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团公司法务部关于办理诉讼案件的操作规程
集团公司法务部
关于办理诉讼案件的操作规程
为了理顺关系,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特订立本关于办理诉讼案件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本操作规程)。
一、登记立案
登记立案由内勤负责。所有诉讼案件均应当登记(负责登记立案的内勤在收到诉讼案件之日起2天内,在立案登记薄(附后)上登记立案,将案件主要内容填入《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附后)后,并将案件卷宗交法务部负责人审阅。
二、指定承办人
指定承办人由法务部负责人进行。法务部负责人在收到内勤交给的案件和《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之日起1—2日内,确定案件承办人,提出对案件的处理思路、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在法务部处理意见栏上载明。然后移交内勤转所指定的承办人办理。
三、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由承办人进行。承办人在收到法务部负责人交办的案件后,应当认真阅卷,充分考虑法务部负责人提出的对案件的处理思路、意见、建议和要求,认真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起草民事答辩状一式3份以上;二是拟定书面出庭代理词;三是对原告提供的证据提出反驳意见,同时收集必要的抗辩证据及证明内容并装订3份以上;四是收集摘录与本案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或有关佐证资料备考本。
此项工作,承办人在收到案件之日起5—7日内完成。完成后,即向法务部负责人报告并将案卷交法务部负责人审阅。
四、研究对策,确定办案思路
研究对策,确定办案思路由法务部负责人或与承办人或召集法务部全体人员共同研究进行。法务部负责人在收到承办人认为已经完成了开庭前准备工作的案件报和案件后,应当认真阅卷并对其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就绪作出明确态度。对认为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的即返还给承办人办理;对认为准备工作的资料需要继续修改、补充的告知承办人继续准备;对认为需要研究的,及时提交法务部集体讨论。此项工作在2天内完成,特殊情况例外。
五、出庭处理
出庭处理由承办人进行。承办人在收到法务部或负责人认可的开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的案件后,应当再次认真阅卷,反复查核资料和证据,进一步熟悉案情。并根据法务部负责人或法务部集体讨论的意见作好开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庭审中,要善于临场发挥,依法据理力争,尽力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
庭审结束后,如发现新情况和需要继续做好准备的,要尽快向法务部负责人报告,及时研究对策。
六、结案整理
结案整理由承办人进行。案件经过开庭后,承办人应当将庭审相关情况和案件审结时间、方式、一审(二审)判决或调处结果、执行情况等如实填入《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或备忘录。
对办结的案件,承办人要在法院结案日(或收到结案依据日)起5-10日内,整理好案卷内的全部诉讼文书、材料、证据等资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卷宗页码,清楚地填写案件资料目录,然后交法务部负责人对结案案件进行检查验收。
七、检查归档
检查、归档,案件质量检查由法务部负责人进行;案件归档由内勤进行。承办人将办结的案件交法务部负责人对办案质量进行验收。法务部负责人在收到承办人交给的办结案件后,应当就办结案件的资料是否齐全、思路是否正确、工作是否到位、成效是否明显、结案方式方法是否正确等进行检查验收。对经检查验收认为是合格的,移交内勤装订归档;对不合格,应当扣分,并责成承办人补充或修正,然后再次验收直到合格时止。
内勤收到经法务部负责人检查验收合格的案件,要认真整理案卷,检查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资料,然后编号装订成民事诉讼案件卷宗,最后归入民事诉讼案件档案。
八、说明
1、对本公司属原告地位的案件,其办案思路、起诉状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应当在立案前由法务部负责人指定专人进行或由法务部共同研究拟定。其余按本操作规程执行。
2、本操作规程所指诉讼案件,包括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仲裁而起诉的民事案件,案件性质和诉讼程序发生了变化,应当重新立案。对不服一审判决后经过二审立案程序和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是本诉案件的继续,不再另行立案。
3、诉讼案件进入二审和执行程序的,其操作情况应当详细填入《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该表可以下拉增加栏目,使之填写完整。
4、对案件承办人按照本操作规程办理民事诉讼案件的优劣表现,拟列入年终个人奖惩考核内容。
5、本操作规程,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二篇:2、2013年法务部处理的诉讼案件年终总结报告
2013年法务部处理的诉讼案件年终
总结报告
一、安达电梯诉开心合同纠纷案
2013年2月5日,安达电梯起诉开心要求支付电梯设备款及安装款共计1453312元,并支付违约金593680元。以上两项总计2046992元。
接到应诉通知后,法务部积极应对,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首先,针对安达电梯要求支付设备款的问题:在起诉前安达电梯并没有取得电梯检验合格证,按照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起诉时安达电梯还不具备合同要求的付款条件。其次,针对安达要求支付安装款的问题:在我部门与工程部的沟通中,发现安达电梯在安装蓝城电梯时并非由本公司的人员安装,而是由另一公司开封电梯销售服务中心的人员在安装,开封电梯销售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田锴曾找公司要求支付安达拖欠其的电梯安装款,由此证实了安达电梯的转包行为。这为我们提供了证明对方违约的线索。再次,安达电梯的转包导致了电梯安装迟延,迟迟没有取得电梯检验合格证,影响了我公司的交房,给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从以上三点作为突破口,法务部起草了答辩状,并经法务部和王律师多次修改最终定稿,为本次诉讼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庭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及开庭时以充分的证据来说服法官对本案的调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后经两次开庭,我们准备了大量证据,并以证据说服法官确认是安达电梯的违法转包导致了我公司的重大损失,在此基础上,法院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从最初对方向我们要违约金近60万元,到最终达成调解意见,由安达电梯支付我公司违约金30万元,一正一负合计89.37万元,并且74万元延期支付9个月,按月息1分计,节约资金利息6.7万元,合计96万元,本案达到了理想的诉讼效果。
二、赛特诉兴和百货能源管理合同纠纷案
2010年7月23日,深圳赛特莱特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宝安区人民法院起诉河南省兴和百货有限公司,要求解除《商业照明能源节约管理合同》,并支付节能灯灯具费用、节能灯安装费用等共484389.16元。
按常理我方肯定败诉,加上4283元诉讼费,我方共应支付48.87万元。经法务部的仔细分析,认真查阅、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灯具实物,发现原告提供的节能灯具没有经过3C强制认证,但原告却在灯具上印有3C强制认证的图标,以此为突破口,我方以原告没有提供合格的节能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为理由,要求法院判定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为无效合同。该案经过了一审、二审、二审发回一审法院重审、重审后对方上诉,2013年10月30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确认赛特公司提供的灯具无3c强制认证证书标志,违反了国家强制性法律规范,判决驳回上诉,维持重审判决。
虽然本案的诉讼历时三年多,诉讼过程一波三折,但能源管理合同最终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合同,达到了我方理想的诉讼效果,我方避免了支付48.87万元的损失。
三、开心一方贸易与史恒借款纠纷案
史恒欠兴和百货105703.16元,一直追讨无果,眼看要成为死账,2011年7月11日,开心一方贸易诉至鼓楼区人民法院,要求史恒归还欠款135956.09元及利息。
一审判决被告史恒归还开心一方贸易借款本金105703.16元,对借款利息不予支持。史恒不服上诉至中院,要求按用代销的衣物原价折抵借款,理由是开心一方贸易在代销结束后没有及时将衣物交给他,给他造成了经济损失应按衣物原价赔偿。二审开庭后法院认定本案事实不清,程序错误,将本案发回一审法院重审,庭审中我方与法官积极沟通,认定当初并没有用衣物折抵欠款的意思,只是代销而且是按货物的四折代销,因此也只能按四折折抵借款,法院重审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经我方调查,史恒名下并无房产,即使判决我方胜诉,判决无法执行,我方的利益仍无法得到实现,鉴于此,我方积极与对方协商沟通,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调解协议达成当日,由史恒一次性归还欠款5万元,余下欠款用未销售的货物折抵欠款,通过诉讼挽回了5万元的损失。
四、申小妮诉开心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申小妮为蓝城业主,2013年2月19日去蓝城交验房,在返回途中被困电梯导致其高血压、眩晕等复发。出院后起诉开心要求赔偿损失23786.51元。
经我方积极与法院、原告沟通,最终法院判决我方赔偿6958.22元,与原告诉求减少了16828.29元。因当时我公司还未取得电梯验收合格的检测报告,且确实因被困电梯对原告造成了不良影响,我方在收到一审判决后未提出上诉。
五、李富军诉银都工程款纠纷案
2013年9月6日,李富军诉银都支付工程款75万元及逾期还款利息。由于李富军与郭新国以银都公司名义承包了赵屯小康社区1-4号楼工程,银都公司起诉发包方追回了工程款169万余元,但该笔工程款全部由郭新国领走,李富军没有收到工程款。这给了李富军起诉银都公司的理由,银都公司处于被动地位。
接到应诉通知后,法务部张主任立即联系了郭新国,让郭新国过来说明情况,经与郭新国沟通,郭新国承认收到了全部的工程款,但工程款全部用来归还了与李富军合伙期间的债务,因主任帮其核算清楚了郭新国与李富军的之间的债务,郭新国同意作为银都公司证人出庭。经两次开庭,证人郭新国均承认领到了全部的工程款,原告李富军没办法只好撤回对银都公司的诉讼,但追加郭新国为被告,由李富军与郭新国两人之间核算合伙期间的债务,银都公司摆脱了干系。至此,李富军诉银都公司工程款纠纷以原告撤诉结案。
六、崔振晏诉银都工程管理费纠纷案
2012年11月2日,崔振晏诉至金明区人民法院要求银都公司支付雅庭花园5、6、7号楼,佳境天城4、5、9、12、13、17、21号楼、赵屯小康社区1-4号楼共计14栋楼未支付的管理费,共计112497元及逾期付款利息。
一审开庭审理后,法官认为:按照双方《协议书》的约定:十四栋楼竣工后银都公司就应支付1%的管理费。2013年9月11日,金明区人民法院下达判决书:判决银都公司支付崔振晏管理费112497元及利息。我方以原告崔振晏未按照双方《协议书》的约定履行全部合同义务之前,一审法院不能断章取义的认定我们应付崔振晏管理费及利息为由,提出了上诉,现在中院的开庭时间未定。
七、罗超诉开心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
2013年7月19日,罗超诉开心公司支付房屋修复费用9000元,赔偿经济损失13400元,两项合计22400元。
经了解,原告罗超是碧水蓝城的业主,因装修入住后发现墙体由裂缝,房顶粉刷层脱落,且下大雨时房屋漏水导致其受到损失,多次找公司未能解决。法务部在接到应诉通知后,到罗超家里查看现场并到物业、工程部了解了相关情况,我们主张墙体裂缝及粉刷层脱落应属于装修后出现的问题,与房屋质量无关,但房屋漏水确实给罗超家里的地板、厨具等造成了损失,目前罗超正在申请损失鉴定,该案还处在鉴定阶段。
对于2013年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法务部据理力争,已结案的五个案件为公司争得权益226.55万元,实现了公司利益最大化和维护了公司声誉。
法务部
2014年1月13日
第三篇: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操作规程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操作规程
第一条 为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的执业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协会章程》的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律师参与非诉讼代理案件,适用本规程。
第三条 律师参与非诉讼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勤勉尽责,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第四条 律师在从事本规程规定的活动中,其人身权等权利不受侵犯。第五条 律师参与委托非诉讼代理案件,应当保守国家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第六条 律师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与代理非诉讼案件,应与当事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并指定律师办理具体法律事宜,律师事务所应当尽可能满足委托人的指名委托要求。
第七条 律师不得为当事人代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非诉讼事务。第八条 律师在非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签订后,应与委托当事人协商并制作笔录确认委托事项内容、委托权限以及委托事项完成标准。
第九条 律师应当按照所内有关规定填写并报批有关的案件批办者。第十条 委托人应签署授权委托书。
第十一条 律师应接受委托后五日内,拟定非诉讼事项代理思路,报其所属的业务部负责人审批。若有特殊情况,经其所属业务部分管副主任同意,律师可以接受委托后十日内,拟定非诉讼事项代理思路,报其所属的业务部负责人审批。
第十二条 代理思路经业务部负责人审批后三日内,律师应将该代理思路告之委托人,与其形成统一意见。
第十三条 律师在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证据时应由律师事务所出具有介绍信并出示律师执业证,在律师调查取证时,应当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律师共同进行。
第十四条 律师按照委托代理合同与委托人会谈制作的笔录进行非诉讼的委托代理工作。第十五条 若遇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师应当提请本所主任批准终止委托代理合同。1.委托事项无法完成;2.委托事项为违法行为;3.委托人隐瞒重要证据;4.委托合同中约定其它应终止委托代理合同情形的。
第十六条 律师完成委托事项后五日内,应以本所名义向委托人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详述委托代理操作的法律空间,调取的证据、依据的法律,具体事项的完成结果、法律后果等项内容。
第十七条 律师在出具法律意见书后五日内拟定书面办案小结,并由委托当事人出具书面的委托代理意见反馈表。
第十八条 律师在拟定办案小结后三日内应将本案件所有材料报送所属业务部分管副主任及分管办公室副主任进行结案审批。
第十九条 在结案审批后三日内,律师应将案件材料装订成卷,送交办公室保存。
第二十条 本规程由所合伙人扩大会议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办理诉讼案件的流程总结
诉讼案件操作流程简介
一、收案流程
1、接待当事人咨询(具体方式和注意事项见附注);
2、若当事人需要委托,即可办理委托手续;
(1)利益冲突审查;
(2)办理委托手续,即委托书和授权委托书,签订委托协议(需要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3)制作代理证(由事务所盖章,提交联在开庭时交法院,存根联留卷宗用于归档);
3、若当事人主动提供了案件的相关证据材料,则保留其复印件(原件在开庭前收取);若当事人未主动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则在办理委托后,口头或者书面告知其需要准备、收集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有些证据需要律师到有关部门调取,或者协助当事人采集)。
4、做好相关的告知与签收工作:与当事人建立委托关系后,为了避免执业风险,应当做好告知和签收工作(如:《客户权利义务告知书》让当事人签字,双方各执一份,其他送达给当事人的材料也应当及时让当事人在《送达回证》签字确认。
5、从此刻起,应开始记录案件流程。
二、立案流程
1、前期准备:办理授权委托、制作好起诉状、备好必要的起诉证据材料(复印件);
2、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并提交以下材料:(1)起诉状(份数:N+1,N为被告的个数);
(2)必要的起诉证据材料(原告的身份证明/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与案件有关的证明材料、被告的有关身份证明,如工商登记卡片);
(3)授权委托材料。
3、立案庭的法官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则受理;
4、缴纳案件受理费;
5、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材料。若不符合立案条件或法官拒绝立案,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解决。
三、公告流程
若被告下落不明,法院无法给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相关文书,则要求原告办理公告送达,具体流程如下:
1、向案件审理法官提交《公告送达申请书》,领取《公告函》;
2、持《公告函》原件到当地法制报社登报公告(公告内容是按照法院《公告函》上载明的内容进行刊登,《公告函》应复印备份);
3、登报后,到报社领取两份载有公告的报纸,一份送给法院,一份存档。
自公告之日起60日后,视为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相关文书已经送达给被告。
四、开庭流程
1、庭前准备
(1)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2)核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
2、法庭调查(正式开庭)
(1)介绍法官及书记员情况,宣读当事人法庭上的权利与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听清及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
A、原告陈述与被告答辩;
B、原被告双方举证与质证(若本诉被告提起反诉,则紧接着进行反诉的法庭调查:即由反诉原告陈述和反诉被告答辩,反诉原、被告举证质证,但需避免重复举证质证);
C、提问阶段(包括原被告互问互答、法官向原被告提问,若到了辩论阶段需补充提问,法官应申明恢复到法庭调查阶段)。
3、法庭辩论
(1)主审法官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争议焦点,并询问当事人是否对其总结的争议焦点有异议或补充;
(2)第一轮辩论;
(3)第二轮辩论或者补充辩论。
4、组织调解
(1)主审法官先征询双方是否愿意调解;(2)若双方同意调解,则由各方提出调解方案;(3)调解成功则确认最终调解内容;
(4)一方不同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功,则终结调解程序。
5、最后陈述
作为代理人,在开庭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根据案情和证据材料拟定代理提纲、与当事人作必要沟通、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原件)及证件等等;开庭过程中,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表达流畅;开庭后,注意检查庭审笔录,并视情况与法官做必要沟通。
五、请求法院调解的流程(针对被告方,如医疗机构)前提:原被告已经达成和解,希望由法院制作《民事调解书》,将双方的和解内容进行确认,以避免一方反悔。
1、事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联系好,确定由法院组织调解的时间;
2、备好有关材料:委托材料、立案材料、双方的身份证明材料、经双方签字盖章确认的《和解协议》;
3、到立案庭立案,缴纳案件受理费;
4、由负责调解的法官组织双方调解,制作《民事调解书》,一般情况下,双方能当场签收。
若被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其身份证明材料通常有: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或执业许可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负责人身份证明。
六、代办退费的流程 因撤诉或调解结案,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故原告可退回一半的案件受理费,退费流程大致如下:
1、备好授权委托书(内容须针对退费事项)、案件受理费收据的原件、当事人与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2、到主审法官处领取《退费单》;
3、持上述材料到该法院的财务室领取需退回的费用;
4、将退回到费用交付给当事人,并要求其出具收条或收据。不同的法院在办理退费手续时会稍有区别,但基本流程是一致的。
七、办理上诉的流程
1、持上诉状、一审裁判文书到上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缴纳上诉费用,领取缴费收据;
2、将上诉状和缴费收据(蓝色)、授权委托书交给一审法院的主审法官;
3、由一审法院将案件的卷宗材料和上诉材料移交给二审法院。
八、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
1、办理委托手续,备好《强制执行申请书》和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2、到管辖法院的立案庭领取《法律文书生效确认书》,并找案件的主审法官签字确认;
3、持《强制执行申请书》和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生效的裁决书/调解书、《法律文书生效确认书》、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等材料到立案庭立案(立案时通常还需填写法院提供的格式文本申请书);
4、一般情况下,立案后两周左右,案件可分配到具体的执行法官,在法院内勤可以查询到案件的执行法官;
5、与执行法官多沟通,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尽量多地向其提供被执行人的联系方式及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执行法官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故找他前最好先与其约好,并尽可能在上午刚上班的时段去找他);
6、执行款项被法院追回后,找执行法官办理退款手续,法院扣划执行费后,即可领取执行款(通常是转帐支票)。
执行案件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取决于被执行人是否有足额的可供执行的财产,否则,整个执行过程将非常艰难和漫长。
第五篇: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操作规程
第一条 为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的执业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协会章程》的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律师参与非诉讼代理案件,适用本规程。
第三条 律师参与非诉讼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勤勉尽责,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第四条 律师在从事本规程规定的活动中,其人身权等权利不受侵犯。
第五条 律师参与委托非诉讼代理案件,应当保守国家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第六条 律师事务所接接受当事人委托参与代理非诉讼案件,应与当事人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并指定律师办理具体法律事宜,律师事务所应当尽可能门组委托人的指名委托要求。
第七条 律师不得为当事人代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非诉讼事务。
第八条 律师在非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签定后,应与委托当事人协商并制作笔录确认事项内容、委托权限以及委托事项完成标准。
第九条 律师应当按照所内有关规定填写并报批有关的案件批办单。
第十条 委托人应签署授权委托书。
第十一条 律师应接受委托后五日内,拟定非诉讼事项代理思路,报其所属的业务部负责人审批。若有特殊情况,经其所属业务部分管副主任同意,律师可以接受委托后十日内,拟定非诉讼事项代理思路,报其所属的业务部负责人审批。
第十二条 代理思路经业务部负责人审批后三日内,律师应将该代理思路告之委托人,与其形成统一意见。
第十三条 律师在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证据时,应由律师事务所出具有介绍信并出示律师执业证,在律师调查取证时,应当由两为或两位以上律师共同进行。
第十四条 律师按照委托代理合同和与委托人会谈制作的笔录进行非诉讼的委托代理工作。
第十五条 若遇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师应当提请本所主任批准终止委托合同,1、委托事项无法完成;
2、委托事项为违法行为;
3、委托人隐瞒重要证据;
4、委托合同中约定其他应终止委托代理合同情形的。
第十六条 律师完成委托事项后五日内,应以本所名义向委托人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详述委托代理操作的法律空间,调取的证据、依据的法律,具体事项的完成结果、法律后果等项内容。
第十七条 律师在出具法律意见书后五日内拟订书面办案小结,并由委托当事人出具书面的委托代理意见反馈表。
第十八条 律师在拟订办案小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