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第一学期小结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第一学期小
结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第一学期小结
我校“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的研究”课题组在校领导班子的关怀指导下,在校教研室的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课题组组长:王**,确定了由邱**、彭**老师为此课题实验教师,还设立了崇安小学六年级2班,六年级5班和5年级五班为实验班。
二、制定了课题实验开题报告和操作细则,论据充足,目标明确,措施得当,符合我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是指导我们搞好实验的依据。同时,还制定了课题实验第一阶段计划,计划详细,针对性强,操作性高。
三、加强了对实验理论的学习。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实验研究的前提。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学习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学习了习作教学有关理论,使课题组成员了解了这个实验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知道了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参加实验,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
除了周二下午的语文组集体学习以外,我们课题组几个老师还充分利用课间时间进行闲聊式研究,课后时间积极自学,写下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为参加实验做了一定的理论准备。当然,这些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今后还要随着实验的深入发展,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
四、开展了《小学生朗读情况的调查报告》。目的是了解一下学生是否喜欢朗读。针对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读书时毫无感情,抑或是有口无心等,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为了培养学生爱上朗读,自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我们在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小学生朗读对策能力的研究,目前已进入课题开题阶段。为了更科学、准确反映实验有效性,为今后进行推广提供依据,我们对参与实验的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朗读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爱看电子产品,爱玩游戏,不爱读书,甚至有学生说:“看到书就想睡觉。”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指导朗读花的时间很少;老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朗读的时间少,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强,往往是教师的“满堂灌”,慢慢地,学生由“难得开金口”就变得“不爱开金口”了。
由调查,我们思考:
1.要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乐于朗读。
2.要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指导他们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3.要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要让语文课“读占鳌头”。
4.要培养学生朗读悟性,促进朗读水平提高。
五、开展了很好的研讨活动。通过多次的研讨课和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感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还有很多不适应实验需要的地方,如我们还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确立教学的真实起点是把握教材重、难点的关键。
六、开展了很多课题活动。2014年12月课题组开展了传承国学经典,弘扬祖国文化诵读比赛。在元旦期间开展了迎新朗诵比赛。在12月份课题组开展古诗朗诵微课教学,王惠英老师的古诗朗诵微课《画》已上传到福建省云教育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题活动,师生收获颇多。老师们的朗读指导水平提高了,理论也加深了;学生朗读能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对朗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方面虽已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如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度,课题实验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疑惑等等,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及时总结,共同研究,将我校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第二学期计划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第二学期计
划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第二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为了深入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解决朗读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其朗读能力,从而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语感及语文综合能力。通过研究,使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加强,总结出小学朗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宣传与培训工作,努力营造阅读、朗读的文化氛围。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在师生中进行朗读教学的宣传与学习,使教师的朗读教学理论得到加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培养,从而达到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
2.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活动。
一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初步探索适合小学生朗读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有效途径。
二是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师朗读能力,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
三是开展多项活动,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四是注重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教师要发扬以往研究的优势,继续做好教学反思、阶段小结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课题工作的管理。
一是完善课题工作的管理机制,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研究计划,组织课题实验,安排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承担课题实验,并收集实验研究过程资料,使课题研究工作扎实而有序地开展,并取得成效。
2.加强理论培训。
为了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增强科研意识,提高实验研究水平,我们要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双周一次的教研日,安排学习内容。
二是鼓励教师多渠道自修。
三是课题组成员每人要求每学期开展一次讲座,既提高开设讲座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也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理论水平。以此促进实验教师尽快提高业务。
3.开展好研究活动。
定期举行实验教师的研究活动,对有共性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具体行动:
一是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汇报课,把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尤其要看教师调动孩子们的朗读兴趣的能力,以及指导孩子们更好地朗读的方法。
二是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设计好一堂朗读教学设计。
三是每两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明确思路,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实验水平。
4.加强反思,促进提高。
从课文入手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是行动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计划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等矛盾。经常反思会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通过说课、评课、撰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反思,深入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反思,以此达到新的教学观的形成。
5.整理好教学研究资料。把在实验过程中的见解形成过程、思想的碰撞、观点和交锋、点滴的收获及意外的喜悦或遗憾一并记录下来,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案例和一篇有实效的经验总结。经常坐下来一起探讨、反思,以达到更大的进步!
第三篇:课题: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1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方案 研究人:黄花塘中心小学 李涛先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学会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其中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指导已经成为信息时代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
朗读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阶段朗读的总体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见朗读的重要性。
有感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提出“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经过对学生语文课中朗读情况调研和学生语音面貌的分析,我认识到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要达到的目标。
“朗读能力”即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出声阅读的方式和能力,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正确”是: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朗读文本,声、韵、调读得清楚准确;没有添字丢字、错读回读的现象,对儿化音、轻声、音变把握准确;停顿断句准确恰当。“流利”是:学生朗读文本时气息顺畅,吐字清晰;没有指读、顿读、唱读、回读的现象,不读破句;语言流畅自然,语速恰当适中;节奏感好。“有感情”是:能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并以此为据准确定位朗读基调;朗读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够根据不同文本读出重音、语气;入情入境,朗读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美感。
“对策”即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本课题主要是指为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具体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或方式,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进,达到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目标。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朗读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
2.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内带课外,促进小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3.整理总结课外朗读训练篇目及推荐书目。
4.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四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朗读训练的研究资料,开阔研究思路。2.行动研究法:进行语文课堂朗读训练的研究和课外朗读训练研究,围绕朗读训练开展各种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情况记录。提炼、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教学现象,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4.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案例分析、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学生朗读水平、朗读时间、,收集学生、家长对朗读训练的建议。
5.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学生或存在相似问题的某些学生群体,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行跟踪调查后作出判断,并将整理的经验运用到研究中。
四、研究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研究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朗读训练和各种课外朗读活动,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2.人文性原则: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而朗读又是阅读的最主要手段。因此在朗读训练中必须创设文本情境,以文激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3.激励性原则:教师要充分运用评价手段,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评价要因人而宜,注重个体发展;评价不只限于成果,要注重过程,特别是对于语音面貌较差的学生要保护其积极性。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拓展活动,通过开展朗读拓展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
4.第四阶段:总结验证阶段,进行调查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课题报告。
第四篇:课题实验研究学生情况小结
课题实验研究学生情况小结
1、养成了及时记录错题,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对做题养成反思习惯。在做完题后学会了从3方面进行自主检查:如检查数字、符号有否抄错、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其他方法等。并接着从五个层次进行反思:
(1)这题运用了那些知识点?(想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我是怎样想的?(想解题方法)
(3)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解题依据和解题的思路)
(4)还有其它方法吗?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通过改、换条件或问题的方式来变成另一道题?(想一题多变,促进发散思维)
如果发生错解,更要进行反思:错题的根源是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怎样克服?怎样才能避免重复犯错。可喜的是一部分六年级的学生为避免再犯同类型的错误,还可以自己设计题目来检测自己。可见,学生的思维水平、辨析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3、学生的数学学习准确率得到提高。
第五篇:金水区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小结
金水区实验小学
“信息环境下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实施小结
我校是在在新课改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性学习,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感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题注重常态化的实验课题研究,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实 1
现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校尝试用精品课例的方式推进课题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总结我校的一些做法,梳理如下:
一、发挥达课题领导小组的作用,保证课题研究有序地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责任人、学校主要领导参与的领导小组,负责课课题研究活动整体工作的组织实施;成立以业务领导为责任人、由骨干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中 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促进课题研究活动深入开展。
二、学校领导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和教师一起做研究,促使课题研究活动向深入发展。
我校实验教师经过课题研究小组审议后,在全校展开了研究活动,我校的领导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在教学中与教师一起研究、尝试、思考、探索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我校的课题实施方案,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有益的教学活动。
三、注重把课题研究活动建立在常态的教学活动上,以课例研讨的方式进行,注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我校把它建立在常态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每次课堂教学研讨前,由作课教师说课及课后反思、教研组评课;之后,我们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每节课根据课改新理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其目的是让所有教师把这几节课堂教学研讨作为“案例”进行剖析,真正领悟新课程下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从而探索
和研究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使广大教师开阔了视野,进一步转变了观念,学习、掌握了多种教育教学技能。我们不仅感到老师们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学思想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更可喜的是教师的角色意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建立,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教师群体正在和我们的学生共同成长。
金水区实验小学
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