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五篇)

时间:2019-05-14 06:1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

第一篇:平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满足人民群众卫生需求

——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2010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和《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政发„2010‟70号)精神,严格按照《白银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全面形成整体合力,确保了医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我区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领导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千家万户的幸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利益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解决医药卫生领域深层次矛盾,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整体上水平,努力向中心城市靠拢,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营造和谐的卫生环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 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关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把解决看病就医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点,摆上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领导,区上成立了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医改各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抽调3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研究制定了《白银市平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配套方案,对医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各有关部门从改革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明确各自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医改工作经费保障,专门安排了6万元的医改工作办公经费,足额落实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配套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了医改各项工作任务按进度保质保量实施。同时,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了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要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为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二、巩固成果,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一)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今年,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了 98 %、92 %和95.18%。城乡低保 对象中的一二类人员、农村五保户、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等个人缴费部分均由相关部门和组织代缴。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已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医保。

(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我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个人交工资基数的2%、用人单位交6%,大病保险费为个人每月每人3元,单位每人每月5元,人均筹资额达到了36 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分别提高到了每人160元和150元。

从前11个月的运行来看,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了 85%、75%和55.68%以上。我们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纳入了门诊报销范围。将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列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降低中医药起付标准20%以上,提高报销比例10%以上。

继续加强基本医疗保障管理能力建设,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截至12月底,已救助724 人,发放救助资金150.05 万元。

三、稳步推进,坚决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今年,省上将我区列为第一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区。为了抓好此项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平川区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试行)》和《平川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与采购配送试点暂行办法》,成立了基层药品配送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实行招标采购、统一配送。自4月16日起,7个乡镇卫生院和2个政府办社区卫 生机构全面开展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并在醒目位置对服务价格、药品价格进行了公示。8月初,为了进一步规范此项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平川区基本药物二次议价集中招标采购配送实施方案(2010年)》,对省上集中招标采购的3734种国家基本药物、未经省上集中招标但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常用且价格较低的17种国家基本药物进行了再次议价,并增补了38种卫生院常用、价格低廉、老百姓需要、疗效确实的非基本药物。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和医药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区内各医疗卫生单位自9月中旬开始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受培训114人次。在财政补助政策尚不完全明了的情况下,为了让利于群众,自6月底开始,我们要求区内所有村卫生室一律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截至目前,全区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了100%,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价比省级招标价平均降幅达到了15%,全区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患者80多万元。

四、强基固本,继续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继续加强。列入2010年国家扩大内需的平川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5月15日开工建设,现主体工程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平川区电力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8月底开工建设,现新建工程已完成主体,改建工程正在进行,累计完成投资130万元。平川区复兴乡李沟村、王家山镇大营水村、种田乡百 丰村、共和镇小水村、水泉镇下堡村5个村卫生室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30万元。

(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入。做好2010年乡镇卫生院招考4500名大学生有关事宜。我区公开招聘的30名医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岗前培训后于今年11月底全部到乡镇卫生院上岗工作,充实了乡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提高区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区卫生局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培训制度,今年,已有5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参加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7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14名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7名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7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和60名乡村医生参加了市、区组织的岗位培训;已派11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医院进修、4名医务人员到外省医院进修。加强了基层医务人员学历教育,有25名乡村医生和28名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接受中专和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卫生支农工作进展顺利,派出支农的7名队员全部在岗,支援效果良好。靖煤公司职工总院和区人民医院分别与7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区、乡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

(三)基层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强。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卫生办公室,强化了乡镇、街道对辖区卫生工作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机制;在去年完成卫生院院长竞聘上岗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结合全区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 行了人员编制核定、岗位结构比例核准和竞聘上岗,对超编人员向缺编的区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分流;另外,在省上“关于在县区卫生局设立基层医疗机构核算中心”的政策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我们对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独立核算逐步进行了规范。研究制定了《平川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平川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财务管理办法》。自9月份开始,全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了绩效考核工作。

五、统筹兼顾,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结合平川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平川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办法》及量化考核方案,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委员会,定期指导、定期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和服务量核拨经费补助;规范开展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截止目前,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38030份,建档率达37%,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94760份,建档率达92%;以“健康教育进家庭”工作为抓手,把健康教育贯穿于卫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全方位进行推进,组织开展了“健康教育巡讲”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了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全年共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宣教等活动达到了250场(次)。从今年7月开始,推行了卫生系统全面禁烟活动;完成了对农村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工作,体检人数15460人次。加强了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截止目前,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3019人、糖尿病患者428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208人,管理率均达到85%以上;继续巩固和扩大基础免疫,稳步提升我区免疫规划发展水平,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9%以上;做好了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际接种18518针次,接种率为99.81%;结核病防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631例、确诊病例 124 例,全部实现了免费治疗和督导管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以加大甲流防控工作为重点,继续加强手足口病、霍乱、不明原因肺炎和禽流感等传染病监测和控制,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和疾病谱排序工作。充分利用全球基金艾滋病控制项目,全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按期完成了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终期评估工作,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加强了鼠疫防治工作,取得了连续48年无人间鼠疫暴发流行的优异成绩;全面做好包虫病防治项目,筛查出包虫病病人60人,完成手术病人4例;继续抓好“降消”项目,做好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补助工作。2010年,全区共补助农村孕产妇948人,发放补助资金38.3万元。继续实施为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完成率91.22%;全面开展了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共建成1700多座新型农村无害化厕所,完成率56.66%。

总之,今年以来,我区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需求相比,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要继续深入落 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把这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改革抓紧抓好,为不断提高我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和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入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坚持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一、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重点解决公立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系统评估试点经验,梳理总结试点模式并加以推广。启动实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700个,使试点县(市)的数量覆盖50%以上的县(市),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4年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重点任务是:

(一)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编制《全国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各地要按照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订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向社会公布。将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保基本的职能,优化结构布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医药局负责。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分别负责为各部门分别牵头,下同)(二)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管理、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由各省(区、市)制订具体的补偿办法。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要求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中医药局参与)(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价格调整政策要与医保支付政策相衔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制订价格调整的具体方案,明确时间表并组织实施。(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四)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研究拟订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政策,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严禁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负责)(五)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不含中药饮片)要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以省(区、市)为单位,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等办法开展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允许地方根据实际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索。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鼓励跨省联合招标采购,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与基层基本药物采购联动的机制。逐步规范集中采购药品的剂型、规格和包装。推进高值医用耗材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网上阳光采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数据实行部门和区域共享。(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六)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明确院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到2014年底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医药局负责)(七)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制订分级诊疗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各省(区、市)要按照分类指导、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统筹安排本省(区、市)内各项对口支援工作。国家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研究完善方便流动人口参保和就医的政策。(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八)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研究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加强县中医院和县医院中医科基本条件和能力建设,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开展成本相对较低、疗效相对较好的中医药诊疗服务。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研究制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二、积极推动社会办医

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重点任务是:

(九)放宽准入条件。修订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减少外资在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持股比例限制。按照逐步放开、风险可控的原则,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国市(地)级以上城市,其他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定区域设立独资医疗机构,逐步扩大试点。清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取消或合并,减少审批环节,公开审批程序和条件,提高审批效率。(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负责)(十)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各地要集中清理不合理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研究制订在人才流动、土地、投融资、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医政策,并向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投向医疗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倾斜,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完善按照经营性质分类的监管和评价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执业特点的管理制度。依法加强行业监管。(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负责)(十一)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出台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进一步简化程序,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消除阻碍医师有序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十二)推动社会办医联系点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工作。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支持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在人才流动、土地、规划和投资补助等政策方面大胆探索创新,率先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健全与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的沟通联系评价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推进政府办医院改制试点和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着力在调整存量、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中医药局参与)

三、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筹资机制不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监管尚需加强、支付方式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201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待遇水平。重点任务是:

(十三)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和完善筹资机制。指导地方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完善管理服务,确保保障水平不降低。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保筹资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强化个人缴费责任和意识。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动态调整的筹资机制,在逐步提高整体筹资标准的同时,按照积极稳妥、逐步到位的原则,逐步提高个人缴费占整体筹资的比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十四)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总结地方开展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经验,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配合试点县(市)和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十五)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规范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完善城镇职工补充医保政策。做好儿童白血病等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险过渡工作。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各省(区、市)、市(地)政府都要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推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60%。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好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间的衔接,发挥好各项制度的整体合力。(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分别负责,财政部、保监会、全国总工会参与)(十六)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加快提高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提高统筹质量,鼓励实行省级统筹。在规范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国家级结算平台建设试点。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积极推进跨省(区、市)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各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也可以探索通过自主协商、委托商业保险经办等方式,解决跨省(区、市)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保监会参与)(十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制订鼓励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保经办。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积极开发儿童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保监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负责)

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重点解决基层医改政策落实不平衡、部分药物配送不及时和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全面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的贯彻落实。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继续为中西部地区招录50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重点任务是:

(十八)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严格规范地方增补药品。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把是否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基本药物配送和回款管理,严格落实市场清退制度,对配送不及时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保障基层用药需求。(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十九)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对临床必需但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物,通过招标采取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完善短缺药品储备制度,重点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负责)(二十)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切实落实用人自主权。全面落实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鼓励引入第三方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二十一)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合格后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研究制订提高偏远、艰苦以及少数民族等特殊地区执业乡村医生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适时组织对乡村医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五、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重点解决药品流通领域经营不规范、竞争失序、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药品流通新秩序。重点任务是:

(二十二)规范药品流通经营行为。针对药品购销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挂靠经营、租借证照、销售假劣药品、商业贿赂以及伪造、虚开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医药代表”非法销售药品行为,有效遏制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实施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参与)(二十三)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快清理和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构建全国统一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连锁经营,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二十四)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制度,推动建立药品零售价格、采购价格、医保支付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引导形成药品合理价格。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完善进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负责)

六、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针对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医疗卫生行业监管能力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大相关领域改革力度,着力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重点任务是:

(二十五)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细化、优化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和日常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注重服务效果。重点做好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进一步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8000万和2500万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65%以上。(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二十六)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推行使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面向基层、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制订推进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措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50%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在15个省份、45所大型医院开展示范,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区域共享机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医药局负责)(二十七)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政府对按规划建设和设置的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教学实践活动以及面向社会招收和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适当支持。各地在医学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继续安排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在职执业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继续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启动试点监测评估。重点抓好第一批1000名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研究实施县级公立医院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医药局负责)(二十八)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均由所在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医疗卫生综合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提高综合监督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纠正诊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和过度医疗等行为。加快发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等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构建平等、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制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指导性文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保监会负责)(二十九)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开展“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期评估和医改监测,抓好医改政策落实。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测、评估和指导。研究制订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三十)加强科技和产业支撑。开展主要重大慢病防治研究网络的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加大医药产品研发的组织推进力度,重点做好基本药物品质提升和基本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工作。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基层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支持开展医改战略性、方向性、支撑性重大政策研究。制订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品等自主研发制造和国产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一批量大面广、临床价值高的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医疗器械提高产业化水平,扩大市场运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分别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参与)(三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与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做好医改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医改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做好顶层设计。及时评估和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对成熟的改革举措要总结提炼、适时制订相应的制度法规。加强医改宣传,做好舆情监测,引导群众合理预期,回应社会关切。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支持军队卫生系统参与深化医改。(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国研室、法制办、总后勤部卫生部等负责)

第三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赵玖梅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

一。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康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素。可以说,没有健康便没有“小康”,没有卫生事业的充分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万元,接近2016美元,全区已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0年我区的快速发展势头还将继续保持。这意味着,我区将会拥有更加便捷的出行、更为宜居的环境、人们将会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群众会有更多的余钱投向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人希望享受优质的卫生服务,国家和省内投向医疗卫生的公共经费也会继续增加。因此,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机遇,提前谋划卫生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医疗和卫生应急保障。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0个,其中区级公立医院5个(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凉市中医院、平凉中医骨伤医院、崆峒区红十字会医院、平凉精神病医院),乡镇卫生院17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村卫生室233个,农村个体诊所172个;全区卫生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488人,其中,有在职职工1228 人,在职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756 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93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6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以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卫生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充分发挥财政对卫生投入的主渠道作用,2006年以来区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6 %,投资总额达到 2.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500 %,公共财政支撑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2009年到2010年是“十一五”期间全区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快的两年,总投资1.1亿元,先后实施了中医医院住院部楼、市二院医疗综合楼和放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类卫生项目15项,累计完成投资4468万元。目前,区、乡两级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总数达到了 967个和513 个,每千人拥有床位 2.6张。乡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42 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到

1.8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69台。为顺利开展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标准化村卫生所达到30个,今年规划再建标准化村卫生所51个。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竞聘上岗,印发了《平凉市崆峒区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工资待遇与工作量、工作成绩挂钩,考核发放。深入开展行业作风整治活动,有效杜绝了部分医务人员的“生、冷、硬、顶、推”现象,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通过积极努力,全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区级医疗机构共接诊门(急)诊患者 44.54万人次、住院 1.95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70.1%,乡镇卫生院接诊门(急)诊患者19.24万人次、住院 8400多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32.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诊门(急)诊患者 9.08万人次。

(三)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各类卫生宣传活动。城乡医疗机构均建有独立的健康教育咨询室,全区开通健康教育咨询热线17个,有专

兼职工作人员43名。深入开展全民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利用集会、集日等群众相对集中的时间,结合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手足口病防治等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发放资料、节目表演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城乡群众对各类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城乡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切实增强。

(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进适龄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全区适龄儿童建卡(证)率达到98%以上,接种卡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一致率、准确率和完整率均达到98%以上。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全区共有疫情专业报告人员19人,城乡医院均设有发热门诊,按规定对发热和肠道传染病疑似患者采取了分离诊断措施。加强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妇幼保健院配备工作人员34人,建设业务用房860多平方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建有妇幼保健室。认真实施“降消”项目,积极做好孕产妇婴儿死因调查、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与报表质量控制工作,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42.93/10万,基本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44%,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 99.03%,新生儿死亡率为13.09‰,3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6%以上。区委、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平凉市崆峒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崆峒区卫生系统地质灾害应急救治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24种,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报告、信息公布、事件举报等各项制度,成立了区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区卫生应急专家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和卫生防疫队等5支应急专业队伍,形成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全区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健全。

二、加快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几年发展,我区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城乡卫生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城乡占有卫生资源特别是公共卫生资源不平衡,因区级财政困难,加之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自身效益和发展能力有限,乡村和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乡村和部分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落后,部分村卫生室仍使用六、七十年代添置的桌、椅,药柜,医疗器械残缺不全,一些群众不能就地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特别是乡村地区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较差。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需再完善。目前,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相比,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一是疾病防控不够科学规范。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对疫苗相关知识掌握还不细,疫苗管理、发放、使用、登记还不够规范。二是卫生服务一体化程度低。现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运作不够规范,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乡村医生年龄偏大,乡村卫生工作人员学历低、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一人多责、一人多职”现象普遍,人员流失多。三是卫生执法监督难度大。2002年,平凉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对市、区事权进行了调整,崆峒区卫生监督职能及人员连同设备、资产上划市卫生监督所,区上的卫生监督职能由市上设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承担。2004年,市卫生局明确划分市、区卫生监督区域:城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交由市卫生局审批,日常监督管理由市卫生监督所承担。城区范围外的医疗机构(即崆峒区所辖的乡、村医疗机构)仍由崆峒区卫生局负责审批、管理。目前,崆峒区农村范围的医疗机构监管职责只能由区卫生局医政股2名工作人员兼职落实。2009年6月1日国家《食品安全法》颁布实行以来,国家对县(区)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区卫生监督工作无相关执法资格、执法人员、执法取证工具影响,无法正常开展辖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辖区食品卫生监督、农村个体诊所监管不到位。

(三)卫生专业队伍建设需要再加强。部分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培养没有做到科学统筹,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一些医护人员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欠缺,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等专业医务人才不足,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人才少,神经、传染、五官、心理等专科人才少。乡镇卫生院缺乏管理人才和妇产、外科、放射、检验等专科医学人才;社区卫生机构、村卫生所缺乏知识全面、年富力强的全科医学人才,尤其是乡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突出。

三、加快发展的思路及重点

随着我区“116”工作计划的深入实施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卫生事业发展进步的关注程度会越来越高,对优秀精神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为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推动卫生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一)编制“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区卫生局应提早介入,与国家、省、市、区总体规划和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相衔接。把规划的重点放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具体工作上,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卫生资源配置规定,统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确保编制的规划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能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性意见。

(二)逐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按照省市统一要求,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加强与市卫生局衔接,尽快研究解决我区卫生监督工作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及相关资格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用药指导和监管职责,确保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配备全部基本药物并优先使用,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全区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并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全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等的要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习和培训。区级医疗机构都要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并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3年内为全区培养大专学历紧缺中医药人才15名以上。二是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五年以上的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方面给予倾斜。继续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逐步落实村医补助政策,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经考核合格后,给予补助,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三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要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转变服务模式,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病例和地方病病例管理、人群防治指导、结核病病例管理等服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相关业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督考核职责。要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及家庭病床制度。四是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临聘人员人事代理制和派遣制。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在全区推进人员竞聘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资格准入制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重点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完成全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所建设和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造任务,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基本医疗设备。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扩大门诊统筹试点范围,探索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确保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并保持在90%以上。逐步提高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今年,力争全区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2011年平均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有计划、分步实施。逐步在全区统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逐步实现定期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开展以家庭为单元的健康教育活动,倡导控烟、控酒、控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要在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和健康教育频道,加

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推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力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逐步实现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者为平凉市崆峒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第四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

廊坊市卫生局

(2010年6月 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廊坊市卫生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自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以来,市卫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积极实施,稳妥推进,一年多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确保医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了领导组织机制。根据市医改办工作的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医改办主任,局机关有关科室、有关单位领导为办公室成员,明确了医改办和相关科室的工作职责,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整合项目,着力推进。根据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整合项目,成立了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并整合妇幼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基层卫生 1

服务体系建设及爱国卫生等重点项目。建立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项目工作有人抓、实施过程有人管、完成结果有考核。三是加强理论学习。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精神,及时编印了《医改政策汇编》,确保了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四是搞好医改资金测算。按照国家和省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要求,对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今后3年实施方案中有关卫生工作方面的内容开展了调查研究,就完成全市卫生系统三年医改任务5大类38个小项所需资金,进行了科学测算,摸清了近三年医改任务的卫生投入,并与市财政进行了对接。五是切实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积极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协调联系,根据国家、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体文件要求和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拟定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市医改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文件,提交市发改委等牵头部门参考。

二、积极实施,稳妥推进,各项医改工作进展顺利

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方面。重点是扩大新农合覆盖面、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规范基金管理。我市从2008年4月起,全市10个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2010年,全市参合农民290.80万人,参合率93.34%;几年来,累计筹集资金11.01亿元,补偿人数227.31万人次,补偿费用5.97亿元。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一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9年,全面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三基两化”建设。利用国债项目改(扩)建了3所县级医院,完成了90所乡镇卫生院的“三基两化”建设,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全市有3100所村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任务,占村卫生室总数的70%。2010年,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国债项目,再支持4个县级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配合市发改委,启动实施廊坊、霸州精神卫生机构建设规划,科学规划全市精神卫生机构布局。二是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启动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免费培养项目,与省卫生厅签约,为我市乡镇卫生院培养30名全科医学本科毕业生。利用国家专项经费,对全市乡镇卫生院400名儿科、内科、外科人员和院长进行了集中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培训。安排乡镇卫生院90名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的内儿科技术骨干,到市、县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3个月,提高了临床技术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推广10种卫生适宜技术。对全市400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内儿科基础知识培训,增强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利用国债项目,安排12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安排253名社区医师、护士和其他人员参加了岗位培训。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3所县级医院,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1至2所乡镇卫生院,并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三是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明确了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职责,每个行政村确定1所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等任务给予每月200元补助。在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先在三河市、香河县进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综合改革试点,4月份正式启动,9月份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全市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一是全面实施国家9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有序推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基础上,完成了8.7万儿童乙肝疫苗的补种任务;为20.4万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了乳腺癌和宫颈癌普查;为2万名农村孕前和孕早期妇女补服叶酸;为57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安排建设了20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疾病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了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启动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探索鼓励社会办医的相关政策,满足群众多元

化医疗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有待加强。广大农民参合率、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尚需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改进。二是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面临多重障碍。由于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涉及零差率销售、基层卫生人员补偿等落实难度较大。三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广大城乡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缺乏认同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转变。四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备装备和基础设施条件尚需进一步改善,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尚未得到普及,城乡、地区和人群间公共卫生服务存在一定差距。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由于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等深层次体制、机制性问题,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思想,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完成任务。今年是深化医改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深化医改工作,对于实现我市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近期目标至关重要。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卫生部医改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根据全

市医改方案,市卫生局制定了《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卫生领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逐条逐项认真落实,为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三年既定的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确保协调到位。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主动沟通配合,协调推进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督查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运行、基本药物制度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配送、政府补助落实的督查,确保规范操作。

三是强化财力保障,确保资金安全。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保证改革所需资金,努力确保各项补助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四是建立考核机制,确保高效运行。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多方参与、协调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五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查报告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查报告

市医改办:

xx年,XX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医改办的精心指导下,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医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市医改办《关于开展xx年xx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通知》(攀医改〔xx年〕1号)要求,对照《XX市xx年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考核细则》(攀医改〔xx年〕10号)进行逐项自查,基本分100分,自查得分100分。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自查得分20分)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

截止xx年年12月,XX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728人,市目标24000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03%(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437770

人,参保率超过97.42%);xx年统筹xx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9961人,市目标115000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04%(全市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39612人,参保率超过98%)。辖区三无对象、重点困难家庭、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大学生100%纳入参保范围。

(二)医保补助资金进一步保障。

xx年年共拨付医疗保障资金2103.4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760.08万元,城镇居民普惠补助及医疗救助343.3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32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27.84万元。

(三)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

我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按市医保局统计xx年年,全市城镇职工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86.82%,城镇居民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3%左右。

(四)两定点医疗服务单位监管进一步加强。

一是按照《关于开展xx年xx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服务管理考核工作的通知》(攀人社发〔xx年〕38号)、《关于做好xx年年定点零售药店医疗保险服务管理xx考核工作的通知》(攀医保〔xx年〕4号)等文件要求及xx年年初制定的监管计划和方案,对64家定点零售药店及36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了xx考核工作。此次xx考核,从xx年年2月12日开始至3月24日结束,主要分为自查自评、现场考核、综合评分和通报考核四个阶段,内容涉及定点服务单位医疗保险基础管理、服务管理、药品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同时督促其尽快整改。二是强化网上抽审,提高抽审率,扣除违规基金0.3万元;采取日常巡查与现场稽核检查相结合,加大查处力度,处罚1家严重违规医疗机构,纠正了个别违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有效避免了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三是启动实施零售药店医保定点准入工作。按照《关于印发

XX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市场化配置工作实施方案

》(攀人社发〔xx年〕

366号)和《XX市XX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市场化配置工作实施方案》(攀东人社〔xx年〕95

号)的规定,我区对炳草岗大街、人民街和攀枝花大道东段三个规划区域开展了XX市基本医疗保险零售药店市场化配置比选工作,经发布比选公告、比选资格审查、比选评审委员会评审、比选结果公示等程序,确定了4家零售药店为XX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为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规范管理,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根据《关于XX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攀人社发〔xx年〕325

号)规定,对辖区申报医保定点的零售药店进行了核定,符合条件的签订医保服务协议,目前XX区定点零售药店已达103家。四是按照《关于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单病种结算专项检查的通知》(攀医保〔xx年〕36号)要求,对辖区内开展单病种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专项检查。

下载平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解读 时间:2015-01-26 作者: 一问:湖南医改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答:大家都知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查报告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查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我局紧紧围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群众医疗满意度、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市4月26日医改工作大会后,我县高度重视,县长会后立即主持召开全县医改工作会,具体安排部署各项医改工作。我局按市县医改要求,积极行动,成立了深化......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青龙满族自治县卫生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我县医改工作于2010年8月全面启动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医......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推进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妥善安置改革中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根据《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办法》的有关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甘谷县卫生局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2012年2月 我县医改工作于2010年4月全面启动,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医......

    高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键入文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决定》虽然对深化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习心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习心得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公众的企盼中公布。作为《意见》实施细则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