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问题作为突破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为语文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力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致力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敢问。
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以后,最多的就是问题。天空、泥土、飞鸟,直到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其问题在于教师。教师不能为学生主动提问创造条件,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主动提问,都成为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不利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一种方法思想,树立自信心,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讲座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创设引趣激思情境,使学生爱问。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引趣激思情境,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课堂上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考试时,“答”代替了“问”。
要使学生爱问,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如:我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先让学生看一组画面:半碗米饭、一盒水彩颜料,一枚中队员标志,蚂蚁搬家的动画、落叶纷飞的情景。学生不禁问:“这些教师常见的,老师为什么让我们看?”“这每一个情景也许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吧?”“我们能不能把其中的几个情景组合起来编一个故事呢?”不难看出,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我准备了一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出问题。
三、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善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还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就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提问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要做好“总是的言传身教。如:”我在教《将相和》中的“绳池会”一段,只提了两个问题:(1)秦赵双方是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2)赵国在渑池之会的胜利归功于谁?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所提的问题自然还会表面化、肤浅化。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
问题意识是促使学生自立学习的好方法,只要教师正确定位,正确引导,不断改进,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问题意识体会
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心得体会
陈绍斌
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点经过多年的理解大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走进当今课堂,新的问题出现了,不少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学贵有疑。有位哲人对“人”这么诠释:第一、人是想问题的;第二、人是提问题的;第三、人是解决问题的。问题是人的灵魂、生活的发动机,也是聪明之本、智慧之源。没有问题,恰恰是平庸的根本原因、无能的客观表现。
针对这个问题我也认真的思考了一番,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学生没有问题意识的原因可能包括:
1.懒于提问题
2、没有思考的独立性。或者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学习积极性差,长期的惰性思维造成的
4、我们教师自己的问题意识没有培养起来。我们没有自己的问题,也是人云亦云或者“书云亦云”地在提问。很多时候提的问题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本上借来的,“备课资料”上怎么说就怎么问。
二、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做到:
1.师生关系要融洽,老师得放下架子,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让学生有话说,实话实说和学生平等地一起讨论问题。
2、要有目的地启发、引导、鼓励,培养学生的提问题能力
3、应该注意适时性
4、“问”是一种探究,教师要平等、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问题,“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冰释”,而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5、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好的问题,教师再适当地引导他们提高问题的价值。不能因为问题无意义而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6、要长期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不要随便反对他们,要多给鼓励,多教方法。宽容学生的错误,让他有信心,有胆子。
7、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可以引发讨论的契机
三、另外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将主动权放在学生身上的两个具体操作方法。
1、把学生分成两派,让他们互相提问,老师做裁判,看谁家的问题有质量;
2、由学生互相出题,出题过程中允许查阅资料,一定要扣紧课文重点,出题人要提供参考答案
逛完这学习园地后,觉得有必要多放一些视频资料特别是名师的精彩课例给我们学习,让我们从他们处理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切实的得到提高,本来我们就缺少面对面学习的机会,如果能在视频上多学点教学方面的知识,那也算能弥补这一遗憾。篇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联合关小学 臧志平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意义重大。在实践教学中我有一下收获与心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的桥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欲望,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自制动画教学课件、童话故事、精彩的谈话引入、激疑设疑等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和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探究阶段。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大多数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不例外。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结合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的,并把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看,为今后学生能正确地、独立地质疑奠定基础。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学会提问到善于提问,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知道“问什么”、“怎么问”,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鼓励和正确评价。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这时教师在关键处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当学生所学知识较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再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步保证提问的质量。具体做法:
①从课题切入,培养提问能力,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虽然有些问题本节课无法解决,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学生积极质疑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
②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于本课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解题方法;对于用已有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口头解答,对于本节课不能解决的,让学生课下研究,使学
生感到“问题”就存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必须的,拉进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课堂上呈现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在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了收集信息,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③深入读本,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质疑,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简洁文字表述,诱发新邃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着问题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精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探究兴趣。
④同中求异,提出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更新观念,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又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算法进行反思和质疑,促使学生优化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⑤挑战教材,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满足课本中的方法,而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是训练数学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应当加以鼓励、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找到新方法。
⑥发挥教材优势,提出数学问题,教材中有许多例题或练习题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提示,图文并茂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在场景中又蕴含着一个个的数学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的在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解决已经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或小组合作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为什么选择这些信息,再次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内化信息,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往往爱用粗心、马虎这类词语搪塞过去。其实,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每个孩子的错误是不同的,出错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面对错题,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改正,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在自我反思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道题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吗?等等,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理解问题中的潜在数学特征,能识别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学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观察身边的物和事,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知冲突,这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要适时引导。
(3)拓展应用,引进札记
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延伸阶段,是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把课堂时空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校园,走入社会。
应用拓展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常说的巩固练习,题目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与生活紧密联系。第二个层面:①是
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去实践,让学生学会做数学。②低段的学生,利用写数学日记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③关注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教学中往往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不断探索的激情篇三:学习《领导干部要有问题意识》的心得体会
学习《领导干部要有问题意识》的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领导干部这个称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是工作的前提;基石正确地发现问题是工作的基础;全面正确的认识问题是工作的本质;深入科学地分析问题是工作的精髓;积极稳妥地解决问题是工作的目的。
我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针对此次学习的内容,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自省自觉,深刻领悟到发现问题的迟与早、理解问题的深与浅、分析问题的主观与客观均取决于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在对工作的自省自觉中,发现尤其是包村工作中,村级领导对待百姓民生问题,总是存在“拆东墙补西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问题方式,这就致使百姓对问题解决结果的不满,从而引起了纠纷、上访、越级上访等,并且,他的连效反应就是暴行对村级干部、乡级干部的不认可,进一步影响全乡的经济、文化、精神文明等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是否具有正确的问题意识,是衡量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标志、领导方法的重要标志。这就强调新时期发展下,作为领导干部,时刻要拥有问题意识,只有有了正确的问题意识,才能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正视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将会时刻牢记问题意识、反复揣摩问题意识、正确运用问题意识。多进村
队,与百姓经常交流,认真听取民生、充分了解民意、切实做好民生,减少纠纷、上访等事件的发生,为我乡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篇四: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体会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体会
石门县维新镇中心学校 伍玉载 盛孝华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这话一点都不假,正如许多人见过苹果落地,唯有牛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许多人见过蒸汽顶壶盖,唯有瓦特从此发明了蒸汽机??要培养出一批有扎实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思考、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就要十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小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在这方面所作的尝试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他们的天性,也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它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今天,就应该大胆地打破过去的那种“教师权威”“ 书本至上” 的影响,课堂上一不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不怕打乱教学程序,给学生充分的宽松、自由的空间,让小学生敢于向教师提问。
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正确对待小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其次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交给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提问的方法,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⑴引导学生在预习教材知识点时提出问题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在预习中质疑提出有效的学习问题。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数学课题入手,围绕课题提出问题;二是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在联系处提出问题;三是从知识的重、难点入手,围绕重、难点提出问题。我们课题组的吴凤玲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如她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就是引导学生从上述三方面入手,学生成功地提出了“可用什么方法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什么叫做圆周率?”“求圆的周长有什么作用?”“圆的周长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有联系吗?”等这些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⑵引导学生在尝试做教材中的练习时提出问题。
学生课前预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做一做教材中的练习。学生在尝试练习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独立解决的题目。这时,教 师顺势引导学生把“难题”演变成为“问题”,也许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学习问题。
⑶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问题。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问题技巧,又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⑷引导学生在整理复习中提出问题。
整理复习是学生归纳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理复习中,边概括归纳,边查缺补漏,并针对缺漏知识提出学习问题。
⑸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设计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本来就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似曾相识的背景中萌发求知欲望,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学习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比教师更需要问题能力。因此,大力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是农村小学教师的一项长期任务。希望我们每一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起努力,激励学生敢于提问,教会学生善于提问,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意问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自制动画教学课件、童话故事、精彩的谈话引入、激疑设疑等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课题切入法
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例如,教学《年月日》时,由学生谈话引出年、月、日,先让学生说说对年、月、日有哪些了解,然后针对课题指导学生质疑:“对于年、月、日,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主动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
2.联系生活实际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平均数的问题,一些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我平均每分钟跳绳30下,那我今天每分钟跳绳可能超过30下吗?学生从生活中采集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
再如教学“加与减
(二)”一课时,联系春游作为素材,让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聂朗家离学校有多远?”、“杨萌家离学校有多远?”、“谁家近?近多少米?”、“杨萌家比聂朗家离峡浴河远多少米”??对于本课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解题方法;对于用已有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口头解答,对于本节课不能解决的,让学生课下研究,使学生感到“问题”就存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必须的,拉进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课堂上呈现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3.故事、游戏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地努力去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我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尝试用故事、游戏引入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为学生创造了“异想天开”的机会。
在教学《小数点移动》时,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孙悟空打妖怪”的情境。这道例题有四幅图组成,第一幅是孙悟空的金箍棒长0.009米,第二幅是金箍棒变成了0.09米,第三幅是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第四幅是最后金箍棒变成了9米。师:看了图,听了故事你想提篇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与体会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与体会
提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敢问、好问、会问、问题意识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成长有一种“怪”现象,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都能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不管对与否,提的问题也多。可是到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主动回答问题的也越来越少,学生“金口难开”“没有问题”的现象让我感到困惑和无奈。对此,我找学生们座谈,学生们实话实说:“老师提问,我们回答就行了,一直是这样。”“提出问题,说明自己学得不好,老师、同学会笑话。”这个在学生看来都司空见惯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为什么学生会变得都不爱提问了呢?我感到老师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学中提问者多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应当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回答或无法解释的地方,问题的提出者理所当然是学生。但目前课堂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而学生只需要回答问题,很少有主动提问的机会。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绕着自己的思维转。从“满堂灌”到教学提问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教师心底里只是将问题当做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其结果
是造成课堂上教与学的分离,教师讲的学生已经掌握,学生的疑点教师不知道。学生表面上在积极思考问题,实际上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
为此,我从2005年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验。我的做法是,首先培养学生敢问,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比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内容时,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地球公转动画素材,鼓励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看能不能把老师问倒。”课堂气氛立时活跃起来,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地球为什么会绕太阳转”“地球公转一圈要多久?”“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何?”“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结果?”等等。在过去的课堂上,这些问题都是由我提问的,现在则先让学生动脑找问题,思考问题,再带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要创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接近师生心理上的距离。
万事开头难,学生在不断鼓励下敢问了,这时候我又在想,怎样才能使学生们好问呢?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几乎没有给学生任何提问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只是“学答”而非“学问”。久而久之,学生天生的好问本能,就这样被我们教师一点点扼杀了。这时我开始向学生“灌输”: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说明自己动脑思考了,学习进步了。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学生时刻记住这样一句话:“今天你向老师提问题了吗?”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如此重复,不断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当然,我感到提倡敢问、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不要为提问而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从敢问、好问到会问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引导点拨。
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也提不出问题,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问。如: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未有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提问,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上提问,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从课题上质疑等。另外,我感到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倾向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因此,我在向学生提问时注意做好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提出问题做示范。比如在学习“纬线和经线”的内容时,当学生了解完经纬线的性质和经纬度的标定后,我又提出两个问题:“经度和纬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在没有标定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地图上如何判别?”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最后,我感到要做到会问,还要鼓励学生“问”的创新。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角
度、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如还是在学习“地球的公转”内容时,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公转总是倾斜着身子,这时我就引导学生针对地球公转倾斜着身子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就会提出如“地球绕太阳公转如果不倾斜身子会产生什么结果?”“如果倾斜的角度发生变化,又会产生什么结果?”等等,这些问题就明显提高了问题的质量,具有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带给学生进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做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更为可喜的是学生敢于质疑和否定了,他们不仅敢怀疑同学的观点,而且还敢于怀疑老师。同时,学生也让教师体会到了紧迫感,“逼”着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学识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学生“问”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问”出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学生自己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培养问题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史上几乎每一项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开始的。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
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强调问题意识不但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还能促使学生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会得以发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数学问题意识
二、理论依据
1、优质提问教学理论。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博士和贝恩·丹克特·萨特斯关于改善教学的观点;改革的关键问题是教师是否懂得学生必须通过思考来学习,教师是否懂得怎样激发,激励和支持学生的思考,学生必须通过思考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方式来形成自己的理解。以质疑为导向的课堂。“真正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理解并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时才会发生”这将指导我们创建以学生为中心。
2、“问题教学”理论。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是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基础上的。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理论,还要掌握这些结论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不应是教师给予而应是主动获取,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把学生置于认知活动的主体,同时也为学生成为建构活动的主体提供了条件,该理论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4、新课程理论,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但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些理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研究目标
1、力求通过研究,改变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听讲不会或不习惯质疑,只会被动接受不善主动探究的现状。培养学生强烈的数学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在主动质疑,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唉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学好数学、获得发展。充分体现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为推进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
第四篇:问题意识学术创新
盯着问题抓工作,注重把学习调研成果向实践转化,深入基层抓问题,理清思路谋发展。他们把教学和科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一个个地研究解决的办法,真正使学习实践的过程变成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过程。
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事物发展的链条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关键环节。如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无时不在,问题无处不在,矛盾是问题的源泉,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对待问题,态度不同,结果迥异。有的对问题采取唯物主义态度,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揭露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勤于解决问题。所以在部队,有“发现问题是水平,揭露问题是觉悟,正视问题是胆识,解决问题是政绩”之说。有的对问题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不会发现问题,不愿触及问题,不敢直面问题,往往等问题成了堆,或出了问题再去“亡羊补牢”。有的对问题采取排斥主义态度,不仅自己不去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还惧怕和反对别人指出问题、揭露问题。其实,问题犹如人身体的疾患,只有及时发现并加以根除,才能赢得健康。而讳疾忌医,只能加重病情,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保持对问题的警觉,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对我们青年教师辩证思维能力和客观认识事物能力的检验。对现实问题采取麻木不仁、自满自足和故步自封的态度,回避矛盾,掩盖问题,不仅有违求真务实的要求,而且到头来自欺欺人,成为个人进步和事业发展的阻滞因素。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中发展进步的。我们一切工作的本质特征,也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早就说过:“世界史本身,除了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又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准确而鲜明地阐明了问题本身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问题具有开拓新知的价值,发现问题往往是进步的开始。把问题当作财富,不仅是成功者践行和推崇的成才之道,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盯着问题开展工作,不仅是事业取得成功的秘诀,也是确保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客观上,问题可能是缺陷,也可能是失误、短板,也许会成为事业发展、工作进步的桎梏和瓶颈。但只要人们认识到它的存在,并致力于真正去解决它、攻克它,我们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一笔财富。问题解决得越及时、越主动,财富的价值就越大。培养这种可贵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奏效的。要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靠坚持不懈的党性锻造;靠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养成;靠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实践与思考。舍此,别无他途。
学术创新中的主要逻辑问题
学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简化为三个程序: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证明问题。发现的问题应是别人在其研究过程与成果中表现出来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的错误、片面性、不科学、不系统问题。具体说就是所用范畴或没界定,或界定错误,或不准确;或概念属种关系错误;或判断有误(周延与否、类型与真假问题等);或偷换概念,违反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或推理论证有误;或研究方法不当,等等。解析问题在于按逻辑要求对问题进行定性定位与分化研究。具体说就是提出假设(命题)、界定概念、理清上下位概念的。逻辑关系等。证明问题主要是选好恰当的逻辑方法。具体说就是用演绎法还是归纳法,类比法还是假设法,分析法还是综合法,系统论法还是决策的方法,逻辑语言学方法还是数学方法或逻辑哲学方法,还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等等。总之,学术创新的全过程大都跟形式逻辑的规律、规则与方法密切相关。所以要在学术上创新,就必须很好地遵守与运用形式逻辑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第五篇:大学生环保意识问题及建议
一、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问题及建议
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大多数学生在校内环保意识好,但到校外却没有好的环保意识,受环境影响较大。调查问卷显示,40%的学生环保意识好,对环保知识能够清楚的了解,38%的学生环保意识一般,对环保知识有所了解,22%的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对环保知识缺乏。这说明,在环保知识方面的问题需解决,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一些与环保知识有关的课程。二是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等工作,并写上感受。三可以让学生向周围的同学或亲人讲解环保知识,加深知识的印象。
二、大学生文明程度的问题及建议
从调查情况看32%的大学生文明程度好,对“课桌文化”表示不好,破坏公物,53%的大学生看到街上有人随地乱吐痰,会在心里默念好恶心。15%的大学生则对说脏话的态度是无所谓。这说明,对随地吐痰、说脏话等问题需解决,应对学生讲解此方面的话题,让大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观点。
三、大学生对公德教育的理解问题及建议
从调查情况看,只有4%的大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德教育,23%的学生则表示无所谓,93%的学生对公德教育则不理解。由此说明,在公德教育方面的问题需解决。为此,应该加大公德教育的力度。
大学生是一个大群体,社会的一分子,只有多数个体的素质好了,才能形成良好素质的群体,才能有良好形象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