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兴县蓄电池及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进度情况汇报
长兴县蓄电池及新能源 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2011年12月
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和全国铅酸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狠抓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推动、氛围营造、智力支撑、合力推进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产业集群示范区(蓄电池)基本情况
长兴县蓄电池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兴起而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长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被省政府列为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并拥有“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等称号。通过2005年和今年的两次行业专项整治,我县蓄电池行业终于实现了“浴火重生”后的完美转型和华丽转身,走上了一条适合长兴实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形成了以动力电池为主,光伏、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发电等新兴的新能源支柱产业。目前,我县共有铅酸蓄电池生产组装企业30家(其中原地提升14家,搬迁入园16家,目前已有12家企业在试生产),今年1-11月份,蓄电池规上企业共完成产量1300万KVAH(约12AH电池9000万只),实现产值99.7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占全县规上产值的16.8%;销售收入超200亿元(1—11月,天能集团长兴部分销售收入100亿元,超威集团长兴部分销售收入90亿元);全行业实现税收2.6亿元,同比降低22.6%。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行业地位突出。长兴县有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企业,其中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生产能力在35万只/日左右(通过今年专项整治,目前生产能力约16万只/日),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品牌市场国内领先,约占国内全行业的45%,行业地位举足轻重。天能、超威是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电动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定价方面拥有国内行业话语权。
(二)区域品牌响亮。“长兴蓄电池”成为行业旗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拥有“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国家绿色动力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浙江省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浙江省蓄电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7块国家级、省级牌子,并形成了“天能、超威、振龙”等一大批国内知名蓄电池品牌。
(三)公共服务完善。2009年筹建的“浙江省绿色动力能源集成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全国蓄电池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检测、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并被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指定为其新型动力能源唯一的准入检验单位,已为省内外55家蓄电池生产企业、120家原辅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了科技检测服务。(四)新兴能源发展。长兴电池产业向新能源产业升级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镍氢电池、锂电池产业化发展。天能、超威、振龙、兴海能源等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生产企业发展迅猛,50%锂电池应用于电动助力车、电动汽车,50%用于电动工具、移动电信及数码类产品,其中天能、兴海能源等锂电动车已在长三角部分超市出售,并出口欧美地区。
二、储能电池、车载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研发突破明显。目前已有5家企业涉足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储能用电池研发领域。天能集团、超威集团独立研发的电动汽车专用电池均顺利通过了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产品性能检测,进一步巩固了长兴县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天能集团携手雅迪电动汽车,成为上海世博会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及纯电动汽车的供应商;超威集团的长寿命光伏储能电池开始在厦门太阳能照明试点工程中使用;而昌盛电气的超级电容器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光伏电产业稳步快速发展。全县共有12个光伏电项目开始实施,共计总投资154亿元。
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效益显现。长广集团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项目和夹浦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已投产。
五、风力发电项目进展顺利。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华东分公司签订风力发电开发协议,目前正处于风力测试阶段,进展顺利。
二、推进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主要做法
近年来,长兴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企联动原则,充分发挥平台支撑、科技支持、龙头带动等作用,有力推动了蓄电池及新能源产业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
(一)突出平台支撑,促进产业发展集群化。坚持加强战略筹划,认真布局建设蓄电池产业集群化发展平台载体。优化集中区 布局,明确城南工业功能区和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为我县铅酸蓄电池产业集中区,并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推动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其中城南工业功能区已有10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入驻,总投资 35亿元;新能源产业园规划面积为17.8平方公里。
(二)突出政策引导,增强产业发展生命力。制定了《长兴县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严格准入条件,鼓励企业提升装备水平、实施兼并重组,在推进蓄电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着重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蓄电池企业技术创新、设备投入、工艺更新。在《长兴县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中,我们以光伏、新型电池为核心,努力把长兴建设成“一综三专”的光伏产业新高地、新型电池产业集群地、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基地,使新能源成为长兴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突出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发展可持续。今年三月,中央和省政府部署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对加快我县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更是一股强劲的东风和一次难得的战略契机。我县在国家、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落实环保部“六个一律”和省“八个一律”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周密的专项行动方案。在整治思路上,并没有全盘否定铅酸蓄电池产业,而是具体分析了该行业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从如何健康有序发展该行业出发,结合我县实际,紧紧抓住本次专项行动的契机,认真主动落实各项工作,变“危机”为“转机”,坚决淘汰“低小散”、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工艺装备水平、严格项目准入,加强政策引导,实现产业升级,打造成为全国铅酸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经过政府督促、企业主体、政企合一的共同努力,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原地整治提升 的14家,搬迁入园的16家,淘汰关闭的31家)。
(四)突出科技支持,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长兴县蓄电池产业不断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努力以自主创新提升行业竞争话语权。与国内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行业中已建立2家博士后工作站,6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7家企业被评为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蓄电池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县高新技术产值的比重63.6 %。
(五)突出龙头引领,打造集群发展领头羊。积极实施扶强扶优战略,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全县蓄电池产业集群发展。我县仅有两家上市公司都为蓄电池行业(天能国际、超威集团),另有3家拟上市蓄电池企业(昌盛集团、诺力集团、振龙电源)。总投资1.6亿美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江森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7.6亿元的天能循环经济园以及超威总部经济园等一大批蓄电池产业大好高项目相继落户,有力推动和提升了长兴蓄电池产业发展。
三、下一步发展目标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按照“绿色、创新、领先、和谐”的要求,以专项整治倒逼产业提升,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发展,以绿色环保建立竞争优势,以和谐合作创优产业环境,以科技创新拓展升级途径,鼓励企业战略重组,以大企业大集团、新装备新工艺引领蓄电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新型电池为核心,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县蓄电池产业实现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年入库税收20亿元以上,力争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
家以上,50亿元企业2家以上;新能源产业力争实现产值3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20亿元企业1—2家,超10亿元的企业7—8家。
四、下一步发展举措
针对长兴县蓄电池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制约,结合长兴“十二五”规划对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下一步,抓好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推进蓄电池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提高认识抓落实
一是主导提升。要以这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有效机制。成立长兴县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切实加强铅酸蓄电池行业监管,合力完成限期淘汰和整治提升任务,引导和倒逼企业转型发展。深化细化县领导联系铅酸蓄电池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工作重心由“推整治保稳定”向“促转型助发展”转变,确保企业规范提升按期到位,园区建设如期出形象、见效益。二是把握机遇。一是把握需求扩大的机遇。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市场广阔(我国电动自行车数量达到1.3亿辆,每年对蓄电池的更换需求近1亿套),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好,储能电池空间无限,二是把握转型升级的机遇。在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环境下,不折不扣完成铅酸蓄电池企业“三个一批”整治工作;不折不扣执行铅酸蓄电池企业生产技术装备准入标准、环保准入标准和职业卫生准入标准;不折不扣实现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全面提升工艺装备和污染物治理技术水平。
(二)咬定目标抓落实 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绿色动力电源中心和全国铅酸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依托长兴的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按照“七化”要求,打造以长兴为总部的集团经济,培育成具有千亿级规模的产业基地。
一是实现布局园区化。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按照郎山区块布局铅酸蓄电池组装企业、城南区块布局铅酸蓄电池组装企业和适度配套内化成企业的规划导向,支持和鼓励园区外铅酸蓄电池企业入园发展,禁止在园区外新批新建铅酸蓄电池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县铅酸蓄电池企业全部集中到园区发展。二是实现企业规模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2014年底前淘汰关闭连续两年产能释放不足80%的铅酸蓄电池企业。鼓励企业内部自我调剂,做大蓄电池组装规模,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蓄电池产能。三是实现工艺自动化。支持企业技术装备改造提升,提高企业工艺装备自动化水平,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工艺“自动化、机械化”改造。四是实现厂区生态化。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集约节约为导向,进一步落实节能、节水、节地、减排等举措,优化厂区空间布局,完善节能减排设施,打造生态企业。五是实现产品多样化。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推动产品技术革新,加大新型电池研发力度,鼓励研究和发展胶体铅蓄电池、卷绕式铅蓄电池、双极性铅蓄电池,积极开发生产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池、储能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动蓄电池产品多样化发展。六是实现用途多元化。鼓励企业扩大蓄电池产品应用范围,开拓蓄电池市场新空间,支持企业从为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提供动力配套,向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叉车等其他动力电源应用领域延伸,加快从动力应 用领域向UPS电源、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配套储能领域拓展。七是实现新能源规模化。通过引进发展、引导发展、重点发展、集群发展等措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技术支撑平台与产业配套体系,建成国内知名,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
(三)提升影响力抓落实
一是依托技术打品牌。加强对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研发,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不断提高新型电池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建立较为完整的新型电池产业链;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积极培育若干整车和配套产业的自主化品牌。二是鼓励企业创品牌。引导企业树立品牌竞争意识,激励企业增加品牌建设投入,按照“培育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围绕创建国家、省、市、县“四级一体”的品牌商标体系,加快蓄电池企业品牌梯度培育步伐,力争新增一批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三是推动区域创品牌。强化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力度,探索提升区域集体品牌的内在动力机制和运作模式,形成品牌创建、品牌运作、品牌价值“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系统,塑造和提升“长兴制造”形象,扩大“区域品牌”效应。
第二篇:新能源产业园区汇报材料
新能源产业园区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全力配合下,经过全体干部和入园企业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园区基本情况
(一)光伏发电项目
2010年省政府确定的靖边县光伏产业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12300亩,位于我县杨桥畔镇九里滩村。目前已有4家企业入驻园区,累计投资9.8亿元,已并网装机50mw。其中,陕西光伏20 mw,上网电价为每度电1.15元,年发电量达3000万度电。中国国电和中国华电分别5mw,是“金太阳”示范工程,执行脱硫上网标杆电价0.3974元,年发电量可达700万多度电。神华国华20 mw,是国家特许权招标项目,执行电价为0.8687元,年发电量也为3000万度电。
(二)风力发电项目
到目前为止,驻靖风力发电企业已有8家。累计每期平均投资4.1亿元,每期投资装机容量均为49.5 mw,上网电价统一为每度电0.61元,目前有3家企业共7期已实现并网。分别为山东鲁能靖边席麻湾风电场一期,国电祭山梁风电场一、二、三期,国电草山梁一期,华能龙洲风电场一、二期。每期的年平均发电量为9600多万度电,已累计完成 1
装机350 mw。
二、工程进展情况
(一)光伏发电项目
比亚迪公司计划投资装机200MW,陕光伏计划续建300MW光伏电站、中国国电、阿斯特和振发新能源均有不低于50 MW光伏电站的投资意向。
(二)风力发电项目
中电投一期席麻湾李家梁风电场13台风机已完成吊装,2013年6月33台风机全部投产发电,同时,李家梁二期将于2013年5月开工建设,10月实现全部风机投产发电。
华电王渠则风电场110kv升压站和综合楼建设即将完成,一期12台风机于今年6月底并网,其他13台与二期33台计划于今年8月底全面并网。
大唐新能源小河元梁山风电场110kv升压站和综合楼正在建设中。8台单机容量为1.5MW风机已并网,其他计划于7月底实现并网。
华能龙洲风电场三期一边施工一边并网于今年8月底全面实现并网。
国电龙源3月21日开工,一期110kv升压站和综合楼建设已经启动,土建工程在做集控中心场平和站内交通道路修整。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很大,园区环园道路硬化、绿化、环卫等工作跟不上,影响园区整体形象。
(2)土地征用问题严重制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尽管县委县政府给予很大的支持,镇党委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和实际需求相差很远。
(3)当地群众阻工现象频发。主要表现在补偿款没有及时兑付在农民手中和个别农民对土地补偿政策不明确,无理取闹。
(4)企业向当地群众提供的村级土地划界、乡级土地划界当地群众有异议,导致部分企业后续工程延期。
(5)个别风电项目受到当地政府在建项目影响使得工期延期。例如国电龙源受高家沟贾大线道路施工导致设备和生产运输受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意向企业的入园工作。配合意向企业做好入园前的土地选址、数据收集和并网接入等工作。
(2)妥善解决群众阻工事件,积极消除地企矛盾,帮助企业加快工作进度。
(3)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四通一平目标,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4)积极探索将发电项目与现代农业、特色养殖相结
合,积极培养和发展本地新能源人才,扩大本地就业渠道。探索将新能源项目与我县旅游项目、生态环保项目相结合,促进我县农业、教育、旅游、生态建设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小城镇建设
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小城镇建设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农民在城镇就业并迁徙到城镇定居;另一条是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为城镇,农民就地、就近转业从事工商业变为城镇居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镇人口比例提高18.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83个百分点。现阶段主要是大批流动人口从第一条途径涌向城镇,特别是涌向东南沿海城镇,使这些城镇迅猛扩张。深圳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城市。1980年建特区前,深圳及宝安县总人口仅31万,2000年已达700.84万,其中户藉人口121.48万,暂住的非户籍人口579.36万,95%以上都是外来人口。现在所说的城镇化建设,一般意向往往偏重在第二条途径,即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上,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人口聚集、能发挥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作用的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在东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些中、西部地区县级市甚至地级市的水平。
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还有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很多地方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还有一些城市脱离本地实际,贪大求洋,追求高标准,试图
建成国际性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等;只重视现代服务业,不重视那些能增加就业、吸纳农民进城的一般性服务行业的发展。
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城镇化建设上,发展小城镇的推动源应当是产业行为,即市场行为。小城镇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来支撑,即需要产业载体,这种产业可以是第二产业,也可以是第三产业,或者二、三产业并重。但在我国不同地区小城镇的就业结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员比例不同。小城镇发展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东部地区部分小城镇已初步完成工业化,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很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小城镇的发展。
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小城镇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为非农产业提供场地、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内容,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力,使之规模扩大。载体与内容的发展要相适应,否则会带来诸多问题。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发展在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下走了一条重内容轻载体的发展道路,把城市建设成为生产基地,建设了许多工厂,而忽视了生活消费,造成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并因此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现在全国各地搞小城镇建设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重载体轻内容,不少地方高标准搞基础设施建设,搞“五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而非农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使小城镇建设没有经济支撑。
非农产业集中效果不好。东部发达地区业已分散的乡镇企业搬迁成本太高,只好维持现状。中、西部地区则缺乏乡镇企业,许多乡镇可以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乡镇工业,或者说还没有开始农村工业化进程,也就没有集中的对象。
从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城镇多因在交通要道上的商业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先有市(market)后有镇(town)。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城镇在原始市镇的商业功能上增加了政治、军事功能;资本主义社会又增加了工业功能。随着功能的增加,城镇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说,是先有非农产业,后有城镇建设。我们要实现大战略,就必须在理论上认识到非农产业与城镇建设的先后关系。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应该明确这一点,优先发展非农产业,壮大经济实力。
通过产业集群引导我国小城镇的建设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城镇建设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诸多方面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首先,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企业分工更为细化,从而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与一般企业内部的分工和规模经济不同,产业集群的分工和规模经济主要的不是单个企业内部,而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产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可能非常专业化。甚至可能只是某一类型的配件或某一道加工工序。而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很稳定,效益成本很小,因而可以共同分享规模经济的优势。此外,产业集群中许多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分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发挥其他组织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所以,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小城镇建设。
其次,产业集群能有力地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这也非常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产业集群就是重要的创新体系,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因而,产业集群能加速技术进步,不断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对于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更有明显的优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地缘接近、联系紧密、互通有无,技术扩散的速度非常快。技术的迅速扩散,使得每一个企业都能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工艺,调整要素投入组合,能够普遍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量,从而增加地区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第三,产业集群有积聚力量,会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群集中,这将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高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集群使某些(或某一)产业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企业家有组织地集中,成长能力非常强,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因而它必然对集群外企业和组织非常有吸引力。相关企业和组织如果有条件一定会向集群地区迁移。在现实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产业集群对外资的吸引。产业集群政策能够降低外资进入的成本和风险,对地区吸引投资非常重要;而外商投资的地域和行业集中又能够有力地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甚至能培育新的产业集群,这将对地区经济增长有双重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建设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产业集群为一些城市的经济集聚提供了动力和实现方式,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多数城市长期增长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如新加坡、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城市都利用产业集群策略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速地区经济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经济和竞争优势降低了产业集群的平均成本和产业集群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使产业集群所在区域无形资产提高,对其他地区的企业
很有吸引力,能吸引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集群地区,从而促进城镇经济增长。在地区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实现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它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产业集群以地区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共同促进为基础,没有区域内部的共生机制,就不能真正发挥集聚优势,单靠地理上的集中并不能创造出共同得益的相互依赖性。
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能脱离经济的发展,应该通过产业集群的优势来促进经济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现在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量多、规模小、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如果我们不顾这一现实而盲目发展小城镇,只能助长城镇化与产业化脱节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贻误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作者:白建国 梁红岩
第四篇: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
摘要: 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区域品牌发展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品牌建设理解简单化, 使得许多地区产业品牌建设出现混乱、缓慢的现象。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品牌的概念与内涵做了相关界定;其次,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互动关系;最后,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当前的区域品牌建设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相关建议。
Abstract: Developing regional brand based on the industry clusters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recent years.However, building brand without full understanding makes the process become slow and confused.Firstly, the article give a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brand;then, doing a study ab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y clusters and regional brand;Finall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gional brand building and proposing some recommendations about how to build a regional brand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zhejiang province.Key words: zhejiang;industry clusters;regional brand
关键词浙江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一、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概念及内涵
产业集群是指以大量产业关联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集聚某一地域为标志,关联企业(供应商、成品商、客商)和相关支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规制管理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1]。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是随着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品牌。它一般是指特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累积的产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声誉[2]。它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区域特性,一般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对其他区域具有排他性。二是产业特色,具有浓厚的产业底蕴,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优势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品牌效应,集群内的产业、产品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品牌提供了基础。
由于历史偶然或者政府主导,会吸引一些产业内相关企业在区域内集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区域范围内集中于特定产业生产过程的企业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化,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区域内企业获得了广泛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企业的成本普遍下降,可以利用其数量、价格、样式等多种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最终,区域将成为某些产品主要的供应地,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将形成区域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即形成区域产业品牌。
(二)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有形载体。
区域品牌是区域产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其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受到有形资产的制约。区域产业品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树立了区域产业的形象,确立了区域产业的地位,影响外部市场对区域产业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区域品牌能够脱离产业集群独立存在。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是区域品牌最初形成的基础,没有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区域品牌则不可能形成;同时区域品牌形成后,它能否不断扩大影响力,更依赖于区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3]因此,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品牌的有形资产主体,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区域品牌作用的发挥。
(三)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
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区域品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区域品牌也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3]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促使与区域产业相关的更多企业向区域内聚集,同时大量的资金、丰裕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及时的市场信息等要素也会源源不断涌入区域,这些条件为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浙江产业集群与品牌发展发展现状与问题
浙江省产业集群最先出现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台地区。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后通过逐步辐射到宁波、绍兴、金华等地,并于90 代末遍及全省,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模式。目前全省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区块有600 多个,其中100 亿元以上的37 个,10 亿元以上的285 个,产业集群区的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3。浙江产业集群与品牌蓬勃发展,一些品牌已经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嵊州领带、余姚模具、上虞裕下伞具、永康五金、义乌小商品、海宁皮革、大唐袜业、温州打火机、温州鞋业、柳市电器等。
目前,浙江省各地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培育和建立品牌,对于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竞争力不强、规模偏小等多种因素制约着我省众多产业集群与品牌提升的步伐。具体如下:
在浙江省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集群内企业区域品牌意识仍不强,品牌观念不足。在浙江不少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仍是以贴牌生产为主,自主品牌较少,产品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各产业集群地区普遍遇到发展瓶颈,造成产业集群的品牌缺失。
(二)品牌管理缺失
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性,集群内企业更加注重企业自身产品品牌宣传。虽然各地政府、协会会组织企业参加了国内外各种展会,也举办了各类展会,但从长远的区域品牌建设过程来看,如果没有一个负责区域品牌建设的管理部门,这些国字号区域品牌称号将很难得到充分利用和管理。
(三)品牌产品同质化
产品同质化是指当地产品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结构高度相似的趋势。[4]在区域内众多生产企业依托当地品牌进行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数目众多的企业在有限空间内高度集中,产品同质化加剧了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面临有限的市场容量,集群内部企业往往竞相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这些行为最终损害品牌形象,并使之逐步走向没落。
(四)品牌保护力度弱
品牌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难以用有效的手段阻止其他主体使用这一品牌。这样以来,就不能控制该品牌的使用者数量。非竞争性是指品牌被更多的主体使用时,在短期内不会影响其效用。[4]这一属性导致许多品牌使用者仅仅利用品牌价值,而不会对其价值进行保护和创新。这两个属性是区域品牌的内在特性,如果不借助外在的力量对其加以有效控制;就会使得品牌价值贬值。
(五)品牌国际知名度缺乏
浙江许多产业集聚,总产量上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现有的品牌缺乏国际知名度,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还不够强,这样的结果是往往沦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基地,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难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浙江产业集群与品牌发展的对策
针对浙江产业集聚品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应对解决。品牌发展是一项从内到外各主体分工配合的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积极建设发展产业集群与品牌。
通过宣传教育,培养锻炼一批有创造性、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提高产业集群中企业家的品牌意识,在培育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直至名牌产业的同时,塑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团队,并使他们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合作的文化氛围,形成共同建设区域品牌的强烈意识[5]。采用形式多样、创新与实效并重的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将有效的品牌传播资源与产业集群区域优势相融合,围绕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来进行诉求,保证产品包装、平面形象、终端道具的一致性,保证空中、地面的统一诉求,有效实施品牌传播。
(二)制定产业标准
品牌标准应当是以国际化为立足点,以产品质量、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和人员培训的全面标准化为技术性支撑,以历史文化为重要内涵的。[5]制定品牌标准时可以是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具体抓、名牌企业挑大梁。该品牌可以共享,并得到法律保护,进行市场化运作则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授权使用、有偿使用为主要交易方式来推进实施。在推动标准的工作上,政府不能缺位。浙江省各地政府在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方面,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和内部激励,为品牌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基础设施保障。
(三)建立总部经济
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企业集群的总部经济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工艺设计中心与信息平台,是公共性的省级综合性工程中心。[5]大的企业可在里面设工作站,而政府是其主要支持者。它有三项职能:一是加强对工艺和设计技术的研究,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国际化;二是帮助中小企业节省大量研究开发费用,增强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加入集群的凝聚力;三是搭建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并做好动态信息发布,定期举办一些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通过“总部经济中心”,可使区域内的企业最低成本地共享工艺改进和信息交流等。
(四)加强品牌保护
在品牌发展过程,政府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作为管理者,它的任务是负责对品牌的商标注册、价值评估和建立对品牌所有权的分配、补偿与利益约束机制,让“所有者”归位。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时,不宜轻易干扰市场和竞争,而应从公共资源(包括软环境)的供给上加强市场的力量,要寻找制约企业品牌发展的体制、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因素,着力加以改进,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设法解决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完善维护品牌的政策、法规,严厉查处假冒伪劣
产品,约束企业“搭便车”行为,防止集群内成员企业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保护品牌声誉不受损害,保障品牌长久存在,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发挥中介功能
中介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服务机构等)也应在品牌建设中发挥其特有的服务功能。浙江省各地行业协会和商会应加强品牌的营销工作,注重市场信息收集,开展市场调查、技术培训、交流市场信息,提供商务、技术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打破各种市场壁垒,维护行业利益。同时,行业协会、商会要开展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制定实施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导企业的竞争和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竞争,在促进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强集群的国际品牌力。专业服务机构可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市场开拓等服务来加快企业的成长,通过提供筹融资服务、创业辅导来培育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六)深化地方政府作用
政府作为区域品牌的所有者,应统筹建立基础标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 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从自发创牌到自觉创牌的转变。应鼓励产业资源整合,以龙头企业为支柱,整合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提高其国际竞争力。[5]在国际化进程愈演愈烈的时期,要给予品牌企业在财政和税收等各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对于开发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其贷款利率,还可以用风险投资、持股资助等方式助其拓展海外市,为区域核心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在品牌创建活动过程中整合适应国际准则的跨国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市场营销以及公关文化活动等。在品牌设计、商标注册过程中,把品牌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等基本要素整合为国际化形象语言,传达品牌理念,实现与国际公众有效的心理沟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能够扩大浙江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通过顶级品牌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浙江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丽辉,比楠,李阳,等.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40-49
[2]陈小文,《产业集群的品牌战略:打造地域品牌与企业品牌》[J].工业技术经济,2006(09):12-14
[3]涂山峰,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5(12):111-115
[4] 吕群智.论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J].中国市场,2008,(15):45-47
[5] 周丽梅.浙江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J].商场现代化,2007,(19):23-25
第五篇:产业建设汇报材料
与时俱进相得益彰
两林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理念谋划和推进农业,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营形式、制度创新、智力保障等方面进行突破,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两林乡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对这一理念始终奉若神明坚定不移。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该乡的特色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趋强的过程,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喜人形势。截止2011年,该乡共发展金银花亩,反季蔬菜亩,核桃亩,大梨枣亩,爱宕梨、金秋梨亩。本全乡共创产值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元。可以说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该乡广大农民群众拖贫困致富的一条途径之一。
产业开发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难度大见效慢,两林乡是如何在这场漫长艰巨的战役中取得首胜的?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里窥出端倪。
一、树立现代发展理念
两林乡地处凤凰县西北高寒边陲,交通条件、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腊尔山台地下面的乡镇。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产业经济有所突围,必须牢固树立三种现代发展理念。一是一体化
理念,即将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二是标准化理念,即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三是市场理念,即高度重视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调节作用,做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好做强该产业。
二、优化产业体系
首先是严格落实主导产业梯次分布的产业发展布局,全乡已经形成了以金银花、烟叶、蔬菜、水果等4大优势产业建设为重点的具有两林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其次是着力形成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质量结构日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按照“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建设的步伐,重点抓好吾斗、板当、板交村的金银花,高岩、凉井、禾当村的烟叶,高果、两林、苟拐村的蔬菜,板如、高岩、禾当、代高村的水果等产业带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同时积极推进产品品种结构和质量的优化调整。坚持“良种、良法”双提高的原则。再次是搞好产品的产加销一条龙配套建设,建成了烟叶育苗工场、烟叶烘烤工场、金银花烘烤工场等配套设施。
三、探索新的经营形式
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业生产需求、市场经济需要、农民群众喜爱的生产经营形式。目前该乡主要建立了以下两种生产经营形式,一种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社会化经营形式,主要集中在金银花产业领域。该乡建立了由金银花种植大户发起,政府经管部门指导、扶持、组织起立的两林乡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合作社在组织、技术、信息、销售网络上的优势为全乡广大种植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第二种是专业大户+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经营形式。主要集中在烟叶、蔬菜等产业领域,全乡共涌现出种植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大户35户,既彰显了规模效应,又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不少的劳务就业岗位,有力的带动该乡的产业快速扩张,确保全乡特色产业健康高速发展。
四、强化保障措施
1是加强土地流转工作。通过政策宣传、培训指导、上门服务等手段,全面落实土地流转工作,到目前为止全乡共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000多亩。为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扩大种植规模提供了便利。
2是深化农村山地、林权改革。通过农户申请,政府引导落实的原则,全面推动全乡的林木林地等资产的有序流转。
3.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确保特色产业长足发展。充分利用一切国家的惠民政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来发展特色产业和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共争取得县移民扶持项目、省脱贫解困项目、德援项目、建整扶贫项目等。修通了8条总里程长达15公里的通达公路;对帮增至农场长达13公里的网络公路进行扩宽硬化提质,修好了两林、禾当、凉井、高岩、吾斗、叭高、板井等村的机耕道、集雨池等。
4.加快人才培养、交流、引进和使用制度的建设。按照现实需求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提出驻村干部要成为特色产业的技术指导员,种植大户要成为科技示范户,广大种植户要成为
科技弄潮儿的目标。定期组织干部参加专业技术学习培训、考察交流活动,增加其知识积累和拓宽知识面。建立干部科技示范责任岗,明确规定每名农业组驻村干部 要联系2名以上种植大户,并将该项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之一。其次是将该乡的金银花种植能人吴云昌、唐安塘等同志聘为科技特派员,脱产研究指导全乡的金银花产加销全程工作。再次是定期聘起专家下乡来开展技术培训会。一年来共完成青壮劳动力科技培训1000多人次,提高了特色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为其健康高速发展提供了确实的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