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特种设备作为发电厂的危险源之一, 其安全问题事关重大, 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便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分析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探讨了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 系的建设, 设计了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对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系统架构以及 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近年来随着发电厂对特种设备使用的日益广 泛,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大量存在, 与之相关的安 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 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保证发电厂特种设 备安全, 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设完善的发电厂特种设 备管理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发电厂的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职工生命健康和 国家企业财产安危, 其管理工作已日益受到国家和 各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包括火力发电企业在内的电力行业已有了一整套较 为齐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尤其是在核心设备 和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方面更是如此, 这为企业 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但在实际的发电 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特种设备维修和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片面 性;侧重于追究人员的操作责任, 只抓违章而忽 视了创造本质安全。没有开展预测工作, 没有进行 事前的系统安全评价, 工作重点是处理已发生的事 故, 而忽略了从使用、维修阶段就开始抓安全的工 作。
(2)没有明确的目标。凭经验处理特种设备的 安全问题, 心中无数, 盲目性大。(3)对特种设备监控, 预防事故及减少事故损 失的措施不够完善。在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 目前大多数发电厂对特种设备的整个管理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在整个管理职能机构的不 明确性, 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以及对特种设备 作业人员培训不够完善等, 同时没有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信息化程度不高, 导致发 电厂特种设备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进。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针对现阶段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 在建设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时, 应充 分考虑这些薄弱环节,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设一 个完善的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健全管理网络 发电厂厂部应明确分管特种设备的领导及分管 此项工作的职能处室, 各使用单位配备专、兼职管理 人员。管理网络健全, 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 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厂部每月召开各单位分管 领导会议, 每季召开特种设备专题会议, 职能处室每 月召开设备员会议, 分析通报有关情况, 及时协调解 决有关问题。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发电厂实际, 制 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如可结合厂区实际制定 起重设备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理办法等, 从制度上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有章 可循, 规范管理。同时健全其他规章制度, 实行按规 章办事, 严格管理。
(1)严把采购、安装关 凡是发电厂需添置特种设备时, 在认真研究和 确定使用参数的同时, 还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比较, 然后再确定制造、安装单位, 确保特种设备制造、安 装许可证及相关资料齐全, 质量可靠, 不给日后的安全使用留下隐患。
(2)做好普查和登记注册工作 根据质监局的有关要求开展特种设备和压力管 道的普查工作, 建立特种设备台帐, 并纳入动态管 理, 确保特种设备管理没有盲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登记注册, 做到凭证使用。
(3)注重人员培训 特种设备需要特别的人员进行操作。为此, 对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依法送有关部门进行培训、考 核, 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 做到持证操作。在此基础 上, 还可以结合实际, 开展岗位操作技能竞赛, 提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 确保特种设备 的安全操作。
制定应急预案 一旦特种设备发生事故, 将严重危及人民生命 财产的安全。为此, 发电厂应根据条例要求, 对各种 特种设备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并 不定期进行演练。努力做到一旦发生事故, 能紧张 而有序地进行处置, 避免事故扩大, 把事故危害及影 响降到最低。
开发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随着 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 利用计算机信 息和网络技术是实现统一管理、规范行为、减人增效 的有效途径, 故可开发出一套适合发电厂的特种设 备管理信息系统。在该管理信息系统中, 不仅要具 备普通设备的管理功能, 还要针对特种设备的特殊 性, 实现一些区别与普通设备的管理功能。通过对 该软件的开发使用, 实现快速、高效的特种设备管理 信息流通, 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使发电厂特种 设备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系统建设目标 发电厂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将发电厂特种 设备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设备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 联系起来, 达到数据共享, 形成一个完整的特种设备 管理体系。对发电厂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 的各种动态和静态信息进行统计、查询, 为各级管理 部门提供所需的统计查询数据。反映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维护保养、使用情况 等不同状态的数据, 提供特种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 实现故障报警及应急预案处理。建立发电厂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使特种设 备管理工作在计算机上进行, 各种数据能方便的查 询, 既能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又能提 高工作的效率。
系统建设原则
(1)系统性 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是作为统一整体 而存在的, 因此, 在系统设计中, 要从整个系统的角 度进行考虑, 系统的统一性, 设计规范要标准, 传递 语言要尽可能一致, 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 一处, 全局共享, 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 为保持该系统的长久生命力, 要求系统具有很 强的环境适应性。为此,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 和结构的可变性。在系统设计中, 应尽量采用模块 化结构, 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 尽可能减少各模块间 的数据耦合, 使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程度减至 最低限度。这样, 既便于模块的修改, 又便于增加新 的内容, 提高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以及受外 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 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如安全保密性, 检错及纠错能力, 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 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 少系统的开销。一方面, 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 求技术上的先进, 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 方面, 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 各模 块应尽量简洁, 以便缩短处理流程, 减少处理费用。
系统架构设计 采用 B /S 结构。B /S(Brower / Server)模式即 浏览器与服务器模式, 是把 WEB 技术和数据库技 术结合起来, 即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 服务器安装 Oracle、Sybase、Inform ix 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在这种结构下, 用户工作界面通过Web 浏览器来实现, 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 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实现, 形成所谓三层 3-t ier 结构。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设备静态信息管理 该模块主要实现发电厂特种设备静态信息的管 理, 便于构建设备信息数据库。不同的静态信息组 合, 映射不同的特种设备, 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查询条件, 找到相应的特种设备, 实行管理操作。静态信 息包括: 编号、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生产厂家、制造 单位、使用时间、使用部门、保修日期、备品配件、图 纸、其他相关信息等。
(2)设备动态过程管理 特种设备的动态过程管理是指对设备生命周期 的整个过程的管理, 其管理结构图如图 1所示。图
特种设备动态过程管理图
设备注册、设备校验、设备启用、设备移装、设备 改造、设备过户、设备停用和设备报废等模块, 提供 用户填写相应申请, 应由相应职能部门审核, 并将相 关信息向政府职能部门备案。申请审核模块由相应 智能部门审核用户申请, 审核报告模块显示各类申 请的审核结果。动态跟踪模块提供给用户对特种设 备生命过程进行跟踪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通 信设备与系统联系, 查询或确认某一特种设备当前 所处的过程。
(3)设备维护保养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几个子模 快:(1)日常维护, 涉及的管理内容包括维护保养人 员、委托的保养单位及他们的联系方式、特种设备及 其附件装置、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性维护保养、定期 监察的内容和记录;
(2)保养期管理, 在设备出现故 障申请维修时, 系统自动提示设备是否在保修期内, 对于保修期内的设备, 向服务商报修;保修期外的, 进行内部修理。在保修期满前的一段时间内, 系统 提示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修, 节省维护成本, 实现 设备增值;(3)故障维修记录, 详细记录故障信息及 维修内容, 为今后的故障维修提供历史依据;
(4)维 护成本统计, 将特种设备维修活动成本累积计算, 根 据设备历史成本记录, 可以计算设备发生的总成本, 给设备处理提供充分依据, 从而由此决定设备是继 续维修还是报废;
(5)维修记录动态查询, 用户可以 通过移动通信手段(如手机短信)与系统取得联系, 查询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及时掌握特种设备运 行性能。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建立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必 须保证完整准确, 其包括的内容有: 特种设备的设计 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 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 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 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 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安全 技术档案, 按设备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特种设备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模块提供技术档案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5)定期统计上报 特种设备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运行过程中, 出 现多种记录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关部门提交相 关的统计报告。定期统计汇报的内容包括特种设备 安装、大修、改造前, 使用单位将施工方案等相关资 料向相关部门汇报备案;新增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 使用单位向上级相关部门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定期 检验的结果向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汇报;特种设备启 用、改造、停用、报废等, 使用部门向负责该特种设备 注册登记的相关职能机构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 后, 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6)应急预案处理 应急预案处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在故障发 生时, 发出紧急警报, 并实时的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和 责任人, 给出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应急预案中必 须明确体系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至少要包 含如下内容: 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组织及人员职 责、联系方式和应急原则。其中, 人员的职责必须细 化分工并确定步骤、明确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 与义务。联系方式包括与内、外部机构的联系以及 报警联络的方式、步骤等。其中, 对相应的责任人, 通过移动通信手段(如手机短信)实时发布信息。
结语
本文针对发电厂特种设备管理机制的不足, 建 设了一个完善的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包 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员、应急预案等硬件和软 件方面的建设, 最后重点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 细的设计, 在推行该套管理体系时, 需要各部门同心 协力, 严格执行该管理体系的内容, 形成一个完善的 特种设备管理系统, 发电厂特种设备安全将会得到 本质上的提高。
第二篇:特种设备检验管理信息化平台
特种设备检验管理信息化平台
新天益开发的特种设备检验管理信息化平台受到客户广泛好评。该平台实现了检验业务全流程信息化、无纸化,提升服务、提高效率、强化管理。减少检验人员除现场检验以外的工作量,减少使用单位的麻烦,缩短检验周期。
系统自动生成“体检报告”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中国质量报
□ 解小燕
轻触手持电脑终端,电梯检验的各项数据便自动生成,一份电梯“体检报告”便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是江苏省特检院徐州分院电梯检验现场的一幕。今年3月,作为特种设备的专业检验机构,徐州分院承担着徐州市车站、医院、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900余部电梯的技术检测、检验任务,利用物联网技术,现场可以快速诊断出电梯的安全性能,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形成检验报告电子版,并将检验结果反馈给使用单位,对设备存在的安全缺陷和隐患可以做到“立马处理”。
“随着徐州市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提升检测工作效率,减少检测过程中的人为错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江苏省特检院徐州分院院长任智铨说。该院新启用的特种设备(电梯)检验管理信息化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的最新成果。该平台已用于全市近万部电梯的日常检测管理,目前正逐步在所有特种设备检验中全面推广,在全国走在了最前列。
据介绍,以往传统的报检方式是用户或维保单位到检验机构进行纸质申报、缴费、预约、取报告。这种方式用户要往返数次,而新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网上申报、任务跟踪、检验报告下载、隐患预警、安全监察联动等功能。用户足不出户就完成了申请检验的全过程,缩短检验周期、提升检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赢得了企业的赞誉。而且,“无纸化”的报检对用户节约人力资源、降低交通费用等经营成本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配合新的信息化平台,电梯检测人员的装备也进行了“升级”。任智铨介绍说,今后在电梯检验时,检测人员将手持集成仪和电脑终端。集成仪集合了万用表、电流表、温度计、湿度计、噪声计、照度计、转速表及速度测量仪等仪器,未来还将集成对讲功能。测量的数据,自动按规则修约并通过与系统的接口自动填写检验记录,减少了出错率;检验完成后,手持终端自动验证检验记录,并生成检验报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一举三得”:检验机构提高了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使用单位得到了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维保单位通过隐患预警、数据分析,有效的预防了电梯故障的发生,提高了维保工作的针对性,降低了成本。
据了解,今后,徐州市特种设备都将纳入到信息平台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随时掌握管辖区域特种设备的安全状态,分析特种设备运行中出现隐患的类型和发生概率,对特种设备有无重大危险违规现象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全面了解维保、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
第三篇: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
贵阳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贵阳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以公司网络用友平台(内网:http://192.168.2.2:8081)为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体系要求为开发设计依据,可以有效帮助贵阳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检查管理、隐患管理、移动隐患排查三个部分,提供安全检查的计划制定、检查通知、检查总结功能以及隐患的上报、整改与复查的闭环管理,同时可以输出符合国家安监系统要求的各种业务单据和报表。移动隐患排查的应用,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管理终端(PDA和PAD)随时随地处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将相关内容公布如下:
一、安全检查管理:实现安全检查计划制定、检查通知、检查总结的功能,并且可以自动生产检查总结报表。
二、隐患管理:实现隐患上报、整改与复查的闭环管理,在流程中对国发23号文件要求的“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进行严格控制管理。
三、移动隐患排查:通过移动终端(PDA和PAD)及时进行隐患的记录、整改、复查等操作,移动端与PC端信息实现数据同步,用户可查看实时的隐患信息及统计数据。
四、业务单据输出: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规范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流程业务单据、通知单单据和清单(如检查表、隐患通知单、隐患台账等),并具有表单统一导出的功能。
五、业务逐级审批:系统提供隐患排查治理流程的逐级审批功能,企业领导可以全程监管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
六、微信提醒及预警: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公司质安部相关人员将通过手机的微信平台发送消息提醒及预警,如检查通知、隐患将过期提醒等。
七、图形化流程指南:在所有的管理流程中提供可视化的流程指南,详细标明隐患所处的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处理负责人和处理部门。
八、隐患动态数据库:系统将会把所有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数据整合,形成相应的数据库,对企业应用范围内所有隐患排查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请各部门相关人员研究使用该系统。
贵阳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6年2月13日
第四篇:特种设备检验计划信息化动态管理
特种设备检验计划信息化动态管理
[摘 要]本文从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完成率的统计出发,详尽、细致地分析了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数、定期检验计划完成数以及定期检验计划异常变化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指出检验计划动态管理的核心是到期应检设备的识别、检验实施、完成率?y计。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计划;动态管理;定检率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22.110
[中图分类号]X9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特种设备检验计划信息化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实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任务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检验检测工作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同时必须接受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因此检验检测任务计划完成情况必须得实现动态管理。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完成率又简称为“定检率”,按年统计的定检率为定检率,按月统计的定检率为月度定检率,按日统计的定检率为实时统计率。定期检验计划动态管理的核心是实时定检率的统计。但是定检率的统计是一个繁琐复杂的工作,同时对于定检率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目前定检率的统计基本都采取原始的手工方法进行,既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保证统计结果的及时性。目前各检验机构基本都使用了不同公司开发的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检验工作,在此系统上进行定检率的自动实时统计是完全有可行的,并能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避免资源的浪费,极大地减轻相关统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并能极大地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特种设备检验计划信息化动态管理的可行性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特种设备计划管理工作的多年经验,从信息化管理系统定检率自动统计功能出发,对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的动态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目前全国特种设备行业内关于定检率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计算公式,定检率统计时涉及的相关术语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在此提出一个详尽的定检率计算公式:(此公式在苏质技监特函[2007]4026号《关于印发〈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关于定检率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修改)
定检率=S/(Y-K+T)×100%
S=已检数――以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正式有效的定期检验报告(签发完成)为统计依据,以报告签发时间为统计时间。按相关规定报告在签发盖章后才正式有效,但是目前绝大部分检验机构未使用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盖章流程或在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未设计盖章流程,如果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有盖章流程并正常使用,应以盖章完成的报告为统计依据。
对于已检数有很多种计算方法,但是我个人认为采用上述的方法简单明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把有没有出具有效的检验报告作为识别标志,在程序上易于实现,在编写语句时也不容易出错,在核查统计结果时也方便易行。不同意这个定义的大约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没有显示检验计划的概念;一种认为没有考虑计划外检验数;对于这两种意见笔者建议全部在“Y――计划数”中考虑,并进行了详细论述。采用这种方法可能对最后的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的意义不大,因为目前的定检率考核基本都要求达到100%,那么采用何种计算方法都没有意义。即使不按100%考核,也强烈建议采用上述的定义,因为按此定义有利于统计,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基本可以忽视。
Y=计划数――是定检率统计的核心。很多人对于计划数有一个误解,认为计划数是年初确定的,是一个定数。实际上检验计划数应该是一个变数,应该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变化。计划数应由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以下条件在每年的1月1日自动生成,并根据下述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
(1)设备所属检验机构为本机构――随着信息系统的联网,所有设备在一个系统中,设备所属检验机构为一台设备必备的基本属性,否则无法落实检验任务。在检验任务的落实过程中也可能发现非本机构责任范围内的设备错误的给了本机构,此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整。
(2)设备状态为在用――停用设备启用是经常发生的行为,这也是计划数不是定数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要使用单位办理了启用手续,相应注册登记机构应更改设备的状态,当设备状态由非在用转为在用后,其检验有效期又在本内,必须被计入计划数,否则就会造成漏检。
(3)设备状态为注册状态为已注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而相关监督检验程序完成后,使用单位由于各种原因延时注册,只要注册后,其检验有效期又在本内,必须被计入计划数。
(4)下次检验日期为当年或为空或为当年以前――下次检验日期为当年很好理解,是正常的数据。下次检验日期为空或为当年以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容错,杜绝漏检现象的发生。这个设置在当前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目前绝大部分检验机构都没有依靠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检验计划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错误率比较大,很多数据不准确,特别是检验信息不全的现象非常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种:启用信息管理系统时导入的初始数据就不全,由于各种原因下检日期没有导入;由于没有采用信息系统实施计划管理,导致部分设备过期漏检,下检日期在当年以前;新注册登记的设备注册登记时没有录入完整的检验信息,下检日期为空;信息管理系统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检验类别和下检日期未被正确存储或调用;检验人员工作失误,输入了错误的下检日期或未输入下检日期;设备重复,检验信息仅对应到一台设备,重复的设备无检验信息。
K=异动数――包含当年产生的状态变更数;无法落实检验数;不在检验范围数。状态变更数指状态由“在用”变更为“停用”“报废”“拆除”和“安装大修改造中”的设备。“停用”“报废”“拆除”都很好理解,一般的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都有设置,但是“安装大修改造中”这个状态很多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没有考虑,应予以添加。
T=提前检验数――指有明确的下检日期,并且下检日期在本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由使用单位提出,提前到今年实施检验的数量。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大型企业由于大修周期的影响,把即将到期设备提前实施检验。该数量如不加入,会出现定检率超过100%的现象。定检率超过100%既不合常理,也不利于定检率的控制和考核。
以上提出的定检率统计公式应该说已非常的详实和完善,考虑到了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落实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按此方案统计出的定检率应是非常准确和可信的,在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按照上述方案编写相关程序,即可实现定检率的实时统计,既可统计随时统计序时定检率,也可随时统计某一时间段的定检率,还可随时查看定检率。改善特种设备检验计划信息化动态管理的措施
为了保证序时定检率始终保持在100%上,必须还能随时查看到还有哪些设备需要检验,这就需要在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设计一个到期预警模块,通过这个模块可以随时查看到应检设备,这个模块应该是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检验计划的动态管理的核心。随时准确掌握未检设备的信息,逐台落实未检设备,发现错误数据及时处理,状态变更的及时变更,能检的及时落实检验,不能检的及时登记未检原因是保证定检率达到100%的基础,也是特种设备检验计划动态管理的精髓所在。明确定检率的定义、确定相关数据的来源、制定统一严格的标准是使用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实时统计定检率的基础,也是对特种设备检验计划动态管理效果进行考核的科学依据。
第五篇:餐饮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紫光移动应用为各类餐饮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化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近几年来,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餐饮业的发展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营业规模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增长,是GDP增幅的2倍。2011年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预计2012年将达到2.38万亿。良好的发展态势给优质的餐饮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餐饮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原材料成本升高、劳动力成本提升、租金成本上涨、管理人才匮乏、成本控制困难等多方面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遭遇严峻挑战。如何迅速由传统的“粗放式、模糊式、经验式经营”向“精细化、流程化、规模化经营”转型,成为整个餐饮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解决方案: 紫光U点100%餐饮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套面向各类餐饮企业的全面解决方案。针对餐饮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的经营模式以及不同的管理应用下需求层次的不同,融合中国餐饮行业成熟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业务流程,根据上千家客户需求进行分析提炼及产品开发、测试,以实用性、开放性、稳定性、先进性、灵活性、经济性为设计原则,结合紫光移动应用在餐饮行业多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多元化的餐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平板电脑、触摸屏及无线点菜器作为服务终端,以网络作为传输渠道,以餐饮信息化管理软件作为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餐饮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提升服务水平和企业形象、增加营销渠道和经营效益,帮助餐饮企业走上做强、做大、持续发展之路。
系统版本:
紫光U点100%餐饮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餐饮企业经营模式共分为正餐版、快餐版、西餐版、美食广场版、星级酒店版五大版本,可满足各类中餐厅、西餐厅、茶餐厅、主题餐厅、餐饮会所、火锅店、快餐店、海鲜酒楼、咖啡厅、星级酒店、酒吧、美食广场等餐饮企业的多方面需求,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版本和扩展功能模块,实现餐饮信息化管理,完成餐饮企业“精细化、流程化、规模化经营”转型。
功能模块:
1.实用性
功能强大全面:覆盖前台营业、无线点菜、后厨管理等每个运营环节,更有丰富的后台设置和管理功能;操作简单易学:傻瓜式操作设置,无需专业计算机知识,一学就会;人机界面友好:风格简约、布局明晰;
2.兼容性
可以同时无缝支持多种点菜终端,全面兼容平板电脑(支持安卓、微软、苹果三大操作系统)、触摸屏、无线点菜宝和打印机等设备;
3.扩展性
系统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功能灵活扩展、轻松维护升级,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定制开发;
4.稳定性
软件经过长周期测试,系统架构均衡,软硬件高度契合,投入使用稳定可靠,出错率和故障率极低,无需更多售后服务,让客户放心安心贴心;
5.安全性
提供严密的权限分配设置,确保关键数据、机密信息的统一安全管理,避免数据恶意删除和修改,数据备份和恢复免除客户后顾之忧。
对餐饮企业的价值:
1.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从开台到结账,每一步都是在系统上完成,规范了餐饮企业营业的工作流程,优化了操作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运营效率;
2.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无线点菜、厨打监控、进销存管理,节约人力成本、杜绝跑冒滴漏、降低运营成本,帮助餐饮企业节流;菜品管理、费用管理、会员管理,随需更新菜品、拓宽营销渠道、增加经营效益,帮助企业开源;
3.提升企业形象、提高服务水平
店面运营的统一管理,无线点菜提供给客人绝佳的用餐体验,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大大提高,多样的会员配置方案,提升企业形象、增加竞争优势;
4.促进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准确实时的数据统计,科学精细的数据分析,为高效的人员管理、会员管理、进销存管理以及各种报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大幅提升餐饮企业管理水平,帮助经营者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我们的优势:
1.品牌优势
紫光股份是高科技上市公司,是清华大学成立的第一家校办高科技企业,是最好的系统集成商,年产值超过50亿元。我们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性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为餐饮企业提供自有品牌软硬件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紫光U点100%餐饮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由我们专业的研发团队多年潜心研发,版本划分清晰,产品定位准确,实用性、兼容性、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3.服务优势
标准化的实施流程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
售前咨询服务:业务咨询、实地考察、软件演示、方案定制
售中项目实施:网络环境搭建、系统安装调试、现场培训
售后技术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