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设计1

时间:2019-05-12 22:3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教学设计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教学设计1》。

第一篇:校本教学设计1

校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明白古诗的大意。2、能流利通顺记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体验,导入新课

1、了解古诗所描述的对象,提问学生们对其的了解。2、图画导入,以简笔画形式引入所讲内容,鼓励学生画出对其的理解或想象。

二、识字体验,初读感知

1、解决生字,扫除朗读障碍。2、教师范读,学生感受古诗背景 3、学生齐读,领悟大意

三、设境体验,感悟诗意 1、教师介绍古诗所述意境

1、请学生试讲古诗所述大意或描述对象的特征教师总结 2、请学生试读,及时指出其优点或失误,予以鼓励

四、朗读体验,积累古诗

1、描述古诗意境,配乐齐读古诗

2、请同学借助老师的板书(去掉部分字词)背诵古诗 3、请学生试背诵古诗 4、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5、提问学生,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小组合作,检查组内成员,及时反馈

五、总结古诗,回顾所学

六、布置作业,要求熟记

第二篇:校本课题教学设计1

小学美术课《会飞的玩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有“关”飞的原理,通过分析飞机会飞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合作制作带来的愉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进行会飞玩具的制作。

设计意图:借助“鸟的翅膀”,引导学生了解“飞”的原理,让学生在对翅膀添加创意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飞”的好奇心。(出示课题:会飞的玩具)

2、探究学习A、提升体验: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玩具,想看看吗?请每个同学从盒里拿出一个.边看边想,小组内轻声交流:它的形状什么样的?上面翅膀是怎样的啊?摸上去什么感觉?这个看上去又象什么?(学生欣赏玩具,互相交流)师: 你们觉得它们“妙”在哪儿啊? 生:„

师:对啊,翅膀有直的,有曲的,还有条状的.真是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啊!B、创造设计: 1、欣赏

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把它制作成我们可玩的玩具呢!(出示纸做的飞机)

(师生一同玩纸飞机。玩具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调动他们兴趣的,“转转飞”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希奇的,对于怎么玩,学生们更是不明白,由此在激起学生玩的热情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研究学习的欲望)

师:好玩吗?除了这好玩的,还可以用它们制成各种精美绝伦的会飞的玩具呢?(一同欣赏实物玩具)

师:好看吗?其实用纸做的玩具不仅仅这些还有更多呢!(播放多媒体欣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2、制作步骤

师: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板书:选材—构思—制作—组合—调整—试飞)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C、学生学习,教师巡回辅导(分发作业要求板)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根据作业提示板上的要求小组制作.一件或几件你们自己喜欢的作品。

三、评价作品 1、自我评价

小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每组推选一个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给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2、生生互评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评价

结合学生的意见评选出最佳作品。

四、展示作品

教师在学生作品展示这一环节中,根据当时情况要做到及时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面向全体学生,给了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其意义将是深远的。反映教师良好的教学机智,同时也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

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实际也是给了每个学生一次成功的经验。

五、教学拓展

同学们,美丽的“会飞的玩具”是来自你们的巧手,它们以奇特的形状,瑰丽的色彩和“转转飞”博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它们是大家雕琢而成的精品,经过同学们的智慧和巧手,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我们每位同学只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精于创作那你们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作家。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相互感染,产生一种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再加上音乐的烘托和教师的协助、鼓励,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

第三篇:校本教学设计《游子吟》(定稿)

《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过程与方法: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直接向参考书寻求答案)

(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哪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4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老师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

(借助: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方法:

A、先来读一读。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四、情读体验,深入悟情。

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就会油然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师述: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诗吗?

师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远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亲为你连夜赶制的衣服„„你会怎样想?

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1、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同学们,现在就以您的笔,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再听刚才的音乐,进入情境后,尝试书写)

2、写好一段话,交流这段话。

六、评价交流,深化情感。

1、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

2、在课后可继续学习另外的一首古诗《游子吟》。附1:

游子吟

乡井土,旧田地,几丘几池;

人已异,景依稀,几回梦里。

山千仞,水万里,阻断归期;

一根烟,一支笔,一纸乡思。

谁能会,游子意,点点滴滴;

待何日,归故里,落红春泥。

第四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选修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班级文化制作教学设计

唐县北罗中学崔志华

课程名称:班级文化制作 授课对象:初一年级学生 课 时:1课时

一、设计意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取得教育的成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为班级创造出班级硬文化,为以后的班级管理提供导向、凝聚、规范及激励作用。另外在制作小组文化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学到不少知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通过让学生设计及在班内长期展示亲手制作而成的小组文化,使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更重要的使小组及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北罗中学乘着课改的东风,积极学习不断调整,坚持将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进行小组教学。但由于本校的课改尚处于形成时期,实行小组教学时还是有很多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不愿意每个学生动能参与到课程中来,这就需要小组之间形成你争我赶的竞争力,而在小组之内则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是小组成员凝聚在一起,对小

组产生认同感。本课则是针对这一现象而设置。

在已经进行了《班级文化展》并布置了构思小组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选用材料简便,方法灵活,并且便于活动的展开和扩展,个体创造的成功感与集体合作的成就感均能得到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创造愿望。

三、资源分析:

班级提供:彩纸8张/组,剪刀1把/组,双面胶一卷/组,彩笔两盒。其他材料自备。

四、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制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通过剪、切、割、贴等方法,及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设计制作出代表自己小组思想的物质文化。

3、通过交流感受,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

五、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利用有限材料以及自带的废旧材料精心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以及制作后有所收获。

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把这节课再创新、升华,将班级硬文化上升到软文化。

六、活动方式:

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自己的文化。实物演示法、集体讨论法、教学演示法。

教学手段: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班级文化小组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开阔学生的思维。

活动准备:彩纸8张/组,剪刀1把/组,双面胶一卷/组,彩笔两盒。废弃的纸盒、日历、漂亮的包装纸等辅助材料自备。

七、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思想

1、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班级文化,并欣赏了很多各具特色的作品,今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制作出我们自己的小组文化,并组建成我们班的班级文化。

2、幻灯出示搜集的班级文化图片,仔细观察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说出自己小组的结构和特点,自己的小组文化要体现什么样的思想。〔设计意图:直接引入课题,以出示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我们的设计

1、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特点,及自己小组的特征、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文化(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

2、老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设计和制作方法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3、提醒学生分工合作,节约时间。

4、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文化作品,并为在班内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体验成功的乐趣。

〔设计意图:制作自己小组文化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我体

验,通过制作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直接感受到实物所具有的可塑性,可变性,可操作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展示的过程中,通过解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我们的作品

1、分组讨论班级文化组合方案,对制作的小组文化进行规划,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品布局的合理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2、小组合作将小组文化组合成体现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陈列到班级的各面墙壁之上。

(四)我们的感受

1、在陈列的过程中注意将各小组的文化糅合成一体,不能过于突兀,这就要求将各小组的作品进行适当的增减。

2、让学生谈感受(如何让集体生活既多彩又和谐?班级纪律的建设等)

3、给班级文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并介绍各小组的小组硬文化,及由此体现的思想。

〔设计意图: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比一比,赛一赛(本环节将在课下进行)

1、将班级文化制作成图文资料,并将各班作品集中展示,教师邀请大家参观。

2、各班级代表介绍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3、评奖并颁奖。

〔设计意图: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分享各班的班级文化,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 4 的综合素质。〕

(六)布置下节课用具

1、瓦楞纸、剪刀、胶水、手工纸、圆规、直尺。

2、收集各种标志:衣服商标、交通标志等。

八、板书设计

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们的班级文化

1、我们的思想

2、我们的设计

3、我们的作品

4、我们的感受

九、课后反思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也会得到陶冶。班级文化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境界。而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代表自己思想的班级文化,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班级、小组主人翁态度,增强了学生参与小组、班级活动的愉悦感,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第五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之追及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内容简介:追及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利用方程解决这里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方程的用途,其实这也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常常需要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换。

二、教学目标:

1、分析相向而行的同时与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2、了解疑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三、教学重点:

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学难点:

寻找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阶梯步骤就是列出方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又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这就要用到平时学到的一系列的公式了,回想一下学过的公式有哪些

3、那么下面的这道题会用到哪个公式来解决呢?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问题:(1)、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小明行走的路程与小明爸爸行走的路程的关系吗?

(2)、你能从上述问题中寻求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3)、题设中所包含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

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二)、讲授新课:

1、引入: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首先得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到的公式是:路程=时间X 速度

而如何利用这个公式来列出相应的方程呢?题目中告诉我们小明的爸爸是在途中追上了他。也就是说小明和爸爸所行路程是相等的。这就是该题目的等量关系。2. 例题讲解:

当小名的爸爸追上小明时,则小明所走的路程与他爸爸所走的路程是相等的,只不过小明所走的路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小明先走的路程,一部分是小明和他爸爸同时在进行中所走的路程,即小明先行的路程与小明与他爸爸同时行进时的路程的和等于小明的爸爸所走的路程。如果设小明爸爸经过X分(题目中出现的时间单位都是分)追上小明,在这X分钟小明爸爸行走了180X,小名行走的时间为(X+5)分,相应走的路程为80(X+5)列出的方程是80(X+5)=180X

第二问相比之下就简单了180×4=720(米)1000-720=280(米)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 根据题意得 80(X+5)=180X

100X=400

X=4

因此,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分钟。

(2)因为180×4=720(米)1000-720=280(米)

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

总结:利用线路图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

(1)行程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路程=速度X时间(2)行程问题的类型及等量关系 ①追及问题:

直线追及问题:同地不同时:慢者行驶路程+先行驶路程=快者路程

同时不同地:快者路程-慢者路程=间隔路程

曲线追及问题:快者路程-慢者路程=曲线周长

②相遇问题:

直线相遇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全程 曲线相遇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曲线周长

另外:在行程问题中有顺风和逆风,顺水和逆水这两种情况,在行驶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3、随堂练习:

小斌和小明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斌每秒跑4米,小明每秒跑6米。(1)、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2)、如果小明站在百米跑道的起点处,小斌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斌。解:(1)可设经过X秒两人相遇,则4X+6X=100

(2)、可设X秒后小明能追上小斌,则6X=4X+10 4、能力提高题目:

育英学校六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六(1)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六(2)班的同学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一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载两队之间不断的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1)、后队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可以追上前队?(2)、联络员出发后追上前队时,距离后队有多远? 该题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这是一格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从联络员行了多少路程来考虑,借助线路图!

5、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的体会是怎样的?(2)、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怎样的?

6、课下作业:习题5.10、2 基础训练第五课时

用教育理论来分析这节课:本节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一例,当然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加上了很多生活经验问题,这又会提醒学生要随时发现问题,生活中蕴含了很多数学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应用性。另外,本节课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下载校本教学设计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校本课程

    The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Bob Dylan 一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Learn about Bob Dylan,The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校本教学设计5篇

    鼓浪屿景观文化之美 一、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鼓浪屿的天风海涛的壮观。 2、了解琴岛公园地理位置、人文文化、今昔对比等情况。 3、让学生在绘画有关琴岛公园的......

    校本优秀教学设计

    《小母鸡嘀嘀咕咕》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走近吴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李云莉 一、 课程资源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校开发的乡土校......

    校本教研教学设计

    一、怎样开展有效教研(一)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2、教研组是基本单位。3、教师是教研的主体。4、制度是保障。(二)整合校本教研活动要素1、主体:教师2、内容......

    校本课题教学案例1

    小学美术课《搭建框架》----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在学习《搭建框架》这课时,我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带领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了解了本课制作的方法步骤。再通过小......

    合唱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合唱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训练内容:欣赏合唱视频 训练目的: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训练过程: 1、讲授合唱团纪律要求。 2、分声部,排队型。 3、欣赏合唱视频。 第二......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新闻,初步了解新闻消息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 通过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