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

时间:2019-05-14 06:1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

第一篇:山东省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

拉动内需 山东省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

为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我省(山东)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今后三年着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 47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678亿元。

在改善民生方面,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到 2010年底,廉租住房制度保障累计达到 10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做到全覆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640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2008 年到2010年,全省每年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房。二是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 11家重点市级中医院建设,抓好财政困难县县级医院改造,加快 31042所村卫生室的规划建设。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两热一暖一改”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到 2010年底每县建成一所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一批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新建和改造17所社会福利院,新建42个儿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三是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农村低保标准在今年 900元的基础上,明年提高到1000元,到2010年达到 1200元。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标准。城镇低保标准要不断提高。四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规模。提高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支持就业培训、技 工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项目建设。新增沼气用户160万户,解决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50个。搞好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畜牧业基地规划建设,提高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重点抓好 13个国家级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建设。改建农村公路 3.6万公里,其中新建 2.1万公里。二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推进17个骨干河道治理项目,搞好2529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三是强化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京沪高铁山东段、京九铁路山东段电气化改造等6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10个重点铁路项目。加快建设 15个高速公路项目,重点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和“ 卡脖子”路段工程。争取明年开工建设烟台新机场,加快威海、济宁等机场改造。加强沿海港口重组联合,重点建设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等19个码头项目。开工一批核电机组,新上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燃煤发电机组。推进巨野矿区开发建设,开工建设一批矿井。

在推进产业升级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方面,一是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围绕计算机、软件、医用植入器械、碳纤维、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组建 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大型装备国产化、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 100个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突出抓好 100个发展基 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二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强重点技改项目调度,对1000多个在建技改项目实行旬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加大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投入,支持一批现代产业体系项目建设。三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投入,市县逐年增加政府引导资金。列入省市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

同时,我省将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确保企业抵扣其新购入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的政策落到实处。全面清理各种收费,不合理的收费要坚决取消,过高的收费要尽快调整,对暂时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减、免、缓等办法,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加快组建地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由 17家扩大到 34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发展。在遵守国家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前提下,加快用地审批和闲置土地处置,加快土地预审和供地节奏,确保项目及时落地。

第二篇:山东省出台21条政策措施扩大内需科学发展

山东省出台21条政策措施扩大内需科学发展

2008-11-23 15:42:04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11月23日电(记者张晓晶)山东抓住关系全省科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制定出台21条政策措施,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

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出台后,山东连续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出台了21条具体实施意见。今后3年将着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7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678亿元。

将改善民生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是山东省本轮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在这21条措施之中,扩大重大民生工程投资,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规模,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山东在此次加大投资过程中,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可谓是“浓墨重彩”。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到2010年底,廉租住房制度保障累计达到10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做到全覆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640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2008年到2010年,全省每年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房。二是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11家重点市级中医院建设,抓好财政困难县县级医院改造,加快31042所村卫生室的规划建设。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两热一暖一改”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到 2010年底每县建成一所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一批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新建和改造17所社会福利院,新建42个儿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三是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农村低保标准在今年900元的基础上,明年提高到1000元,到2010年达到1200元。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标准。城镇低保标准要不断提高。四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规模。提高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支持就业培训、技工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另外,山东还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商贸流通设施体系,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继续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山东省二十一条措施扩大内需 应对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11月23日09:59 [我来说两句(5)]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青年报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山东二十一条措施扩大内需

本报济南11月22日电(记者郑燕峰)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的严峻形势,山东省制订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推进山东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

山东省委明确要求,全省今后3年着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7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678亿元。

在改善民生方面,首先,山东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到2010年底,廉租住房制度保障累计达到10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做到全覆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640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2008年到2010年,全省每年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房。

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11家重点市级中医院建设,抓好财政困难县县级医院改造,加快31042所村卫生室的规划建设。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两热一暖一改”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到2010年底,每县建成一所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一批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新建和改造17所社会福利院,新建42个儿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农村低保标准在今年900元的基础上,明年提高到1000元,到2010年达到1200元。同时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标准。城镇低保标准也要不断提高。

提高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支持就业培训、技工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方面,一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项目建设。新增沼气用户160万户,解决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50个。搞好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畜牧业基地规划建设,提高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重点抓好13个国家级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建设。改建农村公路3.6万公里,其中新建2.1万公里。二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推进17个骨干河道治理项目,搞好2529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三是强化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京沪高铁山东段、京九铁路山东段电气化改造等6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10个重点铁路项目。加快建设15个高速公路项目,重点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卡脖子”路段工程。争取明年开工建设烟台新机场,加快威海、济宁等机场改造。加强沿海港口重组联合,重点建设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等19个码头项目。开工一批核电机组,新上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燃煤发电机组。

在推进产业升级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围绕计算机、软件、医用植入器械、碳纤维、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组建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大型装备国产化、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100个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突出抓好100个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

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面清理各种收费,不合理的收费要坚决取消,过高的收费要尽快调整,对暂时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减、免、缓等办法,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加快组建地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由17家扩大到34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发展。在严格遵守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前提下,加快用地审批和闲置土地处置,加快土地预审和供地节奏,确保项目及时落地。

山东制定21条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2009-05-14 本报济南2月27日讯 从省财政厅获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影响,今年省财政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开拓国内外市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累计筹措资金29.5亿元,从五方面制定了21条政策措施促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支持省属企业重组

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我省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调控功能,支持省属企业重组改制和劣势企业退出市场,促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我省将继续安排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发展电子制造业、软件业、电子政务及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我省将重点支持提高重大装备的研发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集成能力,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水平。为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我省将继续安排省级区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关闭小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支持关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

奖励重大节能技改 为推进节能减排,我省将对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和重大节能技改项目给予奖励支持;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对节能工作突出的企业、单位和优秀成果给予奖励。

多建出口农产品检测中心

为促进企业开拓市场,我省将加大对出口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出口企业参加各类国际认证、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和招商招展等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和境外项目投标、开展境外市场考察、进行境外商标注册和认证,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筹建山东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

中小企业在活跃经济、促进就业方面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我省将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筹建山东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继续安排企业上市专项扶持资金,推进企业直接融资。

我省将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加大对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实施小企业培育计划。

第三篇:我国制定五大政策措施振兴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规划目标。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1.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2.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3.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4.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逐步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要力量,文化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5.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渠道和网络进一步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大幅增长,文化贸易逆差明显缩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三、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演艺业要加快形成一批大型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继续推进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五)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动主要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支持国有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支持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设备及产品。

(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鼓励文化设备提供商研发新型电影院、数字电影娱乐设备、便携式音响系统、流动演出系统及多功能集成化音响产品。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八)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2009—2010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形成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抓好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实现落地经营。办好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通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推动文化

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图书展、影视展、艺术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四、政策措施

(一)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三)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四)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五)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按照有关管理办法,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基金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保障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将《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规

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加快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抓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三)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继续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继续办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注重海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第四篇:加快制定《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政策措施

加快制定《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政策措施

《中国制造2025》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最重要的是要抓好人才培养。经过大量国内外调研,如下情况值得重视:

一是持续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德国工业4.0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为推动工业4.0,德国制定了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从产、学、研,以及基础技能等各环节均有相应的措施。我们看到,“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的高水准技术工人,其人才结构合理,即从顶端提出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家到底端操作层面的技术工人,呈完整的正金字塔结构。德国大约200所应用科学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以培养制造业实用型人才为目的。德国注重推行双元制应用技术人才教育,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教育及实训,学生不经过企业实习不能毕业,使学生出校门即可投入工作。在职教育为中专、大专生提供了后期教育提升的和个人发展的路径,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实用型人才。德国企业法规定企业有责任为社会提供实训岗位,企业提供实训岗位可获得减免税收的奖励政策。德国有大约50万家企业向年轻人提供培训,有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以上这些,为德国制造业和工业4.0的成功建立了完善的人才体系,奠定了雄厚的人才技术基础,其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的缺乏将阻碍《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与现实《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相比,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领军人才。培养培训机构萎缩,不重视职业技能,大国工匠奇缺。我们看到,随着我国传统制造业领域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型,取消了企业办校培养技师人才的传统,导致技术应用人才队伍有序培养断层。一些以传统工科专业为主的名校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金融、互联网等专业,对传统工科专业实施了一系列压缩招生人数等做法,使得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严重缺失。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认为会严重影响《中国制造2025》落地生根。

通过对德国相关领域的调研,以及对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后,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重视与德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培训,并将此工作列入国家“十三五”相关规划中。我国的工业标准和体系与德国相近,选拔制造业各领域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赴德国培训,加大力度培养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及应用系统开发人才。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列为国家认可的职业培训,为参训合格人员提供补贴政策,将这些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实践,快速地转化为《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系统技术能力,着力培养系统级和总体级人才。发挥民间国际合作的作用,鼓励社会办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德国工业4.0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大制造业人才培训引智力度,联合办学。国家相关部门对民间培训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补贴,鼓励民间机构建立《中国制造2025》实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

二是国家加大对现有技术类职业院校的升级改造,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应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实训基地,发挥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优势,培养综合性人才,科学合理地设置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课程,开展实训科目,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深刻领悟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具体实施技术路线和方法论。院校建设的《中国制造2025》实训基地需要为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中国制造2025》相关智能制造技术理论和实操培训。

三是国家为接收实训的企业提供补贴及减免税政策,促进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将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学生经过企业实习才能毕业,毕业后则可立即投入工程设计研发工作。建立培养实用型制造业技术人才新模式,可发挥企业的作用,使之在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偿实习服务的同时,方便自身择才用人,创造一条企业和职业教育结合发展的新机遇和新途径。

四是出台政策,把实训基地建设纳入《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的建设中。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和财政补贴,促进《中国制造2025》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不同工业领域的工具及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我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中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加快《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临夏县制定出台《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

临夏县制定出台《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双带”能力,根据中组部和省州有关规定,临夏县结合全县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研究制定出台了《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村支部书记的职责主要是: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办法》规定村党支部书记选任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并要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较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带富能力强,有知识、有见识,思路宽、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发展致富;协调能力强,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妥善处理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三项基本条件。在选拔的程序上要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的方式选拔任进行。在选拔对象上主要从优秀现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党员中培养选拔;没有合适人选的村可以从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有条件的村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在教育培训方面,《办法》规定:县委组织部要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每年组织一次村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班,对新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及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各乡镇党委要

制定培训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经常性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党支部书记培训要以提高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为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政策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提高执行政策、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在管理监督方面,《办法》规定:村党支部书记要按照“双述双评”的要求,每年向乡镇党委和党员大会述职,并向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接受乡镇和党员、群众的评议;村党支部书记的考核由乡镇党委具体实施,考核实行百分制量化考评,由目标责任考核、民主测评和平时考核三部分组成,分别占70%、20%、10%;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结果要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报酬确定、选拔任用、评先选优、实行奖罚的的主要依据。受到刑事处罚的;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在惠民政策落实中,不按政策规定办理,优亲厚友,群众意见大的;在维稳工作中,不积极处理矛盾纠纷,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或参与、支持矛盾纠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等情形的要给予免职处理。并规定要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岗位报酬增长机制。岗位报酬主要由基础报酬和绩效报酬构成,按基础报酬占70%、绩效报酬占30%的比例确定,基础报酬每半年发放一次,绩效报酬根据考核结果年底一次性发放;全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积极为村党支部书记办理养老保

险;认真落实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离职村干部纳入生活补贴范围。

《办法》还对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及相关部门在村党支部书记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和主要任务作了明确规定。

《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管理、培养、选拔等工作,为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及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下载山东省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制定出台了二十一条政策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出台(定稿)

    “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出台 编辑丨笑语盈盈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

    环保部:将出台22项政策措施落实“大气十条”(精选)

    环保部:将出台22项政策措施落实“大气十条”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为“大气十条”),为落实这一 政策 ,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分解梳理了近期需要完成的22项 政策 措......

    山东省出台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

    山东省出台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 近日,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下简称《指标》),并在全省部署实施,为该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目标和标准提供了指导......

    威宁出台十大政策措施加快马铃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威宁出台十大政策措施加快马铃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来源:毕节日报2008-09-18地方新闻 本报讯日前,威宁自治县经过深入调研,继成功举办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文化节之后,结合全县实际......

    国务院出台支持小型微型企业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国务院出台支持小型微型企业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2011年10月12日17:53中国政府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

    学习了班规的制定后

    学习了班规的制定后,我感到 班规是用来管理学生的,那么,教师首先就会在心里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这是管理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种常见的班规风格......

    官方出台鼓励和引导民企境外投资政策措施(2012年7月)

    官方出台鼓励和引导民企境外投资政策措施 新华网7月3日电 根据发改委、外交部、工信部、商务部、央行等13个部门3日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

    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内容如下: 一、国务院同意完善支持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