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1.无疑可问。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2.不敢问。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3.不知怎样问。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4.没有机会问。课堂上大多数的教与学行为均有教师或部分优生包办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1、学生不愿意提问。
学生不愿意提问,其中不仅有主观的原因,而且还有客观上的原因。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学生往往对提出与应试教育有关的科学问题表现出明显的内容选择的心理倾向,他们提出问题的价值取向往往否定考试范围外的科学问题,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不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有“超出考试范围的嫌疑”,于是不愿意提出这些问题,认为只要解答课本、老师练习中的科学问题即可,免得浪费时间。学生不会提问。会不会提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生疑能力。生疑能力越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越有
深度和能力,所提问题更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从一定角度而言,提出好问题(哪怕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并公诸于众比解决它更重要。
学生不敢提问。
学生的问题来源除了自己提出外,更多的是来源于课本、参考资料、和老师的提问。目前,很多学生对提出问题环节的胆识较为薄弱的是:不敢大胆质疑课本、参考资料和老师的问题,当他们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往往首先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权威 的崇拜心理往往削弱了学生提出质疑的胆识,这也与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模式有关。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儿童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问题”会越来越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来不提问题,二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三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教材教师权威的慑服。统一的教材权威和公认的教师知识权威已使学生驯服。面对“无可置疑的东西”,学生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敢有什么问题。2.教师教学的遏制。教师灌输教材、教案,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给学生产生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奉行“目中无人”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与策略。有些教师视提问为干扰,讽刺、挖苦,导致学生不敢、不愿提问。
3.现代课程的迷失。现代课程价值取向倾斜于科学理性,缺乏人文精神。片面夸大了科学的作用与功能,过于迎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忽略了作为人的受教育者的存在和需要,学生被置身于一个单调、枯燥、冰冷,没有“意义”的知识世界,得不到人的“终极关怀”。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得不到弘扬和拓展。
4.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关注的是纯记忆的知识。在“书山题海”中,学生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
5.传统文化的阻扰。其一,“述而不作”的传统儒家文化使人们形成了一种保守的心理态势;遵从中庸之道,也抑制了个性发展。其二,“官本位”思想要求人们服从权威,不要轻易质疑,束缚了人们问题意识的产生。其三,重视让学生掌握精深的知识,不重视创新和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现状分析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现状分析
摘要: 现代社会随着离婚率的升高,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国内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也分别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离异家庭学生来说,如何从教育入手,有效地矫正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心理素质问题,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揭示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多方面心理素质问题,以帮助父母离异的学生调试自己的心理,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离异家庭 心理素质 现状分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由于离异家庭学生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他们对世界和自我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适度,意志坚定,行为正确,个性健全。
一、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成就动机与挫折力、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矛盾。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仅要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而且还要面临着现代社会上的许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变化以及一些不正之风的冲击与挑战。然而,他们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离异家庭学生,在面对这些诸多压力的同时还必须承受着父母离异、家庭破碎的痛苦。这些压力无情的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从而导致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个性问题。[1]
(一)人际交往问题
这群特殊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交往能力,他们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都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未来不利的影响。其中,这些不良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卑与孤僻
由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形式影响着人们,一般来说,离婚对中国人来说大都被看做不光彩的事情。对于中学生来说,因其思想意识尚不成熟,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各种事物。当父母离异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离婚当成见不得人的事儿,忌谈、忌问。然而,中学生在情感方面又特别的敏感。当他们看到别人受到父母的抚爱时,自卑心理便宜油然而生。与此同时,他们还可能被别人奚落、嘲笑,近而形成自卑心理,认为“没人在爱我了”。由于这个时期中学生的自尊心极强,当他们被奚落、嘲笑时,他们在面对他人时便会产生敌对、反感等不良情绪。因此,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便产生了自卑感,进而逐渐变得孤独、不合群。
2、恐惧与敌对
恐惧心理也是离异家庭子女常常表现出的一种心理体验,这主要是由于父母在离婚前一般都经过长时间的唇枪舌战、互相伤害,不可协调后,才决定离婚。因此,孩子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将使他们失去依赖感和安全感。进而他们对周围的变化都会产生敌对和恐惧。在生活中,他们敌对心理除了表现为与同学经常发生争执和产生攻击行为处,更明显地表现为与老师的敌对,不合作行为和抵触情绪。
3、抑郁与痛苦
离异家庭的学生,一般都表现出抑郁的情绪,尤其是内向性格的学生更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父母离婚给予子女带来了不良情绪体验,心情不愉悦,不舒畅。在父母离婚后,这些孩子可能陷于单亲、分居、再婚等处境的家庭。面对这些巨变,他们变得很困惑,不知所措。他们大多数在家庭中没有选择的权利,一切都由父母安排,他们只能忍气吞声的顺从。因此,他们年幼的内心深处就变得抑郁和痛苦。在行为表现上不愿与父母沟通,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什么事情都压抑在心理,不愿和周围的任何人吐露,进而变得郁郁寡欢,独自承受各种痛苦。这样日积月累,他们的心灵就像一只“闷葫芦”,与人隔绝,把所有的苦闷都压在心里。[2]
(二)学习问题
厌学,是离异家庭学生的一个共同特征。由于他们与家人、同学、老师的关系不融洽、不和谐,进而使他们的情绪落入低谷,对任何事物都感到百无聊赖,因此也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由于离异家庭学生的挫折感强烈,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畏惧,加之升学的压力,在这严峻的压力下,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他们在面对这些压力时往往无以应对,所以只能选择逃避、退缩。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厌学情绪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成绩也就下滑。
(三)个性问题
健全的个性心理应该主要包括:自尊自爱、独立自主、开拓进取、意志坚强、较强的耐挫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然而,健全的个性恰恰是离异家庭学生缺乏的。由于父母的离异,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抹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在他们的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惹事、打架、抽烟、迷恋网络,甚至是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的事。由于孩子思想单纯,加上父母离异后疏于管教,他们会无意识的参与一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这对于孩子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雅的生活是极大的冲击。
二、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各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更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造成当前这种状况,主要是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目前,大多数父母的文化素养还很低,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欠缺。总的来说,离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有三种倾向:
1、不问不管型
父母离异后,监护方除了独自承担家庭重担处,还要忙生计,于是无暇照顾子女,对孩子的事情不理睬,甚至有的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平时也极少与孩子沟通交流。他们把孩子扔给父母或亲戚朋友之后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他们这样对孩子心灵的忽视,会让孩子“没人在爱我”的情感更为强烈,他们的自卑感与孤独感会倍增。
2、百依百顺型
父母离异后,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失去过多,就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即使是偶尔教育也只不过是简单的说教,对孩子一些任性、错误行为依然是听之任之。由于家长缺
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他们出现的异常行为并不加以重视,只是一味的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父母只重视孩子物质生活的关心,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任性,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处处都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3]
3、怨天尤人型
一些监护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负担,自己的累赘,影响了自己重新组织家庭。于是,他们就埋怨孩子,怨恨另一方,只要遇到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将气撒在孩子身上,用棍棒教育孩子,用语言攻击对方。这很容易造成孩子恐惧、压抑,甚至敌对、厌恶家庭的情绪。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尽管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学生出现心理素质问题的直接原因,但是,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对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心理素质教育意识淡泊,这也是离异家庭学生产生心理素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应试教育仍占统治地位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还没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以及落后的办学条件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严重滞后。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更没有落到实处,应试教育仍然是中小学教育的突出特征。在学校考试成绩压倒一切,因为社会、家庭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得学校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来评价老师的水平能力,老师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更有甚者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成绩好一切就好,成绩差就被冷落、歧视、孤立,甚至被排出集体之外。
然而,大多数离异家庭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他们在家庭的精神支柱已经没有了,在加上学校因成绩不理想而被老师同学歧视、孤立,缺少别人的赏识和尊重,这更容易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性格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时间长了会导致他们的个性畸形发展。
2、课程资源单一,新课改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新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它依然重视应试教育,课程资源依然单一,严重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校先进设施匮乏,学生失去了丰富的课内外生活,他们面对的只是枯燥、乏味的课本。加上新课改下的小组教学、合作教学等新教学模式以及坚持“以生为本”的科学工作理念都流于形式,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丰富的课堂生活。
然而,对于离异家庭学生来说,丰富的课堂生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极为重要。它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团结精神。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一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有所欠缺,甚至还存在教师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如一些简单专制型、放任型和惩罚型的工作作风依然存在。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自己不良品德的认识和纠正,老师也不能给学生及时、正确的引导,从而耽误对学生教育的良好时机,使其错误的发展下去。
学生在这些教师不良作风的影响下,会逐步形成易怒、不愿合作、依赖性强、推卸责任、失去自信等内在的心灵创伤。而这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总之,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问题,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用我们的爱心去填补孩子心灵的缺失,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使他们在消极中鼓足勇气,在困境中突围前进,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暖,感受到世界充满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善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1998年8月
[2]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7月
[3]王晓娜,浅谈离异儿童的教育,2007年11月
第三篇:初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和解决方案
一、自身因素:(一)自控能力弱
自控能力不能理解为消极的自我约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使人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逐步形成的。
常见的学生自控能力薄弱的现象有一下几点: 1.上课不注意听讲
许多学生精神不易集中,往往刚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作笔记,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刚刚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学生前一天晚上开夜车到很晚,白天上课更不能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甚至因为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就利用第一节课或其他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堂上完成这些事情,也有学生干脆做学习以外的事情。
2.一心二用 一些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3.易被外界事物影响
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成绩下滑。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亦讲亦学。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独角戏”的授课尴尬,也可以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走神的可能性。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敏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举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下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怕提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在学生作题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保证学生答题的连贯性,可以采取限制时间、优化作题方法等的方式督促学生有时间概念,全神贯注在题目上。关注学生做题的弊端,在哪些问题上容易绕弯路,多准备几种解题思路,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易理解题目。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不妨试试游戏或实验等实物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要排斥学生上网,可以给学生一些学习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再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灵活掌握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当的学习方法:
1.死记硬背,理论与实际脱离
死记硬背是一种最低级的学习形式,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喜欢实验课和操作课,不关心现实生活。
2.不注重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过的知识没有合理的结构,只能像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它们没有掌握知识间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3.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无计划,学习时不会科学利用时间,不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开夜车,上课时常常犯困。
学习缺乏计划性是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的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4.不重视学习的基本步骤
比如预习,学生很少预习,或者不知道怎么预习,不明白预习的意义。他们不知道如果能够有效预习,就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听课,能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和难点上,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体会思维的乐趣。比如,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觉得自己上课听懂了,直接拿出作业来做,很少将上课的笔记整理一下、例题独立做一遍、老师讲的重难点拎一下。这样,可能由于不会做而产生挫败,也会隐藏很多自己学习中的盲点,导致其学得太浅而没有内化为能力。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学生要么不订计划,想到哪里学到哪里,缺乏规划,要么订了计划难以执行。他们不懂一个好的计划对于学习的帮助,也不清楚如何去订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序低效,从而导致出现学习方面的许多问题。
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英语等识记类知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记忆的技巧,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老师应给学生多做辨析,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应善于总结。对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老师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思路,多引例题,保证学生在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再练习,让学生尽快树立学习的信心。
老师应首先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归纳,清楚知识点间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新知识平缓的连接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过多压力。
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应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既不过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也不让学生过度轻松,题目强度适中,尽量避免采用题海战术,不致让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反感情绪。
可以强制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内容不必过多,但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努力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引进新课程,不会让学生有突兀的感觉。要求学生做好课后复习,特别是技巧性的解题思路要反复消化,才能在下次作题中有所帮助。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如果学生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的话,则很可能造成方法不当,因为正确的方法首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对自身认识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在学习方法上就很有可能盲目模仿别人,强己所难,身心棋疲。所以,可以说,认识自己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前提。
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性特征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性。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是适合自己的个性特征的,别人的方法仅是参考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个学习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种成功学习的方法。有的人喜欢呆在空旷的大房间里看书,有的人喜欢缩在狭小的房间里看书,而有的人喜欢躺在草地上看书,只要学习效果好,这些方式本身都无可厚非。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的“生物钟”是不同的,应该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然后把艰深的学习内容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可能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属于“百灵鸟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要求
了解学生整体,是指教师能从宏观上熟知当代青少年学生群体所呈现的共性特点,以便对学生个体进行教育时,做到高屋建瓴,更富有全局性和针对性。了解学生整体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当代青少年学生个性特征的显著变化。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几乎是清一色的独生子女(尤其在城市)。独生子女所处的特殊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使他们形成了与以往中小学生显著不同的个性特点。就弱点方面来说,比较突出的是:唯我独尊,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较差。这种消极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自由散漫,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不强;有攀富比阔思想等等。
2、了解当代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青少年学生,从整体上看,他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学生的道德追求呈世俗化倾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十分渴求真善美,容易被真善美的事物所打动、所感化,这是他们在道德情感上表现出来的共性。
3、了解当代青少年学生思维状况的微妙变化。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脑的机理及功能正在产生微妙的影响。当代青少年学生对视听效果强烈的娱乐活动更乐于参加,也更易于接受。与之相比,他们对读书听课便觉得枯燥乏味。由此我们就不能笼统地把学生一度厌学喜乐视为不思进取,品行不端,而应积极疏导,讲明道理,使他们尽可能远离游戏厅,节制看电视。同时,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 “乐学”,进入“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四)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在现在学生的话题中关于理想的讨论比较少了,学生更原意谈谈网络游戏、明星八卦或者身边的奇闻趣事,理想有时候在他们口中变得十分可笑。有些学生说:“想这些干嘛,想了也没用,走一步算一步”,有的学生能说出未来想做什么,但是比较模糊。比如想当医生,是因为当医生能挣大钱等等。这一方面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理想的培育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家庭教育有关。当一个人缺乏理想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他是很难真正努力起来的。
教师在激发学习动机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新颖,富有启发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通过学习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2、利用学习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学者鲁斯.亨利说过:“每天都知道自己学习成果的学生,成绩能大幅上升。”不管成绩好坏,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都有一种迫切了解的要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当堂所学的知识当堂就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了多少。反馈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出点滴进步,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加以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反馈信息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3、组织竞赛和考试。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它利用人们自重的需要,获取成就的需要。能极大地激发人们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考试是一种对学习的检查,但也是一种竞赛(竞争)。一般讲它能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但过多的竞赛和考试有时反而会起反作用,也可能导致错误动机的滋长。因此要注意下列几点:A,要立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赛次数不宜过多,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不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为佳。B,题目不宜过难,出题应该考虑调动中下水平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学习潜力,树立学习信心。C,要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克服一些学生的优越感和自卑感,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其错误的动机。
(五)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果,有计划无行动。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或同学多鼓励、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薄弱状态。意志薄弱是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中最大一个缺陷,它既是后进生“屡教不改”的一个因素,也是导致学习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是坚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过去我们对后进生的教育,往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而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却做得很少。我们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是课内的“三定”、课余的“三闲”和课外的“二锻炼”,即:在课内的学习上,要定目标、定内容、定时间,在课余生活方面要控制闲话、闲思、闲事,而在课外活动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劳动锻炼和体育锻炼。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觉得这些做法不仅能够强化后进生的意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劳动观念。
(六)心理因素 1.挫败太多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或者几乎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多的是挫败的痛苦。家长和部分老师更是喜欢用“打击”学生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奋进。比如,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更加优秀的孩子比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奋起直追;有的老师喜欢用难题来考倒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还差很远,应该更加努力。这样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却十分不科学,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就说明当一个人屡受挫折之后会感觉没有希望而放弃努力。
2.抵触情绪
对于青少年的抵触行为笔者认为可分为两大类。即: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所谓的显性行为就是当学生的爱好、追求得不到认可,受到限制甚至反对时表现的一种以行为反应不顺从的反叛行为,往往表现为桀傲不训,当面顶撞或背后破坏、逃学等。另一种抵触情绪是无明显的行为举动,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一般难以发现,即所谓的隐性行为。它往往表现为害怕学习、厌世,干什么都无兴趣,整天萎靡不振,甚至有自残和轻生的念头,有时这种心理上的反应会以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如头晕、烦燥等症状。事实上发生隐性行为时其本人一般都无抵触情绪,但这种无意识的不抵触情绪又确确实实地存在,只不过渗透到日常的行为中或自身的生理反应中。最常见的抵触情绪有以下几点:
(1)对个别学科没有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善于逻辑分析而有些喜欢文学类学科,如果初学没有建立充分的信心,就可能导致后期一学就烦,一学就厌。
(2)与该学科老师相处不融洽,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或不认可,甚至有矛盾。有些学生虽然很努力学习,却得不到老师充分认可,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让学生一见到老师就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听老师的话,甚至故意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
(3)厌学,学习学不进去,心烦,急需有个压力排遣的方式或地方,但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过高要求,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压抑自己,虽然有时候也想学,但是就是无法付诸行动。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学习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能达到的学业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那么大多数学生是被挫败的。在平时的教学教育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为每个学生创设符合他特点的成功体验,多用“肯定技术”(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表扬)肯定学生,那么无论怎样程度的学生都可能在学校感受到被关注、被肯定,产生愉悦感。
另外,我认为初一阶段是关键阶段,大多数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会有不适应感,但是大多数学生在新生阶段还是有较高的学习欲望和成就动机的,所以在这个阶段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有效的指导来适应调整,不适宜安排频繁难度较大的考试和精确的排名挫败学生。
还有,各学科老师上课要利用好“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最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上好第一堂课,并且建立好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习兴趣。
3.早恋,对爱情缺乏理解,却急于尝试,一旦双方出现感情危机,成绩往往迅速下滑;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时容易心不在焉,影响学习成绩,易对双方造成深深的伤害。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对策:
(1)对于处在“朦胧期”的孩子
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与异性同龄孩子的交往中要大方、诚恳,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而与成年异性交往,不宜过分亲昵。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于儿子要特别注意,适度亲近,不要过分。
(2)对于处在“爱慕期”的孩子 要教育孩子尊重异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仪表和文明礼貌,多关心班级集体的事情,为集体出力,男女同学坦诚合作。不随便盯着异性同学。这时期正是性渐渐成熟的时候,要配合学校进行科学的性心理教育,正确对待性心理现象,避免因生理现象而出现盲目紧张和盲目好奇。父母要认认真真、大大方方地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和正确对待的方法。
(3)对于处在“初恋期”的孩子
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多参与群体活动,尽量减少与异性同学单独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不要跟某一位异性同学过多地单独接触,避免萌发初恋之情,牵扯精力,影响学业和全面发展。教育孩子与异性交往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便逗闹,不动手动脚。
(4)对于处在“钟情期”的孩子
要教育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用意志力克服自己与异性交往感情需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做有远大抱负的青年人。让孩子懂得“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成人成才的关键。要正面严肃地对孩子进行婚恋观的教育,排除不正确思想意识的干扰。
二、外界因素
(一)家庭教育——父母高要求但缺乏有效教育
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能够有好的前途,在“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的话语模式下对孩子提出要求。在小学阶段,孩子能够比较听话,加之学习难度较小,能够满足父母的要求。学生也就把自己学习的目标理解为是“父母让我学习好的,我学得好他们会高兴”。进入初中,一方面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压力增大,另外一方面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父母的权威性变弱,当父母只一味高要求,却缺少有效的沟通去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更缺少有效的引导去帮助孩子面对困难时,学生“为父母而学习”的动机就显得很弱小,学生一下子丧失了有动力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理由。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我们都能理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揠苗助长。学习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不仅是努力的结果,也要因材施教。不同阶段的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作为家长,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整体把握孩子的情况,按照自己孩子的条件,来制定期望。如果过高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不仅不能激励孩子更加进步,反而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是孩子产生厌学、抵触心理等不良反应。
(二)周围学习氛围不良
班级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周围同学朋友学习气氛不浓,成绩都不出众;家庭环境不适合学生学习,家庭环境比较嘈杂,父母经常外出,容易让学生感到孤单,易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客观因素,我们只能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积极地调节自身与孩子的关系,多鼓励孩子,了解孩子的状况,对症下药。在学校,教师应该起到维护班中学习氛围,鼓励积极向上的学生,帮助、劝导后进的同学。在班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遏制不良风气的增长。
第四篇:初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初中生的学习现状
(一)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逐步形成的。
常见的学生自控能力薄弱的现象有一下几点: 上课不注意听讲
精神不易集中,往往刚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作笔记,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刚刚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学生前一天晚上开夜车到很晚,白天上课更不能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甚至因为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就利用第一节课或其他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堂上完成这些事情,也有学生干脆做学习以外的事情。2.一心二用
一些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3.易被外界事物影响
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成绩下滑。
亦讲亦学。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独角戏”的授课尴尬,也可以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走神的可能性。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敏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举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下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怕提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在学生作题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保证学生答题的连贯性,可以采取限制时间、优化作题方法等的方式督促学生有时间概念,全神贯注在题目上。关注学生做题的弊端,在哪些问题上容易绕弯路,多准备几种解题思路,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易理解题目。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不妨试试游戏或实验等实物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要排斥学生上网,可以给学生一些学习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再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灵活掌握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
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当的学习方法:
1.死记硬背,理论与实际脱离
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喜欢实验课和操作课,不关心现实生活。2.不注重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过的知识没有合理的结构,只能像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它们没有掌握知识间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3.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无计划,学习时不会科学利用时间,不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开夜车,上课时常常犯困。
学习缺乏计划性是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
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的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4.不重视学习的基本步骤
学生很少预习,或者不知道怎么预习,不明白预习的意义。他们不知道如果能够有效预习,就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听课,能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和难点上,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体会思维的乐趣。比如,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觉得自己上课听懂了,直接拿出作业来做,很少将上课的笔记整理一下、例题独立做一遍、老师讲的重难点拎一下。这样,可能由于不会做而产生挫败,也会隐藏很多自己学习中的盲点,导致其学得太浅而没有内化为能力。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学生要么不订计划,想到哪里学到哪里,缺乏规划,要么订了计划难以执行。他们不懂一个好的计划对于学习的帮助,也不清楚如何去订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序低效,从而导致出现学习方面的许多问题。
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英语等识记类知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记忆的技巧,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老师应给学生多做辨析,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应善于总结。对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老
师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思路,多引例题,保证学生在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再练习,让学生尽快树立学习的信心。
老师应首先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归纳,清楚知识点间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新知识平缓的连接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过多压力。
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应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既不过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也不让学生过度轻松,题目强度适中,尽量避免采用题海战术,不致让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反感情绪。
可以强制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内容不必过多,但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努力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引进新课程,不会让学生有突兀的感觉。要求学生做好课后复习,特别是技巧性的解题思路要反复消化,才能在下次作题中有所帮助。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如果学生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的话,则很可能造成方法不当,因为正确的方法首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对自身认识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在学习方法上就很有可能盲目模仿别人,强己所难,身心棋疲。所以,可以说,认识自己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前提。
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
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性特征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性。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是适合自己的个性特征的,别人的方法仅是参考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个学习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种成功学习的方法。有的人喜欢呆在空旷的大房间里看书,有的人喜欢缩在狭小的房间里看书,而有的人喜欢躺在草地上看书,只要学习效果好,这些方式本身都无可厚非。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的“生物钟”是不同的,应该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然后把艰深的学习内容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可能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属于“百灵鸟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要求
了解学生整体,是指教师能从宏观上熟知当代青少年学生群体所呈现的共性特点,以便对学生个体进行教育时,做到高屋建瓴,更富有全局性和针对性。了解学生整体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显著不同的个性特点。就弱点方面来说,比较突出的是:唯我独尊,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较差。这种消极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自由散漫,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不强;有攀富比阔思想等等。
能远离游戏厅,节制看电视。同时,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 “乐学”,进入“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四)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在现在学生的话题中关于理想的讨论比较少了,学生更原意谈谈网络游戏、明星八卦或者身边的奇闻趣事,理想有时候在他们口中变得十分可笑。有些学生说:“想这些干嘛,想了也没用,走一步算一步”,有的学生能说出未来想做什么,但是比较模糊。比如想当医生,是因为当医生能挣大钱等等。这一方面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理想的培育丰富多彩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新颖,富有启发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通过学习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2、利用学习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学者鲁斯.亨利说过:“每天都知道自己学习成果的学生,成绩能大幅上升。”不管成绩好坏,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都有一种迫切了解的要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能他如果人体感染人个人太感人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当堂所学的知识当堂就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了多少。反馈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出点滴进步,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加以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反馈信息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3、组织竞赛和考试。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它利用人们自重的需要,获取成就的需要。能极大地激发人们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考试是一种对学习的检查,但也是一种竞赛(竞争)。一般讲它能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如果人体个人让人给个人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但过多的竞赛和考试有时反而会起反作用,也可能导致错误动机的滋长。因此要注意下列几点:A,要立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赛次数不宜过多,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不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为佳。B,题目不宜过难,出题应该考虑调动如果人体个人股 如果人 学习信心。C,要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克服一些学生的优越感和自卑感,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其错误的动机。
(五)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果,有计划无行动。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或同学多鼓励、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薄弱状态。
意志薄弱是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中最大一个缺陷,它既是后进生“屡教不改”的一个因素,也是导致学习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是坚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过去我们对后进生的教育,往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而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却做得很少。我们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是课内的“三定”、课余的“三闲”和课外的“二锻炼”,即:在课内的学习上,要定目标、定内容、定时间,在课余生活方面要控制闲话、闲思、闲事,而在课外活动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劳动锻炼和体育锻炼。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觉得这些做法不仅能够强化后进生的意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劳动观念。(六)心理因素 1.挫败太多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或者几乎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多的是挫败的痛苦。家长和部分老师更是喜欢用“打击”学生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奋进。比如,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更加优秀的孩子比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奋起直追;有的老师喜欢用难题来考倒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还差很远,应该更加努力。这样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却十分不科学,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就说明当一个人屡受挫折之后会感觉没有希望而放弃努力。2.抵触情绪
对于青少年的抵触行为笔者认为可分为两大类。即: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所谓的显性行为就是当学生的爱好、追求得不到认可,受
到限制甚至反对时表现的一种以行为反应不顺从的反叛行为,往往表现为桀傲不训,当面顶撞或背后破坏、逃学等。另一种抵触情绪是无明显的行为举动,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一般难以发现,即所谓的隐性行为。它往往表现为害怕学习、厌世,干什么都无兴趣,整天萎靡不振,甚至有自残和轻生的念头,有时这种心理上的反应会以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如头晕、烦燥等症状。事实上发生隐性行为时其本人一般都无抵触情绪,但这种无意识的不抵触情绪又确确实实地存在,只不过渗透到日常的行为中或自身的生理反应中。最常见的抵触情绪有以下几点:
(1)对个别学科没有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善于逻辑分析而有些喜欢文学类学科,如果初学没有建立充分的信心,就可能导致后期一学就烦,一学就厌。
(2)与该学科老师相处不融洽,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或不认可,甚至有矛盾。有些学生虽然很努力学习,却得不到老师充分认可,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让学生一见到老师就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听老师的话,甚至故意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
(3)厌学,学习学不进去,心烦,急需有个压力排遣的方式或地方,但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过高要求,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压抑自己,虽然有时候也想学,但是就是无法付诸行动。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学习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能达到的学业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那么大多数学生是被挫败的。在平时 的教学教育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为每个学生创设符合他特点的成功体验,多用“肯定技术”(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表扬)肯定学生,那么无论怎样程度的学生都可能在学校感受到被关注、被肯定,产生愉悦感。
另外,我认为初一阶段是关键阶段,大多数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会有不适应感,但是大多数学生在新生阶段还是有较高的学习欲望和成就动机的,所以在这个阶段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有效的指导来适应调整,不适宜安排频繁难度较大的考试和精确的排名挫败学生。
还有,各学科老师上课要利用好“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最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上好第一堂课,并且建立好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习兴趣。
3.早恋,对爱情缺乏理解,却急于尝试,一旦双方出现感情危机,成绩往往迅速下滑;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时容易心不在焉,影响学习成绩,易对双方造成深深的伤害。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对策:
(1)对于处在“朦胧期”的孩子
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与异性同龄孩子的交往中要大方、诚恳,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而与成年异性交往,不宜过分亲昵。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于儿子要特别注意,适度亲近,不要过分。
(2)对于处在“爱慕期”的孩子
要教育孩子尊重异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仪表和文明礼貌,多关心班级集体的事情,为集体出力,男女同学坦诚合作。不随便盯着异性同学。这时期正是性渐渐成熟的时候,要配合学校进行科学的性心理教育,正确对待性心理现象,避免因生理现象而出现盲目紧张和盲目好奇。父母要认认真真、大大方方地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和正确对待的方法。
(3)对于处在“初恋期”的孩子
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多参与群体活动,尽量减少与异性同学单独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不要跟某一位异性同学过多地单独接触,避免萌发初恋之情,牵扯精力,影响学业和全面发展。教育孩子与异性交往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便逗闹,不动手动脚。
(4)对于处在“钟情期”的孩子
要教育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用意志力克服自己与异性交往感情需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做有远大抱负的青年人。让孩子懂得“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成人成才的关键。要正面严肃地对孩子进行婚恋观的教育,排除不正确思想意识的干扰。
二、外界因素
(一)家庭教育——父母高要求但缺乏有效教育
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能够有好的前途,在“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的话语模式下对孩子提出要求。在小学阶段,孩子能够比较听话,加之学习难度较小,能够满足父母的要求。学生也就把自己学习的目标理解为是“父母让我学习好的,我学得好
他们会高兴”。进入初中,一方面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压力增大,另外一方面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父母的权威性变弱,当父母只一味高要求,却缺少有效的沟通去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更缺少有效的引导去帮助孩子面对困难时,学生“为父母而学习”的动机就显得很弱小,学生一下子丧失了有动力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理由。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我们都能理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揠苗助长。学习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不仅是努力的结果,也要因材施教。不同阶段的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作为家长,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整体把握孩子的情况,按照自己孩子的条件,来制定期望。如果过高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不仅不能激励孩子更加进步,反而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是孩子产生厌学、抵触心理等不良反应。
(二)周围学习氛围不良
班级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周围同学朋友学习气氛不浓,成绩都不出众;家庭环境不适合学生学习,家庭环境比较嘈杂,父母经常外出,容易让学生感到孤单,易产生厌学情绪。挺好听
第五篇:大三学生现状分析
大三学生现状分析
我本人现在是一名大三学生,如果有人说大学里面哪一年最重要,我肯定会说是每一年,如果非要我从中四选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大三是关键,经历过大一的懵懂,大二的浮躁,大三的学生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开始正视自己毕业以后的发展问题,考研,就业,出国成为同学们从不离口的话题。
到了大三,自然会形成不同的群体,有学习一直很优秀的,有沉迷网络游戏的,有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也有各类比赛崭露头角的。一些学生已经小有成果,开始沾沾自喜,也有一部分人因为两手空空而变得自暴自弃。而我就是两手空空的那个,但我并没有自暴自弃,我很享受大学生活,毕竟在人的一生当中,除了童年以外,就只有大学生活最悠闲了,在大学里,没有那么的利益与势力,同学之间相处也还没有那么多的虚伪,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机与算计;在大学里,交朋友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
大三是个分叉口,未来道路的选择多是在这时候确定的:考研?就业?考证?出国?自主创业?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如何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很重要,今后要选择怎样的路所需要做的准备也是有区别的。
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本科文凭贬值,在就业市场上不占优势,是否继续深造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其教育质量相对下降,供给量与需求量不均衡,研究生文凭作为筛选人才的标杆作用逐渐弱化,是否值得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精力进一步完成研究生教育也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弥补自身在学校所学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落差的不足,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考证,而为应对考证,许多在校大学生未能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社会培训的关系,请假、逃课参加“速成班”,并且通过死记硬背获取证书,偏离储备更多知识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原意,这种行为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然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考研。因为他们会考虑多方面,从家庭方面讲,在一定程度上,学历越高,相应的社会地位越高,在精神层次上家庭成员越会得到
相应的满足。从个人角度讲考研有利于缓解本科就业压力,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学成后所站起点相应提高,工资待遇、升职机会等较本科生多,为日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另外在本科阶段中存在着不少对就读专业不喜欢、不适合的同学,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改变专业方向,弥补本科所学专业的缺憾,完成职业规划的梦想。
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毕业后就直接就业,在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同学从家庭方面考虑,减免了对研究生时期所要投入的经济上或是精神上的投资,减缓了家庭的压力。于个人而论,避免了考研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及心理成本,可以将这些时间、精力用于为日后工作准备从家庭方面而论,随着就业时间的延后,家庭所需要投入的经济、精力、关怀等成本更多,这对家庭来说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就目前而言,研究生的报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很多往届毕业生在工作后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否再继续深造,这样不仅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一些就业经验。
还有一部分同学决定毕业后就出国,他们在大三期间就忙着刷分,提绩点,忙着考托福或雅思;还有人依旧很迷茫,没有确定自己以后的目标与方向,他们还在混日子,得过且过;还有人他们的目标倒是很明确,就是为了拿到毕业证,然后回家工作;也有人正忙着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创业奠定基础,或者说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创业了。
我个人认为,对于考研还是就业或考证或出国或自主创业,一定要全面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理智分析后作出睿智的决定。要适时地与家长、师长交流,适当地采取建议,但不要过于重视他们的意愿,避免盲目性、从众性,不要“被动考研”抑或是“被动就业”还是其他,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做好日后的人生规划。当确定未来道路之后,必须沉下心务实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