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5:1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09-28

今天召开的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是农业部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关于兽医医政工作专题会议。开好这次会,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兽医医政工作,构建兽医工作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统一思想,重点解决对兽医医政工作的认识问题;二是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兽医医政工作发展方向;三是部署工作,切实做好2010年各项兽医医政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做好兽医医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开好今天这个会,我想大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医政”工作,弄明白“医政”工作的准确内涵和工作范围,解决好兽医医政工作认识问题。这是我们做好兽医医政工作的前提。根据农业部“三定”方案,兽医医政工作职能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三项建设、两项管理”,三项建设就是兽医法律制度建设、兽医工作机构建设和兽医队伍建设,两项管理是指兽医实验室管理和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制度、机构和队伍这三方面是任何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管理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内在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兽医医政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工作。

首先是兽医制度建设。制度是根本。近年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整体上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从根本上看,得益于我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我国畜禽养殖方式、又逐步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兽医政策法律制度体系框架。一是实行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这为我们牢牢掌握防疫主动指明了方向,具有显著的国情特色,不同于发达国家扑杀为主的做法。实践证明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正确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二是出台“三补一扶”政策,即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强制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和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这四项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极大调动了广大农牧民防疫积极性,有效维护了养殖户利益。如果没有这几项政策,针就打不下去、病猪病牛就杀不了,控制疫情就是空话。三是修订《动物防疫法》。法律是规范,既规范兽医部门的防疫行为,也规范养殖者的防疫义务,还规范有关部门的防疫责任。特别是法律为我们争取新的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比如《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没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但在《动物防疫法》立法过程中我们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写进去了,这就法定化了,再遇到机构改革就有保留甚至强化的法律依据了。

其次看兽医机构建设。机构是载体。俗话讲“栽下梧桐数,引得凤凰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专门的兽医机构,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兽医队伍;如果没有稳定的兽医队伍,就不可能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然艰巨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经验告诉我们,哪个地方的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经费不保障,哪个地方的兽医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就存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隐患。相反,如果机构建设到位了,有人管事、有人干活,就具备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本条件,就能及时发现、报告、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2005年辽宁黑山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级兽医工作机构,加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力度,较早对村级防疫员给予劳务补贴,取得了近5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好成绩。

第三是兽医队伍建设。人是第一资源。新型兽医队伍建设作为兽医医政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有人干事、把事干好”的基本保障。在总结近年来兽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时,我讲得最多的是面对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大考验,我们沉着应当,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在百年奥运和国庆60周年大庆食品安全保障行动中,我们积极主动,确保了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常常想,这些成绩的取得,最大的功劳在于我们拥有一支具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具有精湛专业技能的兽医队伍。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他们优良的品质和优秀的素质在关键时刻得到了充分体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加快推进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等新型兽医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兽医人才队伍,是基础,是我们最大的本钱。

第四看管理。管理也是生产要素。兽医管理工作很多,医政管理要突出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兽医实验室管理。兽医实验室是动物防疫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生物安全事件的主要源头。回顾2004年以来每次发生的动物疫情,都能被有效地控制在疫点上,没有造成扩散和蔓延,重要的一条就是得益于我们的兽医实验室诊断快速准确,采取措施果断科学。另外,兽医实验生物安全事关动物疫病传播、事关公共卫生安全,若管理不善发生泄毒事件,不仅对动物防疫工作造成威胁,而且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如果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被不法分子用于生物恐怖活动,后果不堪设想。这几年没有发生动物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事件,也主要得益于各级兽医实验室严格落实生物安全责任,切实加强实验活动监管。二是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动物诊疗机构是市场化的兽医服务组织。从国外情况看,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通过为养殖场提供诊疗服务,及时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及时发现和报告动物疫情,及时参与政府组织的疫情处置,在国家兽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动物诊疗市场发育还比较滞后,动物诊疗服务主要以宠物诊疗为主,但随着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养殖上升、散养逐步下降,动物防疫模式和防疫工作机制将随之发生调整。在不远的将来,动物诊疗机构等社会化兽医服务组织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将凸显出来。从长远看,着力强化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培育动物诊疗市场,尤为必要,也相当紧迫。

以上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兽医医政工作的保障性功能和基础性地位。对此,各级兽医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兽医医政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兽医医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推进。

二、理清思路,推进兽医医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经过各级兽医部门共同努力,兽医医政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兽医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先后颁布实施9部兽医法律法规,及时出台20件配套规章,初步建立起以《动物防疫法》为核心、适应兽医工作发展需要的兽医法律法规规章体系框架。二是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中央和省级,以及95.8%的地市、88.7%的县区和81.6%的乡镇,已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13个省级兽医机构由正处升格为副厅或者领导高配,省级兽医机构共增设30个处室,5省区设立了首席兽医师,设置乡镇畜牧兽医站3.4万个,建立起64.5万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中央财政先后两年分别安排6.5亿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兽医工作体系基本健全,兽医行政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兽医工作力量显著增强。三是新型兽医队伍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09年我部组织在吉林、河南、广西、重庆、宁夏五省(区、市)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这是我国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以来第一次考试,与医师、会计师、律师并称四大执业“国考”。筹备成立中国兽医协会,全国100万兽医有了自己的家。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开局良好,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官方兽医资格制度即将出台,官方兽医培训全面启动。四是兽医实验室管理取得长足进展。中央财政加大兽医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建设了国家和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区域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等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健全兽医实验室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制。颁布实施《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逐级开展实验室考核认证,不断提高兽医实验室监测诊断水平和能力。

在看到兽医医政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兽医医政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以说才刚刚起步,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少。各地一定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开拓进取的精神,全面分析医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医政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医政工作思路,切实强化各项工作能力,努力推动兽医医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从长远看,兽医医政工作总的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两大目标,抓住三项重点,建设四大体系。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始终围绕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兽医医政工作;实现两大目标,就是要实现依法治疫和促进兽医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抓住三项重点,就是要紧紧抓住制度创新、体系建设、队伍管理这三项重点全面开展兽医医政工作;建设四大体系,就是要稳步推进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兽医工作体系、兽医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兽医人才队伍体系四方面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要紧紧围绕兽医医政工作总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着力抓好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工作,争取取得新突破。

(一)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兽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前期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必须予以高度肯定。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历史成因多,现实条件复杂,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彻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又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疫情逐步下降,有的地方存在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下降的现象,有的已建立的兽医机构体系在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中被弱化,防疫根基有被动摇的风险。对此,各级兽医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这一事关兽医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当前,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始终坚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工作重点是:千方百计建立健全乡镇畜牧兽医站,千方百计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具体措施有:一是要认真总结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剖析原因,研究提出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兽医工作机构特别是县、乡兽医工作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国务院文件规定的各项改革关键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二是着力提升兽医工作能力。通过前一阶段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基本上解决了兽医工作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但是提升兽医工作综合能力的制约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以前有的人这样描述兽医:“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问是乡镇兽医站的”。经过多年努力建设和加大经费投入,现在看这话不完全准确,但有的地方经费未落实、兽医人员待遇差、工作条件艰苦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各地务必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三是要高度关注部分地方出现的畏难情绪。有的同志讲,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展到现阶段,该做的工作我们都努力做了,能建的兽医机构已经建了、没建的机构再努力也建不起来,保住现有机构已经不错了。我觉得这种态度不正确。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难度确实不小,阻力确实很大。但只要我们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推进下去,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一定会取得新成绩、新进展。四是要努力化解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长期存在和近期产生的各种新旧矛盾、新旧问题。乡镇畜牧兽医站过去属于“社办公助”,经历了“建立、撤销、恢复”多个发展起伏不定时期,历史欠账多,遗留问题复杂。在这次改革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一次性集中释放,而有的地方政策配套不及时,致使乡镇畜牧兽医站在性质定位、经费保障、分流人员安置等方面出现很多问题,矛盾较为突出,上访现象严重。对这些问题,各地一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夯实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基础的大局出发,兽医部门能解决的,抓紧解决;属于其他部门职责的,要主动协调,推动完善和落实政策,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二)健全完善兽医法律制度,全面提高兽医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当前,我国兽医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但兽医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特别是一些法律法规受制定时主客观因素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度设计不科学、权利义务不对等、监管手段不充分、行为规范不明确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兽医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不断健全完善,积极探索创新,全面贯彻落实。一是要不断健全完善。农业部要以兽医人员管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为重点,加快《兽医法》立法进程,抓紧研究修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地方要根据各地实际,加快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建立健全兽医法规规章体系。二是要积极探索创新。近年来,各地在兽医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比如,北京市组织开展动物防疫社会责任体系、动物卫生监督标准化管理和兽医工作机构绩效评价三项建设,上海市制定实施外调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通道检疫监管制度,湖北省统筹解决村级防疫员意外伤害保险。这些好的做法,要继续坚持,不断创新,为健全完善国家兽医法律制度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三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徒法而不行,非法也”。2008年,部里组织对农业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经梳理,涉及我部兽医局法定职能的有103项,可见兽医执法任务重、责任大。当前,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法律执行情况,社会也高度关注部门履行法定职责情况,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关注焦点。各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兽医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定期梳理本单位法定职责,组织对兽医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兽医人才战略。当前,我国兽医队伍建设和管理整体上滞后,兽医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待遇较差,特别是广大基层兽医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人才流失严重,队伍不稳的隐患极大。在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兽医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兽医人才战略,特别重要、尤为紧迫。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官方兽医资格制度建设。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明确官方兽医身份为基础、以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参公”管理为关键、以加强官方兽医培训为重点,稳步推进官方兽医资格制度建设。要按照我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严格掌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官方兽医任职资格条件,切实抓好官方兽医任职资格考试,争取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要下大力气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着力解决官方兽医队伍建设过程经费保障、人员稳定等深层次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官方兽医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官方兽医培训网络体系,健全官方兽医培训教材体系,加强官方兽医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官方兽医队伍综合素质。二是大力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2009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取得圆满成功,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开局良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难度大、任务重、要求严。各级兽医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全面抓、具体处室要全力抓。要积极争取机构编制部门支持,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持之以恒地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努力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打造成同类考试的精品,逐步做到与国际接轨。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已经启动,各级兽医部门要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周密部署、积极主动、狠抓落实,切实做好考试宣传发动、安全保密和组织实施,安全高效地完成2010年各项考试工作。三是全面加强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管理。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队伍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必须加强建设和管理。对此,我部已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具体要求是“稳定队伍、提升能力、推进专业化”。要全面组织开展乡村兽医登记和培训,将乡村兽医管理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村级防疫员要从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里聘用。要健全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政策,关键是地方各级财政投入主体责任要落实到位,中央财政补助金额要稳住并力争有所提高。四是加大兽医人才队伍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要研究建立兽医人才队伍信息化管理库,逐步推进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注册、官方兽医管理、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登记管理等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进程。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兽医医政工作上新台阶

做好兽医医政工作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地要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切实狠抓关键环节,明确工作重点,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各项兽医医政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医政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是基础,讲起来很重要,但因其短期内难以见效,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被忽视。各级兽医部门务必转变工作作风,要在做好动物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监测报告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将医政工作纳入兽医事业发展整体中来谋划、推进。要切实加强对医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兽医制度、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兽医实验室管理,规范动物诊疗市场。要抓紧建立健全医政工作体制机制,积极协调机构编制部门,争取设立专门的医政工作机构,明确专门人员研究思考、推动落实医政工作。

二是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抓落实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点,是各级兽医部门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医政工作起步晚,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各级兽医部门要按照部里提出的“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两大目标、抓住三项重点、建设四大体系”的兽医医政工作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强化监督,狠抓落实。特别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部里规定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推动、亲自督促,每项工作都要细化实化量化分工,任务分解到岗,责任明确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兽医医政工作一个显著特点是管长远、打基础,不可能毕其功一役、不可能一蹴而就,涉及的面较广,内外环境较为复杂。各级兽医部门既要立足当前,着重抓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官方兽医培训、乡村兽医管理和兽医实验室能力考核认证;也要着眼长远,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推动建立有利于兽医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创新,强化兽医工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人才保障。

四是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医政工作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理顺关系、相互协作、加强沟通、加大统筹,至关重要。在向领导汇报和部门协调中,要沉下身子多做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拿出详实的背景材料和基础数据,为获取支持、作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兽医部门上下沟通交流方面,要建立健全定期交流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创新沟通方式,加大对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力度,整体推进兽医医政工作。

同志们,兽医医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第二篇: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02-09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年农垦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明年重点任务,研究推进农垦科技进步、增强农垦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昨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家宝总理、良玉副总理以及长赋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今年“三农”工作成绩,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科学阐述和系统部署,对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和韩部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农垦实际全面加以贯彻落实。

关于2012年的农垦工作,伟国同志上午已作安排。下面,我再讲五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科学谋划明年农垦工作

今年以来,全国农垦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开了个好局,实现了开门红。

——农垦经济快速高效增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70亿元,增长13.2%,连续九年保持12%以上的增速。全年实现企业利润157.9亿元,比上年增加13.5亿元,增长9.4%。

——保障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突破600亿斤大关,达到638亿斤,增产48亿斤,实现连续八年增产;粮食单产达到460公斤,比上年提高近3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多公斤;棉油糖奶肉蛋等主要农产品数量稳定增加、质量安全可靠。

——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农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5%,高于全国30多个百分点;全年对农村机械作业面积突破5000万亩,培训农民100万人次以上,输出先进技术近200项,供应良种近10亿公斤,带动农户加入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达11万户。境外农业合作开发达210万亩,农垦“走出去”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

——民生改善呈现新亮点:预计农垦人均纯收入8980元,增长9.1%,连续八年保持8%以上增长速度。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道路、饮水安全、职工居住环境继续改善,危房改造开工44.9万户,竣工25.3万户,场容队貌明显改观,居民小区、小城镇建设成为亮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工作在垦区一线的农垦系统干部职工致以亲切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农垦发展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农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科学谋划明年工作,努力推动农垦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总的看,当前农垦发展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完善、民生改善力度的不断加大,农垦发展仍将面临重大机遇,并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从外部经济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对农垦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特别是将对农垦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从内部发展现状看,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依靠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的空间在逐步缩小,应对极端天气、抗灾减灾的工作难度在逐步加大;受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农垦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大,发展速度和增效能力减弱;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以及垦区发展不平衡、民生建设欠账较多等问题依然存在。

要缓解外部经济环境的压力、激发内部经济运行的活力,农垦系统必须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把加速科技进步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的执行力,激发职工的创造力,继续扎实推动垦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特别是要结合各垦区实际,认真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科学研判宏观经济走向,趋利避害,提前谋划应对措施,做好企业风险防控,抢占工作的主动权,实现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继续深化和完善农垦改革,不断强化农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

当前,农垦改革仍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些领域的改革难度很大、制约因素很多。我们一定要坚定方向,增强信心,加大力度,不断深化和完善农垦各项改革。

改革仍然是促进农垦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各垦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垦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农垦特点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为促进农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垦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影响农垦发展的难点问题还没有实质性突破,一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依靠继续深化改革。面对农垦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我们必须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改革任务已经完成的错误认识,坚定不移地深化农垦改革,把深化改革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放在农垦工作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抓紧抓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农垦改革关键要在深化和完善上下功夫。深化和完善农垦改革,必须始终把握几个问题。首先,要把握农垦的基本定位。农垦的基本定位是企业,是国有农业企业,是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力量。谋划农垦改革必须强调农垦的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取向,强调农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通过改革,构建有利于农垦承担责任、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和提升农垦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能力。其次,要把握改革有利于农垦做强做大的战略基点。要通过改革,使农垦企业和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使农垦的企业化、组织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等优势进一步增强,而不是削弱业已形成的优势,更不是一提农垦改革就是体制下放。要坚决反对改革就是下放的想法和做法。再次,要把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农垦情况极为复杂,各地垦区类型、现行体制、区位条件、职责任务、生产力水平等差异很大,深化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的具体思路、方式和方法,而不是一刀切、一个模式。要允许和鼓励各垦区、农场在改革上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改革经验和做法。最后,要把握农垦改革的目的在于使职工群众得实惠的根本要求。改革中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个问题过去经常讲,今天再特别加以强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是因为个别地方和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处理好三者关系,在推进改革的具体方式方法上、甚至在改革的思路上出现偏差,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发展和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关键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垦区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定要紧紧抓住职工利益这个核心,切实把改革、发展和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毫不放松地加快发展,积极有效地维护稳定。特别是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难点问题,不断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和情绪,尽可能减少改革带来的震荡。尤其要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垦区社会管理,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为促进农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垦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三、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农垦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发展作为明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应该说,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农垦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农垦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垦区对科技重视不够、投入不大、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速度已经滞后于地方。不加快发展,我们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各垦区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科技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显著增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突出先行先试,在新技术、新成果的率先应用推广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农垦要作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首先要作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行者和试验田,率先在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只有比农村应用得早、运用得好,农垦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立得住、靠得牢。现在,技术

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就可能带动产业革命性的变化。要充分发挥农垦的规模化、组织化和职工素质高的优势,重点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作物和关键环节遴选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开展试验示范,确保农垦在我国农业科技应用中的领先地位。要围绕加强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高产优质技术统筹开展集成应用研究,构建适合农垦农业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特点的技术体系,着力组装配套一批抗灾增产和轻简化节本增效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

突出机制创新,在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一体化和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针对农业科技普遍存在的产学研脱节问题,积极探索构建农垦科研、推广、教学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联合协作的机制,通过对系统内部科技上中下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系统谋划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核心内容,解决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要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强与社会科研教学单位的研发和推广合作,探索建立农垦与社会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走出一条市场引导科研、科研带动产业、产业振兴经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促进先进科研成果在农垦企业的吸收与转化。要结合农垦的实际,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既要积极争取财政对公益性推广工作的支持,也要发挥农场和企业等推广主体的积极性,切实加强自身的科技投入。要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的新要求,发挥农垦的优势,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型产业。特别是农垦种业要通过资本重组、并购收购等方式整合资源,不断健全种业的研发、推广、应用体系,创新良种扩繁机制,提高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农垦种业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突出队伍建设,在提高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培养职业农工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各垦区必须高度重视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垦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优先推进。农垦现有的3个省级农业科学研究院、77个地级农科所、800多个农场试验站和7800多名科研工作人员,是我们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必须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好、运用好。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创新。要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农垦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和学习培训活动,着力提高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以家庭农场经营者、承包大户、农机手等为重点,以“阳光工程”、“科技之冬”、“农广校”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为手段,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逐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工。

四、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垦区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农垦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三化”,就是要在国家同步推进“三化”的大背景下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探索具有农垦特点的“三化”发展道路,实现农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农垦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发展的升级时期、城镇化发展的爬坡时期,统筹好三者关系,必须统一思想,以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以工业化为重点,以城镇化为载体,通过“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来保持农垦经济的发展速度、体现农垦经济的特色。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始终保持农垦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领先地位。农业是农垦的主业,是体现农垦保障作用和示范能力的主要领域,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垦农业现代化,要以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幅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农垦大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以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为重点,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步伐,加快促进农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幅提高农业效益。要切实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场建设,继续抓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扩大示范影响,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推进垦区工业化,不断壮大农垦企业整体实力。工业化是农垦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垦区工业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效明显,产品竞争优势和产业主导作用逐渐显现。工业化也是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农垦发展工业必须立足垦区实情,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现代农业为依托,重点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要以科技创新突破带动产业突破,推进农垦企业由初级产品加工向高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利用转变,由低附加值生产向高附加值生产转变,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容量大的优势产品、名牌产品;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大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对外合作,逐步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企业。有基础、有条件的垦区要继续围绕医药、机械制造等核心产业,加快优势资源积聚,培育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稳步推进垦区城镇化,加快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城镇化是垦区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的基础,是垦区职工提高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的有效载体。近几年各垦区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积极推进以农场场部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但重建设、轻规划,重硬件、轻软件,产业支撑能力和吸纳辐射能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建房盖楼”,要把重点放在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上。要结合经济区位、资源环境和管理体制的实际,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功能、相对集中的原则,以农场场部为重点实现集约发展和要素聚集,走低成本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在不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和服务业,注重构建绿色生态环保的城镇化建设机制,完善小城镇的功能,实现垦区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衔接,营造宜居环境。继续深化垦地合作,加强垦区和地方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合作,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增强农垦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五、加强农垦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农垦系统的凝聚力

农垦文化根植于农垦事业的广袤沃土,不但底蕴深厚,而且内涵丰富,在垦荒创业、开拓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农垦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垦区内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社会各界对农垦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迫切需要加强农垦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推动农垦文化建设、促进农垦文化繁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注入了动力。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同步推进农垦文化建设,为促进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推动农垦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大力弘扬时代新风。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垦区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到农垦文化建设各个方面。以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为核心,进一步坚定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不断丰富农垦精神内涵,建设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农垦特色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人心,夯实农垦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要将文化建设作为农垦的“凝心聚力工程”来抓,用文化包装农垦、宣传农垦、推销农垦,增强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对农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农垦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推动农垦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垦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农垦公益性文化事业。要积极争取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垦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职工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创新文化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要积极培育企业文化,用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要充分挖掘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和农耕文化等资源,探索发展具有农垦特色的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同志们,让我们以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全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稳定和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农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第三篇:高鸿宾在2011年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鸿宾在2011年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2-01-11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畜牧兽医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

一、关于畜牧业发展

2011年的畜牧业工作,力度大,亮点多,效果好。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复杂局面,着力化解不利因素,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禽蛋业稳定发展,奶业持续振兴,饲料生产稳定增长,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草原政策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出色完成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中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国民经济“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提供了重要支撑。

圆满完成了畜产品保供给的艰巨任务,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和国家管理通胀预期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展畜牧业生产,既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也是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措施。2011年畜牧业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从2011年1月份开始,生猪价格一路攀升,活猪价格同比涨幅最高达86.6%,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针对严峻形势,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知难而进,深入一线调研,加强监测分析,准确预判生猪生产和价格走势,牢牢把握了平抑波动的主动权。同时,以提升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构建产业稳定发展长效机制为着眼点,提前研究政策措施,主动沟通协调,推动中央扶持政策早下达、快落实。尽管价格上涨趋势与2007、2008年相似,但明显不同的是,2011年的工作更得力,在实现保供给的硬仗中,畜牧行业应对复杂局面和抓落实的能力明显提升,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推动建立畜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化,加强生产监测预警,更加注重打组合拳,更加注重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目前,生猪价格高位逐步回落,母猪产能全面恢复,养殖场户理性补栏,养殖效益仍处于较好水平,不仅保障了供给,稳定了价格,也为2012年打下了良好基础。2011年,蛋鸡生产整体保持平稳,价格稳中有升,养殖效益增加,处于近年来较好水平。奶业振兴步伐加快,奶牛生产持续增长,生鲜乳价格总体平稳,养殖效益好于常年,单产5吨的奶牛年获利2000元左右。总体看,2011年是畜牧业发展任务繁重、成效显着的一年,是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加快提升的一年,是肉蛋奶各业效益普遍向好、广大养殖场户丰产丰收、欢欣鼓舞的一年。

圆满完成了“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的特殊任务,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实现“两个努力确保”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2011年上半年,河南“3·15瘦肉精”案件来势汹汹,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农业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和生猪价格日报预案;召开重点省份“瘦肉精”监管工作座谈会,指导地方有序开展排查工作;及时回应媒体,通报查处情况。事态很快得到控制,对产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农业部联合8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逐级督导抓监管责任落实,进村入户抓普法宣传,上下联动抓检测把关,部门协作抓案件查办,立足长远抓机制建设,有效遏制了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势头。截至2011年10月底,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7起,移交公安机关110起。

2011年下半年,河北又发生了“抗生素事件”,农业部在获得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迅速行动,果断处置,加强督导检查,避免了事态的持续恶化,没有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奶业在振兴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就可能使我们3年整顿和振兴的成果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在生鲜乳专项整治方面,我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巩固奶业清理整顿成果,加强奶站督导检查,深入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奶站,检测指标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坚决打击各种违法添加行为,奶站管理水平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2011年,在实现保安全的实战中,整个畜牧系统经受了考验,全行业质量安全意识和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从处理“婴幼儿奶粉”事件时的仓促应战、寝食难安,到应对“瘦肉精”案件时的有力处置、淡定从容,充分证明了我们这支队伍在历练中不断成熟,素质不断提高,能打硬仗。

努力实现了草原政策的新突破,“三牧”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

我国草原牧区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多种原因,牧区仍是经济发展的滞后区、民生改善的薄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集中精力,抢抓机遇,完成了“四件大事”,开创了“三牧”工作新局面。

一是出台新政策。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牧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快牧区发展的18项政策措施,对牧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建立新机制。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草原牧区实施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1年在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入136亿元,这是建国以来草原生态保护方面投入资金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草原牧区开始走向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发展的轨道。

三是召开盛会。全国牧区工作会议时隔24年再度召开,回良玉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为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明确了任务,实化了措施。

四是完善重大工程。国务院批准了农业部等部门提出的《关于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意见》,从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加强配套工程建设、调整补助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退牧还草工程。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草原保护建设资金180多亿元,完成种草改良面积1.5亿亩,建设草原围栏1.2亿亩,累计禁牧休牧轮牧草原38.7亿亩,政策性补贴已惠及数百万牧户。在实现保生态的实践中,草原工作从理念和政策上实现全面“破题”,确立了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指导方针,出台了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可以说,2011年的草原工作力度前所未有,草原投入前所未有,草原保护建设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为今后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打牢了基础。

努力实现了苜蓿发展政策的重点突破,奶业振兴迎来了新的机遇

苜蓿是“饲草之王”,是发挥奶牛遗传潜力和提高牛奶质量的优质牧草。从历史看,我国苜蓿产业的发展几起几落,几经反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畜牧业特别是奶业发展结合不紧密。2011年,我们抓住国家重视苜蓿发展的机遇,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汲取经验,主动协调,全力以赴推动政策出台,实现了苜蓿发展政策的历史性突破。从2012年开始,国家将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在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开展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2011年,我们从调查研究、出台政策和争取项目等方面全力推进苜蓿发展。在调研方面,先后深入河北、山东、宁夏和甘肃等省(区)就苜蓿种植、收割、加工、销售以及和奶业生产结合情况进行调研,多次听取苜蓿种植户、草业企业、奶业企业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建议。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到黑龙江等省考察苜蓿发展情况,我也到甘肃农垦了解苜蓿生产,并专题研究苜蓿发展扶持政策。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道理说透,把政策建议提实。同时,积极主动和财政部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项目,在互动中取得共识,合力做好相关工作。国家扶持苜蓿政策的出台,将为苜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提高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找到新的抓手,奶业振兴指日可待。

“万事开头难”。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畜牧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全线飘红,为今后几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牧民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要召开,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要清醒地认识到,畜牧业发展的基数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剧,食品安全专注度不断提高,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在宏观经济运行、气候条件变化、畜产品价格走势、农民养殖意愿等方面都有诸多变数,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巩固畜牧业发展好形势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主动适应这些新变化,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采取更有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按照更科学、更合理、更有节奏、更有秩序的工作摆布,千方百计做好2012年的畜牧业发展工作。

2012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党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要求,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完善政策,强化科技,狠抓落实,力促“三保”,在高基数、高起点、高水平上完成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艰巨任务,不断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能力和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再立新功。

第一,进一步落实生猪发展政策,积极争取牛羊生产扶持政策,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

2012年,生猪生产关键要防止价格大涨后出现大落,保持产业稳定发展,核心是要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尽快完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适时启动调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形势研判,继续抓好生产调研和数据监测工作,重点把握好能繁母猪存栏和仔猪补栏状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规范生猪核心育种场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积极推进联合育种和遗传物质交流,提升种猪生产水平。

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问题,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2年要重点在支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取得突破。要稳定牧区生产能力,提高北方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供给能力,挖掘南方地区发展潜力,在加快牛羊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要集中研究,争取出台新的扶持政策。要大力推进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提升产业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要围绕大县抓生产,支持牛羊生产大县提高生产能力。要突出良种打基础,支持实施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加大良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肉牛肉羊良种生产能力。

第二,坚定不移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防范动物疫病风险的关键措施,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做到思想上毫不动摇、工作上毫不懈怠、落实上毫不敷衍,在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制度规范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在政策引导上,要做好政策研究设计,强化政策效果评估,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切实抓好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在示范带动上,大力推进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引导更多的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在制度规范上,严格投入品使用、养殖档案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探索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监管机制。

加快科技进步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改革发展是2012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我们要紧抓机遇,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努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转变。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中优势力量,把握关键环节,开展重点攻关,力争在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控制、饲料资源利用和养殖污染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加强技术推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力度,使畜牧业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三,扎实推动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落实,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争取政策难,落实政策更难。新时期牧区工作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狠抓落实。加快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八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认真总结2011年政策落实情况,完善方案措施,明确政策界限,严肃财经纪律,加快工作进度,确保畜减掉、禁得住、钱到户。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尽快启动实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五省的草原补奖政策。着力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制定《基本草原保护条例》,依法划定基本草原,像保护耕地一样来保护基本草原。继续加大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等工程实施力度,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启动实施做好准备。加强草原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尽快启动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点区域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加大草原防火投入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物资装备水平,强化防扑火队伍建设,增强综合防控能力。稳步推进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牧区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草原补奖等惠牧惠民政策顺利实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争取出台指导各地草原承包经营的指导性意见。各地要提高认识,建立草原承包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快推进承包工作进度。加快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编制和实施全国人工种草规划,推动实施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强化牲畜棚圈、饲草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建立健全草原执法监督体系。加快268个牧区半牧区县草原监理机构建设,推动地方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尽快出台。严格草原执法监督,加强草原征占用管理,依法查处非法征占用、乱开滥垦、乱采乱挖及其他侵占破坏草原的案件,及时纠正违反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的行为。要集中精力查处一批严重侵占破坏草原的大案要案,树立草原执法权威。加强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强化经常性监测工作,为客观评估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科学管理草原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全面贯彻落实新饲料条例,深入开展“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努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修订是饲料产业发展的大事,离上次修订已有10年之久。新条例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主导思想从促生产转为保安全,明确了相关主体的饲料质量安全责任,完善了生产、经营、使用环节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将养殖环节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列入监管范围。2012年,各地要做好新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宣贯工作,推动饲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产业素质,支持发展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开展饲料和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重点打击牛羊等反刍动物使用“瘦肉精”和饲料企业使用新型“瘦肉精”行为。加强机制建设,提高饲料和畜产品监管队伍的执法水平。

继续抓好生鲜乳专项整治,加强奶站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全面实施2012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在搞好专项监测、隐患排查、《生乳》国标指标监测的基础上,加大异地抽检和飞行抽检的力度。贯彻落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和《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奶站进货查验、监督检测、异地抽检、从重处罚、信用档案及黑名单制度,加强相关制度的培训和检查力度,加快奶站信息化监管平台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努力构建生鲜乳监管长效机制。

第五,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创新组织方式,大力提升奶业发展水平。

2012年是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2012年全国先启动建设50万亩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累计建设200万亩基地,打好2012年这一仗,就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切实抓好优质苜蓿高产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重点支持田间灌溉设施设备、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加大苜蓿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提高苜蓿收割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大苜蓿种子补贴支持力度,支持苜蓿良种发展。做好这项工作,关键要加强组织实施,把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振兴奶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重点要创新组织方式,鼓励草业企业、奶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苜蓿生产组织化程度。要实行专家包片,将专家与苜蓿生产示范片挂钩,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要促进草畜配套,鼓励草业企业和草业合作社与奶牛场签订优质苜蓿购销合同,开展订单种植。要加强宣传引导,项目实施和宣传工作要同时启动,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示范创建活动,宣传改善牛奶质量的好典型,营造奶业振兴的良好氛围。

2011年,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兽医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的兽医工作亮点突出,应该充分肯定。

圆满完成“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工作目标

做好2011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对于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保证畜禽产品市场供给,显得尤为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做出明确指示,要求落实好动物防疫“内防外堵”各项措施,一定要把疫情控制住。但2011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国内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复杂、污染面广;部分地区人畜共患病持续上升。针对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形势,农业部抢前抓早、周密部署,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狠抓落实、奋力拼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显着成效,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提升了养殖信心和消费信心,为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好势头做出了突出贡献。

圆满完成“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艰巨任务

要完成部党组提出的“两个努力确保”的任务,畜牧兽医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目前养殖单元众多的情况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巨大。动物养殖生产过程中,仍有盲目用药、滥用抗生素、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的现象。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消费者和媒体高度关注,舆情应对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妥善应对“瘦肉精”等案件,将影响降到最低,保护了消费者的信心,没有对行业造成大的冲击。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农业部部署,一手抓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一手抓监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专项整顿、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抗菌药物联合整治等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实施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全面加强兽药监督执法,出动执法人员、检测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批次之多,均达历年之最。保障了2011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了上海世泳赛、深圳大运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

作为国务院“十二五”期间审批的专项规划,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已提交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未来10年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对策措施。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来讲,制定此规划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进入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动物防疫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逐步健全,我国兽医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为谋划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中央、省、县、乡四级防疫网络,初步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系统,动物防疫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实施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是实现重点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到根除的必由之路,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成功扑灭动物疫病的主要经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的新突破。

新时期兽医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截至目前,全国按照乡镇或者区域共设置畜牧兽医站3461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职能任务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普遍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任务全面完成。2011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我国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的总体框架、发展思路和具体要求。继续开展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不断壮大执业兽医队伍。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强化官方兽医专业化培训。推动OIE认可我国5家实验室为OIE参考实验室。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兽医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回顾2011年,兽医工作成绩令人振奋,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展望2012年,兽医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必须全面把握兽医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从兽医事业发展外部环境看,综合国力增强将为加强兽医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将为兽医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全社会的关注将为改进和支持兽医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我国兽医事业发展的国际舞台也将更加广阔。同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周边国家和地区动物疫情复杂,非洲猪瘟等外来病、新发病传入风险持续加大;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仍呈抬头趋势,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不容忽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任务相当艰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产品消费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动物养殖和产品流通方式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兽医工作内部条件看,多年的实践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兽医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构建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兽医工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持,兽医科技进步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兽医工作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新型兽医制度建设有待加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机构建设不到位,条件保障不足,人员编制偏紧,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情况还比较突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还需进一步明确;养殖者动物防疫主体责任落实还未完全到位。兽医工作社会化服务发展依然滞后,公共服务条件保障仍需加强。

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统筹当前和长远兽医事业发展需要,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国际和国内对兽医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调动有利于兽医事业全面发展的内部条件,加快形成有利于兽医事业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

2012年兽医工作的总体目标,仍然是要做到“两个努力确保”。做好2012年的兽医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我部关于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坚持巩固兽医工作的好形势,加强兽医工作的好政策,优化兽医工作长效机制,改革影响兽医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基础保障等方面夯实兽医工作基础,强化兽医科技支撑,加快转变兽医工作方式,切实保障动物产品生产供应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创新动物防疫机制,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012年是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切实落实好强制免疫、检疫监管、疫情监测和应急管理等各项措施的基础上,要从战略全局谋划未来,努力创新动物防疫机制。要坚持立足实际、超前谋划。在综合评估统筹考虑基础上,《规划》明确了需要优先防治的重点疫病。2012年要重点摸清优先防治病种区域分布、畜禽群体分布、流行毒株的型别等基础信息。要根据《规划》要求,超前谋划,为《规划》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要尽快制定并启动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计划,实施畜禽健康促进策略,实施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策略,大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区建设评估工作,全面启动全国种畜禽场疫病监测净化工作。要坚持防疫工作责任制,明确养殖者主体责任。要坚决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明确企业、协会、养殖户的防疫责任和义务。2012年要在完善疫苗招标采购机制上下功夫,逐步推行由政府领导,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要立足公共财政保障,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与畜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物防疫财政支持政策。

二是规范兽医行政执法,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进一步加大动物卫生监督和兽药监管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在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上下功夫。要抓紧完善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动物跨省调运管理制度,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制。全面强制实施兽药GSP。2012年要组织开展“清理行动”,坚决将未达到兽药GSP要求的兽药经营企业(户)清理出兽药市场。逐步建立兽用处方药管理制度,规范兽药使用行为。要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督促养殖场(户)落实防疫制度,履行申报检疫义务,建立养殖档案和兽药使用记录,严格执行休药期。督促定点屠宰企业落实“瘦肉精”检测责任。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兽药行为,有效规范兽药市场秩序,保证兽药质量安全。要落实执法机构队伍的监管责任。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严格执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全面落实动物、动物产品全程监管制度,实施风险控制,强化各类场所监管工作,推进官方兽医按权限出证和跨省调运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工作。完善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管理,探索创新动物检疫机制,规范动物检疫许可和检疫出证行为。扎实推进动物卫生风险评估和区域化管理。稳步开展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继续强化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加大兽药使用监管力度,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完善兽医从业准入制度,促进兽医行业健康发展。兽医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兽医行业的整体水平代表了国家的兽医工作水平。要从规范兽医从业准入资格、加强执业行为监管、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入手,全面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规范兽医从业准入资格,要继续做好执业兽医考试各项工作,完善兽医从业准入制度。要健全执业兽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试工作长效机制。要明确有关领域从业的执业兽医资格要求。加强执业行为监管,要加大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力度,强化执业兽医从业活动监管,力争用3年时间逐步规范动物诊疗市场。要加快培育农村动物诊疗市场,支持执业兽医到基层执业。推动健全兽医行业自律机制,健全完善各级行业自律组织。完善继续教育机制,要进一步抓好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培训。要稳步推进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加强官方兽医队伍培训和管理。加快推进兽医队伍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基础性、前瞻性工作研究。

四是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提高兽医科技支撑能力。兽医科技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支撑能力关系兽医事业发展全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从建设现代农业全局和战略出发,围绕保障动物卫生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强化兽医科技公益性定位,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整体水平。加快构建兽医实验室网络体系。要在严格生物安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资源,加快构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运转高效、支持有力的兽医实验室网络体系。加大联合攻关力度。要拓宽视野、深度发掘,从准确把握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出发,加强兽医、卫生、林业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专家交流,促进跨学科、跨部门合作。抓紧抓好兽医科技推广工作。要按照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利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兽医科研机构的体系、人才、技术优势,开展技术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要落实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兽医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兽医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解决好兽医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兽医事业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保障。

同志们,做好2012年畜牧兽医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促进畜牧业和兽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韩长赋部长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晓红处长让转交单主任:

韩长赋部长

高鸿宾副部长 在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韩长赋部长的讲话

(2011年12月29日)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畜牧兽医的专业会,主要是来看望大家。

猪粮安天下,畜牧业发展十分重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用越来越突出;兽医工作关系畜牧业健康发展,关系公共卫生保障,要求越来越高。今年畜牧兽医工作压力很大,工作很得力,成绩很突出。生猪等主要畜产品保持增长,保障了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重大动物疫情平稳,有力保障了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草原政策取得历史性突破,促进了牧区发展、农牧民增收和生态保护。一年来,大家十分辛苦,体现出不畏艰难、能打硬仗的精神风貌。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向全国畜牧兽医工作者致以崇高敬 意!

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持续增强农产品包括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继续保持畜牧业良好发展势头,意义十分重大。关于明年的畜牧兽医工作,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作了总体部署,刚才高鸿宾同志又作了具体安排。下面,我主要就畜牧业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谈点意见。

一、关于畜牧业发展问题

2011年,全国肉类总产量预计达到7950万吨,基数已经很高。明年我们既要保证总量增长,又要确保质量安全,还要关注结构平衡,防范周期波动。初步考虑,我把明年畜牧业生产目标任务归纳为三句话,即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供给,重点要提高饲养水平,解决好生猪生产和牛羊肉生产问题;保安全,要突出一个“严”字,严格落实责任,严格落实措施;保生态,要突出抓好政策落实,把政策落实到草场牧户。为此,要抓好四件事:

生猪生产,要加强监测预警调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强技术服务和生产引导,防止价格过度下跌。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肉食品,稳定生猪生产是“保供给”的重点任务。今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社会高度关注,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我部推动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加快恢复。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当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并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我担心的是,明 年春节后生猪价格可能逐步进入下行通道。从当前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生产监测和形势预判,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调控预案;加强信息发布,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加大技术服务力度,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冬春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努力防止猪价大落导致新一轮的生产剧烈波动。从长远看,我们要稳定完善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坚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重点推进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改造和提升,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建立现代标准化生产体系,稳定和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

牛羊肉生产,要强化扶持措施,合理布局生产,防止牛羊肉供给出现缺口导致价格过快上涨。牛羊肉是重要的肉类品种,约占全国肉类产量的13%,也是穆斯林群众的主要肉食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牛羊肉价格连续11年上涨,2007年以来涨幅明显加大,年均涨幅分别达到15.3%和17.5%,对部分穆斯林群众的牛羊肉消费造成了一定影响。综合分析,一方面,由于牛羊繁殖率低、饲养周期长、养殖比较效益不高,散养户大量退出,基础母畜数量下降较快,牛羊肉生产总体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对穆斯林等民族群众来说牛羊肉是生活必需品,其他消费群体也逐步扩大,牛羊肉消费需求总体增长较快。同时,牛羊肉的国际贸易量较小,依靠国外进口的调剂余地不大。总的看,我国牛羊肉供需将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紧平衡状态,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阶段 性、季节性供应偏紧。对此,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今年先后5次对牛羊肉生产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抓紧制定促进牛羊肉生产的总体发展规划,迅速出台扶持牛羊肉生产的政策。下一步,各地要切实落实生产责任,千方百计促进牛羊肉生产加快恢复,既要实现全国总量稳定增长,也要提高重点民族地区的自给能力。牧区的重点是稳产,要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确保减畜不减肉;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重点是增产,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南方地区重点是挖潜,发展优势特色生态牛羊产业。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须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打击非法添加行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主要畜产品“吃得上”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我们要逐步解决“吃得好”的问题。全国从事畜禽养殖的场户很多,每年出栏的活畜禽也很多,但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我们的监管能力也不足、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很大。我们要正视这些客观因素,主动应对挑战,落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明年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行为,加强专项整治,加大抽检力度,对于明知故犯、以身试法的饲料企业,一旦发现问题,要一票否决,就地拿下,不给改正错误的机会;加大生鲜乳抽检力度,实施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监管,稳步提升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草原生态方面,要全面落实牧区政策,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项目实施。大草原需要大政策。今年的草原工作成效很大,在政策和投入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争取政策难度大,落实好政策难度更大。对此,各地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让中央政策落到实处、牧民群众得到实惠、生态改善取得实效。明年,要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将补奖范围扩大到所有牧区省份,覆盖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面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草原承包工作目标责任制,深入推进草原确权承包,确保纳入补奖政策范围的草原全部承包到户。加强草原监理机构执法监督条件和能力建设,设立草原管护公益岗位,加大对草原经营管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实施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建设一批优质高产苜蓿生产基地,促进草畜配套,提升奶业发展水平。

二、关于动物防疫工作问题

今年,面对疫源分布广、毒株变异快、外疫威胁大的严峻形势,重大动物疫情继续下降,很不容易。但总体上看,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基础依然薄弱,技术水平依然不高,继续稳定发展的难度依然较大,动物防疫工作充满了各种挑战。2012年动物防疫形势十分严峻,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特别是区域性疫情任务繁重、压力巨大。明年重点要抓好五 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不懈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坚决落实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管理等各项措施,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免疫工作质量,果断处置突发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继续抓好布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强非洲猪瘟、疯牛病等外来动物疫病监视监测,防范境外重大动物疫病传入。近期,要继续关注香港禽流感疫情的后续发展,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要特别加强防范。要兼顾生猪和牛羊的常规病综合防控,加强防治技术培训和指导,防止疫病大面积发生对畜产品生产和价格造成冲击。

第二,高度负责抓好疫苗质量监管。今年,一些媒体反映,政府招标采购疫苗效果不好,一些规模养殖企业使用不积极。部里组织了多次调查,总的看,疫苗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但养殖企业不使用招标疫苗的现象在局部地区确实存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毫不松懈地抓好疫苗质量监管。这件事一方面关系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安全,一方面关系政府公信力。要严格实施日常监督、飞行检查、驻厂监督、批签发等管理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生产规程组织疫苗生产和检验活动,严格疫苗生产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快落实疫苗质量抽检结果通报制度,加大对低价中标企业的抽检力 度。对部分企业违反兽药标签管理规定的情况,迅速组织调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要加强教育监督,企业要坚持标准、严格管理,决不能偷工减料,发现问题实行一次否决,没有改正错误机会。这关系政府的信誉和群众利益。疫苗产品发现问题,要及时召回。完善疫苗评价机制,科学评估疫苗使用效果。组织开展疫苗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调研和试点工作,探索规模化养殖企业疫苗补贴新的方式。要加强对招标采购疫苗正面宣传力度,引导养殖场户正确认识政府采购疫苗。

第三,积极努力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要把加强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长效机制。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创新监管机制,努力提高监督执法队伍素质。规范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强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组织开展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能力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六条禁令”。一次否决,一旦违犯,严惩不贷,严重者开除,树立良好执法形象。不断完善跨省调运动物监管制度,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认真落实调运前检测、调运审批、运抵后隔离观察等措施。加大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执法力度,认真查证验物,防止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

第四,不断完善动物防疫工作体制机制。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对畜牧业发展 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必须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要坚持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中心,统筹多病种防控,在国家层面对防治制度做出总体安排,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明确企业、协会、养殖户的防疫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各方支持和参与动物防疫工作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投入上,积极争取财政投入,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和防控策略相配套的投入机制。在体系和队伍上,继续深化兽医机构改革,大力推行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执业兽医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在科技支撑上,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基础研究,大力推进研究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科学防控水平。

第五,加快实施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实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推进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向有计划扑灭的质的跨越,是未来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明年,将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要抓住机遇,各地要制定好配套计划。要围绕规划的实施,从法律法规体系、机构队伍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科技支撑以及条件保障上入手,打牢动物防疫工作基础,为规划实施开好头、起好步。要综合评估经济社会和畜牧业发展状况,摸清重点病种流行强度和流行范围,制定好单项 病种的防治计划和指导性意见,加快组织实施。开展种畜禽疫病净化行动,实施生猪、家禽和奶牛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动物健康水平。研究出台区域化管理布局规划,逐步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鼓励优势区域率先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

同志们,畜牧兽医工作任务繁重,不容有丝毫松懈大意,大家一定要不畏艰难、坚守职责,坚持不懈把各项工作做好。力求稳中求进,开创新的局面。还有两天就是2012年元旦了,龙年春节也将来临,我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并通过你们向全国畜牧兽医战线上的同志们拜个早年,衷心祝愿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高鸿宾副部长的讲话

(2011年12月29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畜牧兽医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明年重点工作。这两天,中央领导同志和韩长赋部长在讲话中都对畜牧兽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刚才,智才和仲秋同志分别对畜牧兽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他们的报告我都看了,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关于畜牧业发展

今年的畜牧业工作,力度大,亮点多,效果好。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复杂局面,着力化解不利因素,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禽蛋业稳定发展,奶业持续振兴,饲料生产稳定增长,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草原政策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出色完成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中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国民经济“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圆满完成了畜产品保供给的艰巨任务,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和国家管理通胀预期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展畜牧业生产,既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也是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措施。今年畜牧业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从1月份开始,生猪价格一路攀升,活猪价格同比涨幅最高达86.6%,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针对严峻形势,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知难而进,深入一线调研,加强监测分析,准确预判生猪生产和价格走势,牢牢把握了平抑波动的主动权。同时,以提升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构建产业稳定发展长效机制为着眼点,提前研究政策措施,主动沟通协调,推动中央扶持政策早下达、快落实。尽管价格上涨趋势与2007、2008年相似,但明显不同的是,今年的工作更得力,在实现保供给的硬仗中,畜牧行业应对复杂局面和抓落实的能力明显提升,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推动建立畜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化,加强生产监测预警,更加注重打组合拳,更加注重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目前,生猪价格高位逐步回落,母猪产能全面恢复,养殖场户理性补栏,养殖效益仍处于较好水平,不仅保障了供给,稳定了价格,也为明年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蛋鸡生产整体保持平稳,价格稳中有升,养殖效益增加,处于近年来较好水平。奶业振兴步伐加快,奶牛生产持续增长,生鲜乳价格总体平稳,养殖效益好于常年,单产5吨的奶牛年获利2000元左右。总体看,今年是畜牧业发展任务繁重、成效显著的一年,是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加快提升的一年,是肉蛋奶各业效益普遍向好、广大养殖场户丰产丰收、欢欣鼓舞的一年。

(二)圆满完成了“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的特殊任务,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实现“两个努力确保”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年上半年,河南“3·15瘦肉精”案件来势汹汹,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我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和生猪价格日报预案;召开重点省份“瘦肉精”监管工作座谈会,指导地方有序开展排查工作;及时回应媒体,通报查处情况。事态很快得到控制,对产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我们联合8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逐级督导抓监管责任落实,进村入户抓普法宣传,上下联动抓检测把关,部门协作抓案件查办,立足长远抓机制建设,有效遏制了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势头。截至10月底,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7起,移交公安机关110起。

今年下半年,河北又发生了“抗生素事件”,农业部在获得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迅速行动,果断处置,加强督导检查,避免了事态的持续恶化,没有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奶业在振兴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就可能使我们三年整顿和振兴的成果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在生鲜乳专项整治方 面,我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巩固奶业清理整顿成果,加强奶站督导检查,深入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奶站,检测指标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坚决打击各种违法添加行为,奶站管理水平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今年,在实现保安全的实战中,整个畜牧系统经受了考验,全行业质量安全意识和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从处理“婴幼儿奶粉”事件时的仓促应战、寝食难安,到应对“瘦肉精”案件时的有力处置、淡定从容,充分证明了我们这支队伍在历练中不断成熟,素质不断提高,能打硬仗。

(三)努力实现了草原政策的新突破,“三牧”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

我国草原牧区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多种原因,牧区仍是经济发展的滞后区、民生改善的薄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集中精力,抢抓机遇,完成了“四件大事”,开创了“三牧”工作新局面。一是出台新政策。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牧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快牧区发展的18项政策措施,对牧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建立新机制。今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草原牧区实施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1年在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入136亿元,这是建国以来草原生态保护方 面投入资金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草原牧区开始走向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发展的轨道。三是召开盛会。全国牧区工作会议时隔24年再度召开,回良玉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为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明确了任务,实化了措施。四是完善重大工程。国务院批准了农业部等部门提出的《关于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意见》,从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加强配套工程建设、调整补助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退牧还草工程。今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草原保护建设资金180多亿元,完成种草改良面积1.5亿亩,建设草原围栏1.2亿亩,累计禁牧休牧轮牧草原38.7亿亩,政策性补贴已惠及数百万牧户。在实现保生态的实践中,草原工作从理念和政策上实现全面“破题”,确立了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指导方针,出台了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可以说,今年的草原工作力度前所未有,草原投入前所未有,草原保护建设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为今后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打牢了基础。

(四)努力实现了苜蓿发展政策的重点突破,奶业振兴迎来了新的机遇

苜蓿是“饲草之王”,是发挥奶牛遗传潜力和提高牛奶质量的优质牧草。从历史看,我国苜蓿产业的发展几起几落,几经反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畜牧业特别是奶业发展结合不紧密。今年,我们抓住国家重视苜蓿发展的机遇,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汲取经验,主动协调,全力以赴推动政策出 台,实现了苜蓿发展政策的历史性突破。从明年开始,国家将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在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开展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今年,我们从调查研究、出台政策和争取项目等方面全力推进苜蓿发展。在调研方面,先后深入河北、山东、宁夏和甘肃等省(区)就苜蓿种植、收割、加工、销售以及和奶业生产结合情况进行调研,多次听取苜蓿种植户、草业企业、奶业企业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建议。韩长赋部长到黑龙江等省考察苜蓿发展情况,我也到甘肃农垦了解苜蓿生产,并专题研究苜蓿发展扶持政策。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道理说透,把政策建议提实。同时,积极主动和财政部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项目,在互动中取得共识,合力做好相关工作。国家扶持苜蓿政策的出台,将为苜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提高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找到新的抓手,奶业振兴指日可待。

“万事开头难”。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畜牧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全线飘红,为今后几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牧民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农业部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国畜牧兽医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和草原工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明年党的十八大将要召开,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要清醒地认识到,畜牧业发展的基数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剧,食品安全专注度不断提高,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在宏观经济运行、气候条件变化、畜产品价格走势、农民养殖意愿等方面都有诸多变数,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巩固畜牧业发展好形势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主动适应这些新变化,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采取更有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按照更科学、更合理、更有节奏、更有秩序的工作摆布,千方百计做好明年的畜牧业发展工作。

明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部党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要求,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完善政策,强化科技,狠抓落实,力促“三保”,在高基数、高起点、高水平上完成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艰巨任务,不断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能力和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再立新功。

第一,进一步落实生猪发展政策,积极争取牛羊生产扶持政策,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

明年,生猪生产关键要防止价格大涨后出现大落,保持产业稳定发展,核心是要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 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尽快完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适时启动调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形势研判,继续抓好生产调研和数据监测工作,重点把握好能繁母猪存栏和仔猪补栏状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规范生猪核心育种场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积极推进联合育种和遗传物质交流,提升种猪生产水平。

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问题,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明年要重点在支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取得突破。要稳定牧区生产能力,提高北方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供给能力,挖掘南方地区发展潜力,在加快牛羊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要集中研究,争取出台新的扶持政策。要大力推进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提升产业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要围绕大县抓生产,支持牛羊生产大县提高生产能力。要突出良种打基础,支持实施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加大良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肉牛肉羊良种生产能力。

第二,坚定不移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防范动物疫病风险的关键措施,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做到思想上毫不动摇、工作上毫不懈怠、落实上毫不敷衍,在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制度规范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在政策引导上,要做好政策研究设计,强化政策效果评估,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切实抓好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在示范带动上,大力推进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引导更多的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在制度规范上,严格投入品使用、养殖档案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探索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监管机制。

加快科技进步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改革发展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我们要紧抓机遇,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努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转变。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中优势力量,把握关键环节,开展重点攻关,力争在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控制、饲料资源利用和养殖污染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加强技术推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力度,使畜牧业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三,扎实推动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落实,完善草原承包 经营制度,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争取政策难,落实政策更难。新时期牧区工作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狠抓落实。加快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八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认真总结今年政策落实情况,完善方案措施,明确政策界限,严肃财经纪律,加快工作进度,确保畜减掉、禁得住、钱到户。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尽快启动实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五省的草原补奖政策。着力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制定《基本草原保护条例》,依法划定基本草原,像保护耕地一样来保护基本草原。继续加大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等工程实施力度,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启动实施做好准备。加强草原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尽快启动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点区域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加大草原防火投入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物资装备水平,强化防扑火队伍建设,增强综合防控能力。稳步推进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牧区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草原补奖等惠牧惠民政策顺利实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争取出台指导各地草原承包经营的指导性意见。各地要提高认识,建立草原承包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快推进承包工作进度。加快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编制和实施全国人工种草规划,推动实施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强化牲畜棚圈、饲草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建立健全草原执法监督体系。加快268个 牧区半牧区县草原监理机构建设,推动地方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尽快出台。严格草原执法监督,加强草原征占用管理,依法查处非法征占用、乱开滥垦、乱采乱挖及其他侵占破坏草原的案件,及时纠正违反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的行为。要集中精力查处一批严重侵占破坏草原的大案要案,树立草原执法权威。加强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强化经常性监测工作,为客观评估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科学管理草原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全面贯彻落实新饲料条例,深入开展“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努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修订是饲料产业发展的大事,离上次修订已有10年之久。新条例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主导思想从促生产转为保安全,明确了相关主体的饲料质量安全责任,完善了生产、经营、使用环节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将养殖环节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列入监管范围。明年,各地要做好新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宣贯工作,推动饲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产业素质,支持发展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开展饲料和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重点打击牛羊等反刍动物使用“瘦肉精”和饲料企业使用新型“瘦肉精”行为。加强机制建设,提高饲料和畜产品监管队伍的执法水平。

继续抓好生鲜乳专项整治,加强奶站标准化建设和管 理,全面实施2012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在搞好专项监测、隐患排查、《生乳》国标指标监测的基础上,加大异地抽检和飞行抽检的力度。贯彻落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和《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奶站进货查验、监督检测、异地抽检、从重处罚、信用档案及黑名单制度,加强相关制度的培训和检查力度,加快奶站信息化监管平台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努力构建生鲜乳监管长效机制。

第五,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创新组织方式,大力提升奶业发展水平

明年是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明年全国先启动建设50万亩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累计建设200万亩基地,打好明年这一仗,就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切实抓好优质苜蓿高产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重点支持田间灌溉设施设备、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加大苜蓿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提高苜蓿收割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大苜蓿种子补贴支持力度,支持苜蓿良种发展。做好这项工作,关键要加强组织实施,把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振兴奶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重点要创新组织方式,鼓励草业企业、奶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苜蓿生产组织化程度。要实行专家包片,将专家与苜蓿生产示范 片挂钩,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要促进草畜配套,鼓励草业企业和草业合作社与奶牛场签订优质苜蓿购销合同,开展订单种植。要加强宣传引导,项目实施和宣传工作要同时启动,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示范创建活动,宣传改善牛奶质量的好典型,营造奶业振兴的良好氛围。

二、关于兽医工作

今年,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兽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的兽医工作亮点突出,应该充分肯定。

一是圆满完成“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工作目标。做好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对于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保证畜禽产品市场供给,显得尤为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做出明确指示,要求落实好动物防疫“内防外堵”各项措施,一定要把疫情控制住。但今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国内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复杂、污染面广;部分地区人畜共患病持续上升。针对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形势,农业部抢前抓早、周密部署,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狠抓落实、奋力拼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提升了养殖信心和消费信心,为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好势头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圆满完成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艰巨任务。要完成部党组提出的“两个努力确保”的任务,畜牧兽医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目前养殖单元众多的情况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巨大。动物养殖生产过程中,仍有盲目用药、滥用抗生素、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的现象。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消费者和媒体高度关注,舆情应对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妥善应对“瘦肉精”等案件,将影响降到最低,保护了消费者的信心,没有对行业造成大的冲击。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农业部部署,一手抓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一手抓监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专项整顿、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抗菌药物联合整治等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实施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全面加强兽药监督执法,出动执法人员、检测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批次之多,均达历年之最。保障了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了上海世泳赛、深圳大运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作为国务 院“十二五”期间审批的专项规划,我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已提交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未来10年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对策措施。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来讲,制定此规划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进入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动物防疫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逐步健全,我国兽医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为谋划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中央、省、县、乡四级防疫网络,初步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系统,动物防疫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实施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是实现重点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到根除的必由之路,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成功扑灭动物疫病的主要经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的新突破。

四是新时期兽医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截至目前,全国按照乡镇或者区域共设置畜牧兽医站3461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职能任务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普遍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任务全面完成。今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我国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的总体框架、发展思路和具体要求。继续开展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不断壮 大执业兽医队伍。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强化官方兽医专业化培训。推动OIE认可我国5家实验室为OIE参考实验室。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兽医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回顾2011年,兽医工作成绩令人振奋,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展望2012年,兽医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必须全面把握兽医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从兽医事业发展外部环境看,综合国力增强将为加强兽医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将为兽医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全社会的关注将为改进和支持兽医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我国兽医事业发展的国际舞台也将更加广阔。同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周边国家和地区动物疫情复杂,非洲猪瘟等外来病、新发病传入风险持续加大;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仍呈抬头趋势,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不容忽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任务相当艰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产品消费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动物养殖和产品流通方式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兽医工作内部条件看,多年的实践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兽医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 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构建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兽医工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持,兽医科技进步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兽医工作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新型兽医制度建设有待加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机构建设不到位,条件保障不足,人员编制偏紧,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情况还比较突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还需进一步明确;养殖者动物防疫主体责任落实还未完全到位。兽医工作社会化服务发展依然滞后,公共服务条件保障仍需加强。

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统筹当前和长远兽医事业发展需要,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国际和国内对兽医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调动有利于兽医事业全面发展的内部条件,加快形成有利于兽医事业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

明年兽医工作的总体目标,仍然是要做到“两个努力确保”。做好明年的兽医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我部关于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坚持巩固兽医工作的好形势,加强兽医工作的好政策,优化兽医工作长效机制,改革影响兽医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基础保障等方面夯实兽医工作基础,强化兽医科技支撑,加快转变兽医工作方式,切实保障动物产品生产供应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创新动物防疫机制,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明年是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切实落实好强制免疫、检疫监管、疫情监测和应急管理等各项措施的基础上,要从战略全局谋划未来,努力创新动物防疫机制。要坚持立足实际、超前谋划。在综合评估统筹考虑基础上,《规划》明确了需要优先防治的重点疫病。明年要重点摸清优先防治病种区域分布、畜禽群体分布、流行毒株的型别等基础信息。要根据《规划》要求,超前谋划,为《规划》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要尽快制定并启动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计划,实施畜禽健康促进策略,实施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策略,大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区建设评估工作,全面启动全国种畜禽场疫病监测净化工作。要坚持防疫工作责任制,明确养殖者主体责任。要坚决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明确企业、协会、养殖户的防疫责任和义务。明年要在完善疫苗招标采购机制上下功夫,逐步推行由政府领导,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要立足公共财政保障,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与畜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物防疫财政支持政策。

二是规范兽医行政执法,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进一步加大动物卫生监督和兽药监管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在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上下功夫。要抓紧完善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动物跨省调运管理制度,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制。全面强制实施兽药GSP。明年要组织开展“清理行动”,坚决将未达到兽药GSP要求的兽药经营企业(户)清理出兽药市场。逐步建立兽用处方药管理制度,规范兽药使用行为。要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督促养殖场(户)落实防疫制度,履行申报检疫义务,建立养殖档案和兽药使用记录,严格执行休药期。督促定点屠宰企业落实“瘦肉精”检测责任。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兽药行为,有效规范兽药市场秩序,保证兽药质量安全。要落实执法机构队伍的监管责任。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严格执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全面落实动物、动物产品全程监管制度,实施风险控制,强化各类场所监管工作,推进官方兽医按权限出证和跨省调运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工作。完善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管理,探索 创新动物检疫机制,规范动物检疫许可和检疫出证行为。扎实推进动物卫生风险评估和区域化管理。稳步开展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继续强化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加大兽药使用监管力度,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完善兽医从业准入制度,促进兽医行业健康发展。兽医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兽医行业的整体水平代表了国家的兽医工作水平。要从规范兽医从业准入资格、加强执业行为监管、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入手,全面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规范兽医从业准入资格,要继续做好执业兽医考试各项工作,完善兽医从业准入制度。要健全执业兽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试工作长效机制。要明确有关领域从业的执业兽医资格要求。加强执业行为监管,要加大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力度,强化执业兽医从业活动监管,力争用3年时间逐步规范动物诊疗市场。要加快培育农村动物诊疗市场,支持执业兽医到基层执业。推动健全兽医行业自律机制,健全完善各级行业自律组织。完善继续教育机制,要进一步抓好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培训。要稳步推进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加强官方兽医队伍培训和管理。加快推进兽医队伍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基础性、前瞻性工作研究。

四是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提高兽医科技支撑能力。兽医 科技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支撑能力关系兽医事业发展全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从建设现代农业全局和战略出发,围绕保障动物卫生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强化兽医科技公益性定位,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整体水平。加快构建兽医实验室网络体系。要在严格生物安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资源,加快构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运转高效、支持有力的兽医实验室网络体系。加大联合攻关力度。要拓宽视野、深度发掘,从准确把握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出发,加强兽医、卫生、林业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专家交流,促进跨学科、跨部门合作。抓紧抓好兽医科技推广工作。要按照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利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兽医科研机构的体系、人才、技术优势,开展技术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要落实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兽医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兽医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解决好兽医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兽医事业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保障。

同志们,做好明年畜牧兽医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促进畜牧业和兽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标准化示范创建会议上的讲话

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4日

今年年初,农业部启动了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这是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在湖北召开现场会,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总结各地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成效、取得的经验,进一步研究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开局良好

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明确要求,是我部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有力抓手。今年,部里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各地按照部署,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强化培训,加大投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认真组织抓落实。我部在大连召开了示范创建启动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和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开展巡回指导和现场督导,并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省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要求,成立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细化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各地把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作为“一张名片”、“一个品牌”来建设,大力宣传标准化示范创建的意义和做法,形成了全行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掀起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高潮。

二是加大投入打基础。今年国家投入35亿元资金,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各地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调动养殖场户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山东省投入1亿多元用于奶牛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吉林省成立了畜牧业贷款担保公司,授信畜牧业担保贷款14亿元,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江苏省参与创建的12个标准化养殖场投入800余万元,加强硬件改造和软件建设。

三是技术指导促提升。为指导各地抓好示范创建工作,我部开展了3期培训班,汇编发放培训教材。湖南省组织专家组对参与创建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和“一对一”技术指导,选择有代表性的示范场进行观摩与交流学习。湖北省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研究”,总结推广了几种操作性强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广东、浙江等省积极探索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与全过程质量控制相结合。在创建活动中,奶牛TMR饲喂、人工授精、畜禽圈舍环境控制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四是规范验收保公正。各地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设立举报监督电话,确保示范创建活动公平公正,确保示范场建设达到应有的水平。黑龙江省采取“听、看、议、评、馈”五项措施,细化评分标准;山西畜牧兽医部门会同纪检等监管部门对34个创建单位进行逐场检查。一些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省份还因地制宜提高创建标准,天津市规定申报示范创建活动的养殖场必须是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单位;河北省规定将示范创建单位奶牛存栏提高到300头以上,蛋鸡提高到5万只以上。

五是部省创建同推进。在实施好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的同时,安徽、陕西等十多个省区结合本省实际,启动省级示范创建活动,上下联动,扩大示范效应。一些省区还将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与省内相关重点工作相结合,江西省把畜禽清洁生产行动与标准化示范创建相结合;浙江省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建设与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紧密结合,以园区建设巩固和提升标准化与生态化。

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地方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认识,明确了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为核心的示范创建工作重点,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增强了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伍能力和活力,树立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典型,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坚定不移地抓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步伐加快,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增强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减少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目标相比,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水平与依靠科技、提升内涵的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尚未破题,特别是分散养殖仍占相当比重,不利于疫病防控、食品安全和生产稳定,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最薄弱环节,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步骤,推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就是我们畜牧行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50%,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到今天,先进与落后并存,挖掘先进,示范引领,对于解决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务必要把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继续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明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之年,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推向深入,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推动示范创建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出成效,使畜牧业标准化规模生产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一)要在标准建设上下功夫。规模化是基础,标准化是方向。要推进养殖基础设施标准化,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推进养殖技术模式化,要根据农区、牧区等不同地区的特点,针对示范创建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形成一批适应性更强、更切合实际的畜禽规模养殖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推广应用,形成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畜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

(二)要在示范创建的难点上下功夫。示范场“五化”达标要求中,粪污处理无害化是难点之一。从长远看,畜禽规模养殖的粪污防治是现代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我们所承担的是有区别的责任,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必须解决,这也是今后进入行业的基本准则。在国家引导扶持的同时,企业必须承担主要责任,妥善解决环保问题。下一步,要总结推广符合不同地区和畜种的治污利用模式,提出相关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的扶持政策,配合环保部门加强粪污治理的监管,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针对创建过程中养殖档案不规范、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牛羊示范创建水平低等问题,各地要找准症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提高。

(三)要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示范场是行业发展的标杆,是示范创建的核心。全国现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600多万个,这次我部授牌的示范场有1276个,只占到万分之二,示范场不但要提高自身水平,还要带动周边养殖场户发展,责任重大。部里将选择重点畜种、重点区域开展现场观摩,推广典型,推动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省、市、县不同层次的示范创建现场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加强交流。要切实发挥好示范场带动作用,组织周边养殖场(户)到示范场观摩培训,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易于接受和实施,真正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场,带动一片场户,培训一批骨干,提升整体实力。

(四)要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示范创建不仅是生产力层次的提高,而且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更加重视机制体制创新,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要鼓励专家深入到示范创建场中,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建立技术支撑与示范创建的联动机制。在投入方面,要坚持企业投入为主的原则,引导企业、合作组织、科研单位等各方面力量加大对示范创建的投入,推动建立灵活有效的信贷担保措施,形成多元的投入机制。要制定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建立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示范场动态管理,有进有出。

(五)要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多视角、多层次、广范围宣传示范创建的工作部署、实施成效等,营造示范创建“赶、学、比、超”良好的创建氛围。要利用示范场标牌、横幅标语、广告墙等大众广告,在醒目位置、关键地点宣传示范创建,让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家喻户晓,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编发示范创建信息,做到信息交流及时、通畅、互动。

同志们,现代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为建设现代畜牧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鸿宾副部长在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