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章 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
第九章 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
第一节 海事行政管辖
一、海事行政机关
海事行政机关,是指针对船舶、设施发生的交通事故,为查明原因、判明责任而进行调查与处理的国家行政机关。
为加强海上交通管理,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国家权益,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海上交通安全法》)。该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是对沿海水域的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第48条规定:“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在以渔业为主的渔港水域内,行使本法规定的主管机关的职权,负责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沿海水域渔业船舶之间的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此外,根据该法第49条的规定,对于海上军事管辖区和军用船舶、设施的内部管理,为军事目的进行水上水下作业的管理,以及公安船舶的检验登记、人员配备、进出港签证等,由国家有关主管机关依据《海上交通安全法》另行规定。可见,针对船舶、设施发生的交通事故,为查明原因、判明责任而进行调查处理的主管机关,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国家有关主管机关。为更好地贯彻《海上交通安全法》的宗旨和精神,原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于1983年11月30日公布交水监字[1983]2303号文件,在贯彻《海上交通安全法》会议纪要(摘要)①中明确“港务监督机构”包括港务监督、港航监督及航政管理机关。上述各主管机关应在各自原有的管理范围、内容和分工上,严格履行其职责。该会议纪要(摘要)还对“以渔业为主的渔港”定义为专用的渔港,供渔业船舶停靠 和使用,港内没有商业码头或其他生产码头的港口,并对港务监督机关与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能进行了初步划分,即前者在涉及渔业船舶签证、安全检查等方面,原则上承认后者签发的船舶检验、登记、船员职务证书。如证书所载内容与船舶实际情况不符,除非危及船舶及人命安全,否则应当由后者对船舶实施没收、扣留。若渔业船舶改变营运性质从事客货运输,则应在港务监督机构办理相关手续,经核准后方可营运。
(一)海事管理机构
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以及经国务院批准、原交通部于1990年3月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对海上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的主管机关是港务监督机构,即通常所称的“港务监督”(以下简称“港监”)。根据国务院于1986年12月1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①(以下简称1986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3条的规定,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是 对内河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因此,在1998年之前,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由港务监督机构,港航监督机构及其他航政管理机关负责。
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编办字[1998]40号)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的文件》,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合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下称国家海事局)。国家海事局为交通运输部直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体制,主要负责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与行政执法,并履行交通 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
目前国家海事局设置12个职能处(室)和党的两个工作机构,分别为:办公室、法规规范处、计划基建处、财务会计处、人事教育处、通航管理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船舶监督处(中国便利运输委员会办公室)、船舶检验处、船员管理处、航标测绘处、安全管理处(交通部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处和党委工作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此外还包括了两个办公室,即交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及工会办公室。
除国家海事局外,下列14个海事局是交通运输部的直属单位:辽宁海事局、河北海事局、天津海事局、山东海事局、江苏海事局、上海海事局、浙江海事局、福建海事局、深圳海事局、广西海事局、广东海事局、海南海事局、黑龙江海事局和长江海事局。这些直属海事局还在各自管辖水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海事局和派出机构等。上述直 属海事局受国家海事局垂直领导和管理。国家海事局和上述直属海 事局及其分支海事局和派出机构,统称为国家海事管理机构。
根据国务院于2002年6月28日公布、200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条的规定,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现为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全国内河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在中央管理水域设立的海事管理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其他水域设立的海事管理机构(统称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对所辖内河通航水域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因此,目前我国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根据各自管辖水域和权限,负责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渔政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简称农业部渔业局)隶属于农业部,曾经对外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下辖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三个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第48条的规定,国务院于1989年5月5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3条明确规定了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关是对渔港水域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并负责沿海水域渔业船舶之间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6号)的规定,农业部渔业局以农办渔函[2008]035号公布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农业部渔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更名的函”。因此,自2008年10月20日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局(以下简称“国家渔政局”)。国家渔政局及其下属机构,统 称为渔政管理机构。
国家渔政局的主要职责包括,渔业行业管理,起草和监督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参与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国际渔业公约和多边、双边渔业协定,代表国家行使渔政、渔港和渔船检验监督管理权等。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为农业部直属单位,负责渔业船舶的检验、登记、发证等业务,下辖21个省级渔业船舶检验局,即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的渔业船舶检验局。
(三)其他有关的国家主管部门
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第49条的规定,海上军事管辖区和军用船舶、设施的内部管理为军事目的进行水上水下作业的管理,以及公安船舶的检验登记、人员配备、进出港签证,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本法另行规定。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92条规定,“军事船舶的检验、登记和船员的考试、发证等管理办法,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执行。”因此,在上述法规及规章调整的范围内,由海事管理机构、渔政管理机构以外的国家军事主管机构进行管理并调查处理水上交通事故。
另外,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94条规定:“城市园林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但有关船舶检验、登记和船员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别的人民政府负责城市风景园林水域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也可以成为海事行政机关,但在船舶检验、登记和船员管理方面,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必须依照国家规定及标准执行,不能另行制定地方性规定和标准。
综上所述,海事行政机关主要是指海事管理机构、渔政管理机构,也包括国家军事主管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别的人民政府负责城市风景园林水域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
二、海事行政相对人
海事行政相对人,是指依据我国有关水上交通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受海事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约束和管辖的、与海事行政机关相对的一方。根据不同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管辖范围不同,海事行政相对人的组成及范围也略有不同。例如,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第2条和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海事行政相对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或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排筏和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以及其他 有关人员,包括上述船舶、设施及排筏上的船长、船员等。根据原交通部1996年公布的《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1992年8月6日原交通部公布的《交通行政复议管理规定》等规章的规定,海事行政相对人是指受上述行政规章约束的一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和原交通部于2006年12月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以下简称《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的规定,海事行政相对人包括,发生交通事故的船舶、设施及排筏的所有人、经营人,以及在上述船舶及设施等进行工作的船长、船员、引航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还包括与事故有关的其他人员等。
可见,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海事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并不完全相同。
三、海事行政管理范围
海事行政管辖范围是指海事行政机关管辖的地域范围、彼此之间的职能分工以及各自的职责范围。
(一)地域范围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我国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的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以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统一由海事管理机构、渔政管理机构和国家其他有关主管机构实施和进行。《海上交通安全法》第50条中规定:“沿海水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的 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根据1992年2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简称《领海及毗连区法》)和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简称《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我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为内水,领海为邻接我国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我国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国家管辖的其他海域主要包括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对大陆架的管辖权限于对大陆架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91条第(一)项将“内河通航水域”定义为: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水域。
(二)海事行政机关职能分工
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以及《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的规定,对于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的交通安全管理以及海上事故调查处理,统一由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于以渔业为主的渔港水域内的交通安全以及沿海水域渔业船舶之间的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于内河通航水域内渔业船舶的登记、检验、渔业船舶船员的考试、发证、渔业船舶之间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等,统一由渔政管理机构负责。对于城市风景园林水域的交通安全管理,由该城市风景园林所属的主管 部门负责。涉及军事管辖水域以及军用船舶、公安船舶的交通管理和内部管理以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统一由国家军事主管机构负责。
为了更好地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海事管理机构与渔政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理顺部门之间的业务交叉,农业部和原交通部就港航监督、船舶检验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协商,并就分工达成一致意见。农业部于1989年8月7日以农(渔政)字[1989]19号文件公布了《农业部交通部关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分工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分工通知》)。《分工通知》要求交通和渔业主管部门根据如下分工贯彻执行,并对各自所签发的船舶和船员的有关证件相互认证,互相支持,共同努力,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搞好。
1.渔业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分工通知》规定:(1)凡在国内,包括内陆水域和海洋航行、作业的渔业船舶,其船舶登记、检验、船员考试等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由渔港监督机构(渔政管理机构)、渔船检验部门负责。(2)如果渔业船舶改变其渔业生产服务的性质,长期从事营业性运输,应经其经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向渔港监督部门申请并办理船舶注销登记手续,交回有关证书后改由交通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其船舶登记、检验、船员考试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如果船舶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或渔业生产服务,空闲时临时从事营业性运输,则该渔业船舶除按本通知执行外,应持渔港监督、渔船检验部门签发的船舶登记、检验、船员职务等证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规定,向交通部门申请办理运输许可证。(3)远洋渔业船舶,其船舶国际证书、船员职务证书由渔港监督机构签发,船员的海员证按国家规定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政审,由交通部门的港务监督机构审核签发。远洋渔业船舶的监督检查,属于渔业捕捞船舶、渔政船、渔业指导船、科研调查船、实习船的,由农业部渔船检验局负责,其他渔业船舶由交通部船舶检验局负责。(4)外国渔船进入我国渔港,或者需要联检的我国远洋渔业船舶,按国务院有关规定,由交通部门的港务监督机构及其他联检机构实施船舶进出口联合检查,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其他管理和接待工作由渔港监督机构和水产部门负责。
2.港口水上交通安全秩序的管理。《分工通知》规定:(1)纯商港由交通部港务监督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负责管理。(2)纯渔港则由渔港监督部门(渔政管理机构)负责管理。(3)以商为主的港口,由交通部港务监督部门负责管理,对于其中渔业专用的码头、水域、渔船专用锚地和渔业船舶进出口签证工作则由渔港监督部门负责管理。(4)以渔业为主的港口,则由渔港监督部门负责管理,其中交通专用的码头、水域、锚地和商船进出口签证工作,由交通部港务监督部门负责 管理。
四、海事行政的管辖内容
海事管理机构、渔政管理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分工不同,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下以海事管理机构为例,概要说明海事行政机关的管辖内容。根据1998年11月11日原交通部“交人劳发[1998]619号”文件《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海事局主要负责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与行政执法、履行交通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具体可分为:船舶管辖、船员管辖、通航环境管辖、船舶防污染和危险货物管辖及其他管辖等。
(一)船舶管辖
主要包括负责船舶、海上设施检验行业的管理以及船舶适航和船舶技术的管理;管理船舶及海上设施法定检验及发证工作;审定船舶检验机构和验船师资质、审批外国验船组织在中国设立代表机构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负责中国籍船舶的登记、发证、检查和进出港(境)签证;负责外国籍船舶出入境及在我国港口、水域的监督管理;负责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及其他货物的安全监督。
(二)船员管辖
包括负责船员、引航员适任资格培训、考试、发证管理;审核和监督管理船员、引航员培训机构资质及其质量体系;负责海员证件的管理工作;负责磁罗经校正员和海上设施检验人员适任资格标准、培训、考试、发证等工作。
(三)通航环境及通航秩序管理 主要包括负责禁航区、航道(路)、交通管制区、港外锚地和安全作业区等水域的划定;负责禁航区、航道(路)、交通管制区、港外锚地和安全作业区等水域的监督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核定船舶靠泊安全条件;核准与通航安全有关的岸线使用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沉船沉物打捞和碍航物的清除;管理和公布全国航行警告或通告;审批外国籍船舶临时进入我国非开放水域;办理港口对外开放 的有关审批工作;管理沿海航标、无线电导航和水上安全通信;管理海区港口航道测绘并组织编印相关航海图书资料;负责管理交通行业测绘工作;组织、协调和指导水上搜寻救助;负责水上安全通信和信息网络运行工作等。
(四)船舶防污染和危险货物管辖
包括监督和管理船舶所有人安全生产的条件以及水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调查处理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以及其他水上交通违法行为;对船载危险货物实施安全监督;负责船舶污染水域的清除和监控值班;防止船舶污染的监督管理工作等。
(五)其他管辖
除上述四个方面的职责外,海事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还包括,拟订和组织实施国家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以及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组织实施国际海事条约;履行“船旗国”及“港口国” 监督管理义务,维护国家主权;负责有关海事业务,国际组织事务和有关国际合作、交流事宜;负责船舶港务费、船舶吨税等有关管理工 作;管理水上交通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分析和跟踪结案工作,具体组织重大、特大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跟踪结案等。
第二节 海事行政调查
一、海事行政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海事行政调查,是指船舶、设施发生海损事故后,我国海事行政机关依据《海上交通安全法》、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查明事故的原因、判明事故的责任而进行的调查。
各海事行政机关职能分工不同、职责不同,其进行海事行政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略有不同。例如,渔政渔港监督部门进行的海事行政调查,除具有增进水上渔业安全,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外,还应当对于维护和发展我国渔业生产,合理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除非另有说明外,本节将以海事管理机构对海损事故进行的行政调查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在我国,海事行政调查和处理统一由海事行政机关负责,我国有关海事法律、法规和规章均采用“海事调查和处理”这一术语。在国外,有些国家采用与我国一致的做法,有的国家则将海事行政调查与海事行政处理分成两项独立的工作,由不同的部门进行。① 船舶、设施发生海损事故后,除海事行政机关进行的海事行政调查外,船舶、设施的所有人或者其委托的机构通常自行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如果船舶、设施投保了财产保险,保险公司也会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进行调查。涉及民事诉讼或者仲裁时,海事法院、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为证据保全措施,会委托专门机构对事故进行调查。涉及刑事责任时,公安部门、检察院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查。但是,这些事故调查与海事行政调查的性质不同。
各国海上安全管理体制和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的立法有所不同,从而在海事行政调查的具体工作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其目的主要是确保从海事中吸取教训,增进海上安全。在国际海事条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三部分第21条第1款、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第23条、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第12条等,对海事调查作了不同的规定。虽然用词不同,表述不一样,但均规定各国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海事调查的目的是增进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的安全,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世界主要海运国家均认为,采取处罚和训诫措施不是海事行政调查的最终目的,主要目的是查明事故的原因,并从事故分析中吸取教训,为社会提供采取防范措施的必要知识,包括立法建议和指南,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①
在1984年我国设立海事法院以及《海上交通安全法》于1984年1月1日起施行之前,绝大部分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由当时的港务监督或航政部门处理,故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反映出来的海 事行政调查与处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解决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其次才是吸取经验教训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这种思想也反映在相关的法规中,如1971年《海损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1条规定:“为了查明海损事故的原因,解决纠纷,吸取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保障航行安全,特指定本规则。”
《海上交通安全法》第九章“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第43条规定:“船舶、设施发生的交通事故,由主管机关查明原因,判明责任。”第十章“法律责任”第46条规定:“因海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可以由主管机关调解处理,不愿意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涉外案件的当事人,还可以根据书面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自此。海事管理机构只能基于当事人的申请,对海损事故 引起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这种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公平的原则,不得强迫。②可见,对海损事故进行海事行政调查的目的,是“查明原因、判明责任”。其中“查明原因”是指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本章第二节述及的“海事调查”的内容。“判明责任”是指确定当事人或者肇事船舶对事故本身的责任,如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对等责任或者无责任。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第1条,该法的宗旨是“加强海上交通管理,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在我国,对海损事故的海事行政调查必须符合该宗旨。
与《海上交通安全法》不同,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没有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对内河通航水域发的交通事故,具有查明原因、判明责任的职权。但是,《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第29条 规定,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后,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制作《内河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中应包括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安全管理建议。据此,海事管理机构对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 的调查,其目的与海事管理机构对海上交通事故的调查相同。此外,根据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1条,该条例的宗旨是“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维护内河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对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海事行政调查必须符合该宗旨。
二、海事行政调查的法律依据
(一)我国有关海事行政调查的立法
在我国,规范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海上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1990年原交通部公布的《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以及《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此外,在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确规定时,2002年《安全生产法》、1989年国务院公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 定》、1990年原劳动部公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中有关事故调查与处理的规定,也适用于海事行政的调查与处理。
(二)有关海事行政调查的国际条约 1.在国际海事公约中,我国参加的涉及海事行政调查的国际公约有:
(1)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k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Sea,1982,简称UNCLOS)。
(2)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1974,简称SOIAs公约)及其修正案。
(3)1977年《托雷莫利诺斯国际渔船安全公约》(Torremolinos International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Fishing Vessels,1977)及其1993年议定书。
(4)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oad Lines,1966)。
(5)经1995年修正的1978年《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1978)及其1995年修正案(简称STCW 78/95公约)。
(6)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及其1978年议定书(简称MARPOL 73/78)。
(7)国际劳工组织1970年《防止海员工伤事故公约》(Convenfion concemmg the Prvention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 to seafarers,1970)。等等。2.国际海事组织针对海事行政调查,通过以下决议:(1)1968年11月28日A.173(ES.IV)号决议“参与正式的海事调查”(Par-ticipation in Official Inquiries into Maritime Casualties)。
(2)1975年11月12日A.322(IX)号决议“海事调查的行动”(The Conduct Investigation into Casualties),1979年1 1月15日A.440(xI)号决议,“海事调查资料的交换“(Exchange of Information for Invesfigations into Matine Casualties)。
(3)1979年11月15日A.442(xI)号决议“政府机关对海事和违反公约事件进行调查的人力和物力需要”(Personnel and Material Resource Needs of Administra-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asualties and Contraventions of Conventions)等等。
三、海事行政调查的事故类别
由于每一起海损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对象、损失形式、损失大小等不同,海损事故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海损事故分类方法如下:
(1)按事故发生水域分,有海上交通事故、内河交通事故等。
(2)按发生事故的对象分,有船舶事故、水上设施事故、水上排筏事故等。
(3)按发生事故的船舶种类分,有商船(运输船舶)的事故、渔船事故、军用船舶事故等。(4)按船舶发生事故时的状态分,有航行事故、停泊事故、作业事故。
(5)按事故致损原因分,有碰撞事故、触礁事故、火灾事故、沉没事故、爆炸事故、风灾事故、触碰事故等。
(6)按致损对象分,有船舶损害事故、人员伤亡事故、机损事故、货损事故、污染事故等。
(7)按损失大小及性质分,有小事故、一般交通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事故重大事故等。
(8)按照是否具有人为因素分,有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等。① 国内外海事统计报告规定中采用的事故分类方法,基本上按致损原因或方式分类。我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4条将海上交通事故分为六个类别:(1)碰撞、触碰或浪损;(2)触礁或搁浅;(3)火灾或爆炸;(4)沉没;(5)在航行中发生影响适航性能的机件或重要属具的损坏或灭失;(6)其他引起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海上交通事故。
《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也将事故分成六个类别:(1)碰撞(包括触损或浪损);(2)触礁或搁浅;(3)火灾或爆炸;(4)风灾;(5)沉没;(6)其他。
《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第3条将“船舶交通事故”定义为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风灾、火灾及其他造成财产和营业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不包括船舶污染事故、船员工伤和失足落水事故以及船舶发生船员、旅客自杀或他杀事故等。该规 则将船舶交通事故分为八个类别,并分别定义为:(1)碰撞,指船舶之间和船舶与排筏、移动式平台之间相互碰撞造成事故。(2)搁浅,指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停航或损坏。(3)触损,指船舶触碰岸壁、码头、航标、桥墩、钻井平台等固定物或沉船、沉物、木桩、鱼栅等障碍物。(4)触礁,指船舶触碰或搁置在礁石上。(5)浪损,指船舶余浪冲击其他船舶、排筏、设施等造成损失的事故。(6)火灾,指船舶遭受雷电、爆炸、火烧致损达到事故等级标准。(7)风灾,指船舶遭受强风袭击造成事故。(8)其他事故,指上述七类事故以外因素造成的船舶交通事故。
此外,《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第4条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船舶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共四个级别。从该规则所附的船舶交通事故分级标准表可以看出,事故船舶按其总吨位或主机额定功率(后者仅适用于拖轮)分为11级。如果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则事故的分级与船舶等级(吨位或功率)大小无关,即不论事故船舶大小,凡事故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时,为重大事故;死亡1~2人,为大事故;人员有重伤,为一般事故。依此类推,事故只造成人员有轻伤或者没有人员受伤,仅有直接经济损失在一定数额以下时,为小事故。如果事故导致船舶沉没、全损或无修复价值,则不论船舶大小,一律算作重大事故。对于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船舶灭失,而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时,按船舶大小的11个级别分别确定属于哪一级别的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特别重大事故”是指 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进行。1990年原劳动部公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规定,水运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人民币及其以上时,为特别重大事故。
2002年原交通部公布的《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主要针对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及中国籍船舶在境外水域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其中第5条将船舶事故分为:碰撞事故、搁浅事故、触礁事故、触损事故、浪损事故、火灾及爆炸事故、风灾事故、自沉事故以及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水上交通事故。较之《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该办法增加了船舶自沉事故。
综上所述,海损事故可以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四、海事行政调查的种类
船舶、设施等一旦发生海损事故,其所有人、经营人等应就近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发生及相关情况。这不仅仅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也是各国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内容。其目的为:(1)及时组织海难救助,避免与减少因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对水域环境的污染;(2)便于海事行政机关确定是否进行海事 行政调查,以及为海事行政调查作必要的准备工作;(3)便于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类似事故发生。我国虽然没有关于海事报告的专门法规,但《海上交通安全法》第34条、第36条、第42条,《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5条至第9条,《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50条至第56条,以及《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第7条至第10条,都对事故的报告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于海损事故报告的具体方式、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的期限、报告的具体格式、受理报告的具体主管机关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海事行政机关在接到发生海损事故的报告后,便可着手对事故进行调查。
在世界上多数航运国家,海事行政调查基本上分为两类,即初步调查(prelimi-nary inquiry)和正式调查(hmal investigation)。初步调查,一般是指在海事行政机关接到海损事故发生的报告后立即进行的调查。调查人员需要有专门的任命并具有收集证据的法定权力。调查工作结束后要撰写并提交海事调查报告书,说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吸取的教训,以及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建议等。初步调查一般不公开进行,海事调查报告书也不公布。多数水上交通事故以初步调查告终。针对重大海损事故,可以在初步调查基础上进行正式调查,也可以不经过初步调查,直接进行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一般由专门的事故调查委员会依照专门的海事法规进行。该调查在形式上与法院的调查类似,可以公开进行庭审调查,事后作出的海事调查报 告书须正式公开。
此外,在某些国家,还存在除初步调查和正式调查以外的非正式调查(informalinquiry)。这类调查一般针对小事故,并且是事实、原因都比较简单、清楚的事故。调查人员无须专门的任命,而是作为日常工作进行。调查后事故记录在案即可,不必出具专门的海事调查报告书。①
我国有关海事行政调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确海事调查的分类。但从实践看,绝大部分海损事故由海事管理机构、渔政管理机构等海事行政机关按有关规定进行,极少数特别重大事故则由国务院或当地人民政府任命组成的专门事故调查委员会按照特别程序调查。2006年《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第30条规定,为使有关各方吸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将查明的事故情况和原因向社会公开。,海事管理机构在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后,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的《事故调查结论》,应当书面告知当事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
五、海事行政调查的取证
前文所述,《海上交通安全法》第43条规定,海事行政调查的目的是“查明原因,判明责任”。查明原因,首先要查明事故的真实经过情况。只有查明了事故的真实经过情况,才能具备分析、认定事故产生的原因,才能判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应负的责任,从而对事故进行正确的处理。事故的真实情况需通过证据证明或证实。因此,海事行政调查是搜集各种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和审查这些证据的过程。
海事行政调查中的证据,一般称为海损事故的调查材料,是证明海损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海事行政调查取证一方面要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要证明那些与海损事故有联系的事实。各种海损事故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发生的,必然作用于客观外界并引起外界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就会被人们所感知,或者引起事件的变化或者留下某些痕迹。这些事实不以海事调查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论调查人员是否发现或搜集,都客观存在。因此,海事调查人员必须尽可能地发现和搜集这些证据,以发现客观事实,并据此查明事故真相。当然,并非所有的客观事实都可以作为海事行政调查的证据,只有那些与事故存在着密切联系的事实才能作为证据,才能依此判明责任,并进行事故处理。例如,某船艏发现触碰痕迹,并不能表明发生了一起船舶碰撞事故,因为船舶在多次靠、离码头作业中也会留下许多触碰的痕迹。调查人员对于搜集到的各种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作,才能查清证据是否确系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是否确系与事故事实存在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一)证据的分类
对于海事调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根据不同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证据作不同的分类。按照证据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按照证据能否直接证明事故主要事实,可分为直 接证据和问接证据。按照证据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等。
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事故事实的证据,即通常说的第一手证据,如亲眼看到事故发生情况的人员的陈述、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文件的原本等。凡不是直接来源于事故事实的证据,为传来证据,即经过传述、转抄的第二手以上的事实材料,如听别人告诉才知道事故情况的陈述、文书资料的复印件等。这种证据的分类不取决于海事调查人员的取证方式。即使是调查人员亲自询问当事人获得的陈述,如果该陈述是别人转述,则仍是传来证据;调查人员委托他人询问某目睹事故当事人而做成的询问笔录,仍属于原始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事故主要事实的证据;凡是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事故主要事实的证据,都是间接证据。这种划分方法并不表明直接证据要优于间接证据,但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具证明力。由于海损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常常在事故调查之初,很难发现直接证据或无法查明直接证据。因而,大量的间接证据对于查明事故真实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言词证据是指通过人的陈述,用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如事故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等。凡是以物品的外部形态或其中记载的内容等作为某种客观事实的表现形式的证据,为实物证据,包括内容具有证明作用的文书资料及勘验记录等,如被损坏的货物、撞坏的船舶、调查人员勘查事故现场的笔录和拍摄的照片等。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证据法,相关的内容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即(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
2007年修订、2008年4月4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七种,即(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31条也规定了七种证据,其中前六种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同,第7种规定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由于上述法律诉讼的性质各不相同,对诉讼证据的分类也不完全一致。
海事行政机关进行的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工作属于行政执法范畴,不具有法律诉讼性质。《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94条规定,能够证明海事行政处罚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都是证据,并规定证据有以下七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可见,《海事行政处罚规定》规定的证据种类,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相同。
但是,我国目前有关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对举证责任作出明确规定,甚至没有明确海事行政机关依法收集到的证据的效力。在国外,有些国家如日本的海上保安厅、美国的海岸 警卫队在海事调查中搜集到的证据,经法院认定后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14条规定,对于海事行政机关在海事行政调查中取得的材料,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海事仲裁委员会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和人员,因办案需要可以查阅、摘录或复制,审判机关确因开庭需要时可以借用。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只有审判机关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调查材料的原件,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只享有查阅权、摘录权和复制权。因此,对于事故当事人而言,除非自行调查,否则只能从海事行政机关得到复印件。
由于海损事故通常突发、证据难以长期保存等原因,当事人自行调查很难得到第一手的直接证据。根据《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和《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的规定,发生海损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报告,并且,港区内水域发生海损事故后24小时内,或者,港区水域外发生海损事故后船舶抵达第一港口后48小时内,应向海事行政机关提交相关的文书资料。相比较而言,海事行政机关相对于当事人或其他机构,更有条件和优势及时赶赴现场,全面而客观地进行调查,收集各种证据。
在民事诉讼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8条的规定,当事人提交的书证或物证应该是原件。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0条规定:“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 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如果法院无法核对或确认,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7条“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之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而且,第20条规定,对于法院调查人员收集的书证,既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经核对无误的副本或者复制件。因此,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上述规定,发生海损事故后,如果当事人取证困难,无法获得原件或提供原物,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并收集证据。法院对于海事行政机关调查取得的材料,只有因开庭需要时,才可以借阅相关原件,通常情况下法院只能查阅、摘录或复制上述调查材料。无论是法院直接从海事行政调查材料中获取证据材料,还是在海事行政调查材料之外自行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51条的规定,都只能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对待,必须进行质证。只有经过质证的证据材料,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我国,需要对海事行政机关调查取得的证据的法律效力,以及法院应对哪些经海事行政机关确认的证据予以认定的问题加以明确规定,避免海事行政机关、法院、当事人三方在时间上、人力上、物力上的浪费和重复,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事人调查取证方面存在困难的问题。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6条、第9条、第11条分别对书证、物证等证据作了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第12条规定了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证据收集。《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 理规定》第8条、第18条、第19条、第21条至的25条等,也有涉及有关证据收集的规定。结合前述法律诉讼证据的分类,可将海事行政调查中的证据归纳为如下五种:(1)当事人与有关人员的陈述;(2)文书资料;(3)物证;(4)检验与鉴定意见;(5)检核与勘查记录。
1.事故当事人与有关人员的陈述。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第42条的规定,船舶、设施发生交通事故,应当向主管机关递交事故报告和有关资料,并接受调查处理;事故的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在接受海事行政机关调查时,必须如实提供现场情况和与事故有关的情节。根据《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11条的规定,根据调查需要,调查人员有权询问有关人员,要求被调查人员提供书面材料和证明。第12条进一步规定,被调查人必须接受调查,如实陈述事故的有关情节,并提供真实的文书资料。《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第22条和第23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可见,不论是事故的当事人,还是与事故有关联的其他人员,都可以是海事行政机关询问、调查的对象。
按照对事故事实陈述的提供方式划分,可以将当事人与有关人员的陈述分为事故报告和被调查询问时的口述证言或者书面材料两类。事故发生时用甚高频电话、无线电报或其他有效手段发出的海损事故报告,以及船舶在规定时问内提交的事故报告书,都是当事人的陈述。事故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事故情况。在调查人员询问当事人或其他有关人员时,他们所作的书面或口头的陈述也是一种证据,一方面可以检验和印证事故报告中提供的事故情况;另一方面可 以补充事故报告中没有涉及的事故情况。事故当事人与有关人员的陈述互相印证时,有助于认定事故的实际情况。
2.文书资料。《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6条规定,发生事故的船舶、设施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向港务监督提交与事故有关的必要的文书资料。第12条要求被调查人员提供真实的文书资料。第11条则明确要求有关当事人提供航海日志、轮机日志、车钟记录、报务日志、航向记录、海图、船舶资料、航行设备作业仪器的性能以及其他必要的原始文书资料。《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作了类似规定,第19条要求有关人员应当如实陈述事故的有关情况和提供有关证据,不得谎报情况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第21条则要求当事人提供各种原始文书、航行资料、技术资料或者其影印件,调查人员可以扣留或者封存事故当事船舶、浮动设施、有关设备以及人员的各类证书、文书、日志、记录簿等,但要在航行(海)日志上注明,并向当事方出具注有明确收存日期的收存清单。文书资料的制作时间大多产生于事故发生之前,因而其所反映的大都是事故发生前的时空位置、环境条件或者事故的起因或经过。
此外,《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第21条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在进行调查取证时,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法律、法规允许的调查手段。这一规定扩大了原有关于文书资料的范围,即包括了视听资料。
3.物证。《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11条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第14条都明确要求搜集物证。物证是指能 够用以查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证的形式多样,其存在的情况、形状、质量、特征等可以用来证明事故的真实情况。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比较容易查实,它不像事故当事人与有关人员的陈述、文书资料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或其他情况的影响。因此,用已经查实的物证审查、鉴别其他证据,常常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4.检验与鉴定意见。根据《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9条的规定,因海上交通事故致使船舶、设施发生损害,船长、设施负责人应申请中国当地或船舶第一个到达港地的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或鉴定,并应将检验报告副本交海事管理机构备案。海事管理机构可委托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检验或者鉴定,但费用由船舶、设施所有人或经营人承担。若涉及水灾、爆炸等事故,船长、设施负责人必须申请公安消防监督机关鉴定,并将鉴定书副本交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第25条则规定,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调查工作需要,可依法对事故当事船舶、浮动设施及有关设备进行检验、鉴定或者对有关人员进行测试,并取得书面检验、鉴定或者测试报告作为调查取得的证据。而且,对事故当事船舶、浮动设施及有关设备进行过检验或者鉴定的人员,不得在本次事故中作为检验、鉴定人员予以聘用。第26条规定,海事管理机构认为损失结果可能失实时,可以聘请有关专业机构进行认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第18条第2款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可以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和财产损失评估。
可见,检验报告与鉴定意见是海事行政调查的重要证据。一方
面,它要求检验人或鉴定人不仅叙述检验或鉴定时所观察到的事实,而且必须在分析、研究这些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论断。另一方面,检验报告和鉴定意见是审查或鉴别其他证据的重要手段。
5.检核与勘查记录。《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11条规定,海事管理机构有权根据调查的需要,检查船舶、设施及有关设备的证书、人员证书和核实事故发生前船舶的适航状态、设施的技术状态;检查船舶、设施及其货物的损害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勘查事故现场,收集有关物证等。
《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第21条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勘查事故现场,搜集有关证据。第22条还规定,调查人员勘查事故现场,应当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勘查笔录制作完毕,应当由当事人在勘查笔录上签名。当事人不在现场或者无能力签名的,应当由见证人签名。无见证人或者当事人、见证人拒绝签名的,调查人员应当在勘查笔录上注明。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第13条规定,对特大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工作。第14条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由于检核与勘查记录是海事调查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和勘查活动的如实记载,因而是较为可靠的证据,也是查明事故原因的重要证据。
(二)证据的收集、审查与判断
要查明事故的真实情况,必须深入实际并广泛搜集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证据。只有掌握充分的证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才能对事故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论断。因此,收集证据是查明事故事实的前提。
收集证据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作好充分准备。根据我国有关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的法规,事故发生后,当事船舶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向海事行政机关报告。海事调查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需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初步确定需要搜集的证据范围。
(2)主动、及时。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员可能为了逃避或推卸责任而编造假证据,企图掩盖事实真相。同时,事故发生时留下的痕迹或物品,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变化、消失的情况,甚至出现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串供、统一口径的情形。因此,海事调查人员越早收集证据并进行调查,越有利于准确及时地查明事实情况。
(3)客观、全面。收集证据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允许以主观臆断代替客观事实,或者偏听偏信;更不能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此外,海事调查人员要全面、深入而且细致地收集与事故情况有关的一切证据。
(4)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我国有关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的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了海事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取证的具体职权范围和程序。海事调查人员不得超过权限或滥用职权,严格按照法定的调查程序,33 不得侵犯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正当权益。调查人员在执行调查任务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员出示证件。对船舶、设施采取下令停航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尤其应依法行事。
(5)注意证据的保全。海事调查人员在亲赴现场勘验时,除文字记录之外,可以采用录音、照相、录像等设备或法律允许的其他调查手段收集证据,并对其进行登记、整理,加以妥善保管。
审查和判断证据,是指海事调查人员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找出它们与事故之间的客观联系,从而作出论断的过程。根据前述海事证据的分类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审查、判断证据。例如,对于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陈述,应根据被调查人员在事故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智力情况、文化水平情况和与事故关系的大小等因素,考虑其陈述的可信性,并且将不同被调查人对于事故同一方面内容的陈述加以比较,从而发现和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之处。
对于文书资料,首先要辨别真伪,因为在船舶发生事故后,当事船舶为推卸责任,常常会修改船舶日志和车钟记录以掩盖事实真相。其次要分析研究文书资料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正确。例如,根据某船舶提供的海图及其定位,根本不可能发生搁浅事故,但事实上发生了搁浅,说明尽管提供了原件海图,但没有反映船舶的实际航行路线和正确船位。
对于物证的审查和判断,往往采用下列方法:(1)让事故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辨认物证是否属于当事船舶或是否位于事故现场;(2)通
过检验机关或鉴定机构,对物证进行技术方面的科学鉴定;(3)将物证与其他证据对照分析,如果彼此之间存在矛盾之处,则需要进一步查证。
对于检验与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主要考虑检验人员或鉴定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相应的检验资格;所依据的材料是否可靠和充分;所使用的设备是否完善;采用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检验或鉴定工作是否仔细、认真;检验或鉴定意见的根据是否充分、推断是否合理等。
对于检核和勘查记录的审查判断,主要考虑记录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现场的重要情况有无遗漏;记录中记载的现场、物品、痕迹等是否被破坏或伪造等。
第三节 海事行政处理
一、海事行政处理的概念
在实践中,对海损事故的处理具有多样性,包括善后人员处理、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材料实施救助、对造成事故并负有责任的船舶或人员予以行政处罚、对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本章所指的海事行政处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海上交通安全法》第九章的标题为“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八章标题也是“事故调查处理”。结合这两章的法条内容,可以得出结论,海事行政处理系指追究当事
人等的行政违法责任。因此,狭义的海事行政处理指有关海事行政机关,对于违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的当事人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的行为,又称为海事行政处罚。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是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制定的有关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具体规定的法规,其内容包括总则、报告、调查、处理、调解和附则。《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也有类似的规定。可见,海事调查行政处理的范围并不限于海事行政责任的追究和处罚。由此可以认为,广义的海事行政处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当事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即狭义的海事行政处理;(2)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要求和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建议;(3)调解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除另有说明外,以下本章所指的海事行政处理均是广义上的含义。
二、海事行政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海事行政处理含义的广泛性,海事行政处理的目的也表现得各不相同。为了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海事行政机关在海事行政调查的基础上,对海损事故进行处理。在海事行政调查中,海事行政机关查明了事故经过和发生原因的事实,就会发现事故当事方及其他有关人员是否有行政违法行为。对具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当事人,海事行政机关应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海事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具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当事人的行政责任,一方面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促使所有航运企
业和从业人员能够遵守水上交通安全法规,尽力避免事故发生,从而保障海上、内河人命和财产的安全。海事行政机关向当事人和相关部门提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意见,也是海事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中,根据有关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理的相关法规,规定海事行政机关处理海损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从历史和国情考虑,1983年《海上交通安全法》仍然规定海事行政机关可以依当事人的自愿申请,对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五章对海事行政机关调解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第20条至第28条分别对调解应遵循的原则、调解申请期限、调解协议的内容、调解协议的效力、调解费等方面作了规定。1986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7条以及1993年《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24条至第30条,也对海事行政机关调解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作了类似的规定。
海事行政机关依法负责海损事故的调查,调查取证及时、迅速、方便,掌握事故发生经过及其原因的大量证据材料,从而为海事行政机关调解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创造了便利条件。而且,海事行政机关调解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不必经过烦琐的司法程序,不会使案件周折太多而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便于迅速、及时地解决纠纷。但是,由于海事行政机关进行调解而达成的解决民事纠纷的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无法定约束力,如果达
成调解协议书后一方或双方反悔而不履行协议,则只能通过法院提起诉讼或提交仲裁机构解决。这是海事行政机关调解的一个特点。2006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删除了有关海事管理机构调解海损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的规定。
三、海事行政处理的法律依据
(一)我国有关海事行政处理的立法
在我国,规范海事行政处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部门其他规范性文件主要有:《海上交通安全法》、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行政处罚法》是我国行政处罚的基本法,也适用于海事行政处罚。
此外,重庆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湖北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制定了有关规范海事行政处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二)有关海事行政处理的国际海事条约
在国际海事条约中,我国参加的涉及海事行政处理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正案(简称SOI。AS公约),1978年《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及其1995年修正案(简称sTcw 78/95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简称MARPOL,73/78),1966年《国际船舶
载重线公约》,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及其修正案等。
四、海事行政处罚程序
目前,海事行政机关作出海事行政处罚,依据的是《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同时,《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68条规定:“内河海事行政处罚程序,适用《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中有关程序的规定。”因此,海事行政机关作出内河海事行政处罚,也依据《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规定的程序。《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时,应当适用《行政处罚法》。
下文以《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为例,介绍海事行政处罚程序。海事行政处罚程序主要包括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执行程序和监督程序。
(一)简易程序
海事行政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自然人处以警告或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警告或1000元以下罚款的海事行政处罚时,可以当场作出海事行政处罚决定。
海事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当场作出海事行政处罚决定,应当遵守下列程序:(1)向当事人出示海事行政执法证件;(2)告知当事人作出海事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3)听取当事人的意见;(4)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5)填写预定格式、统一编号的海事行政处罚决定书;(6)将海事行政处
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在海事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上签字。
海事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当场作出海事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在3日内将海事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报所属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二)一般程序
除依法可以当场作出的海事行政处罚外,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处以海事行政处罚的海事行政违法行为,应当自发现之日起7日内填写海事行政处罚立案呈批表,报本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发生海上交通事故应当处以海事行政处罚时,应当自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完结之日起7日内填写海事行政处罚立案呈批表,报本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
海事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结束后,应当制作海事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报告,连同海事行政违法案件立案呈批表和证据材料,移送本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预审。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预审海事行政处罚案件采取书面形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1)案件属于本海事管理机构管辖;(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清楚;(3)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4)定性准确;(5)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6)行政处罚适当;(7)办案程序合法。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预审完毕后,应当根据下列规定提出书面意见,报本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查:(1)违法事实
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行政处罚适当,办案程序合法。按规定不需要听证或当事人放弃听证的,同意负责行政执法调查的内设机构的意见,建议报批后告知当事人。(2)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行政处罚适当、办案程序合法,按规定应当听证的,同意调查人员的意见,建议报批后举行听证,并告知当事人。(3)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和行政处罚不当的,建议调查人员修改。(4)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建议调查人员补正。(5)办案程序不合法的,建议调查人员纠正。(6)不属于本海事管理机构管辖的,建议移送其他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查完毕后,应当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8条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举行听证、移送其他有关机关处理的决定。对自然人罚款或没收非法所得数额超过1万元,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或没收非法所得数额超过3万元,以及撤销船舶检验资格、没收船舶、没收或吊销船舶登记证书、吊销船员职务证书、吊销海员出境入境证件的海事行政处罚,海事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对海事违法行为的调查报告审查后,认为应当处以行政处罚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制作海事违法行为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拟处以的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并告知当事人有权在收到该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陈述和申辩;对依法应当听证的,告知当事人有权在收到该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
当事人提出陈述和申辩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充分听取,并对当
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采纳。当事人要求组织听证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逾期未提出陈述、申辩或逾期未要求组织听证的,视为放弃有关权利。
海事管理机构作出海事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海事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加盖本海事管理机构的印章。
海事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将告知情况记入送达回证,由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依法采取其他方式送达当事人。
海事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两个月内办理完毕。因特殊需要,经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办案期间,但最长不得延长至3个月。如3个月内仍不能办理完毕,经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可再延长办案期间,但最长不得延长至6个月。
(三)听证程序
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证书的海事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时,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听证。
“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自然人处以1万元以上的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万元以上的罚款。由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时,也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确定“较大数额罚款”。
海事行政处罚听证依照《行政处罚法》第42的规定组织。海事行政处罚听证按以下程序进行:(1)宣布案由和听证纪律。(2)核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是否到场,并核实听证参加人的身份。(3)宣读并出示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签署的听证决定,宣布听证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申请主持人回避、申辩和质证的权利。(4)宣布听证开始。(5)案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说明拟作出行政处罚的建议和法律依据。(6)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对案件的事实、证据,适用法律,行政处罚裁量等进行申辩和质证。(7)主持人就案件的有关问题向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案件调查人员、证人询问。(8)经主持人允许,当事人、调查人员就案件的有关问题可以向到场的证人发问。(9)本案调查人员、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按顺序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实、各自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有关的问题进行辩论。(10)辩论终结,听证主持人可以再就本案的事实、证据及有关问题向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征求意见。(11)中止听证时,主持人应当时宣布再次进行听证的有关事宜。(12)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做最后陈述。(13)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听证笔录交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盖章。认为有错误时,有权要求补充或改正。当事人拒绝时,由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笔录上说明情况。
听证结束后,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制作海事行政处罚听证报告书,连同听证笔录报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查后,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8条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不予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移
送其他有关机关处理的决定。
(四)执行程序
当事人被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时,如果罚款金额在20元以下,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或者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并经当事人提出,海事管理机构及其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罚款以人民币计算,并向当事人出具符合法定要求的罚款收据。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缴纳罚款时,海事管理机构依法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当事人被海事管理机构处以扣留证书时,应当及时将被扣留证书送交作出处罚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扣留证书期满后,海事管理机构应将所扣证书发还当事人.也可以通知当事人领取被扣证书。当事人被海事管理机构处以扣留、吊销证书,但拒不送交被扣留、被吊销的证书时,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公告该证书作废。
海事管理机构对船员处以海事行政处罚后,应当记入该船员的“船员服务簿”。
海事管理机构对当事人处以没收船舶处罚时,应当依法处理所没收的船舶。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又不履行海事行政处罚决定时,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监督程序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海事管理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有权申诉或检举。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受理和审查申诉或检举后,认为海事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经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同意后,予以改正:(I)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2)适用依据错误;(3)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或滥用职权;(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即使没有这种申诉或检举,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发现本海事管理机构作出的海事行政处罚有上述情形之一时,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提出建议,予以改正。
上级海事管理机构发现下级海事管理机构作出的海事行政处罚有上述情形之一时,应当责令其改正。
海事管理机构和海事行政执法人员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时,按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节 海事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一、海事行政处罚的种类
海事行政处罚针对海事行政违法行为作出。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4条规定,违反海上海事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简称海事行政违法行为,包括下列行为:(1)违反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舶安全营运管理秩序;(2)违反船舶、海上设施检验管理秩序;(3)违反海上船舶登记管理秩序;(4)违反海上船员管理
秩序;(5)违反海上航行、停泊和作业管理秩序;(6)违反海上通航安全保障管理秩序;(7)违反海上危险货物载运安全监督管理秩序;(8)违反海难救助管理秩序;(9)违反海上打捞管理秩序;(10)违反海上船舶污染沿海水域监督管理秩序;(1 1)违反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秩序;(12)其他海事行政违法行为。
《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5条规定的海事行政违法行为,与上述《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4条规定的海事行政违法行为基本相同,具体包括下列行为:(1)违反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安全管理秩序的行为;(2)违反船舶、浮动设施检验管理秩序的行为;(3)违反船舶、浮动设施登记管理秩序的行为;(4)违反船员管理秩序的行为;(5)违反航行、停泊和作业管理秩序的行为;(6)违反危险货物载运安全监督管理秩序的行为;(7)违反通航安全保障管理秩序的行为;(8)违反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救助管理秩序的行为;(9)违反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秩序的行为;(10)违反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监督管理秩序的行为。
根据《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2条和《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2条的规定,上述海事行政违法行为,是指发生在我国境内,包括管辖沿海水域及相关陆域的海事行政违法行为,或者中国籍船舶或船员在我国境外发生的海事行政违法行为。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8条规定,海事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1)警告;(2)罚款;(3)撤销船舶检验资格;(4)吊销船舶国籍证书或临时船舶国籍证书;(5)没收船舶登记证书,包括船舶国籍证书、46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光船租赁登记证书;(6)扣留船员职务证书,包括船员培训合格证、船员服务簿、船员适任证书及其他适任证件;(7)吊销船员职务证书;(8)吊销海员出境入境证件;(9)没收违法所得;(10)没收船舶;(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海事行政处罚。《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所规定的海事行政处罚的种类与此基本相同,但还包括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责令停航或者停止作业。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三章和《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三章,针对不同的海事行政违法行为,规定了具体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除上述种类外,还包括责令停产停业和行政拘留。对这两项行政处罚,海事行政机关无权作出,而应由其他行政机关依法作出。
二、海事行政处罚的适用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二章和《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二章,分别规定了海事行政处罚的适用,内容基本相同。以《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二章的规定为例,海事行政处罚的适用包括以下内容:
海事管理机构实施海事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海事行政违法行为。
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海事行政违法行为的同一当事人,应当分别处以海事行政处罚,合并执行。对有共同海事行政违法行为的当事人,47 应当分别处以海事行政处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海事行政违法行为,不得处以两次以上罚款的海事行政处罚。
海事行政处罚的轻重,应当与海事行政违法行为和承担的海事行政法律责任相适应。海事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海事行政处罚。海事行政违法行为的当事人有《行政处罚法》第27条所列情形之一,即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受他人胁迫进行违法行为,或者配合主管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时,应当依法从轻处以海事行政处罚或减轻海事行政处罚。有海事行政违法行为的中国籍船舶和船员在境外已经受到海事行政处罚的,不得重复给予海事行政处罚。
海事行政违法行为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从重处以海事行政处罚:(1)造成较为严重后果或情节恶劣;(2)1年内因同一海事行政违法行为受过海事行政处罚;(3)胁迫、诱骗他人实施海事行政违法行为;(4)伪造、隐匿、销毁海事行政违法行为的证据;(5)拒绝接受或阻挠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从重处以海事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
对海事行政违法行为给予处罚时,《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二章或者《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二章没有规定的,应适用《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第五节 涉外海事行政处理
一、涉外海事行政处理的含义
涉外海事行政处理,是指对具有涉外因素的海损事故,依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由海事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处理。
二、涉外海事行政处理的法律依据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涉外海事行政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散见于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除《海上交通安全法》和2002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外,涉外海事行政处理还包括以下法规、规章和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
1.1979年《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
该规则于1979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同年9月18日原交通部以[1979]1606号文件公布施行。为维护我国主权,维持我国港口、内水、领海和国家规定的其它管辖水域的秩序,保证航行安全,防止船舶污染,该规则专门规定了适用于外国籍船舶的内容。该规则分别对外国籍船舶在进出港和航行、停泊、信号和通讯、危险货物、航道保护、防止污染、消防和救助、海损事故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则应对其违章进行处罚。
2.1990年《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
该条例第17条第(二)项规定:“对外国籍船舶或设施上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警告、罚款或将其过失通报其所属国家的主管机关。”第32条规定:“中国籍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以外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当向船籍港港务监督报告,并于事
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海上交通事故报告书》。如果事故在国外诉讼、仲裁或调解,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在诉讼、仲裁或调解结束后60日内将判决书、裁决书或调解书的副本或影印件报船籍港的港务监督备案。”第33条则规定,派往外国籍船舶的中国籍船员对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其派出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向签发船员职务证书的港监提交事故报告书。
3.2006年《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该规定适用于外国籍船舶在我国内河水域发生的海损事故。第35条规定,行政处罚涉及外国籍船员时,应当将其违法行为通报外国有关主管机关。
4.1999年《关于明确给予事故责任人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通知》 该通知第3条规定:“对外国籍船舶在中国水域发生的事故,对责任人的行政处罚可以是警告、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须扣留或吊销证书时,负责调查的港监应将处理建议及调查结果报部海事局,由部海事局转船旗国主管机关处理”。
5.1955年《关于外国籍船舶在我国港口发生船员病、死、伤、残和涉及我方员工伤残事故处理原则的联合指示》
该联合指示系1955年8月9日外交部以部令字[1955]2261~1000号、原劳动部以中劳护字[1995]152号、交通部以交海督号[1955]53~15号、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会指字[1955]4号文联合公布。该联合指示仅限于具有涉外因素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处理,不涉及其他水上交通事故的处理。其中规定:
第二篇:海事行政执法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一个半月60多个学时的自学,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交通行政执法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禁令》和《交通行政执法忌语》等法律、法规。使我充分认识到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是海事执法工作的准绳,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例如在执法过程中至少要有两位执法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执法证件、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而不能行为野蛮、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乱罚款、以罚代管,甚至搞所谓的“以邪治邪”,不能只教育不处罚,以教代管,该纠正的不纠正,该罚的不罚,对违法者听之任之,这也是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的表现。严格执法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执法责任制,强化落实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执法队伍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形象。加强执法规范建设,让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成为制度。
情,工作做到家,违法行为是会纠正的。因此,文明执法是行政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树立海事行政执法队伍新形象的根本保证。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六十条和六十二条中的法律责任规定,行政执法人员违犯法律规定,徇私舞弊,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对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具体要求。
在实践体现文明执法上,还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法律意识。文明执法必须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和对执法工作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在行使他们的权力的同时普遍并愿意承担法定义务。要加大普法教育,单位负责宣传的部门要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而且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使人民群众了解海事、理解海事、支持海事,明确不接受处罚或粗暴依法执法是违法行为,在外部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成熟的情况下,文明执法才能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学习我的自身素质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一定会克服自身的不足,在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立足本职、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争取多到执法现场学习,取得业务和思想上的双提高。还有要不断提高工作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
第三篇:港口进出口海事处理规范(本站推荐)
进出口货物海事处理规范
目前港口海事处理中,首先是港口建设费在2011年开始由海事部门征收和管理,港建费有专门的开票系统,同码头的收费系统信息同步,并开具专门的收据。同时定期对规费征收,单据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一、什么是港口建设费:
港口建设费是国家开证的专项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港口海事部门负责征收,海事部分可以委托港口、货代等单位代收,二、海事舱单处理
进口:
1、船代在卸船之前向码头发送舱单信息,计划部门将舱单信息导入码头计费系统,作为港口计费部门的计费依据,2、客户来办理提箱手续时,逐单办理,计费逐单开具收据给客户。
3、码头计费部门定期向公司财务部报送收费数据,公司财务部统一将数据上报海事部门。
出口
1、船代在船舶靠泊之前即向码头发送预配舱单,港口计费部门收到客户发送的预配舱单将舱单导入海事港建费征收系统。
2、3、海事收到码头的舱单信息,即对船舶进行放行。船舶离港以后,船代向码头发送清洁舱单,计费在船舶离港72小时之内向海事发送清洁舱单,海事对进口清洁舱单进行核对。作为海事部门征收港建费的依据。
第四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行政执法实务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行政执法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流程图
现场检查执法流程图
一、事故调查处理
(一)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的原则
• 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2、什么是伤亡事故?
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 ①什么是生产安全事故?
•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生产安全事故就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财产损失等。• ②什么是生产经营单位?
• 是只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生产经营单元。包括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伙组织、公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等。
3、事故的分类
• 按行业分为: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坍塌事故等。
(1)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型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火灾、灼烫、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2)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
• 生产安全事故按损失大小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①特大事故是指: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③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
• 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权限
• ①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②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③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事故单位应提交的有关材料
• ①、事故综合报告(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原因分析、事故后的处理意见及措施。由事故单位书面报告,盖单位章)• ②、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盖单位章)
• ③、整改报告(企业对发生事故后的整改措施。盖单位章)• ④、事故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 ⑤、死亡证明书(死者到医院后证实死亡由医院签发,死者现场证实死亡由公安部门签发)
• ⑥、死者身份证复印件及其家庭的有关情况(死者家属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书面说明死者家属与死者的关系)
• ⑦、事故单位与死者家属签定的赔偿协议书复印件 • ⑧、市社保局出具的工伤认定书
• ⑨、市社保局出具的工伤待遇支付建议书
• ⑩、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特种工种的证书复印件(4)死亡、重伤事故调查的一般程序(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 ①、现场处理
• a、事故发生后,应救护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
• b、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c、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②、物证搜集
• a、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b、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c、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 d、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 C、证人材料搜集
• 要尽快搜集被调查者的材料,对证人的口术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D、现场摄影
• a、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 b、可能被清除或践踏的痕迹: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引起损害的照片、冒顶下落物的空间等。
• E、事故现场全貌。
• 利用摄影或录相,以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 F、事故图
• 报告中的事故图,应包括了解事故情况所必需的信息。如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③、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 A、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 • 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 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 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 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 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B、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 a、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 b、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 c、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 d、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专刊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 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f、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二)事故处理 •
1、事故分析
•(1)事故分析步骤
• ①、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②、按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 a、受伤部位 • b、受伤性质 • c、起因物 • d、致害物 • e、伤害方式 • f、不安全状态 • g、不安全行为
•(2)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 由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等造成的事故原因,认定为直接原因。
•(3)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 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 ⑦、其他
•(4)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 ①、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 ②、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 ③、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2、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3、事故结案归档材料
•(1)立案审批表
•(2)案件调查报告
•(3)安全生产伤亡案件处理报批表
•(4)结案通知书
•(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执法文书签收单
•(6)监管的函
•(7)整改情况复查意见书
•(8)安监局复工审批表(被停工的需要)
•(9)恢复施工申请书的批复
(被停工的需要)
•(10)询问笔录
•(11)现场检查记录
•(12)事故单位提交的有关资料
二、行政执法方面的有关知识 •
(一)现场执法的一般程序
1、查看被检查单位的资质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字资料
• 主要包括: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安全生产制度、各类机械的操作规程、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工作岗位危害告知情况等。•
2、听取被检查单位对安全生产(经营)情况的汇报 •
3、现场检查生产车间(经营场所)安全情况 •(1)询问被检查单位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情况。•(2)检查生产机械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检查仓储是否符合行业标准。
•(4)检查员工配戴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行业标准。•(5)检查生产车间(经营场所)是否符合行业标准。•
4、发出现场检查记录 •
5、发出整改指令书 •
6、提出整改建议
(二)行政执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执法前要向执法当事人出事执法证件,并告之其权利和义务。•
2、行政执法时一定要保证两人以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现场。•
3、执法过程中要做好现场检查记录,询问记录,以及影音等资料收集。
4、在进行证据保全、取样、扣留(封存)物品、勒令停产(勒令停业、停工)时一定要符合法律手续,必须有行政执法相对人签名。特殊情况下(行政执法相对人不签时)在现场的执法人员要同时签名,并做好记录。
5、在执法检查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部门的规章制度,以及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规定,保持国家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形象。
(三)怎样填写生产安全方面的行政执法有关文书
1、现场检查记录的填写 •
2、整改指令书
3、强制措施决定书的填写 •
4、整改情况复查意见 •
5、立案审批表 •
6、案件调查报告
7、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 •
8、行政处罚决定书 •
9、复工批复 •
10、结案通知书
第五篇: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一、事故报告
(一)事故等级划分的规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4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报告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查院我: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到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设区的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上述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
(三)事故报告的类型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调度统计业务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56号)的规定,事故报告分为事故快报和事故统计月报。
1、事故快报
(1)事故快报的范围
事故快报的范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火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农用机械和渔业船舶伤亡事故;以及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事故和重特大未遂伤亡事故。其中,社会影响重大的事故和重特大未遂伤亡事故是指:
1)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受伤(中毒、灼伤及其他伤害)。
2)造成10人被困或下落不明,涉险50人以上的重特大未遂伤亡事故。
3)紧急疏散人员100人以上(含100人),住院观察50人以上(含50人)。
4)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饮用水源、湖泊、河流、水库、空气)。
5)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车站、码头、港口、机场、人员密集场所、水利设施、军事设施、核设施、危化品库、油汽车站等)。
6)大面积火灾事故,人员密集和重要场所事故,严重爆炸事故。7)轮船翻沉、列车脱轨、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及民航飞行事故。
8)建筑物大面积坍塌,在型水利,电力设施事故,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垮塌倾覆事故。
9)涉及外宾、重要人员伤亡事故。10)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事故。(2)事故快报的时限
接到事故信息后,应按照以下规定报告
1)一交死亡(遇险)10人以上(含10人)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6小时内逐级报告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2)一次死亡(遇险)3-9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12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3)一次死亡1-2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调度统计机构。
4)煤矿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发生后要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3)事故快报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分)
2)事故发生地的行政区划(省、市、区、县、乡、镇)。3)事故发生的地点、区域。4)发生事故的单位全称,经济类型(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等)生产经营规模(设计能力、实际生产能力、经营规模)。
5)发生事故的车辆、船舶、飞行器、容器的牌号、名称和核载、实载情况。
6)事故类型(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填写)。
7)发生事故单位的安全评估等级和持证情况(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8)事故现场总人数和伤亡人数(死亡、失踪、轻伤、重伤等)。
9)事故简要情况(事故的经过及事故原因初步分析)。10)事故抢救和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事故抢救的有关情况
(4)事故快报的方式
1)一次死亡(遇险)10有以下事故使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的网络传输软件报送,尚不具备网络传输条件的可使用传真报送。
2)一次死亡(遇险)10人以上(含10人)事故、社会影响重大事故和重特大未逐伤亡事故发生后,使用网络传输软件和电话同时报告,不具备网络传输条件的使用传真和电话同时报告。
2、事故统计月报(1)报告部门
各类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统计报告;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统计报告(未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地区,由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报告时限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各类工矿商贸企业(包括煤矿)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在每月10日前逐级报送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3)报告内容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逐项填报。(4)报告方式
使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的伤亡事故统计软件通过专用网络报送伤亡事故统计卡片;尚不具备专用网络传输条件的单位,可使用公共网络报送事故统计卡片。
3、有关统计规定解释
依据《安全生产法》、BG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交通事故统计暂行规定》(公交管[2004]92号)、《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农机发[2007]2号)、《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交通部令2002年第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水上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农业部、农渔发[]2004]13号)、《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通字[1996]82])、《铁路企业伤亡事故处理规则》(铁道部令第7号)、《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43)等法律、法规、标准,对有关问题都做了如下解释。
(1)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含非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伤亡事故均应进行统计(公安机关立为行事案件的除外)。
(2)工矿商贸企业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农业机械事故、水上交通事故按事故发生地进行统计(船舶在境外和公海海域发生事故按户籍港进行统计);民航飞行事故按飞行器注册地进行统计;渔业船舶事故按渔舶户籍地进行统计。
(3)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伤害。+(4)重作是指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及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伤害。在30天内转为重伤的(因医疗事故而转为重伤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重伤事故报告统计。如果来不及在当月统计,应在下月补报;超过30天的,不在补报和统计。
(5)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事故在7天内死亡或失踪的超过7天的,均按死亡事故报告统计;其他事故在30天死亡的(因医疗事故死亡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或失踪超过30天的,均按死亡事故统计。如果来不及在当月统计的,应在下月补报。超过上述事故规定报告期限死亡的,不再进行补报和统计。
二、事故调查
目前,我国的伤亡事故调查基本上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调查处理的的原则。伤亡事故调查的原则和程序在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中都有规定。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国务院于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行施行。该条例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主要规定如下。
(一)事故调查分级原则
1、特别重大事故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的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有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的调查,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其他 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调查组成员的组成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事故调查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工作。
(三)调查组成员的职责
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信息。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四)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事故调查组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的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明材料。事故调查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调查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保存。
三、事故处理
(一)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对事故的调查处理不仅要揭示事故发生的内外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预防重复发生事故的措施,进行事故改天性质和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法依责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而且也是为政府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重特大事故、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切都源于事故调查的结论。事故的结论正确与否,对后续工作的影响非常重大。因此,事故调查处必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的对待,不得有丝毫的疏漏。
2、“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公正、公开的原则
公正就是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不包庇事故责任人,也不得借机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打击报复,更不得冤枉无辜。公开,就是对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它的作用主要有3个:一是能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二是能便较大范围的干部群众吸起经验教训;三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事故影响。
4、分级管辖原则
事故调查处理是依照事故的严重级别来进行的。
(二)事故调查处理的依据
事故调查处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涉及面广,严肃认真伯行政执法工作,真正显示了“三个代表”要意想的落实,是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三条对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并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的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现阶段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事故调查和处理主要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进行。
(三)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
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处罚肇事单位,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处理事故当事人,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查清事故发生的经过,科学分析事故原因,找出了生事故的内外关系,总结事故发生的教训和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以警示后人。这是事故调查处理的真正目的,也是事故调查处理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关系
事故调查与事故处理,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密切联系的工作。事故调查的任务主要是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分清事故的责任,提出防范类似事故的措施;事故处理的任务主要是根据事故调查的结论,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落实防范重复事故发生的措施,贯彻“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所以,事故调查是事故处理的前提和基础,事故处理是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和落实。
事故调查处理,是事故预防工作的延伸。对事故不依法进行调查处理,一切事故预防的责任制就很难执行。安全生产事故是客观存在的,要搞清事故的真相,唯一的办法是客观、公正地调查。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分析,在充分掌握事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大量事实依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严密、科学的逻辑推理、鉴定和确认,正确认识并找出导致事故发生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从而才能最终得出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的正确结论。
(五)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期限
对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表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对特别重大事故,应在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六)事故责任追究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法律责任
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中介机构及其在关人员,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及其有关人员,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以及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等行为,都要有惩处措施,包括行政处罚、处分 以及刑事责任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的法律责任规定如下:
1、第三十五条规定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收入的40%-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2)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3)在事故调查期间撤离职守的。
2、第三十六条规定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的60%-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2)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3)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4)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5)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6)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3、第三十七条规定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4、第三十八条规定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事责任: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收入30%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收入40%的罚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收入60%的罚款。
(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收入80%的罚款。
5、第三十九条规定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事责任:
(1)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2)迟报、漏报、谎报、瞒报。
(3)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
(4)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6、第四十条规定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在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罚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为发生事故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中介机构,由有关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有关人员的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第四十一条规定
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有重大疏漏的。(2)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8、第四十二条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