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14 05:2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

第一篇: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

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转载)

一、科学研究的两个关键因素

1、科研思维:我老板一直跟研究生说“一定要做scientist,而不能做technician”,然而这一点往往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最容易被忽视。一般都是老板提出新 idea,然后分工,每个研究生可能仅做其中某个环节或者是按照导师的思路逐步去做,再加上研究生本身在实验操作上可能一开始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和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可想而知,最终仅仅培养出一位“优秀技术员”,这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尤为突出。但是,科研思维就像人体中的包含大脑的躯干,更加像是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离开了他,最终科学研究将会停滞不前。

2、实验技术:有很好的idea,没有很好的实验条件和技能强的技术人员,科研思维也会变成“空想”。也许我们均没有国外实验室那样高顶尖的实验仪器,有的实验室还可能没有专门技能的技术人员,全靠研究生一届一届地带着的干,时常会出现技术脱节。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创造条件进行实验;若实在实验条件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搞合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条件,通过科学思维来达到最终的实验目的,即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

二、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学得更多

1、多付出。“不付出,你就很难获得更多”。在我接触的研究生同学中,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十分突出,不知是当前独生子女带来的、还是深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足所引起的。实践中这些人表现为“先收获再付出,甚至寻求不付出而有所收获的捷径”。然而,另一些人在表现“先付出再收获,甚至不求收获的付出”,与人相处融洽,虽然每天处于繁忙中,但最终的收获是很大的,甚至终生受益。学会了许多实验技能。“——在帮助别人实验的同时也为自己后面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交流。“不交流,你就很难飞得更高”。研究生阶段中,许多研究生惧怕自己的导师,不敢主动与老板进行交流,这将会导致这部分研究生最终可能连自己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可能都不知道,这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中时常发生。如果再不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仍然保持本科生的自学精神状态,那将会导致许多实验挫折的重蹈,更不要学他人的其他优点了,永远站在理论、书本的层面上,没能充分结合实践,最终是难以超过他人、难以成功的。——掌握了科研思维和许多实验原理。

3、多谦虚。“不谦虚,你就很难交到朋友”。在日常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什么?对方谦虚,我可能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道出来与他进行分享和交流,他也可能从中学到他还没掌握或没理解的问题;但相反,我可能就不会说的太多,而且他也不会让你说的多,否则他就不叫“骄傲”。一次,我的一位师兄的论文答辩PPT,老板要他给我看看,帮忙修改一下,我是十分认真地通读了几遍,提出了我认为十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没想到他找了十个相应的理由把我的建议一一否决(因为我自己还没答辩,也可以理解。但我参加过国家级PPT大赛和给大学生多媒体上课),我只好忍痛点头说他说的有道理。后来,论文答辩的当天,导师把他PPT看了一下,提了许多和我一致的意见,唉!——做人也是一门学问,许多人这方面很欠缺。

4、自我加压。“不加压,你就很难取得成功”。这样的事例我见得太多了,从书本上的“伤仲永”到我亲眼所见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等等,无论在人生哪一阶段,只要 你松懈下来,你的同学、同事,甚至后来人都会把你丢得很远。这些例子告诫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研 究生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的起始,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步伐去学习、探索未知。——压力变动力,动力变能力,能力变效力。

三、科研实践中技巧汇总

1、如何为申报基金奠定基础?

1)科学研究离不开各种基金资助。科研工作者可能会经历校/院/所基金、省/市教育厅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支撑计划、国家863和973、国际合作项目等等申报,这些基金/项目的成功申报可能都需要拥有良好的基础。

2)在学生时代,我们只要把学习成绩弄好了,只要发表几篇论文足以毕业了,“我行我素”不一定会影响到你什么,更加感受不到周围的巨大压力;但进入社会后,如果你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地埋头苦干,可能很难快速地实现你的终极目标。人在不能改变环境的前提下,只能不断地学会适应环境;对人的成功来说,情商和智商都十 分重要,需要双重发展。

3)结合以上几点,打好基础的方法:一方面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加与你本专业同仁的交流,如通过你以前的老板、同学或现在的同事、领导等等,通过交流,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新的知识,甚至是前沿领域,同时也可让人家留下你的好印象(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同等情况下,可能会优先资助你)。当然,选择考博或出外进修可能更加方便与牛人的交流,可以考虑。

2、如何顺利开展长期实验(慢性毒性实验)?

1)长期实验的特点是:实验周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一旦实验成功,受益很大,发表文章也颇受欢迎;当然,也有很大的风险,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为何开展长期实验?首先,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研究离不开长期实验的开展,如肿瘤、高血压、成年疾病胎生起源学说验证等。其次,许多新化学品的慢性毒性评价 需要开展长期实验,如一般毒性中的慢性毒性和致癌作用评价等。最后,急性毒性实验仅仅代表某一化学物的急性毒性,不能代表该化学品的其它毒性。

3)要顺利开展长期实验,必须做到:首先,研究设计全面,包括研究目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质控、实验指标的确立、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难题等。其次,做到各方面充分准备。课题负责人和成员要多请教相关熟悉专家和老师,让他们传授经验和教训,同时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合理安排、动物和试剂的预先订购、实验过程的盲法进行、定期对前面实验的总结和下一步实验的计划等也要准备。最后,慢性实验中收集的生物材料十分珍贵,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或其它生化实验 之前,若方法不成熟,可以用急性染毒处理收集的材料先进行实验,当方法成熟之后,再对珍贵的慢性实验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另外,一定要密切观察实验中研究对 象的反应,尽量避免实验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灵活应对实验中的不良意外发生。

3、如何为课题组开辟新方向?

1)尽管我年资不大,但是我研究生阶段经历了三次研究方向的改变:肝脏毒性研究——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神经发育毒性研究。前两个方向分别均发表了2篇 SCI论文和好几篇中文论著,每一次的更换方向,我都从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研究相关的精华。所以,我还是有许多经历与大家进行分享。2)研究生为导师开辟新方向的难点所在:导师本人可能也对这个新方向不熟悉、研究生本身对科学研究把握能力有限、研究生实验时间较短(一般1-3年)、许多新的实验平台需要建立、对本方向的研究动态尚需要时间来不断学习等等。

3)研究生想为课题组顺利开辟新方向,必须做到:首先,大量阅读与新方向相关的中外文文献,以便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一点十分重要。其 次,逐步建立新的实验平台,由易到难、由宏观到微观,甚至可以先重复别人的研究,以验证你所建立的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研究设计前和实验期间要多与该领域 的专家、老师、同学请教,同时经常与导师探讨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或许过来人的一句话会让你豁然开朗,少走许多弯路。另外,开辟新方向的 研究生最好先发表1-几篇论文垫底,以防影响顺利毕业。因为开辟新方向是有风险的,倒不是一定失败,而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很难说一定在短时间能发表论文。

4、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实例:本人几年前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一窍不通,完全从0开始,更不要谈有创新思想。但是付出、交流、努力、再学习的全过程,让我初步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真谛。例如,几年前我给大学生上课,只能是理论加理论,学生很乏味,但我尽力了,学生也可谅解。现在给学生上课,我经常结合科研实践,大谈专业前沿知识,能全程把握课堂的学习气氛。当然,更主要我也发表几篇SCI论文、获得过国家级奖励,让我很自信,也鞭策了我不断地努力学习、再学习。

2)我从过去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足到现在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和热点研究内容,如成年疾病的胎生起源学说的进一步验证、纳米 毒理学、组学研究、毒物的兴奋效应、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等等。总结几点如下:自我上进的心、多与自己导师和其他有影响的老师交流学习、多参加国内/国际大会进行交流、大量阅读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外文文献、定期阅读高影响因子的文献(如nature、science、cell、Plos等,他们中许多文章可能是未来几年的研究内容的导向)等。

3)宏观上,一味重视研究基础,那无科研基础、但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课题研究者永无出头之日。我曾看到一普通学校的老师的早期标书及其后来标书的申请过程,第一份标书他一点基础没有,但标书很好,评审专家给了他小额资助,正因为这一资助,后来他连续获得两项面上项目的资助,现已经发表几十篇SCI论文。若开始扼杀了他的第一份标书,我想他后来很难建立很好的科研基础。我认为每个人的研究基础都是从0开始的,而不是像海归或大老板那样有基础。国人为什么一直拿不到诺贝尔医学奖?我想这可能是主要原因,太看重以前的工作基础,扼杀了许多人的创新思维。

5、如何提高实验技能?

1)勤动手。这一点刚从本科阶段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可能不好适应,因为本科生实验多是老师准备好,学生只要做一下就行了。而研究生阶段从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束整理收拾等均需要自己动手。研究生阶段有许多方法值得学习,如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常规的试剂配制、动物的选择和染毒处理、生物材料的收集等,这些都离不开不断地动手锻炼。

2)多思考。光会动手,不会用脑的研究生永远是一名技术员。而且实践离不开许多理论知识的指导,要多考虑实验中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最终,实验原理搞懂了,即使实验结果出现了问题,也可通过大胆改进方法而达到预想的结果。理论指挥实践,而理论又离不开实践,否则是空谈、空想。

3)广交流。一项实验,对于新手来说每一步都是重要的。如果不进行交流,你只能按照操作指南一步一步地做,不敢变通实验步骤,更不敢改变方法,往往重蹈前人所犯的低级错误。但是,通过向老手或做过的老手进行交流,学习了其中的关键步骤和他人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错误,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文献阅读在科研实践中的重要性。

(1)为什么读?中外文文献阅读的意义太大了。首先,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避免重复研究;其次,掌握要研究领域的未知问题和不明机理,这是第一点的升华;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验条件,选择非常实际的未知问题进行探讨。此外,还可从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中学到他人的超级科研思路,尤其那些通过简单的方法和高明的思维来解决一个复杂的未知问题,值得学习。当然,还可以学到一些新方法的流程、试剂的购买来源、优美句子的学习等等。

(2)读什么?阅读文献的内容与读者目的是一致的。每篇文献基本都是有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组成。从知识习得角度,重点就摘要、引言、实际可行性强的方法、图表 结果来详细阅读;从引物设计、某一方法追踪、试剂来源查询等某种角度,除看一下文献的影响因子外,可以重点在方法中查找,用记号笔标记;作为国人,从优美英文句子的选择角度,需要平时阅读文献时遇到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某部分的自觉是优美句子时,作个记号,日月积累,才能写出十分地道的英文美句。

(3)怎样读?大量文献的阅读是有技巧的。一般阅读原则是摘要精读、引言要通读(也就是立题背景)、方法要选择性地阅读(有可能建立的方法要详细阅读,甚至追索阅读)、结果要直接从图表看懂结果(开始可与文中表述比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学会自己设置图表的方法)、讨论要选读(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在discussion中可能会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但也要注意作者的误导。)总之,一定要带着目的去读文献,比如为了写一篇中文或外文综述去读大量的文献等。这样才能高效高质完成文献阅读的任务。

7、团队协作在科研实践中的重要性。

1)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包括基金申报、实验分工、实验合作、数据整理和分析、论文撰写/投稿和修稿、成果登记、各项奖励的申请等过程。这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完成无不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各负其责,最终高效完成任务。

2)在一个导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中,相互协作也十分重要。例如一个小实验:动物称重、分组、染毒、取材、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指标分析等,光靠一个人完成可能 有点困难,那如果几个研究生相互帮忙,有的染毒、有的取材、有的指标检测等,那就很轻松了,也不会很混乱。同样,如果这个研究生团队中既有做实验很能的人、又有写文章很强悍的人,还有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强的人,那老板就很轻松了,专心地申报基金挣钱就可以了。

3)团队协作需要团队负责人(一般是导师)合理分工安排和研究生相互协作精神。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需要项目负责人因人而宜,合理安排各个研究生的工作任务,那最终就可能会更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工作安排后,那就需要研究生在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又有同心协力、相互配合,视每一个实验就是自己的实验一样,最终把每一个小实验都完成得很漂亮。

8、在科研实践中正确看待“钻牛角尖”。

1)科学研究需要有“钻牛角尖”精神。除 nature、science、cell、plos等著名杂志注重的是原始创新外,其它许多外文杂志主要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此时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什么科学未知问题的研究在遇到一点困难时,就截然而止,那永远也很难成功发一篇像样的文章。如酒精引起致畸——凋亡在致畸中起着关键作用——酒精是否通过凋亡诱发致畸——酒精有通过哪种机理引起凋亡,然后诱发致畸?........科学需要不断地探索,永无止境。

2)“钻牛角尖”也要适当而至。众所周知,科研不可能总是成功的,因为研究假设不一定全是正确的,可能会因为当前的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解错误,产生错误的假设,此时,一味的“犟脾气”也会把你搞得很惨——时间浪费、金钱损失和人力的耗费。不过,暂时的冷静,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有一天可能忽然开朗,再进一步深入研究——科研中偶尔的退一步或绕一步,可能会海阔天空。

9、发表SCI论文对国人来说到底有多大难度。

1)实例(本课题组):07年本课题组在1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做了一篇影响因子是5.025(当时,j pineal research)的论著。科研思路是老板设置的,实验是我亲自做的。其实是受一篇美国妇产科学杂志的启示:它是研究另外一种抗氧化剂NAC对孕期感染后一些组织炎性因子的影响,老板马上想到我们用MT褪黑素(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等多种功能)对孕期感染许多其它组织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于是假设产生了。实验方法很简单:先交配一批孕鼠,在孕鼠15天时染毒制造孕期感染模型,几小时后取材,然后对各种材料中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进行检测,用 ELISA方法,本实验仅仅用了4个ELISA试剂盒,实验结果与预测基本一致,然后撰写文章花了3-4天,然后投稿、修回、接收、发表。前后共花了 1-2.5个月的时间(包括投稿、修回、接收、发表),但实验仅花了20多天的时间。

2)透析身边许多老师惧怕发SCI论文,原因有三:怕写作能力不佳、研究设计就以发表(中文)论文为起点、思想上认为SCI离自己很远。

3)从上边实例可以看出,发表SCI论文其实不难,只要做到:通读大量相关外文文献(尤其高影响因子/质量的,创新性强)、在其基础上提出“创新性假设”、大胆尝试撰写第一篇外文(可以引用阅读文献遇到的优美句子,也可请高手指教)。

4)此外,自我加压也促使SCI论文的发表。我发现我校(省属重点大学)以前发SCI文章很少,近几年因为博士点的增多,而博士必须有SCI论文才能毕业,因此现在每年发SCI论文人数不断增多。——验证了“压力-动力-能力”。

10、中外文文献检索经验总结。

1)到丁香园论坛低分区和高分区找文献,也可到小木虫等论坛中找。我一直在丁香园论坛找文献,我的体会是低分区找文献相对较慢(一定按照版主规定的求助格式,否则他人不敢帮助查找,因为版主会扣分),但高分区一般短至几分钟找到,十分快。于是我就经常在论坛中其它版区交流、讨论,等获得10分以上时,我就可以进入高分区了。前提一定是先付出,后才会有很好的收获。

2)直接与文章中的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用e-mail联系,一般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文章与你共享,以增加他引率,如果大老板忙,可以找他的学生。我和我老板经常收到求助,都很愿意帮忙。

3)找重点医科大学的同学或好朋友帮忙,一般他们的图书馆都购买的许多全文数据库,但这种方法不能经常,否则怕反感。

4)通过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链接,有的网站挂出相关的有价值文献的全文,直接下载即可,但是要花出你大量的宝贵时间,这似“大海捞针”。

5)通过google、百度或论坛等查找部分全文数据库的账号和密码,一旦找到,可以用很长时间,甚至一年。但是必须有经验,否则也很花时间。

6)到校图书馆中外文期刊查找纸质版,然后复印。如果文献是某个小国家的一种不出名的杂志,那就很难找到。

7)也可通过本校图书馆文献检索中心,通过付费的方式来索取文献,我想文献很多,可能就不愿意花费了。

8)中文检索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文章质量最好;维普数据库文章数量最大,但含有低水平论文;而万方论文质量介于前两者之间。三者之间有较多重复。

9)外文数据库:pubmed索引数据库(也有部分链接全文)、highwire官方全文数据库、elsevier、wily、springlink等全文数据库,一般教育网可以在本校图书馆上链接进入,但普通高校数据库买的少,只能通过前7种方法索取文献了。

(二次整理者:@另林http://weibo.com/linglin20)

第二篇:科研经验总结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1.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第三篇:一个高校研究生的高中学习经验总结

一个高校研究生的高中学习经验总结

——写给妹妹的一封信

从来没有给你写过信,严格的讲这也不算是信,更像是一番学习总结加论文。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受你爸妈的委托分享学习经验,而在分享的同时其实我也在总结学习,正如高校名师上课从来不说“今天教给大家某某知识”,而是说“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某某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一些高中的学习技巧:

一、影响学习的两个要素

学习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花费一定时间去学习指定的内容。抛开一些小的影响因素,假设在集中精力的前提下,学习的效果取决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学习的能力,二是学习的时间。打个比方,我们花钱买东西,要想买的东西更多更好,要么花更少钱买更好的东西,要么赚更多的钱。

若要评价两者哪个重要,我更偏向后者。因为在大家智力情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花费更多的时间就能获得更多收获,而且在花费时间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还可以逐渐提高。反过来讲,一个天资聪明的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够反倒不如踏实学习的普通人,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记忆和做题经验为重的高考制度下。

所以学习其实很简单,就好比游戏中的任务一样,只要你能够花费足够的时间在学习上,即使一个普通人也能够得到应有的收获。当然,这里说的花费时间是指的精力集中的有效学习。

二、如何把握好时间

围绕着时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把握好时间。这个把握有两个含义,一是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就是赚更多的钱;二是在花时间学习时,能提高效率,就是花更少钱买更好的东西。这里,就涉及到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评价一个方法优劣的时候,看中的往往是它的效果,却往往忽视了它能不能吸引人们去使用它。一个再好的方法,大家不去用,结果还是零。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经常说,背单词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每天早上起来背半个小时的单词。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天都坚持这么做太难了,所以大部分人放弃了。那么对于大部分的人,这就不是一个好方法。换一个角度,为什么游戏会吸引大家废寝忘食。回忆我们玩过的游戏,会发现好的游戏无一例外会提供奖励机制,比如争取好的游戏排名获得认可感,完成任务获得相应的奖品。是的,奖励机制是能有效吸引人的方法。把它和学习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你可以说考个好的成绩就让爸妈口头奖励或者买个心爱的礼物,这是个好方法,可以和爸妈商量,但不在我讨论的范畴。我想说是以下几个方法。

1、记笔记

关于做笔记我之前跟你提过,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做错的题目或者经典的题目记在笔记本上,认真做一遍,然后在最后写下总结和收获。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最后的总结和收获,一开始记的时候可能写不出太多,甚至只有“注意审题”一

句话,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写的得心应手。除了这个核心,其他都能省略,比如题目如果不想抄题,完全可以把卷子或者书上的题目撕下来用胶水贴在笔记上,千万不要因为抄题的事影响你对这个方法的兴趣。

做笔记的习惯我高中坚持了三年,效果很好,直到今天也还在使用。为什么能够有效果,我后来分析过。首先就是它提供了一种奖励机制,通过白纸黑字的题目整理,你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得到认可感。这个机制还可以通过做笔记时候使用精美的本子,认真写漂亮整齐的字来强化,让你切实感受到学习的美好成果。同时,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它强化了你的思考,并且能很方便的查阅,便于复习。至少我觉得在一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任何一次考试的错题是一件很酷的事,为了这样我甚至给自己的每个笔记都标了页码,做了目录。。

随着笔记的增多,就需要一个再整理。虽然是一样的题目,但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很可能会有新的感悟和新的方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再整理一次这个题目。整理的最高境界,我感觉应该是把这个知识点所有类型的题目都列在一块,然后区分好每种题目应该怎么做。相信你到了高三的时候也会经历这个阶段。

2、其他奖励机制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人越是学的好的学科越是喜欢去学。仔细观察,这些人会因为自己的优势学科获得老师和同学肯定和赞赏,获得优异的成绩带给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学科本身,而是由于它受到的认可,而这种认可会和这门优势学科结合在一起,让人爱屋及乌。

所以,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请尽力学的更好,在前进的过程中,你会获得更多的肯定,更喜欢去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广这个思想,对于自己不强势的学科,请通过与成绩类似同学的横向比较或者与原来的自己的比较,在取得进步时积极的鼓励自己,获得认可感。

另外一种奖励机制就是兴趣,喜欢一个学科,在去学习的时候就会因为做了喜欢的事而获得满足感。如果说数学这种理科确实让人难以提起兴趣的话。相比较而言,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更容易让我们发生兴趣。去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就常常激发起我对熟练掌握英语的兴趣;阅读文学作品,背诵经典的诗歌名作,让我感受到中文的玄妙;了解全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去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观,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酷的事。所以,如果可以,把学习的科目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原本枯燥的事就生趣盎然。

3、关于辅导书

单独说这条也是因为它对学习影响很大,选择一本好的辅导书可以有事倍功半的作用。因为课程、辅导书的改版,我当时用的辅导书对你应该是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了。不过有些建议还是可以遵循的。

首先是买的时候要慎重,可以多参考下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看他们在使用什么辅导书,特别是到了高三的时候选择题库更要精挑细选。二是我感觉一些比较薄的书反而比较经典,这种书往往没有机械的罗列知识点,而是是以题目和题目讲解为主,因为书薄,本身题目就经过了挑选和淘汰,往往有代表性。总之,选择一本好书,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观察思考,可以与成绩优秀的同学讨论,请他们推荐。

4、学会总结

这里的总结是指的总结知识点。比如数学,第一节讲了什么知识点,有哪些经典的题目。随着学习的深入,你就可以逐步总结出来。这个总结的过程主要是在做足够题目的基础上,结合我之前说的记笔记的方法,把题目和知识点联系起

来,分清楚每个题考的是哪些知识点。总结最后的效果就是,你拿过一本书,只需要看着目录上每一节题目就能想起这一节都讲了什么东西,有哪些经典的题目。直到今天,当我去考场的路上,只要能在脑子里把每一节都讲了什么回忆起来,我就知道这门考试八九不离十了。

三、保证足够的时间

之前讲的一些方法大多是关于怎么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除了这点,保证足够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我相信,在高中,你会把时间的重点放在学习上。不过还是有几点想说一下:

1、要避免太分神的事。

比如玩游戏和谈恋爱。游戏当然是可以玩的,我当时也有玩,但是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而谈恋爱,我还是举我班的例子吧,高三的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在班里并列第三,就按第四算吧,很有意思的是,排在我前面的三个人高中都谈过恋爱。我这么说可不是鼓励谈恋爱,因为他们三个人在高三的时候都没谈,至少我从没见过他们因为男女朋友而耽误学习时间,排名第一的同学甚至连课间十分钟都在做题。所以,谈恋爱对很多人影响了学习,而那些没影响的,也是因为他们控制好了自己的时间,没有受到影响。所以不管怎样,若有事情开始明显的影响自己的学习时间时,就要敲响警钟了。

2、没有必要去熬夜学习。

我见过的成绩很优秀的人,大家作息都很有规律。反倒是我当时经常早起晚睡的同桌,最后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想问题的原因不是熬夜没用,而是天天熬夜就代表了白天时间利用效率太低,达不到效果。所以如果需要熬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你就需要考虑是不是时间的利用出现了问题。养成合理稳定的作息习惯,保证午休对高效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学会制定时间计划。

简单的计划比如心里至少明白今天自习需要学习什么,比较科学的计划方法推荐“番茄时间法”,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毕竟我也是到了大学才学会的,有兴趣可以自己了解下。

上了大学以后,反而越是发现学习的重要。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活,虽然比较单一,但并不后悔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而当年班里面成绩靠前的同学,今天也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我相信这不是偶然,优秀的人就是能做好该做的事。把时间有效率的花在学习上,是该做的事,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自己家庭的负责。前途漫漫,精彩的人生之路正在你脚下展开。

最后以一首北岛的诗结尾,与你共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以上。

2014.8

第四篇:研究生科研心得

几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

博主按:学校每年都有“科技十佳”评选活动,也是我们研科协的一个品牌活动。去年给他们投票时,浏览了几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受益颇多。今天抽空整理了一下分享出来,希望使更多的人受益。俺们都是 “小罗罗”,也请“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同时感谢这几位研究生的无私分享。

1.陈兆权:华中科大电气学院

本人参加课题三年多,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1.创新研究的灵感来源

创新对我而言,我理解为“温故而知新”。一开始接触课题,即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很雄厚,面对未知的科研对象,也是很陌生的。我的灵感大多来自对前人的科研思想的钻研,把相关的前辈的文献都下下来,仔细琢磨,对照能否为我所用,对我有无启发。我的课题涉及的是微波放电内容,微波的频率处于射频与红外之间,它是电磁波,必然具有电磁波的共性,同时也有他自己的个性。因而,我常会了解射频波段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把它的理论拓展一下,看用到我的课题里,能否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另一方面,红外频段的研究应用,理论和技术上也较成熟,我也吸收这一部分的知识,比照它能否用来解决我遇到的难题。每每如此,往往有所收获。迁移与改良的方法,加上具体应用时的修正,交叉融合,便有了灵感!

2.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检索文献是科研之前必须充分做到位的事,如果您有一个想法,您就要了解这个想法是否被前人想过且验证过。往往是,前人已经做过了,我们不知道,还是孜孜以求的研究并实现那个想法,这就会浪费精力,且无很大的意义。现在,好在是网络很发达,外文找“Google”,中文用“百度”,可以较好的帮助我们避免漏网之鱼。但是,专业的文献往往不能被两大搜索找到,这就需要进入您所在领域的数据库里去检索。检索时,注意改变关键词哦,尽量把同义词都检索一下!可能大多检索到的文献,不是您想要的,我的方法是,先看人家摘要,把与自己想要的下到自己电脑;然后逐一翻看,如果第一遍读过,一点感觉没有,就拉倒垃圾箱里,如果有点兴趣放一个文件夹,特感兴趣放另一个文件夹,留着慢慢品味呗。还有就是多认识朋友,告诉他们你的主要研究内容,顺便了解人家的研究内容,那么你们就可以资源共享啦!

3.论文撰写的方法与技巧

论文写作对于我们初学者,确实很陌生,也很头痛!我的做法是,先把中文的提纲理一下,最好先用中文写一遍,然后再翻译成英文的。这个应该很有必要的,我们大学的英文写作方法,与科技英语写作是不一样的,本来外语对我们就很陌生,您要开始就写外文,很可能词不达意,结构混乱。开始写初稿追求一气呵成,不管有没有用全写出来,千万不要放过那些离奇的想法哦;写完初稿改上一两遍,放个两三天在改一遍,再放几天,再改一遍,改个五六个循环,估计差不多再投出去,千万不要一冲动就投稿哦。这个是长江学者卢新培教授教我的,嗨嗨!如果自己的导师不是特忙,尽量把自己的第一篇大作送给导师,请他帮你修改,我的第一第二篇都是我的导师刘明海教授帮我改的!但,不可完全依靠导师帮您修改,一定要学着自己独立写作,即使冒着失败(大不了被拒稿)的危险!

4.国际交流的途径与技巧

我与外界的交流,主要靠自己投出去的文章。一开始,投个好一点的杂志,自己也知道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投,为的就是好杂志有权威的审稿人,他们能给出对您最致命也最有帮助的审稿意见,这对您的工作及后续的工作的方向都很有必要的。记得有一次,投APL,编辑就把我的稿子拒了,没给原因,我给编辑写信,问为什么拒稿,要求给出理由和建议,结果APL的主编很是客气的给我写了回信!不仅点明失败的原因,还给我指出修改方案,及该投往的杂志等,可见顶尖杂志的水准和服务都是很令我们敬佩的!还有,就是了解您那个领域的高手,可以写信请教问题的,据说老外一般会给您回信的,不过,我没有试过!国内的高手,多参加会议,一两次就会认识的,呵呵!

以上就是我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些感受,如有不到之处,就当消遣一下吧!您一定有好的方法,麻烦告诉我,共享一下,谢谢啦!

2.付泽民:华中科大材料学院 创新研究的灵感来源

研究工作是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理论、新方法、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工作,因此说,创新点是研究工作的灵魂。创新研究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文献 检索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可以按出版时间、研究方向、国别进行分类存放,按照与自己研究方向的相近性精读或泛读这些文献。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文献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个作用:(1)学习、消化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2)总结目前本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列出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缺陷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3)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新理论,这些新方法、新理论有别于目前已有的方法与理论,这就是所谓的创新研究的灵感。

再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献规类,最好做上标记,写明本文献对你的有用地方是什么,他的方法做出的结果是如何说明他想要说明的问题,把这些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2)学术交流

这里所说的学术交流包括与本研究团队的学术交流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时与本研究领域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出现的新成果、新方法,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酝酿自己的灵感。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者分享,听听他们的意见,也可以扩大自己在本研究领域的知名度。

3)实验验证与修正

通过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可行性,实时修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与大家分享一个Google搜索的技巧,在google里面,输入想要搜索的名词,在名字之后,写上filetype:_______ 在横线上输入文件类型,如pdf,再回车搜索,就只出现 pdf文件,这样搜索很有针对性,减少其他类型文件的干扰。例子:要搜索“色谱”的pdf文献,就这样在google 里搜索:色谱 filetype : pdf 然后回车,就可以搜到pdf类型的色谱文件资料,避免其他类型的资料的干扰。当然也可以同样方法,搜索其他类型的文献,比如 pdg , word 等。论文撰写的方法与技巧

研究成果一定要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才能得到同行的认可,才能为本研究领域添加新的知识,因此熟练撰写学术论文是每个研究者必须的必备基本功。现在将我在撰写学术论文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新点

一篇文章一定要有创新点,而且这个创新点具有下列特征:(1)对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2)这个点是本领域其他研究者没有研究过的,或者是已有研究,但还存在缺陷。(3)一篇文章有一个创新点就足矣,多了反而使你的文章论点过于分散,在某个问题上讨论不够深入。

2)计划很重要

一定要有撰写一篇论文的计划,也就是说你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如一学期、一年等)完成什么样的学术论文,此计划包括:(1)文章的题目。(1)实验内容、方法、测试手段等。(2)为文章搭起一个框架。(3)杂志选择。(3)完成时间:实验时间、写作时间、投稿时间等。

4)做实验 根据论文撰写计划做实验,目的性强,效率高。做试验的时候,记得当天把当天的数据处理出来,顺便把当时关于数据结果的第一想法写下来,把数据处理到可以写到文章中的样子,及时补充本次实验过程中的无效数据。这样的好处是,你的试验做完了,数据也处理完了,文章也基本成型了。还有,试验条件也是文章的一部分,试验记录越详细你的文章越好写。再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献规类,最好做上标记,写明本文献对你的有用地方是什么,他的方法做出的结果是如何说明他想要说明的问题,把这些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对于你分析数据时候的帮助可想而知。经常把整理出来的数据与导师讨论一下,与师兄师姐交流交流,你肯定会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一定要注意一个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问题,避免一些劳动成果的无谓损失。

3)论文撰写

试验结束后,就要立即进行总结数据,我的方法是:(1)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会给你写文章的思路。(2)分析完图表好,你应该找到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Discussion部分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但是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这每一段中,要说明一下几点:(1)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2)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结果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的话,那么可以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3)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在Discussion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告诉别人你这个研究的几个主要结果。

撰写文章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注意以下几点:(1)你在试验中要到的数据,你都要写出得到这些数据的方法。(2)写试验方法要尽可能详细,能够保证别人看了你的materials and methods 后,能够比较轻松地参考你的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3)看一下你可能要投的刊物,看看这个刊物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是怎么样写的,你可以参考他们的写。

撰写introduction部分要注意以下几点:(1)介绍一下开展你这个研究领越的意义2.介绍一下该研究领越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存在什么问题3.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4.可以在introduction 中提出你的hypothesis。

reference 部分注意:(1)最好引用原始文献,不要二次引用。(2)注意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与你要投的刊物要一致。(3)不要漏和多参考文献。Acknowledge包括:(1)帮助过你做试验,写文章的人。(2)提供资金资助的资金项目。abstracts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国际交流的途径与技巧

2008年我有幸代表导师到印度参加“ICBC-2008”及“APT’08”两个国际学术会议,并都做了大会特邀报告,体会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许多好处,主要包括:(1)增加学术视野,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2)认识志同道合的研究者。(3)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4)体会本地的风土人情。

我认为参加学术交流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尽量参加国外的国际学术会议。现在学校可以申请博士生国际交流基金,为我们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提高了很好的条件。

2)主动在会议上做报告。做好ppt文档,写好并背熟讲义。3)认真听,多提问。回答提问时,只要能抓住老外所说句子中的关键词就能理解他们大的意思,关键是大胆提问、多于与会者交流。

3.张建兵:电子科学与技术

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以说科学研究的精髓就是创新,因为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这些工作要么是全新的、前人没有涉足过的研究,要么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一般来说,创新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突发奇想,提出一种全新的理论或方法;另一种是将其他领域的方法借鉴到本领域,并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前一种方式,不需要过多的知识积累,但是这种创新很难,因为尽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新的思想,但并不一定都能够被证实是有用的或正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创新需要幸运女神的眷顾。相对而言,后一种创新方式则简单得多,它也是做科研最常见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创新是以见多识广为前提的,它要求研究者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

对于研究生来说,最好的创新方式就是借鉴,我就是这种方法的获益者。在研究中我始终以“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的思想为指导,查阅大量相关文献,通过将其他材料的合成方法借鉴到本领域而尝试了许多新的实验方法,但是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幸运的是,在导师的支持下,通过不懈的摸索,最终还是找到了一种新的、成功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合成路线。

在研究中,除了创新的思想外,我觉得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关于重复的问题,创新并不排除重复他人的工作,相反,重复他人的工作恰恰是创新的基础,因为只有从重复他人的工作中才能发现现有研究的问题所在,才能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要会创造条件。也许在研究中我们可以有很多很好的新想法,但限于现有实验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思想都能够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把握住那些具备可行性的新思想,并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出实现新思想的实验条件。

文献检索——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是科研的基石,搜集相关的参考文献是做科研的基本功,由于我们学校已经购买较完备的数据库资源,相信大家都会利用这些资源找到想要的文献,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学会查找最新的文献。发表文章的时候,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如果不知道相关的杂志上最新都刊用了哪些文章,有可能你现在正在做的研究别人已经做了,并已经发表到了相应的期刊,那么你后面做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发文章的价值。

另外,查找最新的文献可以让我们掌握本领域的研究进展,也许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对自己现有工作有所帮助,而且还有可能在他人的工作上作进一步发展,这样越早看到他人的研究成果就越能够抢占研究的先机,也就越容易出成果。

在我的研究中,我采用了SCI的引文跟踪和订阅相应期刊的RSS来搜集最新的文献,并且对我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论文撰写——简单明了

也许有些同学认为写文章是最困难的事情,其实不然,我认为最困难的事情是研究工作,当真正做出了创新性的研究后,写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我的研究中,我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实验上,以将实验做好并做出创新性的工作为目标。当实验做好后,写文章时只需先表明研究的必要性或重要性,然后描述自己的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至于英文表述也并不那么困难,因为科技英语的语法简单,句型较少,且不需要华丽的修辞,只需用简单的语句将想要表达的东西传递给读者即可。因此只要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章,一般都可以套用现有句型写出符合期刊要求的英文文章。

需要注意的是,投稿之前要仔细检查文章中的错误,并让文章满足所投期刊的各种格式要求。

国际交流——知己知彼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同行交流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这些对研究都大有裨益。此外,与他人交流也是宣传自己的好机会。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参加国际会议,另一种是直接与文章的通讯作者联系。

学术诚信——立足之本

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必须人人行动起来,坚决杜绝各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

创新研究的灵感来源。首先是大量文献的阅读,特别重视本方向大牛们的综述论文;再次积极参与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如果口语不错,能有机会参加国际性的交流更好,抓住机会主动把自己的想法与到会的专家交流,如果能在会议中做一次学术专题报告将会受益匪浅,特别重视专家对你的报告的质疑;留意本方向国际知名重点实验室或学科组的科研动态,可以很快的了解前沿。

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网上对此有很多介绍,但是真正对此给予重视。重视文献的检索技巧和方法,拥有高超的检索技能将会使你的科研之路锦上添花。相信很多研究生都有同感,为找一篇急用的、很久以前的文献或较偏的文献伤透脑筋,既耽误了论文进程也影响了情绪。我觉得学会一定的代理知识和求助于一些科研论坛(如小木虫、鸭绿江等)都会很有益处。对文献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有很多方法,如按理论、实验、模拟分类等,但是如果文献很多也会很麻烦,我觉得可借助于一些专业的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 Express等,对文献的管理、引用等非常方便。

论文撰写的方法与技巧。有了好的想法和目标后,开始撰写前首先建议你先列一个提纲,就是要明确论文是想说什么,明确如何分几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是拼凑也要围绕明确的主体。当然这个提纲要在写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对每个部分的主体文献认真阅读,争取做到查看原文献;充分重视论文的引言部分,切题、创意和逻辑要强;论文内容最好能自己写,如果水平有限,那就要充分借助工具,如模仿别人的经典语句、把自己写的语句放在google上搜索对比等,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句、章节的逻辑性,使得整篇论文中心明确,论述条理清晰。论文写好了后,要分侧重多次修改,在投之前也要对一些格式性的要求重新检查。

国际交流的途径与技巧。如没有机会参加国际性的交流,我觉得可以多关注本学科的国际知名实验室或大牛们的最新论文,可以直接发邮件联系,咨询问题和索要文献。经常浏览本方向的高档次期刊的最新论文。

学术诚信的自我要求与履行。坚持诚信原则,努力创新。除平时导师一再强调学术诚信之外,自己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斟酌论文的每一句话。个人觉得,也许是那么一点点的论述不当就可能会收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最后谈谈投稿和推荐审稿人。投稿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抓住重点来分析,是侧重于速度还是追求档次,再认真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的期刊合适被拒的可能性就小。我觉得,投哪个期刊一般由导师推荐,导师的知识面和概括能力远比我们高。但是,某一篇论文做的具体内容和其更细的方向,有时自己可能更清楚,此时应该结合自己的想法,以及收集网上的评价,和导师进一步沟通商讨。审稿人的推荐我觉得,只要你内容有创新性,尽量推荐本专业内的牛人,我碰到几次,审稿人的意见非常中肯,仔细想来,对提高论文的确很好有好处。

以上是我科研过程中的一点总结。我觉得,发论文除了实力以外,还有一定的运气,试了可能会失败,但是不试绝对不会成功。最后祝福大家科研路上一切顺利。

第五篇:一个非常不错的研究生科研心得概要

一、研究生必备四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本子是必不可少的

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

2,Idea 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 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

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

1.Introduction: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 指标,以探讨 „(目的)

2.M &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伦理.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 ⑶ 统计学处理

3.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资料;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Δ值,变化%; 联合×、÷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

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 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 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

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 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

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倍。1.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

3.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

1、正确选题;

2、合适的切入点;

3、简洁明了;

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

6、可重复的过程;

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8、精选的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

1、Idea 越多越好;

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

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

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

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

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

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

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

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

2、从Introduction 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

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

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

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6、最后写Summary 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

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

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

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

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

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

5、论述是否清晰?

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

7、引文是否充足?

8、Reviewer 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流程:a)问题X 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 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 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 ;e)对D 进行实验,和A、B 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 比A、B 优越;g)解释为什么D 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 的有效

性和局限性;i)对D 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 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 3;修改的总次数 >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 ——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 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 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 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 ;e)D 的基本特征,和A、B 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 比A、B 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 ——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 ——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 ——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 ——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 ——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

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 的意见和工作。

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

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常见问题:

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

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

3、如4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

4、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

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博士生的一点经验

首先,不管你是为什么而上研究生,不管你考硕士,考博士考的如何好,不管你选的课题方向多新,一定不要被表面的鲜花迷惑太久,要从心里面认清自己只是一个硕士生,博士生,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眼睛向下,虚心接受。

0.0 不怕慢,就怕站!,再慢的进度也是进步。

0.1 选题的时候,要多查看文献,不一定文献全部看完,只看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实验,最后得出了什么结果,英文部分也要看,为你以后看英文,写英文打好基础。

确定方向后,一定要考虑一个方法的问题,不只是理论上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实际操作性。也就是说,你的实验包括几个部分,各个部分有什么联系,那些要先做,那些可以后做,都会有什么样的预期结果,这点一定要考虑清楚。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以后改题,及因为时间急迫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也可以避免一个实验完成后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另外,选题的时候,在满足导师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盲目的听从。要切合实际,根据自己的基础,爱好来确定。数据采集过程,记得当天把当天的数据处理出来,顺便把当时关于数据结果的第一想法写下来,把数据处理到可以写到文章中的样子,及时补充本次实验过程中的无效数据。这样的好处是,你的试验做完了,数据也处理完了,文章也基本成型了。

还有,试验条件也是文章的一部分,试验记录越详细你的文章越好写。再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献规类,最好做上标记,写明本文献对你的有用地方是什么,他的方法做出的结果是如何说明他想要说明的问题,把这些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对于你分析数据时候的帮助可想而知。

这一步是关键的数据采集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得清贫守得寂寞,适度的放松也是必须的,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经常把整理出来的数据与导师讨论一下,与师兄师姐交流交流,你肯定会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一定要注意一个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问题,避免一些劳动成果的无谓损失。休整,讨论要适度,切记:心如平原驰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要有一份感恩的心,试验过程,交流的时候,对于别人的帮助一定要心存感激,且不应该只在致谢里面,投桃还李也是一种感谢。

1.1 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耐烦。写文章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费神的一步。不停的对着数据,不停的计算,画图,拟合回归,不停琢磨小学生一样的看图说话,不停的寻找每个问题的切入点。确实心烦!但是一定要耐烦,尽量不要轻易的放松,这个时候顶住了,文章很快就出来了,一旦放松,就可能忘记当初计算出来的数据准备怎么用。文章不是数据的堆砌,如果说原来的数据是珍珠的话,那么写文章就是用线和珍珠来创造工艺品,而线就是我们的

提纲,就是结果讨论中 2.1~2.n,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根据列好的提纲,每天一部分 有针对性的来写会轻松一点。不要把简单的事情人为复杂化.要有自信.是什么就说什么(理由要充分,不要因为和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一样就不敢写,不 敢说.1.2 参考文献,尽量把作者的名字,年代写在你引用的地方,采用一些外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这样在老板对你的文章动大手术调整结构的时候不至于为了文献在忙上半天,尤其是引用文 献较多的时候。这种方法比简单的编个数字,写的时候有些麻烦,但是不至于把文献与引用 的地方弄错。我硕士答辩的时候出现过这种错误,虽然先发现的是导师,但我还是浪费了近1d 的时间。另外,参考文献一定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文中引用了,后边没有列出来,或者后面列 出来了,前边没有引用,尤其是发文章的时候,非常重要。2 这么做的缺点是今天无论你多忙都要坚持,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啊。祝看贴都能早发文章,多发文章,轻松自信的笑对答辩席上的评委 如何整理文献 如何整理文献 看了好多的管理文献摘要的方法。大多都是怎么用 endnote,noteexpress。但很多同志反映,看完就忘,不易整理,写下来笔记也是时间长就没有印象。今天心情不好,向大家介绍一下 自己的独门秘诀。其实,学习和记忆都是科学。我们干科研这行,有问题就从实质

上来解决(吹了)。根 据最新学习理论,提倡右脑学习。其关键是要先静心,让思想流动起来。而观察和思维的对 象要是图像和动态的东西,有颜色最好。以此理论为基础。第一步,看文献的时候,看 pdf 时把一篇文章感兴趣的部分用标记画上,之后用截图软 件截下来,推荐 faststone capture(原因是只用快捷键按一下就可以操作,保存也简单)。记 住一定要包括题目摘要结论,放在以文章题目命名的文件夹中。第二步,用 totalcomand 给同一文件夹内的图片命名,最好用文献名和关键词开头。文 献图片积累多了,可以把相同类别的文献图片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由于有文章名,随时可 以找出处。第三步,用 mybase 或者文件管理软件等,来按照内容建立文献文件夹的连接。第四步,每天结束时,或高兴时,或觉得必要时,把文件夹打开,用幻灯自动放映,看 电影。第五步,也可以使用 picasa 来浏览和管理图片文件夹,一个感觉就是爽。当然,活用的话,可以事先用 adobe 把文献心得放在 pdf 中,也变成图片。或者在数据

库中也建立 pdf 连接等,都是可以开发的方法。以上只是思路而已,任何方法都是自己使用 和总结的最好。(道无常道)切记本方法的核心是使用图片来进行整理和记忆(说实话,这是现在脑科学研究的前沿,图片是最容易感受和分割记忆的)。同时使用软件进行浏览,而不是单纯记笔记看笔记,那 样费时间,有时还要查原文。相信吧,一个文章即使做了30个图片,看的时候也绝对比你 另记笔记和看原文时间快,因为这些都是你感兴趣的地方,同时会在你的记忆中形成连接。图片快闪绝对比从头到尾看一遍要高效,因为这也是记忆科学研究的结果,慢读细读效果就 是低,因为你的大脑功率太大,速度慢了,不能刺激你的脑细胞,就是浪费。心情不好你就打开文件夹看幻灯片吧,几十篇文献的图片一会就完。读书笔记和日常生 活中的笔记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整理,常看看,记忆牢得很,而且很系统安全。博士论文写作之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 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 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 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

出什么 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 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故提醒广大博士生应提早准备.这是一个很复杂的 工程,一定要提早准备。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显灰到一些(哪怕 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 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 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 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 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 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 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 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

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 沿是什么了。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 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如何利用互连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 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 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 “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 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 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 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 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

先,谷歌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图书馆,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搜 索引擎,并且可以支持中文、英文搜索。如果你已经知道一篇文章的名字,不妨把名字输进 去看看——这里多说一句,因为国外的论文全文通常都是 pdf 格式的,所以不妨在输入的论 文名字前加个“[pdf]”,比如可以这样“[PDF]+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作为关键 词搜索,这样就有助于限制你搜索的是 pdf 格式的论文全文,你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到公司治 理研究四人帮 LLSV(1997的《公司治理的一个综述》全文。但是,Google 搜索到的全文常常只是 working Paper,没有杂志的编号页码,因此在论 文中引用有一定的不方便。我们要搜索已发表的论文也很容易,目前管理学院购买了 EBSCO 等外文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提供了大量的论文全文,90 年代以后尤其是 95 年以后的文献,基本上可以方便查询。如果通过这些全文数据库还不能查阅到所需要的论文,不妨把论文发表期刊页码记下来(方便引用),然后到 Google 上搜索其 working paper。如果 Google 上还不能搜集到,那么 还可以尝试搜寻作者的主页,也许上面会有,如果仍然没有,还可以尝试通过作者的邮件地 址直接写信索取。我的经验,老外们是比较热情的。如果这些方法都尝试了还不行,最后还 可以在 EBSCO 查阅国内馆藏,请求帮助—— 一般地,比较经典的论文大多会有好事者放 到网上,所以,尝试以上各种办法都无法得到某篇文献,要么忍痛放弃,要么只有求助国外 的朋友,或者从其他文献中间接引用。搜集文献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方面。国外论文发表周期较长,我们现在看到的论文,实 际上可能是两三年前的作品,因此要把握研究动态,最好还是看 working paper,这样可了 解别人现在正在研究什么。而且,你在博士论文开题时读到的好的 working paper,等你博 士论文写成,这个 working paper 大概也已经发表了,此时不妨再上网查一下其发表的期刊,将发表信息正式列如你的参考文献,你的论文文献注释就会更规范,而且兼顾了注释最新文 献的要求。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 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 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 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

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 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 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 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 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 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 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 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 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 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 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前重庆大学图书馆 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 节不可缺少。

下载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宝贵的科研经验总结汇总

    多年的科研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篇“出色的论文”都绝对不是横空出世的。只有当“文献查阅、实验操作、论文写作”三个方面均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能力驾驭它们使其有机地......

    研究生求职心得及经验总结

    求职心得及经验总结 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2届硕士生邓波 匆匆时光,人生第一次的求职已经结束,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职,我对此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下个......

    科研先进工作者先进经验总结材料[全文5篇]

    泸县“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个人先进总结材料 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李飞 岁月如流,往事悠悠,暮然回首,三尺讲台已陪伴我度过了14个春秋。14年来,我在教育园地里执着......

    一位研究生的科研心得(合集5篇)

    一位研究生的科研心得 我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在实验台旁干到深夜,以为这就是科研了。两个月过去,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那种感觉,只能用“沮丧......

    几位研究生科研心得(推荐阅读)

    几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 已有 3898 次阅读 2010-11-15 14:05 |个人分类:学海拾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科研,思路,心得 博主按:学校每年都有“科技十佳”评选活动,也是......

    一位研究生的科研心得概要(范文模版)

    一位研究生的科研心得 我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在实验台旁干到深夜,以为这就是科研了。两个月过去,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那种感觉,只能用“沮丧......

    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经验总结

    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经验总结 有人或许会觉得在职研究生考试特别难。自己在备考时总是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或者不懂得怎么样调节自己的心态。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

    暨南大学研究生经费报账经验总结

    暨南大学研究生经费报账经验总结研究生的科研经费虽然是属于自己的钱,但是要让它们从学校财务那里顺利地进入自己的钱包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学校对研究生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