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沭县实验中学“十二五”教科研发展规划
临沭县实验中学“十二五”教科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科研水平,实施 “科研兴校”战略,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为教学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的职能,加快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学校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现根据我校教改科研的实际状况,特制订我校“十二五”(2010——2015)教育科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学生个性发展铺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科学发展观,奉行“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果即发展”的最新科研理念,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省市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校本化和学科化研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理论创新,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应用研究为主,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教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决策咨询的作用,求真务实,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规划期间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学校教科研工作目标基本定位: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围绕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提高,开展高水平校本科研。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加快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培养,进一步壮大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充分发挥教科研骨干力量的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教科研氛围,引导全校教师进入在教学中研究的状态,引导学校教育进入在变革中发展的状态,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发展战略,使我校成为科研氛围浓厚、办学特色显著、教育质量优秀的学校。
(二)具体目标与任务
1、完善临沭县实验中学教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改进和完善校本教科研制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科研机制,每年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教科研奖励条例,争取创建“市县优秀教科室”。
2、认真组织好省、市、县组织的各级教科研论文比赛,全面提高论文的参赛质量。
3、积极参与省市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开题及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参加规划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
4、争取全校发表论文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至2015年力争发表论文数人均1篇,且要有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
5、积极组织教师教干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校的整体教科研水平,积极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大力提高学校管理及课堂教学的效率。
6、积极组织教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培训活动;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每学期面向全校的教科研活动2——3次。
三、基本工作原则
1、坚持课题研究与教师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原则,课题研究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学校重点抓好对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影响的龙头课题。各教研组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和需要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确立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在教师中确立“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的思想,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所有教师都能开展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争取学校不仅拥有为数众多高质量的微型校级课题,还有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获奖课题,并且研究成果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取得优良的社会反响。
2、坚持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原则。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题研究的问题为主题进行研修,既规范校本教研,又促进课题研究,实现教科研的最终目标即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术论文、教育教学反思日记、课题研究报告、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案例分析、教育叙事和教学随笔等形式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记录课题实验进展。重视科研成果的总结、推广、普及,鼓励教师把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使教科研工作真正成为学校腾飞的强大推进剂。
3、坚持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有机结合的原则,使教科研工作真正能改进和促进学校工作,促进教育全方面发展。建立以学校研究课题为核心,各处室制定一级子课题,全体教师以课例研究或案例研究的方式形成三级教研体系。形成以学校研究课题、市、省和国家四级课题体系。
4、坚持课题研究与教师成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题研究,组织本校教师学习大量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接收大量的信息,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边探索,并撰写大量的反思、论文、案例、总结、报告,使教师的研究能力、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使教师在研究进程中成长,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教师逐步成长的过程。每位教师在每个学年承担一个研究课例,每个课例重点研究一个教学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
1、壮大学校教科研队伍,校长任组长,亲自抓科研、搞科研,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部分骨干教师任成员,带领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探索、研究,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2、不断提升教科研工作管理水平,规范教科研行为,实现过程管理制度化,做到管理出成效,管理出质量。
3、学校和教师申报的每项课题都必须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4、鼓励对已结题课题开展后续研究,推广已有经验、做法,加强教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不断提升教科研内涵,实现滚动式发展,向研究纵深推进,形成积极进取的教科研文化。
5、加强综合性课题研究,提高各学科教学效率,促进各学科教学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协同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6、积极参加市、县教科研工作的评比,彰显特色,提高品位,促进学校内涵化发展。
(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与管理
1、过程管理
⑴每学期初教科室制定学期的科研计划。
⑵学期末学校进行总结,写出总结材料,使课题研究始终规范有序。⑶每学年,学校组织课题研究教师进行一次宏观上的研究方向指导。⑷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活动,形式可多样化。⑸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2篇研究论文。⑹定期检查课题研究的情况,教师写研究反思、论文情况及课题资料的累积情况。
⑺按时写出有关总结、报告,保证课题研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⑻所有青年教师都要将自己的教学研究工作与课程改革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参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等工作。
2、档案管理
⑴建立专门的科研课题档案柜。
⑵课题组负责人、每位教师都应负责好自己的课题研究档案,注重资料的积累,及时存档。
⑶学校不定期检查档案资料积累情况,及时督导。
3、成果管理
全体教师的课题科研的各项成果,由教科室统一进行整理,并在年终的教学成果档案中保存;每学年有1-2项以上可转化的教科研成果。
(三)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市、省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观摩,邀请专家来校指导,青年教师覆盖率要达到100%。
2、每学期集中培训教师一次,使我校所有青年教师都能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3、继续推进“名师工程”,评选市、县和校级骨干教师,建立骨干教师个人档案。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市、县、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打造名师团队。
4、继续搞好校本培训。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艺术:①组织教师参加教学业务竞赛;②指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③开展说课活动和公开课、课题研讨课、周示范课的评课活动。二是举办名师示范研讨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落实“青蓝工程”,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三是加快教科研成果转化,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带动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为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5、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优质教育,适应未来发展。
6、构建“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教师业余生活文化 ⑴采取学校统一购书和教师个人购书相结合的方式。学校根据情况,为每位前勤教职工购买一部分教育教学书籍供老师们学习研究。学校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购买或借阅图书,以加强学习,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⑵将组织好“教师论坛”,愉悦教师身心
为了让教师更好的交流教学心得,在业务上能取长补短,学校将在学校网站和云空间上建立“教师论坛”,让教师抒写读书心得、教学体会、生活感悟,以真诚的沟通与交流与其他教师建立心灵的联系,满足教师的思想沟通和文化休闲的需要。
(四)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⑴拟定科研经费专项计划,购买一些必要的科研资料与设备。按照高标准,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充足的科研经费。设立教育科研专项经费,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图书资料经费的投入,加强教育科研信息文献建设。设立项目配套基金,鼓励广大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级等大型研究课题。
⑵把教科研能力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对教育教学研究成绩优秀者实行奖励。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在各级各类活动比赛中获奖的教师按《临沭实验中学教科研奖励制度》进行奖励。
(五)教科研网络
1、教育科研领导小组
组 长:袁秋晓 副组长:傅用信 闫朝永
组 员:郇长鸣 王玉龙和各位教研组长
2、教育科研指导小组
组 长:傅用信
副组长: 闫朝永 郇长鸣 王玉龙
组 员:教研组长
我校科研工作已全面启动,全校教师要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科研指导思想,在校领导和专家的具体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自己的工作,积极投身到学校教育科研事业中来,完成教科研工作的相关任务,实现科研工作目标,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科研强校”战略的顺利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沭实中教科室
2013年9月13日
第二篇: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现状分析
**第一中学创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林业管理局,10月移交政府管理,成为**市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5177m2,校舍建筑面积37652m2,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3346人,教职工246人,其中专任教师19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中高级职称达52.6%。
近年来,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精致化管理,突出办学特色,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办学规模和良好社会声誉的自治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高中管理先进学校、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绿色学校。
当前,我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仍需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尚需转变;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升;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有待增强;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规范办学方面还应提高等。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林业一中“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和文件精神为指南,深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厚实、善学上进、体魄强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三、基本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恪守“雷厉风行、严谨务实、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遵循“品行第一、学力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办学理念,以“重道德、尊师长、苦学习、勤锻炼、讲卫生、守纪律”为校训,培育“严谨、求实、探索、创优”的校风,“爱生、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奋、探索”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个性鲜明、身心健康、善于与人合作、富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市教育局确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着眼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校的办学优势,以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普通高中新课改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和人事制度改革。全方位推行精致化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力求领导班子、职工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教学工作再创新佳绩,综合办学实力再度实现新跨越。继续发挥我校作为自治区级示范学校的示范、辐射、牵动和带头作用,为早日实现真正与海拉尔二中并驾齐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晋升为国家级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1、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校安工程的契机,重新规划校园布局,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水平,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先进单位、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学校。
2、在市教育局统一规划下,适当控制稳定办学规模,实行小班化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成人、成才,形成本校办学特色。
3、提高高考上线率、重点大学上线率。在2012年以后的高考中,尽量缩小与海拉尔二中高考上线率的差距,尽最大努力提高重点大学上线率。做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使更多的学生通过保送或自主招生的途径跨入重点大学的大门。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联系,争取成为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生源基地校。
4、全力打造优质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到2014年,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5%。通过“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五年内将100名青年教师打造成为骨干教师。学校实施“名师工程”,扶持部分中青年教师步入地区或国家名师行列。
5、2014年底,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省级普通高中示范学校的各项标准,通过自治区复检。
五、策略和措施
(一)提升管理水平:
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实行校长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健全行政例会制度,遵守议事规则,不断加强学校行政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现代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
2、积极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入贯彻《劳动法》,深化教职工聘任与上岗制度。完善各项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断健全对教师、科室、年级部、学科组和备课组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实施绩效工资方案,形成多
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
3、努力推进精致化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部门精致化管理制度、方案,设计各项工作的流程图,构建精致化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科室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部门功能,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学校中观、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制度,使学校与科室的执行力有更明显提高。
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按照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二)改善办学条件:
1、重新规划校园布局。以校安工程为契机,用两年时间完成校舍加固和重建工作:2010年完(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成所有房屋的抗震加固工作,同时完成食礼堂和舍区连接工程的拆除重建工作;2011年完成教学主楼、男生宿舍、阅览楼的拆除重建工作,改善学生食宿条件。另外,学校还将在三年内建成3040m2体育馆,配齐附属设施、设备。做好学校净化绿化美化工作。
2、提高教学和办公条件现代化的水平。分期分批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三年内为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各教学楼配备电子显示屏,提高学校档次,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3、充实教学资源。筹建学校图书馆,加大对图书、报刊的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各类图书的利用率,加快流通周转率。筹建电子教室,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4、为教职工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办好“职工之家”,在现有两个兵乓球室、一个台球室的基础上,添建两个健身房和两个形体室,购置健身器材,为教师职工提供充足的健身场所。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改善师生食宿条件。购置大客车,改善教职工通勤条件。
(三)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落实并完善《教学精致化管理实施方案》,以常规教学为抓手,规范过程,精致管理,形成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管理部实体制、年级主任负责制,明确年级部主任是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年级部考核实行“捆绑式”,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年级主任和全体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全体教师关注、反思、改进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务科、教科研室、各年级管理部、各学科组搞好统筹,专题研究,落实措施,跟进督导,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成果、出人才、出质量。
3、实行分层次教学。开展品牌生打造、学科竞赛辅导、特长生训练、弱科辅导、会考辅导等,进行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使学优生更优秀,学困生有提高。在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中,争取实现100%的优秀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争取更多学生获奖。同时努力争取国内知名高校自主招生的推荐资格。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规划、研发、实施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艺术欣赏、太极拳、游泳、中学生礼仪等课程,编制校本教材,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体育课模块教学,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四)创新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原动力。举办班主任培训讲座,召开德育创新专题研讨会,组织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汇编班主任工作案例集,切实提升德育队伍的“软实力”。
2、强化养成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养成教育手册》,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理想,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各阶段重点,按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持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3、拓宽德育实施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教育、德育课程建设为主渠道,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主途径,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感恩日、校园开放周、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创设更多机会让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平台和网络。
4、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和操作方法。建立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
(五)突出教育科研:
1、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的校本研训,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完善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改进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科研机制,建立协同管理的体制。
3、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大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同时争取校内以有效课堂教学为总课题的微型课题研究出新成果。把教科研能力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对教育教学研究成绩优异者实行重奖。
4、构建务实的教研网络。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开放式的学校教研网络,为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类公开课、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大赛、座谈会等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教改信息,推广优秀的教科研成果。
(六)加强队伍建设
1、创建和谐的领导集体。创学习型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创专家型领导集体,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的研究、指挥、决策和协调能力,分管领导成为某一方面的权威或专家;创实干型领导集体,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2、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规范教育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定期评选各类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大力弘扬正气,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3、充实稳定师资队伍。通过招聘引进、自培等途径,努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努力争取上级机关的支持,解决20名因政策原因没有入编的青年教师的编制问题。
4、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激励机制,制定《教职工学历提高奖励办法》,鼓励教职工学历进修和岗位培训,重点是岗位培训。做好与**学院联合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争取成为校本培训的样板校。进一步推进“青蓝工程”向纵深发展,打造学校名师,争取更多教师进入**市名师行列,扶持若干教师成为全国名师。
六、保障体系
(一)内部保障:
1、制度保障: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队伍保障:学校有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业务水平高,政治觉悟强的干部队伍,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3、资源保障:学校软硬件设施都很完善,归属地方政府后,办学经费有了可靠的保证。
(二)外部保障:
1、政策保障: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自治区确定“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教育强区”,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超前发展。
2、组织保障:我校移交**市教育局直属后,**市教育局对学校的建设和事业发展高度关心、支持。
3、生源保障: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满意度美誉度不断提升。面向**市招生后,生源数量和质量有保证。
第三篇: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1—2015.12)
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1—2015.12)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我校创建于1951年,曾用名为德明中学分部、潘郎农业中学、抗大中学、红旗中学、潘郎中学。部渎中学并入潘郎中学,更名为**市**四中,属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地处**镇水门后村,距**火车站约2公里。1991年,由潘郎镇政府和台胞陈宜昌先生合建惠民教学楼,8月镇政府投资380多万元新建综合楼,校园占地25320.47平方米,绿化面积7077.75平方米,建筑面积9720.88平方米。教育装备已达基本现代化标准,多媒体教室、理化实验室、电脑室、美术室、音乐室、电子制作室、劳技教室、图书室等20多间,校园内整体设计富有创意,呈阶梯状,背山面水,格调典雅,文化氛围浓厚。现有教职工57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4.7%,本科学历达84.2%,中高级职称达52.6%。
(二)历史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市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台州市卫生先进单位、**市先进平安校园,省a级食堂,台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市“五好学校关工委”、**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市平安校园”、**市“无烟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存在问题:
1.优质生源大量流失
潘郎学区内小学毕业生人数多,优秀学生也多,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小学毕业优秀生源的大量流失,这样就造成我校在中考竞争上不具优势,与周边学校比较还存在差距。
2.硬件建设还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要
①教师大部分租住在校外,上班不是很方便,迫切希望教师公寓能早日上马;
②师生在校就餐人数多,学校现在的食堂满足不了师生就餐的需要,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③学生寝室面积不够,住宿条件不够优良;
④新课程教学所需要的一些设备仪器缺少,并且设备维护经费紧张。
3.细节管理不尽完善。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学校在常规管理方面一直做得不错,从领导到老师都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劳动。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①环境卫生方面:存在卫生死角,如:寝室四周、食堂四周等;
②教学管理方面:教学常规、教学行为不够规范,有些工作流于形式。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程度不够;
③公物管理方面:有疏漏处,如:公物入库编号,学生课桌凳管理不严,公物损坏的赔偿制度等;
④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培养方面,住校生增多带来的管理问题。如:乱丢废纸杂物的现象并未杜绝、语言举止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性不够、体育课和电脑课学生集中速度缓慢。
“十一五”期间,是学校蓬勃发展的五年,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对外交流、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逐步积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的五年,将是学校保持持续发展关键的五年,必须创造和把握机遇,求内涵发展,树学校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立足当前教育形势和学校发展实际编制,主要阐明学校办学思想,明确工作重点,引导办学行为,是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行动指南,学校履行办学职责、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办学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德育管理,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办学品位。
三、办学目标
(一)学校发展目标
建设美丽并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和谐校园环境;实施渠道多元化、方法科学化、全员参与的、以活动为特色的学校德育;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自主学习,分层达标”教学体系;构建科学、民主(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和谐的学校管理特色。建设勤学善做的干部队伍,敬业专业的班主任队伍,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中学生。立足本校,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将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台州市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更加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教育质量,更加注
第四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盐源县中医院肛肠痔瘘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用率>85%
(3)科室人员7人
(4)业务收入平均递增20%,到“十二五”末达到100万元,其中中医特色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75%
(5)医疗质量指标
①入院病人一日确诊率>90%
②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
③ 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8%
④床位使用率>85%
⑤医院感染发生率<6%
⑥ 治愈率>98%
⑦甲级病历≥90%,丙级病历0%,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80% ⑧ 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
⑨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次∕10万
二任务和措施送出2人到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新增2名专业医务人员
3新增5台中药熏蒸治疗仪。以及其他先进医疗设备。
4力争完成本科优势病种资料总结,力争形成更有效、简洁、便宜的治疗方法,巩固优势病种的治疗并形成一定规模。5鉴于我科医护人员多为西医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培训,力争完全熟练掌握。
6力争完成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要求
我们相信,本规划的制定,即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科室的发展需要,全科人员通过努力工作完全能够实现,更好地为本地区人民群众服务。
第五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学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快更好地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按照教育局部署,结合我学区实际,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了各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客观分析学区的办学历史和“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可概括为:一个指导思想、八个发展定位、六个发展原则、两个目标、三个阶段、七个计划和四个保障措施。
一、学区 “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学区确立“以育人为根本,促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学区始终坚持“以德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发展方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教师有多能、学生有特长”的办学风格。学区加大了投资力度,改善了办学条件,硬化校园、维修校舍等投入资金近十万元;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推进了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学区德育从家庭、社会、学区三个方面着手着力编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区教学工作狠抓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使学区教学质量近三年在全县的排名分别为第八、第七、第五。
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区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管理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创新求发展、以人为本求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教学与发展、育人与服务的关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果断直面竞争挑战,凝心聚力,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促进我学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把学区办成人民满意的标准化学区。
(二)发展定位
1、办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办学目标:创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营造一流的 1
教育环境、争创一流的教育质量
3、办学理念: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活校
4、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5、办学思路:抓德育工作,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工作,创“人文校园”;抓读书教育,创“书香校园”;抓学区管理,创“和谐校园”;抓信息技术,创“数字校园”;抓安全教育,创“平安校园”。
6、校风:勤奋、守纪、求实、创新
7、教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8、学风:好学 多问 勤思 力行
(三)发展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人本性原则;
4、协调性原则;
5、特色性原则;
6、可持续性原则。
(四)发展目标
1、学区发展目标:走内涵发展之路,把学区建设成为有特色的精品学区。
2、学区育人目标:
(1)总目标:学区一切育人活动都致力于培养植根中华文化,吸纳新文明,走向大世界的新一代奠定知识与技能、文化与智慧、情感与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五)三个实施阶段1、2010-2011年全面打基础阶段,通过优化管理、培养队伍、全面提质等,把学区建设成为具有较高质量的示范学区。
2、2012-2013年重点突破阶段,通过实施一些重点项目,突破内涵发展的瓶颈,把学区建设成为教学优质、文化浓郁、特色鲜明的优秀学区。
3、2014年全面深化阶段,通过全方位的整体改革,把学区建设成为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现代化、中国化的学区。
(六)学区发展项目计划与执行方案
1.精细管理建构计划
目标:通过建构精细化管理的机制,优化学区管理水平提升学区办学品质,为将学区建设成为精品学区奠基。
具体措施:
(1)、学区管理干部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操作方略,研究精细化管理的有关案例。
(2)、本着“理顺与优化”的原则,清理学区已有的各种管理制度,剔除不适应的制度,优化还可以继续实施的制度。
(3)、本着“精而细”的原则,根据时代特点和学区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推出新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体系。
(4)、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并分步实施学区精细化管理制度,重在让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5)、加强团队建设,主要通过对学区各校班子的考核来推动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
(6)、培养教师自我管理能力,变学区管理为教师自我管理。
(7)、开展精细化管理研讨会,总结学区精细化管理的经验,矫正存在的问题。
2.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
采取“双轨制”,整体提升教师水平。一是请有关培训单位培养学科带头人,以此带动学区教师的培训工作;二是开展校本培训,在行动中培训和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
3.精致教育探索计划
目标:通过精致教育的探索,解决学生成绩差与行为习惯差两大问题,培养走向世界,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人。
具体措施:
第一、开展教学精致化探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1)诊断分析,摸清学区教与学的真实情况。
(2)研究对策,探索教学精致化的目标、路径与方法。
(3)尝试实验,将有关教学精致化的设想在班级实验。
(4)总结经验,把教学精致化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5)推广提升,将研究成果在全学区推广。
第二、开展育人精致化探索,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开展班级建设。首先拟定行动纲领,其次建立团队,第三开展主题活动,第四开展全面督导评估。
4.设备、设施完善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设备、设施完善计划,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区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信息化。
具体措施:
(1)、分逐步购置教学所需的设备。
(2)、增加读书、活动设施,使之成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乐园。
5.精美校园建设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精美校园建设计划,将学区建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天堂。
具体措施:。
(1)、维护好现有校舍,新修所需的校舍。
(2)、进一步修整校园,扩大绿化面积。
(3)、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4)、设计学区形象标识,根据学区办学意涵与文化设计校徽、校旗、校歌等。
6.学生社团发展计划
目标:通过建立学生社团,推动学区文化建设,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且有特长的学生。
具体措施:
(1)建立校级学生组织,如:少先队大队部、各年级儿童会,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实习的方式,培养10名优秀的活动组织者。
(2)由学区牵头,实施学生与社区等牵手计划,让学生接触社会,快速成长。
7.学区社区共建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学区、社区、家庭共建计划,扩大学区办学支持的范围优化学区教育资源。
具体措施:
(1)、成立学区与社区合作共建的联系会。将支持学区的社区、家庭联合起来。
(2)、开展一年一度的学区社区共建论坛,共商教育大计。
(3)、推出学区与社区、家庭共建的多种项目,通过项目推动社区、家庭对学区的支持。
(七)、学区发展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实施思路起监督保证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实施思路中的职能作用,落实各校的职责。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在实施思路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中流砥柱作用。
2.民主保障
广泛发动全学区教职工为办好学区献计献策。分阶段由校长向教代会报告实施进展情况,接受民主评议。通过民主方式,使发展思路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3.经费保障
“十二五”期间,学区要投入资金用于基建和设备添置。资金来源:一是争取省、州、县有关经费;二是开辟渠道,争取社会的支持。
4.外部保障。
积极争取省、州、县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学区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政策扶持。同时,要积极争取社区对我学区发展规划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的愿望和要求愈来愈高。特别“十二五”时期,我们学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有着发展史上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