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入新抓手 破解大难题_1_
2011.3全省社会救助 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引入新的抓手
破解低保难题
遂平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城乡低保工作
遂平县民政局(2011年3月31日)
遂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驻马店市,全县总面积108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总人口55万,农业人口48.8万,城市人口6.2万,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景区管委会,203个行政村(居委会)。
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县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安排部署,按照“先农村,后城市,先规范,后理顺”和“点上出经验、面上出成果”的总体工作思路,把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作为提高全县社会救助水平的重中之重,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强度推进,收到了公开公平、操作规范、分类合理、群众满意的效果。通过2009年7-12月份大规模的民主评议、2010年4月份对C类对象的复核和10月份的全面年审工作,全县城乡共取消不合格低保对象8840户13678人、新增8550户24270人,其中:农村低保取消5803户9526人、新增6535户17348人;城市低保取消3037户4152人,新增20l5户6922人。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0189户21747 人,其中A类3498户3757人、B类3600户9934人、C类3091户8056人,A、B、C三类月补差标准分别是100元、65元、30元,月平均补差标准达到60元;城市低保对象6918户12996人,其中A类59户64人、B类1852户3645人、C类5007户9287人。A、B、C三类月补差标准分别是240元、200元、120元,月平均补差标准达到145元。纠正了过去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平均保”现象,基本上达到了“户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要求,使我县的低保工作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我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在2009年12月民政部举办的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培训班上,我县就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农村低保工作作了典型发言,经验材料被编入培训教材。2010年5月18日,全市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城乡低保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总结推广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
在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2009年5月份,全省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电视电话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决定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首先从评议农村低保工作破题,在总结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农村低保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全县城乡低保工作的开展。一是 召开专题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于2009年7月13日专题听取农村低保扩面工作汇报,决定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首先从评议全县农村低保工作着手。10月9日,县政府常务会议认真分析了城市低保面临的问题,对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城市低保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还先后召开专题动员会,对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城乡低保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二是成立领导组织。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和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的评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下设1个督导组、4个政策指导组,督导组由民政局局长任组长,政策指导组由民政局党组成员任组长,抽调2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为成员,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三是制定工作方案。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和《遂平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县民政局还印发了工作安排意见、工作流程、督导检查方案等,对全县低保评议工作进行精心指导。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会议、电视、广播、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对评议工作的意义和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政策宣传会6次,制作专题录像片2个,在县电视台播放民政局局长答记者问等专题栏目2期,编印有关信息 22期,编印《遂平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农村低保工作材料汇编》、《遂平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城市低保工作材料汇编》各500本,召开典型经验交流会6次,印发宣传明白纸2万多份,在全县形成了人人关心、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重点,强化培训
我们在业务培训上狠下功夫,把握“两个”培训重点,在培训对象上,通过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组织观摩等方式分层次进行,县民政局组织对县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领导小组成员、县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督查指导组人员、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小组成员、村(居)“两委”主职进行集中培训,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对其他村(居)干部进行培训,村(居)“两委”组织对党员、村(居)民代表和普通群众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以低保工作基本政策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主要内容,使大家既了解政策,又熟悉方法,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做到了学习入脑入心、指导细致入微、操作娴熟规范。针对过去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保人不保户”、“标准一个样”的撒胡椒面的平均保问题,特别强调“户保、分类施保”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重点救助;二是有利于加强管理;三是有利于群众监督;四是有利于制度衔接。从而使广大基层干部转变了观念,冲破了束缚,提高了坚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操作,实行户保,分类施保的自觉性。
四、把握关键,规范运作 落实“户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低保工作基本政策,是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城乡低保工作的关键所在。低保基本政策是内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实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目的。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四抓”:一是抓操作,规范程序。低保工作的操作程序一般为:户主申请——村(居)委员会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街道办事处审核――张榜公示——县民政部门抽查――张榜公示——县民政部门审批――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按照“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总体步骤,特别强调村(居)民主评议一定要遵循村(居)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的程序,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充分发扬民主。按照“四坚持”、“四不准”、“三不纳入”、“三调查”原则,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审核工作。“四坚持”,即坚持户主申请、入户调查、分类户保、按程序召开“四会”。“四不准”,即不准暗箱操作,务必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不准优亲厚友,务必民主评议,做到公平、公正;不准平均分配,务必保障重点,让特困家庭享受低保;不准敷衍应付,务必手续齐全,照章办事。“三不纳入”,即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不纳入,不经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的不纳入,不经过“三榜公示”的不纳入。“三调查”,即对低保对象有疑点的进行调查,对公示后群众有异议的重新调查,对群众举报的进行调查。二是抓酝酿,关口前移。在 “四会”之前,充分 酝酿,要求村(居)委会对申请享受低保的家庭必须摸清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走访、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提出初步拟保家庭名单,报县民政局原则把关后,由村(居)按程序开展民主评议,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三是抓调查,确保质量。建立调查责任追究制,坚持“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谁出问题、处理谁”,实行三级调查,杜绝错保、漏保现象发生。村级调查,入户率必须达到100%,并召开座谈会提取五邻证明,在党员(代表)大会审议和村(居)民代表决议会上公布,确保党员审议、村(居)民代表表决有充分依据。乡级调查,入户率也要达到100%,重点是调查有争议、有异议的拟保家庭,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消。县级调查,入户率要达到40%,由县政策指导组对重点保障对象进行调查,对不符合条件纳入低保范围的责令限期整改。在2010年10月份年审工作中,对新增低保家庭采取了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入户联调联审的办法,既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质量。四是抓档案,夯实基础。统一印制申请(审批)表,评议、公示情况记录表等表格,规范县、乡镇(街道)、村(居)归档材料,做到了村(居)有档案盒、乡镇(街道)有档案柜、民政局有档案室。同时,为加强低保档案硬件建设,为乡镇、街道,社区居委配备了低保档案柜、电脑、打印机等,保证了打印材料不出屋,存放档案完善有序。
五、完善机制,深入推进 重点建立完善了六项制度,一是动态管理制度。对城乡低保实行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金额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定期复核、及时调整。低保对象在家庭人口或收入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通过村(居)委会申报,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城乡低保金手续。对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办理取消低保待遇手续,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二是分类管理制度。对低保对象分A、B、C三类施保,A类对象是长期重点户;B类对象是特殊困难户;C类对象是基本保障户。A、B两类对象,每年审核一次,C类对象每半年审核一次。管理审批机关每年4月份对C类对象进行复核,对符合条件的继续享受低保待遇;每年10月份对所有低保对象进行年审,对符合条件的,在低保证上加盖年审章,继续享受低保待遇。年审期间,受理新增低保家庭的申请、审批。申请家庭从获得批准的下一年度起享受待遇。三是长期公示制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公开场所、政务公开栏、宣传栏等形式,公开低保政策、申请审批程序、低保金发放、低保对象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信息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低保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网络连接到乡、镇(街道),统一使用河南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按系统要求及时采集、上报有关低保信息,并接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查询。五是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低保对象个人审批档案,各种相关文件资料,财务档案,一应俱全。六是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瞒 报冒领的骗保行为,严肃纪律,除追回低保金外,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直至法律责任。
六、强化督导,跟踪问效
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组定期督导所包乡镇、街道,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民政局督导组和4个政策指导组对全县乡镇、村(居)进行分片包干,按照工作步骤,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看会议记录、深入走访群众等灵活多样方式,对乡镇和街道、村(居)民主评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督促检查和指导,在县电视台公示举报电话,一经发现问题和收到群众举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严格把关。
我县运“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城乡低保工作,由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破解了低保工作难题。低保工作中的“人情保”、“平均保”、“错保”、“漏保”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县乡村、街道、社区各级干部的一大难题。群众不满意,干部有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操作不规范,漏洞多,有机可乘。现在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城乡低保,通过村(居)四会“四堂会审”,村(居)、乡镇(街道),县民政局“三榜公示”,象“过筛子”一样评议决定低保对象,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托关系、走后门”等暗箱操作弊病,使贫困户得到了应得的实惠。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主导是基层干部,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乡村、街道和社区干部通过宣传政策,发动和组织群众,把权力交给群众,还政于民,让群众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既实现了大多数群众的心愿,又把干部从说情和打招呼的纠缠中解脱出来,做到了让群众满意,还干部清白。
三是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城乡低保对象,抓住了民主决策这一核心问题,从程序入手,扩大决策主体,既走出了村(居)党支部包办一切的误区,又弥补了“少数服从多数” 民主程式的简单化缺陷,提高了村(居)民主自治管理水平,广大群众从内心支持这一工作方法。
四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评议城乡低保,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决策权,规范了村(居)干部依法办事行为,杜绝了村(居)干部说了算的不公平现象。对民主评议结果,基层干部想公开,敢公开,广大群众看得见,心里服,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了农村大局和谐稳定。
五是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评议工作坚持凡儿女有能力赡养而不赡养家庭,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参与吸毒、赌博、嫖娼人员家庭坚决不纳入低保,弘扬了正气。同时强调拟保家庭要提取邻里证明,让群众充分认识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对弘扬中 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积极意义,推动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篇: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新年前后,两则新闻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一是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结果,1月5日汇总至财政部,数字尚未出炉,已有消息称地方上报数据时倾向做大债务盘子;二是各地纷纷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除了普遍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还有多个城市下调了二套房首付比例,希望借此提振房地产市场。二者看似并无紧密的相关性,其实都指向同一事实:地方政府“不差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不得不过上紧日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处于深受诟病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并不匹配的状态,中国地方政府手中的资金却相对充裕。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基于现有宏观税负水平、税费的顺周期特性和日益严格的征管,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速,动辄年增幅达到20%-3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屡创新高。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也不降反增,而且,可以将增值的土地作为优质抵押资产注入地方融资平台,以获取更充裕的银行贷款。
不过,该来的终归要来。这种高歌猛进的局面已经发生变化,过往支撑地方财政高增长的因素纷纷减弱甚至逆转。首先,最近两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转换期,与此相适应,公共财政收入不可避免地告别了超常规增长阶段。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仅增长6.4%,低于同期经济增速,这是多年来罕见的;陆续公布的各省2014年财政快报数据显示,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幅明显放缓,多集中在7%-8%之间,有的省份甚至不足5%,财政收入放缓在资源大省和传统产业集中的省份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房地产趋势性放缓已成定局,地方土地出让收入面临拐点。由于人口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之先期政策调控影响,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即使是在降低二套房购买门槛和降息的刺激下,也只是成交量扩大,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在不少二三线城市降幅明显。与此一致的是,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下滑。德意志银行认为,进入2015年后,房产市场低迷的效应将全面反映在中国财政收入上,并发出警告:中国将面临30余年来最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一论点也许过于悲观,但其揭示的问题却值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治理势在必行,却客观上暂时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困难。2014年下半年以来,债务整顿力度加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明确,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证登陆续出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防范企业债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厘清。未来一段时间处于举债机制的转轨过渡期,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将面临更大的偿债还款压力,其融资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在中国改革发展中,地方政府责任重大,其长久处于捉襟见肘窘境并非国民之福。缓解财政拮据,出路无非开源与节流二途。开源不应是变相加税,加重企业和居民负担,亦不应继续绞尽脑汁,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政策创新”,来提升融资能力。有专家担忧当前热议的PPP沦为地方政府新的债务工具,并非杞人之忧。可取的做法是顺应财税改革的大势,逐步提高国有资本上缴比例,真正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在节流方向,除了近年来提及较多的压缩行政开支,特别是“三公经费”,治本之策在于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改变软预算约束,这涉及多项改革。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和融资需求,这与GDP为主的考核体系密切相关。未来,应在官员的经济业绩考核中,加入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政府资产平衡表的考量,关注长期债务风险,引入“债务问责”。同时,可考虑在债券市场允许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城投债违约,使“政府不救助”成为现实,消除投资者的道德风险,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应该承认,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诸多改革中推进力度较大、进展较快的一项,新预算法出台、地方债清理等诸多事项都在朝着世人期待的方向迈进。地方财政拮据再次表明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在内的诸多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除了当前正在推进的营改增等改革,还应加快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调整,呼吁多年的“理顺省以下财政关系”也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改革既已起步,地方政府的拮据,切不可成为放慢改革步伐的借口,须知深化改革是闯过难关的根本途径。
第三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陇山教育学区
关于深入开展“转作风、破难题,创先争优在一线”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通渭县教育工作委员会《深入开展“转作风、破难题,创先争优在一线”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在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全学区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区实际,经学区党总支会议研究决定,将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作为我学区的主要难题,加以破解,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党员的实际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扩大党员覆盖面,建立健全党组织;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党员管理更加规范,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模范作用较好发挥。为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二、发展现状及确定难题
陇山教育学区辖管九年制中学、中心小学各一所,村级小学9所,教学点5所,教职工总数111人;下设五个党支部,党员总数32人,占所有在职教师人数的28%。其中预备
党员数4 人,退休党员数14人。从党员的分布情况来看,两所村级小学,四所教学点无党员,占所有学校数的37%。四所村级小学无在职党员,占所有学校数的11%。从以上数据来看,党员空白学校和无在职党员学校数占全学区学校数的48%。经过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结合学区实际,经学区深入开展研究决定,将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作为我学区创先争优活动破解的主要难题。
三、整改措施
1、结合学区党员分布情况,重点在校长、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确保完成县教育局党工委下达的党员纳新任务,分前半年(5月份)、后半年(12月份)各培养8至10名入党积极分子,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扩大党员覆盖面,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较好发挥党员模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更好发展,2、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建设,结合“三向培养”,努力把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要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3、规范发展程序,确保党员质量,是做好发展党员工
作的重点。党总支将全面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各项要求,全面执行发展党员民主测评制、预审制、公示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确保工作不走样、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
4、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提高新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和实施预备党员教育培训计划。要坚持分类指导、因情制宜,根据不同职称、岗位、地域、年龄、文化的预备党员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培训措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真正在思想上入党。
5、认真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三会一课”和“三评”活动正常开展。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鼓励党员带动教师在学习方面“求精、求深”,要坚持天天学习;在工作方面“求真、求新”,要爱岗敬业,务实创新;在师德方面突出“高尚”,要为人师表,真情育人;在专业能力方面要突出“过硬”,要锤炼业务能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立足本职工作,教好书,育好人,在工作学习中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推动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
展。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区党总支部书记是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第一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积极参与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创先进、争优秀,确保活动不漏环节、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2、统筹兼顾,务求实效。把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作为学区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齐头并进,与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创先争优难题破解与各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整体推进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第四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武农党发﹝2011﹞5号签发人:赵小强
武山县农业局关于上报
开展破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的报告
县创优办: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武山县县委办发(2011)104号文件精神《中共武山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转变机关纪律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机关形象,促进各项农业工作顺利完成,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
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的指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部署
要求,紧紧围绕我县“11253”区域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突出为
民服务创先争优,深入查找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全力破解一批
影响农业工作开展的难题,促进我局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总体要求
围绕落实县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及我局重点工作,着
力破解我局职工管理不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部分不到位,农民培训不普及,部分地区效果不明显等方面的难题,找准切实可
行的措施办法,以重点领域重点难题的突破带动我局工作的全面发
展;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健全与各项相对接、相适应、相配
套的工作制度,推进各项工作科学规范运行。
三、破解难题
农业局围绕全局重点工作,立足强化机关建设、作风建设、效
能建设,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把全面破解关乎民生问题的难点要点
问题作为活动突破口,从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强化服务等方面确
定3件需破解难题。
1、职工管理不够,职工下乡不勤,蹲不住,在田间指导工作的时间短与群众交流少,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要求。解决措施:一
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在开展工作中有据可
循、有据可依。二是落实包乡责任制,进一步靠实责任,落实奖惩
责任,充分调动职工深入基层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安排干部多下乡,多与群众接触,了解群众进行指导。四是把干部
职工下乡同职称评聘挂钩激励干部下乡开展工作,使得下乡工作在全局形成“赶、比、超”,的工作作风。五是坚持领导带头,靠实
责任,加强领导的监督管理作用。负责人:赵小强。办结时限:2011
年12月底。
2、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部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知
识不新、知识面不宽,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各项激励机制不健
全。解决措施:一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使得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更新,能跟上农民朋友的需求,解决更多的难题。二是完善激励制度,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真抓实干,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为农民朋友造福。三是充
分发挥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示范户的作用,加强技术
服务达到科技入户的效果。负责人:李书寿。办结时限:2012年6
月。
3、农民培训不普及,部分地区效果不明显。解决措施:一是
要因时,因地制宜,增强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确实解决农民朋
友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广播、技术光盘,召开座谈
会,培训班,在田间地头实地为群众手把手示范,讲解解决农业生
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依托农业项目,加大对边远山区群众的培训和科技推广力度。负责人:李书寿。办结时限:2012年8月。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
活动的领导,切实解决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农业局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的第一责
任人,各站所负责人为站所活动责任人的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党员
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指导破解难题。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各站所
要积极召开站所会议,传达县委的有关部署及文件精神,广泛动员,充分认识破解难题活动对提升机关形象、增强机关纪律、改善机关
作风的重要意义,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把开展活动同渭河川道区
蔬菜产业高新园区建设,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四大流域蔬菜设施棚
建设,全膜玉米秋覆膜、穴播小麦、马铃薯种植预留地块及大秋作
物的田间管理等农业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工作和活动两促进、两不误。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各站所要坚持领导带头、靠实
责任、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着力提高单位纪律作风,促进各项农
业工作的全面完成。局领导小组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武山县农业局办公室2011年9月21日印
共印6份
第五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陈家集中学“破解难题年”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和政县教育系统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落实县委十三届七次会议精神,以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破解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难题为突破口,深入查找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环节,着力破解影响学校发展稳定的难题,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总体要求
“破解难题年”活动要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总体部署,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下决心破解入学率低,控辍保学难问题,着力提高学生巩固率,努力实现“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的目标,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做好与乡镇联系,及时上报学生入学情况,通过教职工进村动员及形式,让孩子进校读书学习。二是抓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主线;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作风建设年巩固提高工作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落实、提升教研工作。
三、基本原则
1、探索创新。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破解工作难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抓主抓重。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问题和问题的重点环节,找准不同层面的难题,直面应对,积极化解。
3、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4、标本兼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解决具体问题,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查找问题实事求是,制定方案切实可行,解决措施落实到位,破解难题务求实效。
四、实施步骤
此次活动从2011年1月开始,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深入调研,找准难题(1月下旬至3月中旬)
1、查找难题。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座谈会、访谈群众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认真分析研究,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梳理难题。集中时间,深入思考,对查找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根源症结,分清先后主次,区别轻重缓急,分层确定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
3、确定难题。召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校委成员集体研究确定需要破解的难题,研究确定后,上报县教育局“破解难题年”活动办公室。
第二阶段:落实措施,破解难题(3月下旬至12月底)
1、定方案,明责任。对确定的难题,深层次分析原因,按照“三明确”原则(明确破解时限要求,明确破解措施,明确责任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由学校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措施和时限要求按时破解。
2、重实效,解难题。对确定的难题,限定时限,挂牌督办,实行“一难题、一挂牌、一破解、一销号”。严格标准,保证质量,讲求效率,边办边结,破解一件、上报一件、核销一件。
3、强督查,保质量。“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破解难题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动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进展缓慢、破解不力的进行通报,确保活动质量。
第三阶段:评价考核,总结经验(12月份)
对难题破解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总结推广破解难题的好做法、好经验,“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评价考核办法,对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破解难题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与 “作风建设”巩固提高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破解难题年”活动开展作为推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学校“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各负责人作为单位“破解难题年”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将破解难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工作程序,组织开展好“破解难题年”活动,全力抓好难题的查找、破解工作。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步骤。“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编发简报,反映活动动态,推广先进经验,努力营造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浓厚氛围。
4、创新方式,强化措施。坚持各责人带头、靠实责任;坚持直面矛盾、严格标准破解难题;坚持推行解决问题公示制、目标承诺制、进度限时制、挂牌督办制、定期通报制等措施,攻坚克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5、统筹兼顾,推进工作。各处室要把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作为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动力,统筹安排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的工作,正确处理破解难题与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把破解难题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在推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破解难题中推动发展。
6、加强督查,取得实效。“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破解难题工作适时进行督导检查,对破解不力、敷衍塞责的,责令及时改进。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指导,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力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0一一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