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丽娜泰安学习汇报材料(范文)
生本高效课堂学习有感
王丽娜
和煦的春风,飘扬的柔柳,在美丽的泰山脚下,来自山东省教研室的各位专家以及全省各地的优秀小学语文教研员、骨干教师聚集在泰山医学院文体馆,开始享受一场语文的盛宴。在这里,我们感受着名师的魅力,折服于名师的风采,我们叹服,我们身心陶醉。名师的课堂,带给我们的是艺术、是震撼、是智慧的诠释。
本次研讨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省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他执教了一节精彩的教学观摩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薛老师这堂课没有激情的导入,没有华丽的语言,一开始就是听写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默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两个词语,此次活动结束,我明白了薛老师这个小小的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原来这就是能力培养的方法,它就在你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在那看似不经心的教学环节中,执教者的智慧在熠熠生辉。
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薛老师似乎也是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当一名学生读完课文之后,薛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真诚地问:“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你读过几遍课文?”学生想了想说:“我预习了,读了三遍。”而另一名学生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则回答:“我读了四遍”等等,这时薛老师总结道:“预习和多读几遍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用到这些方法,把书读得更通顺、流利。”借学生的口说出学习方法是不是比老师的“你要先预习课文” “你要把课文多读几遍” 更有说服力呢?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人可以就是学生自己呀,老师干吗还要不厌其烦地说教呢?薛老师的这种做法给我了很大启发。“以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留给我思考和回味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下午又观摩了三节公开课,这三节公开课给我的最大感悟就是:老师从扎扎实实的识字训练,到扎扎实实的读中感悟,再到扎扎实实的写字指导,步步扎实,环环有效,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这也许就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我们上课不是演戏,而是在教学生学。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才算是一堂体现正确教学思想的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处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课堂上充分体现出: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老师充当的只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不是起支配、主体作用,而是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真正成为了师生享受生命价值的地方。
三节课后,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的课堂以学生为本吗?课堂上需要体验的知识和孩子们一起经历学习的过程了吗?课堂上的方法、策略是出现在需要时、学生急于点拨处,还是为了方法而方法,为了策略而策略呢?课堂上是不是用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我是否注重了学生过程性的感知,学生情感的体验„„这些个疑问都值得我去思考、去实践、去提升。这次研讨活动,让我进一步认识了“生本课堂”,让我看到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开始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本次研讨活动正如一场及时雨,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源头活水,又如一盏导航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引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博采众长,积淀教学素养,争取早日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介绍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李家栋
一、课题的提出
问题一,教师考虑自己如何教多,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如何学的少。
问题二,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
问题三,研读教材不到位,只了解了课文的表层内容,没有深度和新意。确定的知
识学习目标是一些无序的死的知识;方法、能力方面的目标不具体,表述模糊笼统,没有操作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概念化,不够准确。
问题四,教学面面俱到,预设的浅层次问题多,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少,不能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规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以及习惯也得不到的培养。
问题五,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等学情方面的研究,致使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学生兴趣低,学习收获少。
问题六,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泛泛的预习活动多,研究学生预习,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的预习活动少,课内教学活动与预习紧密联系的更少。
问题七,教师教学走教案、关心自己预设的多,关注学情,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少。
问题八,单调枯燥以教师为主的没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多,丰富有兴趣的以学生为主的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学说
与传统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征——指导性相反,罗杰斯根据“自我学说”理论,形成了一种比较激进、用于促成个体“自我实现”的教学策略——非指导性。非指导性方法是建立在罗杰斯对人的下述信念之下的:
人具有非常优异得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教育只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充分得形成。
第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这样,教育就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应学生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
(三)“生命教育”理论
生命教育是舶来品,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
20世纪末期,我国台湾地区将“死亡教育”引入,称为生命教育,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推广实施。
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自2004年,不少省市将生命教育走入实践
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育――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型态――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是真正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是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
(四)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
X效率理论的观点
第一、决策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人 第三、努力是一个不确定的量
第四、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惰性
第五、X效率理论强调的企业内个人努力的程度,而这种努力程度又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协调性。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体系构建
(二)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态
(三)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构成要素
(四)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五)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评价
(六)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师素养要求
四、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二)形成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若干理念
1.全面了解学生
“全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有的学生;二指学生的各个方面。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
(2)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3)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气质、性格、习惯等等);
(4)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知什么,需知什么,能知什么,--学习的新起点);
(5)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探究欲望等);
(6)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情趣、持续程度等等);
(7)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获取、能力培养、方法的习的、习惯的养成、情感的体验等等)。
2.充分尊重学生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个性;
(3)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尊重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5)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6)珍视学生个性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
(7)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
3.学课文是为了学语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
4.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教学的预设与学生的学习发生矛盾,教师要具有动态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调试教学活动内容,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发展。
5.语文教学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
(三)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态已基本形成学生生命得到充分尊重;
师生双主体和谐共存;
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激发;
学生学习享受优质服务;
学生学习语文能自主实践;
学生真切感受语文成长。
(四)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基本要素已经明确
尝试自学
合作交流
探究解疑
拓展补充
评价反馈
(五)总结出若干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六)已研制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评价量表
(七)已研究总结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所需的教师素养
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六年级)
执教:薛法根
整理:王丽娜
泰安市泰山区迎胜小学
五年级学生 课前预热:
师: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生:薛法根 师: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怎么说?今天谁给你们上课了? 生大声说:薛法根
师:大街上见到我怎么称呼? 生:薛老师
师:课文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这篇课文读了几遍? 生:三遍。生:五遍。
师:平时的课文读几遍? 生:平时只读两三遍。
师:如果平时的课文都读三五遍,你的收获会更多。师:带读书笔记了吗?带来了,打开。
生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的学生带来的是一张纸,师指导下次用读书记录本要用本子,不能用薄纸。还有的同学用小本本,老师指导平时的读书记录本应该大些,这样的太小。开课
一、字词检查
师:课文预习了吗?生字会写了吗?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生没有人举手。
师:谁愿意来,如果你不会,可以比着书本抄。一生举手,师请该生到黑板上写,生携书上前。
师听写:第一行
洗澡水
玫瑰花
机械师
逆时针
第二行
领域
(师补充内容:科学领域、文学领域、艺术领域)
师:写完了吗?写完了,再写3个词语你读书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词语,随便写,自由写。生自由写。
师检查生字词认读,指生读,齐读。读书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读书方式。
师:同学们读书有些拖腔,读书要有弹性,像我这样读,师示范一词的朗读,指生读,问写对了吗?
最后指导“械”的右面要注意写对。师:(指生在黑板上书写的字)写对了吗?全部写对了,给掌声。你们别不甘心,刚才你们怎么不上来写呢。要抓住机会。
师:你另外3个字写得是什么?反馈学生写的词语。
二、质疑课题 指生读课文题目。
师: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是叶永烈。读完这个题目之后,有没有疑问? 生:没有疑问。
师:什么?有没有疑问?(师语调发生了变化)生:有。
师:对,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能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生:真理为什么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是呀,为什么不是一百零一个。
生:为什么是真理,而不是别的,或者是道理,启迪。生: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生:我写一百个问号就能获得真理吗?
师: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哪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指生读。
师:现在理解课文题目吗?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里有个词“司空见惯”理解吗? 生:就是经常见到,很自然。
师:嗯,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夜晚天上出来月亮,水自东向西流。师:同学们,你知道吗,“司空见惯”这个成语还有个典故呢。
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做苏州刺史。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女在席上作陪。席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作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部长,司马就像今天的武装部部长。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师:生活中有哪些司空见惯的事情?
生在师的引领下回答:太阳从东方升起,水自东向西流,月亮在晚上出现„„
师:这个词语,你看,你没有疑问,你就不知道,你问一问,就知道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师:“?”拉直变成“!”理解吗? 生:理解。
师:为什么“?”拉直变成“!”不说问号变成了真理,看来有时候符号也能表达意思,谁再读第2自然段。生:指生读。(生读的过程中师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拿起笔把这段话中的中重要词语画下来,再指这名学生读2遍,(因为这名学生把“追根求源”读成了“追求根源”)第3遍读好了。给她掌声,如果读不好,多读几遍就熟了。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什么是一百个,比如“你放一百个心吧?”怎么理解? 生:就是把你的心放到我这里。师:把我的心放到你这里,一百个心放到你这里。我可真不放心了。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指什么?明白吗?
生:明白了,是指很多的疑问,有了很多的疑问就会发现真理。
三、理解文中的三个事例
师:提出这个论点后,课文写了几个事例?生拿起笔来标画,默读,默读就是用眼睛读。生默读。
师:读完了吗?课文写了哪几个事例? 指生答,同时指该生到黑板上去写。
生写:洗澡水漩涡、紫罗兰变色、眼的转动
师:点评黑板上写的“眼的转动”谁写的?你的眼给我转转。生:眼没法转,是眼珠转。师:来,加上一个字“珠”。
师:课文选了3个事例,这3个事例内容上有什么相通点,写法上有什么相通点,结构上有什么相通点„„不要满足一点,要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去发现。发现了哪些相通点? 生:这三个人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生: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过程相同。
师与生交流: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反复研究——得出结论 生:都是有名的人。师:谁?
生:谢皮罗教授、波义耳化学家、奥地利医生 师:有名吗?奥地利医生有名吗? 生:有。
师:叫什么名字?
生:不知道叫什么,名声很大。
师:有名,不知道名字,那叫有名吗? 生:没名。
师:思考,画出他们反复实验的句子。生反馈,读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么复杂的问题,实验的过程只用了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师:我们大家知道写文章的时候,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起因、经过、结果”,实验的过程就是经过,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呢? 生:因为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提出的问题和结论。生:因为这篇课文要突出的是“?”和“!”
师: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是本文的论点,这里重点要讲的是真理和问号。如果我们的论点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觉得哪个地方要详写? 生:要重点写实验经过。
师:还有问题吗?
生:紫罗兰为什么会变色?
师:这个问题不应该问我,你看课文就明白了。
师:还有问题吗?无人举手,老师有问题,课文为什么选了3个事例? 生:因为这样我们相信课文的内容。师:怎么就相信了?
生:因为是三个事情,让人觉得可以相信,不是一件、两件。师:是呀,无独有偶。“三”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你知道哪些含“三”的词语? 生:三寸不烂之舌、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我看你像三寸不烂之舌 生: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师: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写三件事,不多不少,既使人相信又使文章简练。还有问题吗?
生:这三个事例为什么都写外国人? 生:叶永烈是不是崇洋媚外啊? 师:如果让你写,你可以写中国人。
四、理解结论
师:写完这些话,他进行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生读课文后两个自然段。师:课文哪里讲到了“发现”,哪里讲到了“发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就是发现了问题,发明就是制造出了新东西。
师:发现是原有的,只是被看到;发明是原来没有的,新制造出来的。生答课文中哪里写到发现,哪里写到发明。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科学发展的四个不同的层次,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发展。指生继续读倒2段。
师:我问你个问题,你觉得科学发明难吗? 生:难。生:不难。
师:从哪里知道的?“只要„„就„„”“神秘,遥远”科学发明并不难。继续读第8自然段。读完。
师:你读完这段话,觉得科学发明难吗? 师:“不是凭空产生的,„„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师读,圈画。师板书:并不难
并不易
你怎么理解?为什么下这样矛盾的结论?
并不难也不易,也就是要做一个又准备的、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这是一种辩证的思想。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xuán)涡(wō)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pǔ)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ruǐ)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第二篇:王丽娜的征文
中国梦,我的梦
初二十八班,王丽娜
“梦想”这个词眼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它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走过成长的历程。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
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由失败走向成功;梦想更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催化剂,让我们有无限的动力,也更让我们有勇气面对未来和现在的困难和挫折。从小,我就认为我的梦与中国梦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非同一般。我是祖国的一员,是一名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象征。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也是我的梦。中国梦,我的梦,我想象着......中国梦,我的梦。让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爱和自由。每一个怒放的生命,都好像绽放的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的呼吸,在清风中摇曳自己的风姿,笑得灿烂。亲爱的祖国,亲爱的母亲,你不让我们孤寂,惦记着我们,即使相隔万里;你是我们的母亲,想着我们,每一次分离,纵然时空相隔。我们是你的孩子,依赖着你,用生命的意义温暖你的心,不让你经历苦难,给你力量和安慰;作为你的孩子,我们快乐而幸福。
中国梦,我的梦,是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天堂。每一个生命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力和能力,每一个人都在可以相互温暖的距离内,每一个人都有可以实现的梦想。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美丽的祖国,有足够的底气构建宏伟蓝图。只是因为,我们是中国未来的前行军,让我们用青春让梦想激情燃烧。
中国梦,我的梦,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且每个人的梦想也都可能不是相同的。在雷锋眼里,梦想就是让贫穷的人们过上好日子;在袁隆平眼里,梦想就是培育出品种优良的超级水稻;在钱学森眼里,梦想就是研造出利于人们的科学成果。而在我眼里,梦想就想一颗完美无瑕的珍珠,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才能酿造出来,即使它很小很小,却有一定价值。
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奋斗,到处都迷漫着中国梦的味道。闲言碎语中,大家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正是无数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梦想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所向往的一个宏大而又美丽的中国梦,历史的步伐永不停息,我们怀揣着一个叫“中国梦”的梦想去奋斗,去努力。潮起潮落,花开花败。我以新的角度看到奖牌下每一个奋斗的身影,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奋斗,更需要一份坚强。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人在途中,让我们走好每一步,为新目标而奋斗。
最后,让我们轻哼这国歌的旋律,心系祖国,铭记着中国梦,放飞“中国梦”,创造美好的未来。中国梦,我的梦。
第三篇:王丽娜千名阅读之星事迹材料
“千名阅读之星”事迹材料
大杨树第四中学
王丽娜
我是一个爱书的女孩。我爱读书,觉得读书就像嚼口香糖,甜甜的;一本好书就像喝牛奶,有营养,味道好;有了书的熏染,我拥有自信与快乐。
在学校的宣传带动下,我的家长也很支持学校的工作,购买了好多书在家阅读。在我小的时候,每天都会静静地听着爸爸讲述着连环画的内容,从此,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用脑、用心,还要有毅力,但是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就像一只小船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把书当作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品,就像高尔基说的一样:“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样。”
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常常是舍不得花,都攒起来买书;每逢生日,爸妈问我要什么礼物时,她总会说:“给我买一本书吧。”在我房间里的书桌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书:从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到大大的厚厚的作文书、小说,应有尽有。在学校更是一个“书迷”。有时候读到高兴的情节时,她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有时候读到悲伤的情节时,会为主人公那不幸的遭遇而愤愤不平,同时也不由得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书又像我的良师益友,从不同的角度启迪着我,引导着我,跟我面对面地交谈。
正因为爱读书,我多次在学校读书交流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小读者”,并在旗组织的“三爱“教育主题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书活动中获“二等奖”;在征文赛中《道德经在现代》荣获“二等奖”等。
书给我打开了另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书将永远伴随我的成长!
第四篇:10月份教学札记 两篇王丽娜
乌苏四中小学部王丽娜2012年10月22日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之我见
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匆匆走过了一个多月了,新学期开始了,在教授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还不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26个字母的教学是重中之重,是基础,是通往英语成功学习的金钥匙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汉语拼音,这对26个字母就是一种干扰。另外,学生学习知识主要依靠的就是课本,但是课本是26个字母的书写却全是印刷体,这对学生来说也很困扰。虽然他们之间的差别很小,就是一个小短横,或者是小小的点而已,可对错不容混淆。假如我们对26个字母的教学疏忽大意,采用走马观灯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对字母在意识上又不够重视的话,那是不可能搞好英语教学的。尤其学好26个英文字母对学生以后的发音、拼读和记忆单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接触英语字母的机会比较多也比较早。但是理解甚少,例如小朋友身上穿的衣物,学习用的文具、书本,吃的零食包装等都会有很多的字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是按照教材中的安排,部分学生就会因为觉得简单而慢慢失去学的兴趣,甚至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将会使我们的英语教学陷入困境。所以教师在教学字母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回家预习,看看形状,寻找一下自己身边的英文字母。这样,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量,教师就能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操练活动中得到提高。
字母学习枯燥单调,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变枯燥为生动,使整个字母教学的课堂充满生机昂然的景象,营造出很好的学习氛围。如:
1,在呈现新字母时采用图形或猜谜语的的形式
如果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能变换一些形式,如简笔画,形象的比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过去,也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让他们来说说怎样才能把字母学得又快,记得又牢。
2,字母与儿歌的结合儿歌的使用往往给人以准确,生动,朗朗上口的感觉,在朗读中配上音乐就更
是给人以欣赏的美感,我们可以把简单的字母跟儿歌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感知,记忆和掌握。小学生的形象思维非常活跃,在进行字母教学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3,找身边的字母
其实英文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许很多小朋友没有在意,认为它们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去寻找,就会发现英文字母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比如电视上的CCTV,卫生间上的WC,停车场上P,还有学生们衣服上的字母,课上学生读的可认真了。
我觉得字母书写应该注意三点:占格数.笔画.笔顺。我在教学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一首儿歌很不错,大写字母一二格,上不顶线是原则;小写字母很有趣,上面有‘辫’一二格,下面有‘尾’二三格,无‘辫’无‘尾’中间格,“f,j,p”占三格;“i,t”中上一格半。英语字母的书写不同于汉字的书写,它没有间架结构的要求,学生只要慢慢地书写,每一笔划都写到位,没有写不好字母的学生。当有些学生书写不够认真时,我先让他们在我的监督下一笔一划地完成书写任务,然后及时地表扬他们,并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他们的书写。这样,他们肯定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进行书写。最后还应该采取一些适当的活动,让学生觉得书写是一件愉快的事。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编一些儿歌,如:大写M像高山,两座高山肩并肩;大写N三兄弟,手牵手不分离。弯弯的月亮(C)、零的突破(Q)、盘山公路(S)、三叉路口(T)、半只葫芦(B)、一座宝塔(A)、胜利的象征(V)、大号鱼钩(J)、一张弓(D)、一扇小门(n)、一棵小苗(r)、一把椅子(h)。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促使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英语字母的读音及书写,为日后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心得
兴趣是推动人探究新事物的主要诱因,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没有很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的这种认识新事物的动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仍有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担心自己开口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样“不语”的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根据这一点,我们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拿出点时间把已经准备好的供学生训练的题目列出,让学生表达。题目形式应简单化,同时内容也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或事,如天气情况、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打招呼等,让学生发言。但值得注意的是初学者有害羞、畏惧怕错的心态,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人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但若发现表达有误的同学,教师不应马上制止或批评,而是因势导利,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
同时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可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或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兴趣,学习知识。比如说在教数字one到ten时可采取打擂台赛的形式,等同学对这十个数字稍加熟悉后,先请两位学生AB到讲台上面来面对面站着:
学生A:ONE,TWO
学生B:TWO,ONE
学生C:ONE,TWO,THREE
学生D:THREE,TWO,ONE
这样依次到十之后,A和B再换一下,由B开始正数,A开始反数,最后看那位同学既准确又快那他就赢了,下面的同学可上来和赢的同学挑战,最终决出冠军。这样的比赛形式能引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十个数字。尽量让多一点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二.用英语上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小学英语口语对话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汉语与英语学习之间的矛盾。平时学生所听、所想、所说的全是汉语,只有课堂才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地。所以教师尽量把握好课堂的几十分钟时间,多用英语来表达,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也
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但由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实在太有限了,可能老师讲的很多东西都不明白,或是一知半解,从而有的学生可能因此而对英语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是可放慢语速,多问问“Do you understand?”,也可以多用一点“Body language”虽然听不懂但看了之后也能马上清楚了。这样老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的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感。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提高口语的重要场所和条件。
三.模拟生活,仿照课文会话
语言来源于生活,有运用于生活,在小学英语口语对话教学中要根据课文来设置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扮演不同角色来表演,从而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或物比较了解,而对只限于书上看到,学到的容易忘记。那么,这一点我们可用到英语教学上来,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从“零”开始的学科,教师要绞尽脑汁把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学生脑中留有深刻印象,那就得靠依靠现实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增强学习兴趣。如在教”welcome”时,设置一个情景:让一个学生扮演新生,然后回答拍手欢迎。这样既实际又贴近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与此同时,学生应把课文和自身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课文上出现I’m panda , Good morning.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替换,这也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很好机会。但替换若成为无意义的,机械的重复的话,也失去了其意义和作用了,所以必须深入思考,结合实际来仿照课上的内容进行会话。
对英语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英语课,而应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平时多听、多讲,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说英语,这样也是为了创造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俗话说“熟能生巧”。如若在平常大家用的是英语交流,老师碰到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学生也会用英语来和你打招呼,这样把英语扩展到课外,学生的锻炼机会也多了。
同时也可利用课外活动展开交际。语言使用源于语境,课堂教学情景单调、乏味,多样性不强,而英语教学的特点是以说为主,以听带说,综合提高。为此可以用课外活动来激发他们使用英语交际的需要。
第五篇:王丽娜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主备人 王丽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连忙”练习说话。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词句条及活动的小白兔图。
2.小白兔、燕子、鱼、蚂蚁的头饰。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板书课题。
(二)区别“下雨了”与“要下雨了”。
二、小声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一)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
(二)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三)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三、检查提问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燕子、鱼、蚂蚁)
(三)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在书上标出来。
四、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师板绘山坡、树、草等)2.提问:(1)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2)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师生共同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3)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4)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划出来。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师板绘小燕子图)
2.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板书:飞得很低。)3.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指名读、齐读)4.燕子是怎样说的?(引读第三段)
5.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指名表演)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6.燕子的话有几句?谁来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指名读)
7.“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8.“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9.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
10.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
11.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三)学习四、五、六段 1.指名读四、五、六段。
2.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引读。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3.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板书:游到水面)
4.小白兔是怎么问的?(引读)“有空”是什么意思? 5.小鱼是怎么说的?(引读)“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6.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7.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四)学习第七段。1.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2.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出示“连忙”)“连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赶快干什么?什么是挎?(师表演挎篮子)
3.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板书:往高处搬家)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家?
4.指名学生读第七段,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5.指导读“是要下雨了。”(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八、九自然段
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加快步子)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引读)
2.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师画雨点)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谈)希望同学们要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
六、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字形。重点指导书写 : 得 很
七、板书
14、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空气潮湿 天阴沉沉 小雨出水——水里沉闷
蚂蚁搬东西
二次备课《小青蛙》
主备人:王丽娜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撇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二、重难点:会写7生字,区分形近字,区分同音字、形近字
三:教学准备:青蛙图片两张,生字卡片,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青蛙的资料。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青蛙)老师板书课题贴图。
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呢?学生发言后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拼音来自读课文,也可以问一问同桌。2.同桌之间互相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地方。
3.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听听是否与自己读得一致。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自学本课生字。
1.学生再次读课文,把生字用“○”画出来,把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来,想想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读一读,说一说,看谁的办法多,生字记得多。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2.教师出示有关图片,让学生给图片贴生字,增加记忆。
3.找朋友认读生字。
4.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5.把生字放回文章中,全班再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撇点,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2.学生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捉——放。
2.全班自由读,数数这首小诗一共有几句话(三句话)。
3.指名分别读这三句话,其余的同学想一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4.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汇报时先读句子,再说意思,其余的小组给予补充。(第一句写我爱小青蛙,所以捉了一只带回家)板书:捉。
师:如果你就是那只青蛙,你被捉走了,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启发学生想象,教师贴图“难过的小青蛙”)。师:妈妈看到后,是怎样对我说的?
教师质疑:这句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帮助学生理解“劝”的意思。妈妈的心情怎样?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指导朗读:让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前两句话。
学生齐读第三句,想一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妈妈让我放小青蛙的原因)。
你知道妈妈让我们放小青蛙的原因吗?教师板书:笑、也爱,让学生谈谈什么叫“也爱”。
6.启发想象。听了妈妈的话,你会怎么想,怎样做?课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你能补充完整吗?
出示练习:听了妈妈的话,我。老师被你们的行动打动了,你们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此时小青蛙也回到了妈妈身边,它一定会感谢你们的。出示图:“快乐的青蛙”,放音乐《小青蛙快回家》。
7.(配音乐读)这么好的一首诗,你愿意把它背下来吗?
8.指导背诵,学生自由背诵,再填空。
我爱(),提了一只(),妈妈见了(),()放了它,我问妈妈(),妈妈()来回来:青蛙妈妈(),等它()。
指名背诵,介绍方法。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听说你们在课外搜集了大量有关青蛙的资料,谁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学生汇报)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可以看出青蛙是一种有益的动物,所以文中的妈妈让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动物对人类有帮助,而人类却大量地捕捉、伤害它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美丽的大自然。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主积累词语库。
板书设计:
识字3 小青蛙
大眼睛、四条腿
小青蛙
吃害虫—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