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社会实践论文
北京理工大学****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 组长: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9月14日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单位:作者:
摘要: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现实社会大背景下,公益活动越来越显示了人性的关怀,彰显了社会人性化的一面。大学生公益素质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一直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学校也高度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小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了解到一些更加具体的现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公益活动 渠道
创新与可持续
前言:释放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小组在暑假以问卷调查和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情况的调查。
正文:
一. 调查过程综述
小组成员于七月初得到了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释放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根据兴趣在七月完成了组队,并确定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题目——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的调查。八月份由组长在问卷星这个平台上制作了电子版形式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找同学和朋友填写问卷。截止于九月初,得到的问卷有364份,相信这么多的数据一定能使我们的结论更加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小组成员在九月初根据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综合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思考,得出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结论报告。
二. 调研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是否经常参与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对何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更加感兴趣、参加公益活动的渠道、参加过何种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收获、在参加公益活动中受到何种阻碍、参加公益活动是否应该成为大学生评奖评优的硬性标准等问题展开调研。在最后还征集了大家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更好的建议。
三. 调查结论与解决措施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图一.受访者来源地分析
图二.Q2:您的性别?
由图可见受访者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北京大学生占大多数。男生女生比例基本相同,并且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受访者比例也大致相同。这保证了调查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
图三.Q1:您的年纪 图四.Q4:您的出生地?
由于小组成员都是大二学生,朋友圈基本上也是大二学生,这是一点不足,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不能够更好地代表大学生这个群体,但对结果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二)公益活动参与情况
图五.Q3您的专业?
图六.Q5您是否经常参与公益活动? 图七.Q3与Q5交叉分析结果
由上图可见,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偶尔参与公益活动,比例占了56%:只有22%的人是十分热衷,经常参加:有15.7%的人是因为需要志愿活动相关证明时才参加,更有6%的人从未参加过公益活动。
专业和参与情况交叉分析可见。文科类的大学生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的比例更高,占了42%;而理工科学生相比较而言参与的热情没那么高,62%的人都只是偶尔参加。这与不同学校的氛围以及工科生和文科生的性格差异有关,因此工科类院校更加应该注重鼓励学生投身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三)参与的原因与参与的渠道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图八.Q6您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
图九.Q8 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参与公益活动? 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出于乐于帮助别人、在过程中结交更多的朋友以及锻炼自己增加社会阅历等原因。但也不排除有功利性的原因,20%的学生参与有拿实践证明丰富简历的因素。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参与公益活动活动的本身已经达到了帮助别人的目的,都是值得鼓励的。
由于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资讯有限,64%的同学都是通过学校的公益组织投身到公益事业中,还有43%的学生是参加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只有25%左右的是自己报名参加活动。因此学校和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应该给在校大学生这个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讯。
(四)参加的公益活动的方式和公益活动的类型
图十.Q10 您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公益活动? 图十一.Q 9.您参与的公益活动有? 由上两图可见,大学生参与的公益活动类型主要是帮助孤寡残疾人群的社区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服务、大型活动志愿者、环境保护以及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现在高校的志愿公益组织(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绿风志愿者协会、延河志愿者协会等)的活动也主要是针对于这几方面来开展:周末探望敬老院的老人、定期支教、大型活动志愿者……
活动的类型也决定了参与的方式,大学生主要也是在大型活动中做志愿者,捐款捐物,另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公益岗位做实践兼职,暑假期间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几个同学就在北京西站做兼职,进行志愿服务。
(五)对于公益活动家人的态度以及收到的阻碍
图十二.Q11您的家人支持您参加公益活动吗
[单选题] 图十三.Q13在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有 [多选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家人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非常支持的,只有不到%2的家长不赞同孩子参与公益活动,%80以上的家长都很支持。这也代表了现在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不再像以前担心孩子的安全或受累而不让其参与类似的活动,教育的功利性也没那么强了,家长现在更加注重对孩子素质与能力还有责任感的培养。
但是不可避免,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调查数据来看,主要是时间和经济的因素。大学生课业也比较繁重,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经历参与公益活动。并且参与也需要一定的花费,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因此在参与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顾虑。
(六)参与公益活动的收获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图十四.Q12您认为通过参加这些公益活动您有什么收获 [多选题] 毋庸置疑,参与公益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来,超过55%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是能在过程中丰富实践经验和简历内容。除了这些实质性的东西,35%的受访者认为收获还有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得到了珍贵的情感体验、激发了自己的爱心、加深了对社会现状的认识„„
(七)公益志愿活动与评奖评优?
图十五.Q14您认为参与公益活动情况应该成为大学生评奖评优的硬性标准吗? [单选题] 受访者中38.6%的人认为志愿服务不应该和评奖评优挂钩,否则就加上了功利性质;而37%的人则认为这样可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有利于公益活动的开展;25%的人认为可以适当考虑,但不能作为硬性指标。
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中,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已经成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而这一举措也热议。
有人认为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本意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让同学们了解社会,但是一旦与推优、高考等挂钩,是否会引起“功利性”的目的。像现在一些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是纯粹为了完成任务,与居委会打声招呼,想办法盖个章,就算完成了。这样下去,好事都会变成坏事。
而另一种声音并不认为这一定会导致志愿服务工作的功利化。为了追求功利化的目的而去做志愿者服务,与做了志愿者服务而获得某种奖励,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操作适当,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到评奖评优体系中只会让双方都得利。
引导学生多参加志愿服务是有利于青少年人生发展的,全社会都应创造条件,而要改变“功利目的”,需要作出适当的引导。志愿者关键是自愿,从学校和社会来说,如果提供一些有意义又受青少年欢迎的岗位和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真心喜欢参与,就自然而然地不会向功利目的发展。
(八)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期望与建议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图十六:您对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上图是受访者对于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公益活动的建议的部分截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人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持有正面态度的,认为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也要多参加,在过程中可以收获经验,增加自己的社会能力,了解到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也会对社会有更加深刻和真切的认识„„
同时,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例如经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国家、社会或学校等组织对于公益活动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多一些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便于公益活动更好地开展;另一个就是真实性的问题:很多公益活动都是出于作秀,只注重形式和宣传效果,而忽视了活动的最本质的目的,往往是宣传到位了而活动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此外还有对大学生志愿者这个身份的认可和尊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本是怀着一腔热忱,而有时在过程中却会被误解或是被利用,把志愿者当免费劳动力或者临时工使唤,失去了志愿服务的初衷,也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志愿者的热情;对于公益活动的服务对象也是另一个关注的焦点,志愿服务应该把目光着重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要停留与表面,要真正地去尝试解决问题,让这部分群体能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
受访者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很多都提到了“机会”问题:很多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有很大热情,也有意愿去参与公益活动,但苦于身边没有足够多的的机会,或者是由于宣传没到位,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所以国家、社会、学校等多组织类似的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是势在必行的,此外,宣传到位也是非常重要,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这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团体能充分接收到此类的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小问题虽然很小但是也很有代表性: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人身安全,应该尽量参加比较正规的组织活动,避免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国家对于这方面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这个特殊行业更加规范性、合法性;要避免跟风、盲目参与,不要看见身边的人参与或者评奖评优的需要就脑热跟着参加,要清楚明白自己是否喜欢此类活动,能不能把它做好,只有怀着一份热忱、热心、热情与热血才能把公益活动做好,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公益活动的宗旨;同样,志愿服务应该出于自愿,强制性的活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康晓光教授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第一,校园公益动机要纯正。学生做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公益有这个优势,不求权不求钱,顶多追求名誉、声望和自我成就感,这都是正当合理的。第二,不能漫不经心地做公益。不要认为做公益是非常简单的,举手投足都能做。公益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要做好并不容易,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做不好不如不足,做不好就是对公益事业的伤害,付出一份努力造成的伤害可能十倍的努力都弥补不回来。大学生做公益关键是培养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一种仁爱精神,对别人多一份关爱,对社会多一份责任。将来同学们身上带了这种基因走上任何岗位,不光是公益岗位,都能发挥积极的正面的力量。
(九)公益活动与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创新”这个字眼也是问答题中受访者给出的一个答案,我们小组对此特别有兴趣,因此单独列举出来予以讨论。
很少有人将公益活动与创新联系起来,但是现在公益活动的现状却急需注入创新的源泉。现在公益活动特别是校园公益的形式越来越单
一、老套,无非是敬老院探望老人、民工小学支教、大型活动服务之类的很多年前早已开始开展的活动形式。虽然此类活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帮助到弱势群体,带给他们温暖和服务。但是如果一直重复一件事儿,就算是再有热情、这件事儿再有意义,最终也会使人疲乏,也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因此,公益活动也需要创新,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服务对象上。人民大学在2012举行的FREE HUG活动就是一次富有创意的公益活动: “即使我们互不相识,我愿以一个拥抱给你力量和温暖。”2012年10月25日中午,人民大学朋辈咨询中心的几个成员举着写有“FREE HUGS”的告示牌,在教二与东区食堂之间来回行走,准备给每一个愿意尝试的陌生人一个免费的拥抱。
朋辈咨询中心的“Free Hugs”活动缘起于2010级财政金融学院陈姝宏和三位好友的一次尝试。小悦悦事件发生后,陈姝宏和她的朋友惊异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希望以某种方式唤起温暖。“正是因为大家不习惯和陌生人拥抱,我们才要坚持人与人之间的拥抱,用拥抱来消除隔阂。”用拥抱冰释陌生人之间的冷漠,这种公益理念在2006年传播到中国;被理念打动的陈姝宏和好友们说做就做,她们手制了一块告示牌,第二个星期就举着牌子站在了留学生第一食堂门外。“Why do you want to do it?”刚开始愿意来拥抱她们的大多是外国人,面对询问,她们说人们在冬天特别需要温暖,“just a free hug”。那个学期,她们一共进行了三次活动,从早上9:30开始,每次一个多小时的活动能送出40个左右的拥抱。后来,陈姝宏将这个理念带到了朋辈咨询中心。“好奇围观的人很多,但真正过来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拥抱的就相对少了。”陈姝宏说,国外的“Free Hugs”是只要举起告示牌,就有陌生人主动过来拥抱,而在人大校园里她们必须不断向围观者解释,邀请围观者接受一个拥抱。
“这个活动比较简单,不用培训成本也低,但是却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小付出大回报。”2010级理学院潘德宇参加了朋辈咨询中心组织的“Free Hugs”活动,他对这种公益理念有自己的理解:“Free hugs不是简单的抱一下就完了,被拥抱的人回去之后是不是也可以跟自己周围的人抱抱,或者做些其他的事把这种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FREE HUG”活动参与者举着牌子等待路人拥抱这个公益活动的创新不仅是形式上,更是一种理念的创新---用拥抱的形式将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这个社会少一点自私与冷漠,多一丝真情与感动。现在的公益活动现状正是缺少这种创新理念的注入。
并且公益活动只是创新也是不够的,还要能持续。
“社会公益现在也讲创新,光创新是不行的,创新本身要可持续可复制。”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康晓光教授表示,这是所有机构在考量公益项目时的重要指标。“可持续是时间上的,不能创新三天就一命呜呼,创新了的公益项目要能活下去。可复制就是在空间可推广,别人要能学习你的项目。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创新。不能靠志愿者的热情和新鲜感维持一个公益项目。“靠创新办公益有一个问题,你第一次办别人觉得新颖,第二次就没意思了。现在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大部分还是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你已经满足了他们的体验要求,他们的热情就会下降。”
公益活动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个对于公益事业是一个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契机,如果能将创新、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有机地结合的话,相信公益事业的前景有一定会是蒸蒸日上!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立志于公益事业人士的共同努力!
四. 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们小组成员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地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公益事业的现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社会和其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着现代文明和人道主义的发展。社会和学校应该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氛围,让当代大学生继续发扬公益事业,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借公益的火把温暖世界。
最后我们小组成员向大学生这个充满创造力和朝气的群体发出号召:让我们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当中去吧,用我们的行动,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丝温暖与关怀。
参考文献:《校园公益活动的创新之路》-青年人大【J】
(注:正文中楷体部分为引用文章中的内容)
第二篇: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
我们现在正进行一个关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调查研究。本调查拟对厦门理工学院在校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现状进行探讨。我们诚恳地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合作!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您的回答至关重要!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们提供您的真实情况和想法。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第一题:单选
1:你是()
A大一B大二C 大三D 大四
2:如果你有一段课余时间,那么以下活动中,你会首先考虑什么?()
A看书、泡图书馆B 打工、兼职C上网、娱乐 D实习,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化E参与公益活动
3:你是否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吗?()
A是,有时间都尽量参与B会参与,但是算不上经常C只是很少参与D从未参与过
4:你身边的同学是否参与公益事业?()
A是,经常B是,偶尔C基本不参加
5:你在学校有参加关于公益的社团吗?()
A有,但是活动不多B有,并且有较多的公益活动、会宣传鼓动大家参加C没有
6:对于你所了解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现状,总的来说,你觉得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实质意义大吗?()
A很大B一般C有一些,但不大D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7:社会公益活动在你的心中处于以下哪种地位?()
A很排斥这类活动
B参不参与都不重要
C偶尔会考虑参与一下,毕竟这类活动还是有一些意义的D是自己课余、业余的一部分,可以体现自身价值E这是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8:你认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状况是不是应该成为大学生奖学金评定的硬性标准?()A不应该,因为公益如果掺入功利性目的,就会违背其美好初衷
B应该,因为这样可以鼓动大家参与其中,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C应该适当考虑,但是不应该是硬性标准,因为公益出于自愿,硬性标准会使很多公益参与仅仅只有形式而并非出自真心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9.你平均每年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是多少?()
A少于一个星期B一到两个星期C三到四个星期 D多于一个月 10.就公益事业方面,您认为大学生最应该关注哪一方面()
A教育B医疗卫生C环保D西部开发
第二题:多选
1:你通过何种途径参与公益活动?()
A捐款/捐物B做志愿者C献血D其他
2:你觉得学校公益社团的各项公益活动是否存在什么缺陷?()
A活动太少
B有些活动意义不大,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为需要帮助人帮上什么,而只是徒有形式〇活动本身不错,但是宣传力度不够
C他们举办的公益活动缺少比较吸引大学生的点,比如实践证明
D活动的组织上不够完善,组织者需要改进,完善活动准备
E其他
3: 如果你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那么可能主要出于以下哪些目的?()A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B受他人引导、劝说,跟风,没有什么很明确的目的C觉得这是个不同于其他活动的宝贵的经验,一直想要尝试,从中活动不一样的生活感悟 D不排除带有多拿实践证明,为以后评奖学金和找工作赢得机会的目的E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F通过这类有益的活动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G其他
4:如果公益活动有盈利的话,盈利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多选)()A支持以后的公益活动B用于公益活动组织的自身发展
C用于参与者及组织内部分红D说不清
5:如果有机会并且条件允许,你毕业后会投身于公益事业或者在公益机构任职吗?()A会B不好说
C不会C自己能力不足F社会地位低如果你不会,请说明原因(多选)()A公益事业前景暗淡 D公益事业辛苦
B无法发挥自身优势 E收入水平不尽如人意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第三篇:参与公益活动调查问卷
参与公益活动调查问卷
基本信息:性别_____
年级_________
1.您对中小学生学生公益活动的态度是:()
A.支持
B.不支持
C.无所谓
2.您认为参加公益活动会影响您的生活、学习吗?()
A.会
B.不会
3.为什么您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可多选】()
A.希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
B.大学里要求参加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活动
C.帮助有需要的人
D.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
E.于今后找工作有益 F.其他
5.您认为一名志愿者需具备哪些素质?【可多选】()A.只要乐意即可
B.高度责任感
C.乐于助人 D.吃苦耐劳
E.具备某一方面特长
F.其它
6.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益机构,您对我市的公益机构了解吗?()A.非常了解
B.知道一些
C.不了解
7.您身边的人对您参加公益活动的看法如何?()
A.很支持,认为使我获益匪浅
B.支持,但希望不要影响我的学业
C.不支持
D.他们对此不知情
8.您一般参加什么类型的公益活动?【可多选】()A.爱心捐助类
B.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
C.慰问福利院等
D.交通协管员
E.其他
9.您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公益活动的信息?【可多选】()
A.志愿服务机构
B.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 C.网络
D.自发的志愿者团体
E.同辈群体(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
F.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
10.您参加公益活动遇到的阻碍因素有哪些?【可多选】()A.没有
B.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
C.经济因素,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
D.家庭因素,家人不支持
E.朋友因素,朋友们不理解
F.社会因素,多数人对志愿者有偏见 I.其他
第四篇: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组长: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现实社会大背景下,公益活动越来越显示了人性的关怀,彰显了社会人性化的一面。大学生公益素质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一直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学校也高度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小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了解到一些更加具体的现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正文:
一. 调查过程综述
小组成员于四月初得到了社会实践的主题——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的调查。五月份由组长制作了电子版形式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找同学和朋友填写问卷。截止于五月底,得到的问卷有180份,相信这么多的数据一定能使我们的结论更加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小组成员在五月底根据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综合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思考,得出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结论报告。
二. 调研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是否经常参与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对何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更加感兴趣、参加公益活动的渠道、参加过何种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收获、在参加公益活动中受到何种阻碍、参加公益活动是否应该成为大学生评奖评优的硬性标准等问题展开调研。在最后还征集了大家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更好的建议。
三. 调查结论与解决措施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由图可见受访者男生女生比例基本相同,并且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受访者比例也大致相同。这保证了调查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由于小组成员都是大二学生,朋友圈基本上也是大二学生,这是一点不足,不能够更好地代表大学生这个群体,但对结果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二)公益活动参与情况(以下三个图:您的专业?您是否经常参与公益活动?交叉分析结果)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由上图可见,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偶尔参与公益活动,比例占了56%:只有22%的人是十分热衷,经常参加:有15.7%的人是因为需要志愿活动相关证明时才参加,更有6%的人从未参加过公益活动。
专业和参与情况交叉分析可见。文科类的大学生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的比例更高,占了42%;而理工科学生相比较而言参与的热情没那么高,62%的人都只是偶尔参加。这与不同学校的氛围以及工科生和文科生的性格差异有关,因此工科类院校更加应该注重鼓励学生投身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三)参与的原因与参与的渠道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上图分别为:您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参与公益活动?)
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出于乐于帮助别人、在过程中结交更多的朋友以及锻炼自己增加社会阅历等原因。但也不排除有功利性的原因,20%的学生参与有拿实践证明丰富简历的因素。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参与公益活动活动的本身已经达到了帮助别人的目的,都是值得鼓励的。
由于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资讯有限,64%的同学都是通过学校的公益组织投身到公益事业中,还有43%的学生是参加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只有25%左右的是自己报名参加活动。因此学校和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应该给在校大学生这个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讯。
(四)参加的公益活动的方式和公益活动的类型(下图分别为:您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公益活动?.您参与的公益活动有?)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由上两图可见,大学生参与的公益活动类型主要是帮助孤寡残疾人群的社区服务、大型活动志愿者、环境保护以及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现在高校的志愿公益组织的活动也主要是针对于这几方面来开展:周末探望敬老院的老人、定期支教、大型活动志愿者活动的类型也决定了参与的方式,大学生主要也是在大型活动中做志愿者,捐款捐物,另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公益岗位做实践兼职,暑假期间兰州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几个同学就在兰州西站做兼职,进行志愿服务。
(五)对于公益活动家人的态度以及收到的阻碍(您的家人支持您参加公益活动吗 [单选题]在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有 [多选题])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家人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非常支持的,只有不到%2的家长不赞同孩子参与公益活动,%80以上的家长都很支持。这也代表了现在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不再像以前担心孩子的安全或受累而不让其参与类似的活动,教育的功利性也没那么强了,家长现在更加注重对孩子素质与能力还有责任感的培养。
但是不可避免,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调查数据来看,主要是时间和经济的因素。大学生课业也比较繁重,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经历参与公益活动。并且参与也需要一定的花费,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因此在参与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顾虑。
(六)参与公益活动的收获
您认为通过参加这些公益活动您有什么收获 [多选题]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毋庸置疑,参与公益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来,超过55%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是能在过程中丰富实践经验和简历内容。除了这些实质性的东西,35%的受访者认为收获还有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得到了珍贵的情感体验、激发了自己的爱心、加深了对社会现状的认识„„
(七)公益志愿活动与评奖评优?
您认为参与公益活动情况应该成为大学生评奖评优的硬性标准吗? [单选题] 受访者中38.6%的人认为志愿服务不应该和评奖评优挂钩,否则就加上了功利性质;而37%的人则认为这样可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有利于公益活动的开展;25%的人认为可以适当考虑,但不能作为硬性指标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中,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经成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而这一举措也热议。
有人认为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本意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让同学们了解社会,但是一旦与推优、高考等挂钩,是否会引起“功利性”的目的。像现在一些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是纯粹为了完成任务,与居委会打声招呼,想办法盖个章,就算完成了。这样下去,好事都会变成坏事。
而另一种声音并不认为这一定会导致志愿服务工作的功利化。为了追求功利化的目的而去做志愿者服务,与做了志愿者服务而获得某种奖励,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操作适当,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到评奖评优体系中只会让双方都得利。
引导学生多参加志愿服务是有利于青少年人生发展的,全社会都应创造条件,而要改变“功利目的”,需要作出适当的引导。志愿者关键是自愿,从学校和社会来说,如果提供一些有意义又受青少年欢迎的岗位和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真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心喜欢参与,就自然而然地不会向功利目的发展。
(八)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期望与建议(受访者对于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公益活动的建议的部分截图)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由图中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人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持有正面态度的,认为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也要多参加,在过程中可以收获经验,增加自己的社会能力,了解到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也会对社会有更加深刻和真切的认识,同时,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例如经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国家、社会或学校等组织对于公益活动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多一些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便于公益活动更好地开展;另一个就是真实性的问题:很多公益活动都是出于作秀,只注重形式和宣传效果,而忽视了活动的最本质的目的,往往是宣传到位了而活动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此外还有对大学生志愿者这个身份的认可和尊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本是怀着一腔热忱,而有时在过程中却会被误解或是被利用,把志愿者当免费劳动力或者临时工使唤,失去了志愿服务的初衷,也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志愿者的热情;对于公益活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动的服务对象也是另一个关注的焦点,志愿服务应该把目光着重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要停留与表面,要真正地去尝试解决问题,让这部分群体能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
受访者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很多都提到了“机会”问题:很多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有很大热情,也有意愿去参与公益活动,但苦于身边没有足够多的的机会,或者是由于宣传没到位,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所以国家、社会、学校等多组织类似的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是势在必行的,此外,宣传到位也是非常重要,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这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团体能充分接收到此类的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小问题虽然很小但是也很有代表性: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人身安全,应该尽量参加比较正规的组织活动,避免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国家对于这方面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这个特殊行业更加规范性、合法性;要避免跟风、盲目参与,不要看见身边的人参与或者评奖评优的需要就脑热跟着参加,要清楚明白自己是否喜欢此类活动,能不能把它做好,只有怀着一份热忱、热心、热情与热血才能把公益活动做好,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公益活动的宗旨;同样,志愿服务应该出于自愿,强制性的活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康晓光教授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第一,校园公益动机要纯正。学生做公益有这个优势,不求权不求钱,顶多追求名誉、声望和自我成就感,这都是正当合理的。第二,不能漫不经心地做公益。不要认为做公益是非常简单的,举手投足都能做。公益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要做好并不容易,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做不好不如不足,做不好就是对公益事业的伤害,付出一份努力造成的伤害可能十倍的努力都弥补不回来。大学生做公益关键是培养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一种仁爱精神,对别人多一份关爱,对社会多一份责任。将来同学们身上带了这种基因走上任何岗位,不光是公益岗位,都能发挥积极的正面的力量。
(九)公益活动与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创新”这个字眼也是问答题中受访者给出的一个答案,我们小组对此特别有兴趣,因此单独列举出来予以讨论。
很少有人将公益活动与创新联系起来,但是现在公益活动的现状却急需注入创新的源泉。现在公益活动特别是校园公益的形式越来越单
一、老套,无非是敬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老院探望老人、民工小学支教、大型活动服务之类的很多年前早已开始开展的活动形式。虽然此类活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帮助到弱势群体,带给他们温暖和服务。但是如果一直重复一件事儿,就算是再有热情、这件事儿再有意义,最终也会使人疲乏,也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因此,公益活动也需要创新,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服务对象上。
例如人民大学在2012举行的FREE HUG活动就是一次富有创意的公益活动: “即使我们互不相识,我愿以一个拥抱给你力量和温暖。”2012年10月25日中午,人民大学朋辈咨询中心的几个成员举着写有“FREE HUGS”的告示牌,在教二与东区食堂之间来回行走,准备给每一个愿意尝试的陌生人一个免费的拥抱。
朋辈咨询中心的“Free Hugs”活动缘起于2010级财政金融学院陈姝宏和三位好友的一次尝试。小悦悦事件发生后,陈姝宏和她的朋友惊异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希望以某种方式唤起温暖。“正是因为大家不习惯和陌生人拥抱,我们才要坚持人与人之间的拥抱,用拥抱来消除隔阂。”用拥抱冰释陌生人之间的冷漠,这种公益理念在2006年传播到中国;被理念打动的陈姝宏和好友们说做就做,她们手制了一块告示牌,第二个星期就举着牌子站在了留学生第一食堂门外。“Why do you want to do it?”刚开始愿意来拥抱她们的大多是外国人,面对询问,她们说人们在冬天特别需要温暖,“just a free hug”。那个学期,她们一共进行了三次活动,从早上9:30开始,每次一个多小时的活动能送出40个左右的拥抱。后来,陈姝宏将这个理念带到了朋辈咨询中心。“好奇围观的人很多,但真正过来拥抱的就相对少了。”陈姝宏说,国外的“Free Hugs”是只要举起告示牌,就有陌生人主动过来拥抱,而在人大校园里她们必须不断向围观者解释,邀请围观者接受一个拥抱。
“这个活动比较简单,不用培训成本也低,但是却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小付出大回报。”2010级理学院潘德宇参加了朋辈咨询中心组织的“Free Hugs”活动,他对这种公益理念有自己的理解:“Free hugs不是简单的抱一下就完了,被拥抱的人回去之后是不是也可以跟自己周围的人抱抱,或者做些其他的事把这种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FREE HUG”活动参与者举着牌子等待路人拥抱这个公益活动的创新不仅是形式上,更是一种理念的创新---用拥抱的形式将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这个社会少一点自私与冷漠,多一丝真情与感动。现在的 西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公益活动现状正是缺少这种创新理念的注入。并且公益活动只是创新也是不够的,还要能持续。“社会公益现在也讲创新,光创新是不行的,创新本身要可持续可复制。”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康晓光教授表示,这是所有机构在考量公益项目时的重要指标。“可持续是时间上的,不能创新三天就一命呜呼,创新了的公益项目要能活下去。可复制就是在空间可推广,别人要能学习你的项目。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创新。不能靠志愿者的热情和新鲜感维持一个公益项目。“靠创新办公益有一个问题,你第一次办别人觉得新颖,第二次就没意思了。现在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大部分还是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你已经满足了他们的体验要求,他们的热情就会下降。”
公益活动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个对于公益事业是一个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契机,如果能将创新、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有机地结合的话,相信公益事业的前景有一定会是蒸蒸日上!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立志于公益事业人士的共同努力!
四. 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们小组成员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地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公益事业的现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社会和其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着现代文明和人道主义的发展。社会和学校应该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氛围,让当代大学生继续发扬公益事业,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借公益的火把温暖世界。
最后我们小组成员向大学生这个充满创造力和朝气的群体发出号召:让我们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当中去吧,用我们的行动,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丝温暖与关怀。
第五篇: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问卷
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问卷
基本信息:性别_____年级_________
1.您对中小学生学生公益活动的态度是:()
A.支持B.不支持C.无所谓
2.您认为参加公益活动会影响您的生活、学习吗?()
A.会B.不会
3.为什么您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可多选】()
A.希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B.大学里要求参加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活动
C.帮助有需要的人
D.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
E.于今后找工作有益
F.其他
5.您认为一名志愿者需具备哪些素质?【可多选】()
A.只要乐意即可B.高度责任感C.乐于助人
D.吃苦耐劳E.具备某一方面特长F.其它
6.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益机构,您对我市的公益机构了解吗?()
A.非常了解B.知道一些C.不了解
7.您身边的人对您参加公益活动的看法如何?()
A.很支持,认为使我获益匪浅B.支持,但希望不要影响我的学业
C.不支持D.他们对此不知情
8.您一般参加什么类型的公益活动?【可多选】()
A.爱心捐助类B.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C.慰问福利院等
D.交通协管员E.其他
9.您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公益活动的信息?【可多选】()
A.志愿服务机构B.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
C.网络D.自发的志愿者团体
E.同辈群体(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F.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
10.您参加公益活动遇到的阻碍因素有哪些?【可多选】()
A.没有
B.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
C.经济因素,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
D.家庭因素,家人不支持
E.朋友因素,朋友们不理解
F.社会因素,多数人对志愿者有偏见
I.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