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阳中学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汇报材料
平阳中学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阜平县平阳中学始建于1954年,位于阜平县东大门,交通便利,是全县规模较大的中学之一。
学校占地2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709名在校生,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三年来本科学历由12人增加到22人,专科学历教师3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40岁以下教师38人,40岁至50岁教师8人,50岁以上教师7人,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合理。
我校投资210万元正在兴建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宿舍楼和标准食堂,将于2009年8月31日竣工并投入使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人本理念,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全面实施新课程为主体,深化学校体制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05年以来获得市级表彰6次,县级表彰8次,成为了全县的特色校、品牌校。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方法等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终身学习思想、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的继续教育培训,大力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继续教育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县劳动人事局和进修学校定期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本年度进修学校采取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培训和教师自学等形式,培训学习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写案例和论文》两门课程。
我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至今已有1位省级骨干教师,3位市级骨干教师和6位县级骨干教师。
二、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具体落实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使之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我校采取以下有效形式进行探讨。
(一)、自我研讨
1、理论学习
学校注重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已初步形成。
学校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教师接受不同学习内容的方式,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由个别提高到共同提高。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学习,即骨干教师学习、青年教师学习、老年教师学习。对于骨干教师,要求高质量、高层次地学习研讨,上观摩课、上示范课、写优秀案例,传播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丰富经验,以强带弱,带动青年教师进步。
2、自我实践与反思
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强调自修后的反思与教师的自主学习。
(二)交流互动
1、以“现代技术”为平台的网络互动。
我校利用假期对4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使更多的教师向更高层次迈进。
2、“专题研讨”为方式的主题交流。
学校注意做到校本研训专题人本化,重在使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发展为本、创新为本”的教育观,研究怎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3、以“按需点单”为目的的集体强化。
学校在明确自身和教师需要的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或本校在某方面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集体培训,以解决学校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4、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合作教研。
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我校有语文、数学、英语、综文、综理、音体美六个教研组,规定各教研组两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1)定出教研课题。(2)组织教师上公开课(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听课)。(3)组织教师评课。首先,作课教师针对这节课自评;接下来,听课教师互评,最后围绕教研主题展开研讨。通过研讨使教师们吸取精华,弃去糟粕,从而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以“帮带互助”为形式的校际协作。
由我校与子毅中学、王林口中学形成协作区,每月组织一次区片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协作区内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解决校本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满足参训者自我发展的需要。
校本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已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教师生活,成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
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我们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创我校校本研训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导语: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每天我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同事共同面对课改在教学的实施中带来失败的困惑。经过一年的实践,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有了突破,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已经形成。在钻研教材中,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境地。
新课程倡导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已经落实到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逐步从“要我学”的心理向“我要学”的欲望转变。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在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课堂竞赛游戏,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的游戏中。如:在进行话题学习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佳创意搭档;在巩固新授内容时,设计各种擂台赛。
一年多来,专家们多次对我们进行新课程教改理论的培训,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许多在教学中的困惑与专家进行探讨、交流。进而帮助我们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此次,师大的专家到我校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课前,我对此做了精心准备,反复推敲,研究教法,课后,专家对我上的课给予了好评,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在校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
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我都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总之,经过一年来的教学,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扎实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第三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未来十年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现根据我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草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深化课改为契机,扎实推进生本课改工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立足本校,借助外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规划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初步创建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营造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探索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教学技艺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培养一批水平较高的各级各类名师。
三、组织保证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研处、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科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导处和教研处具体负责教师成长的管理、考核、实施、督促和评价。
2、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以各科组、年级组为基本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发展规划,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四、实施方案和举措
第一部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引领,构建成长平台。
(1)每学至少请1名教育理论专家,1—2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一线学科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不断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每学年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一次。
(2)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年一次以上),通过承办这一平台,实现和有关专家、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3)教研处每月安排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活动一次,要有专题发言(科组负责登记),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学术沙龙、专题论坛,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鼓励青年教师函授、自考、在职攻读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三年内使我校教师在本科学历达100%的基础上,有3至6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5)建立校级课题管理机制,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究,为申报各类各级课题作积极准备,每个科组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初,争取每年有若干省、市、区、校各级课题立项。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让课题成为研究教育教学的真问题;真正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
(6)力争尽早开办《校本教研》交流刊物,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反思体会等。
(7)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特长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另一方面启动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部分教师及科组编写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年内开发1-2个校本课程系列。
(8)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考核量化指标,以考核促普及,以评价促发展,并依据考核结果指导教师自我发展。
(9)每学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获奖成绩作为评定先进个人、优秀科组的重要指标之一。
(10)发挥青年教师研究会功能,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强化整合,促进新进教师成长。
新教师的培训和整合将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教师的培养主要以科组为基地,进一步加强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新教师培训体系,使新教师在二年内要适应育才实验学校的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能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1)新教师上岗前要参加由校长主持的新教师座谈会,学校各个科、处、室必须参加,对新教师要提出努力方向并充分听取新教师的意见,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每学期听同一备课组教师或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15节(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学期结束将听课笔记上交教导处备查。
(3)备课要求写出详案,且有教后记,学期结束将备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
(4)每学期开一节展示课,连续开两个学期,由科组给出评价意见后备查。
(5)每学期独立完成一份试卷的命题,由科组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
(三)、重视年轻教师成长,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年轻教师(毕业三年以内)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是最有成长潜力的一个群体,对青年教师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师徒结对”制度,了解教材、大纲、备课、批改、辅导认真到位,合乎规范,坚持写详案;能按常规和一般模式组织教学,全面进入教师“角色”;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听课、参加教研活动,通过自学有关的理论书刊、做习题、钻研教材、练习教学基本功等途径,初步形成适合教师工作的较完备的认知结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应通过劳动人事部门的考核。使新教师在三年内要适应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学会和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并能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1)每学期听同一备课组老师或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20节,学期结束将听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
(2)备课要求写出详案,且有教后记,学期结束将备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
(3)每学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设一节汇报课,连续开三年,由教研组给出评价意见后报教务处。
(4)每学期独立完成一份单元测试题的编写,由科组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
(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教学要有特色,具备任教各年级的能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两年至少有一篇文章获奖或发表;能独立开设校本课程;能够规划校级课
题或省、市、区级课题。
(1)确定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培养人选,规划培养,争取三年内新增1-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或教坛新秀。
(2)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备课、上课、评课等,与结对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学习理论等。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比赛。争取3年内有一批优质课冲出越秀区,走向全市。
(4)积极参与教研交流,每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
(5)每年必须申报校级以上课题一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编辑的教学资源。
(五)、强化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发展,打造育实品牌。
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代表学校学术最高发展水平,在未来十年内对45周岁以下的高级教师要建立考核制度,五年内争取80%学科能涌现出越秀区学科带头人,争取2-3名市级名师,有个别特级教师培养人选.(1)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必须结对培养青年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每学期开设研究课不得少于一节。
(2)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在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中起带头作用。
(3)每年承担市级以上课题一项,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4)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45周岁以下)必须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每年至少有一篇以上的文章市级以上获奖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5)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45周岁以下)必须每年参与有关书籍的编写(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教辅用书的编写)。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2011-2-1
52010学年下学期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未来十年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
第四篇:关于新时代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关于新时代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教育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先行。
一、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加深对中学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1、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既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又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
2、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专门职业必备的构件。2012年教育部首次出台了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主要内容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4个领域即职业理解与认识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也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职业认同和价值导向。
3、教师专业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复合型知识结构,掌握使 用多种教学模式,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力及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最本质的概括与阐释。
二、开阔视野提升格局,树立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教育者的目光所及,关系到对教育的把握,有什么养的视界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新时代中学教师要具有超出教师“身份”的视野和格局。被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誉为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深圳中学马小平老师生前曾多次谈到他的教育理念:“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教育前瞻,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没有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问题。
要树立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更新中学教育的“价值观”。要在认识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教育价值观要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上。教师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和教学终极目标。
三、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生成长生态的建设者,学生学习过程 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师生交往平等化,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的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新时代中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个性与选择权利,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要体现生命化教育,要以学生的生命化发展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课堂的主体、核心作用,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叶澜教授曾提出“课堂教育生命观”。新课程也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使每个学生得到自己的最好发展。
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复合型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
人类进入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中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技术,以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
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复合型的学科专业知识。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即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 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教师知识概括为两方面:
1、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本体性知识(教学活动实体内容)、条件性知识(教学活动理论支撑)、实践性知识(对教学实践性指导)
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经过自身的整合,反思,加工和提炼,所形成的具有教师个性化特征的知识。教师要能激活知识,实现教学最优化。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学科,能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符号形式存在,以推理、结论方式出现,而且能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能把知识活化。
21世纪已是网络时代,中学教师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网络信息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动态,从而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促使教师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有效克服教师专业发展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正发生更深的变革。如课程变革:从传统课程拓展到慕课(MOOC)、微课;教学模式变革: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面对面教育发展成在线教学,两者发展成为混合学习、混合教育,这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为学校教育发展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教师要适应这些变化,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多元化,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成为可能。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翅膀。
五、培养教育教学的研究创新能力,修炼教育智慧。
教育科研能够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应主动开展教育教研活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迫切需要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教师的角色模式应由“教书匠”向“ 学者型”、“专家型”转变;教师的工作模式应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者,而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者、教育技术进步的推动者,使教师的工作获得新的生命力,促进教师专业新的发展,也是提升教师教育智慧重要途径。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成熟的标志,是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条件、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是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是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再次是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最后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超越课堂中庸常的教育事务,既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不只是本文所涉内容,在此不一一阐述。总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周珍跃 手机:***)
第五篇:中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两年计划
教师个人专业两年发展计划
杨金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心里清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让自己不断的发展,不满足于现状。新的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发展,我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的两年发展计划:
一、自我剖析
从事教学工作虽然才3年了,但我能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教学。课前我认真备课,课上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课后我认真总结、反思,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
二、发展计划
基于以上对自身情况的分析,我认为在未来两年里,我要努力的方向是:
1.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尽快提高专业水平,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此,我准备在未来的两年里阅读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
2.我认为教师在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历后,必须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进行教改与教研,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手段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因此,我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每上一节公开课,必写一篇教学反思。
3.拜有经验的名师为导师,定期听导师的课并请导师听课、评课,和导师共同制定成长活动方案,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活动。
三、发展措施
(一)、在学习中成长
1.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是教师发展的前提。怎样提高学习新教育理念的成效?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离教学实践“近一点”“实一点”“新一点”的内容,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2.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理论的学习,交流的碰撞,专家的引领,能使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向专家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快速成长的过程。所以,我希望能多听专家的讲座。
(二)、在研讨中成长
课改的实验是全新的探索,探索的过程是很艰辛的,教师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但单兵作战与群体合作所承受的压力是不一样的,所取得的成效也不一样。所以,课改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会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平台,在教研组内部互帮互学、合作交流、成果共享、共同提高,努力形成一种群体合作探索的氛围。
(三)、在实践中成长
1.为了检验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技能。我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给自己展示的舞台,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
2.积极参加学校开展自荐课、推门课等系列活动,锻炼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竞争意识。
3.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不断适应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