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两会报告中提出的“三农”政策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在粮食产量连续“八连增”之后,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复杂形势,做好今年“三农”工作仍然是本届政府的重中之重。继去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首次超过1万亿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
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中央“三农”投入再创新高,表明长期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透过一个个数字,不断增长的“三农”投入将为亿万农民带来哪些新实惠?
加大惠农补贴 力促农民增收
预算报告提出,今年要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规模,健全补贴制度。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规模,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和品种,加大造林补贴力度,健全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收储制度,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根据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支出1628亿元。
不少与会代表委员表示,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比去年提高了7至9元,稻谷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12至18元,国家继续给种粮补贴,我们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来自辽宁省凤城市凤山区大梨树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说。
“2009年两会,我带来一穗玉米,呼吁提高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去年两会,我带了特产蚕茧和茧蛹,呼吁发展蚕丝被和制衣产业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毛丰美代表说,今年他带来了8项“三农”建议,希望能够推动相关政策出台,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更加坚定信心。
逾四千亿元支持农业生产 科技、水利“双管齐下”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4724.2亿元(不含“四项补贴”1628亿元、储备费用和利息支出620.5亿元)支持农业生产,努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好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预算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资金101亿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同比增长53%,旨在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
“国家的这一决定让科技工作者们很振奋,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为农民增产增收增添动力。”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林而达说。
粮食“八连增”之后,我国农业风险依然很大,气候条件被认为是“最大的未知数”。林而达认为,旱涝、高温低温、气候变化引起的病虫害等,对粮食生产有很大影响。此外,乡镇企业发展和农药等化学品的投入增多,加大了农业用地污染。
“在这些方面农业科技大有可为。” 林而达建议,今后应加强研发新品种,使农作物适应暖冬、倒春寒、北方干旱等气候条件,保证产量;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研究推广节水、降低能耗的新技术;研发提高施肥效率的技术,减少农业土地污染;探索保存技术,减少粮食收储、加工等过程中的浪费,做到“丰产”之后真正“丰收”。
有收无收在于水。增加农业基础投入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当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不到全国耕地面积的50%,已有农田灌排设施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严重,节水灌溉发展和山丘区、牧区水利发展滞后。
对此,预算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654.46亿元,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五千多亿元扶持农村社会事业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惠及农村民生的举措,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将达到5319.9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还加大了综合扶贫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372.86亿元,增长18.7%。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民办公助机制,补助248亿元。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连年改善,而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要破解。”全国人大代表、抚顺李石寨朝鲜族小学校长金竹花说,希望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能真正落实好,给亿万农民群众吃上“定心丸”。
第二篇:三农政策
一、背景材料
1.继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2004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775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9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8%。三是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五是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二﹑ 主要内容
(一)“三农”问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
1.“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
2.所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是由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
资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
2.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3.是由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决定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问题。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
4.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 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现代农业。
2.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予,就是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要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
4.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为此,必须重视农业与科技、教育的结合。
5.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
6.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
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
①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③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措施;
④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⑥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⑦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⑧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7.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等),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8.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9.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三、与教材的结合点
1.经济常识
⑴社会主义本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城乡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解决农民工
欠薪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
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长期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些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
⑷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一方面,农业发展要面向市场,尤其要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⑸价值规律的作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利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国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体现了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2.哲学常识
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和政府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现状,及时制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
⑵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关系,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等都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哲理。
⑷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以及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依靠亿万农民,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哲理。
3.政治常识
⑴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体现和要求。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现了国家行使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⑵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国家机构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城镇化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⑶党的性质和宗旨。我党重视“三农”问题,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关注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4.历史地理
⑴历史学科
①中国古代不同政权实施的农业政策,对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初税亩,汉代的休养生息,唐朝的两税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一条鞭法,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②中国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主要农业成就(如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等)。
③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采取的土地政策。
④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土地革命、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地理学科
①我国土地概况、区域特点、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业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协调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资源的关系。
③结合我国城镇化,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④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问题对我国农业和粮食问题的影响。
第三篇:三农政策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关政策:
1、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在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同比例降低农业税附加。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的原则,2004年,按照国家规定的筹措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县政府成立以县长张业为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展和计划、农业、物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参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民,6月15日公布补贴结果。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县财政用县长备用金50万元,建设20个粮食生产示范村,鼓励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继续由政府指导定价,核定中准出厂价,企业出厂价上浮不得超过中准出厂价的10%。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意义: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三农”政策范文
你认为什么样的“三农”政策才是好政策
“三农”是指农村,农民,农业三个方面。“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和剖析“三农”问题,探索其解决途径是当务之急
温家保总理在提到我国三农问题时曾经谈到: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的状态;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很落后,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相当突出。
虽然我国农业从总体上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已经实现了保证有效供给这个主要目的,但农业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解决,考虑到土地,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利等其他基础设施不理想,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系统不健全,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等诸多不稳定因素,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有我国农民人口众多,虽然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收入提高了很多,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相对我国的经济成就和城市居民收入,农民仍然贫苦的,收入来源少,负担沉重;再者农民更散了,职业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个体工商户,农村知识分子,乡企管理者,私营业主,农村管理者的速度加快,收入分化同样很严重,并且差距逐渐拉大,贫困农民和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民绝对值仍然很大;农民太弱,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经营权得不到保护,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无处抗诉。
根据以上情况来说,首先要实现农村发展,就要深化农村改革,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轨道,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发挥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性就业容量大的高效产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的组织形式,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建立各种形式的专业行业协会,进入市场;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制定区域政策保持农村平衡发展,完善并转变政府领导农业的职能,对农村和农业经济实施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使政府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是恢复农村自治传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的权益表达机制,建立民主合作型的治理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在权利获得与社会参与方面的平等与公正,保障城乡间和谐公正的秩序,实现社会财富和权益的公平分配。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打开镇门,城门,有步骤的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我国现有户籍制度,恢复户籍制度证明公民身份和提供人口依据的基本职能;加强对农民教育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最后是要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并在各个方面给予农业快速发展大开绿灯,使其在重组的动力下走的更远。
总的来说,这个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经济实力,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收入增加,并利于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符合中国农业现状的“三农”政策是好政策
第五篇:农信社,三农政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农信社,三农政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安徽省为例
一、农信社在实践三农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及时清理发展思路,制定战略目标,这样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培育和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大力支持农户各种基地的建立,大力支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的建设,大力支持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环保事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必须由金融机构来承担。新农村建设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讲,既是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及时清理发展思路,制定战略目标,这样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培育和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大力支持农户各种基地的建立,大力支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的建设,大力支持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环保事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农信社经过多年的信贷投放,为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
1、是全面推进我市农村小康建设的重大任务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事关农业、农村、农民,更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市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近年县城信贷投入的主渠道,成为助推“三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推动器。
2、是连结“三农”的金融纽带
信用社服务“三农”,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有利于加强信用社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基层党政与群众的关系。通过对农户经济信息的调查,一次确定贷款受信额,同时核发“资信卡”。农户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建立了信用农户档案,有效地简化了农户贷款手续,降低了农户贷款成本。对缓解农户贷款难,支持其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干部和群众走近了,共谋发展,群众对基层干部的工作也产生了理解,干部的工作也好开展了,正如洒志乡的党委书记黄平所说,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真正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农民得实惠,信用社得发展,乡镇的各项工作如计生工作等开展起来也较顺利了。老百姓通过信用社的支农工作转
变了对政府工作的认识,给政府、老百姓信用社架起了一座金融桥梁。
3、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在实现城乡二元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生力军的作用。从1997年人民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以来,我市的农村信用社不断地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方针做了大量的支农信贷服务工作,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03年10月份,我市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92267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3%。支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9322万元。占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81.2%,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信社在实践三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农信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在人行和银监会的领导下,农信社在信贷支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与“三农”经济的发展需要相比,还显得不够。还存在着诸多的“贷款难”、“不适应”等问题。
1、就放款而放款。多年来,农信社在经营上的计划经济色彩较浓,按计划放款,就放款而放款意识根深蒂固。加上近年来推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各项经营指标都落实到人,并与个人报酬联系起来。个人的任务意识得到加强,但也助长了员工的短期行为和掠夺经营行为。员工只顾贷款放得出去,利息收得回来,就不顾借款人自身品德、债权债务以及偿还能力等情况了。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大量的贷款违规行为和贷款质量问题。如普遍存在的人情贷款、跨地区贷款、冒名贷款、化整为零贷款。等等。
2、被动经营型占主导。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员工习惯于过去的工作态度,官办作风、衙门习气以及金融部门优越感形成的别人求我,我不求人的思想,养成了员工守株待兔的经营行为。员工缺少主动意识。特别是那些思想不健康的员工还有点权力“寻租”味道。等客上门,凭感觉、凭印象、凭经验贷款。成了主要的经营行为。一些理智的人并不愿意贷款,相反,一些胆大的、敢于承担风险的人和关系人成为了主要客户,一些真正需要贷款的客户,往往不知道如何办理。
3、粗放经营型占主导。在新旧体制转型期,农信社的经营行为必然表现为粗放型。制度乏力,管理不到位,贷款政策和办贷程序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要么凭熟人,凭关系贷款;要么凭财产抵押贷款。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很不规范。大额贷款、超权限贷款、自批自借贷款、贷款要素不全、贷款合同文本不规范、贷款无档案或档案不全、贷款诉讼时效过期以及诈骗贷款。等等。屡见不鲜。贷款质量低劣,信贷资金周转不灵,时常困绕着农信社。
4、单向经营型占主导。农信社在放款中,从本位出发,单向考虑自身资金的安全,如在贷款发放中,强调除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的其他贷款一律实行资产抵押方式,提高客户贷款门槛,把大量优良客户堵在门外。农信社这种过于稳健和保守的作法,就不能跳出放款这个圈子,从信贷资金运动规律出发,研究整个经济与金融的运行机制,站
在企业与农信社整体的高度,考虑贷款的投向投量,从农信社与客户互动的角度,考虑贷款的具体运作。其结果必然伤害广大客户的借贷热情。形成对客户的不公正、不公平、不公开。那些真正想做事业的、真正能办事业的;那些真正讲信用、真正有偿还能力的可能贷不到款,而那些不会干事、不想干事、玩世不恭、专门钻银行空子搞钱的人,可能大把大把地贷到款。
三、农信社在实践三农政策中应采取的对策
1、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调整战略。面临着生机昂然的“三农”经济,农信社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用市场经济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营销的理念来运作业务,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积极寻找优良客户。这样农信社的经营视野才能开阔,发展才有广阔空间。在服务“三农”经济中,农信社既要注重帮助农村中的弱势群体脱贫致富,解决温饱问题,同时也要积极寻找新的贷款机会,挖掘农村中的优质项目,优良客户,从更高层次上支持和服务“三农”经济的发展。要积极支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项目,积极支持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特别是对农村中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以及农村中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科学技术等产业的支持。农信社要站在整个“三农”经济的高度思考经营问题,要把信用社溶入到“三农”经济中去,与“三农”经济同发展。不能单向思维,就放款而放款;不能把金融与经济割裂开来,形成两张皮。信贷资金只有与生产经营资金溶为一体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价值增殖。农信社只有与“三农”经济形成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发挥自己最大的比较优势,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2、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制约着农信社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服务、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的落后。早开门、晚关门、中午不关门是农信社的服务本色;守着柜台、坐等客户、办结业务是农信社服务的三件套。这些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着的“三农”经济的需要。农信社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农信社要更好地服务“三农”经济,牢牢占领农村这块市场,就必须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以追求客户、职工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要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深入到客户当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站在客户的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研究客户心理,研究客户需求,研究客户前景。要为客户着想,参与客户管理,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要树立客户需要就是我需要,客户发财就是我发展的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创新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多视角、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让客户有选择、有比较。让客户感觉到现代农村金融给他们带来的金融便利。只有这样,农信社才能适应“三农”经济的需要,才能与“三农”经济同步发展。
3、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信贷与“三农”经济互动的机制。农信社要溶入到“三农”经济中,与“三农”形成互动,就必须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业务经营,强化发展意识,做大做强做优业务。要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管理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稳健、均衡、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二要学习现代商
业银行的先进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管理意识。从人性化角度,按照安全、便捷、有序、有利管理的原则,对现有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再造。简化贷款手续和不必要的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要以客户为中心,强化集约经营的理念,实现农信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继续做好小额农贷品牌的同时,积极开发其他贷款业务。要有市场意识,从分析现有客户、了解潜在客户、巩固优质客户入手,改革过去对客户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实行抵押贷款的方式,积极推行对客户贷款的授信评级管理。中小企业始终是农信社关注的重点,个体私营经济始终是农信社客户中的重要群体,在信贷管理上把小额农贷的管理办法移植到个体私营经济贷款的管理上,与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形成互动,对个体私营企业授信,掌握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品行、业务经营状况,确保资金安全。支持产业化上,跟“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协会互动。对所有的客户进行分类排队,区别不同情况,贯彻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四要公开信贷政策、办事制度和程序。实行阳光操作、透明办公、有情服务。
4、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创造农信社与客户互动的良好环境。政府要加强服务,引导和督促有关部门建立为客户服务的中介组织,严肃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市场准入、登记发照、资产评估、验资报告和信息披露等制度。为农信社和客户良性互动,打好基础。
5、创新金融品种,不断满足“三农”经济中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农信社除了在信贷上加强服务创新外,还要在结算和其他中间业务领域为“三农”经济提供更多的便利。如结算上,要加快电子网络建设步伐,早日实现结算通存通兑。又如结合农村特点,围绕理财和消费两大领域,要积极推出理财类金融新产品,为农民理财。要开展市场调研,并借鉴其他银行产品开发的经验,使农信社的产品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各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