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化难题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1:1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破解城市化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破解城市化难题》。

第一篇:破解城市化难题

破解城市化难题

主持人:本刊记者王红茹

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李义平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周宏春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给乡镇企业发展制定了一条政策叫“离土不离乡”,说白了,是怕大批农民进城。后来,农民生产的粮食富余了,但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并未疏通,乡镇企业式的工业化没有带来相应的城市化,中国出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同步的奇特现象。有专家预测,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目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超过50%,但城市化水平却只有35%。中国经济要持续长远发展,“三农”问题要彻底解决,城市化是必由之路——

城市化要有产业支持

主持人:现在有的地方搞城市化,但没有产业支持,民间戏称为“一条大马路,两行卷帘门”。这样的城市化恰如当年形式主义的大办开发区,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那么,一个城市在产业选择上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李义平: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是比较优势,是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比较优势是市场经济的真谛。简单地说,市场经济就是各市场主体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然后进行交换,不仅自己的“蛋糕”可以做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可以做得比原来更大。

按照发展经济学家约翰·刘易斯的看法,所谓发展就是把传统部门即农村的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发展现代部门不断地予以转移。从实践来看,这种供给必须是有效供给,所谓有效供给就是选择的产业层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转移出来的人员的素质相适应,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如果选择的产业对人员素质要求太高,即使城市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转移不出来。剩余劳动力在素质上的不适应是一种结构性失衡。

从实践来看,我国浙江的温州、台州、宁波等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功的典范。这里基本上不存在农民问题,因为很多企业就是农民办的。农民办的企业自然与农民的素质相适应,故而顺利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之劳动力成本低(对于真正的企业家来说,如果用机器合算就用机器,用劳动力更合算就用劳动力),产品有竞争力,其客观效果是经济发展得很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与人员素质再不断提升。这一典型案例告诉我们,任何技术都

是适度技术,是经济技术,即有经济效益的技术,不是技术含量越高越好。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西部的一些省份在产业选择上无视本地域偏远、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特点,非常时髦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这样的工业化是把现代部门镶嵌到传统部门,是计划经济早期发展工业化的做法,是在复制“二元经济”。

两种不同选择的深层次差异是谁在进行选择。浙江的选择主要是老百姓根据市场需求自发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选择者的利益休戚相关。后者的选择是地方政府决策的,地方政府领导在进行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政绩,与老百姓的目的、动机是有差异的。

其次是准确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发挥比较优势的逻辑必然。一个城市的战略定位就是要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寻找到在一个经济区域中自己的城市所能扮演的角色,找到适合于自己城市的位置,形成城市的品牌和形象。由于在一个经济流动圈中各个城市与生俱来的特点不同,决定了各自担当扮演的角色不同,都当龙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从自然经济相对封闭的自成体系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龙头城市和配角城市是独立的主体,是基于自己利益的交换行为,交换的结果是双赢的。浙江嘉兴选择服务于上海,把上海作为自己的大市场,效果相当不错。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在产业选择上一定要正确认识传统产业、夕阳产业和知识经济的关系。传统产业并不等于夕阳产业,比如炼钢确实是传统产业,但并不是夕阳产业,关键是怎么用最新的技术去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这个问题对于老工业基地特别重要。总之,我们不要一听新经济就盲目地兴奋,一听传统产业就莫须有地黯然神伤。

东中西部城市发展的重点应有不同

主持人:中央在制订“十五”规划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应当说,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政策调整。它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及“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从地理环境到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都有较大差距。因此用一个政策“一刀切”就难免脱离本地区的实际,难于实施。由于中国东、中、西部的差距较大,发展的重点也应有不同。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城镇发展战略,使本地区逐步形成完善的城市结构体系,以推动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

刘维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环境条件也比较好,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中小城市都有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很多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辽沈城市群等。由于城市群的形成,构造了比较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结构,并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而城镇网络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像这些地区,每个城市群都有2—3座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支撑,而这些大城市规模都比较大,已

出现不少“城市病”。因此,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小城市明名星城镇上,以便适当疏散特大和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果把重点仍放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上,就会对长远发展带来困扰。虽然大城市具有集聚效应,但是,超过度就会朝反方向发展。中部地区是我国城市经济梯度发展的中间地带。像这些地区大城市和中等城市都有了一定发展,有的地区还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网络,如湖南的长沙、株州、湘潭地区,以及山西的太原地区。但从中部整体看,尚未形成较完善的城市群。因此,城市发展重点应放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上,使之逐步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形成大中小城市体系,有条件的城镇也可优先发展,但重点应是中小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重点目标是尽快形成完整的城镇体系和合理的城镇结构。只有城镇体系的完善,才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区域经济基础,城市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有4个支撑点,即:资源(土地、水、人才、信息)、环境(生态环境、文态环境、社会环境)、区域经济基础和城市品牌(含城市形象品牌、产品品牌)。

西部地区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与中部和东部都有很大差距,也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区域。自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近两年有了很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和中部地区,但经济总量仍与东部有很大差距。西部地区由于西南部与西北部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基础也极不平衡。因此,城市发展南北差距也很大。有些地区城市首位度较高,城镇体系结构极不合理。所以,要依据不同地区确定不同的城镇发展方针。例如:成都与西安地区,基本上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因此,其发展重点应放在小城市与有特色的名星城镇上;像贵州、广西、云南、宁夏、甘肃省会城市都有一定规模,也有一定的辐射力与吸引力,但这些省份的中等城市发展不足,今后应把发展中小城市作为重点,使之逐步形成城镇网络体系;像青海、西藏、新疆,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应把发展重点放在大城市上,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建制镇一般不能作为发展重点,因为把建制镇作为重点,就会降低经济效益。

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应扮演五种角色

主持人: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用“小雨落荷叶”的现象来描述:最初下毛毛雨时,荷叶上没有雨点;随着雨在荷叶上的积累出现小水滴,并逐步变大;当大到某一时刻,水滴或分散成几个小水滴,或由于支撑能力不足荷叶歪了水流走了。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向有利的地理位置集中,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出现组团式城市群;或者由于城市容量的限制,如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耗竭了,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由于基础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地方政府的角色在转换,作用也在不断地变化,地方政府应在城市化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周宏春:一般说来,地方政府在城市化中的角色和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未来城市面貌的规划者。

这一点对于新建小城镇尤为重要。城市规划涉及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也受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抓好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地方政府应该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制订好规划,一是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科学地、高水平地编制城镇规划,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也要广泛吸收当地群众的意见,从根本上改变那种缺乏特色,风格雷同,修一条路、建两排房的低层次模式。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把城镇建设与人口就业、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使之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三是在法规和制度上确保其实施,规划一经制定,就必须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使之具有法定地位,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因为政府换届就推倒重来,应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第二,是城市的经营者。

经营城市不仅是观念转变的结果,也确实解决了一部分城市及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上的偏差,将加快城市化误解为加快盖楼速度,将经营城市误认为无节制地卖地;有些地区为了吸引外资,给外商免费赠送土地,造成可耕地的大量损失。二是短期行为突出,形式主义泛滥。由于一些小城镇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更换频繁,每一任官都要追求政绩,干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工程”。三是不切实际,贪大求洋,摆花架子,如追求“高层”建筑,以为高层建筑物就象征现代化了。四是建了空城,不是大楼没人住就是进城的人没有生计,由于没有相应的产业发展,进城农民和旧体制遗留下来矛盾的双重压力,加剧了城市就业的压力。

第三,是城市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者。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建筑物的寿命因素,城市改造是城市化高速发展初期必然要碰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不仅反映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水平,更是他们的责任。我国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如1997年香港瑞安集团用新理念改造上海石库门旧建筑区取得了成功,外貌整旧如旧,内部改变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其新的商业经营价值,符合新世纪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是“大迁大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渐趋尖锐。不少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毁坏历史文化遗产的事件时有发生。

第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决定者。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些年来,由于急功近利的原因,关系到投资环境、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卫生问题、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问题,需要持之以恒、多年才能见效的环境工程、生态建设被忽视了;关系到长远发展的规划和制度建设却被放弃了。这种状况必须扭转。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要转变环境保护靠政府的传统认识,而将它作为产业来发展。

第五,是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者。

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如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扩张城镇规模,滥占土地,不切实际地搞大广场、大马路,修建办公楼,城镇形态千篇一律等等,表面原因是管理者缺乏规划意识,深层次原因是管理体制落后,追求短期行为,重发展、轻改革,重建设、轻规划,重投资、轻管理的结果。因此,加强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地

方政府则是改革的实践者。要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解决城市化需要的资金不足问题;重新清理、撤并、精简,科学设置审批职能,规范事权,实施权力运行“阳光工程”;简政放权,创造发展环境和制度框架;稳定管理干部队伍,加强社区的民主监督,从长远发展着想,遏制短期行为。

李义平: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扮演着企业家的角色,发挥着企业家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吸引资源,组织资源,发现、创造并展示城市的卖点,把整个城市像商品一样推向市场。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扮演企业家的角色呢?要发挥企业家的功能,就必须象企业那样思考问题。比如引进人才,我们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以比较优惠的条件,连同人才的所有权一并吸引;也可以换一种思路,以服务一段时间、服务一个项目的方式,组织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源。采用这样的方式通常可以用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因为用人单位不会给这些人父爱主义的保护,有一个很好的退出机制。例如,如果所用人才不符合要求可以及时地终止合同。再比如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都可以以市场的方式利用社会上的人才,即利用“外脑”进行设计、规划、咨询。最后,非常关键的,一个城市的政府作为“企业家”不能仅仅是做好一般性工作,其主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工作是经营城市,要像商人那样不断发现和创造出城市的卖点,把城市推向市场。

打造城市竞争力需软硬兼施

主持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成为中国21世纪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4.6%,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

7.89亿,是1996年城市人口的2.2倍。这样,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城市竞争力?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李义平:城市竞争力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我认为城市竞争力应当包括一个城市的区位、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交易费用的大小以及开放的程度。

城市的区位、基础设施、比较优势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我想重点探讨的是交易费用大小和开放程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交易费用”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教授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一个枢纽性概念,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搜寻信息、签约履约甚至包括打官司的种种费用。一个城市的交易费用指明经济行为主体在该城市的生存环境,包括市场秩序、社会信誉、依法行政、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等等。如果一个城市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充斥,缺少信誉,相关部门基于本位主义的利益,压制企业,竭泽而渔,或互相扯皮,就会加大企业的交易费用,这样的城市其竞争力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相反,则可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大小与交易费用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在如何降低城市的交易费用问题上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问题。应当承认,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大多数城市都采取了提高办事效率,例如集中办公等,这当然是很好的做法。但这样做的结果时有反复。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例如政府少管一些事情,那就自然减少了环节,减少了依附在各个环节上的人,效率自然就高了。少管事,管自己应当管的事,才是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

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开放程度。研究发现,哪一个城市开放,哪一个城市就发展得快;哪一个城市封闭,哪一个城市就相对落后。原因在于开放可以接受最前沿、最新鲜的观念、信息、方案。此外,开放与流动相结合。有了流动就有了活力,就有了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一个着力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政府应力促开放。

主持人:要提高城市竞争力,就需要弄明白城市在竞争什么?在什么范围内竞争?城市是人口的聚集,也是产业的聚集,特别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城市的竞争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城市产业来实现的。对大多数城市而言,产业的竞争至关重要。企业有没有竞争力,产业有没有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对许多城市的政府而言,应选择产业集群的路径战略——政府通过培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积极扶持城市专业化产业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再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各种要素环境的不断增强。作为政府本身,在扶持培育产业集群的同时,首先要为自己定好位,哪些事情该自己干,哪些事情不该自己干,不要做越俎代庖的事情,政府重要的是为企业,同时也是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为环境的确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环境,包括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而我们通常都很看重城市的硬环境,诸如道路、公共建筑、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而忽视了城市软环境的建设——法律、体制、政策、文化、教育、政府服务和行为约束,从一定意义上讲,软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更重要的条件。不容忽视的是,在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过程中,软环境中的文化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一个城市的魅力源于这个城市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风格,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都是人们认同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此推动城市发展。既然文化对城市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政府,就应该摒弃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们潜能发挥的评估标准和落后习惯,在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究信誉、等价公平、鼓励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方面积极工作。

在这里,还想提及“信用环境”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不可否认,信用环境将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人们由于饱尝信用缺失的苦果,呼唤信用回归日益成为各阶层人士的共识。一个人要讲信用,一个企业要讲信用,一个城市也应讲信用,而城市信用是由一个人、一个企业组成的。因此,提高城市竞争力最终落在了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的身上。但建立企业、个人乃至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要通过政府行为强势介入。

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是有魅力的,但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标准却是一个变数,我更赞同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副院长吴自强教授的观点: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必须做到3个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第三是城市的发展过程,历史、今天、未来在时间上的和谐。做到了这3个和谐的城市肯定是有竞争力的城市,同时其魅力也真正锐不可挡。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年第三十九期)

第二篇: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新年前后,两则新闻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一是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结果,1月5日汇总至财政部,数字尚未出炉,已有消息称地方上报数据时倾向做大债务盘子;二是各地纷纷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除了普遍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还有多个城市下调了二套房首付比例,希望借此提振房地产市场。二者看似并无紧密的相关性,其实都指向同一事实:地方政府“不差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不得不过上紧日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处于深受诟病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并不匹配的状态,中国地方政府手中的资金却相对充裕。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基于现有宏观税负水平、税费的顺周期特性和日益严格的征管,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速,动辄年增幅达到20%-3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屡创新高。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也不降反增,而且,可以将增值的土地作为优质抵押资产注入地方融资平台,以获取更充裕的银行贷款。

不过,该来的终归要来。这种高歌猛进的局面已经发生变化,过往支撑地方财政高增长的因素纷纷减弱甚至逆转。首先,最近两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转换期,与此相适应,公共财政收入不可避免地告别了超常规增长阶段。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仅增长6.4%,低于同期经济增速,这是多年来罕见的;陆续公布的各省2014年财政快报数据显示,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幅明显放缓,多集中在7%-8%之间,有的省份甚至不足5%,财政收入放缓在资源大省和传统产业集中的省份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房地产趋势性放缓已成定局,地方土地出让收入面临拐点。由于人口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之先期政策调控影响,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即使是在降低二套房购买门槛和降息的刺激下,也只是成交量扩大,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在不少二三线城市降幅明显。与此一致的是,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下滑。德意志银行认为,进入2015年后,房产市场低迷的效应将全面反映在中国财政收入上,并发出警告:中国将面临30余年来最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一论点也许过于悲观,但其揭示的问题却值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治理势在必行,却客观上暂时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困难。2014年下半年以来,债务整顿力度加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明确,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证登陆续出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防范企业债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厘清。未来一段时间处于举债机制的转轨过渡期,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将面临更大的偿债还款压力,其融资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在中国改革发展中,地方政府责任重大,其长久处于捉襟见肘窘境并非国民之福。缓解财政拮据,出路无非开源与节流二途。开源不应是变相加税,加重企业和居民负担,亦不应继续绞尽脑汁,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政策创新”,来提升融资能力。有专家担忧当前热议的PPP沦为地方政府新的债务工具,并非杞人之忧。可取的做法是顺应财税改革的大势,逐步提高国有资本上缴比例,真正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在节流方向,除了近年来提及较多的压缩行政开支,特别是“三公经费”,治本之策在于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改变软预算约束,这涉及多项改革。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和融资需求,这与GDP为主的考核体系密切相关。未来,应在官员的经济业绩考核中,加入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政府资产平衡表的考量,关注长期债务风险,引入“债务问责”。同时,可考虑在债券市场允许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城投债违约,使“政府不救助”成为现实,消除投资者的道德风险,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应该承认,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诸多改革中推进力度较大、进展较快的一项,新预算法出台、地方债清理等诸多事项都在朝着世人期待的方向迈进。地方财政拮据再次表明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在内的诸多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除了当前正在推进的营改增等改革,还应加快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调整,呼吁多年的“理顺省以下财政关系”也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改革既已起步,地方政府的拮据,切不可成为放慢改革步伐的借口,须知深化改革是闯过难关的根本途径。

第三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陇山教育学区

关于深入开展“转作风、破难题,创先争优在一线”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通渭县教育工作委员会《深入开展“转作风、破难题,创先争优在一线”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在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全学区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区实际,经学区党总支会议研究决定,将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作为我学区的主要难题,加以破解,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党员的实际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扩大党员覆盖面,建立健全党组织;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党员管理更加规范,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模范作用较好发挥。为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二、发展现状及确定难题

陇山教育学区辖管九年制中学、中心小学各一所,村级小学9所,教学点5所,教职工总数111人;下设五个党支部,党员总数32人,占所有在职教师人数的28%。其中预备

党员数4 人,退休党员数14人。从党员的分布情况来看,两所村级小学,四所教学点无党员,占所有学校数的37%。四所村级小学无在职党员,占所有学校数的11%。从以上数据来看,党员空白学校和无在职党员学校数占全学区学校数的48%。经过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结合学区实际,经学区深入开展研究决定,将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作为我学区创先争优活动破解的主要难题。

三、整改措施

1、结合学区党员分布情况,重点在校长、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确保完成县教育局党工委下达的党员纳新任务,分前半年(5月份)、后半年(12月份)各培养8至10名入党积极分子,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扩大党员覆盖面,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较好发挥党员模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更好发展,2、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建设,结合“三向培养”,努力把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要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3、规范发展程序,确保党员质量,是做好发展党员工

作的重点。党总支将全面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各项要求,全面执行发展党员民主测评制、预审制、公示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确保工作不走样、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

4、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提高新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和实施预备党员教育培训计划。要坚持分类指导、因情制宜,根据不同职称、岗位、地域、年龄、文化的预备党员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培训措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真正在思想上入党。

5、认真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三会一课”和“三评”活动正常开展。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鼓励党员带动教师在学习方面“求精、求深”,要坚持天天学习;在工作方面“求真、求新”,要爱岗敬业,务实创新;在师德方面突出“高尚”,要为人师表,真情育人;在专业能力方面要突出“过硬”,要锤炼业务能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立足本职工作,教好书,育好人,在工作学习中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推动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

展。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区党总支部书记是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第一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积极参与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创先进、争优秀,确保活动不漏环节、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2、统筹兼顾,务求实效。把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作为学区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齐头并进,与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创先争优难题破解与各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整体推进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第四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武农党发﹝2011﹞5号签发人:赵小强

武山县农业局关于上报

开展破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的报告

县创优办: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武山县县委办发(2011)104号文件精神《中共武山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转变机关纪律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机关形象,促进各项农业工作顺利完成,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

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的指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部署

要求,紧紧围绕我县“11253”区域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突出为

民服务创先争优,深入查找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全力破解一批

影响农业工作开展的难题,促进我局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总体要求

围绕落实县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及我局重点工作,着

力破解我局职工管理不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部分不到位,农民培训不普及,部分地区效果不明显等方面的难题,找准切实可

行的措施办法,以重点领域重点难题的突破带动我局工作的全面发

展;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健全与各项相对接、相适应、相配

套的工作制度,推进各项工作科学规范运行。

三、破解难题

农业局围绕全局重点工作,立足强化机关建设、作风建设、效

能建设,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把全面破解关乎民生问题的难点要点

问题作为活动突破口,从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强化服务等方面确

定3件需破解难题。

1、职工管理不够,职工下乡不勤,蹲不住,在田间指导工作的时间短与群众交流少,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要求。解决措施:一

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在开展工作中有据可

循、有据可依。二是落实包乡责任制,进一步靠实责任,落实奖惩

责任,充分调动职工深入基层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安排干部多下乡,多与群众接触,了解群众进行指导。四是把干部

职工下乡同职称评聘挂钩激励干部下乡开展工作,使得下乡工作在全局形成“赶、比、超”,的工作作风。五是坚持领导带头,靠实

责任,加强领导的监督管理作用。负责人:赵小强。办结时限:2011

年12月底。

2、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部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知

识不新、知识面不宽,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各项激励机制不健

全。解决措施:一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使得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更新,能跟上农民朋友的需求,解决更多的难题。二是完善激励制度,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真抓实干,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为农民朋友造福。三是充

分发挥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示范户的作用,加强技术

服务达到科技入户的效果。负责人:李书寿。办结时限:2012年6

月。

3、农民培训不普及,部分地区效果不明显。解决措施:一是

要因时,因地制宜,增强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确实解决农民朋

友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广播、技术光盘,召开座谈

会,培训班,在田间地头实地为群众手把手示范,讲解解决农业生

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依托农业项目,加大对边远山区群众的培训和科技推广力度。负责人:李书寿。办结时限:2012年8月。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

活动的领导,切实解决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农业局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的第一责

任人,各站所负责人为站所活动责任人的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党员

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指导破解难题。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各站所

要积极召开站所会议,传达县委的有关部署及文件精神,广泛动员,充分认识破解难题活动对提升机关形象、增强机关纪律、改善机关

作风的重要意义,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把开展活动同渭河川道区

蔬菜产业高新园区建设,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四大流域蔬菜设施棚

建设,全膜玉米秋覆膜、穴播小麦、马铃薯种植预留地块及大秋作

物的田间管理等农业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工作和活动两促进、两不误。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各站所要坚持领导带头、靠实

责任、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着力提高单位纪律作风,促进各项农

业工作的全面完成。局领导小组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武山县农业局办公室2011年9月21日印

共印6份

第五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陈家集中学“破解难题年”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和政县教育系统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落实县委十三届七次会议精神,以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破解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难题为突破口,深入查找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环节,着力破解影响学校发展稳定的难题,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总体要求

“破解难题年”活动要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总体部署,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下决心破解入学率低,控辍保学难问题,着力提高学生巩固率,努力实现“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的目标,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做好与乡镇联系,及时上报学生入学情况,通过教职工进村动员及形式,让孩子进校读书学习。二是抓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主线;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作风建设年巩固提高工作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落实、提升教研工作。

三、基本原则

1、探索创新。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破解工作难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抓主抓重。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问题和问题的重点环节,找准不同层面的难题,直面应对,积极化解。

3、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4、标本兼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解决具体问题,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查找问题实事求是,制定方案切实可行,解决措施落实到位,破解难题务求实效。

四、实施步骤

此次活动从2011年1月开始,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深入调研,找准难题(1月下旬至3月中旬)

1、查找难题。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座谈会、访谈群众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认真分析研究,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梳理难题。集中时间,深入思考,对查找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根源症结,分清先后主次,区别轻重缓急,分层确定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

3、确定难题。召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校委成员集体研究确定需要破解的难题,研究确定后,上报县教育局“破解难题年”活动办公室。

第二阶段:落实措施,破解难题(3月下旬至12月底)

1、定方案,明责任。对确定的难题,深层次分析原因,按照“三明确”原则(明确破解时限要求,明确破解措施,明确责任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由学校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措施和时限要求按时破解。

2、重实效,解难题。对确定的难题,限定时限,挂牌督办,实行“一难题、一挂牌、一破解、一销号”。严格标准,保证质量,讲求效率,边办边结,破解一件、上报一件、核销一件。

3、强督查,保质量。“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破解难题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动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进展缓慢、破解不力的进行通报,确保活动质量。

第三阶段:评价考核,总结经验(12月份)

对难题破解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总结推广破解难题的好做法、好经验,“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评价考核办法,对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破解难题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与 “作风建设”巩固提高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破解难题年”活动开展作为推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学校“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各负责人作为单位“破解难题年”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将破解难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工作程序,组织开展好“破解难题年”活动,全力抓好难题的查找、破解工作。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步骤。“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编发简报,反映活动动态,推广先进经验,努力营造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浓厚氛围。

4、创新方式,强化措施。坚持各责人带头、靠实责任;坚持直面矛盾、严格标准破解难题;坚持推行解决问题公示制、目标承诺制、进度限时制、挂牌督办制、定期通报制等措施,攻坚克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5、统筹兼顾,推进工作。各处室要把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作为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动力,统筹安排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的工作,正确处理破解难题与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把破解难题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在推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破解难题中推动发展。

6、加强督查,取得实效。“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破解难题工作适时进行督导检查,对破解不力、敷衍塞责的,责令及时改进。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指导,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力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0一一年三月十一日

下载破解城市化难题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破解城市化难题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甘州区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为确保我院“破解难题年”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结合临区卫......

    破解办证难题

    破解“办证难题”,清理作风积弊 原创于: 2013-10-14 08:29:39 标签: 破解“办证难题”,清理作风积弊为了办护照从北京返回三百公里外的老家多次补办证明,但多份证明根本不需要,30......

    难题破解情况汇报

    “盘活森林资源,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深化集体林 权制度改革”难题破解工作情况汇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要改革与创新,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

    破解销售难题

    破解销售难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沂市委书记赵立群、市长王成长向农民征求意见。踢球山万亩优质水蜜桃基地的桃农提出:水蜜桃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年产鲜桃5万多......

    以新型城市化破解 “三农”发展难题(5篇)

    来源:2013-1-5 南方日报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正在从初级形态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高级形态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转变。要以新型城市化为重要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转型,求......

    嘉峪关市待破解难题汇总

    嘉峪关市待破解难题汇总(一)难题名称:破解加快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难题主要内容:加强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的合作,实施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示范以及光热发电、分布式能......

    破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

    三闸镇中心学校破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区委及上级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区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的安排意见》的部署要求,为确保我校创先争优破解难题......

    多方联动破解难题

    多方联动破解物业管理难题 国务院的《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管理是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