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好会议经验交流材料的诀窍
篇一:写好会议经验交流材料的诀窍 写好会议经验交流材料的诀窍
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一是不宜抄,否则,几个单位都上去发言,之前又多不会互相看看,万一抄了同一篇,那笑话可就闹大了;二是比较急,比如后天开会,必须当晚拿出初稿,第二天层层报送领导审阅,晚上定稿印出,第三天一早带走;三是质量要求比较高,质量不高,也无所谓经验交流。总之,是又要自己写,又写快快写,又要好好写。很多人不怕写讲话稿,但怕写经验交流材料,就是这个原因。那么,有什么诀窍呢?
第一,选题要窄。谈工作嘛,总是有很多可谈,特别是大家都谈的时候,你可以这个角度,我可以那个角度,如果大家都雷同,那介绍经验就没什么意义了。特别是,只选取一个角度来写,那样文章也容易出新意。写得太宽泛了的话,就不容易出特色的东西。比如,要写信访工作的经验,如果把怎样加强领导、怎样精心组织、怎样周密部署、怎样广泛动员、怎样强化措施等等,每个方面都写一下,那就不行了。因为每一项工作都无非是这样的,别人听了会说,“废话,不这样弄怎么弄呀”。但如果只写变上访为下访,或者只写变群访为访群,或者只写如何加强村级调解制度等,那就容易出点特色。形象一点来说,写经验材料宜“挖井”,从小处入手往深处写,而不宜“挖塘”,从大处入手浅尝辄止。第二,题目要新。题目新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材料的思路,材料怎么写,总是围绕这个题目来进行的。一个好的题目,首先就打下了整个材料的基调。二是拿给领导看,领导首先就会觉得你动了脑筋,也容易让领导首先肯定材料的思路,不至于重新推倒重来。
第三,标题要“对”。这个对,是“对仗”的“对”。有些同志不以为然,看不起标题的对仗,说中央的文件标题就一般不这样弄。可是不知,中央与地方,特别是与市县以下的小地方是有区别的,中央的文件,更多的是求表达准确,而且,中央的文件,哪怕再不吸引人,下面也是要认真学习。可是你是经验材料,不新颖,别人怎么有兴趣看呢?标题“对”了,你的思路也确实下来了,分哪几块,第一块写什么,第二、第三块写什么,也都在你拟标题的时候确定下来了。看书看皮,看文看题,我觉得基层写材料的同志千万不要忘了这个经典名言。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大标题要对好,小标题也要对好,但大标题与小标题之间的”对”法不能雷同。此外,标题不宜过多,最好就是三个大标题,下面三个小标题,共写九个部分,什么东西都弄进里面去。当然,特殊一点的,也可以写成四大标题甚至五大标题,但小标题却绝对不宜太多。第四,语言要精。下面的人到上面发言嘛,总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除非有特别限制,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时间长了,就把领导作重要讲话的时间占掉了,那你再精彩的发言也只会引起领导的反感。语言不精,就无法做到长度短而又内容丰。经验发言材料跟工作汇报有很大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工作汇报一般先写成效,然后写做法,再写启示,最后写下一步打算(也有先写做法的),那样必然写得宽一点,写得全面一点。到底要写成经验材料还是要写成汇报材料,要依会议的要求而定。篇二:写好会议经验交流材料的诀窍
写好会议经验交流材料的诀窍 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一是不宜抄,否则,几个单位都上去发言,之前又多不会互相看看,万一抄了同一篇,那笑话可就闹大了;二是比较急,比如后天开会,必须当晚拿出初稿,第二天层层报送领导审阅,晚上定稿印出,第三天一早带走;三是质量要求比较高,质量不高,也无所谓经验交流。总之,是又要自己写,又写快快写,又要好好写。很多人不怕写讲话稿,但怕写经验交流材料,就是这个原因。那么,有什么诀窍呢?
第一,选题要窄。谈工作嘛,总是有很多可谈,特别是大家都谈的时候,你可以这个角度,我可以那个角度,如果大家都雷同,那介绍经验就没什么意义了。特别是,只选取一个角度来写,那样文章也容易出新意。写得太宽泛了的话,就不容易出特色的东西。比如,要写信访工作的经验,如果把怎样加强领导、怎样精心组织、怎样周密部署、怎样广泛动员、怎样强化措施等等,每个方面都写一下,那就不行了。因为每一项工作都无非是这样的,别人听了会说,“废话,不这样弄怎么弄呀”。但如果只写变上访为下访,或者只写变群访为访群,或者只写如何加强村级调解制度等,那就容易出点特色。形象一点来说,写经验材料宜“挖井”,从小处入手往深处写,而不宜“挖塘”,从大处入手浅尝辄止。第二,题目要新。题目新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材料的思路,材料怎么写,总是围绕这个题目来进行的。一个好的题目,首先就打下了整个材料的基调。二是拿给领导看,领导首先就会觉得你动了脑筋,也容易让领导首先肯定材料的思路,不至于重新推倒重来。
第三,标题要“对”。这个对,是“对仗”的“对”。有些同志不以为然,看不起标题的对仗,说中央的文件标题就一般不这样弄。可是不知,中央与地方,特别是与市县以下的小地方是有区别的,中央的文件,更多的是求表达准确,而且,中央的文件,哪怕再不吸引人,下面也是要认真学习。可是你是经验材料,不新颖,别人怎么有兴趣看呢?标题“对”了,你的思路也确实下来了,分哪几块,第一块写什么,第二、第三块写什么,也都在你拟标题的时候确定下来了。看书看皮,看文看题,我觉得基层写材料的同志千万不要忘了这个经典名言。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大标题要对好,小标题也要对好,但大标题与小标题之间的”对”法不能雷同。此外,标题不宜过多,最好就是三个大标题,下面三个小标题,共写九个部分,什么东西都弄进里面去。当然,特殊一点的,也可以写成四大标题甚至五大标题,但小标题却绝对不宜太多。第四,语言要精。下面的人到上面发言嘛,总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除非有特别限制,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时间长了,就把领导作重要讲话的时间占掉了,那你再精彩的发言也只会引起领导的反感。语言不精,就无法做到长度短而又内容丰。经验发言材料跟工作汇报有很大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工作汇报一般先写成效,然后写做法,再写启示,最后写下一步打算(也有先写做法的),那样必然写得宽一点,写得全面一点。到底要写成经验材料还是要写成汇报材料,要依会议的要求而定。篇三: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会议材料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
拿起笔杆子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方法,能使你在写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统筹安排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因此,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学习一下材料起草十分必要。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的原因。干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比如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和典型材料同样需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这比你努力工作和拥有知识更加重要。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它与英文字母的分数巧合。态度(attitude,100分)>努力工作(hardwork,98分)>知识(knowledge,96分)。
一、怎样写好领导讲话
(一)起草领导讲话应掌握的要领 有的同志经常说,“领导讲话很难写,特别是很难写好,要想写好,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是:文无定法,没有什么窍门可找,但确实也有规律可循,有可以掌握的要领。也就是古人讲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1、了解和掌握领导讲话的类型
(1)为传达上级领导机关会议精神时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这种讲话,一般来说是先传达上头精神,然后单位领导同志讲话。中心内容主要有三点:①对领导机关会议精神的理解程度,应从哪几个方面把上级精神吃透。②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情况结合起来,提要求,明政策,交方法。③把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交待清楚。抓住这三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写,就可以写的好些,起码不会不着边。
(2)在本单位召开的会议上的讲话。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会议一开始就讲话。②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③先交流经验,后讲话。这三种会议讲话的写法是不同的。第①种会议上的讲话(会议一开始就讲话):一开始就可以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比如综合性的工作安排,可以把前一段做了哪些工作,主要成绩、经验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要抓好哪些工作等讲清楚。又比如作专题性的工作安排或部署一项新的工作,可以在一开场讲清这项工作的意义、要求、方法等。
第②种会议上的讲话(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要把会议上学习的成果和对工作分析的一些情况、问题写进去,然后提工作的部署和意见。
第③种会议上的讲话(先交流经验,后讲话。):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交流会上交流了哪些情况和总结了什么经验。②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③提出任务、要求、作出工作部署。(3)一些例行会议上的讲话,如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其它一些代表会议,其主要内容是总结工作,报告成绩、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新设想,提请会议审议。我们掌握了这些讲话的类型,一旦接受了任务,就可以考虑应当写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扣准主题列出纲
列提纲,要反复思考,精心琢磨,不仅有大框,还要有小框,每一小框写几层意思,哪层里边讲到什么样的高度、深度、新意等,都要列出来。“高度”:主要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和领导的高度。“深度”:主要是把为什么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哪些是是、哪些是非都讲明白。“新意”:主要是提出新的问题,确定新的观念,运用新的语言,也就是一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新知识、新概括、新见解。提纲应尽可能地详细些,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制约,防止跑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另一方面也为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提供了“毛坯”。如果不注意这些,有两种可能要发生:(1)写出来的提纲通不过。(2)写出来的讲话质量不高。
3、写出本单位的特点来就是把上级精神以及部署的任务、措施、办法等具体化。(例:基层单位报总结)
4、要把形势和任务写清楚一些重要的会议讲话,要讲形势、摆任务,因此在撰写时要下功夫写形势和任务,不然讲不清楚。讲形势: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认真地分析。摆任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重点讲怎么领会,怎么样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多讲具体的要求和拿出一些带有改革性的办法来。
5、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如果时间充分,应当在写初稿之前,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到找一些人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初稿形成后,打印出讨论稿,征求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以提高质量。文稿是改出来的。一个人想得再周到、再细致、再全面,也难免存有局限性,几个人在一起议一议,互相启发启发,开阔开阔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党委文字材料,与其他文字材料相比,更讲究思想性、全局性、严谨性和规范性,更强调高度、深度和新意,因而有其特殊的要求。党委文字材料需要非常严谨,非常规范,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做到炉火纯青,多一字累赘,少一个字是缺陷。有人形象地说,城市建设一个字(拆),医生大夫一个字(豁),文字材料一个字(改)。
(二)起草领导讲话要摸准领导的意图、掌握领导的风格
对起草讲话来说,领导的意图就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意图,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意图。(干活不依东,累死白搭功。制度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重点了解和掌握:领导者关于讲话稿“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想法和要求;领导者的思维习惯;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性格特征;领导者的语言风格。了解领导意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去揣摩领导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揣摩领导的意图呢?我感觉,一要“跟踪”。对领导在各种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要多听多记。比如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有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及时摸清领导的思路,特别是领导者脱稿讲的话要马上记下来;比如在随领导下基层调研时,对他的的即席讲话,要认真地记录,细心地揣摩。时间长了,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连缀成篇。总的讲,就是要善于从领导零碎的、甚至是随意流露的言谈中发现大话题,不仅听、记,还要用眼睛观察,透过场景、表情、行动,挖掘言语背后的东西,使自己产生联想,借题发挥,由此铺开。二要“加工”。必须敢于和善于对领导的观点进行加工,经过一番再创作的过程。怎么进行“加工”,通常的手法是:①“升华法”,合理地进行裁剪、装饰;②铺垫法,瞻前顾后,放在一定的语境之中(领导论有本事)。三要“交流”。要与领导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比如,通提纲。经常交换观点,平等讨论问题,相互启发,沟通感情,使彼此之间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不同的场合和会议上,领导想讲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想讲到什么程度,等等。历史上没有领会领导意图的例子(田家英)。
领导的意图摸准了,掌握领导讲话的风格非常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一致:
第二篇:写好会议经验交流材料的诀窍(定稿)
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一是不宜抄,否则,几个单位都上去发言,之前又多不会互相看看,万一抄了同一篇,那笑话可就闹大了;二是比较急,比如后天开会,必须当晚拿出初稿,第二天层层报送领导审阅,晚上定稿印出,第三天一早带走;三是质量要求比较高,质量不高,也无所谓经验交流。总之,是又要自己写,又写快快写,又要好好写。很多人不怕写讲话稿,但怕写经验交流材料,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有什么诀窍呢?
第一,选题要窄。谈工作嘛,总是有很多可谈,特别是大家都谈的时候,你可以这个角度,我可以那个角度,如果大家都雷同,那介绍经验就没什么意义了。特别是,只选取一个角度来写,那样文章也容易出新意。写得太宽泛了的话,就不容易出特色的东西。比如,要写信访工作的经验,如果把怎样加强领导、怎样精心组织、怎样周密部署、怎样广泛动员、怎样强化措施等等,每个方面都写一下,那就不行了。因为每一项工作都无非是这样的,别人听了会说,“废话,不这样弄怎么弄呀”。但如果只写变上访为下访,或者只写变群访为访群,或者只写如何加强村级调解制度等,那就容易出点特色。形象一点来说,写经验材料宜“挖井”,从小处入手往深处写,而不宜“挖塘”,从大处入手浅尝辄止。
第二,题目要新。题目新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材料的思路,材料怎么写,总是围绕这个题目来进行的。一个好的题目,首先就打下了整个材料的基调。二是拿给领导看,领导首先就会觉得你动了脑筋,也容易让领导首先肯定材料的思路,不至于重新推倒重来。
第三,标题要“对”。这个对,是“对仗”的“对”。有些同志不以为然,看不起标题的对仗,说中央的文件标题就一般不这样弄。可是不知,中央与地方,特别是与市县以下的小地方是有区别的,中央的文件,更多的是求表达准确,而且,中央的文件,哪怕再不吸引人,下面也是要认真学习。可是你是经验材料,不新颖,别人怎么有兴趣看呢?标题“对”了,你的思路也确实下来了,分哪几块,第一块写什么,第二、第三块写什么,也都在你拟标题的时候确定下来了。看书看皮,看文看题,我觉得基层写材料的同志千万不要忘了这个经典名言。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大标题要对好,小标题也要对好,但大标题与小标题之间的”对”法不能雷同。此外,标题不宜过多,最好就是三个大标题,下面三个小标题,共写九个部分,什么东西都弄进里面去。当然,特殊一点的,也可以写成四大标题甚至五大标题,但小标题却绝对不宜太多。
第四,语言要精。下面的人到上面发言嘛,总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除非有特别限制,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时间长了,就把领导作重要讲话的时间占掉了,那你再精彩的发言也只会引起领导的反感。语言不精,就无法做到长度短而又内容丰。
经验发言材料跟工作汇报有很大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工作汇报一般先写成效,然后写做法,再写启示,最后写下一步打算(也有先写做法的),那样必然写得宽一点,写得全面一点。到底要写成经验材料还是要写成汇报材料,要依会议的要求而定。
第三篇:写好作文的诀窍
写好作文的诀窍
基本功
材料:1.材料包括语言材料.生活材料以及历史材料。(语言的基本材料是字、词、句;生活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历史材料是从书籍中吸取有用的东西)
2.材料在于积累。
审题:1.审题就是弄清题目的意思,琢磨关键词。2.从题目中找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中心。3.辨别清楚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包括议论、想象、抒情、应用文、读/观后感)
立意:1.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2.中心是文章的灵魂。3.中心一定要健康。
4.提高确定中心的能力,贵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选材:1.选材要围绕中心。2.选材要典型、有代表性。3.选材要新颖,有时代感。构思:
一、想好再写。1.先根据题目确定中心。
2.其次考虑为表现中心,挑选恰当的材料。3.要想如何组织、安排、挑选的材料。
二、编写提纲。1.先确定中心思想。2.然后明确段落大意。
3.最后确定详略主次。技巧:
一、开头的办法。1.提出问题开门见山。
2.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描写环境。
二、结尾的办法。1.自然结尾或照应前文。2.总结全文或发出号召希望。
三、过渡的方法。1.语言过渡或时间过渡。
四、照应的方法。
1.首尾呼应或开头和中间照应。
五、详略的写作。
1.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详写。2.与中心关系不大的略写。
六、描写的写作。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和景物的特征与状态。2.写具体些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形象。
七、动静的写作。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修改:
一、中心的修改。
1.通过对材料和详略的调换,使中心更完美。
二、结构的修改。
1.通过对逻辑和层次的调整是使结构更合理。
三、语言的修改。
1.通过改错补漏,增删调换,使语言更准确。
四、标点的修改。1.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记事
写一件事:1.遵循记事作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掌握记叙的方法。(顺序、倒叙、插叙)写几件事:1.弄清楚究竟要写几件事。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3.拟定提纲,突出详略。4.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活动:1.写活动也是记事,遵循六要素原则。2.要突出活动的特点。
3.要积极参加活动,了解活动的目的、安排等。4.安排好表达顺序,选择纵向或横向的安排。5.点面结合,将活动局部和全局结合起来写。场面:1.围绕文章的中心。2.概括写具体写相结合。
3.观察的顺序有定点观察,由主到次和移步换景。4.景物和人物活动相结合。5.表达要有条理。写人
外貌:1.抓住人物的特点。2.有重点的写外貌。
3.有顺序的写外貌。4.灵活的描写外貌。行动:1.写好连续动作。
2.间隔的写连续动作,中间穿插其他内容。3.具体写出动作的特点。4.精选动词,描写准确。5.写好动作细节。
语言:1.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反映人物职业、性格。2.语言要简洁、实在。3.语言要符合生活实际。
4.语言有四种书面形式。(a.小敏说:“…………”b.“…………”小敏说。c.“……”小敏说:“……”d.“…………”)
5.注意语言形式和变化。
心理活动:1.写清产生心理活动的起因。2.注意些心理活动的层次。3.通过幻觉和梦境描写心理活动。4.注意写心理活动的人称。写景
观察:1.确定观察目的。2.直接目的和间见目的。
3.选择观察角度。(环视、仰视、俯视、透视……)4.掌握观察方法。(顺序法、连续法、比较法……)5.积累素材。
抓住特征:1.抓住景物最突出的地方。2.根据中心需要描写景物。
3.写景的文章写景是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4.写人记事的文章写景是为人物或事件服务。5.抓住最突出的景物特征。
描写顺序:1.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2.按空间关系描写景物。
3.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相结合描写景物。4.以景物的内容为序。
描写方法:1.对比描写法是将同一景物前后对比或不同景物相比较。
2.粗笔描写法重在描写景物轮廓。3.工笔描写法精用佳,细刻地描写景物。4.直笔白描写法质朴精练地描写景物特征。作文,是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但是,对于好多同学来说,总觉得作文很深奥,不好写。其实不然,我觉得,要写好作文,只要注意下面这几点,并持之以恒,经常练习写作,写出一手好作文也是不难的。
第一,就是词语积累。作文,要有佳词妙句才有文采,才能吸引人。一篇文章,假如没有佳词妙句,无论这件事情多么精彩,你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吸引人,让人去欣赏呢?你写的这篇文章也就等于白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班的黎老师就很注重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我在看文章、阅读时也很注意这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不是在屋子里憋出来的,而是要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嘛!有些人,他是出去“观察”了,可是他只是走马观花,忽略了细节。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只是条条纲纲,根本没有要点、细节。所以,在观察时要留心,要仔细,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文。记得外出时,爸爸经常会指这指那,问这问那,以引起我的注意与思考。
第三嘛,就是多看课外书。这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渠道,也是写作文的关键所在。包括家里订阅的书籍和书店的各种图书。只要有空,我就会到书店看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当然,不是只看就能写出完美无缺的作文的,关键还要注意积累、牢记和运用。才能实现“人为我用”,这样在写作文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挥笔自如。
好的读书方法
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好的读书方法有千种万种,可是要想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的,而想把这种好的读书方法坚持下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以为文学家把读书人总结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海绵型,所有的知识全吸收,然后也不能消化全部吐出来,当然吐出来以后有点走样。第二种就是沙漏型,什么是沙漏型,大家看这就是沙漏型,这么多沙子等到转过来,全部都漏光。换句话说,沙漏型就是看完了以后,和没看一样,一无所获,只为了消磨时间而已,所以叫做沙漏型。第三个滤袋型,过 6 滤的精华的部分全漏走了,剩下的都是糟粕,沙泽,指的是,看到了自己都接收,接收了书的最坏的一面。第四个大宝石型,就蒙卧儿帝国大宝石型的,这种人他可以,这种读者很少,读书不但自己有益受益,也对别人也受益,叫大宝石型。
我知道,许多人都想做第四种人,我也想做,但是这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但我们要努力。读书不但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文静的性格,但不能一目十行地读,如果那样的话,就真成了“沙漏型”的了。那怎样读,用什么方法读才能真正地读好书,并会灵活地运用呢?先不说这个,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谦虚的精神,也不能对读的书只满足于一知半解,还有,要具备的就是一颗爱书的心,一颗爱读书的心,如果对读书连起码的兴趣都没有,那么再好的读书方法用了,也是白用。在读书之前,首先要让自己热爱书,喜欢读书,给自己一个让自己读书的合理的理由,才能开始读书。
具备了以上条件者,读书才可能没有白读,在读书的时候,还有一样最基础的,那就是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果连字词的意思都不懂,那就更不可能了解作者这本书的意思。有些书涉及到时代背景,独到这种地方,最好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开始阅读。另外,读书时,要做好读书笔记,自己认为词句优美的段落最好要摘抄下来,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或好书推荐,写完后再交给父母修改修改,这样自己的作文水平也会慢慢地提高。如果读的是 7 知识类的书,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可以把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用填空或判断的方式出成问题,然后自己试着解答。
如果在这样坚持先来,不敢保证你们能做“大宝石型”的读书人,至少能做“海绵型”的读书人。
对了,如果你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介绍给同学,让大家一起分享,作文水平与阅读水平都能齐头并进。
写文字是一种很有趣的事情,个人觉得,外人可以帮到的不过只是些皮毛的东西,很难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要真正的提高,只有靠自己的感悟,要用心的去读一些文章,用新的体会或者说感受其中的每妙,假以时日,文章自然会写得很好。
只要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小事,留心自己的生活,多看新概念作文,这样对写作是后很大帮助的
写作文要学会观察` 我觉得最实际的方法是去看言情小说(我一同学就是靠看言情小说提高的作文水平,现在在网上写了一篇言情的,点击率很高)
作文最起码有3小节,开头写事情的结果,中间写原因,最后写引起什么思索
如何写作文? 作文,是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但是,对于好多同学(其实包括原来的我)来说,总觉得作文很深奥,不好写。其实不然,我觉得,要写好作文,只要注意下面这几点,并持之以恒,经常练习写作,写出一手好作文也是不难的。
第一,就是词语积累。作文,要有佳词妙句才有文采,才能吸引人。一篇文章,假如没有佳词妙句,无论这件事情多么精彩,你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吸引人,让人去欣赏呢?你写的这篇文章也就等于白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班的黎老师就很注重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我在看文章、阅读时也很注意这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不是在屋子里憋出来的,而是要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嘛!有些人,他是出去“观察”了,可是他只是走马观花,忽略了细节。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只是条条纲纲,根本没有要点、细节。所以,在观察时要留心,要仔细,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文。记得外出时,爸爸经常会指这指那,问这问那,以引起我的注意与思考。
第三嘛,就是多看课外书。这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渠道,也是写作文的关键所在。包括家里订阅的书籍和书店的各种图书。只要有空,我就会到书店看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当然,不是只看就能写出完美无缺的作文的,关键还要注意积累、牢记和运用。才能实现“人为我用”,这样在写作文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挥笔自如。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 11 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 12 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13 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
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 14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小抄写员》一文中我们首先要思考: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帮爸爸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然后把 帮爸爸抄写的事情经过写下来,而把当他被爸爸误解后是怎样想的等无关紧要的删除。
(二)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三)要保持文章脉络清晰。缩写课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四)不要改变课文原意。缩写课文最要紧的是缩写后不可改变课文原意,做到内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会使读者产生歧义。
中心明确!
第四篇:浅谈如何写好经验交流材料(精选)
浅谈如何写好经验交流材料
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团民间组织,每年都要召开若干大大小小的会议,交流情况,交流经验,交流体会,促进工作,提高水平。对于领导者来说,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带一般,更是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胸中有思路、手中有典型,往往被看作一个领导者称职和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会议上,经验交流材料总是必不可少的,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且大。
经验交流材料不属于正式文件,也不是规范性公文,没有特别的规定,没有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中限制最少的文种之一,完全应该写得活泼引人。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吸引人、感动人、启发人的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凤毛麟角,图解政策、矫揉造作、空洞乏味的经验交流材料常常成为开无效会的“帮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写作经验交流材料的人凭“经验”、套格式,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把活材料写死了。写活经验交流材料,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标准的套路,只有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探索。
一、从“典型”的角度去寻找“经验”、发现“经验” 既然是经验交流材料,就必然要有其先进性、典型性、代
表性,可以供人学习,供人借鉴,催人奋进,以此为榜样努力追赶。因而,写作经验交流材料,首先必须抓住经验的可学之处、先进之处,挖掘它的典型意义。通常情况下,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算典型,不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也不能算经验,更无需交流了。所以,很多人又把经验交流材料称作典型材料。那么,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典型”的,才具有交流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
1.思路要独特。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思路决定效果。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有特色、有创新,经验是否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不能仅仅看“好点子”、“好主意”,更应看其是否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造性。思路要能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大政方针和主要精神,是上级意图的延伸和深化,它充分体现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但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照搬照转,也不是简单图解和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好的思路应该是在全面贯彻中有独到见解,在认真执行中有探索创新。如果思路是上级要求的全面翻版,全盘复制,则毫无“典型”可言,更无“经验”可谈。当然,思路也不能背离上级要求,另搞一套,那样就成“反面典型”了。二是针对性。思路要能切实解决本地本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打开工作局面,改变被动或落后状 2
况,开辟完成任务和实现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不着边际、中听不中用的思路不可以作为“典型”。三是普遍性。思路不仅要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有实用性,而且要有普遍意义,可以指导面上工作,是做好同类工作、化解同类难题的好对策、好办法。否则,个别化的思路,再好也没有在面上交流推广的必要。四是前瞻性。思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有远见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含“经”量高的经验。
2.做法要先进。具体做法是经验交流材料的主体,是最吸引入的地方,此处不精彩,文章就难出彩,其“经验”就难以让人喝彩。所以,做法先进是关键,是重头戏。考察做法的先进性应着重看三个方面:一是富有时代性。尤其是在总结一些“老典型”时,不少材料往往把过去的一些做法冠上新名词,穿上新外衣,重新包装推出,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典型的先进性,在于它的做法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为适应新形势、贯彻新要求、实现新目标而采取的新举措、新动作、新方法。二是富有原创性。不是模仿秀,不是拾人牙慧,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上级精神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举措和动作。即使有学习运用别人的地 3
方,也决非生搬硬套,是借他山之石而攻玉,有超越、有创新、有特色。三是富有实践性。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做法可行,能够学习借鉴,付诸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那种人人能做、会做而没有想到去做的“经验”。纸上谈兵的东西,以及属于规划、设想、打算类的东西,不能作为经验交流。一句话,凡是没有付诸实施、取得实效的做法,再精彩也不是经验。
3.效果要显著。思路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先进,关键看效果。没有效果,就没有说服力;没有突出的效果,就不能作为经验介绍。什么是突出的效果呢?首先要看实绩是否领先。在本地区、在同行业或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越位前进,跨越发展,执牛耳、居前茅、创一流、摘桂冠,这样的经验才值得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其次要看面貌是否改善。与往年相比,进步较快,与历史最好时期相比,水平较高。变化实实在在,面貌焕然一新,成效有目共睹,这样的典型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经验才是不含水份的经验。再次要看群众是否认可。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认可不认可,是检验典型是否立得住、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的唯一标准。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所谓“经验”,注定会没有群众基础,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在写经验交流材料之前,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调查,多听各方面的不同反应,开清“经验”的 4
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从“启发”的角度去梳理“经验”、总结“经验” 人们学经验、看现场、听介绍,是为了获取“真经”,从中受到“点化”,受到启迪,学到好策略,学到好方法,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因此,介绍经验时应从受众的角度多加考虑,使之有“耳目一新”、“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
1.在“为什么”上启迪思路。参观、考察、听介绍,人们对先进经验有兴趣,自然就会追问当初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因而,写经验交流材料应该清楚地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详细介绍当时面对着什么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同时,这些情况、问题和矛盾必须是现阶段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是共性的,是经常发生的,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达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效果。二是基于什么考虑。就是面对带有共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红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正确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是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低的标志,经验交流材料把这个问题写好了,自然就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2.在“怎么做”上提供借鉴。经验交流材料介绍做法,不能象记流水账一样,把所有的做法一个不漏地全盘托出,也不能把一些常规做法、例行公事当作“经验”介绍,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写出新意。好的经验交流材料一般不写俗套,应该集中笔墨介绍直接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做法、重点措施和保证手段,主要做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重点措施就是突出抓住哪些方面,保证手段就是如何确保这些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问题得到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并取得预期效果。要多写细节,多写有特色的做法。只有—把这些情况总结到位,介绍详细,才能对别人有所触动,有所借鉴。
3.在“效果如何”上激发兴趣。经验交流材料介绍效果时往往只偏重增长幅度,习惯于纵向比较。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转轨变型的形势下,纵向发展的“奇迹”越来越多,甚至司空见惯,加上基数和机遇条件的不同,高幅度、大跨度的发展并一定就有值得学习的“经验”,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必须在纵向比较的同时,进行横向排序和走向预计。所谓横向排序,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比较,在行业范围内比较,就是与世界巨头、全国巨头、全省巨头比差距、比优劣。所谓走向预计,就是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作出令人信服的预测,让人们进一步看到 6
后发潜力,看到长远优势,看到“经验”的真正威力,从而激发学习研究、借鉴运用“经验”的强烈欲望。
三、从“体会”的角度去咀嚼“经验”、提炼“经验”。一项工作、一种思路、一套措施、一份收获,艰难的探索、辛勤的努力、精彩的过程、骄人的业绩,这一切让亲历者回顾起来,必然会有几多感慨、几多回味,而亲历者的这些真切体会对于虔诚的学习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财富,是“经验的经验”。从体会的角度提炼经验,应着力抓住三个方面:
1.揭示经验的真谛。一份经验交流材料仅仅介绍思路、做法和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画龙点睛,介绍经验的内涵,揭示经验的实质,让学习者抓住要领学,抓住本质学。
2.道出经验的根源。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作为经验交流,就应该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及取得成功的奥秘介绍清楚,让经验更加真实可信,让学习者更加有“经”可学。
3.指明经验的意义。先进典型的经验是否值得推广,归根结底要看它对当前工作和今后发展的作用如何。一是看它的现实意义,即对推动某项工作或解决某个方面的共性问题是否具有借鉴作用。二是看它的长远影响,即对今后的发展是否有持久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有的经验对推动局部工作,对解决 7
局部矛盾可能是有效的,但推而广之,就可能适得其反;也有的经验对推动当前工作、解决当前问题可能是有益的,但对长远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对各种“经验”要进行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必要时可请教有关专家,或邀请有关方面人士共同研讨,以便弄清经验的真正价值,确定介绍的重点和介绍的角度,避免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给今后工作造成被动。只有把经验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全面揭示出来,才能让学习者放心学习,大胆借鉴,吸收创新,真正形成“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应,推动全面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第五篇:写好工作汇报的五个诀窍
写好工作汇报的五个诀窍
工作汇报是各级机关和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体。好的工作汇报不仅能体现汇报人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能赢得上级领导对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如何写好工作汇报,让领导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觉得满意,其关键在于把握“明、精、高、准、简”五字诀。
明,即情况明。
明上情,察下情,是写好工作汇报的关键环节。在起草汇报材料之前,我们首先要明上情。在吃透上级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最想听什么。通过领会通知、查问了解等方式明确上级所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通常做工作汇报,对直接上级应尽量具体,对更高级别领导相对概括;对主管领导多讲全局,对副职或部门领导多说分管;向机关人员汇报时,则应多讲些闪光的思想、鲜活的事例等等。如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在迎接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如果围绕医院医疗安全教育、纠纷防范与处置、质量与安全管理等领导专家关心的问题来汇报,一般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其次要察下情。原始、丰富的事例材料,是使汇报具体、生动的前提条件。撰稿人一定要紧紧围绕汇报的主题,体察下情,广收博取,对本单位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某个领域情况,尤其是突出成绩和薄弱环节的数据指标了如指掌。如遇撰写突击性汇报材料,时间紧、任务重,无法亲力亲为,就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能力,尽量把原始材料搜集和初步写作任务分解到相关业务科室,以便自身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材料的“精加工”上。如某市局在迎接省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评估检查时,由于整改落实情况涉及局机关各科室和多个市直医疗单位,材料搜集工作可以分解到各科室和相关单位,最后由市局综合。这样既有利于赢得时间,减轻压力;又有利于占有丰富的材料。
精,即选材精。
一次成功的汇报,其内容必须要有鲜明的针对性。选材时,要注重把握“三多三少”原则,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突出成绩、存在问题来取舍汇报内容。一是多选实质性的材料,少讲过程性的东西。召开了多少个会、组织了多少次学习讨论、开展了多大声势的宣传活动等,这些过程性的内容尽量少写,几句话带过即可。重点要多写些地方或单位是如何贯彻,又是怎么落实的实际工作。二是多讲真话和实话,少讲空话、套话和恭维话。一些汇报常常围绕上级部署谈认识、谈体会,大段大段地评价上级决策如何英明正确,其实这些都是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已经讲清楚了的,不必再唠叨一遍。要紧紧围绕上级想听、想看的实实在在的做法与成效进行选材,做到既有“面”的浓缩,又有“点”的铺陈,用具体数字说话,增强材料的说服力。三是多选重点的、有特色的材料,少讲一般性的贯彻情况。有些汇报材料写得很具体、很实在,但面面俱到,繁杂琐碎,看完印象不深。我们在选材时要注重发现工作上最鲜亮、最感人的材料和特色做法,尤其要把那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好举措、好效果反映上去,而这也是上级领导最想要了解的。如在省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某局领导的工作汇报没有
面面俱到,而是重点抓住本部门的特点,只讲了三条:一是严于律己,与自己“过不去”;二是开门纳谏,与群众零距离;三是认真办事,与企业心连心。由于突出了本部门的个性特点,给上级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借助新闻媒体得到推广。高,即立意高。
撰写汇报材料是一个总结、提高、升华的过程。好的汇报惟有善于归纳、观点鲜明、掷地有声,才能令人过耳不忘。所以汇报材料要注重归纳,适当议论,力求有思想、有见解、有高度,给人以启发,为领导在更高层次上的决策提供思想资源。实践中,我们一要立足工作中的亮点归纳总结,杜绝简单堆砌;二要把握工作中的细节深化主题,避免大而化之;三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提炼观点,避免太过抽象。如某局从执法、服务、文化、评建四项具体工作入手,把有个性的东西挖掘出来,提炼观点,制作出工作汇报的四个小标题:依法治税,助推创业,劲风疾吹促发展;优化服务,做响品牌,和风涤荡暖人心;廉洁从税,文以化人,清风扑面扬美名;评建并举,正本清源,新风长塑奏强音。此汇报让人听后,觉得有深度、有味道,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