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吉乡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汇报材料
泉吉乡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 互助资金运转情况汇报材料
2011年3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莅临我乡检查指导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运转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全乡总面积144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其中1个农业村),19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其中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334户,5331人,劳力2560人,有藏、汉、蒙、回、土、东乡等6个民族,藏族占全乡人口总数的90%,与2008年相比人口增长3.09个百分点;劳动力增长42.14个百分点。
全乡可利用草场185.9万亩,其中冬春草场84.42万亩,夏秋草场101.49万亩。全乡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经营各类牲畜18.9万头(只、匹)。全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6050.76元(其中,牧民人均收入达6521.63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368.13元),与2008年相比,增收37.95个百分点。各牧业村因病因灾贫困群众较多,尤其是扎苏合、年乃索麻村较为突出。下面就实施“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试点工作有序
乡党委、政府为切实抓好贫困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试点村。并对试点村的贫困原因及贫困程度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通过会议确定年乃索麻、扎苏合村为试点村。在乡党委、政府的监督管理下,试点村成立了专款管理监督领导小组,按照“重点扶持、滚动发展”的工作要求,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公布扶贫对象,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有序”的原则。2010年共确定16户扶贫户(年乃索麻村8户、扎苏合村8户),在全村进行了张榜公示。
二、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试点工作有效
乡党委、政府直接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之中,村委会制定了《村生产发展互助社章程》,与乡政府签订了《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协议》,村与牧户签订了互助资金管理协议书、生产发展互助资金借款契约,牧户填写互助资金借款申请审批表。同时要求互助资金借款户必须是互助社成员,按照《章程》规定缴纳入股金。每户入股金为450元,年乃索麻村入股100户、扎苏合村入股100户,各村入股资金45000元。上级给村互助社借款150000元,累计达到195000元,购置了生产母羊400只,每户贫困户分到周转母羊50只。2011年经逐户调查,未发现周转母羊流失现象,产羔率在80%以上,使无畜户有了40只以上的发展羔羊。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通过有效管理,避免了人为损失,确保了周转扶贫工作的有序有效。鉴于我乡贫困面过大,短时间内难于实现全面脱贫,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借款数额,在短时间内逐步实现脱贫,使贫困群众早日走上致富小康之路,实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坚持“公平、公开、透明、有序”的原则,让每户贫困户得到有序流转。
二是健全各项监督管理措施,阻止人为破坏行为,确保生产母畜数量递增。加快全村无畜户、少畜户共同发展步伐。
三是将此项试点工作推广到其余3个牧业村,使村内的特困户、绝对贫困户得到发展。
第二篇:《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解读
《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解
读
核心提示:随着我区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的冲锋号,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用两个多月时间,全区将派出10万名精准识别工作队走进约万个村、600多万家农户,对贫困人口、贫困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
贫困户认定有什么具体标准?精准识别的“精准”如何体现?如何保障识别结果公正性?怎样确保贫困户一户不漏?10月14日,针对这些被广大群众及各地第一书记、“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们普遍关心的贫困户识别问题,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成员、广西外资扶贫中心主任成伟光对《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记者对此进行了归纳整理——
农户收入难统计、难衡量、难分贫富,精准识别贫困户以收入论贫富路难走通,必须另辟蹊径。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探索、修改、试点演练,结合我区实际,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此次行动将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法识别贫困户。
一进:工作队员入户与户主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子女读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二看:看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看农田、山林、种养等发展基础和状况。三算:算农户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四比:与本村(屯)农户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比外出务工等情况。五议:议评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是否真实等情况。严格按这套办法识别,就不会再出现“富人当选、穷人落榜”。
“相对于XX年,此次识别的指标更加细化。因病、因残、缺资金……致贫原因一目了然;想养牛、想种树、想学技术……脱贫诉求简单直观。”成伟光介绍,工作队员入户调查时填写的《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包含18项内容,90个指标,根据农户基本情况进行打分。此外,还对认定贫困户的住房、疾病、教育、务工等关键因素进一步细化,分别设立权重较高的加分项和减分项,以达到真正体现农户真实经济状况的目的。他举例说,在最能体现农户生活、经济状况的《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表》上,共有200项指标,相较XX年的版本,增加了149项指标。除了各项指标更加细化外,《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表》增加了“家庭经济状况”“帮扶需求”和“脱贫计划”三大模块,《贫困村建档立卡登记表》也比去年多了98项指标,达到了222项指标,增加和细化了帮扶措施、帮扶需求等项目。本次识别还新增对自然村(屯)和移民搬迁村(屯)建档立卡,强化自然村(屯)的基础发展单元,带动贫困户、贫困村精准脱贫,几百项信息为因村派人、因屯而异、因人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伟光表示,以往统计数据都是调查机构抽样调查得来,而此次识别行动中,10万名工作人员将实地走进600万家农户,调查近XX万群众的“家底”,获得的数据可说是“一个一个人头数过来的”。所得数据将清晰地反映我区贫困户的真实情况,为我区下一步帮扶贫困户,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自治区和市、县、乡干部、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组建的精准识别工作队将赴各行政村,开展精准识别工作。为确保贫困户信息真实,杜绝弄虚作假情况,工作队将严格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程序,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审核确认关,确保做到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
成伟光形象地将此次贫困户识别行动的六个步骤比喻为一场“高考”,宣传动员是高考复习,入户调查评分是高考答卷,两评议一公示是批考卷,核实汇总分数是算分,公示公告是放榜,建档立卡是存考生档案。
经过前期宣传动员,工作队员对贫困村所有农户,非贫困村在册贫困户、新申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告知农户相关政策、程序等事项,对照《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逐项评分,调查完成后须户主签名确认。村两委及村民小组长不得参与评分。
在“两评议一公示”环节,村民小组召开评议会,对入户调查评分情况进行评议,并公示评议结果。公示后,村委会再次进行评议。两次评议时,需由村两委干部、住村退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驻村工作队员等代表组成评议会,评议本组农户评分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存在漏户、拆户、分户、空挂户现象,家庭人口是否准确等情况,评议结果要获得2/3以上代表通过,评议后如实填写评分评议表,参加评议的代表在评议表上签名或按手印确认,并上报评议结果。
在核实汇总分数阶段,乡、县、市三级逐级汇总审核《精准识别贫困户两分一档统计表》和农户名单。其中,县(市、区)领导小组将通过公安、国土、房产、工商等有关单位进行财产检索,对拥有房地产、车辆、开办公司的农户直接剔除。精准识别引入财产检索方法在全国是第一次。自治区领导小组汇总分析各市报送数据,对照全区538万贫困人口规模,划定各市、县(市、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数线。
在审核确定贫困户阶段,各市、县(市、区)根据分数线和农户评分顺序确定贫困户数和贫困人口数,各乡(镇)抽验审核后确认各行政村贫困户名单,行政村两委组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对乡(镇)确定本村的贫困户名单进行再次审核,并在村民活动较集中地方公示5天。公示期内,村民如有异议可向村两委反映或拨打投诉电话,由乡(镇)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复核。贫困户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由县(市、区)领导小组确认,在政府网站和各行政村、自然村(屯)进行公告7天。
在贫困户建档立卡阶段,贫困户名单公告结束后,各乡(镇)填写贫困人口分布表报县汇总,县汇总后报市、自治区备案。同时,县(市、区)领导小组组织工作队再次进村入户对贫困户进行登记,研究填写《贫困村建档立卡登记表》、《自然村(屯)建档立卡登记表》和《自然村(屯)移民搬迁情况登记表》。并逐户填写《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表》,完善贫困户信息,同时以贫困户自家房屋为背景给户主(或家庭主要成员)拍照存档,以备今后对比前后变化。
第三篇: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表
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访谈问卷
县 乡(镇)村
访 问 者:姓名: 单位: 职务: 被访问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村干部或村民): 联系电话:
访谈日期: 年 月 日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一)有自然村 个,户 人。劳动力 人,其中外出务工 人。贫困人口 户 人,贫困发生率 %。低保人口 有呢 人,其中五保户、低保户 户 人。
(二)国土面积平方公里,田 亩,土 亩,林地面积 亩,林业果园 亩,荒山荒坡 亩。主要产业,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有 户。
(三)填(“有”或“无”)村集体经济组织(即农民合作户)?如有,有 个,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有 户,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行政村到乡镇所在地是否通沥青(水泥)路?
□通 □不通 如通,有 公里。
2、有 个自然村道路硬化。
3、行政村是否有卫生室
□有 □无
4、行政村是否有文化室?
□有 □无
5、行政村是否通广播电视?
□是 □否
6、行政村是否通宽带?
□是 □否
7、没有实现安全饮水的有 户。
8、无住房或住危房的有 户。
(五)村里是否发生过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没有 □经济类 □安全生产类 □治安类 □刑事类 □其他
(六)驻村和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1、村里是否有驻村工作组
□有 □没有
2、驻村干部是否帮助村里拟定发展思路?
3、驻村干部是否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
□是 □否
4、是否村里的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
□是 □否
如选“是”,结对干部每年来 次;如选“否”,请 有呢没有干部结对帮扶。
二、致贫原因
(七)导致本村贫困的原因(可多选)
□交通不便 □饮水困难 □社会事业落后 □用电困难 □通讯设施落后 □缺少劳动力 □缺少致富办法 □缺技术 □看病不方便 □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 □其他
三、帮扶需求
(八)六个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或多选)
□结对帮扶 □产业发展 □工业化劳动 □城镇化劳动 □旅游业带动 □山地高效农业带动 □建筑建材业带动 □第三产业 □教育培训 □村组道路硬化 □产业路 □便民桥建设 □安全饮水 □生态移民搬迁 □电网升级改造 □解决电话或宽带 □村寨整治
(九)其他需求(可多选)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学校建设 □卫生室建设 □文化室建设 □农家书屋建设 □其他
四、本村基本图片资料(与扶贫办对接上传“贵州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4□生活 □生产 □教育 □其他
12、您家的口粮是怎么解决的?
□完全自产,够吃 □借或买一点,基本够吃 □吃国家季节性粮食救济
13、您家有多少欠债
□没有 □5000元以及 □5000—10000元 □10000—20000元 □20000元以上
(三)家庭基础设施情况
14、您家吃的是什么水?(可多选)
□没有水 □自来水 □深井水 □水窖水 □地表水 □其他
15、您家的电费是多少钱一度?
□未通电 □0.5元以下 □0.5-1元 □1-2元 □2元以上
16、您家住房的通路情况?
□没有路 □通毛路(泥巴路)□通砂石路 □通水泥路
17、您家的住房是什么结构?
□无住房 □杈杈房、茅草房 □木板房 砖混房 □钢筋水泥 □危房 □其他
18、您家用什么燃料做饭(可多选)
□煤 □煤气 □沼气 □电 □柴 □其他
(四)家庭成员社会保障情况
19、您家是否享受农村低保?
□没有享受 □享受了(□1人,□2人,□3人及以上)
□全部享受
20、您家人几个人参加了养老保险?
□无 □1人 □2人 □3人 □4人及以上
21、您家有几个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无 □1人 □2人 □3人 □4人及以上
(五)享受惠农政策情况
22、您家享受过哪些惠农补贴(可多选)
□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 □油菜补贴 □扶贫资金 □能繁母猪补贴 □农机补贴 □退耕还林 □培训 □扶贫生态移民搬迁 □危房改造 □儿童营养餐 □小额贴息贷款 □其他
23、如果您是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户,搬迁后,您家获得的收入主要方式是什么?(可多选)
□小城镇就业 □产业园区就业 □重点景区(旅游型)就汪 □县城、县城规划区就业 □自主创业 □其他
二、致贫原因
24、您认为导致您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缺资金 □缺产业 □缺技术 □缺劳动力 □缺致富办法 □交通不便 □饮水困难 □家庭成员患重病或残疾 □子女上学负担重 □除常规种植、养殖业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 □其他
第四篇:贫困村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及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和退出程序
贫困村退出标准
贫困村退出标准及条件
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实现通宽带等。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省扶贫办关于贫困村退出标准有关指标解释的指导意见》,对贫困村退出具体指标作出了解释:
1.贫困发生率
——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
指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比率下降至 2%以下。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2.基础设施建设 ——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
指贫困村与外部连接的一条出口道路实现硬化,路线通 至贫困村村委会(或学校),或穿越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居民聚居区域,或通至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或某个人口较多的)居民聚居区城边缘并与其内部的一条道路连接。路面类型为 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或其他硬化路面。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 于3.5米,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对环境影响大、交通量小、占用耕地较多或通至人口较少行政村的路线,路面宽度应不低于3.0米。
——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
指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通达贫困村,或距离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运行起、终点或中途停靠站点在两公 里以内的贫困村,视为贫困村通班车。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 客流情况,可采用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学生班、电话预约班、网络预约车、按需灵活发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模式。
——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农村饮用水符合(《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的有关规定。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水量达到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30升;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
——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指贫困村通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3.基本公共服务
——广播电视户户通
指以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木覆盖方式,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务体系。在有线电视网络通达的地区,以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以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或“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鼓励群众自愿选择。
——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指贫困村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体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有标准化卫生室。
指贫困村卫生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加》(国卫基层发〔2014〕33号)规定:村卫生室房屋建筑规模不低干60平方米,服务人口多的应适当调整建筑面积。村卫生室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 室和药房等。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1名的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人员。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基础上通当提高。
——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指贫困村卫生室有至少一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 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
——基本实现通宽带
指贫困村实现光纤通达(移动、联通、电信有一家实现光纤通达即可),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4.其他
统筹考虑贫困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贫困村退出程序
第一步:调查核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贫困村退出计划,对预退出贫困村进行入村调查、摸底核实,确定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名单。
第二步:予以公示。对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在乡(镇)所在地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第三步:公告退出。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公告退出,于次年1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销号。
贫困户识别标准及识别程序
根据《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124号)的精神,做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识别原则
(一)坚持标准。严格坚持国家扶贫对象识别标准。(二)综合考量。综合考量扶贫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财产、致贫原因等。
(三)民主评议。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四)群众认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识别结果经得起群众检验。
第三条 识别标准
(一)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扶贫对象识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基本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整户识别。(2018年收入标准不低于3208元)
(二)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2.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经常有换洗衣服。3.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4.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5.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C、D级危房的,虽然人均 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第四条 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即一进: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按照标准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账,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账。四比: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获得绝大多数村民认可。六定: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第五条 识别程序
第一步:初选对象。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对拟推荐的扶贫对象,按照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下同)。
第二步:乡镇审核。经第一次公示无异议后,乡镇政府对初选对象进行审核。乡镇必须对初选对象逐户核查,做到不 错不漏。对确定的扶贫对象名单,必须要有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长、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六签字”,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三步:县级复审。经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市、区)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内公告。
第六条 建档帮扶
第一步:数据录入。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业务管理子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第二步:数据核查。省市县扶贫部门对录入系统的扶贫对象信息与行业部门进行分级比对,对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进行甄别、清退。
第三步:结对帮扶。在省市政府指导下,各县(市、区)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
第四步:制定计划。在乡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贫困家庭实际和需求,制定帮扶计划。
第五步:填写手册和明白卡。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
第七条 数据管理(一)建立管理平台。对扶贫对象要建档立卡,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省市县乡有信息平台。要完善精准扶贫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对接共享,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确已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落实好扶贫政策,切实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
(三)明确管理责任。各级要加强信息管理队伍建设,明确专人,专职专责。村级在数据采集时,要做到不落一个指标、不错一个数据。乡级在数据录入时,不误填一个数据,发现原始数据错漏要及时加以纠正,对各类别扶贫对象做到准确标识。县级要指导基层搞好数据核查,依据基础信息分配好扶贫资源。县以上扶贫部门要搞好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要规范数据的发布及其与行业部门的协作,保护好扶贫对象隐私权,确保数据安全。各市县可结合实际,制定本级实施细则。
贫困户退出标准
贫困户退出。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 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安全住房。
贫困户退出程序
第一步:民主评议。由村“两委”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按照贫困户退出计划,初步拟定贫困户退出名单。
第二步:核实认可。贫困户退出名单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核实(没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行政村经村“两委”核实),得到拟退出贫困户认可。
第三步:公示公告。退出名单经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于次年1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
第五篇:贫困村退出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及贫困户的识别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
贫困村退出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及贫困户的识别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
内容提示:
贫困村退出
标准
贫困村退出标准及条件
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
2%以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实现通宽带等。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省扶贫办关于贫困村退出标准有关指标解释的指导意见》,对贫困村退出具体指标作出了解释:
1.贫困发生率
——贫困发生率降至
2%以下
指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比率下降至
2%以下。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2.基础设施建设
——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
指贫困村与外部连接的一条出口道路实现硬化,路线通
至贫困村村委会(或学校),或穿越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居民聚居区域,或通至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或某个人口较多的)
居民聚居区城边缘并与其内部的一条道路连接。路面类型为
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或其他硬化路面。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
于
3.5
米,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对环境影响大、交通量小、占用耕地较多或通至人口较少行政村的路线,路面宽度应不低于
3.0
米。
——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
指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通达贫困村,或距离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运行起、终点或中途停靠站点在两公
里以内的贫困村,视为贫困村通班车。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
客流情况,可采用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学生班、电话预约班、网络预约车、按需灵活发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模式。
——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农村饮用水符合(《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
号)的有关规定。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水量达到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
升;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
分钟;供水保证率不低于
90%。
——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指贫困村通电率达到
100%,户户通电率达到
100%。
3.基本公共服务
——广播电视户户通
指以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木覆盖方式,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务体系。在有线电视网络通达的地区,以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以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或“直播卫星+地面数
字电视”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鼓励群众自愿选择。
——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指贫困村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体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有标准化卫生室。
指贫困村卫生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加》(国卫基层发〔2014〕33
号)规定:村卫生室房屋建筑规模不低干
平方米,服务人口多的应适当调整建筑面积。村卫生室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
室和药房等。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
名的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人员。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基础上通当提高。
——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指贫困村卫生室有至少一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
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
——基本实现通宽带
指贫困村实现光纤通达(移动、联通、电信有一家实现光纤通达即可),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
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4.其他
统筹考虑贫困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贫困村退出
程序
第一步:调查核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贫困村退出计划,对预退出贫困村进行入村调查、摸底核实,确定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名单。
第二步:予以公示。对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在乡(镇)所在地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天。
第三步:公告退出。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公告退出,于次年
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村
中销号。
贫困
户识别
标准及识别程序
及识别程序
根据《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124
号)的精神,做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识别原则
(一)坚持标准。
严格坚持国家扶贫对象识别标准。
(二)综合考量。综合考量扶贫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财产、致贫原因等。
(三)民主评议。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四)群众认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识别结果经得起群众检验。
第三条
识别标准
(一)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扶贫对象识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基本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整户识别。(2018
年收入标准不低于
3208
元)
(二)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
2.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经常有换洗衣服。
3.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4.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5.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
C、D
级危
房的,虽然人均
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第四条
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即一进: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按照标准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账,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账。四比: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获得绝大多数村民认可。六定: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第五条
识别程序
第一步:初选对象。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对拟推荐的扶贫对象,按照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时间不少于
天(下同)。
第二步:乡镇审核。经第一次公示无异议后,乡镇政府对初选对象进行审核。乡镇必须对初选对象逐户核查,做到不
错不漏。对确定的扶贫对象名单,必须要有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长、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六签字”,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三步:县级复审。经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市、区)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内公告。
第六条
建档帮扶
第一步:数据录入。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业务管理子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第二步:数据核查。省市县扶贫部门对录入系统的扶贫对象信息与行业部门进行分级比对,对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进行甄别、清退。
第三步:结对帮扶。在省市政府指导下,各县(市、区)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
第四步:制定计划。在乡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贫困家庭实际和需求,制定帮扶计划。
第五步:填写手册和明白卡。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
第七条
数据管理
(一)建立管理平台。对扶贫对象要建档立卡,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省市县乡有信息平台。要完善精准扶贫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对接共享,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确已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落实好扶贫政策,切实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
(三)明确管理责任。各级要加强信息管理队伍建设,明确专人,专职专责。村级在数据采集时,要做到不落一个指标、不错一个数据。乡级在数据录入时,不误填一个数据,发现原始数据错漏要及时加以纠正,对各类别扶贫对象做到准确标识。县级要指导基层搞好数据核查,依据基
础信息分配好扶贫资源。县以上扶贫部门要搞好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要规范数据的发布及其与行业部门的协作,保护好扶贫对象隐私权,确保数据安全。各市县可结合实际,制定本级实施细则。
贫困
户
退出
标准
贫困户退出。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
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安全住房。
贫困
户
退出程序
第一步:民主评议。由村“两委”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按照贫困户退出计划,初步拟定贫困户退出名单。
第二步:核实认可。贫困户退出名单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核实(没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行政村经村“两委”核实),得到拟退出贫困户认可。
第三步:公示公告。退出名单经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天。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于次年
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