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多少个项目

时间:2019-05-14 05:4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多少个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多少个项目》。

第一篇: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多少个项目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4种精彩17

个场馆上演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16个、表演项目188个,比赛场馆分别在清镇市、贵州大学、金阳新区、六广门、贵阳新体育场、贵阳学院6个赛区,共17个场馆举行。

具体是:

龙舟、独竹漂及水上表演项目安排在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

马术安排在清镇省体育训练基地;

民族式摔跤、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安排在贵州大学体育馆、体育场;

秋千、陀螺安排在贵阳奥林匹克中心附场足球场、户外篮球场;

蹴球安排在金阳市民健身中心;

武术、毽球安排在六广门省体育局训练馆;

珍珠球安排在贵阳市市民健身中心和贵阳市体育训练馆;

花炮安排在贵阳市人民体育场;

木球、射弩安排在贵阳学院体育场、体育馆;

押加安排在贵阳新体育场;

表演项目安排在省体育馆、贵阳新体育场、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及省体育训练基地。

清镇市赛区

龙舟

龙舟运动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龙舟比赛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员最多的项目之一,比赛时,锣鼓喧天,舟行如飞,两岸观众助威加油,气氛热烈,充满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第一次被列为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参赛队:安徽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

独竹漂

独竹漂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是前8届民族运动会没有的竞赛项目。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选择的竹子大头直径约20厘米,无扭曲,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标准化器材竹漂由3节总长7米、0.16米直径的玻璃钢圆管组合而成,它具有比天然竹子浮力大、速度快、不变形、可拆解、运输方便的优点;划竿为直径0.04米,2节总长4.5米的玻璃钢圆管组成。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湖北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

马术

马术是我国众多民族喜爱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尤为盛行。1986年,在新疆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马术首次被列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由于各地民族习惯不同,赛马项目与形式也各有千秋。历届运动会马术项目设有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和跑马拾哈达五个项目的比赛。

马术在1900年的奥运会上首次亮相,接着出现在1912年的奥运会上。马术比赛包括三项赛事:障碍赛、花样骑术和综合全能马术赛(三日赛)。

参赛队: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吉林省代表队、安徽省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西藏自治区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清镇省体育训练基地

贵州大学赛区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目前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女60米,男女100米和男女2×100米混合接力五个项目。板鞋竞速是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首次被列为竞技比赛项目。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天津市代表队、辽宁省代表队、上海市代表队、浙江省代表队、山东省代表队、江西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甘肃省代表队、青海省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贵州大学田径场

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俗称高腿马或截竹为马,故又称竹马。高脚竞速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踏蹬,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是队员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

高脚杆为竹、木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高脚杆高度不限,从杆底部向上30——40厘米处加制踏蹬,踏蹬高度的丈量从杆底至杆支点的上沿。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辽宁省代表队、浙江省代表队、安徽省代表队、江西省代表队、湖北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甘肃省代表队、青海省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贵州大学田径场

民族式摔跤

民族运动会设置五种民族式摔跤项目:博克(蒙古族式摔跤)比赛设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采用三人轮褰制,个人赛为单淘汰制。运动员均不分体重级别,俩人相遇以跤定胜负。胜负的标准:在比赛中,先倒地或膝关节及其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为负。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天津市代表队、河北省代表队、山西省代表队、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辽宁省代表队、吉林省代表队、黑龙江省代表队、江苏省代表队、安徽省代表队、河南省代表队、湖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西藏自治区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甘肃省代表队、青海省代表队、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台湾代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贵州大学体育馆

金阳新区赛区

陀螺

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陀螺,也作陀罗,多用于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有的用铁皮制成,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陀螺比赛中,两队在比赛场地上按守、攻循序进行且互换守、攻的比赛运动。双方遵照规则,从守方放陀螺开始,由攻方将自己的陀螺抛掷,触击守方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内旋转的时间更长。比赛只记攻方得分,以当场比赛的累计得分决定该场胜负,得分多的队为获胜队。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天津市代表队、河北省代表队、山西省代表队、江苏省代表队、浙江省代表队、福建省代表队、山东省代表队、河南省代表队、湖北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甘肃省代表队、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奥体中心户外篮球场。

秋千

秋千比赛只限女子参加。历届运动会设个人高度和触钤,双人高度和触铃及团体赛五个项目。高度比赛是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计算成绩。触铃比赛则是在规定的高度上和时间内以运动员触铃的次数计算成绩。

比赛场地为20米x8米的长方形平坦地面。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供运动员试荡开始时脚踏用)高1.3米。

参赛队: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辽宁省代表队、吉林省代表队、浙江省代表队、安徽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奥体中心场外绿地

蹴球

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两名运动员。竞赛项目分男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单蹴、女子双蹴、混合双蹴球等。使用地掷球,每队两只球,分蓝红二色。甲队编为1号和3号,乙队编为2号、4号,比赛按1、2、3、4号的顺序轮流蹴球。击中对方球,得1-2分,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4分,先积50分者为胜方,三局两胜。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天津市代表队、河北省代表队、山西省代表队、辽宁省代表队、上海市代表队、浙江省代表队、安徽省代表队、福建省代表队、江西省代表队、山东省代表队、河南省代表队、湖北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青海省代表队、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金阳市民健身中心

六广门赛区

武术

武术,这个被国际上称之为“功夫”的民族体育运动,是由踢、打、摔、拿、击、剌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其特点一是“击”,二是“舞”。“击”就是“技击”,即从徒手搏斗的拳术发展为搏击敌人的武艺,在民间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舞”就是“武舞”,即现在流行的套路形式。它与“技击”的搏击性不同,而具有表演性。因此深受各族人民善爱,且各民族均有自己独特风格和套路。主要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等五个类型。武术项目在历届民族运动会上,武术项目是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激烈的竞赛项目之一。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天津市代表队、河北省代表队、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辽宁省代表队、吉林省代表队、黑龙江省代表队、上海市代表队、安徽省代表队、福建省代表队、山东省代表队、河南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甘肃省代表队、青海省代表队、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台湾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六广门省体育局训练馆

毽球

毽球运动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由手毽演变而来,手毽是各族人民在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

毽球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中间以球网相隔。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2个组别,比赛双方各派三名选手出场。其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去接球,但不能用手臂去触球。毽球打法类似于藤球、排球。

参赛队:河北省代表队、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辽宁省代表队、上海市代表队、山东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

比赛场馆:六广门省体育局训练馆

贵阳学院赛区

木球

木球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演变而来。

比赛在长40米、宽25米的场地上进行。每队上场队员5人,手握击球板,运用传、接、运、抢和击球射门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得分。全场比赛时间40分钟,每半场时间为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

木球比赛近似曲棍球和冰球。运动员持击球板快速奔跑、传接配合,被击出的球快速飞出,瞬间入门得分。木球的形为长圆柱体,球体长9厘米。击球板的竹、木或非金属合成材料制成,全长70厘米,由板柄和板头两部分组成。球门宽2.00米,高0.8米,球门后装球网。

参赛队:北京市代表队、河北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青海省代表队、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贵阳学院田径场

射弩

射弩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海南苗族的弩和箭是先人由大陆作为作战武器而传入的,称为“药弩”。人或鸟兽中箭,即中毒而死,所谓“见血封喉”。因弩击发无声,射击精度颇高而又可就地取材自行制作,用以打猎和射鱼,所以苗族男子几乎人人都备弩箭,男童自幼习射,还常常进行比试。

湘、黔苗族人民使用的弩一般用岩桑木制作,在海南岛的苗族则以坚韧的“白茶”等。

参赛队:天津市代表队、河北省代表队、山西省代表队、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吉林省代表队、上海市代表队、江苏省代表队、浙江省代表队、福建省代表队、江西省代表队、山东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西藏自治区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

比赛场馆:贵阳学院体育馆

第二篇:第一届亚洲运动会有多少个比赛项目

第一届亚运会于1951年3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开幕,共进行了6大类运动(田径、游泳含水球、篮球、足球、自由车和举重)的比赛,有11个国家489位选手参加。

第一届亚运会

时间:1951年3月4日~3月11日

地点:印度 新德里

1949年2月亚洲体育协会宣告成立,并确定第一届亚运会于1950年新德里举办。其后新德里亚运会组委会迅速成立。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还未愈合,刚刚独立的印度共和国没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持亚运会。在这种经济拮据的窘境下,在规定的期限内,亚运会所必需的各项体育设施未能如期完工;组委会在欧洲订购的比赛器材也没能按时发送到新德里。于是,亚运会联合会同意将运动会向后顺延一年至1951年举行。

后来,在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倾心关注下,首届亚洲体育盛会-第一届亚运会终于在1951年3月顺利开幕。此后,亚运会再没发生过因为经济拮据而不得不推延举行的历史。

新德里,有时也称“德里”;位于印度恒河支流朱木拿河畔。第一次建都在公元前约1400年。公元1648年,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曾把德里改名为沙贾汗纳巴德。德里城内宗教气氛浓厚,古代建筑众多,拥有用红砂石建造的莫卧儿王朝皇宫红堡等驰名世界的名胜古迹。

19世纪中期,英国入侵印度。1911年,英国殖民统治者驻印度总督将首都从加尔各答迁至德里,随即在旧城以南3公里处兴建新城,即新德里,1931年完全竣工后,新德里开始成为首府,1950年1月26日,独立后的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定都新德里。

与展现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的旧德里相比,新德里则是印度近代摆脱贫困独立前进的影子,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1951年3月4日下午,神圣的亚运会圣火在莫卧儿第五代王朝的国王沙迦罕的王宫红堡被一面凹镜聚焦的太阳光点燃。组委会从部队、警察和大学中选拔出44名接力跑者,依次传递,高举火炬奔向国家体育场,最后传至印度著名体坛元老布?辛格的手中,由他将火炬在体育场圣火盆中点燃,亚运圣火熊熊燃烧。

11个国家和地区出席首次亚运会,分别是: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曾经的亚洲体育大国中国和韩国的缺席使得日本在本届亚运会上威风凛凛,获得24面金牌,仅田径32枚金牌中就得到20枚,开始了对亚洲体坛30年的统治。印度则是天时地利之便,各种运动都得到奖牌,总奖牌排在第2。

共有489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31名)在第一届亚运会6类运动57项比赛进行角逐。各项奖牌分配情况为:田径33块、游泳8块、举重7块、自由车4块、跳水2块、水球、篮球、足球各1块,共57块。其中,伊朗队夺得了举重项目的所有金牌。此外,亚运会还设了健美为比赛项目,印度的帕·罗依以599分的成绩夺得了“亚洲先生”的称号。

第一届亚运会开幕前夕,印度全国体育协会向新中国发来了友好邀请。但新中国中国当时未派运动员参加亚运会,而是派了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国际联络处处长吴学谦为团长的中国体育观光团赴印度新德里观摩了亚运会。

风云人物

梁水国

梁水国是新加坡的华裔游泳选手,人如其名,水中是他的王国。他在第一届亚运会游泳比赛独得四面金牌,是新德里亚运会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他获得四面金牌分别是:

400米自由泳:5分3秒8

800米自由泳:成绩不详

1500米自由泳:21分43秒6

400米自由泳接力:4分19秒8

吉野丰子

吉野丰子是日本的女子田径选手,她在参加新德里亚运会时,已经31岁,不过年龄并未造成困扰,她夺下铁饼、铅球和链球比赛的全部三面金牌。其中铁饼的成绩42米10,在当时比1948年伦敦奥运会金牌的成绩还多出18厘米,震惊全场。

第三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题目: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以回族为例

名 : 陈 瑞 生 学

号 : 11070502018 专

业 : 人 文 地 理 学 方

向 :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 老

师 : 陈 亚 颦

系 :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以回族为例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根据201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元代有“四等人”制,回回的地位一般高于汉族。回回中的贵族、官宦、学者及商人的活跃,对于元朝的开国和中西交通的开拓,以及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为回回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和在各项事业中的长期发展打下了根基。然而元朝回回人又是被征服者,在蒙古贵族劫持下辗转流徙,生活上不稳定,风俗习惯有时也不被尊重,为回回人形成对环境变迁的适应性以及抗争性的共同习理提供了主要条件。明代曾把回回称作“回夷”,说明回回已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而存在。回回人与蒙古人的地位相似,“善加抚恤,密切防闲”,反映了明朝统治者对于各地陆续内附和归化的蒙古人和回回人的政治待遇。清代,在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刺激下,回族人的民族意识愈趋强烈,为了民族自尊和民族生存而进行着顽强的搏斗。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回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解放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和文化发展缓慢。国民党政府歧视少数民族,不仅无视回回的风俗习惯,而且根本不承认回族的存在。回回族只能称回教徙,蒋介石操纵下的“国民大会”把回民称作“内地生活习惯特殊之国民”。回族内部的军阀、官僚和有宗教特权的教主,也加重对回民的剥削和奴役。

1949年前,回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但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农村回民大多无地、少地,或只占有山地、沙地、盐碱地、词滩地,农民破产和逃亡现象比较普遍。以河南省辉县为例,1948年在430户回 1

族农民中就有赤贫、贫农和下中农414户,占总户数的93 9/5。广大回族贫苦农民缺吃少穿,生活极苦。云南省寻甸县一个自然村,70户回民竟有60多户每年缺3~6个月的粮食,不得不以土豆及野菜充饥。以农为主兼营商业、畜牧业或兼营运输、屠宰及制革、榨油等副业,是农村回族人民较为突出的特点。西北回族聚居地区封建占有关系更加严重,良田沃壤多为官僚、地主和教主所占有。国民党回族军阀马鸿逵、马步芳等统治下的宁夏、青海地区,沉重的军政费用都压在当地回、汉等农牧民头上。在西北众多的门宦、教派巧立名目盘剥役使回民,给回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种种不幸。

当时,回族经营的工商业多半同特有的生活习俗相联系,局限在饮食、鲜货及制革、皮货、香料、膏药、珠宝玉石等行业中。在北平、天津、上海、济南、开封等城市有回族工商业资本经营的面粉、纺织、制革、肥皂等公司和工厂。在西北、云南等地,回族商业资本有同印度、缅甸、蒙古等国的贸易交换活动,以及在中国边疆与内地之间用马帮、骆驼队进行商品运输的活动。工人阶级在回族中出现较早,以码头搬运工人、矿山采掘工人及黄河上的“筏工'人数较多。回族中更多的则是推车摆摊、提篮叫卖的小商贩,本小利微,受季节和行业的限制,生活很不稳定。

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中国内地及云南的散居回民,接受新的思想较快,文化教育较西北的回族地区发达,在学术、文化和科学技术界有一批回族的教授、科学家、作家、工程师、画家、医生、戏剧家等等,并出现了一批由回族人士创办的中小学校和刊物。由于农村破产,工商凋敝,广大回族农民和城镇贫民的子女根本无力入学读书,加之一般学校里不设回民伙食,更加限制了回族青少年求学的机会。西北地区的回族军阀,只知搜刮民财,根本不管文化教育。原宁夏全省到1949年只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没有高等学校。在甘肃临夏等地,回民文化娱乐活动也受教主干涉,对回族妇女的束缚更为严重。回族聚居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极差。缺医少药现象严重,有的阿訇甚至用“吹赌哇”(即用墨汁把经文写在碗里让患者冲服)等迷信方式给回民治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回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根据回族聚居程度的不同,于1958年10月25日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在甘肃省成立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几个回族自治县和一些民族乡。在各级自治机关回族干部占了相应的比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对回族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回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给予了照顾和优惠。散居回民同样获得当家做主的平等权利。在历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回族代表。到1980年全国回族 2

干部已有12万6千多人。回民的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回民较多的城镇都设有回民饭馆和回民食品供应网点。在回族职工、学生较多的单位,一般都设立回民食堂,未设回民食堂的则发给回民伙食补贴。每逢回民三大节日(圣纪、开斋节、古尔邦节),各地在物资供应上和庆祝活动都给予照顾。回民的土葬习俗受到尊重,各地多设有回民殡葬服务处,并拨出荒地、山地作为回民公墓。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回族中得到了全面贯彻。

第四篇:中国每年有多少个节日

春春节、路神生日、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寒食节、清明节夏端午节、天贶节、六月初六姑姑节秋七夕、盂兰盆(中元节、鬼节)、地藏节、中秋节、重阳节冬祭祖节、冬至、腊八节、过小年、除夕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全国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全国放假三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第五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案例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南京九中

张薇

一、设计理念: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教材选编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及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对美好音乐的热爱,也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

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音乐的机会,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愿望,不断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情感、思维、动作多维度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的机会。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少数民族音乐作品。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设计思路如下:

1、确立主题

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题展开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舞蹈、讨论等多种形式参与、体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内容的选材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品种纷繁的音乐体裁。本单元书上的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提到了几个地区的民歌,少数民族的音乐除了民歌外,他们的民间歌舞、各民族的乐器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因此,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部分音响外,我还补充介 绍了具有草原风格的乐器马头琴;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十二木卡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丰富多彩的新疆、藏族、西南少数民族歌舞音乐。

3、教学思想的体现

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与各民族语言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是密切相关的。音乐的民族风格的重要标准又是建立在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要素上的,因此,本课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围绕感受、欣赏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音乐,力求凸现音乐与文化、风格与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多听、多感受,重视互动与讨论,然后根据音乐的有关要素,去归纳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

4、活动与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阶段倡导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表演体现个性化的特点。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提前制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表演计划,让他们在课前搜集关于本课的少数民族资料,在课堂上做简单的交流;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使他们更加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蒙、藏、新疆、朝鲜、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并用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舞蹈、讨论等多种形式参与、体验。

2.能分辨并说出本课多首音乐作品所属的民族;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

3.搜集一至两个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字、图片、乐谱、音像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

4.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描述与评价能力,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受、体验各种体裁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情感。

2、难点:归纳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五、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

欣赏与体验

(一)导入方式:

1.观看一组风俗画面,也可以观看一组少数民族的服饰分辨是哪一地区?哪个民族的?(蒙古、西藏、新疆、朝鲜、西南)然后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课前布置)

2.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片段,提问歌曲表达的主题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由于各民族地理环境、生活风俗、语言习惯、历史文化的不同,各地域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各具本民族的风格特点。今天,我们就随着美妙的歌声与琴声,去感受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区、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欣赏蒙古族的民间音乐:

1.蒙古族音乐文化介绍:可请同学先说说,然后教师进行补充

蒙古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它的音乐包括民歌、器乐、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四大类,其中民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蒙古族民歌按题材分为狩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谚歌、儿歌、叙事歌等;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长调歌曲曲调悠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板,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多属长调类。短调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整齐,狩猎歌、叙事歌及一部分带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婚礼歌属短调。

2005年11月我国与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和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1)欣赏《辽阔的草原》

(2)讨论、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教师补充讲解:《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来自于呼伦贝尔盟的歌曲。歌曲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宽广、深沉隽(juan)永,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20世纪50年代初,蒙古族年轻的女歌手宝音德力格尔带着这首歌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为草原人民赢得了金奖。自此,这首歌便成为蒙古 3 族民歌的象征之一,传遍全国。此歌属蒙古族长调民歌。

3.欣赏《嘎达梅林》

(1)介绍或请同学讲讲嘎达梅林的故事:(2)欣赏感受(3)演唱感受

(4)分析歌曲: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体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此歌属蒙古族短调民歌。

4.听两首歌曲片段,辨别属于长调还是短调歌曲。5.介绍蒙古族特色的乐器——马头琴:(1)简介

蒙古族的乐器品种繁多,其中马头琴最具有代表性,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有万马奔腾。

(2)欣赏《八骏赞》片段,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草原韵味。6.总结蒙古族音乐特点

多为五声音阶。曲调起伏较大,音域也较宽,演唱者常在演唱悠缓的长音时加入一些装饰音或装饰性的颤音,以造成活泼的情绪或委婉的风格,并往往在长音后的短小上滑音上结束,曲调柔和圆润。

设计意图: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是长调民歌与马头琴,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对比欣赏长短调民歌,分析曲调节奏,体会长调音乐特点 让学生从马头琴特有的草原韵味中,去感受蒙古民族的勤劳与勇敢。

(三)欣赏藏族民间音乐作品:

1.导入:(以录象中的画面和音乐作背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导入)这里是崇山峻岭,这里是世界之巅;这里有苍苍森林,茫茫草原,这里是动植物的乐园;这里有皑皑雪峰,蔚蓝的湖泊星星点点,这里是江河之源;凄厉的法号带来千古的呼唤,不绝于耳的“六字真言”渴望着千年的期盼;永远都转不够的庙,一生都还不完的愿,追随着朝圣的脚步,雪域之外的人们,这就是青藏高原„„欣赏《走进西藏》,首先将同学们的情感带入到那千里之外的雪山高原。

2.藏族音乐文化介绍

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藏族山歌称“鲁”。高亢悠长,节拍自由,音区宽广,起伏跌宕,优美而爽朗,最富高原乡土特色。

3.欣赏《酒歌》

(1)简介:酒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各民族的酒歌有不同的名称。如:西北地区的回族、汗族等称“酒席歌”;瑶族称“酒歌”;藏族称“昌鲁”;壮族称“葫芦歌”;苗族称“恰酒”。每逢婚礼、节日、亲友相聚时,边唱边喝,歌词多为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福、赞美、劝酒等。这首歌又称《年轻的朋友》是我国藏族广为流传的酒歌。

(2)欣赏歌曲:

(3)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特点:开始欢呼般的引子,四个不规整的长短乐句组成;五声调式;级进的旋法;细腻的装饰音;藏族人演唱特有的音色,歌曲清新、质朴、流畅,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歌韵味。

4. 介绍藏族的乐器

(1)介绍:藏族的传统乐器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有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常见的乐器有筒钦、根卡、雄林、热巴鼓等(2)欣赏藏族鼓舞《草原上的热巴》 5.总结藏族音乐的特点:

藏族音乐的旋律线主要为高升递降型,突出对骨干音进行环绕的特点。藏族的音乐受语言、习俗和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藏族音乐主要有三大方言区,康巴地区、安多地区和卫藏地区,藏族音乐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用富于情感的配乐朗诵,将学生首先带入到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通过欣赏《酒歌》与藏族特色乐器热巴鼓,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藏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欣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1.导入:欣赏《新疆好》片段,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入了哪个少数民族地区(新疆)

2.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介绍:

(1)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新疆(地理位置、物产、民族、风土人情、音乐文化等)

5(2)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包括维吾尔族音乐文化、哈萨克族音乐文化、柯尔克孜族和乌孜别克族等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分别属于中国、波斯—阿拉伯、欧洲音乐体系,音乐体裁可以分为五大类:民歌、歌舞、器乐、说唱音乐、木卡姆等。

2.欣赏《一杯酒》:(1)聆听歌曲:

(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及表达的内容?

乌孜别克族最初从中亚迁来,传统音乐也近中亚风格。这是一首热情豪放的新疆乌兹别克民歌。具有浓郁的舞蹈风格,歌词简朴,富有生活气息,它生动地表现了乌兹别克族人民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别比雅拉”意思为一杯酒,此处为欢呼之意。

(3)演唱、演奏(加入手鼓)、舞蹈来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4)归纳孜别克族音乐特点:结构严谨,乐段方整,常用起承转合的主句,多迂回级进,逐步展开,体现含蓄、深沉的性格特征,演唱时多用装饰性倚音、颤音、波音。旋律线常作反复和波浪式起伏,曲调委婉、深情和缠绵。

3.欣赏维吾尔族套曲“十二木卡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介绍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A.导入:欣赏根据《玛依拉》改编的器乐小合奏的片段。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回答:冬不拉。(投影一组乐器,让学生辨认哪个是冬不拉。)

B.观看新疆乐器图片并介绍:冬不拉、热瓦普、胡西塔尔、弹布尔、艾捷克、手鼓等。

(2)介绍《十二木卡姆》

(A)导入:西方文化离不开《圣经》、伊斯兰文化离不开《古兰经》、那么,我又要说,维吾尔族文化离不开《十二木卡姆》。“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胡西塔尔、弹布尔、热瓦甫、手鼓、都它尔等。

(B)欣赏维吾尔族套曲“十二木卡姆”,请同学分辨有哪些乐器。(胡西塔尔、弹布尔、热瓦普、艾捷克、手鼓等)

4.新疆音乐特点:结构严谨,乐段方整,常用起承转合的主句,多迂回级进,逐步展开,体现含蓄、深沉的性格特征,演唱时多用装饰性倚音、颤音、波音。旋律线常作反复和波浪式起伏,曲调委婉、深情和缠绵。

设计意图:这一地区最富于特色的是新疆歌舞及《十二木卡姆》,因此采用载歌载舞的《新疆好》作为导入。通过欣赏歌曲,启发学生分析、感受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并用演唱、演奏、舞蹈来表现;通过观看、欣赏新疆地区各具特色的乐器,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

(五)欣赏朝鲜族民间音乐作品:

1.欣赏朝鲜民谣“阿里郎”,提问何民族?为什么?

朝鲜族有一部分定居在我国延边,他们的音乐有民歌、歌舞、器乐、说唱、戏曲五大类。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倻琴,翩翩起舞习以为常。

2.分辨、讲解朝鲜族代表乐器长鼓与伽倻琴(先投影乐器图,请说出是什么乐器?)

3.欣赏一首朝鲜民歌组合《梦之歌》

4.学跳朝鲜舞:放《桔梗谣》,用身体语言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点 5.总结朝鲜族音乐作品特点: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多用三拍子,音乐稳重,一唱三叹。有数首鲜族民歌在我国家喻户晓。“桔梗谣”、“阿里郎”等是鲜族民歌的代表作。鲜族民歌少用大跳,因此显得端庄,多用环绕性旋法,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伽耶琴独特的音色中感受到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通过学跳朝鲜舞,启发学生用身体语言来感受朝鲜音乐的民族特点。

(六)欣赏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 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介绍:

可以先问同学们,西南地区有哪些少数民族(壮族、傣族、彝族、白族等)在错综复杂的民族分布和文化氛围中,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交错林立。既各有个性,又互相混融,呈现出局部单纯简约,整体斑斓多姿的风格格局,为祖国音乐文化增添了宝贵财富。黔桂滇有近30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大支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宝库。

首先,让一曲“飞歌”把我们带进那山峦叠嶂的苗岭山寨。2.欣赏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1)介绍:“飞歌”苗语为“夏样”,高声歌唱的意思。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飞歌是苗歌中的一颗瑰丽的钻石,歌曲艺术的珍品。它音调高亢嘹亮,曲式短小,豪迈奔放,节奏自由,有强烈的感染力。唱起来声振山谷,山鸣谷应,几里外都能听见。

7(2)欣赏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3)讨论分析歌曲的特点:音调高亢嘹亮,曲调明快,节奏自由,热情奔放。3.欣赏《阿细跳月》(被列入20世纪华人音乐舞蹈经典)

观看思考:是哪个民族的?描绘了什么情景?音乐有何特点?

(2)分析: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的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手拿月琴、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跳,姑娘们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跳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全曲只由1、3、5、三个音组成,采用5/8拍,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动感,特色鲜明。

(3)舞蹈感受(放《阿细跳月》音乐)

4.介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传统的歌舞节日。如壮族歌圩、苗族芦笙节、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等,另还有许多特色乐器,如象脚鼓、口弦、巴乌、芦笙、葫芦丝等(图),因初中教材中介绍过,今天,我们欣赏一首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风尾竹》

设计意图: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在初中教材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因此,本节课通过欣赏歌、舞、乐,加深体会这一地区音乐特点。

活动与探究

1.少数民族歌曲连连看

(1)阿拉木罕

西 南

(2)北京的金山上

朝 鲜

(3)牧歌

新 疆(4)阿瓦人民唱新歌

西 藏(5)珍岛阿里郎

蒙 古 2.欣赏少数民族歌舞弹唱,请说出地区与乐器

(1)新疆克尔克孜族

《跳吧,我的库木孜》(东不拉)(2)藏族歌舞

《欢乐的热巴》

(热巴鼓)(3)朝鲜延边族伽椰琴弹唱

《九月的金风》

(伽椰琴)(4)内蒙古好来宝

《草原儿女的心愿》

(四胡)

设计意图:此活动是检查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即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扩大了音乐视野,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六.小结:

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种、乐种、剧种,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我们深信,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少数民族音乐还会不断创造发展,源源流长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必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加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因此一节优秀欣赏课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使其充分感觉到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取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呢?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在实践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有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归属。在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一课中深有体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一节课根本无法讲完,欣赏完,但是教者能抓住几个代表性强的几个民族如藏族、蒙古族、新疆等四个民族,分别从他们的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节拍、调性等因素让学生体验,实践,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因此整个课堂,学生讨论热烈,见解独到,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特别是一段简单的朝鲜舞,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朝鲜音乐的特点,朝鲜民族舞蹈所特有的韵味,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到了极顶。

下载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多少个项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多少个项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以音乐审美范畴中的民族风格与特点为切入点。通过聆听《辽阔的草原》《酒歌》《纺织谣》《牡丹汗》这四首作品......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音乐作品中的名......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讲座稿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讲座稿) 作者:张薇 文章来源:教育资源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说课稿

    找教案www.xiexiebang.com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是一篇民族音乐欣赏课,本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1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分辨并说出本课4首音乐作品所属的民族,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出音乐作品中的民族特色。 2.能从音乐中了解到背后的民族文化。 二、......

    在中国一年有多少个节日(5篇)

    在中国一年有多少个节日公历2月14日:情人节 公历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公历3月1日:国际海豹节公历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公历3月8日:国际妇女节公历3月12日:中国植树节公历3月......

    相信中国会有下一个比尔盖茨

    相信中国,寻找下一个比尔-盖茨 相信中国,寻找下一个比尔-盖茨 蔡哲远 你为什么成不了 比尔·盖茨? 不必沮丧,不必恼怒,毕竟,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为......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文字)(共五则)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 相关专题: 服饰百科 时间:2012-02-20 13:12 中国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