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门回小民族教育情况汇报
青州市云门山路回民小学民族教育调研材料
青州市云门山路回民小学是青州市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前身为省立第四师范附属小学,创建于1915年。1919年改为省立小学,为全省8处省立小学之一。最初由省立第四师范租赁城里当铺(城关第一粮所)的南北两楼做教室,不久,政府择定参府衙门故址为附小校址。学校招收初小3个班,学生120余人。1917年增为7个班,1936年发展到9个小学班,一个幼稚园,在校学生400人,教职员近30人。学校归属第四师范校长领导,但学校建有完整的机构,相对独立地工作。
解放后,学校先后更名为东方红小学、城里回民小学、益都镇第一联合小学。1988年8月被省民委、省教育厅命名为青州市城里回民小学。
1993年迁至云门山南路3779号,更名为青州市云门山南路回民小学。1998年8月,山东工程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撤销,学生和部分教师并入。2002年,由于学校布局调整,位于昭德街南端的昭德回民小学并入。2008年学校更名为青州市云门山路回民小学。
学校占地13443平方米,建有教学楼两幢,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生187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729人,占学生人数的42.5%,专任教师78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2人。
我校一直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教材循环
使用,在民族团结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优良成绩。1996年7月,学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民族常识教育实验学校。有三名老师的民族教育课被评为山东省优质课,编写教案在全国级刊物发表。1997年5月,国家教委党校学习班20余人到学校考察民族教育工作。1998年9月4日,国家民委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塔瓦库勒等一行五人到学校视察民族教育。2000年10月,学校在全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经验交流会上,展示汇报了以“一课为主,三课渗透,三层运作,五育结合”为运作模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夏铸、副司长阿布都、国家民委教育司副司长俸兰等领导与会。2002年10月,学校承办青州市民族团结教育艺术节颁奖大会,组织文艺表演,布置书画和工艺品展室。2003年11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表彰为“全省民族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2004年2月,中央电教馆研究部黄天元博士、蒋志诚副主任来校检查指导电教实验工作。同年5月,副省长王军民、潍坊市委书记张传林等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2009年11月,学校被青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学校连续10年被评为青州市文明单位,是青州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青州市群众满意的学校、十佳小学、电教示范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文明单位;潍坊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普通话语言示范校,潍坊市特色学校、科普示范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和谐创建工作示范学校,山东省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交通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
规范化学校,全国合作教育重点试验基地、全国民族常识教育试点学校。学校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山东省金星大队、功勋大队、全国红领巾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历任校长:
马金铭 1985杨翠宇(女)1991纪凤翔 2001闫炳杰 2007、8——1991、、9——2001、、9——2007、、9——今 9 9 9
第二篇:云门回小书法教学总结
云门回小书法教育工作总结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品格;通过书法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汉字文化,从小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书法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艺术修养。要指导学生练好字,教师本身的基本功必不可少。根据中心校领导安排,我校组织教师每周完成的一定练字量和黑板粉笔字,并每周上传、上交练字作业。个别教师还利用平时闲暇时间认真练字,既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书写能力,也充实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经过一阶段的努力,现在全校教师的字尤其是粉笔字、钢笔字基本能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工整,纸面清洁,令人赏心悦目。
对学生写字能力的训练包括:(1)抓好写字课。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课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如带好书写工具;写字时要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与握笔姿势;教师指导时要认真听讲,细心揣摩;书写时要注意心定神安,不急不躁等等,写字课侧重于对学生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2)抓好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在做好书写普及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加强对那些书写有特长的学生的指导。他们一方面跟老师们继续学习书法技能,另一方面教师系统地向他们传授书法的基本理论、演变历史,增加了学生的见识,丰富了学生的素养。
当然,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它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学、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教师个个都是书法老师,学生提笔即是练字之时”的强烈意识。课堂上,每个教师的板书均要工整、美观,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学生作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也无论是语文、汉语、数学,还是其他常识技能科,只要有书写均要做到“工工整整、一丝不苟”,从而达到 “一书一画展风采”的育人目的。为激发与保持学生浓厚的练字情趣,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镇“小小书法家”的比赛、区少儿艺术节书法比赛,均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利用集体晨会等形式进行公开表彰奖励;平时各班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均设有“书法园地”,张贴各科学生书写的优秀作业。
书法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在教学时不可以拘泥于笔画的分析,而应尽可能地挖掘书法教学中的潜在作用,使学生在写得一手好字。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校“书法教育”已深入人心,“书法育人”理念已成师生共识。在书法教育的推进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虽有花的收获,也有秋的怅憾。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活动开展不足,效果不令人满意。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高举“书法教育”大旗,坚定“书法育人”信念,阔步前进,科学发展,定能创出佳绩。
2017-4-10
第三篇:2011年云门回小少先队工作自查报告
2011年云河回小少先队工作自查报告
紧张而又充实的2011年即将过去,我校少先队工作紧紧围绕市少工委工作重点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进行少先队各项工作,以较为丰富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基础建设为基石,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活动建设,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现将一年少先队工作盘点如下:
一、加强指导,完善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学校少先队组织始终不渝地抓好中队辅导员的配备、培训工作,努力为中队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每月初大队部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节日契机,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并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布置少先队工作重点。使中队辅导员工作具有方向感。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学校大队部立足自身客观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做到有队室、宣传橱窗,班班有黑板报(手抄报)。学校的常规执勤工作,一向由大、中队干部进行,学校大队部定期对这些干部进行培训。
3、加强少先队常规工作。今年学校大队部对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了队前教育课,六、一儿童节庆祝大会,学校结合九年一贯制特点隆重的进行了入队仪式,新学期开始,大队部组织学生学习《少先队有关知识》,要求各班每月开展一次主题中队会。这些常规性的工作,使学校的少先队基础工作具有强而有力的保障。
二、以实而有效的活动为载体,以节日为契机,不断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1)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为了弘扬雷锋精神,使少先队员体会并学习雷锋叔叔那种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队部组织召开了学习雷锋大会,并在会后组织学生美化校园、社区环境。通过活动践行了雷锋精神,并体会了作为滨海少年的责任,深化了“体验教育”,弘扬了民族精神。
(2)4月份学校少先队充分利用节日契机,在4月5日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了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4月中下旬学校小学部还开展了首届家长开放日活动,大队部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活动当天展示了“家校配合、共筑孩子美好未来”为题的少先队活动展牌,充分展示了我校少先队工作的成果。(3)在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之际,学校少先队与德育处联合开展了“情系灾区、心系重建、安全常记心中”纪念周活动。各中队以出一期板报、上一节主题班会;学校以组织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上一节安全教育校会、组织学生观看图片展、组织收听5月12日新闻联播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凝聚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4)9月份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2华诞”为主题,学校开展了“祝福祖国-我与祖国共成长”
主题诗歌朗诵比赛,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班内要开展选拔赛,以次来提升活动的参与面,从而使活动更具实效性。通过比赛少先队员们对祖国的情感不断提升,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不断升华。10月份学校大队部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主题中队会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一等中队课1节,二等中队会2节。同时在9月份学校大队部联合德育处开展了“红歌传唱”活动。
(5)9月10日教师节,学校大队部组织中、小学部大、中队干部开展了以“老师您辛苦了”为主题的“两个一”活动,即为老师送上一枝花,对老师说一句问候语活动。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爱师之意得以体现,使师生的情感不断加深。
回首一年的少先队工作,学校校少先队取得了点滴的成效,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如少先队活动不够深入、对部分活动的辐射不够等等,与其他的兄弟校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很欠缺。随着一年的结束,学校少先队将在总结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争取更多的支持,开拓思路,继续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力度,开展各种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并继续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努力把少先队工作做得更好!
学校大队部 2011年12月
第四篇:云门回小小学英语不良学习习惯的分析及培养策略
小学英语不良学习习惯分析及培养策略
青州市云门回小
傅安珍
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给予深切的期望,盼望他们尽快提高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升学、就业或出国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小学阶段,不少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对英语感到好奇、还比较感兴趣,但时间长了,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兴趣。主要表现在:不敢开口说英语,开口就脸红,开口怕犯错,导致说不好英语;做听力训练时精力不集中、不注意方法,导致听不懂;记单词掌握不了规律导致单词不会读、记不住拼写;不识汉字是文盲,不识英文单词也会成为英语盲,其结果什么都看不懂,什么都听不懂。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年龄较小,天性好动好玩,学习时易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做事拖拉,无长性,精神易分散。同时有的学生个性特点比较固执、依赖。做作业时需要家长在一旁督促,家长稍有疏忽学生就开始偷懒,有的学生嫌自己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家长的意见不理不睬,孩子便在大人的陪同下变得无能,依赖性强,缺乏自信,独立思维能力迟钝,从而造成学习不良。
2、参与英语实践活动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主观努力,而得到发展的。但是由于中差生从一、二年级开始英语成绩就处于中下游,在升上中高年级之后,随着语法知识的渗透,学习的内容多而难,他们能参与的也越来越少,在英语学习上一直不能获得足够的认同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兼顾每一名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比较统一,对中差生而言学习目标就难以达到,自信心更加受挫。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注重课堂效果,在评价时比较急躁,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体验被动、消极的,这样的实践活动因素并不是有效的,长此以往学生兴趣的降低和成绩的下降都是不可避免的,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心理体验和教师的评价对每一名学生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3、英语教材跨度大的问题
一二年级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在书写、语法要求上对低年级学生要求较低,而到了三年级语法知识开始出现,在书写、语法、阅读等方面开始有较高要求,这对中差生而言就比较困难,他们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点,还要补习以前的缺失内容,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犹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所以,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要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加速掌握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必须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不仅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可能成为记忆的促进剂。多年来,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增强学生广泛、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养成良好的听读习惯。
我要求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每天回家后坚持听读英语20分钟。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重要的是语言环境,但我们国家的母语是汉语,不可能接受自然的英语熏陶,因此,只有人为的创造语言环境、强化训练、增加接触英语的时间,借以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听读的时间可安排在早晨,一边洗漱一边听,午饭、晚饭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时间,都是听读英语的好时机,听读的内容对于初学者来将讲应以书本内容为主,可以预习新知识,也可以复习巩固。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早日养成这个习惯,学生的听读作业,教师应要求家长签字,同时对于认真完成这项作业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形成良好的导向。当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听读的时间可以延长、内容也不局限于课本,现在电视中有很多的固定少儿英语节目,家长、教师可以恰当选择,也可以通过观看水平适当的英语光盘,那些妙趣横生的卡通形象和情节,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更能调动他们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平日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听力训练:
1、教师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坚持多说,使学生大量接触、并有意识训练听觉,渐渐的由不懂,到懂一点、到大部分,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听的习惯。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训练听力,如听字母练习我这样设计:我念大写或小写字母请学生举字母卡片;在黑板上画一颗苹果树,将各个字母标在苹果上,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听音找字母,比谁找得又快又准;
2、让学生多听课文磁带、朗读磁带,让学生模仿,训练听觉。我在每次教新课前,用3-5分钟放录音,请学生静听,不要求全部听懂;新课学完,再听录音,要求学生跟读;总结新课时,要求学生能根据我所给的词或短句进行英汉互译。
3、听英语歌曲,巩固练习听说,培养学生的语感。
4、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光盘,再间或让学生看一些简单的英语原声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少儿英语节目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听得多了,也就为口语表达打下了基础。
5、选择一些英文短剧、小故事、小幽默等讲给学生听,边讲边运用表情、手势启发学生。
6、要求学生部分复述教师讲的词、句。
7、值日生英语:要求学生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早读的习惯。
有些学生在朗读时经常读错、添字、漏字,没有升降调之分或停顿位置不当。这些也必须从入门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校遵循早晨记忆力强这一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每天早读15分钟,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对学生良好的早读习惯的培养:
1、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是我在低年级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如教材《新标准英语》第三册,教完Module 2,Unit 1以后,我让Team 1扮演Sam,Team 2扮演Mummy,Team 3扮演Daddy,Team 4 扮演Grandpa。学生在朗读对话时,自然而然的渗入情感意识,如爷爷的声音低沉些,妈妈的声音和蔼些,爸爸的声音沉稳些,Sam的声音稚嫩些,学生读的童趣盎然,逼真可爱。
2、跟录音机读
《新标准英语》课本有配套的录音磁带,每次晨读英语,跟录音机读也是一项乐趣。由于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所以跟录音机读不仅能激发起朗读兴趣,而且从另一方面给学生以示范指导,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
3、配节奏朗读
低年级英语好多内容都是由活泼的节奏感很强的儿歌组成,在朗读的过程中,配上适当的手击桌面节奏或拍手节奏,学生会倍受欢迎,学的兴趣盎然。
4、竞赛性朗读,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晨读不仅仅是“读一读”,低年级英语晨读可在“读一读”的同时,渗透一些竞赛性朗读。如比一比哪一组儿歌说得最熟练,哪一组声音最美丽,哪一组精神最饱满,哪一组图片记得最清楚,哪一组能按老师的要求开火车回答问题而没有停车现象,竞赛性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配合老师的热情,更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巩固旧知,获得新知。
5、师徒结队互帮互学式朗读
根据对新知掌握好坏,利用课后或早读课,给他们结成师徒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相互帮助,是促进学生口语进步的一大对策。师徒结对的两位学生没有概念上的永久的师徒关系,哪次徒弟掌握得好,他可以反过来指导师傅,这个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极好的起到了巩固加强英语的作用。早读课上,我基本上是让学生按师徒对坐好,到适当的时间,抽五分钟让他们师徒合作去消化吸收老师刚刚集体复习的内容,他们有问题及时举手,从他们的对话中,从他们的表情上,从他们合作的默契程度上,教师进行循环辅导。师徒结对活动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6、培养领读小朋友,促全面发展
针对我要进行四个教学班英语教学的特点,每周每班两次英语晨读是根本顾不上的。为此,怎么解决教师不在学生仍能有早读的矛盾呢?我从培养各班领读小朋友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一课课读给我听,读的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小朋友,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朗读首先必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小朋友几乎能做到天天回家读半个小时英语,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小朋友。四个班循环英语早读,这个矛盾在培养领读小助手上得以解决,且实践告诉我,它是有成效的。我班几个领读小朋友,他们的口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他小朋友也巩固的很好,许多家长也认识到此法的实效性,要不他们为什么强烈要求老师也让他们的孩子当领读小帮手呢?当然,英语老师不在时也需要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低年级学生毕竟是自控能力比较差的,有班主任在,学生的早读便有了保证。
三、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在于能在生活中使用英语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到家里可以跟父母说英语,师生、生生之间更可以使用英语来交流。此外,每节课前2-3分钟,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free talk,有些同学提前学过英语,他们的谈话内容会很丰富,教师此时要对他们大加称赞并解释其对话内容,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即扩大了学生语言的输入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训练学生心理素质的好途径。
1、坚持自由会话 每天利用学校英语角的时间,每小组轮流由一位学生为中心发言者进行自由会话或提出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说英语的机会。对话内容可根据学生而异。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用英语询问一下其他同学的姓名、年龄、班级、喜好等等;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用英语讲故事,或向其他同学任意提问题。由于自由会话中存在着信息差距,这便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听说机会,天长日久,各有所获。
2、把英语学习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如:文具、衣服、家中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上经常写有一些英语单词或短语,遇到时要适当翻译一下,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那么以后每当买到新物品,他们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来问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口头常用的话语,学生学的快,记得牢固,运用的也恰到好处。利用这一规律,可抓住时机,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反复复习过去的知识,为提高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养成背诵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英语课本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交际用语,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像使用母语一样流畅,教师应该要求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我把朗读背诵英语15分钟作为每天的课后作业。有时要有条件的学生把朗诵的内容录在磁带上,在班里交流。在每周四的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中除了一些小故事、小歌谣等通用内容外,有时会让学生自编自演小短剧。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背诵非常感兴趣,他们的语感也得到了提高。另外 抓好朗读背诵检查。朗读背诵可分四人为一个小组,指定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负责本组的朗读背诵任务,并作记录,教师随时抽背并督促检查。这样,学生们能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并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中去进行记忆、操练、交流,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
五、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这一环节也必须从入门阶段抓起。小学生初写英语时,问题主要集中在26个字母的规范书写。其实,这些字母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他们与汉语拼音极其相似,拼音的书写学生大都早已掌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这样告诉学生:我们学过的汉语拼音都是双胞胎,它们的兄弟姐妹生长在国外,它们的长相大多数一模一样,只有五对稍有区别,然后重点讲解字母f、i、j、k、q在书写上与汉语拼音的区别,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掌握所有小写字母的书写了。此外,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正确书写单词、句子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帮助学生养成准确书写的习惯,例如在写句子时,有些学生写得密密麻麻,看不出词距,于是教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你可以把一个句子想象成一个村庄,组成句子的单词就是村庄里的各家各户,只不过每个家庭的人口数量不同,有四口之家,三口之家,两口之家,甚至一口之家,每个家庭里的成员都要团结在一起,都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与别人的房子有一定距离,这样一解释,学生们马上就理解了,再写句子时,都知道要把一个单词写在一起,且单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了。再有,教师还可以定期在班上进行作业展览,由于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对优秀作业赞不绝口,也可奖给红星、红花进行鼓励,这样,不符合书写格式的同学便会纷纷效仿,很快书写质量就会有明显提高,针对部分学生对发下来的作业只关心分数或等级的情况,教师应加强作业后的订正工作,使学生不但认识到订正作业的好处,而且了解到教师辛苦批改作业的价值。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大部分学生能按规定做到,先复习后作业;先订正作业错误,后做新布置的内容。由于长期的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了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六、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有效地进行学习,随时获取新的知识,使他终身受益。英语学习方法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法指导必须遵循语言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教师可给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如:(1)如何预习和复习。(2)巧记英语单词,培养记忆力。(3)学会观察、比较和归纳的方法。(4)阅读能力和自学的方法。(5)正确使用工具书。(6)适当阅读一些简单的英语报刊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一种符合英语自身规律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尽可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另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点的连贯等。在语言实践中,如果教师不讲一点语法知识和规则,仅仅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学会语法,这是很难做到的。我认为该讲时要讲,并且用观察、比较、判断和归纳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地概括归纳出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创造能力。初学This is„These are„What is this/that?时,教师应抓住英汉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哪类句子与汉语表达法相同,而哪些不同。如:This is„These are„和That is„Those are„英汉表达法相同。但What is this/that? What are these/those?英汉表达法不同,切不可表达为This/That is what?These/Those are what?这时一定要给学生指出英语的特殊疑问句语序和汉语的表达不同,并进行反复操练。如在学习There be结构时,可以编成顺口溜; There加上be,人物中间挤。
某时和某地,放到句末去。
学生熟悉这个结构后,进行大量的练习:
S1: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S2:There are„etc.通过练习,多数同学掌握得较好,教师可归纳这个结构的用法,并把正确的语序教给学生。
There is+主语(不可数名词)+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There is a(an)+主语(可数名词单数)+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There are+主语(可数名词复数)+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七、开展课外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学好一门外语,光靠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是不够的,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能力。我校在课外活动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在校门口,就会在橱窗上看到英语的问候语,英语作文,英语活动的图片信息等等。每个教室的布置都可见用英语书写各类物品的名称,警示语,班级壁报中的英语角等,让学生随处可以看到英语,不由自主地去说英语。每周四的英语广播都由学生主播,内容非常丰富,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介绍,英语常见问题释疑,英语歌曲等等。我们还开设了英语兴趣小组,让那些对英语特别有兴趣的同学来参加,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很多课外的知识,学生特别喜欢小短剧,他们会认真地去准备,希望在短剧中扮演角色。通过这些,学生对英语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强,常常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交际能力也不断提高。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项任务,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的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提早开始,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迅速地提高。
第五篇:民族教育现代化
云南如何迎接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挑战
摘要:在发达地区大多数都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云南作为经济教育落后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快慢决定着云南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应该如何去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下,云南应该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实践出一个合适的系统方法。
关键词:民族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
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问题是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从而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研究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为加深民族教育的理解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当前我国正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努力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由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仅有短短的30年时间,因此,很多问题尚在探讨之中,教育现代化的定义及主要内容一直存在仁智互见现象。还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本文将对云南民族教育现代化问题进行浅谈。
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繁荣和进步。民族有不同,智慧无差异,只有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才能实现民族平等;只有实现了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民族平等。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要以发展民族教育为基础;提高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以发展民族教育为根本。改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的现状,关键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素质从何而来,当然得靠教育,因此,将优先发展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政府对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力度,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我省教育“点多、线长、成本高”的显著特点在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各级党委、政府要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下工夫,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在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充分考虑办学集中度不断提高、寄宿制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等发展趋势,确保办学条件够用、能用、适用,为促进民族教育内涵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民族地区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同时具有忠诚之志、富有大爱之心、具备专精之术的教师队伍。
要发展民族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护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建设和完善对民族教育的资助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落实好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政策,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资助帮扶面。要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要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在省一级完中增设少数民族高中班,尽快建立和完善民族贫困高中学生生活补助机制。
二、全面加强学校现代化管理,提高民族教育办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增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能力、向管理要尊严的思想意识,全面加强教育的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要探索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教真育爱价值取向、适应全省教育现代化趋势要求、引领全省民族教育内涵发展的现代管理制度框架,实现管理方式多样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结果精准化。要把强化常规管理和基础管理,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常抓不懈,为提升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要把科学配置校长和教师队伍,作为促进民族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措施,认真加以落实。要狠抓基础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精致管理,从而使学校管理走上依法科学民主的轨道,实现好、发展好师生的教育利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加强民族教育法制建设。从中华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民族教育法规建设还不能适应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快云南民族教育的法制化建设步伐,促进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目前,《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条例》正在起草制定当中,可以预见,随着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云南民族教育必将能够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持续的科学发展。
四、重视“双语”教育工作,强化“双语”教学,传承民族母语,提高汉语水平,努力学习外语,提高语言能力。认真开展“双语”教学事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要从民族团结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双语”教学。要在学前教育中加强“双语”教学,为少数民族儿童掌握“双语”提供良好条件。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 “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双语”教材建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又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工具,在做好“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通过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加强外语学习,让少数民族孩子有一双瞭望世界的眼睛。
实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和面临着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设备陈旧、落后,现代化基本需要的硬件跟不上。
现在还有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学手段还只停留在小黑板、挂图,录音机、幻灯片、电视机上,新的多功能语言室、多媒体教室还没有,有的也很少,不利于多个班级授课,这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连年增加,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资源设备有效利用率低。在教育现代化得大环境下,学校花大本钱购置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但有的学校名义上添购了一些设备,但主要还是应付检查,真正能用的、用好的教师为数不多。有的老师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甚至错误的认为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如一根粉笔、一块小黑板取得的成绩来的快,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太“浪费时间”。有的人只要一提起教育现代化就马上想到的是硬件设施——电脑、多媒体设备等等,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加强硬件建设,只要花钱将这些设备添置齐全,就达到现代化的要求。其实,再好的设备也是靠人使用的。电子白板推广多年,许多学校形同虚设,许多教师视而不见。加上有的领导重视不够,有的设备从购进还没使用过。有的使用坏了就一直放着无人维修,都成为了摆设。这些都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三、教师没有在思想上把教育现代化真正落到实处。
对于条件好的学校,设备已经够齐全了,多媒体设备也有了,但个别老师却错误的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新鲜”“热闹”,认为用多媒体教学很“时髦”,不根据教学对象和实际情况,滥用多媒体教学,把原本很好的传统教学丢弃了,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有的老师平时很少用,只有在有人听课了、自己开公开课、赛教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种现象影响了教育现代化的推广和普及。
四、教师自身现代化应用水平有限,能力不够,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广。
目前在农村初中教师中,真正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还不多,且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其余教师就算想用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会用的也只是把在网上下载的现成的课件原原本本的放给学生,不会制作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课件,影响了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
五、学校缺乏统一的管理,以确保发挥教育现代化的最大优势。信息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单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大家献策献计,共同制作课件,共同使用。因此,学校缺乏统一督促机制以确保发挥教育现代化的最大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教育现代化的投资,使硬件跟上,软件也不落后。在增加设备时,立足基础,紧紧围绕教学教育这一中心环节,促进课堂教学,最终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端正思想,使每位教师都认识到现代化教育全面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目标,加强管理,使教育现代化真正落到实处。认识到教育现代化对区域教育、对学校、对教师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早创早主动,延缓就被动。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辅助教学的作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三、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原则,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的全面培训,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专业人员培训、进修、讲座、竞赛等形式,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制作和使用。
四、鼓励各校教师共同开发课件、插件。
我们可以把有一定基础的学校计算机教师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共同开发课件、插件,定期交流。每年搞一个课件的评审会,技术鉴定会,肯定一些优秀的课件,根据好的课件,确定标准的软件平台版本,制定统一标准。○通过大家的努力,5我们就可以收集到很多优秀课件,整合后供各学校使用,或把这些课件、插件放到网上,供下载使用。教师只要利用现有的插件库,就可以组织制作成自己的课件。
五、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实施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将教育现代化理念强行入轨,明确分工,齐抓共管,规范管理,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及时了解教学过程的信息动向,做好教育现代化的后勤保障。
实践表明,教育现代化特别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有利于服务学生成长。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资金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全面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的大环境还没有形成;同时,教师的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因此,我们要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提高对现代化教育的深远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花更多的精力,集中更大的财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集思广益,真正把教育现代化做到实处,推进新的课改,全面提高。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参考文献
[1] 海巴根那.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现代化[J].《前沿》, 2002(9):59-61.[2] 景志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N], 2001(6):73-74.[3] 卢小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 2008, 7(4):100-101.[4] 郭福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 1997(2):108-110.[5] 吴明海.《民族教育研究》[M], 200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