、20家平价商店,完成10个农贸市场改造,着力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贵”的问题。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引导工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社会、家 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主题教育。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 “六五”普法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法治连云港”建设水平。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继续发展妇女儿童事 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地方志、气象、老区开发、关心下一代、红十字、慈善、光彩事业再创新成绩。

八、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更加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增强狠抓落实、服务发展的能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进一步增强制度约束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又快又好地推进工作落实。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对规范性文件实施 情况加强跟踪检查和评估反馈。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土地储备与出让、重大资金使用集体会办等制度和机制,提升规范管理和整合利用水平。完善目标管理,明确工 作标准,量化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解,加强绩效考核。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坚持勤政为民,优化政务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跟踪服务,积极主动地为 基层和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切实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健全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充分发挥12345服务热线作用,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大 力改进会风、文风,用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始终保持清廉务实的良好形象。健全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新闻发布等制度,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自觉接受人 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责任制,健全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对 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严控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于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连云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王君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王君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 山西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山西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万亿元。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实施两年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实际完成1.1万亿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企业技改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一批铁路项目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掀起新高潮,去年建成1037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太原、长治机场改扩建全面完成,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顺利推进,五台山、吕梁、临汾机场开工建设。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面推进,27项建成投入使用,引黄北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发电装机2669万千瓦。省城十大建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规模的投资,不仅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山西省的发展后劲。

在全面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山西省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实施旅游春季和金秋行动计划,扩大住房、汽车、文化消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7万个农家店,支持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升级改造,促进了消 费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

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政策,实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9项优惠政策,对焦化等企业实行有关费用减免缓缴措施,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0元、4730元,增长11.8%、11.6%。以上数据说明,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 3 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步伐加快。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行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蕴涵的机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启动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去年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是历史最好水平。通过这一轮整合,山西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采矿秩序明显好转,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5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97万吨、焦炭产能4761万吨、水泥产能2586万吨、电石产能142万吨;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 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结构、工程、技术和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5年相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3%、13.5%,全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1个省辖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47天,优良率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营造林23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4%提高到18%,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山西省实际,先后出台实施了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等 “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旱作农田、节水灌溉农田、中低产田改造20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五年来粮食产量年均超过百亿公斤,特别是去年达到108.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启动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9098个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扶贫工作,1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制定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年多来,扎扎实实地办了几件大事。在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制定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招聘6427名特岗教师到贫困地区和农村任教,启动占地9300亩的高校新区建设,为高校增加3000名教师编制,投资3亿多元对高校危房进行改造,帮助高校解决贷款负担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30多亿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在6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23所市县级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在科技人才方面,投入9000多万元,引导实施19个重大科 技专项,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培养开发本地人才,积极吸引外来人才,5年共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5400多人,特别是近两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先后引进58人。在文化体育方面,全面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院团试点单位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省出版系统全部转企改制,省级广播电视局台分离,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立秋》、《解放》等一批精品剧目和平遥国际摄影展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五台山成功申遗;山西省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和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慈善救助事业和红十字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种渠道扩大就业。5年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多种形式建设保障性住房。5年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万套、5830万平方米,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多方筹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87%,5年提高了13.5个 百分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每月人均627元提高到1500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已扩大到50%以上的农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3%;219.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4.2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多措并举稳定物价。五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平均涨幅控制在3%。特别是去年认真贯彻国家稳定物价政策措施,及时制定实施了12条具体措施,并投入5亿多元,对大中专院校学生、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有效地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力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两年共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这是近年来山西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的完成,使昔日的羊肠小道、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通畅的水泥(油)路,狭小昏暗、陈旧破败的危房变成了安全坚固、宽敞明亮的新校舍,苦咸水变成了干净卫生的甘泉水,广大农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心愿,封闭落后的偏远山村看上了电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广大农民从这五大工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千方百计确保全国煤炭供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四川茂县恢复重建和对口援疆;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抗震救灾,作出了山西人民应有的贡献。

五是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扭转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针对一度时期山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状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十项安全生产制度,出台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配备市县长安全助理,组建煤炭工业厅,安监局与煤监局分设,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组织、制度、技术、人才、管理、纪律和体制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大批的干部,也大大地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

六是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89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本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面积5907万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60个县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晋商银行及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组建,大同煤业等16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省金融办开始筹建。实行燃油税改革,政府性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扎实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省试点、生态省试点。积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研申请工作,获国家正式批复,山西省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能博会、农博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港洽会、珠洽会和央企、民企山西行等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世博会、中博会等重大活动,5年共引进各类资金5223亿元。

七是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5年省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783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政府规章45件。全面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依法推进治超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在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山西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回顾这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办好山西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中央精神与山西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 作方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优良作风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所有这些,既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支持配合、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解放程度、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根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及“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突出转型跨越发展。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 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640亿元和19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目标,体现了中央要求与山西实际的结合,体现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衔接,体现了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民生 改善的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际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对大运骨干通道沿线等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严禁在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进行开发。

(二)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步伐,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 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市域城镇化,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加强城镇化管理,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城乡生态化,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推进 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要抓住并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大力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落户山西、服务山西。深化区域合作,强化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

各位代表,转型跨越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再造一个新山西是三晋人民的强烈愿望。《纲要(草案)》经这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尽全力抓好落实。我们坚信,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山川更加秀美的新山西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 18 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2%,氮氧化物、氨氮和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5%、1.5%、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进一步增加投资。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铁路方面,加快推进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大西客运专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和顺至邢台、运城至三门峡等铁路项目,启动太焦客运专线铁路前期工作。公路方面,重点抓好高速公路31个在建项目建设,再新开工建设11条,确保年内竣工1000公里,为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奠定坚实基础;新建改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2500公里。机场方面,加快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推进五台山、吕梁和临汾新建机场项目建设。水利方面,全面完成35项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引黄北干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启动大水网建设,实施东山调水工程。电力方面,新增发电装机800万千瓦,完成1000千伏晋东南特高压输变电扩建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大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的产业投资。加快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保留矿井技改步伐,扎实推进其他能源原材料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太钢不锈钢管和高强度精密带钢等重大技改项目。高度重视新兴产业投资,在继续支持大运重卡一期5万辆达产的同时,加快推进太重高速列车轮轴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宏特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潞安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吕梁杏花村白酒园区等特色食品工业项目。积极开展潞安540万吨煤制油以及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支持有关地市引进轿车 生产线。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投资。继续抓好省城十大建筑建设,确保今年全部建成。加快推进高校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增加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的投入,加大对“三农”和贫困地区的投资。

大力促进消费。落实国家和山西省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扩大城乡商贸网点覆盖面,促进消费便利化;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优化升级;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价格水平,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信用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积极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出口市场;提高传统优势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高度重视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发展服务外包;落实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二)推进工业新型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优化煤炭行业内部结构,鼓励煤炭企业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炭采掘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矿环保设备、煤基化工、煤炭物流等产业,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推进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整合重组,重点推进焦化企业联合重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重点发展钕铁硼、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做大做优汾酒、陈醋、乳品、小杂粮等特色食品工业;鼓励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服务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煤炭、焦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涵盖保税、仓储、加工、集运、商贸、金融服务在内的现代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园区,支持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艺院团的改制,积极稳妥推进五大文化集团的组建,培育发展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发旅游新型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信息等其他服务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实施《山西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把循环经济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手段,作为新产业、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领域,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化发展。

各位代表,在山西省推进工业新型化,必须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又不完全依赖煤,立足煤而又要超越煤,兴于煤而又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在认真落实好国家和山西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13亿元,实施灌区建设补贴等“十项惠农政策”,启动高标准粮田创建等“十大强农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抓好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快西山引黄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年内完成1800万亩农田灌溉、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万亩盐碱地改造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启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程。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科普惠农,加快农技农机推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加强与蔬菜大省的合作,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再实现20万贫困人口脱贫。壮大县域经济。编制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政策保障,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要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推进市域城镇化,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落实好支持太原率先发展的用地保障、园区发展和污染企业搬迁等政策措施,支持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省会城市的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太原榆次同城化步伐。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阳泉、忻州、吕梁为腹地的太原都市圈,形成引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加快发展三大城镇群。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快速发展,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使稳定就业和居住的进城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和特色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推进城乡生态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方联动狠抓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新上项目能评工作,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在电力、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千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强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全社 会节能。

多管齐下狠抓污染减排。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继续加大重点用煤行业的脱硫力度,启动火电行业脱硝工作。创新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新建一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启动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太原等重点城市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严禁在城市及近郊区新建燃煤小锅炉,减少工业烟尘、粉尘排放。优化气源布局,加快管网建设,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四气合一”。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强化环境评估,实行污染者付费、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构建污染减排的长效机制。

多措并举狠抓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开发工程,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继续深入推进“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各位代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的要求,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一定要举全省之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这件关乎民生的大事抓好,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环境更优美,让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

(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由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让没能进入大学、高中的学生都能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切实解决好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高校危房改造,化解高校债务负担,加快推进高校新区建设,确保明年建成使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五项改革任务落实,着力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 革。发展中医药事业。与此同时,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人口计生工作、老龄工作和红十字会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做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执法,落实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两年实现全覆盖任务,今年覆盖率要超过80%。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增加到20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国家每月人均分别增加15元、12元的基础上,省里分别再增加10元;提高孤儿养育标准;对3万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 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再投资240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万套、1665万平方米,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矛盾调处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新的一年,我们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好,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30 更有尊严!

(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

安全生产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全生产一切都无从谈起。

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懈怠、不放松、不麻痹,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进一步引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好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的“两个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两年的努力,山西省安全生产形势已实现明显好转,我们也坚信,山西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安全生产搞好,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八)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为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深化改革开放。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国有企业的改革破产力度,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集体企业改革。落实好国家和山西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省金融办,深化晋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展,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启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抓紧制定并落实好

各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在相关领域有突破性进展。支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要不断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晋投资兴业、为山西建设服务。要全力办好第六届中博会。

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

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山西省长期培育形成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学习调研,提高履职能力。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学习调研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习履职所需的各种知识,通过学习增长才

干、提高本领;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对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下放,该取消的取消。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增强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廉洁自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深化政务公开,确保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风,坚决反对奢侈挥霍、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我们告别了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了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十二五”。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10日在淮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淮安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

淮安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月10日在淮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樊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淮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2003年至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量质并举的良好态势,在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大提升的五年。预计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亿元,年递增14.1%;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3.4亿元,年递增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年递增27.6%;三次产业比例为 17.1:48.1:34.8,二三产业比重比2002年上升9.7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累计完成工业投入908亿元,是上五年的6.1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税分别达1050亿元和119亿元,是2002年的3.6倍和3.8倍,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5%,淮钢成为首家销售超百亿元企业,辉煌太阳能、今世缘、康尔馨等6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电子信息、特钢、盐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初露端倪,富士康科技城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比2002年上升1.4个百分点;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中心城区“四区联动”全面推进,新建省级开发区6个,全市累计开发面积153平方公里,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的36.4%、30%、18%;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30.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完成省定目标。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1亿元,年递增14%。县域经济实现较大突破。县(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分别比2002年提高0.6、10.5、18、21.2个百分点;镇村经济加快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有序推进,53个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1.5万元;高效种植业、规模畜禽业、特色水产业比重分别达到20.3%、40%、18.8%,70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直接 带动基地172万亩、农户60万户,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850个,参加农户占比达20.2%;全市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434个,淮安大米、盱眙龙虾等4个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服务业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增加值266亿元,年递增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02年提高4.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1%;新型服务业不断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起步;启动了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实施了钵池山公园、会展中心、中央新亚国际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00亿元、409亿元,信用一证通、快易通、快捷通等金融新产品得到广泛使用;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建成淮安国际商城、洪泽湖水产大市场等一批商贸项目;旅游业预计接待游客731.3万人次,实现收入60.8亿元,年分别递增18.6%和28.5%,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功举办了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稻米博览会、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洪泽湖水文化旅游节、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等节会活动。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大改观的五年。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淮阴、楚州融入主城区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由70平方公里扩大到95平方公里,人口由70万增加到95万,城市化率达40.1%;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 划等,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投入410亿元建成1700多个城建重点项目,亮化、美化、绿化、硬化、无害化、便民化工程全面推进,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探索实行重心下移、以区为主、居民自治的城管新机制,亲民理念、和谐城管品牌获得好评,防违治违工作成效明显;全民聚力创“四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称号,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技术考核,健康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全国文明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创建全面启动。县城和镇村建设力度加大。四个县城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日益显现,发展环境显著提升;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取得新成绩,河道疏浚、村庄整治等工程深入实施,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建成宁淮、宿淮、淮盐高速公路淮安段,改造干线公路300公里,实现市县公路一级化,成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新长铁路客货运全面开通,淮安火车站建成运营,淮安中长期铁路规划开始编制;淮安新港一期、京杭运河“三改二”等工程深入实施,盐河航道整治前期工作快速推进;淮安民用机场筹建进展顺利。华能淮阴电厂二、三期和淮安经济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运,江苏国信楚州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创了全国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先河,建成西气东输天然气门站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在抗击特大洪涝灾害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水北调东线淮安段工程有序推进,城市截污导流项目全面启动,洪泽湖大堤加固、圩区洼地治理和入江水道除险加固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农村水利建设、农业开发和农业机械化成效明显。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大发展的五年。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成功举办中国(淮安)科技洽谈会,累计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2772项,申请专利5357项,人才总量净增近4万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8.1%、99.5%、73.1%;全面完成“三新一亮”、“四配套”等工程,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高教园区粗具规模,入驻院校6所,在校生6.5万人,成功引进西安外国语大学来淮办学。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市卫生五大中心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健全,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金湖、洪泽、清河创成省“十五”计划生育示范县(区)。文体广电事业协调进步,确立了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建成大闸口文化风貌区、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文化设施,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首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新建健身会馆等一批城乡体育设施,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建成淮安新中波台,开通城管广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 提高;“四五”普法如期完成,“五五”普法全面展开;平安淮安、法治淮安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成功处臵“3·29”重特大事故,信访工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认真抓好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顺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国土资源、人防、食品药品监管、质监、物价、气象、防震减灾、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大突破的五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完成市属企业改制215户,改制面达98.6%,理顺劳动关系8.5万人,提留、支付职工安臵费和经济补偿费21亿多元;成功实施淮钢、安邦、清棉等与行业内优势企业的并购重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市直管理执法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农村“一免四补”和夏粮托市收购等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三麦、水稻和能繁母猪保险全面推开。投融资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万邦香料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实现了淮安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全面落实,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顺利完成,国库集中支付全面实施,财政监督稽查工作进一步提升。全民创业成效显著,民营经济加速发展,注册资本达400亿元、增加值395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6倍和2.6倍,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份额达到60%。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累计到账内资7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总投资超过18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城项目的落户,掀开了我市对外开放新的一页。五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7.3亿美元、外经营业额6.8亿美元,新派境外劳务2.42万人次,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个,缔结国际友城3个。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大改善的五年。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1万元、5100元,年递增10.9%、8.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亿元,年递增16%,比上五年平均增速提高5.2个百分点;用于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城镇居民、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0平方米和32平方米,住房公积金归集面达66.5%;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移动通讯拥有率、互联网注册用户率、有线电视行政村通达率分别达29.6%、23.5%、10.7%和93%。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收学杂费,减免费用1.8亿元。农村两轮五件实事成效明显,基本完成农村改水和5600户草危房改造,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2.5万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受益农户8.5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000多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1%。投入扶贫资金6亿元,整村扶贫扎实推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4%以内,新增就业岗位22.5万个,下岗 再就业19.2万人。社保体系逐步完善,17.2万城乡低保群众实现动态的应保尽保,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建成保障性住房200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补贴450万元,资助各类贫困生62.8万人次,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6897户,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1岁。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创新大推进的五年。制度创新全面实施,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理顺各级行政机构的权责关系,逐步下放项目核准、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权限。设立政府工作创新奖,组织实施了200多个创新项目,政府部门全面开展ISO9001标准体系认证。建立规划咨询、土地管理、公益性项目投资评估等制度,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担任市政府顾问,召开听证会,实行公示制,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各级政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满意率99%。政务公开步伐加快,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服务、招投标交易、电子政务、政府110四大平台,95%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严格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市政府领导班子带头规范从政行为,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这是市委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位老同志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和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向解放军和武警驻淮部队官兵,向来淮投资建设者,向长期关心支持淮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斗,五年的探索,为今后发展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五年来,我们坚持把中央和省里的精神与淮安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宏观调控中寻找机遇,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内外部优势,用改革的办法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淮安加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量质并举加快发展。五年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以市场机制为取向,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五年来,我们立足后发展地区的现实,遵循市场经 济规律,在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整合外部资源,集聚发展要素,为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必须始终以人民需求为根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无论是制定政策、作出决定,还是安排财力、分配收入,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始终以真抓实干为准则,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五年来,我们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充分调动各级各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一切力量,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经济集聚度和外向度不高,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还不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镇村经济比较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不足,社会管理机制还比较滞后,全社会创造活力还不强,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持续增收的渠道还不宽,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仍然不少,公共安全压力较大,政府职能转变、机关作风建设和领 10 导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提高,和谐社会建设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淮安跨越发展

党的十七大在深刻分析我国发展新趋势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要求;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新任务;市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确保2015年、力争201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发展不足,在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的条件下就面临着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在物质积累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就面临着实现公平和谐的新追求。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新要求,实现全市人民的新期待,只有牢固树立跨越发展的新思路,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淮安特点的又好又快发展之路。面向未来,淮安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跨越发展的需要,更有跨越发展的可能。从所处阶段看,我市农业从传统自给型向现代高效型转变,工业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服务业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多样化消费和生产性服务转变,城镇化从突出中心城市建设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社会保障从低水平、生存型向广覆盖、发展型转变。这种阶段性发展特征,决定了今后五年是淮安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累期、关键期。从有利条件看,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有利于我 们更好地集聚外部资源;全省区域共同发展和振兴苏北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争取上级支持;周边地区逐渐形成的综合优势可以为我所用。特别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为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积极寻求跨越发展新动力,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拓展跨越发展新空间。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提前1-2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落实“六个更加”的新要求,坚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开放活市、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努力构建经济又好又快、文化活跃繁荣、生活宽裕幸福、生态自然优美、社会和谐稳定、政治清明开放的新淮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人均超全国,增速超全省,苏北争进位,全面奔小康。就是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努力赶超苏北兄弟城市,主要指 标基本达到全面小康要求,部分县(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主要预期指标是:到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65亿元,人均GDP超4000美元,达到3.15万元,年递增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年递增25%以上;财政收入超300亿元,年递增2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0亿元,年递增25%以上;城市化率超50%,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超3000美元,达到2.2万元,年递增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000美元,达到8200元,年递增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领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稳定增长机制。

实现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必须认真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经济发展坚持量质并举。立足科学发展,突出好字优先、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优中求进,真正实现量质并举、又好又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共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由发展一般加工业向培植支柱产业转变,由主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向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内外并重转变;创新发展举措,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 者素质转变,由招商引资依靠外力发展向同时激发内生动力转变,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城乡统筹实现互动并进。基本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确立重点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布局全市生态、生产、生活区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科学规划市域城镇体系,增强对外集聚和对内辐射双重功能;建成苏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国土功能开发;合理规划市、县、乡镇三级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产业梯度延伸和集聚,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不断完善就业、社保、住房等政策制度,逐步推行城乡居民的平等待遇;有序推进城市居民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创建良好人居环境。

———社会建设追求公平和谐。突出政府主导,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幸福安康。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增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水平;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的充分就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促进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和城乡居民 收入提高;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创建平安淮安、法治淮安,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安定团结;保护历史文化,创造当代文化,构建创业创新创优核心价值观,发展活跃、繁荣、和谐的地域文化。

实现五年的跨越发展,必须抓好开局,打好基础。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招商引资固定资产到位资金450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6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和10%,物价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空气质量优良率8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2%和3.2%,中心城市、县城镇绿化覆盖率和全市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9.5%、35%和21%。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

新型工业化是淮安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全力加以推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大力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全力发展大产业。做强做大三大千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富士康等企业为龙头,充分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重点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链,全力打造苏北IT产业制造基地;特钢产业利用淮钢与沙钢战略重组机遇,以延伸加工和产品配套为方向,形成特钢产业链,全力打造中国三大特钢产业基地之一;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加快盐岩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氯碱化工新材料,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全力打造中国新兴盐化工新材料基地。到2012年,力争三大产业销售突破1500亿元。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轻工建材、烟草、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每个县(区)着力培育1-2个百亿级产业,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组织实施大项目。围绕三大千亿级产业发展,今年确保富士康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做好富士康显示器、LED照明、纳米电线等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快推进100万吨大无缝合金管、50万吨精锻项目进度,开工建设台玻200万吨纯碱、离子膜烧碱和环氧氯丙烷项目。每个县(区)每年引进实施2个以上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今年重点加快银珠盐化工综合开发、德新年产30万吨无缝钢管、井神60万吨纯碱等项目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批优势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力争每年实施10个10亿元以上或1亿美元的技改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销售超500亿、300亿、100亿、50亿、10亿的企业梯队。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给予企业家更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科技开发园区、高新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发机构等基础平台建设,每年确定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引进一批拥有创新成果、通晓管理、善于运作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产值的20%以上。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力争五年内培育和引进国家级品牌10个以上,省级品牌20个以上。

全面提升开发区载体功能。优化工业产业布局,积极打造京沪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宁淮(连)高速公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引导开发区、专业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和物流产业向沿路两侧集中,提升产业集聚度。实施“五区联动”战略,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标,大力推进市经济开发区与清河、淮阴、楚州开发区以及涟水西南片区沿京沪高速公路两侧联动发展,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全市经济,实现苏北争先,争取赶超苏中,努力追赶苏南。今年上半年,确保出口加工区、海关、商检、保税仓库等全面运行。积极开发各类专业园区,凸显产业特色,促进产业集聚,建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富士康科技城为依托,规划建设淮安软件园,承接软件服务外包和代工业务,建成1个省级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育5户以上省承接服务外包重点 企业;以淮安民用机场建设为契机,规划空港产业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高教园区、留学生创业园为载体,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研发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县(区)开发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集成配套、功能完善,注重节约资源、集约发展,提高开发区建设水平,到2012年县(区)开发区工业销售全部突破150亿元,培育1个销售超300亿元、2个销售超200亿元的开发区。加强与苏南挂钩合作,加速开发区共建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努力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服务外包,深化改革,推动淮钢、清江石化、淮阴卷烟厂等大型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向外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引进外资制造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集聚,争取把富士康科技城培育成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的新型园区。增强规模集聚效应,通过规划布局,支持生产服务业向城镇、开发区、沿路产业带集聚,形成层级分布、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集聚区与工业开发区同等待遇,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生产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进 一步完善市场规划布局,鼓励现有市场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工业原料、生产资料市场,加快市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和特钢、盐化工产业物流园建设,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苏北物流枢纽城市。

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依靠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所有企业2009年底前淘汰列入目录的落后用能设备。深入推进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关闭“小化工”的三年计划提前到今年底全部完成。依靠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实施企业能源管理和耗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大力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清洁生产,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率,确保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广太阳能和沼气利用。依靠加强管理节能减排,完善和落实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全面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全市工业废水、废气全部达标排放,县(区)在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的基础上,加快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发挥应有效应。积极探索中水技术应用,创建节水型城市。

四、全力打造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

围绕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大力推进市域范围内城镇群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壮大产业实力,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努力构建江苏第四都市圈。

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积极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尊重自然,优化结构,集约开发,有机协调,确保全市列入省重点开发区域,实现市域规划全覆盖。立足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抓紧修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以一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四个中等城市为副中心、一批中心镇和特色镇为节点的城镇群。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机遇,中心城区打破行政分割,促进各功能区规划、分区土地规划相互衔接,确保可持续的生态空间、又好又快的发展空间、宜人舒适的生活空间各得其所,有机融合。加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推进乡镇合并,重点发展中心镇,合理发展特色镇。

努力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投入160亿元,协调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建设,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路建设突出连线成网,全力实施205、237等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重点解决相邻县(区)、沿湖、沿边乡镇通达问题,力争所有乡镇30分钟上高速,基本实现县与县、县与主要乡镇一级公路连通。铁路建设围绕构建“米”字型铁路网,今年开工建设宿宿淮铁路,争取早日实施淮扬镇、淮连铁路,做好宁淮铁路前期工作。水运建设突出内外 相联、通江达海,建成淮安东港,完善淮安新港功能,加快推进盐河航道“五改三”整治工程,积极争取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淮安民用机场,确保2010年实现首航。加强站场配套工程建设,建成淮安汽车南站和北站,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衔接。完善天然气、石油、卤水等管道运输体系,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大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成韩侯大道二期、漕运西路等路桥工程,形成“十纵十横”的道路主骨架,将城市支路网占比由20%提高到40%;加快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排涝等配套设施建设,市区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6%和85%以上;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推进输电网络建设、城市电网改造和信息网络升级。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基本建成苏北区域性商业、商务中心。淮海中心商业区重点实施中央新亚国际广场、金鹰国际等项目,丰富休闲、娱乐功能,成为商业集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加快推进会展中心、万达广场等项目,突出抓好金融保险、文化场馆、星级宾馆和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土地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楼宇经济和区域性总部经济,为商务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为商务集聚区。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开发城市商业活力。市抓规划统筹、区抓运作实施,对建成区内清河、清浦环境较差的居民区和城中村实施开发改造,同步推 进淮阴、楚州旧城改造。规范、引导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加强质量综合管理,建成各类住房800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300万平方米。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完成南水北调里运河截污导流工程,贯通城区自然水系,启动城市绿肺建设,强化城市绿地管理,彰显绿水生态特色。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和社区职责,逐步形成规划在市、管理在区、落实在街道和社区的体制。加快社区、居委会服务阵地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和待遇,建立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健全城管长效机制。年内启动数字城管,逐步免费开放城市公园。在巩固已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和健康城市创建活动。

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围绕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五大品牌,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尽快形成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人文景观和以洪泽湖、铁山寺、荷花荡等自然山水为主题的南三县生态风光两大旅游圈。改造提升现有景区景点,抓好河下古镇、码头古镇等旅游资源开发,建成8个4A级景区和10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力拓展旅游市场,精心编排红色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线路,重点瞄准沪宁、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新长铁路沿线大中城市开展促销,主 22 动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确保旅游业总收入年递增30%以上,使淮安成为苏北旅游目的地城市。

五、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定不移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在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一体化上开创新局面。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蔬菜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优质稻米等,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形成县(区)11个年销售10亿元的优势主导产业。今年,全市高效种植业、规模畜禽业和特色水产业占比分别提高到26%、50%和24%。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主攻基地型、物流型和出口型龙头企业,拓展休闲、观光农业招商,争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今年确保固定资产到位资金45亿元。到2012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0户,年销售超1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0户以上,年成交额超20亿元的龙头市场达到2个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积极申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名牌农产品,争创国家级粮食、水产品、蔬菜物流市场。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全面落实治淮“新三项”工程,加强河湖管理,推进农村危桥改造和机电泵站建设,今年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22万 亩。稳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注重建筑节能和防震减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深入开展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减少面源污染。探索建设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逐步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办法,今年改造农村卫生户厕11.4万座。积极推广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实施农田林网、绿色通道等造林工程,形成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相融合的乡村风貌。

延伸扩大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年内将县乡公路延伸到农民集中居住点,客运班车通达率100%;继续实施“三百工程”,提高农村素质教育和学前教育水平,关爱留守儿童,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全覆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推进体育设施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乡村治理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广泛开展文明乡镇、村、户创建活动,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重点突破镇村经济。全力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努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积 极发展特色镇,合理调整乡镇布局,发挥潜在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县城镇财政收入超2亿元,重点中心镇财政收入超5000万元,所有乡镇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经济,探索建立村级创业点,逐步实现资源性资产向资产性资产转化,加大对223个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有效化解村级债务。到2012年,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全市村均突破30万元。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股份和社区股份三大合作,逐步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比重。高度重视和关心村组干部,不断提高村组干部经济待遇和自治能力。

全力推进县城镇建设。做强做大开发区,加强规划,加快开发,加大招商,逐步成为县域经济产业聚集区、中等城市的现代化新城区;做优做美老城区,提升功能,激活市场,强化管理,逐步成为县域居民最佳人居环境和文化、商业聚集区,努力把县城镇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聚集地、对内带动的辐射源,争当苏北发展排头兵,争做融入苏中领先者。加快县域副中心规划建设,五年初见成效。

六、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是创造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开放是淮安融入国际、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新的要求、新的期 待,需要我们更深层次、更加积极地推进改革;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更广领域、更加主动地扩大开放。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着眼于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巩固改制成果,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促进国有资本优化组合。继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实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部门零基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阳光工资政策;改革行政支出结算方式,推行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全面实施代建制,实行政府投资公共事业项目建、管、用分离,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年内完成江苏银行县级设点任务,五年内争取两家以上商业银行在淮设立分支机构,争取一批商业银行来淮设立代理处。大力实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邮政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全力开拓资本市场,引导扶持银珠集团、今世缘公司等企业上市,争取五年内上市企业达到8家以上。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调整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管理体制,发挥区级政府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扩权强县,增强县级政府在县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创新资源环境保护机制。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政府目标责任制,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重大项目用地,规范土地出让程序和出让金管理,全面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促进节能环保,严格执行环境价格政策,实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

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大内资招商力度,全面对接长三角、全力提升珠三角、积极开拓环渤海湾,组织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围绕主导产业主攻国内500强和国字号大企业,进一步强化专业招商,着力引进关联度大、集聚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龙头型大项目;结合招商扎实开展旅游、美食推介活动,确保固定资产到位资金年递增30%以上。加强外资招商攻坚,主攻台湾、提升港澳、突破日韩、探索欧美,全面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对台招商上,发挥富士康优势,拓展新项目合作,引进关联企业,加快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全面拓展与台湾各界的产业招商合作,积极承办苏台经贸洽谈会,努力建设苏北台资新高地。港澳招商上,利用CEPA平台,瞄准港澳服务业优势,招引品牌企业,开拓服务业市场,提升服务业水平。日韩招商上,抓住企业区域市场布局调整机遇,发挥淮安地理优势,主攻日韩在华投资密集地,借船出海,争取重大项目落户。欧美招商上,发挥淮安的资源优势,寻求合作机会,引进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尤其在特钢、盐化工方面率先突破。发展外经外贸,坚持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境外劳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七、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育才兴教、医保惠民、住房、残疾人帮扶、敬老爱老、农村改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法律援助十大工程,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力落实富民举措,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并举、扩大城镇新增劳动力与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并重,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居民都享有就业机会。加大技能培训和政府帮扶力度,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被征地农民、社会无业青年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由政府实行 保底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当年“动态清零”。对城市规划区内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并确保其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工资协商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形成最低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实行城乡人力资源动态管理。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基本保险覆盖所有劳动者,加强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提高廉租房保障标准,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今年新增廉租房房源600套,新建经济适用房3000套,努力实现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在稳步提高城市低保标准的同时,重点帮助农村低保对象,经过五年努力确保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形成筹资动态增长机制,今年将参合标准从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政府补助每人80元。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和重度残疾人供养标准。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老年人福利事业,从今年起市县全面启动示范性养老 机构建设。做好优抚安臵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逐步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努力构建苏北人力资源高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化解义务教育债务,着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学前三年幼儿教育,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待遇,确保到2010年全市所有中小学都达到省定合格标准。从今年起,城乡义务教育在全面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全部免费提供课本,城乡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500元。进一步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普通高中生按在校生10%的比例发放每年1000元助学金,高等学校学生按20%的比例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积极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政策。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关注农村高中,扩大优质资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市属职业学校化解债务,引导职教资源向高教园区集聚,加快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学院等新校建设,县(区)全部建立职业教育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建成苏北职业教育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科学生活方式,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今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89%、99.5%和93.5%。

积极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构建苏北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完成市一院扩建,建成市中医院病房楼、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等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名院、名医、名专科战略,新增一批省级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大体系,普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确保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示范化标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药品价格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机构管理水平。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进人口计生行政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从今年起实施农村“二次改水”工程,用三年时间解决农村居民安全用水问题。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重抓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努力把淮安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市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和淮安名人馆、中国漕运博物馆、市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运动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一批标志性工程。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完成城区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抓好文化产业的旅游开发,加快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加强寺塔道观、会馆园林、名人故居等名胜古迹的保护,注重历史文化研究,做足名人、名景、31 名菜文章。今年,精心组织好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认真办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第四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淮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重视淮海戏、淮剧等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组织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完善金湖秧歌、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巩固提高全国诗词之市创建成果。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用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鼓舞斗志,筑牢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以加强大调解、大防控和基层基础三大建设为重点,开展新一轮平安淮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应急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推进阳光信访,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加强人民防空和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

质量,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淮安凝聚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

八、努力提高跨越发展的领导力

任何地方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淮安的过去是繁华的运河之都,淮安的现在是充满活力的后发展地区,淮安的未来是辐射2000万人口的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我们将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咬定目标,努力走出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战略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创新的思维,深入研究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思想上的领先。着眼全局谋划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量一区一域发展,在世界经济坐标系中找准自己方位,既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更抢抓难得发展机遇,努力创造后发优势,大胆与发达地区同台竞争,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快的赛,聚天下资源,为淮安所用。面向未来推进发展,破除落后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正确把握经济规律,主动应对宏观调控,不搞对策搞对路,在呼应宏观战略中抢抓机遇,在适应形势变化中推进发展,努力增强工作的创造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开拓创新服务发展,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强力推进政府工作创新,只要符合淮安发展需要的事情就大胆去试、大胆去闯、大胆去干,宽容探索中的

失误,允许创新中的曲折,善待竞争中的失利,把方方面面的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科学规范,高效施政。以建设法治政府为核心,进一步规范施政行为,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规范健全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更加注重科学决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民主程序,健全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努力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更加注重高效运转,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拓宽公开渠道,完善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和招投标平台,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大力实施政务流程再造,力求政府部门服务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质量最优。更加注重工作落实,切实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一抓到底,务求必成。继续加强督查工作,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努力消除行政不作为,坚决杜绝乱作为。

创新机制,促进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创新合作共赢的新途径,最大限度集聚市场要素,最大力度推进淮安的跨越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

场经济规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放的放开放活,在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灵活多样地吸引外来生产要素,互惠互利地推进大开放大发展。坚持以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地方实际和人民需求出发,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领先市场、符合人民愿望的发展举措,对所有市场主体诚信施政,让各方人才都能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各类有益投资都能成功地落户淮安。坚持以和谐为目标,既注重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更关注公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障每一位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做好就业、教育、居住等每一件民生大事,让全市人民共享小康建设成果,以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升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求真务实,勤廉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加强作风建设,既创发展新业,又开清廉新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大力弘扬为民宗旨,坚持以民为本,始终不渝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奢侈浪费。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沉下心来干实事,扑下身子抓落实,开拓进取不

自满,脚踏实地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为发展尽全力,为改革担风险,为基层分忧愁,为社会作贡献。大力弘扬廉政风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审计、监察、财政、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强化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更加勤勤恳恳干事,更加清清白白做人,努力建设一支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淮安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过去的成绩令人鼓舞,未来的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务实创新,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创淮安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下载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3日在淮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3日在淮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