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小校本教学设计样板民族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小校本教学设计样板民族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小校本教学设计样板民族教案》。

第一篇:回小校本教学设计样板民族教案

办学理念:铸民族魂

育时代人

“本真课堂”理念:真爱

真历 真释

【课题】

4、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发展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目标)尊重不同民族风俗的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

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教学重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知道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教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民族多元化

一、我国民族概况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被成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

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的阶级根源,逐步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幻灯片展示):

材料1: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政议政。在西藏,人口不足3000人的珞巴族也有自己的一名代表;在西藏,学校除开设汉语教学外,另还开设藏语言教学,包括藏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材料2:全国人民对西藏人民的无私援助也从未停止过,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援藏工作的高潮。近些年来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展,各个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水乳交融、具有深厚血肉情感联系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

材料3: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央不断加大对西藏投资建设的力度,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金额成倍增长。2007年国务院确定了总投资为770多亿元的西藏“十一五”期间180个工程建设项目,2009年中央对西藏的各项补助达到950.12亿元。

第2课时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设计说明】:本部分内容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我采用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理论和材料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点拨来突出重点。教师点拨: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第一、民族平等----含义、地位 第二、民族团结----含义、重要性 第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因、作用(2)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车臣战争 学生思考:①车臣战争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②车臣战争的原因是什么?③你能否从中分析出三个原则之办学理念:铸民族魂

育时代人

“本真课堂”理念:真爱

真历 真释

间的关系?④车臣战争的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分析:民族不平等→民族不团结→民族冲突→战争→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经济社会停滞甚至衰退

三项原则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板书画出三者关系示意图)

第3课时

我国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

一、情景引入,用事实说话:

播放视频:3.14暴力事件造成的损失。教师总结:3.14暴力事件使西藏经济的大好势头受到暂时阻碍,但我们相信这阻挡不了西藏经济继续发展的步伐。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以极大地耐心保持着与**方面的接触,显示出了极大的耐心和诚心。

3.14事件以后,**及其分裂集团借用种种手段包括编织大量谎言欲掩盖其罪行,但不管他们如何变换手法,永远无法掩盖其反动本质。

(幻灯片展示)谎言一:我绝对没有分裂西藏的图谋。谎言二:藏人正在成为无关重要的少数民族。谎言三:我一开始就支持中国主办奥运会。谎言四:中国政府灭绝了西藏文化。

谎言五:西藏发展的好处都被汉族人拿走了。

二、学生分组合作探究1:你能用哪些事实戳穿**的谎言?

学生回答:东南部发达地区派遣援藏人员帮助支持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及其分裂集团想方设法阻挠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中央财政每年都给西藏大量的资金支持 ……

三、教师:与**所讲的相反,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很关心藏族人民,全力支持西藏各项事业建设,与旧西藏的落后相比,今天的西藏已经彻底告别了封闭的庄园制自然经济,尤其是青藏铁路通车以来已连续4年GDP增长在12%以上。雪域高原实现的历史性跨越首先得益于我国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

四、学生探讨交流:请你劝说**停止进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

第4课时

友善对待少数民族同学

【设计说明】:设计此探究的目的是与情景引入相呼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能较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歌声结束本堂课内容,能再次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一、提问:我校是一所回民小学,老师和同学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你如何看待他们的民族习惯呢?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这些问题是我们可能面对的,你会怎样处理: ①如何对待周围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不嘲笑同学,理解、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尽最大的可能性为维护和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做贡献。

②如果你所在地区与某个民族自治地方有对口支援的关系,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预设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不对学生的观点做统一评价,尊重学生的发言。

二、联系热点、情感升华: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三、本课小结、知识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我国坚持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来处理民族关系。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把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办学理念:铸民族魂

育时代人

“本真课堂”理念:真爱

真历 真释

四、作业布置

民族和则国家兴,民族不和会祸国殃民。与班上的少数民族孩子结为好朋友,经常和他们说说心里话。

【板书设计】

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

彼此尊重

友好相处

【教学反思】

【课题】 5民族识别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知道民族识别的依据及方法。

(发展目标)会识别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提高目标)懂得识别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会识别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教学准备】服饰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师讲解 民族识别的含义

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新中国建立以后,为改变旧中华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二、视频:民族识别的历程:

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

第二阶段: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三、在中国版图找一找你们知道的民族居住情况。小组合作学习 办学理念:铸民族魂

育时代人

“本真课堂”理念:真爱

真历 真释

四.汇报学习情况

第2课时

一、多彩的民族生活

民族生活: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发育程度也有差异。每个民族都有特征。

二、展示收集的民族服饰 说一说他们的特点

回族

由于散居的原因,使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矛,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以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的“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

三、认识几个民族语言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不同民族各自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内部相互联系的主要工具,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稳定的、最显著的特征 说一说他们的特点:

阿拉伯语:回族、撒拉、保安、哈萨克、塔吉克等十个民族和中亚地域文化上的联系,体现出一种中亚伊斯兰文化风情,习俗主要是信仰上的,普遍过古尔邦节等伊斯兰教节日民族语言 蒙古语:蒙古族

藏汉语系:壮、傣、侗、布依、黎等,四、师小结:语言彼此吸收,共同使用

虽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这一语言并不一定为该民族所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讲同一种语言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比如回族和土家族现在都讲汉语。国家鼓励不同民族互相学习语言,在有条件的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教学。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交流情感的工具,民族间互相学习和使用语言,对增进了解,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合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板书设计】

民族识别

56个民族56朵花

多彩的民族生活 【教学反思】

办学理念:铸民族魂

育时代人

“本真课堂”理念:真爱

真历 真释

【课题】 民族成分的确定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了解民族成分的确定的相关知识。(发展目标)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提高目标)明确民族成分的确定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族成分的确定的相关知识。【教学准备】《民族成分的确定的规定》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调查自己学校学生、老师的民族成分

老师: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

学生:

二、由于各种的历史原因,国内某些少数民族成分,在好多年以来,甚至在好几代以来,即星散地居住在汉族地区。他们大多居住在城市和集镇。他们曾经在反动统治下长期地忍受着民族的压迫和歧视,有的因此不得不隐瞒自己的民族出身,改变自己的民族成分,遮盖自己的民族特点,以求生存。

三、师讲解民族成分的规定

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

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第2课时

一、各民族享有一样的权利

1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无论在社会上,在工厂、学校、团体、机关和部队中,均有自由保持或改革其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权利,别人不得干涉,并须加以尊重和照顾。

2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有分别加入生地各种人民团体及参加各种职业的权利,各人民团体及各种职业部门,不得因其民族成分的关系而加以拒绝或歧视。

3凡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有其本民族语言、文字者,得在法庭上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辩。

4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如遭受民族的歧视、压迫或侮辱,有向人民政府控告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对此种控告须负责予以处理;对于歧视、压迫或侮辱行为严重者,应依法予以惩治。办学理念:铸民族魂

育时代人

“本真课堂”理念:真爱

真历 真释

二、民族风俗习惯

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在享受民族平等权利遇有困难无法解决时,得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适当帮助,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视频:藏族:喇嘛的选择

回族:快乐的开斋节

傣族:欢乐的泼水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篇:第三节 民族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民族、人种分布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等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第三节 民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第三节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

人口超过500万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2.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师生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币,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的有几种文字,分别是哪几种?并让学生了解“我是中国人”几种民族文字的写法。

明确:四种文字,分别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

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国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媒体展示】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习俗、节日等,并由学生讨论,最后师生得出结论。

明确: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我国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各有特点,并且各民族有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二、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并设问:(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民族概况和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全国没有一个县市是单一民族的)、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集中分布于我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之,我国这个有着众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断努力,奋发进取。

课后习题 1.泼水节是()

A.傣族的传统节日

B.彝族的传统节日

C.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D.高山族的传统节日

2.关于我国民族的论述,正确的是() A.汉族人口占92%,因此汉族领导少数民族 B.各民族风俗习惯要向汉族习俗统一

C.我国依据各民族的贡献大小确定其地位高低 D.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板书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二、民族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第三篇:校本教材 《文明礼仪》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一课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使学生理解道德的含义和分类,了解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并通过道德学习自觉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事例。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课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游戏比赛等活动也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活动时数 2课时。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展示图片:孔子画像。

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给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他却说不希望学生专注于技能。为什么呢?为什么老师不希望学生注重掌握技术呢?

2、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教师导入正题:孔子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是以德为先,所以技艺的掌握反而是次要的。

二、基本活动

(一)活动一:走近道德

1、展示图片:曹操、刘关张的画像。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一般会喜爱刘备、关羽、张飞,却讨厌曹操?

3、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4、教师点拨:这是因为大家不自觉中运用了道德评判。凡是善的,人们会喜爱和赞扬;凡是恶的,人们会反感和厌恶。

5、学生活动: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展示和讲解课前各自收集的资料(课前指导其制作PPT课件),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小组讨论。

6、教师小结:对于历史上和生活中的这些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事例,人们总是会有一个评判的尺度与标准,这就是道德。道德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中。

(二)活动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 爱国守法

1、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世界各地传递的过程中,海内外华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思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反映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是否因为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而有所下降?

3、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鼓励曾参加迎接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学生畅谈当时场上的情形、气氛和个人感受。

4、教师小结: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不仅没有降温,还随着国家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上升。

5、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犯罪的增加也是不容乐观的,尤其是青少年犯罪。试探讨其中的主要原因。

6、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区的治安形势和校园内外看到的违法犯罪现象谈起,重点探求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小组讨论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7、教师小结:犯罪现象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人缺乏法制意识,道德修养水平较低,导致犯罪。

(三)活动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二——明礼诚信

1、学生活动: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案例,制作成PPT课件,每个小组选两个代表上台展示和讲解,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讨论。

2、展示新闻图片:2007年陕西周正龙拍华南虎照片事件。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有不少官员和专家积极参加这起造假事件?其根源是什么?

4、学生活动: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联系其他不讲诚信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5、教师小结:这是道德失范的表现之一,一些人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不惜造假,完全抛弃了诚信。

(四)活动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三——团结友善

1、学生活动:学生选派代表参与折筷子游戏。即每组选派3名代表参加,每轮每组1人参与,第一轮要求折断扎在一起的两根筷子,第二轮是三根,第三轮是四根„„以折断扎在一起根数最多的小组为优胜。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根据古老民间故事设计的游戏,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008年有哪些事件是很好的证明?

3、引导学生讨论:2008年特大地震发生后,你为灾区作了什么贡献?不是至亲的人遇到困难时,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4、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联系2008年抗震救灾进行思考和发言。

5、教师小结:从近几年发生自然灾害后人们的表现看,中国人正在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气。这不仅是血浓于水的原因,也是缘于大家学会了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

(五)活动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四——勤俭自强 引导学生讨论:不少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都向往轻松的、待遇好和工资高的工作,大多不愿从事辛苦的工种。这是否抛弃了中国人勤劳的传统?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引

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勤劳和懒散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思考勤劳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部分年轻人(尤其是部分城市的青年人)比较注重享受,却不大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劳动,明显不如祖辈和父辈勤快和吃苦耐劳。此所谓未富先娇。

(六)活动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五——敬业奉献

1、课堂讨论:当你购买家用电器或汽车时(若不考虑个人经济能力),你希望购买的是欧美产品、中外合资产品还是国产货?为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中外产品产生差距的人力方面的原因。

3、教师小结:以上产品很多时候已不是技术上的差距了,而是管理经营水平和工人素质的差距。尤其是员工的敬业精神方面。这导致采用相同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产品质量却不同。敬业的劳动者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已经成为生产制造业大国,但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否则无法保持现有的地位。而敬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4、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投入救灾的场面。

5、课堂讨论:为什么多次大灾害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6、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7、教师小结:奉献精神最能让人感动,国家和民族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人们。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中坚和希望。

三、拓展活动

1、相互交流 畅谈收获。

2、读了这些,你有什么收获?

四、创新活动:

全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互相交流一下你打算怎样用实际行动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五、总结。

第二课《小学生守则》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学习《守则》、《规范》。使学生对守则、规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守则规范。帮助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活动重难点:

理解守则和规范中细则的实质及应用指导于学生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小学生守则》和《规范》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小学生守则》和《规范》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合格小学生。对于《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大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守则、规范 做合格小学生”。

二、基本活动

(一)背诵《守则》、《规范》,进行知识竞答。

自己练习背诵《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同桌互相背一背。

利用班会时间我们经常学习《守则》、《规范》,同学们对其中的内容已非常了解。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有关《守则》、《规范》的知识竞赛,看谁对它们知道得最多,比一比,哪些同学对它们最熟悉。

知识竞答: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2条内容是什么?

2、《小学生守则》的第8条内容是什么?

3、交通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二)将平时的行为和《守则》、《规范》的要求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确定努力方向。

同学们真厉害,对规范的内容了如指掌,大家一定花了不少的时间去学、去背。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的学习的生活学习中是如何按照《守则》、《规范》做的。

生自由说。说出自己不足并对照规范说说自己应该如何改正。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遵守《守则》、《规范》,可要做规范的学生很不容易,我们要在平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一点一滴做起。

自由发言:以后怎样做?

三、拓展活动:

1、你知道“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吗?

2、对照《小学生实则》互相交流一下你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谈一下下一步的打算。

四、创新活动:校园小调查

1、小组合作,调查一下校园内存在着哪些不遵守《小学生守则》的现象?并认真填写下面的调查报告。

2、让学生完善调查报告表。

3、小组交流。

4、评价。

五、总结:

良好的习惯帮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中华民族是礼仪这帮,传统美德应该发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学规范,用规范,争做文明好少年。

第三课《校园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校园礼仪,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更让广大学生从小知礼仪,懂礼仪。

2、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分析自己生活中做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思想上逐渐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班集体学生思想素质,让学生个个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和示范者。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入场(播放歌曲《一分钱》)

两位主持人在《一分钱》的歌曲声中走上台。主持人男:小学生,到学校 主持人女: 见老师,问声好

主持人男:见同学,问声早

合: 让我们从小讲文明,懂礼貌,“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现在开始。

二、基本活动

(一)校园礼仪

师: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讲礼貌,懂礼仪,争做一个文明少年。那么,同学们的校园礼仪遵守得如何呢,是不是每个同学都会自觉遵守校园礼仪呢?

1、阅读校园礼仪小常识。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你对这些小知识的理解。

3、学生自由发言。

4小结:是啊,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一个春天。你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同样的一件小事,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就是“对不起”在起作用。我们共同生活在校园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应该和谐相处,互相谦让,学会文明用语,这也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一项重要的道德修养。

三、拓展活动

1、校园礼仪不仅包含同学间的团结友爱,还有上学放学礼仪,上课课间礼仪,参加活动的各种礼仪等等。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说说录相中的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你应该怎么做呢?

2、(播放录像)

3、(录像结束)学生自由发言。

4、除了录像中的校园礼仪,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的校园礼仪呢?我们现在来分小组讨论一下。

5、(讨论结束)小组交流。

四、创新活动

1、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的

校园礼仪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我们集体朗诵《校园礼仪三字歌》

晨风吹,阳光照。好学生,讲礼貌。见老师,问声好。学知识,遵教导。与师谈,要谦恭。见师忙,不打扰。写作业,贵独立。老师见,心欢喜。遇老师,要让路。要诚实,不说谎。讲学习,讲礼貌,习惯好,更重要。见同学,问声早。互礼让,要记牢。听人言,要专注。不插话,或友情。表谢意,话先行。同学间,互关心。善理解,乐助人。懂谦让,团结紧。敬人者,人恒敬。言必信,行必果。学尊重,懂宽容,集体荣,我才荣。星期一

操场上

奏国歌

升国旗 老师们

注目礼 队员们

行队礼 小朋友

要严肃

小眼睛

看国旗 身站直

不乱晃

唱国歌

要响亮 长大了

尽全力

使祖国

更美丽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校园礼仪的儿歌?

五、课堂总结。

第四课《家庭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亲属关系,以及称呼等等。

2、使学生懂得家人的关怀,对父母多一份感恩。

3、我们的国家也是一个大家庭,教育学生要爱国,爱人民,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活动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家庭相关礼仪并应用于行为习惯中。

活动准备:有关录像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当我们收委屈或受到表扬时我们第一个想要告诉的一般都是我们的家人,或爸爸,或妈妈,或姐姐,或哥哥。那么,同学们的家里都有说明人呢,你在这种时候最想找的又是你的哪一位亲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过会儿老师请同学起来回答。

2、学生回答完毕后导入板题。

二、基本部分

1、关于家庭礼仪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2、互相交流一下。

3、阅读教材家庭礼仪小常识。

4、阅读后,你有哪些感受,还有哪些想法?

5、在小组内交流。

三、拓展部分

1、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我们现在的同学多数是独生子女,你觉得应该怎样和小伙伴相处呢?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有的同学提到要感恩父母,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呢?

6、学生自由发言。

7、师:对,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还把我们抚养成人,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这里,老师要布置一个课后作业,今天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我们不仅要洗,而且要洗得好,不仅要今天洗,而且要常常为父母洗脚,献上你的一份孝心。今天,老师还要给每个同学发一张“洗脚卡”。洗完后,把你和父母的感受全写下来。以后我们每周都要发一张洗脚卡,这也是我们孝敬父母的作业内容之一。看看哪些同学完成得好。

8、家是幸福的摇篮,家是温馨的港湾。把你一家人亲密相处的秘诀告诉大家吧。

学生活动。

四、创新活动

1、每个家庭都有邻居,与他们相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与邻里和睦相处。要有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了解一些邻居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学会与邻居和睦相处。

想一想,并和大家交流一下,邻居对你家有哪些关爱,你家又是怎样关心邻居的?

2、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

五、总结反思。

第五课《出行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围绕“文明行路”这一主题,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问卷等方式,观察身边有关文明行路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遵守行路规范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规则意识。

使学生在参与社会时间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最基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践、创新、合作、反思等综合能力。

通过对身边行人的采访调查和对具体事例的了解与分析,自觉的、逐步深入的进行思考和反省,引起对行路礼仪的关注与重视。

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行路的小公民。

活动重难点:

1.懂得文明行路的重要性。2.了解基本行路礼仪及相关规则。3.能将各种行路礼仪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1)课前观察街上的行人和校园小学生的行路行为。(2)收集与文明行路有关的各种规则。(3)到社会中调查、访问,了解文明行路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2、教师准备:(1)街上行人和校园小学生行路行为的图

片、视频。(2)多媒体课件。(3)制作文明行路规则卡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视频引趣,导入新课。

1.看视频资料(拍摄到的街上行人和校园小学生行路行为的影像资料)。

2.让学生就视频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在路上、校园内的行为,直接反映着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学习正确的行路礼仪,对我们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出行礼仪》这节课。

4.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基本部分

1、阅读教材“出行小常识”(1)分小组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

2、总结各种行路规则(出示图片)。在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特别多;在校园中,学生在操场上活动、在楼道里通行。同学们,你们能从图片中总结出我们行路时要注意哪些规则吗?

(1)分小组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行路规则。(1)自愿到讲台上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行路规则。

(2)教师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4、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行路规则分条制成文明行路规则卡。

四、创新部分

1、角色扮演,理解新知。(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每组随机抽取一张文明行路规则卡。

(3)、各组按照对卡片上规则的理解,将内容以情景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

(4)、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

2、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各种事故中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文明出行的常识,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学习了这一课,请同学们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文明出行?

五、学习儿歌,牢记规则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出行礼仪三字歌》)。1.教师范读。2.学生齐读。3.让学生试着背下来。

六、总结。1.让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同学们一定要将行路规则牢记心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文明行路的小模范,好吗?

七、作业布置。

1.设计一条文明文明出行礼仪的标语。2.画一幅宣传文明出行礼仪的宣传画。3.办一份以“文明行路”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六课 《礼尚往来》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2、能力目标:

在生活中以礼待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礼貌的恰当方式,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及践行能力。

3、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活动重点

学生对待礼貌和礼仪的态度。活动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礼仪落到实处。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2)、浏览与礼仪有关的网页;(3)、准备与礼仪有关的音像资料;收集有关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故事。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礼仪有关的资料;(2)、思考展示小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握手(设计几个特定的场合,请同学们来表演握手这一常见的礼节)

(1)、与同学相见--------(2)、与长辈相见--------(3)、与异性朋友相见-----(4)、与老师的相见-------

2、归纳握手中蕴含的礼仪?导入新课。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学生阅读“礼仪小常识”

2、这些小常识你了解多少?

3、互相交流。

4、这些小常识你做到了多少?

三、拓展部分:

1、善于沟通和交际是当今社会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之一,那么掌握常用的应酬词和礼貌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2、你知道哪些常用的应酬语和礼貌用语?(1)对我们来说,有那些基本的礼仪要求?

(2)学生现场模拟交往活动,提出要求:观察他们的言行哪些符合文明礼仪标准,哪些不符合?

(3)小组交流(4)评价。

四、创新部分

1、小组内设计一个交往活动主题。

2、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全班共同交流一下你和别人交往时应当注意什么?

五、总结: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要掌握这些基本要求,并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六、课后实践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书籍等途径,了解更多的的交往礼仪,编制一份礼仪小报。

第七课《场馆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2情感目标: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目标: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活动重难点:

学习礼仪,明确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图书室、阅览室等公共活动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让学生说说视频中学生的表现。

2、导入新课。

二、基本活动:

(一)活动一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2、阅读“礼仪小常识”。

3、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4、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5、师: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二)活动二

1.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

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活动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小结: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三、拓展活动:

1、“阅读精典、畅游书海”是每个同学们的乐趣。图书馆是同学们课余时间最愿意去的地方,那么你知道在图书馆里应当注意哪些礼仪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4、除了这些常识,你觉得在图书馆借阅书籍还应注意什么呢?!

四、创新活动:

1、市体育馆举办一次篮球比赛,请我们当观众,你觉得

我们在观众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礼仪?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五、总结。

第八课《涉外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学习基本的涉外礼仪,明确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图书室、阅览室等公共活动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让学生说说视频中小学生与外国友人交谈的表现。

2、导入新课。

二、基本活动: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有没有遇到过外国人呢?你是怎么做的?

2、阅读“礼仪小常识”。

3、小组交流,谈收获:

二、拓展活动:

1、在现实生活中你在哪里遇到过外国人,应当注意哪些礼仪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4、除了这些常识,你觉得还应注意什么呢?!

三、创新活动:

1、中日韩三国小朋友举办夏令营活动,你如果参加的话应当注意哪些礼仪?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四、总结。

第九课《大家来唱文明礼仪歌》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的:

通过搜集传唱文明礼仪三字歌,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树立一种“争做一名文明小学生”的风尚。

活动准备:搜集校园文明礼仪歌、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导出活动

1、安顿学生的情绪,奖励故事《上课爱走神的小猪》

2、听完,想一想:小猪为什么不懂读这个“1”和“一”呢?

3、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教室里的文明礼仪

(一)课前、上课时的好习惯

老师:在学校里老师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上课前和上课时的好习惯,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出示上课铃声响了,上课时,回答问题时的图片。

1、说一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2、同学们都说得很棒,老师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到,现在请大家来读一读:(点击课件,课前准备歌)

3、唱学习三字歌

(二)校园文明礼仪—仪表

1、大家都是少先队员了,在星期一的时候,我们都再一次地学习了队知识,都学会了敬队礼了,现在我们三个班来比

一比,谁敬礼最标准。

(1)三个班各选出一个最标准的同学,示范给下面的同学跟着学。(请听课的老师来评)

(2)全部同学再来跟着正确的敬礼图片一起来敬礼。

2、看谁的红领巾戴得最标准。

(1)同学们和同桌的一起来戴好红领巾。(2)请出戴的好的同学给大家示范。

(三)校园文明礼仪—文明用语

1、在日常的生活中,文明用语很重要,用上文明用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交流,现在大家来试一试,下面的这种情况,你会用上那些文明用语。(出示各种生活中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选择填空。)

2、大家都是一个很文明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文明礼貌歌》

文明礼貌歌

小学生,懂礼貌,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做个文明好孩子,人人夸奖数第一。

3、在平时,遇到下面的情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出示图片情景

4、玩一玩课中操,放松一下。

课中操 一二点点头, 三四拍拍肩, 三四拍拍肩, 五六扭扭腰, 七八跺跺脚, 九十坐直了.(四)遵守游戏规则

1、平时大家都很喜欢玩游戏,我们知道每一个游戏都会有它的游戏规则,那大家能不能做到《遵守规则我最棒》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巧虎是怎么做的。(播放视频《遵守规则我最棒》)

2、看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以后你和小朋友玩游戏,你会怎么做?

四、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收获。

五、小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一个文明的小学

生,快乐地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其他小朋友会一起玩游戏,看看巧虎是怎么做的,点击《遵守规则我最棒》。

2、在生活中,语言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哦,文明用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和别人相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3、老师:大家看,我们的同学说得多好啊,再让我们看一看,我们的文明礼仪歌是怎么说的: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文明懂礼仪。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互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自己事情自己干。你拍四我拍四,做事不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排五,礼貌诚信好相处。你拍六我拍六,行为规范要遵守。你拍七我拍七,互助友爱要牢记。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师长人人夸。你拍九我怕九,文明用语不离口。你拍十我拍十,文明礼貌要坚持

三、说一说:今天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活动总结:

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大家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这次“学做实小好少年,31

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希望大家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快乐地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

第十课《文明礼仪伴我行》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明礼仪知识,互相交流畅谈收获,明确自身不足。

2、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一个合格小学生的文明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活动准备】:

①把学生搜集的文明礼仪知识、图片制成幻灯片。

②排练小品、文明礼貌歌、歌曲等节目。

【活动过程】:

一、基本活动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中国自古就是讲究礼仪的国度。首先,衣冠端正,举止文明,遵守纪律,生活俭朴,是对同学们的起码要求。同学们应该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其次,同学们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同学们在和老师、同学、朋友、家人交往时要有礼貌,要懂得尊重他人,还要待人真诚,做到诚实守信,因为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素养,体现出你对别人的尊重。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人本”,想让他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人,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

2、相互交流文明礼仪知识:

坐姿礼仪:优雅的坐姿传递自信、友好、热情等信息,同时也显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给大家介绍几种坐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做。

站姿礼仪:优美的站姿能衬托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站姿要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给大家介绍几种站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走姿礼仪: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交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形体语言,也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活力。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

3、展示学生们自己创编的文明礼仪儿歌:

二、拓展活动

1.模拟现场采访,合理运用文明礼仪。

小记者:我是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我姓?,听说你们在这里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我特地来采访一下。

大家:好,欢迎欢迎!

小记者:

(场景一)如果课间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书,你该怎么办?小记者提问:你应该怎样向同学道歉?

(场景二)当你想向同学借笔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小记者评价:这位同学说话真有礼貌,我有笔也愿意借给你。

(场景三)来到图书馆,你想借书,应该怎样跟图书管理员说呢?小记者评价:嗯,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场景四)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

(场景五)当你没有记清家庭作业,你怎样向老师打电话询问呢?

师:通过小记者的采访,你都知道了哪些文明用语。

2、小组交流搜集的调查报告: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文明现象?

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你打算怎么去做?

三、创新活动

1、教师谈话: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树立现代文明意识,争做文明人;勇于向陋习开战,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勇于同各种有违道德规范的不文明行为做斗争,增强自己行为举止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创建文明校园,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请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2、学生小组合作写倡议书

四、活动总结

第四篇:《民族》教学设计

《民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3.通过判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2.通过判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

读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

三、教学策略

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归纳能力,能够说出地图的方位和图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从知识上看,在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有所了解,这将便于学生准确地说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名称,理解民族分布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反过来也能加强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理解记忆;同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利用我国人口密度线,便于学生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理解和记忆。

本节需要识记的知识内容较多,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设计抢答、连线、拼图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周恩来总理关于民族的论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动机。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为了加深印象,对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色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实现,让学生选取民族或自己所属民族进行介绍。需要注意,班级里可能会有学生不希望被当众说出自己是少数民族,此时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不宜强求。在落实第二个重点时,要结合地图,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每组选取3~4个民族,就其省区分布范围进行介绍,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民族分布特点的总结,突破难点。这样,既巩固了行政区划的内容,又掌握了民族分布特点。

四、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出示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

学生:认识学习民族知识的重要性。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民族构成

教师:讲解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提出问题: 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各民族大小不同,法律地位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回答问题,找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根据图文资料,选取一个少数民族的概况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了解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和分布概况,强化民族平等意识。民族文化

教师:展示人民币上不同民族的文字,让学生找出所对应的民族。设计学生活动:连线各民族和与之对应的服饰、节庆景观。

学生:体会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性;完成活动,体会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设计意图: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落实重点。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利用民族分布图,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不同民族,判读分布范围,提问其分布省区名称,引导学生说出民族分布特点,并归纳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完成活动,理解记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说出民族分布特征,突破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通过民族分布特点引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出示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各民族的贡献。

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政策。

设计意图:培养推理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落实知识。

第五篇:《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教材: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一 第二课 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乐于了解和欣赏藏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尊重藏族人民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及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探究活动,了解藏民族。知道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及藏汉之间的悠久联系。

知识:了解西藏的生产、生活与民俗文化。活动重点:

通过搜集、探究活动,了解藏民族。了解西藏的生产、生活与民俗文化。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西藏生产、风俗文化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汇集成报表。

教师:教学课件、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萌发好奇的种子

1、歌曲导入。(课件播放歌曲:天路)

教师提问:听过这首歌曲吗?歌的名字是什么?歌里唱的是什么?见过铁路吗?这条铁路为什么叫天路呢?

学生回答。

教师谈话:知道这首歌写的是那个民族吗?(学生回答:藏族)(课件出示:祖国政区图)

教师提问:你能指出西藏在哪儿吗?(学生指图)

教师谈话过渡: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里有56个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这首歌描写的就是同学们熟悉的藏族,他们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掀开藏族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透过歌曲的聆听与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活动课堂,激发学生对藏民族的好奇,从而萌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探究,了解西藏

1、我想了解

教师谈话:藏族是一个既神秘有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少数民族。对他们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反馈介绍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注意收集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把问题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学生对藏民族感兴趣的话题,再进行整理归纳,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后面学生自主地分享与交流铺垫。)

2、了解藏族的生活环境

教师活动:(问题预设)出示学生刚才提出的问题:(1)你知道为什么藏族被誉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吗?(2)珠穆朗玛峰在那儿?

(3)为什么西藏地区的气候寒冷?寒冷的气候对藏族同胞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4)藏族的聚居地青藏高原的的特征是什么?

教师谈话:本单元导入课时,老师已经布置学生搜集各组信息的任务,现在跟自己组内的小伙伴进行交流分享,把所得进行汇报。(交流时肯定学生资料收集的认真与仔细。)

教师小结:藏族人民居住的环境造就了他们豪迈、爽朗的性格,犹如初升的旭日,热情而奔放。下面我们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领略他们的风土人情吧!

(设计意图: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同时加深对藏民族的认识。)

3、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教师谈话:(问题预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藏族人民的生活同样别具特色。出示学生刚才提出的问题:

(1)藏族人民平时吃什么?

(2)藏族人民以什么作为交通工具?(3)藏族的服装是怎样的?

(4)藏族人民居住的房子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分享,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报。(学生交流时,鼓励学生多补充资料,大胆质疑,让学生搜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逐步提高。)教师小结:藏族的确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源远流长,与我们汉族人民的关心尤为密切。现在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跨入民族的桥梁,了解藏汉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享,理解西藏地区的位置、地势和环境决定了那里的生产和藏族人民生活和民族的特点。)

4、了解藏汉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师谈话:刚刚听过的《天路》这首歌创作于青藏铁路开工之际。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号召全国支援大西北开发的一项重要工程。使各族人民集体智慧与共同劳动的结晶。其实,藏汉之间来往历史已久。刚才有同学已经提过这样的问题了:

(1)藏汉两族从何时开始来往?(2)藏汉两族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指名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视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材料搜集不完备,教师应及时补充说明。)

教师谈话:自古以来,藏汉两族人民都在和睦的环境下共存。一位叫小文的汉族小朋友就亲身体验了藏族同胞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友好情意,并把它写了下来,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她的故事好吗?

学生阅读教材:教材74页小文的故事《真情的援助》

教师启发思考:看了她的故事,你想说什么吗?你有类似的见闻吗? 学生谈谈自己的见闻及读后感。

(设计意图:把小文的故事作为突破关键的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藏汉两族间的深厚情意,并通过交流身边的见闻,让课堂活动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三、感悟深化,回归社会

教师谈话总结、升华情感: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间相互帮助,共建社会的和谐正是体现此精神。藏族人民只是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我们56个民族犹如56个兄弟姐妹,一方有难八方支持。让我们把心中所想化为实际行动,有机会的话就把刚才自己的想法做出来吧!

下载回小校本教学设计样板民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小校本教学设计样板民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大全)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 唐秀梅 学习目标:①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②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③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

    第三节 民族 教学设计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

    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能力目标: 正......

    4.3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十六国、苻坚统治前秦、前秦的强大和统一黄河流域。北魏政权的建立及其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进行的社会......

    4.3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3 促进民族大融合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

    民族小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民族小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