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4年)
近年来,通过信息化体系建设、政策扶持、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举措,大量农村优秀青年和农业企业投身网络,推动了电子商务在杭州农村地区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年网络交易额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网上销售额超亿元的电子商务村,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大学生返乡创业,推动了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电子商务正成为杭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业态。
一、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良好
杭州具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较好基础。一是基础设施完善。杭州已经实现村村通互联网,具备了商务‚信息流‛条件,而一些较大的中心村镇,都出现了物流企业入驻的现象,特别是浙江省村邮站建设工程,又为电子商务建设‚商品流‛打通了渠道;二是意识氛围浓厚。通过多年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10个区、县(市)的农网运转良好,市县农业网站群的年访问量超过300万人次,20余万农民通过农民信箱发布与接收供求信息,2000多个村均建有行政村网站,广大农民群众的网络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电子商务意识氛围,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电子商务的理念不再陌生,而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在杭州的实施,使电子商务的理念更加深入农村;三是人才条件较好。杭州的基层农村有着数量可观的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及一些具备创业能力的年轻人,他们具备创业冲动与基本技能,而多年的农业信息化、农民信箱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的扎实推进,也为杭州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储备了不少人才;四是产业条件成熟。杭州拥有一批总量大、特色浓、开放度高的特色块状经济并广泛分布于各区、县(市),如萧山的花木、富阳的造纸、桐庐的制笔、临安的山核桃、淳安的食品饮料,以及众多杭州特色农产品、来料加工品等,都可以成为网上交易的商品;五是新型业态突起。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新型业态的培育力度,农家乐、农业观光园、乡村游等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现代民宿的异军突起,适逢都市人群对休闲游、乡村游的需求增加,更为新型业态的电商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二)发展举措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推动发展。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系列活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以来,人大代表和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调研;二是加强引导,带动发展。2014年以来,除了市里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外,2区5县市也分别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强引导,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的示范典型,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的乡镇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如淳安县威坪镇2014年4 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网上商城、中小网店、电子商务企业等给予资金扶持。而2区5县市建设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带动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加强培训,提升发展。一直以来,各地十分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的培训,特别是近年以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加强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2014年萧山、余杭、临安、淳安、富阳、桐庐等地都举办了电子商务培训班,对大学生村官、优秀返乡青年、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进行了电子商务理念创新、技能提升的培训。四是加强服务,促进发展。2014年市县两级农办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1)开展‚绿色农产品网商‛的电视推广活动。从全市优选30家农村电商企业,委托杭州电视台进行拍摄,并制作成5分钟的视频宣传片进行展播。(2)市农办于2014年9月22日-28日和淘宝网进行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临安山核桃淘时节活动‛。本次活动点击量达到680万次,网上成交件数达到84943件、总销售额达到997.5万元,销售区域辐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台湾地区。(3)优选8家农产品网商开展手机淘宝平台推广活动,利用400多个公交站牌3个月的视频传播,吸引了8000多人关注,实现企业电商网站浏览量1.6万次。(4)临安、淳安、建德、萧山等地利用县级平台组织当地网商开展网络推广活动,有效促进农业电商的销售与品牌提升。
(三)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发展群体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之中,他们结合本地特色产业,通过开网店等形成进行创业,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仅网商就有70多。而农业企业则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转变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据调查,全市已经有超过50%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二是发展规模增大。据测算,2014年度杭州农村电子商务销售超过50亿元,全市排名前10的农业电商企业年度电商销售额合计达11.9亿元(如下表): 排名 区县 企业名称 主营产品 2014年销售
额(万元)1 萧山 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52300 2 滨江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 24000 3 临安 杭州勤耕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14272 4 滨江 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6500 5 江干 祐康食品有限公司 预包装食品农副产品 5130 6 临安 临安悠品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4450 7 滨江 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豆制品 3500 8 名胜区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 西湖龙井 3300 9 余杭 杭州双枪竹木有限公司 竹制品 3000 10 临安 临安林之源食品厂 坚果炒货 2700 合计 119152 三是发展速度加快。因为网络市场无边界的特点和网购群体剧增的现状,使电子商务成为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不少农村网商的网络交易额年增长超过50%。比如, 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比上年增长280%,全市14个电子商务村的网络销售额增长同比增长69.2%。而从县域电商情况看,临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最快,2014年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16亿,同比增长60%。四是集聚发展效应明显。从2012年开始,已培育14个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村,2014年电商销售合计7.4亿元(如下表): 名称
认定年度 2014年度电商销售额
(万元)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 2012 20000 临安市清凉峰镇新都村 2012 10000 萧山区新街镇双圩村 2012 8000 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 2013 2500 萧山区新街镇江南村 2013 1250 临安市昌化镇双塔村 2013 3000 临安市岛石镇岛石村 2013 4500 临安清凉峰镇马啸村 2013 2600 临安龙岗镇无他村 2013 1500 临安龙岗镇新溪新村 2013 5100 萧山区靖江街道雷东村 2014 1100 临安市清凉峰镇颊口村 2014 9818 临安市清凉峰镇玉屏村 2014 3000 临安市龙岗镇汤家湾村 2014 2000 合计 74368
二、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一)电商集聚化程度不断升级
从电子商务村到县乡电子商务产业园,再到县级电商平台,电商集聚化发展趋势明显。
1、电子商务村集聚功能较强。从全市14个电子商务村看,集聚了近300家农村网商,网商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使技术服务、物流服务更为便利,形成共生共荣的发展态势。为了使村级集聚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临安市白牛村于2014年10月成立了杭州市首家村级电商协会。
2、电商产业园使电商生态系统更为完善。目前,全市已有多地开展电商产业园建设,园区不仅发挥了电子商务企业的集聚、引领和示范作用,还提供培训交流、代运营、营销策划、摄影、快递等各类公共服务,使农村电商生态系统更为完善。(1)临安市共有两个电子商务园区,分别位于城区的临安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临安西部龙岗镇的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临安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于2012年9月投入运行,现园区规模3万平方米,集聚了16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和服务商,还入驻了‚阿里巴巴临安产业带‛、‚淘宝.特色中国临安馆‛和临安市网商协会,吸引专业人才300余人。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将建成集收购、加工、仓储和物流于一体的O2O平台,现开发利用土地800亩,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入驻企业63家,年实现网络销售4亿元。(2)桐庐县桐庐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县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意向用地35亩左右,总投资约2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超亿元,可容纳涉农电商企业近百家,吸纳就业人员3000余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万人。(3)萧山区将建立1300多平米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吸引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运营公司入驻,由第三方公司提供产品拍摄、美工设计、产品上架、店铺装修、营销策划等专业化服务。孵化中心统一规划设臵电商工作室、商务洽谈室、摄影棚、培训室、仓储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供企业租用,实行农产品电子商务一条龙专业化服务。(4)余杭区北部新城利用杭州农副
产品物流中心资源优势,成立了正易国际电商园和小洋坝农产品冷链物流园。(5)淳安县拟于千岛湖镇珍珠半岛区块建设电商产业园,面积5000平方米。(6)江干区正在建设的九堡电子商务一条街、花卉电商产业园前景看好。
3、县级平台的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全市6个区县市共建成了7个县级平台,其中在阿里巴巴上建设4个第三方平台,自建3个县级平台,提供服务面积达到11371平方米,共为575家农业电商企业提供服务,2014年平台电商销售额约为1.6亿元,县级平台在集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电商化程度不断提升
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了产业与电商融合比较紧密的集群态势,整体上呈现梯度发展趋势。从茶叶、花卉苗木、水产、畜禽、蔬菜、竹业、水果、干果、蚕桑及制品、中药材、蜂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看,均已不同程度地与电商进行了融合,其中茶叶、花卉苗木、竹业、干果、蚕桑及制品、蜂业等产业的电商融合度比较高,属于第一波融合发展的产业。如临安已经出现不少只做线上电商的山核桃经营户。而水产、畜禽、蔬菜等生鲜农产品因储存、物流、保鲜、包装和标准化等问题,发展相对滞后,但目前已经出现众多模式创新,势必成为产业电商化的第二波发展。比如,杭州农副产品网络公司依托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2014年实现交易2500万元;杭州安厨电子商务公司采用‚电商平台+配送中心+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模式,全面推进订单农业,2013年成立至今已实现生鲜电商销售1000万元以上。另外绿城农业、佑康等公司均在探索生鲜电商配送体系的建设。
(三)发展模式多样化不断创新
一是从单一的淘宝网拓展到京东、一号店、行业网站、微平台等,呈现全网化销售的趋势。如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度5.23亿电商销售额分别来自于天猫、京东、一号店、亚马逊和当当网,建德市一家酒业公司通过近100个行业网站进行联合销售,佑康电子商务公司60%多的客户来自手机用户,桐庐忘忧生态农庄则通过微信平台年销售土猪近100万元。二是外向型电子商务出现新态势。如杭州康力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实现境外销售蜂产品等,2014年实现产值135万美元,杭州富阳科艺家私有限公司通过境外电商销售家俱千万元以上。三是电商环节的创新出现生机。物流是电商的关键环节,杭州安厨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公司合作创新的‚直递+快递‛的模式、临安康太炒货食品厂的物流代理模式均提高了电商的竞争力。而生鲜宅配中智能储物柜低温保鲜模式的创新,使生鲜配送体系建设出现了新的生机。产品包装的创新是花卉产业电商化的关键一环,江干区国美园艺在花卉包装上的创新,使鲜花电商走向了全国。而众多生产型农业企业在电商分销模式上的创新,促进了电商规模的迅速扩大。
三、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
虽然杭州农村电商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农产品产业集聚程度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融资渠道不畅、专业公共服务缺失、电商生态系统不完备、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这些情况普遍存在,制约了杭州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需要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农产品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电商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适合电商模式的产品,如果供应量达不到一定的规模,物流成本、营销成本相对就比较高,自然就难以发展,而反之,则能较好地与电商进行融合,从而快速得到发展,临安的坚果产业及其他电子商务村的电商发展已经成为实证的样本。为此,政府全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全域农业产业的集聚从电子商务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调整,逐步形成不同县域不同特色的农业产业,尽量减少产业小而散的缺陷,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的现象。
(二)高素质人才缺乏
由于农村电商基本上都是分布在乡村,人才既难招又难留,一般的客服等岗位尚可通过招聘和培训解决,而关键的营运人才却十分难得。为此,一方面,政府要提供专门的高素质电商人才培训,另一方面则依靠电商进乡镇、进农村以及电商产业园的建设,推进分工的精细化与专业化,缓解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融资渠道不畅
绝大多数电商规模偏小,缺乏信用与资产抵押等条件,贷款融资困难。而且由于农村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基本没有,也没有以农村电商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农村电商融资十分困难。为此,政府通过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引导金融企业对农村电商进行贷款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四)专业公共服务缺失
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或引导第三方提供的准公共服务,对电商企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企业资金的投入、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的风险。但因电商发展的时间尚短,地方政府对专业性公共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公共服务的提供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各地在特色产品、资本要素、人才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尚未形成较强的推动力。当前虽然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建立专业服务的电商平台和产业园,但如何运作尚缺乏经验,需要加强研究与探索,更好地推动电商服务企业的发展。
(五)电商生态系统不完备
从全市十大农业电商企业的区域分布看,除了临安市因先发优势和产业优势占了3席,其余7家分布在萧山、余杭、江干、滨江、名胜等城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的技术服务、人才流动、物流服务、融资服务等更为便利,电商的生态系统较为完备。而从14家电子商务村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类似的问题,电子商务村的集聚发展吸引了技术服务商、物流企业的对接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电子商务村的繁荣与发展。为此,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和举措,引入技术服务商,加强人才培训,建设物流体系,提供融资便利,建设产业园等,创建不同层面的电商生态系统。
(六)创新激励机制不足
当前农村电商基本上是通过模仿开设淘宝店发展起来的,在起步阶段,该模式进入门槛低、易于复制,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入电子商务的创业浪潮,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随着网络市场的竞争加剧,网络营销成本不断攀升,从2012年底开始就已经出现‚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不断下降‛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激励机制,导致经营模式简单,基本上依靠投钱上位的方式。另外,生鲜农产品电商化的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企业自主进行创新的风险比较大。为此,政府通过政策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就成为一个地区抢占网络市场先机的重要举措。
四、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2014年底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各级政府也将对农村电子商务愈发重视,而且近几年来杭州农村电商主体的经验积累和原始积累不断丰富,随着‚政府引导推助、市场主导发展、企业自主经营‛的合力推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农村经济发展关键要素将得到有机融合,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村经济发展单元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有机融合,农村电子商务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整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 《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将实现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100%;区县(市)、乡镇(街道)、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级全覆盖‛。建设1500个现代电商民宿点,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以2014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0亿元的基础,以后每年递增15%以上,使杭州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示范区。农村电商工作的全面推进,将使更多的政府机构、农业企业、农村青年、农业产业进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领域,促进发展规模增大,发展速度加快。
(二)公共服务不断增强,涉农电商服务业蓬勃发展 市县电子商务平台、县乡电商产业园、村电商服务点的建设,将使公共推广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电商融资服务、农村物流服务不断增强,引导电商进乡镇、进农村,专业分工进一步细
化,吸引更多电商服务业进入农村,提供培训交流、代运营、营销策划、摄影、快递代理等准公共服务,从而带动技术服务业、物流运输业、包装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的产业拓展与延伸,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市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臵,推进电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三)电商经济主流化趋势加强,多平台、多渠道竞争激烈 虽然前几年政府在不断引导农村电商的发展,但最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自农村主体的自发参与,而且电商占农村经济的总量也不大,尚属于草根经济的范畴。随着整体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力量,将快速完成从草根经济向主流经济的演进。而同时发生的是网络经济的竞争同步加剧,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电商主体向全网化发展,到各类不同的第三方平台、行业网站进行竞争,而移动互联网也将成为农村电商的重要竞争新渠道。
(四)销售个性化趋势增强,农产品定单预售模式渐热 中小微农村电商的大量涌现,不同地区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差异和产品本身的不同特色,以及农产品小规模生产的特点,个性化特征明显的产品(如不同的品种、土壤、空气、阳光、水及耕作方式)将更具竞争性。而农产品季节性生产的特点,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原产地农产品的直销需求增加,将使农产品订单预售模式逐渐升温。
(五)产业电商化趋势增强,生产型网商渐成主流 在电商发展的初始阶段,贸易型网商利用市场优势获取先机,通过传统的价格战和广告战迅速占领网络市场,杭州市2家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电商均为贸易型网商,本身并不生产产品。杭州市将通过3年时间实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电商应用全覆盖,随着众多农业企业加入电商经济的竞争,产业电商化趋势不断增强,生产型企业对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的控制优势将逐渐得以体现,生产型网商将渐成主流,并将同步出现众多的农村个体网商,成为生产型网商的分销商。
(六)农产品电商递进发展,生鲜配送发展加速
农产品电商最初以坚果炒货、茶叶为主,在全市前10位农产品电商中占了7家,解决了农产品‚进客厅‛的问题。而随着农产品电商的繁荣,一些便于包装、运输的制成品(如熟食类)及调料品完成了‚进餐桌‛的问题。而消费者需求又进一步引发了不少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开始尝试生鲜蔬菜的电商直配方式,探索农产品‚进厨房‛的模式。虽然前期按周、按月通过电商销售‚组合套餐‛的生鲜直配模式步履艰难,但目前已经出现对生鲜配送中物流环节和小区智能低温保鲜柜的创新,通过锁定小众目标群体,避开与农贸市场的竞争,其商业盈利模式已逐渐成型,使生鲜配送发展加速的趋势明显增强。
(七)新型业态电商化趋势增强,农村电商全面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农村空气、鲜食、青山绿水的需求增加,农家乐、乡村游、现代民宿、养老养生、运动休闲等新型业态将快速发展,而电商化带来的信息沟通和资金结算便利,将促进新型业态电商化趋势增强,让农产品基地、园区等成为城市居民的‘私家菜园’,让美丽乡村、秀美山水成为城市居民的‘私家花园’,让居民餐桌成为优质农产品的直供市场,从而使农村电子商务从原来的农产品电商向农村电商全面化演进。
五、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将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方面,如果全市实现60亿的电商收入,则意味着农村电商对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贡献达到2千元。从当前14个电子商务村的发展情况看,为农村经济收入贡献达到7.4亿元,为这些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贡献超过3万元,同时带动农民就业和返乡大学生创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政府根据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路径的谋划,引导推助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都需要经历产业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电商发展阶段与发展路径
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发展路径 形成期
网络基础不完善,对电商的认 识不足,电商规模小,电商企 业较少,经营模式简单,电商 服务企业少,电商体系不完整 网络基础建设,电商 宣传、行业规划、人 才培训、示范带动 成长期
电商数量快速增加,电商规模不断扩大,与农业产业融合增
强,出现明星企业,出现集聚发展的趋势,模式不断创新,电商服务业、物流业等向农村延伸,出现人才不足、物流瓶颈、政策缺乏、场地等问题。
政策扶持、公共推广、人才培训、集聚发展、电商生态系统建设 成熟期 电子商务行业进入行业细分、深化阶段,产业链基本完善,对行业人才、专业化服务提出 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的政策 完善。
电商产业园区建设、高端人才培训、扶持 专业化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农村新型 业态电商化,突破瓶 颈约束 衰退期
市场饱和导致过渡竞争、行业 技术演进导致传统电商行业逐 渐下滑,产业的发展速度下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引导行业提升科技含 量、进行行业转型升 级
目前杭州农村电子商务基本上还处于成长期阶段,部分地区正向成熟期演进。在成长期,由于受到电子商务利益效应的驱动,电商主体的数量快速增加,各种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出现少数规模较大而发展迅速的明星企业,同时这个阶段也是电商发展面临问题最多的阶段,整个农村电商产业出现人才不足、物流瓶颈、政策不完善、场地不足等等问题。为此,政府除了鼓励‚市场主导发展、企业自主经营‛以外,更重要的是自身需要对全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进行谋划,充分发挥好引导推助的作用。根据当前杭州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遵循以下发展路径,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升级。
(一)布局规划,引导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杭州市原有的农业产业布局,根据电商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全域农业产业的布局进行适当的规划调整,引导农业产业的集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如江干区的花卉、萧山的苗木、临安的坚果竹笋、淳安的高山蔬菜等。通过规划调整,一方面使农业产业更加集中,有利于产品、物流、人才、营运服务等电商要素的集聚,使农村网商和电商服务商可以快速地集聚到产业所在地,减少货物的采购、运输、存储等成本,提升农产品电商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各区县之间的农业产业得以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有利于全域农村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
(二)政策导控,明确农村电商产业方向
《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杭政办函“2014”164号)明确了今后三年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通过市对区、县(市)实行竞争性分配资金的方法进行导控。各区县市应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和电商发展阶段,出台相应的导控政策。不过,目前杭州市1500万元的扶持资金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对于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需要市、县、乡三级政府增加政策扶持资金。由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民增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市级层面来说,应在财政资金的安排上优先考虑,切实加大政策的推动力。
(三)完善服务,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系统
当市场主体单独进行的市场行为成本非常高的时候,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比如电商生态系统的建设、公共宣传推广等,应由政府组织推进,要在‚市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商进乡镇进农村、电商融资担保、电子商务村建设、农村青年创业点建设、农业电商企业建设、电商产业园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新型业态电商化建设、生鲜电商建设、农村物流快递业建设和农村电商推广‛等方面加强服务,培育完善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
(四)借力发展,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升级 根据有限政府理论,政府主要是开展政策导控和提供公共服务,其余的应在政府引导下由市场主导发展、主体自主经营,为此,需要借力发展,利用市场力量培育农村电商的发展要素,推动农村电商的产业升级。比如,借助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平台的力量,共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县乡平台和村级服务点的建设;借助中通、申通、邮政等物流公司的力量,共同推进农村物流的发展;借助各金融机构的力量,共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融资服务的发展;借助各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的力量,共同推进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
第二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农村市场是电子商务新蓝海
从淘宝数据来看,农村网购占比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在快速增长。第二个要点是,这个市场到2015年达到2500亿以上,调查认为到2020年会突破8000亿。抽样调查显示出来,农村居民对网购接受程度达到了84.41%,人均的网购消费金额预计在500—2000元之间,主要是买一些日用品、服装和家电品类商品,这是我们在整个的调研和分析当中发现的一些情况。
具体来看,农村的市场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我们发现在整个的网购的这样一个现象的背后,其实在三线四线五线六线城市的分布是超过一半的,所以未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在这块上。
我们分析一下农村电商消费情况,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实践,最后看看新的机会点在什么地方:
第一,农村的网民数量在不断的攀升,在2015年根据调查已经达到了1.97亿,占比网络人数达到32.6%。
第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提升,到201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5%,这个跟城市相比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比上一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差距是呈现缩短而不是扩大的状态。
第三,在淘宝的消费里面,农村网购占比较低,但呈现了增长。2014年占比10.6%,按季度波动的话到2015年的第一季度这个数字达到了13.11%。
第四,农村的农产由于没有专业的淘宝团队给与推销,致使农村的一些农产品不能及时的出售,每年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对市场的有效需求带来一定的影响。
农村的电商消费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的,一方面就是城镇的网购的消费跟农村的网购消费有一个很大的落差,就是刚才讲的24%点几的落差,随着落差的缩短,反过来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第二个从支付的角度来看落差更大,在农村的网购市场上,网络支付比城镇的支付差22.2个百分点,所以这个差距我们还是会认为带来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增长的空间。预计在未来的202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8000亿。
剖析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情况
一、农村电商消费人群特点
1.网购人群偏年轻
首先在这个市场里面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年轻,他要比城里头的城镇的网购的人群显得年龄更加年轻,其中主力的消费人群是20—29岁,占了32%。农村30岁以上网民的占比是低于城镇的,所以其实在农村市场里,恐怕是一些更年轻的人会来接受这个市场,所以随着新的一代人在农村的消费的呈现,可能随着他未来五年或者十年他长大,这个主力的消费人群在农村市场比城镇里头来得更加有力量。
2.农村手机上网占比高达84.6%
农村手机上网占比高达84.6%,高出城镇的5个百分点。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PC互联网时代是城镇的网购市场的高成长时代,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手机的方便性和低成本,使得农村网购市场反而是高增长的市场。
3.农村居民网购目的不是买便宜
分析一下网购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我们发现,他们买的东西主要是日常开支、生产资料和日用品、家电、服装等,对服务的需求主要是社保、资金的转存或者水电煤的缴费。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村民现在只购买日常买不到的商品,所以可能淘宝这样的一个生态体系,提供给这些村民的最大价值是买那些买不到的,而不是买便宜的。村民每年网购消费的金额是预计500—2000元不等的情况。农村的居民对网购商品模式的接受度也达到了84.4%。
二、为什么农民会喜欢网购
1.价格优势、物流便利
首先我们发现网购有他先天的优势,就是价格的优势。价格的优势是在于说,整个通过网络的方式,使得中间的环节挤出以后,包括这个信息的配对以后,匹配更好以后带来了更低的成本和价值。另外商品的丰富性,就是数以亿计淘宝的商品使得他跟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的消费环境趋同,一个村民跟一个市民是同等的,他同样都可以买到这样的产品,只是说他的物流时间会比别人多一两天甚至三四天。第三个网购具有直接快递送货上门,省得你开车到超市买产品的路径。这些会带来的便利性会使农民更依赖网购。
2.更多的品类选择
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农村市场的销售渠道我们会发现,我们有小卖部,我们有农村的供销社,我们有办集会或者庙会这样的市场,我们还有县里的商城,到临近的大中城市进行购买,但是不管哪一种销售渠道来看,我们都会发现他的优势和劣势,那么这些优势和劣势的背后,比如:小卖部供销社购买很方便,但是选择的货品很小,每一个小卖店货品就那么多,无法跟上亿计的商品比较。农村的集会或者庙会基本上每周有一次,庙会是一年半年有一次,不可能天天有。乡镇和县城的商场就要比村或者供销社这种级别的货品会多一些,但是有一个交通的问题,要进城去。如果到大城市更要付出交通的费用,这些时间和交通的成本来比较网购的话,可能网购会带来一个超越这些线下的你要搬运物体和物理的身体进行购物的空间上的优势。
所以网购普遍会带来对农村传统购物的典型特征的冲击,传统的购物价格偏高,选择的品类范围小,网购恰恰相反,他能够去寻找更好的价格的优势,可以做更多的品类的选择,同时产品的质量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服务质量。这是我们比较消费渠道和购物渠道得出的结论。
三、探索农村消费增长的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可能是带来农村电商消费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看到,在今天由PC转手机的时候,手机端的购买门槛和成本大大的降低,这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包括农村的消费者有机会来投资客户终端的基础设施。所以我们也理解成,这个由消费者自己购买的手机,其实也可以看作整个基础设施体系的一部分。与基础运营商投资的共同构成了整个基础设施体系。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率会提升。我们看到从2008年到2016年,互联网普及率从11.6%提升到了37.5%。所以在未来的三年或者五年,在社会各界以及在政府营运商更多的投入下,我们觉得互联网普及率会进一步得到提高,所以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有利于整个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其次,优化农村物流状况。农村的物流状况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随着市场不断的成长和发展的话,这样的物流体系也会慢慢的得到一个优化,随着购物规模的扩张,他达到一个临界点以后,会引动这些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他的能力。
2.农村网商带动电商消费
农村网商数量庞大,带动农村电商消费。农村的网商是卖东西的,他们是最早接触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购物的。我们统计发现农村的卖家数量已经接近55万家,这些卖家首先也是一个买家,他们也在买东西,他们也在做买东西的示范和榜样。
同时我们发现淘宝村的存在,淘宝村不断的兴起和发展,是带动消费的一个具体点和很大的增长点,所以我们基于淘宝村的微研究报告中发现,淘宝村的购物比例远远高过那些非淘宝村。
从淘宝的消费能力我们发现,比方以我们波罗镇为例,淘宝每天的订单达到100-200单,但是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这对卖家个买家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看到了农村的网商群体带动消费的潜力在越来越放大。
此外,我们发现那些进城农民,他们在大城市里头得到更多的见识,同时也在大城市里面得到了网购的经验。那这些人再回到农村的时候,他们也在带动农村的网购的消费。清华大学的一个统计发现,新生代的农民工10%以上的收入是来购买服饰的,并且是以购买网购的东西为主的。山西的王小帮去美国敲钟的一个网商,他就是一个农民工然后回家做网商做的非常好,更好的体现出了买家也同时是卖家。
3.平台拉动农村消费市场
电子商务的平台整体上在拉动农村的这样一个网络的消费市场。到处刷墙的这些电商网络平台,淘宝也好,当当也好,都在推这个市场,所以这些都会构成下一步促进整个农村网购消费市场一个巨大的驱动力。
农村电商新模式:打造赶集模式
未来在我们这个县城要将要建成了340多家村级购物站,把这些村都接到了电子商务整个生态体系上,同时带动了那些农村的创业者,他们基于买卖双边的生态体系进行自己的创业。从发展农村电商消费的经济价值来看,这件事情很值得做。它整体上是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农村经济的一部分。
首先,它会拉动农村的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转型。在整个国家消费的转型方向上,我刚才讲到边缘的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增长需求是非常快的,所以这个地方的市场挖掘会带来很大的增量,会刺激整个国家内需的增长。
其次,它会推动农民的消费升级,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它会带动农产品进城。最早的时候,淘宝去推各种各样的地方的淘宝馆,就是把东西从农村产品卖到城里头去。那我们现在在推的赶集模式的时候,是把东西从淘宝往上再卖到农村去,同时也更好的把农村的产品卖到城里。
当能够去让农民自己大规模的来买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是他尝试着用这些技术和思想去把东西从农村卖到全国的一个方向上来。这样的一种带动农村消费的模式,同时会促进农村的创业和就业,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只要你在农村都能买到城里同样的东西,你说你待在城里头吸雾霾干什么的。
把握新机遇
很多在农村电商市场发展的一些面临到的挑战或者一些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问题可能有三大制约因素:宽带、支付、物流。
可能在这三个障碍里头最需要解决的是物流的问题,快递止步于乡镇,大部分农村地区空白,需要我们政府和阿里巴巴一起去把这个临界点打破掉,推动早期的培育和成长。
一、政府层面:扶持和推动
首先,政府营造电商消费环境。政府做什么?在做统筹和规划、合理的引导,我听了很多电商的讲座,也谈到了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考虑,包括一些举措。我想政府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首先政府是营造这个环境,是把这样一种农村的电商消费的环境给他创造出来,给他推动出来。虽然表面看着农村电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运作起来毕竟有很多困难,短期内盈利只是一种希望,必须要长期的坚持,因此必须要有政府和阿里的大力支持。
其次,政府要去扶持县级的营运中心。我们希望行政村慢慢被电商化,最好在县这一级上去引导推动。依托电商生态化的体系,规模体系和范围经济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农村的电商消费的成长。另外,就是要做好农产品的上行服务,包括质量的检测、一些产品的控制、信用的问题等,这些配套的东西要把整个的规则或者是规矩建立起来。
最后,一个就是发展农村的物流,突破数量的临界点,这些是政府需要去主导或者去统筹的一些事情。
二、平台层面:投资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机制
对平台来讲,要投资基础设施,要完善发展的机制。用技术、商品库、资源去支撑它,然后要激活生态,在传统的业态里面引入新思想;通过培训去营运激活它,最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帮助这些农村的网点。各种各样的服务商利用这样的体系,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的各种各样技术,支付、物流等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支撑和服务这些创业者服务者,让他们有各种各样大规模的协作,在大规模的协作下产生创新,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方式去驱动整个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形成,形成一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去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的这篇新蓝海。
第三篇:阳山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本站推荐)
阳山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供销社 陈伟坚
(2015年1月27日)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九山半水半分田,辖13个乡镇167个村(居),总面积3418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阳山县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谱写了农村综合改革新篇章,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按照清远市委市政府“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的决策部署,阳山县率先发展,扬起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风帆。2014年9月27日,阳山县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合作协议,进行深入务实的合作,成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全国第二、广东省第一个试点县。
一、强化扶持,多方借力
农村电子商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方面和领域,对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自2014年9月起,阳山县委、县政府确立了“质量立农、改革强农、电商活农”的思路,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来抓,强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成立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七个小组,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形成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以金融扶持、园区建设、物流配送、人才培养等为重点,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其中,联合县农信社推出2000万元额度的“政银保”贷款,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融资难问题。对落地的电子商务企业实行“三免费”:免费培训人员;对入驻园区企业免一年租金;免费提供货源信息和上传产品。
阳山县委、县政府把借智借力作为助推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对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战略,2014年9月,与阿里巴巴集团成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园区建设、村点建设、农产品营销、物流配送、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合作意向。同时,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体改会等战略合作伙伴,统筹谋划阳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针对山区干部群众电子商务知识缺乏的问题,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学校”等活动,通过横额、报刊、电视、微信、《致全县群众的一封信》、宣传画等方式深入宣传,普及电子商务基本知识,为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针对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建立淘宝大学阳山培训中心,以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农村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阵地,对全县干部群众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大培训,三个月内开展了10多期培训,培训了1万多人次。其中,网上创业培训吸引了大批农村青年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加。一批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回乡创业,农村发展面貌在悄然发生变化。
三、打造平台,提升服务
(一)建立电商物流产业园
整合阳山县城华飞农贸市场和周边厂房,由县财政投入经费进行改造装修和配臵服务设备,建成全省首个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积极引进阿里巴巴、连阳网、即送网等多家知名电子企业,以及为网商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1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近50家。园区内还设有物流仓储基地、农产品特产淘宝实体店、农产品检测分拣中心、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农村创业青年孵化基地、在物流仓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为电商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在园区内成立阳山县新供销快运公司,建立覆盖城乡的物流体系,打通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12月17日,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在阳山调研时感叹“阳山县政府搭建的三级服务平台覆盖到自然村,这是农民之福!”
(二)建立运营平台
与阿里巴巴公司深入合作,建设全省首个农村电子商务县级运营中心,指导村级服务站开发建设。同时,引入连阳网、即送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动和培训有基础的商家或农民开设天猫 店、淘宝店,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全县网店从无到有,已开设阳山特色农产品专营淘宝店1家,创业青年淘宝网店13家,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阳农生态农产品店于2014年11月上线,两个月来便为群众销售农产品600多单,成交金额10万多元。
(三)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按照清远市委市政府“把公共服务下移”的要求,选择阳山县阳城镇范村、岭背镇黄屋村、杜步镇元江村开展试点,探索建设“小万达”式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了48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一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生活用品网上代购、特色农产品代收代售、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医疗救助、农村金融等便民服务。11月3日至今,村服务站为群众代购15000单,为群众节省了30万多元。
四、创新体系,打通节点
结合供销系统改革,建立新农村供销合作社,创新农村经济组织运作模式,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解决农产品生产、标准、品牌、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制约农产品电商的关键问题,打通农村电子商务关键节点。合作社内设农产品生产、发展营销、金融服务、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等五个部门,主要为成员单位和社员提供农资供应、农技培训、农副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服务,目前已发展一级成员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32个、二级社员上万户。
(一)上游建设模式
建设“产量保障+质量控制+冷链运输”的发展模式,一是整合二级社员土地资源,加强基地建设,通过统筹调配,科学合理规划区域性种植生产,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为产品销售提供产量保障。二是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结合阳山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生产源头通过对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限制使用,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再通过县、村两级检测认证,严把质量安全关。三是在阳山县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建设冷库和分拣中心、配送中心,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冷藏运输车辆,建设冷链运输环节,确保农产品鲜活质爽。
(二)下游发展模式
采用“品牌推广+网上直营+线下实销+实体门店”的发展模式,一是重点打造一个品牌——阳农牌,一级团体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除自身拥有的品牌外,凡通过本社检测机构检测认证的农产品均可有偿使用“阳农”品牌进行推广,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推广。二是坚持电商带动发展,经营好阳农网、阳农生态农产品淘宝专门店等现有网络销售平台,同时与多家商协会及电子商务公司探索建设阳农品牌天猫店、苏宁易购品牌店、京东商城品牌店、建行电子商务平台等多渠道的网络销售平台。三是健全线下实销体系,大宗农产品销售配送采用线下实销配送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营销。四是加大力度建设实体门店,经 营好阳山县供销社农产品特产淘宝实体店,为前来阳山县参观旅游的消费人群提供实体体验平台,同时探索在其他地区建立网点和寻求代理商加盟合作等形式,增加实体体验覆盖面。
五、勇立潮头,志在远航
改革号角吹响,春潮涌动山城。乘着改革的东风,阳山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颜,农村电子商务已在阳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璀璨绽放。短短两个月时间,阳山县建成全省首家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络体系,一批村级综合服务点和农村淘宝服务站已正常运作。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便捷优质服务;足不出村就能把农产品卖到城市,山区货卖出城市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试点镇村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
12月17日,清远市委市政府在阳山举行了电商物流园及示范县揭幕仪式,将阳山列为全市农村电子商务试点,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落实市委市政府农村综合改革决策、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后,我县将按照清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和“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优势,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扩面扩容提质,打造山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将阳山建设成为珠港澳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区域农产品交易流通集散地、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让电商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共同创造阳山更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着力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市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个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畅通消费品、社会生活必需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初步解决农村群众购买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的问题。随着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兴边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我市 11 县(区)乡镇网络、乡镇服务站点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 3 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6 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 136 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拥有各类电商企业 6500 多户,自营平台企业 76 个,自建门户网站企业 850 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 25 亿元(网购金额 23 亿元,网销金额 2 亿元),服务全市决战脱贫攻坚的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健康发展。
(二)**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四化”特点 1.发展模式多样化。一是有盐津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昭阳区、镇雄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手工艺。二是有绥江县金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第一个生鲜农产品线上对线下(O2O)模式电子商城
——“中国西部农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有水富县、鲁甸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成开园。四是有众多知名平台如淘宝、天猫、邮乐购、优帮帮及中国镇雄•商城、天街、农多多、易和互联、猫猫抓树、新螺蛳湾商城、**雅购、美团、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电商企业将服务网络延伸至乡村,为我市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使用平台多元化。由于自建平台成本高,全市推动农产品上行,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如盐津县利用阿里巴巴线上推介产品和线下订单销售,在易田电商城、盐津特色馆、阿里家乡味、中国追溯诚信商城等四大平台促推盐津优势特色农产品。昭阳区云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淘宝企业店、阿里巴巴店、天猫祺祥食品专营店、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和货通天下等第三方合作平台,销售业绩处于上升期。公司成功开设了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积极参加淘宝的各种活动,**年全年实现总交易额 193万余元,比上年增长了 3.5 倍,为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及提升产品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3.经营产品本土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经营本地特色农产品、日用品以及传统制造加工产品。目前,已有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一大批电商企业涌现出来。在淘宝、天猫、京东、货通天下和彩云优品等知名电商平台都有**的电商旗舰店、专卖店和专营店。**苹果、天麻、花椒、竹笋、苦荞、绿豆糕、**酱、丝绵被、小碗红糖等地方高原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收入逐年增加。张蝴绵公司于**年通过第三方平台天猫网站注册了“张蝴绵旗舰店”,于**年淘宝网站注册了“张蝴绵蚕丝家纺”。通过几年努力,公司电商由承包形式转化为代运营形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网销工作,**年电商销售总额由**年的 286 万,上升到 798 万,同比增长 179%,占年销售总额比53.65%(**年销售总额 1487.3 万元)。
4.区域经营特色化。如盐津县着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点代面选取茶叶、乌金猪、乌骨鸡、中药材、竹笋、天麻等特色农产品订制追溯超级码(已订制 350 万枚)采用线上对线下(O2O)、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等销售模式推进农产品上行。镇雄县的“互联网+智慧食堂”——精准扶贫与营养餐改善计划即“校餐安”智慧监管云平台项目,该项目针对目前校园食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及管理难点,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手段,建立起一套“信息能共享、产品易追溯、风险可研判、资金有去向”的校园食堂安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这项计划的实施,把教育服务与精准扶贫很好的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又确保学生吃得安全营养。水富县电子商务孵化园由温泉社区集体经济和红色股份投资入股 100 万元成立水富众信移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组建了由 3 名大学生村官和 3 名温泉社区两委人员组成的初期运营管理团队,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园区开
设了“金江奇石”、“峡谷温泉”、“名优特品”等线下产品展销馆,在淘宝网开设了水富名优特品官方店,已签约入驻商家 38 家,入驻产品300余个,入驻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2家,截至5月底,线上订单 436 单,入驻企业通过平台宣传、展示,自主销售额达56 万余元。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解决了“工业品下乡(下行)”问题,“农产品网销(上行)”依然困难重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展氛围不浓。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不会也不善于运用电子商务发展村级经济,少数乡村干部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的事,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象,多数农户缺乏农村电子商务知识。众多涉农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缺乏信心。实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水平不高。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没有市级规划指导和配套的激励政策措施,多数是自主创业,与农村经济联接不够紧密。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占比很小,经营份额不大,呈“散、小、弱”发展态势,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能力弱。电子商务企业主体少,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比例低,而且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共享意识。商务、扶贫、农业、林业、供销联社等部门“单打独斗”,资金、项目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推进工作统筹调度不够,极大影响了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制约瓶颈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而我市农村这方面的基础都很薄弱。一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虽然拥有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有好的农产品,但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在网络上打造**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二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服务网点,服务体系不健全,通讯信息技术、设备等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普及。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保鲜储存、冷链配送能力严重不足。除了中国邮政外,其它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偏远乡镇尚未涉足,物流行业上门收货、准时送货、货款代收等这些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服务更是无从谈起。四是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制约,全市各县区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难以协同跟进。
(四)缺乏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我市熟悉网络、了解电子商务的群体基本上集中在 80 后、90 后,而 70 后、60 后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了解不多,专业人士更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真正懂得
电子商务的人才又不愿意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
三、加快**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研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 我市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把农产品上行作为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体系,其发展需要互联互通,共同发力,需要商务、财政、扶贫、农业、交通、工商、食药、供销等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的多方协同,需要为电商创造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议尽快组建专门的电子商务发展协调机构,加强高位运作和指导,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制定科学规划,确立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蓝图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充分借
鉴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紧密结合**发展实际,从培育规模化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快递、道路建设、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科学制定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路径。运用“互联网+”,积极打造新的商业业态和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促进线下产业发展与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相结合,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之路。让电子商务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物流系统,奠定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 构建科学高效的电商物流网络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总量小,发展缓慢,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配送需求多点次,因此建议加快对物流体系的建设:
一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点整合工业、农业、商业、仓储、运输等领域现有的物流信息资源,引导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供销社等流通网络资源和电子商务企业、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物流配送服务,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高效联动。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站点,特别是偏远乡村设置站点,加快乡(村)
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站、邮政快递网点等物流节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配送覆盖面。要完善配套体系建设,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单位要继续加大网络建设投入,推进农村地区和偏远乡村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速和服务水平,扩大网络对终端用户的覆盖面,实现农村电商由“单一代购”向“代购代办代销”转变。
三是强化合作。加快与淘宝、京东商城、中国网库、苏宁易购等的合作,搭建对外电商平台,实现低成本快速发展,铺好农村电商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借助中通、申通、顺丰和邮政等大型物流快递公司的力量,提升农村物流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四)补齐短板,强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支撑 针对我市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状况,建议既要加强短期的人才培训,满足市场急需,又要深化人才培养,为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借力国家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农村电子商务骨干力量。整合商务、供销社、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力量和经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训。组织开展政府部门、镇村干部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从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培训,进行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
(五)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培育,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上行力 “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生产“好产品”是基础,打造“好品牌”是关键。要实现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转型升级来支撑,需要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来保障。
一要做优产品。主动适应市场多元、消费升级趋势,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加快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苹果、天麻、花椒”等产业集群,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
二要打造品牌。顺应“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趋势,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支持有影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产品专区,或嵌入其网站作为一个子频道,全方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品牌。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电商品牌,在品牌的挖掘、引进、推广等方面下功夫。支持市内特色农产品申请“绿色”、“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保护”等认证,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专区。并注重营销推广品牌,利用政府网站、农业信息网、农经网和官方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营销信息尤
其是特色优势产品、季节性大宗产品的产销信息,并邀请目标市场电商企业和各类主流旗舰店、网店经营者来我市观光考察和参加农产品、旅游产品发布会,通过“精准对接”,提高电商产品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质量监管,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保证。我市农村电商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标准不一、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和网络经营活动的监管。由商务、农业、工商、食药、质监等部门联合成立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中心,建设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信息平台,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制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涵盖农业产地环境、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和流通等各环节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
三是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产品源头管理,强化资质审核,做好服务指导,重点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杜绝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将消费品、农资流通企业、农家店以及农产品产地
市场等纳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交易撮合、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提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效果和政府调控市场效能。
第五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农产品销售也搭上了电子商务车。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形势喜人。如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中显示,以淘宝网为例,截至2012年,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数达26.06万个,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约 200亿元。相对于2012年,2013年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淘宝网(含天猫)平台上,生鲜相关类目(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熟食)增速高达194.58%,在2012年里,同类型的农产品也只是比2011年增长99%。由此可知,农产品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农产品流通领域里的革命,为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迎来一片新天地,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有利于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
南漳县素有“金南漳”之称。“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结构,荆山山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蕴育的生态资源,为南漳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南漳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长江防护林和世行贷款建立多功能护林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基地。其中林特资源有1500多个品种,银杏、红豆杉、白皮松等珍贵物种蕴藏其间,麂、獐、獾、鲵等稀有动物得以保护繁衍。土特产品十分丰富,蚕茧、银杏、板栗、核桃、香菌、木耳、柑桔以及天麻灵芝、杜仲、枣皮等名贵中药材十分丰富,尤其是蚕丝、木耳、银杏在明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因此南漳县在依托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情况下,培育了很多特色农产品。为实现“小生产,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破解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南漳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途径。
(二)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利用现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速度,跟上经济快车的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滞销风险;通过网络发布,查询农产品供求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降低生产风险;网络交易缩短交易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利益流失,增加农民收入。
(三)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能促进农村信息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信息环境,有助于建设高效的物流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二、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农产品生产领域涉及电子商务活动,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南漳县农业、果蔬、林业等涉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12个镇区内的农企业特别是重点龙头企业、只有少部分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大部分专业化合作社没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全县各个行政村虽然都建立了村级信息服务站,但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存在一定的信息滞后。
(二)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意识落后
如湖北荆思源食品有限公司仅仅开通了网站推荐自己的产品,也只是在襄阳市内比较出名,使绿色、安全、健康的正大食品为消费者所认可。湖北荆思源食品有限公司也只有本地特色芝麻香油、调味油、芝麻酱等香油产品,产品畅销湖北省。如葫芦谭贡米也只是由个人零散的在淘宝网在出售,没有由形成有力规模。
(三)思想认识有差距
分散经营的农户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和信任,部分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懂电子商务,没有对相关从业单位和人员给予应有的支持。另外,已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中的许多企业思维存在局限,没有考虑到特殊性,目标人群与服务范围定位不清,发展模式选择错误,不注意优化和整合各类资源。目前南漳县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85家,但是只有少量涉足电子商务的应用,大部分的专业合作社还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意思。
三、南漳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根据商务部部长助理王炳南在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发展方向,南漳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对发展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进程迟缓,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农产品专业化合作社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够,并且发展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理念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网络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但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覆盖率较低,能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人较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了解也较少,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但现在农村缺乏具有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够。
农产品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还有差距,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完整掌握交易信息,信息不对称使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欺诈行为、抵赖行为时有发生。同时,农产品电商尤其是大宗农产品交易的在线支付系统不完善,资金、信息、货物安全无法充分保障。
(五)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物流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地区无法直达。冷链物流发展尤其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而且成本过高。有关行业资料显示,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成本与损耗每单均价高达 40元。
(六)标准化水平较低。
南漳县农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准、配送标准、验收标准等制定不够,交易规则、安全追溯、索赔机制建设不够,交易各环节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四、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设施与网站建设
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支持,加强网站建设,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层次、开放的网络体系,为实现农产品电子交易奠定基础。由政府部门牵头搭建公益平台模式。如中国农业信息网—一站通商机服务、新农村商网、茶多网等,为电子商务类企业或农产品供应商提供公益服务平台,整合认证、监督、价格咨询、供求信息等资源,以实体店、生产基地或批发市场为支撑,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现生产 者、消费者和运营商的互利多赢。
(二)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
政府应加强统一领导,整合各部门、各乡镇的电子商务网站等信息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大型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让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参与电子商务,解决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加强培养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一是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就业;二是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农校对接,培育一批带头人,通过能人带动,培育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三是通过阳光工程,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网上交易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四是依托“一乡一业”示范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引导率先发展电子商务,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提高农业企业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上的促进作用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包括农民、中介机构、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企业,其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基本认识,认为产品卖出去就行;许多涉农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认为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维护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针对农业企业信息化观念滞后,具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应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加强对中小农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培训。培训中,应首先让企业领导者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五)健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的很少。物流配送需要高质量的保鲜设备,一定规模的运输设备和人力,需要大量投资。产品电子商务很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亟待建设现代的物流配送体系。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从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回收一系列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物流,物流成本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电子商务企业要实现按单生产的柔性化方式,就必须合理运用现代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物流成本,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没有高效的物流服务的支持,柔性化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电子商务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都将是无米之炊。
(六)完善网络安全和多部门协作
网络安全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网络交易各方的利益。病毒、欺诈、黑客等因素威胁着网络交易的安全,我国目前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还相对落后,这些都成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隐患。抓紧制订行业、地方法规、规范,规范网上流通秩序,实现网上交易行为可追溯、可确认。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信用平台建设,建立网络经营和消费主体信用体系、电子商务纠纷投诉与调解处置机制。开展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规范服务,保护网上消费者合法权益。鼓励与银行、税务等领域进行交易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完善在线支付系统,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开展服务,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电子银行业务拓展,普及电子支付相关知识。
电子商务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子商务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产业、多个地区,在信息资源、电子支付、安全认证、贸易流通、税收等各个层面都需要多方面的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