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镇特色产业简介
xxxxxxxx特色产业介绍
一、基本情况
xxxx位于xxxx东部,距市区12公里,国道新临高路、临博路东西穿境而过,德商高速公路(建设中)南北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辖区总面积 50.6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总人口4.2万人,辖32个行政村。该镇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山东省省级文明经营区,聊城市党建模范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市级文明乡镇,是闻名省内外的农机制造业基地。
二、产业发展状况
我镇以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大力培植农机配件主导产业,紧紧抓住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以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并重、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并重、盘活闲置资产与骨干企业膨胀规模并重的原则,以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提出了“发展民营经济,打造工业重镇、打造农机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口号,培育壮大润源公司、恒圆公司两大农机制造支柱企业。润源公司形成了以农业收获机械、发动机曲轴、液压油缸等三大系列为主的机械产品格局,并自主研发了自走式4YZ-
2、4YZ-
3、4YZ-4系列玉米联合收割机及背负式4YZ-3系列玉米联合收获机。产品畅销国内28个省区,并出口东南亚、美洲、非洲、欧洲等20余国家和地区,是山东省名牌产品企业,山东省著名商标企业,聊城市“5513工程”企业。恒圆公司生产的活塞环,以其先进的性能、优良的品质畅销国内外,深受客户青睐。2003年“恒圆”牌活塞环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公司活塞环产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5名,山东省第一名。
我镇农机配件加工遍布全镇32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全镇共拥有农机配件加工企业22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6000余人,主要产品为轴承、曲轴、活塞环、缸套等多种农机配件,其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前景规划
为进一步巩固我镇特色产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制订了下步发展规划,一是提高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二是利用我镇农机配件产业的优势,促使农机配件加工向终端产品发展,完善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镇里将继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依照国家级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生产,争创国家、省名牌产品。四是抓好企业的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人才,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努力打造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同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挂靠科研院校,并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快完善以产、学、研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二篇: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
特色富民 助农增收
镇位于珙县南部,辖20个农业村,151个农业社,耕地面积25153亩,其中田6336亩,山地18817亩,林地面积28122亩,有农户7005户,总人口31500人,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940元。
为了进一步抓好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一个走廊、打造两个基地(沿河村蚕桑生态走廊;优质烤烟基地;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工作思路,想办法,添措施,扎实抓好我镇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措施办法
1、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镇党政办、财政所、经发办、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特色农业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我镇特色农业的领导,抽调专人建立了特色农业办公室,为抓好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全镇各村自然资源、群众的种植习惯、现有的基础条件,镇政府组织工作组深入村、社、农户进行调查,在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镇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一个走廊、打造两个基地(沿河村蚕桑生态走廊;优质烤烟基地;高山 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并确定了分实施计划,为我镇特色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宣传教育,转变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在转变干部群众观念落后的问题上,我们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基础工作来抓,通过“五事”机制的建立完善,切实抓好干部作风整顿,解决了密切干群关系,做群众贴心人的问题,解决了镇村干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问题。在深入群众问民事活动中,把先进的发展观念,典型示范经验宣传给群众,让他们进一步树立了只有抓产业才是出路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实施特色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4、强化技术,科技兴农
始终把科技兴农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来抓,在公司、烟草公司、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分村社、分段举办各种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让广大群众真正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发展三高农业,提高农业效益。
5、狠抓示范,力促全面
结合我镇实际,经党委、政府研究并与相关村社进行座谈,确定了打造 “省级蚕桑科技示范园”;建设五个蚕桑生产“百万元村”;在三个村建设烤烟生产百万元村;在四个村实施1000亩朝天椒高产示范。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 2007年新建室外蚕棚120间,新修共育室11间,发展“一步成园”栽桑880亩,实现发种1776.5盒,比06年增加285盒,产茧 1295.87担,增加221担,人均产茧53公斤,单产达36.5公斤,产值115万元,人均产值940元。以点促面,带动了全镇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效果显著
一年来全镇补助特色农业发展资金140余万元,促进了特色农业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品种改良、发展规模的状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蚕桑生产:全镇新发展“一步成园”栽桑3500亩,桑园总面积达11000亩,实现发种9150盒,产茧6026担,蚕茧产值467.66万元,比去年增加67万元。全镇实现100万元以上的村1个,50万元以上的村2个,20万元以上的村6个,10万元以上的社13个,涌现了万元户33户。
2、烤烟发展:全镇落实烤烟面积2306亩,实际移栽面积2316亩,比06年增加517亩,增长30%,其中地膜覆盖占60%以上,因黑茎病和青枯病死亡525亩。已收购烟叶3600担,其中中上等烟叶占60%以上,实现产值200万元,比去年增加50万元,烟水工程新建烟水池167口,容量11780立方米,已全面峻工投入使用,并通过省、市、县烟水工程验收组进行了初步验收。
3、高山无公害蔬菜:继续抓好1000亩朝天椒高产示范,全 镇实现朝天椒种植面积2000亩。落实高山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3200亩,实现产值270万元。
三、下一步打算
1、蚕桑生产:今后镇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作支撑、以基地为依托、以效益为目的,以打造沿河的蚕桑绿色生态走廊为抓手,计划在2至3年时间内再新发展“一步成园”栽桑3000亩,建成五个蚕桑百万元村,实现全镇产茧上万担,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
2、烤烟发展:为进一步抓好烤烟生产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镇政府提出了今后三年内烤烟生产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镇实现烤烟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实现产烟上万担。
3、高山无公害蔬菜:引进新品种搞好试验示范,促进高山无公害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高山无公害蔬菜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篇:永嘉各镇特色产业介绍
1、桥头镇
2002年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钮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2007年3月再次通过复评。钮扣、拉链是桥头镇的主导产业,分别占全国的80%和9%,其工业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的80%,化工、服装、电镀、钟表、金属制品等产值约占20%。
2、桥下镇
教玩具业、外贸服装业和铸造业是当地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教玩具业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2006年,桥下镇被授予“中国教玩具之都”称号(2009年6月顺利通过复评),2007年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玩具协会儿童游乐玩具专业委员会”,2008年被认定为“浙江省教玩具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009年荣获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名。
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市级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成果丰硕,获得“温州市畜牧特色优势产业强镇”称号;现有兰花种植户600多户,年交易额达2000万元;稻田养鱼发展势头良好,形成西溪、昆阳、茗岙共12000多亩的三大稻田养鱼基地。
桥下生态环境优美,西溪山水风光、茗岙梯田油菜花观赏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生态观光旅游初具规模。
3、岩头镇
文化名镇,全镇共有晚唐以来的古村落10个,其中“七星八斗”芙蓉村、“文房四宝”苍坡村、“金山丽水”岩头村争奇斗艳、美奂美仑、独树一帜。1991年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苍坡村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今年5月,芙蓉村被列为国宝级文保单位。
旅游城镇,2000年就被命名为“浙江省旅游城镇”,旅游产业已成为全镇主导产业,去年实现旅游社会综合效益1.5亿元。
4、乌牛街道
乌牛市场繁荣,物产丰富,是著名的“中国乌牛早茶之乡”,有“乌牛早茶、乌牛米、乌牛酒、乌牛猪”这“四乌”土特产。农业基础地位大为巩固,“四乌”产业不断壮大,效益农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一批乌牛早、乌牛米、商品猪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涌现出了以省、市级文明示范村王宅村、鸭鹅村、茅楼村为龙头的一批强村。以东蒙工业区为依托的新兴工业经济迅速崛起,全镇行业优势主导化明显,形成了以小五金、鞋服、机电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
5、沙头镇
我镇珠岸村获得了“全国无塑料袋第一村”称号,双溪村建成了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我镇曾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教育强镇和省体育强镇等荣誉,素有胶鞋基地、婚纱摄影基地和超市之乡之称,是我县的旅游镇、生态镇和工业镇。
沙头生态优势明显,不但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太平岩景区、香樟花园、九丈甸园和楠溪江旅游接待中心都具有一定的旅客接待能力。今年我镇将强势推进楠溪山居酒店、甸园二期、永嘉书院、水岩“龙抢珠”等项目,同时,做好楠溪江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工作。沙头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胶鞋、铸造、造纸三大产业初具规模,全镇共有三个工业园,占地600亩,企业46家,其中上规模的企业有10家,沙头是我县重点工程的主战场,投资6.1元的楠溪江供水工程将于今年下闸蓄水,投资7.61亿元的41省道沙头至上塘段改建工程正紧锣密鼓的推进,投资1.28亿元的西垟至石埠连接线工程今年也将开工等。
沙头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胶鞋、铸造、造纸三大产业初具规模,全镇共有三个工业园,占地600亩,企业46家,其中上规模的企业有10家。
6、枫林镇
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85年,被命名为永嘉县“武术之乡”和“象棋之乡”。2000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被命名为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省农业三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枫林镇地处永嘉县北部,耕地面积1.1万亩,2000年农业总收入8322万元,属半山区农业重镇。
7、岩坦镇
长毛兔、虎纹蛙、山羊、本地鸡、稻田养鱼等养殖业继续发展壮大,目前,全镇长毛兔养殖已达1500多头、虎纹蛙养殖面积达43亩,山羊养殖达3000多头,逐步形成产业优势;此外,一些效益种植业也齐头并进,923晚籼稻,大棚蔬菜、东魁杨梅、美国黑李、大岭白茶基地、龙园村马蹄笋基地、岩坦瓯柑基地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越发明显。古村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开发力度加大。现存楠溪江景区内整体保护最完整、规划布局奇异、审美情趣独特、人文价值极高的屿北、茶园坑、陈山等古村落群,古村文化内涵最为丰富。
楠溪素面是永嘉的特产,岩坦素面则是素面中的上品。具有制作精良,润滑可口,食用方便等特点。村民制作素面已有1000余年历史,因其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市场供不应求,将打造富有品牌特色的“绿色”加工企业。
8、大若岩镇
已创建“虎纹蛙养殖场”、“白鸽养殖场”、“稻田养鱼”等30多个效益良好的种养基地,大若岩镇充分利用独特的风景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早香柚、荆州板栗两个农业拳头品牌资源和楠溪江中游的区位优势,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提高了城镇的品位和知名度,被省、市命名为省级科技星火示范镇、市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镇、市级生态平衡示范镇等。
9、碧莲镇
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40920亩;主要经济特产有全国柚类金奖产品——早香柚,闻名遐迩的——邵园板栗,澄田杨梅。
碧莲镇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效益农业为抓手,形成以早香柚、畜禽养殖、稻田养鱼三大农业支柱产业,早香柚连续5年荣获国家柚类金奖,3年荣获省农博会名牌产品;稻田养鱼2005年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产地,2007年获得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称号。
10、巽宅
西岙生姜深加工和品质提升工程
界坑高山反季节茭白:通过以上措施今年在界坑新增反季节茭白300亩,使界坑茭白生产面积达1000亩,产量达150 万斤,帮扶70户低收入农户建立自己的茭白种植园;推广青椒、马铃薯等反季节蔬菜种植,建立反季节蔬菜基地。
铁皮石斛生产加工:铁皮石斛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镇已有种植基地200亩,种苗组培基地一个。
早香柚基地扩建和名特优农产品引进工程:早香柚基地始建于1998年,该基地共520多亩,是永嘉县面积最大的早香柚示范园。
巽宅杨梅
巽宅杨梅品种主要有迟熟的大碳梅和东魁杨梅。1991年开始引进,至2005年全镇已大面积种植,仅巽宅村有2.8万棵,巽宅杨梅品质优良,果实个子大若乒乓球,平均果重25克,最大达70克,色呈黑紫和紫红,味甜。成熟时间较迟,避开了市场高峰期,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
巽宅烤鹅
闻名四方的巽宅烧鹅制作工艺别出心裁,先将鹅宰杀洗净,取出内脏(可制成另一道美味佳肴,名为鹅杂),放入调制好的汤料中煮熟,捞其放入锅中用大米等熏制而成,色泽金黄,香味清淡,肉味鲜美,嫩滑,油而不腻,老少皆宜。
巽宅麻埠粉干
11、鹤盛
鹤盛乡有着发展农业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现初步形成近山缓坡花果林、远山陡坡用材林的农业开发格局。鹤盛乡虽地处楠溪江腹地,但交通便利,南距县城47公里,距温州60公里。鹤盛旅游资源丰富,处于楠溪江与雁荡山之间,是连接两大景区的纽带,境内主要有壮丽雄伟的溪中石柱--石桅岩、曲径通幽的龙湾潭森林公园、天然氧吧岭上人家等,是旅游度假的黄金宝地。
其他几个街道没什么特色
第四篇:九山镇生态旅游特色产业情况简介1
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强镇特色果品名镇
----临朐县九山镇发展侧记
九山镇位于临朐县西南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东镇沂山西麓,地处潍坊、临沂、淄博三市交界处,全镇区域总面积254平方公里,共辖26个村,7个农村社区,1.5万户,5.2万人。九山镇是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临朐四大古集镇之一,齐长城纵贯东西、铜陵关雄踞镇南,抗战时期是烽火在此熊熊燃烧,1943年全境解放。省道泰薛路、潍九路贯穿全境,南距济青高速南线(青莱高速)12公里,道路交通便利。
全镇属沂山中低砂质区,境内山高坡陡,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沟壑纵横,主要土壤为棕壤,质地松散,多砾石粗砂。气候具有暖温带亚湿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镇域地形呈东、西、南三面高,北面略低的态势,南下的红旗河、西来的龙山河先后在九山、西岸头汇入弥河后,在本镇大山东村北出境,流入冶源水库。
全镇有居民15138户,51700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54人。
全镇分九山、白沙、王庄、沂山4个行政片,辖64个行政村的146个自然村,其中,海拔最高的村是位于沂山西坡的水石屋,海拔最低的村是大山东村。
全镇有耕地面积 54435 亩,有林面积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8%。境内有“淌水崖水库”、“黑松林”、“神牛
谷”等休闲旅游区,还有古树、温泉、奇石、齐长城遗址等著名景点,是“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镇”。
九山镇产业特色十分明显。已经形成了林果、黄烟、中药材、畜牧和劳务经济五大支柱产业,旅游业正在跻身其中。
九山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因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果品色泽鲜艳,糖酸比适中,无污染,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果标准。又加之获“风联”专利的“富硒”营养技术的注入,更是身价倍增,蜚声海内外。苹果品种以富士优系、红嘎啦、藤枚一号为主,套袋生产,无污染,色泽艳,口感正,产品远销南非、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葡萄以红提、巨峰为主,单粒重大,穗形整齐紧凑,色泽好,糖度高,套袋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是标准的绿色水果;板栗以味道香甜著称,特别是油栗系列产品已出口到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山楂品种主要以“大金星”、“敞口”为主,单果重达6-8克以上,色泽红艳,令人望而生津。以山楂为原料的十多种果脯系列产品,尤得南方市场青睐,在国外亦享有极高声誉。现全镇苹果、板栗、葡萄、山楂等果品种植面积已达7.5万亩,规模正有扩大化趋势。
九山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旅游前景广阔。镇域内山水、古木、溶洞、温泉、奇石等各具特色:宋王庄村的槐中朴树龄达700年,小叶朴寄生于古槐之上,堪为深山奇树。抬头村西有两株古老的银杏树,一雄一雌,秋季雌树果实累累。位于现南店村南的玉皇洞,深不可测,洞内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九山村西有一温泉群,水中含多种矿物质,水质极佳。位于下城隍村北的城隍温泉,两泉眼四季喷涌,冬季周围雾气弥漫,有“小趵突”这称,颇为壮观。位于黑松林深处的“潍坊二号”枰柳树,要2个人联手才能合抱。形成了以“黑松林”、“神牛谷”、“团崖”等12处景区的特色旅游胜地。
淌水崖水库和万亩黑松林相连,山青水碧,林深石奇,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实为旅游、休闲、避暑之佳境。2009年,淌水崖景区被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离此不远的“神牛谷”与沂水县接壤,集地理优势、原生态风光、神话传说于一体,云集八方游客,是国家AA级风景区。2009年开工建设的占地500亩的黑松林旅游综合服务区,已初具规模,以“逍遥游”、“生态游”、“农家乐旅游”等为特色的品牌旅游已经打响。
“淌水崖水库”位于九山镇境内的弥河支流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及水产养殖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该水库始建于1973年3月,竣工于1979年十月,是原九山人民公社干群一心的劳动结晶。上游流域面积22平方千米。设计容量600万立方米。坝体由十孔变内径不变外径、斜卧式“连环石拱”组成,坝顶是一座跨度为二十米的十孔双曲拱大桥,桥长202米。南端设放水闸和溢洪道,北端设发电站。设计新颖,别具一格,全国罕见!坝高38米,整体座落于高达20米的天然一体花岗石上,与两端山腰相连,横空出世,气势磅礴。水库图片曾在国际水电会议上展示,赢得广泛赞誉。先后有十多个国家水利代表团到此参观。水库四周,山秀石奇,黑松连片,刺槐遍生,山光水色相映成趣。
沿水库北侧上行500米,即达著名的黑松林旅游度假区。因面积过万亩,故有“万亩黑松林”之称。整个林区峰峦叠翠,遮天蔽日,黑松连片、橡树、柞树、板栗、刺槐相间其
中,一棵名为“潍坊二号”的枰柳树,树龄已逾百年,伫立水库北岸,自成一道景观。黑松林的腹地亦是淌水崖水库的源头,条条峡谷深邃,雾霭迷漫。谷内泉水淙淙,清冽甘甜,四季恒温。溪水流经之地是万年形成的风格迥异的怪石,有的象巨大平展的石床;有的是狮子、老虎的化身;有的倚天而立,鬼斧神工得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神秘的“奇石谷”。谷中激流瀑布,景色壮观,密林深处,人迹罕至之地生长着数十种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保护完好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电视剧《水浒》中,智取生辰纲一场戏就是在南崖山坡上拍摄的。百吨巨石上镌刻的“黄泥岗”三个猩红大字至今十分醒目。
“返璞归真、享受自然”,这是生态游—“农家乐神牛谷”的欢迎词,去者都说不虚此行。
神牛谷属鲁中沂山山脉,地处临朐县西南角,总面积15平方公里,森林绿地覆盖率达90%;野生动植物种类800多种,主峰海拔660米,农户400家,人口1300人。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著名的齐长城从东侧绕过,古代铜陵关就在谷口。神牛谷地形七沟八壑,溪流九弯十八曲,谷底涧溪清流,怪石林立;谷外丛山迭起,绿树掩映。春天鸟语花香,夏天清凉幽静,秋天瓜果遍野,冬天北国风光。景区内纯自然生态,到这里可以观“神雕崖”,踏“小龙潭”,登“观音山”,游“神牛崮”,品野味,吃农家饭,睡大火炕,宿旅游帐篷、住农家小院;还可以登山、探险、采摘,垂钓,烧烤,举办篝火晚会。这是一个集休闲度假、修身养性、健身娱乐的好地方。神牛谷山庄是旅游的大本营,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只要放松身心,走进神牛谷,就会融入大自然。
九山镇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饱口福的名吃更是数不胜数;绿色肉食品黑山羊存栏量达到2万只以上,生猪存栏量1万多头。此外,松菇、黄花、野兔、山蝎、蚂蚱、木柴山鸡等名吃更是余味无穷,让人过口不忘。
依托丰富的钾钠长石、石灰石、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九山镇大打资源招商牌,引进了“恺达高钙石”、“洪东矿石”“延禄铁粉”等7家加工企业;依托丰富的林果和农副产品资源,建成了龙泰食品、沂山缫丝、九山木材等10多家龙头企业,形成了食品加工、木材营销、胶木座椅、缫丝、酿酒等产业链条,使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第五篇:XX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镇新型建材产业情况汇报
XX镇党委、政府
一、XX镇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基础现状
XX镇位于XX大市区东大门,镇辖12个村居,镇域141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全镇工业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先后被列为XX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示范镇”、江苏省“强镇扩权”试点镇。
近年来,全镇紧紧围绕“率先全面达小康,建设幸福新城市”的奋斗目标,全力实施“项目立镇、特色兴镇、财政强镇”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 余户,主要涉及纺织、建材、机械、食品、电子、电力生产等行业。现有规模工业企业 户,产值超亿元企业 户。2010年底,规模工业实现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工业规模跃居全区乡镇前列。
按照一镇一品要求,我镇2009年确立了打造XXX建材工业园的目标,目前XXX沿线已落户各类建材企业18户,规模较大的有众志混凝土公司、XX水泥制品公司、XXX混凝土公司、XXX公司、XXX新型建材公司等。2011年10月份与香港XX公司签约的总投资 亿元,一期用地 亩,建设 条生产线的XX管桩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规划,本月底可完成征地拆迁任务,预计 月份可开工建设,一期项目建成后,年税收将达 万元;刚刚与XX集团签约的 万吨I级粉煤灰项目,总投资 亿元,用地 亩,目前已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
二、确立打造新型建材工业园的有利条件
1、便捷的交通条件。XXX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建于XX镇西北部生建村境内,滨临XX市黄金水道XXX,距SXXS省道不足 公里,SXX国道穿越境内,坐拥XXX大桥,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2、优越的基础条件。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XXX整治工程一直受到水利部和江苏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先后进行了9次大规模整治。如今,XXX不仅成为全市优质的干线航道,而且在XX镇XXX大桥两侧,分别留下顶宽超过百米的堆堤,可利用总面积3平方公里以上。规划园区内圩堤坡度较为平坦,圩堤顶部较宽,适合集中连片开发,两岸均有10千伏高压线经过,S226、XXX大桥横穿过境。
3、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XX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掀起产业招商热潮。两年来,新招引各类建材项目 个,涉及建筑材料拌和、建材物流、节能环保墙材、新型水泥制品等领域,其中众志、益旺等企业已成为全镇规模企业,纳税大户。目前已招引的投资 亿元的建华管桩项目和投资 亿元 万吨粉煤灰项目已开展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建成后,对XXX建材工业园的发展有较强的幅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新型水泥制品产业园:吸纳混凝土顶管、混凝土管桩、混凝土板梁等新型水泥预制品企业聚集。
高新建材产业园:吸纳高新建材、特色建材、环保节能产品及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入驻,形成高新建材企业聚集。
其它工业园:吸纳与特色产业配套的关联企业入驻及其它产业转移企业入驻。
——一中心,即:
产品交易和物流中心:集园区管理机构、服务机构,交易市场、物流企业于一体。规划建设产品陈列室,汇集建筑材料、水泥制品、墙材产品、高新建材进行功能分区展示、展销的市场,建成新型建材采购、物流基地,展示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良好形象。
四、打造XXX新型建材工业园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形成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载体建设。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主、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园区建设推进组,强化对园区建设的统筹和协调,并对园区的运行动态、认定核准、考核奖励等方面进行管理;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一名镇班子成员兼任主任,确定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具体职责和完成时限,层层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二是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建设合力。把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摆在首要位置,抢抓机遇,开拓奋进,营造齐心协力建园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园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成立建材协会,创新平台建设。组建XX镇新型建材协会,协会本着打造一流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为目标,着力为XX建材行业提供服务,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助政府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同时通过协会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引领整个行业水平提升。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抓好园区规划布局。力求园区建设定位准确,规划合理,把产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镇村发展规划有机衔接,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园区规划布局主要在生建村,位于集镇西北部,与东南工业园区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园区的工业化发展分别向中心延伸,集镇的城镇化改造向东西扩展,最终东西园区与中心集镇相衔接而连为一体。
(三)扩大开放,强势招商
一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广告牌、宣传画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建设新型建材特色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扩大XXX新型建材工业园的影响,提高XX镇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发展。二是围绕特色产业招商。按照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以园招商、以特招商、联合招商;优化招商引资服务体系,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组织企业到大中城市周边产业发达的地区考察学习,加强与XX市区及以上地区产业转移的对接和互动,力争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进入园区,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加大企业招商力度。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