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进工作作风-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学习汇报发言材料(李明)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尊敬的*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党委的安排,我就作风建设的学习情况,谈谈我的认识,将我的对照检查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改进工作作风,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书记讲过,“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充分说明,改进工作作风,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当前,工作作风问题,主要还是体现在“四风”问题上,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列出了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22个突出问题,也主要是“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22个突出问题,在一些基层单位里面主要归结为5个方面。一是作风漂浮,工作检查落实少,深入基层少,没掌握基本情况;二是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纪律松弛,消极应对上级工作安排;三是服务意识弱,群众观念淡漠,干群关系不和谐;四是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庸政懒政;五是工作效率低下,承诺不兑现。
*书记在17年6月13日阆中调研时,对**班子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一是要增强责任感;二是要增强战斗力,改善工作作风;三是要增强治企能力;四是要增强大局意识”,深刻指出工作作风不实问题,是影响我们“本地最大、行业最优、员工幸福”目标实现的最大绊脚石和拦路虎。要求我们**的班子和干部,狠抓工作作风和团队建设。**团队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实实在在影响到了团队目标的实现。
对照我的学习和理解,我认真自查和反省,发现自身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忧患意识不够,对外界发展形势判断不足,对**公司的现状过于乐观,有时勇争一流,却不能时时勇争一流,突破瓶颈的勇气不够。二是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工作中,督促多,参与少;重目标,轻过程,轻方法;对于一线经营单元“怎么做”,实现的路径关注的少,抓重点工作存在形式主义。三是在考虑和发展有关的实现路径上,重点工作的把握上,对问题的关键点没有下力气研究,总结复制工作不到位。四是群众意识不强,在当前形势下,业务竞争白热化,人的因素是决定竞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干部员工和代理商队伍的积极性调动是保证经营目标达成的决定性因素,我在带团队方面,还存在误区,沟通交流不够,对基层提出的合理要求,以上级有要求进行简单的否定。五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在工作安排协调上,有上前站一步的意识,也主动提出这种理念,但有时这种站位多了,就烦了,又回到立足于本位了。六是在班子工作配合上,担当不够,思想交流少,过于“慎为”。
在以后的工作,我会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有位有为,踏实开展工作。首先,主动作为,接受压力,改变工作状态。既要自己做到,也要员工做到。近期家电团队的销售提升给我很大的启示,人没变,市场环境没变,仅仅是改变了方法,要求、督促更细,细节管的到位,效果两样。其次,着力寻找载体,激发自己和员工的斗志。从某一个普通的事情着手,创新手段,强化正能量,传递正能量,让员工付出必有回报。第三,坚决树立群众意识,创建学习型组织,引导全员素质提升。作风问题本质还是思想与觉悟问题,学习是提高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我们总支会已经把每周礼拜五下午定位学习日,集中组织干部员工学习,我相信自身也会得到提高。第四,促成良好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本地干部的优势,担当好总支、班子与员工的沟通桥梁;发挥自身到头作用,践行团队文化。第五,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监督机制。以身作则,带动和推出一批作风优良的先进典型,引导员工找差距,抓提高,营造赶先进,当表率的良好风气。比如我们近期组织的学商圈分局的活动。既抓自身作风建设,又抓团队作风建设,相互监督。
感谢组织上给予的这次机会,让自己照镜子,正衣冠。我自己找到的问题还很片面,真诚希望同志们帮助我。工作作风是否好转,干部员工满意是关键,我真心接受党委的教导,接受组织和员工的监督。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转型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8年1月2日
第二篇:加快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汇报发言
狠抓提质扩量强化要素保障
加快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型升级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克服了复杂宏观经济形势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健康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坚持一个中心暨以转型升级为中心,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县牢固树立转型升级要“主动转、加快转、持续转”意识,以“两个试点”为载体,以自主创新为关键点,积极打造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全力推动工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实现自营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家;新增省级新产品**个;规模企业新产品率达**%;新立项省、市科技项目**个。全县规上企业**家,超亿元企业**家、10亿元企业**家;工业企业亩产产值最高达**多万元、亩产税收最高达**万元、每度电最高产值达**元、每度电税收最高达**元。
二、围绕两条主线暨以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为主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以****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启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服务体系、四个实验室建设;严格按照“起点要高、功能要全、配套要齐”要求,切实抓好集产品展示、交易、研发、信息、物流、培训等为一体的**项目前期工作。同时,我县电光源、汽摩配、建材等传统产业在运用先进技术、节能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
1的发展。**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70%左右;***列入全省22家装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全市首个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创建首个省级行业区域名牌;**成功创建全国首只锯床集体商标。
二是以落实“引进科技前沿领军型人才,建立科研实验室,组建高素质创业团队,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实现带动一个产业发展”机制为新起点,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材料生产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28%。**公司实现产值19.3亿元,新瑞薄板公司实现产值10.8亿元。同时,我县不断强化企业科研技术开发、产品延伸拓展、品牌战略实施、销售网络建设,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向“微笑曲线”两个高端发展。
三、形成三种合力暨形成优化发展强大合力,营造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企业 主观能动性。从“四千精神”到“新四千精神”,我县的老一辈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识和发展热情。包括刚才提到的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以及更多的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实现自我壮大提升的企业。我县有一大批千方百计想提升品牌、扩大市场,千方百计想自主创新、改善管理的企业主,他们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也是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忠实践行者。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倒逼机制作用。根据新形势,修订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政策,在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大选商引资、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更加鲜明的工业转型升级导向。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落实节能降耗各项应急措施,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形成市场以及节能降耗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
产能,加大新型技术、节能技术改造升级。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服务作用。工业园区列入**建设规划,基本形成50平方公里空间布局;**列入全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初步形成10平方公里的转型提升区规划空间;有效化解一批土地征收历史遗留问题,争取省里追加用地指标,为工业发展拓宽空间。深入开展“进企业、解难事”活动,完善难点、共性问题协调解决机制,落实**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出全市首个金融新产品“**通宝”;新增中小企业贷款**亿元;延续执行减免缓停行政事业性收费帮扶政策,累计减轻企业负担**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与此同时,我县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工业总量还不大,产业层次还不高;项目落地难、用地出让难等问题还有待加快解决;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五金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速度还不快,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我县都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下一步,我县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平台拓空间。启动生态产业集聚片区建设,加快完善金融、商贸、商检、教育等配套功能,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选商引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和自主创新的先行区。以**镇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以**项目为抓手,发展创意文化、研发设计、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提升**产业提升区综合服务水平,实现更多高端要素的汇聚。
二是抓提升促投入。切实抓好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两个试点”建设,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建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有力推进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推动节能降耗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继续深化产业招商和专业招
商,加大外资招商力度,引进更多引领型、科技型、互补型好项目、大项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抓开工保进度,促使项目尽快投产发挥效益。
三是抓培育强企业。引导一批有条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买壳和资产置换等方式,加快上市步伐;切实抓好两家省级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管理创新、外贸发展等途径,加快做大做强。推进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分工协作配套体系。
四是抓服务优环境。深入开展“进企业、强服务”活动,着力破解各类难题,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土地、资金、电力、安全等要素保障。继续加大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商检大楼建设,积极争取设立海关办事处、外管局,为企业提高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
第三篇:2012“学习研究政策经验,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学习研究政策经验,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学习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干部理论学习,促进干部思想解放,努力提升政策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县教育局党委组织干部党员结合观看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光盘,开展了“学习研究政策经验 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学习研讨活动。活动中,我集中学习了省委书记王三运的讲话精神,《文化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科技发展新态势与科技成果转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重点及政策走向》《解读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现代金融与小额贷款》《循环经济》等政策理论并倾听了各位领导的讨论发言。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一、有些什么收获
(一)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
一是对省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虽生在甘肃长在甘肃工作在甘肃,但我对甘肃的情况知之甚少,对甘肃的发展了解不多,对甘肃的前景更是认识模糊。通过学习我才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总体来说甘肃省幅员较大,自然条件较差;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总体属于内陆边远的欠发达省份。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甘肃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奋力跨越期。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到我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想到我刚刚参加学习的时候,看到“学习研究政策经验,推动转型跨越发展”这个会标我就一头雾水。政策经验学习是每个人必须的了,但“转型跨越”式的发展,是怎么样的发展?怎么转型?什么东西转型?怎么跨越?跨越什么?多长时间跨越到什么程度?全国发展速度
都调低了,难道甘肃是个例外?通过学习,慢慢地才有了点了解,认识才渐渐清晰起来。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转变。甘肃转型主要是产业转型、城乡转型、内需转型、文化转型、创新转型、环保转型等。
当前,甘肃正处在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奋力跨越期。为此,省委作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旨在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转型是甘肃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发展中转型,在发展中跨越;在跨越中转型,在跨越中发展;在转型中跨越,在转型中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有机统一,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它是针对我省老的旧的,传统落后的,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企业提出来的,更不是把东部南部淘汰的企业转移到我们西部来的发展模式,就是要跨过旧的,传统,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科技含量低的产业,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因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企业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环境与经济“双赢”,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比如我们学习了的发展文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等等现代产业,就是转型,就是跨越式发展。这是实现甘肃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
为什么要跨越发展。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清我省发展存在的差距。我省多项重要经济指标都处在全国倒数第一或第二的位置。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要说超过东部发展,就是要到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人测算2011年至2020年年均发展速度进程要比过去翻倍。甘肃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快速发展,跨越发展是必然选择。
关于这一点,王三运书记做了高度概括指出,所谓转型跨越,就是针对甘肃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坚持把推进改革开放与增强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高质
量、高效益的发展新路;就是立足基础条件和发展相对滞后的基本省情,谋划超常规的思路,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实现超常规的发展。
至此,我才对此有了一点认识。
二是对于国家经济政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认识。我长期工作在教学岗位,待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于经济问题更是一窍不通。什么产业、经济政策平时很少涉及,通过学习,开阔了我的眼界,懂了一点,虽然是个皮毛。
比如说,这次让我交流发言的有关国家区域经济政策问题,我看了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解读区域经济政策的光盘后,我才知道所谓的区域经济是个什么东西,就是基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么一个基本国情,提出的所谓区域问题,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核心是解决地区的两极差别问题。我们常常说的解决区域问题,就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是解决两极差别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提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国家“十二五”对区域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部署,这个部署概括起来叫做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清晰定位,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了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逐步实现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甘肃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制订了一系列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文件。从宏观层面说,直接或间接包含支持甘肃区域发展政策共有11个之多,包括《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等。
如何把握这些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学习政策,其次是要创造
条件,谋划运用好政策。要认真梳理国家政策文件中涉及甘肃的具体政策和政策平台,认真研究甘肃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比较优势,盯住并跟进中央有关部委,把这些政策和政策平台充分利用起来。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全省总体发展思路,有意识地开辟和打造政策平台,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换句话说,就是用活用足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把金塔的发展纳入到全市全省全国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立足于缩小地区差距,着眼于体现国家意志和地方实际需要的有机统一。把能够和甘肃搭边的政策都借过来,提出来,为我所用。发展区域经济解决两极差别。这也正是这次学习的意义所在。
(二)认清了发展的方向道路
甘肃作为内陆边远的欠发达省份,科学发展的路怎么走?“这是亟须我们回答的实践课题,也是我们重大的政治责任。”通过学习我才清楚转型跨越是甘肃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振奋了精神
通过学习,我对甘肃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有了新的认识,对实现转型跨越满怀信心。一是发展基础有力夯实,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基础条件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二是发展机遇叠加向好,不仅有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扶贫攻坚、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还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务院为我省量身定做的扶持政策。三是发展优势明显突出,我省历史文化厚重,矿产、风能、太阳能和旅游等资源相当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土地与劳动力供应充裕、综合成本较低;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位置,是联系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战略通道和物流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四是发展思路日趋科学。五是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二、能做些什么
(一)加强学习,把增强学习力作为切入点
学习政策,吃透政策,做好政策宣传是我应该担当的责任。政策运用、政策落实、项目谋划都不是我能做到的事。但学习理解宣传国家省上的相关政策,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做好向师生宣传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振奋精
神,激励师生学习工作的热情,为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出好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加强学习,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良好学习习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理论政策,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努力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开拓眼界、增进智慧,以学习促进工作开展,事业发展。这是我们应该担负的转型跨越发展的责任。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我觉得作为我个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社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最大支持。就是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努力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篇:转型发展学习研讨总结会代表发言
转型发展动员会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学校在这里召开转型发展动员大会。作为教学单位代表,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做汇报发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体会、一起憧憬转型发展的美好愿景。
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合肥学院考察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却被合肥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深深折服,也进一步领会了学校党委及时提出转型发展思路的高瞻远瞩和深远意义,从而进一步坚定了转型发展的信心。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合肥学院学习考察的体会
合肥学院从办学之初的“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要求设置专业”到现在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实际上一直以来走的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地成效。淡化学科、强化专业、狠抓实践、突出特色、国际合作等具体举措,为合肥学院带来了各种荣誉和成绩:目前合肥学院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专业、是中德合作示范高校、安徽省示范性应用本科院校,产学研成果、各种竞赛获奖更是成果丰富,举不胜举,毕业生就业率也非常高,达96%以上。
在与合肥学院管理系、旅游系的对口交流中,对方在教育教学改革、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经验介绍,更是给了我以很好的启发。
人才培养方面: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试行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师生的教与学以一定的压力和巨大的动力。通过能力本位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实用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有力措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对应的考试也摒弃原有的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实行N+2的过程考核机制。在N+2考核模式中,2代表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和课堂笔记(占总成绩的10%),N指的是一学期内除了2之外的考核次数。N的内容可以是单元测验、章节小结、课堂讨论、课外创新活动等。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或专业特点,选择形式多样的考核内容。
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合肥学院从2011年起就将师资的引进转向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特别是知名企业管理人员或总工程师;现有非双师型教师也必须到企业顶岗锻炼,顶岗锻炼期间待遇不受影响,通过在职教师“兼职、挂职”锻炼,“实践进修”等方式,努力建设“双师型”(理论与实践结合)、“三师型”师资队伍。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为该校积累了大量的双师型教师,为该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产教融合方面:一是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对接区域优势资源。如管理系通过加入安徽省管理咨询委员会(任副理事长单位),获取了近30余家地方知名企业资源,为该校的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认知实习提供了一定条件,旅游系通过加入中国旅游教育协会,拓宽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实践基地建设空间。二是实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00%“应用选题、真题真做”,即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必须明确为具体什么企业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从而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间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展开叙述)三是通过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建设企业的方式,共同组建既面向社会经营的公司,又面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不仅为学校省下一笔购买实验设备的资金,还使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
二、学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近期工作思考
合肥学院考察之行,不但坚定了我们转型发展的信心,更增添了转型发展的动力。由此,结合我们经管学院的实际,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1、进一步在经管学院全体教师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在全院教师中形成从“要我转”到“我要转”的良好氛围。按照学校统一安排,以学校提出的“四个一”时间要求分解落实转型发展的具体工作,探索出一条符合经管专业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2、在学校顶层设计、综合改革的宏观规划指导下,充分做好各专业的市场调研,特别是学生能力素质要求的调研,落实制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杜绝照搬老牌本科院校、因人设课等现象。
3、通过主动对接优秀校友、地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多种形式,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具有实质价值的实习实训基地。
4、进一步加强与用友公司等企业的联系,在财务管理专业中探索股份制合作办学新机制,力求走出一条培养“会计师中的工程师、工程师中的会计师”的全新道路。
5、在现有市场营销专业师生本学期与九鼎汽车市场、维纳斯婚庆策划公司、百视传媒等地方中小企业进行跟班锻炼的合作基础上、在6月份正式成立经管学院营销策划中心,走出实质性产教融合的第一步;同时继续探索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共同经营的校企合作尝试,在学校支持下,挖掘校内资源,创建校内西餐厅、校内旅行社等新的实体。通过这些实体,让学生得到真实环境的锻炼与发展,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方共赢的局面。
6、积极推进学院双师型队伍建设。形成以“企业管理”为核心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电子商务的专业群,以这个专业群的发展标准倒逼双师型队伍发展目标。为此,经管学院将积极主动联系相关企业,促进教师挂职锻炼(目前已有一位教师主动提出到江铃集团物流部顶岗申请,学院将在学校宏观政策范围内予以支持;同时还要出台激励
措施,鼓励教师报考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以便获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各位老师,学校党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新的起点上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我们又获得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锐意改革,拚搏进取,努力工作,“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转型发展,让我们共同起航!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党委中心组学习重点发言(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
党委中心组学习重点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围绕本次“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研讨主题,下面,我就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谈一下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一、要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首先,我想谈一谈作风建设,作为xxxx,我们一同经历了风雨坎坷,能够走到今天,可谓来之不易。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内形势日趋严峻,贸易战等现实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前行,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但反观我们一些同志却在前进的浪潮中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丧失了以往奋勇前进的精神和斗志,逐渐沦为了精神缺钙、脊梁扭曲的庸人。为此我深感惋惜,也常常检视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远离“慵懒散”的状态。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嘉宝现面临着转型发展,正是“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关键时期,此时此刻如果不把好航向、站稳脚跟,很可能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不能止步、永远在路上,好的作风我认为主要表现为
敢于担当、勇于履责、善于学习、自身硬朗三个方面。敢于担当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常思“我能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留下了些什么”,遇事不推诿、工作不懈怠,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来抓;勇于履责就是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面对嘉宝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公司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敢唱“黑脸”,着力解决损害公平正义、损害公司与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敢作敢当,主动作为;善于学习就是要通过深入钻研业务,广泛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知识,好的作风不是逞匹夫之勇,前提是要练就一身经得起职场考验的本领;自身硬朗就是要始终筑牢廉洁底线与风险意识,经常想一想肩上的责任,看一看自己有没有抵御各种利益诱惑的滋扰,有没有因为错误的决策而给公司埋下风险隐患。只要做好了这四点,我们的作风就一定能够保证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
二、要始终严守把牢廉洁从业防腐壁垒
警示教育月活动刚刚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赖小民严重违纪违法案仍历历在目,如何切实做到警钟长鸣、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仍值得我们去思考,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仍是时代交付的一个严峻课题。对此,我做了一些思考:
一是要把严修身、强党性放在首要位置。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主动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补足精神之钙,挺起精神脊梁;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小事小节面前毫不含糊、保持清醒;踏踏实实修好公德,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始终保持高尚情操,坚守精神家园。
二是要忠诚为党,守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抵得住干扰,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自觉严于律己。时刻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规矩,保持健康生活情趣,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越政治底线、不踩政策边线、不碰口袋红线。
三是要清白做人,认真做事,做到心如明镜。要自觉遵守“八项规定”精神及“一准则两条例”,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本职工作;要全面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我们党委班子这个大家庭也必须把转变工作作风、履行“一岗双责”、强化班子履职能力作为党的建设方面的重点来抓。共同落实监管,共同抓好党员规矩教育,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