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

时间:2019-05-14 06:3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

第一篇: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

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

低保制度覆盖城乡 八千万人得到救助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民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国社会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36.7万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当月计划支出45.6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238.9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当月计划支出达48.3亿元。

5年期间,全国累计投入低保资金4151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了58%和105%,实际补助水平分别提高了136%和187%。

目前,中国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有了极大改善,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总体已实现了应保尽保。

低保标准不断提升

“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从最初的210元到现在的480元,加上一级残疾补助也不断提高,我现在每个月能拿到700多元。”家住山东省青岛市的李先生向本报表示,从2002年开始申请低保,再加上后来每个季度的水电费补贴和物价补贴,让他一家的生活不再感到吃力。

据民政部今年最新发布的《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276.8万人,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659.9亿元;农村低保对象5305.7万人,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667.7亿元。

“低保标准的提升是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低收入群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低保标准的调整必须遵循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同步,消融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心理隔膜。

“自十六大以来,各级财政救助资金投入总量增长了近9倍,8100多万人常年得到救助”,在9月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不断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我们这十年来的主要工作之一。”

实现城乡全覆盖

199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后,青岛、福州、大连、无锡、广州等城市也宣布建立城市居民低保制度。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第一次确立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第一次以国务院的名义,原则性地明确了城市低保制度的保障对象、保障范围、保障标准、资金来源、管理体制和基本原则。截至1999年底,共有531.6万名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乡居民得到了救助。到了2007年,农村低保全面建制,低保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

9月26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7项政策措施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其中包括申请低保必须审核家庭财产、对申请家庭要逐一入户调查、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为享受低保的干部近亲建立备案等。《意见》以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为原则,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目前低保工作总体规范有序,但与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差距突出的表现主要是服务意识不强,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责任边界不清晰、监管机制不到位、责任追究不严格等问题。另外,低保工作力量、经费、手段与任务要求不相匹配,工作程序上还存在不方便快捷、不公开透明等问题也是导致差距产生的原因。(陆培法 鲁梦昕)(2012年10月16日 来源:新华网)

第二篇:做好低保认定 实现应保尽保

做好低保认定

实现应保尽保

一、根据省、市、区和街道办事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社区组织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任组长,低保专干负责的7人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反复学习,领会精神。

二、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对社区现在享受低保的146户对象,逐户进行认定、分析、检查,对家庭成员和家庭收入充分认定和检查。对有疑点的8户低保家庭收入情况,重新入户,不符合低保条件3户家庭已取消低保,对5户家庭财产收入重新进行入户核实,确保享受低保对象的真实性,对享受低保标准的数额重新又进行分析认定,确保低保标准的合理性,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三、对社区低保工作的管理制度,城市低保实施办法和12个不准重新进行了补充修改完善,真正使低保管理工作做到符合政策,真实有效,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正、公平,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机制,为社区居民解急、救困,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为创建和谐社区创造条件,并将低保管理办法坚持做到不走样,不变味,长期坚持的长效机制。

四、在进行低保认定工作中,坚持以档案资料为依据,以原始提供的各种证明为依据,走访、听取群众的反映为依据,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讨论、确定。做到低保管理工作规

范化、常期化,并为今后低保工作进行打好基础。存在的问题:

1、低保管理工作存在人户分离现象,给正常工作进行带来一定困难。

2、外出打工人员收入取证和核查存在不便。

第三篇:成都构建无缝覆盖应保尽保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成都构建无缝覆盖应保尽保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城乡居民住有所居!”2010年2月,成都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市委主要领导描绘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蓝图,强调把住房保障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市政府有关领导同样态度鲜明:“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帮助困难家庭提高居住质量、提升生活水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由中国社科院主持编写的“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中,成都市住房市场监管指数为0.595,名列全国34个大中城市第三位。这个专业性很强的指数,主要反映了一座城市的住房市场有序程度。“成都市名列前茅,说明住房市场发展平稳健康,各类住房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负责人解读数据:“一个地方的住房市场能否有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房保障成效。”

成都,一座长期秉持宜居信念的城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中,就将住房保障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抒写了10万棚户居民根本改善居住条件的动人篇章。“可以说,在成都市的发展脉搏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思考中,成都始终以建设宜居城市为使命。一座宜居的城市,就是要让所有市民,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说。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引领下,从1998年全国城市住房制度开始向主要由市场供应转变起,成都在推动住房市场大发展的同时,就从未放松过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推进——1998年开建第一栋经济适用房;1999年全面启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2002年启动大规模危旧房及棚户区改造;2004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并首次公开发售经济适用房;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对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房应保尽保;2008年启动公租房建设;2010年大幅度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可以说,成都住房保障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据统计,2000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成都市通过各种形式的住房保障工程,共解决101.3万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总修建住房面积达到7222.1万平方米,政府和社会投入资金超过1500亿元!

十年艰辛探索,百万家庭安居。今天,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历史阶段已经过去,连片棚户区基本消失于成都的主城区,成都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

“无缝覆盖、应保尽保”的更高层面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一张由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共同组成的住房保障网在全域成都铺展开来,为城乡居民提供长久稳定的安居保障。

降低门槛 应保尽保

逐层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吱吱的打钻声,嘣嘣的敲击声,不断从皇经嘉苑小区里传出。这嘈杂的声响在业主张成云听来却“很舒服”。在35.89亩土地上,皇经嘉苑建有200套廉租房和1376套经济适用房。

“我今年48岁,等了几十年才盼来自己的房子。这是房子装修的声音,你说能不高兴吗?”张先生是一名电力工人,和妻子住了多年单间公寓,“单位没分房,我那点工资根本买不起商品房,还好遇到了好政策,才能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单价仅2950元的经济适用房让他梦想成真。

像张成云这样买不起商品房,又不够廉租房条件的“夹心层”住房困难家庭,在成都市越织越密的住房保障网中找到了自己的家。

“要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住房保障,关键在政策全覆盖。”成都市城乡房管局负责人告诉笔者,成都的经验就在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办法,逐层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过去10年,成都从各个角度入手,通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单位集资建房、房改房等,直接解决了80.9万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累了丰富的住房保障经验。

在此基础上,2010年初,成都市政府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对住房保障扩面、升级进行了明确规定,保障力度之强、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意见》将成都市多年积累的住房保障办法系统化、精确化:中心城区年收入2.2万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家庭由廉租房保障;年收入5万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家庭由经济适用房保障;家庭年收入低于7万元(单身居民年收入低于3.5万元),不属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且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由限价商品房保障。

为了更好覆盖农民工、毕业大学生等新的“夹心层”,今年以来,成都市全力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将保障对象一举扩大到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无房家庭和5万元以下的单身无房职工,同时将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市户籍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并纳入,实现了保障体系“合龙”。

“家庭年收入10万元,在很多地方已被视作商品房购买群体,成都住房保障体系得以将其覆盖,说明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保障水平。”一位长期从事住房保障研究的专家评价道。

成都并未满足于此。在逐层覆盖确保住房保障“纵向到底”的同时,建立统筹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推动住房保障“横向到边”被提上日程。今年,成都市把住房保障范围由国家要求的县城所在镇扩大到所有乡镇,“目标是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的住房保障服务。”

在严密的保障体系支撑下,成都响亮喊出了“按需建设,应保尽保”的住房保障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正在变为现实——廉租房将于年底实现从政策覆盖“应保尽保”向实际保障“应保尽保”的根本性转变,公共租赁房按照“应保尽保”要求加大建设力度,经济适用房已基本达到按需供应要求。

逐户摸底 务实推进

准确把握保障性住房真实需求

11月15日,成都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薇点开成都住房保障统计分析系统,调出公共租赁住房需求调查项目。电脑上的彩色饼状图一目了然:截至9月25日,成都市填写公共租赁住房需求调查表共计3113户,其中单身无房职工为560户,农村进城务工人员118户。

正是以这一数据为依据,成都市作出了今年在中心城区开工建设4200套公租房,明年还将建设3000套公租房的决定。拿着摸底数据,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负责人有了底气:“最迟到明年底,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公租房将实现以房等人。”

确保系统准确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保障对象需求进行预登记。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它建立在成都各区(市)县房管局、街道办工作人员入户调查、逐户摸底的基础上。2009年底,成都完成了对全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普查摸底,仅对廉租房保障对象,就收集了多达45466户家庭的详细信息。

“城市居民对住房需求有着复杂多样的个性化考虑。以廉租房为例,在摸底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符合条件的居民因各种原因不愿申报廉租房,例如不少青年夫妇为节约生活成本愿意借住父母家。在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领域都存在类似情况。”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说。

这样的情况让成都市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简单依靠统计数据对保障住房需求进行匡算,难免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盲目布局不仅难以充分满足群众需求,还容易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我们转而投入到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搜集中,力求找准真实需求,务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成都市入户调查、逐户摸底搜集信息的做法在全国也不多见。”不久前,长期从事住房市场研究的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倪鹏飞来到成都,对成都的做法高度肯定,认为正是这一举措确保了成都“逐层逐户”解决住房保障问题取得实效。在准确把握保障性住房真实需求基础上,成都不惜投入,对各类保障性住房“敞开供应”。仅在今年,全市就将发售27.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近4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推出和建设159万平方米公租房。

在成都,无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还是限价房,许多保障性住房项目都紧靠中心城区,拥有成熟的商贸生活配套设施。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解释道,正是因为摸准了真实需求,把握住了建设规模,成都保障性住房才得以从容布局,布置于城市各个方向的成熟社区,“这样更好地满足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让他们能够共享成都市建设发展成果

动态管理 跟踪服务

最大限度保障住房困难家庭权益

10月26日,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举行首个以 “阳光行政

透明房产”为主题的社会开放日活动。在房地产监测中心,好奇的市民刘代云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输入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申请人”一栏,界面立即显示出预警信息。“这表示您不符合保障住房申请条件。”工作人员解释说,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联网了成都房屋权属登记系统及商品房备案信息系统,可在中心城区及郊区(市)县的数据库中对申请对象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住房档案和商品房备案信息的实时比对。高效的技术手段,使成都住房保障监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以覆盖全域成都的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成都市建立起一套全面覆盖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保障性住房严格准入、及时退出,最大限度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权益。

与此同时,将住房保障对象分解到社区进行区域管理,逐户跟踪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未保障对象主动上门提供保障方案,切实满足保障对象实际需求。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简化审批手续,提高住房保障资源配置效率。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通过房管部门与民政部门的并联审核、街道与区民政局两级审核、两榜公示以及民主评议等制度设计,进一步健全了住房保障资格审查机制。同时实行二次公示制度,提升保障性住房分配透明度。采取自下而上的申请程序,确保房源公开、政策公开,杜绝违规享受保障住房行为。

2010年,成都市出台《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把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服务落到实处,开创性地建立起市公共住房管理中心与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实施管理的保障性住房专业化管理模式,在确保保障性住房得到有效维护的同时,明确要求相关物业服务企业配合房产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对保障性住房的居住情况进行上门登记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保障性住房及保障对象清册,在项目显著位置公示保障性住房相关信息以及当地房产管理部门设立的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等,极大强化了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督和服务。

日益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和服务体系,使有关部门对全市保障性住房运行情况了如指掌,为逐层逐户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底前,成都将把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实现廉租住房从政策覆盖 “应保尽保”向

实际保障“应保尽保”的根本性转变。

提高标准 扩大范围

紧跟发展步伐提升保障水平

“成都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到今天,绝大多数存量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目前,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的力度和范围,做好增量住房困难家庭安居工作,成为当下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负责人说。

2010年,成都市将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收入线由家庭年收入4万元调整为5万元,将无力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发放标准,低保家庭补贴标准达到每平方米14元,低收入家庭根据承租住房情况分别提高到每平方米9元、10元、11元,低保家庭租金补贴标准与市场租金持平,实现全额补贴;针对低收入家庭出于租赁住房将增加生活成本等因素考虑、放弃申请租赁补贴的情况,对申请并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均发放租赁补贴至个人账户,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补贴资金用于改善住房条件;将廉租住房建设覆盖到乡镇,并实现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提高覆盖面和灵活性,成为住房保障工作重要的努力方向。

早在两年前,成都市即针对住房和收入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等特殊困难群体推出公共租赁住房。高新区首先试点,首批启动6000余套员工及农民工公寓建设,三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0.7万平方米,目前已经竣工,即将交付使用。高大明亮的电梯楼房,宽敞舒适的运动场,每个房间里都有电视机、热水器。这就是高新区公租房试点工程——青年公寓。“比原来租的房子好很多,以前家具、电视都没有,相当于清水房,搬过来之后环境好了,工作生活也更有劲了。”谈到新宿舍,10月份刚搬过来的京东方员工蔡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今年,富士康、仁宝等大企业相继落户四川,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成都又挑起了加大工业园区公租房建设力度的重担。9月,新开工建设员工公寓25000余套、12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将于明年7月底前建成交付使用,可解决约10万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与此同时,城区公租房建设也同步推进,10月底锦江区、青羊区开建4200套、27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用于解决成都市城乡居民住房困难。

“成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仍在深入推进。”市城乡房管局负责人透露,成都市正在研究进一步简化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加大住房保障投入。“成都承担着全省很大比重的住房保障任务和公租房建设任务,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确保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四篇: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一、城乡低保如何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阳光低保”?

答:“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是开展城乡低保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民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努力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工作格局,为困难家庭筑起了一道生活保障线。我县坚决杜绝“低保终身制”,定期组织开展低保专项核查清理行动,即对所有在册低保救助家庭的收入及财产状况进行一次核查,对于家庭收入及财产发生增长变化且超出救助政策范围的,及时取消低保救助资格。今年以来,全县共清退家庭收入超过保障线的低保对象3459多人,维护了低保政策的严肃性、公正性。目前,我县正开展2015年城乡低保全面复核年审工作,对已纳入低保但经过复核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理;同时深入村组、社区了解情况,对应保未保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具体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简称把好“五到关”):

一、严把入户调查关。各乡镇对全部申请低保对象的家庭的收入、财产等方面进行逐一核查,经核查确实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在此基础上,县民政局低保核查中心对新增低保对象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抽查,坚决控制“关系保”、“人情保”现象的发生。

二、严把民主评议关。将低保政策不折不扣地交给群众,由各乡镇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召开低保民主评议会,谁该享受低保让大家伙自己说了算。对经过评议确定的申请对象,一律在镇村公开栏上进行不少于一周时间的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三、严把公开公示关。民政部门对低保家庭成员、收入情况、保障类别、保障金额等在其居住地的镇、村(居)设置的固定公示栏内长期末端公示;在民政信息网及我县民生工程网站长期公示并按月更新。

四、严把资金发放关。我县全面实行低保救助金“一卡通”发放,低保救助金由银行直接打到低保对象个人的粮补卡帐户上,从根本上遏制了低保救助金被截留、挪用、冒领等现象的发生。

五、严把责任落实关。我县建立低保救助“谁签字,谁负责”制,对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向低保户“吃、拿、卡、要”等不作为、乱作为或失职、渎职行为,一经发现或群众举报查实的,一律刚性问责,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管理或领导责任。

二、城乡居民如何通过亳州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办理低保?

答:自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城乡低保业务开通以来,县民政局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共审批低保户775户,低保办理更加方便快捷,困难群众救助更加及时有效。我县城乡居民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申请办理低保:

1、本人持书面申请及相关资料到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政办公室申请网上办理;

2、本人持书面申请及相关资料到其居住地村(社区),委托网上办事大厅村(社区)代办点代其申请办理;

第五篇:湖北2013年已实现大病医保城乡全覆盖

湖北2013年已实现大病医保城乡全覆盖

目前近4万人受益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参保居民。记者8月3日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早在2013年就实现了大病医保城乡全覆盖,目前已有近4万人受益。

据介绍,大病医保保障对象及范围,是对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患者住院和门诊治疗特殊慢性病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符合“三目”范围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不含起付线。目前全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标准8000元。

比如,患者王某的医疗总费用总额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报销1万元,自付1万元。有了大病医保后,由于自付部分达到了8000元的大病医保门槛,这1万元将至少可以再报销50%,患者最后自付费用将不超过5000元。

相关阅读: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79岁老人自己动手修步道 四个月搬运三万斤砖块中国农民工用工紧张加剧 工资成本将继续上涨成都一名“独腿村医”30年拄拐走10万里出诊路北京一男子卡入护栏死亡 警方排除刑事嫌疑县委书记敛财上亿获死缓 称未获提拔后只想挣钱城市清洁工:长衣长裤“蒸桑拿” 靠喝水过夏季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筑牢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意见》提出,2015年,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根据《意见》,到2017年,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得到显著提升。

在提高保障水平方面,《意见》指出,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相衔接。参保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由大病保险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2015年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并随着大病保险筹资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支付比例,更有效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为鼓励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大病保险服务,《意见》明确,原则上通过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业务。对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保费收入,按现行规定免征营业税,免征保险业务监管费。

下载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 困难群众总体实现应保尽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保基本全覆盖作法的工作经验

    截至7月末,我市新农保参保总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达107.19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4.32%,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面实现“基本全覆盖”目标,新农保基金累计达33.13亿元,农保基金累计金额和参......

    我州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标准提高

    我州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标准提高 ------- www.xiexiebang.com [2012/6/27 9:53:05] 来源:巴州报社 点击: 132 根据自治区规定,我州提高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标准,对城乡低保对象中年......

    2012年山西省将实现城乡残疾人养老保险全覆盖(5篇范文)

    2012年山西省将实现城乡残疾人养老保险全覆盖 “银发浪潮”拷问着社会养老,残疾人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弱势群体,面对老来何所养、何所靠的问题更加棘手。我省有残疾人215.7万人......

    对全民参保登记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的思考[共五篇]

    全民参保登记相关立法建议 一、 建议立法项目名称 新立《社会保险法实施条例》、修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修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党的......

    人社部:年底前将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申亚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计划顺利推进,有信心能够在年底之前圆满地实现。”今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新农保基本全覆盖作法的工作经验作者(定稿)

    新农保基本全覆盖作法的工作经验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375 新农保基本全覆盖作法的工作经验-ww w. 5 Y k j.CoM文 章 来源莲山课件 截至7月末,我市新农保参保总人数......

    阳原县组织收看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全覆盖

    阳原县组织收看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全覆盖 5月18日,接到收看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通知后,阳原县第一时间通知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委,特别是直接通知省、市、县163个精......

    全制度论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

    论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制度 摘要: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从诉讼实践中看,判决书到手却形同空文的事例屡见不鲜,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过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