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6:0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

通 知

各直属单位、各部门:

现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煤协会秘字【2012】6号文《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充分总结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成果及两化融合案例,并与2012年7月10日前将论文电子版报到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经审查、筛选后,统一上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联系人:王毓辉

电话:8658797

OA:信息中心

邮箱:lkjtxxzx@163.com

信息中心

2012-5-31

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

通 知

中煤协会秘字【2012】6号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煤炭工业两化融合,促进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的交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会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与信息研究分院,决定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此次论文和案例征集范围面向:各级煤炭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各类煤炭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相关研究专家以及煤炭信息化服务(IT)企业。

二、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论文应紧密围绕当前煤炭行业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重点研究新形势下,各类信息化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理念在煤炭行业各领域的应用转化情况、前景、实际存在问题、未来趋势以及取得实际效果等。

(二)论文规范

1、论文必须切合信息化主题,理论与实践依据充分,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正确,文字精练,突出创新。论文(含表、图)不超过6000字,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和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编排。文献若为期刊,书写格式:‚作者姓名(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题名[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卷(期):起止页‛;文献若为专著,书写格式:‚作者.书名[M].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集可作为参考文献,其它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

3、论文格式:

论文标题:宋体小二号,加黑,居中;

作者:楷体小三号,加黑,在标题下方,居中;

内容提要:300字左右,楷体小三号;

正文:仿宋小三号;

纸幅:A4。

4、未在正式学术期刊等公开发表论文优先,如该论文已在各类期刊或专著发表,请在文章最后注明发表期刊或专注名称、发表时间等。

三、案例要求

(一)申报方向

重点围绕煤炭行业在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各重点领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应用对促进企业生产、安全、管控、节能等方面能力和水平取得明显提升,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行业推广价值的案例。

(二)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要具有一定实施基础和应用前景,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具备可行性;在所在应用领域中具有较强代表性,具备行业试验意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安全性强;在实施效果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率、效益或能力的提升。在省级及以上部门立项、通过相关机构鉴定或获得过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的项目优先。

(三)重点申报领域

1、煤矿生产综合自动化建设、升级、改造项目;

2、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中的信息化应用项目;

3、煤矿调度指挥及智能应急救援项目;

4、矿区网络建设、升级、改造项目(包含三网融合项目);

5、煤炭企业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升级、综合集成项目;

6、煤炭企业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项目;

7、煤炭企业单项业务系统建设、升级、改造项目;

8、煤炭企业促进上下游企业间协同的信息化项目;

9、煤炭企业重点非煤产业、煤化工信息化项目;

10、煤炭企业在绿色、环保、节能领域的信息化项目;

11、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制修订项目;

12、煤炭企业完全自主研发的各类信息化项目。

(四)申报要求

申报项目案例可以是正在实施项目,也可以是已建成项目。全部申报项目必须是2009年1月1日以后立项或启动实施的。

各单位要严把申报案例质量关。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申报总数不超过6项;煤炭管理部门、其他煤炭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IT企业申报总数不超过3项。各单位不重复申报同一领域项目。

项目案例申报表及编制提纲见‚附件2‛和‚附件3‛。

四、工作程序

(一)材料申报。论文申报鼓励各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论文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也可由论文作者自行申报。论文申报须论文撰写人填写《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申报表》(见附件1),与论文一并报送。经典案例以单位为主体统一组织申报,多家单位共同完成项目由一家单位牵头申报。

(二)专家评审。分会对全部申报论文和项目案例进行初评,论文上网检索,组织行业专家对上报的论文和项目案例进行评审,适时对重点项目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并就其是否适于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形成专家评审意见。

(三)审核和发布。分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及对论文和项目案例的审查,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形成审核意见,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评审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正式发布。

(四)行业推广。经过批准发布的项目案例,将纳入协会重点推广的煤炭行业两化融合项目案例库,适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推荐。择优编辑出版《2012煤炭工业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和《2012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集》。获奖论文及项目案例将在2012年煤炭工业信息化推进大会(会议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上进行表彰和交流。

五、材料报送

(一)报送方式。论文报送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将申报表和论文电子文档一并发送至征文指定邮箱。项目案例材料报送需提交推荐材料(一式两份)及电子版,纸质材料须盖公章。(注:煤炭企业申报项目需盖本单位公章,IT企业、高校和其他相关机构承担的煤炭企业项目案例需加盖所涉煤炭企业相关部门公章。)

(二)报送时间。论文和经典案例报送截止日期为:2012年7月30日。

(三)联系方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秘书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1号C518

邮政编码:100713

联系人:陈养才、王丹识、高玉洁、钱英

联系电话:010-64464336、64463171(兼传真)

征集邮箱:xxh@coalchina.org.cn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与信息研究分院

联系人:孙春升、李修东

联系电话:*** ***

本通知在‚国家煤炭工业网(www.xiexiebang.com)‛‚通知公文‛栏公布,欢迎各单位上网查阅、下载。

附件:

1、2012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优秀论文申报表

下载:/uploadfile/2012/0531/***58.doc2、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申报表

下载:/uploadfile/2012/0531/***72.doc3、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申报材料编制提纲

下载:/uploadfile/2012/0531/***01.doc

第二篇:两化融合项目验收报告

附件1:

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金 两化融合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书

项目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盖章)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竣工验收项目概况表 3 xxx项目竣工验收总结(提纲)

一、项目承担单位简介及信息化建设综述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介绍,项目实施前后企业规模、项目建设前一年至竣工验收当年生产经营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综述等。

二、项目实施依据

项目建设必要性、实施意义,项目核准或备案及相关批复文件,财政资金项目下达计划文件。

三、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项目批准及实际实施的主要内容、规模,实施过程中有变更的,要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和批准机关。

四、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提出背景、组织领导及施工人员情况、项目实施进度与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市场销售及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情况;

2、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说明项目的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财政扶持资金安排情况;资金到位、使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设备、安装工程完成情况及单项验收情况;技术文件归档情况;财务决算情况,实际财务支出及用项;投资节约或超支情况及原因分析。

3、项目资金决算表及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清单、图片及数据。

五、项目效益情况(含成本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产品升级换代及新产品开发情况,项目实施前后产品新增生产能力或企业生产管理的变化情况,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变化情况,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情况,项目实施前后的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项目获得评价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类成果、奖励、专利的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意见、专家鉴定、政府扶持推广的文件等复印件。

七、项目实施的经验、存在问题等,今后发展思路和改进措施。

八、总结评价

是否达到项目标志性目标等总体情况概述。附件: 1.竣工验收项目概况表; 2.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 3.自治区两化融合资金项目计划下达文件; 4.其他相关文件。

年 月 日篇二:两化融合类项目申报材料

受理编号:

辽宁省工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 软件和信息技术项目申报书

(两化融合类)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 二〇一五年

一 般 要 求

一、纸介质文件规格:中文编写、a4纸张、宋体四号、双面打印、胶装成一册。申报书中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纸质材料必须加盖单位公章。

二、电子版文件规格:电子版内容应与纸介质文件内容完全一致,采用word文档格式,与纸质文件一同上报。

三、申报单位应客观、真实地填报申报材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

四、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

五、项目总投资、申报专项资金额度应与申报单位的现有研发能力、经济实力、注册资本、资金筹措能力及课题任务的要求相匹配。

一、项目申报表

二、申报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三、项目情况介绍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技术架构

(三)项目完成后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分析依据

1、项目完成后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

2、完成上述经济指标的分析及依据

(四)项目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五)项目的实施进度及计划安排

(六)预算表

四、为工业企业服务的相关证明材料。

提供为省内工业企业服务的相关证明材料,不限于服务合同、销售凭证、研发协议等。

五、审计报告

申报单位上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含会计事务所盖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新办企业提供验资报告。篇三:两化融合信息化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程序

竣工验收工作要求

一、项目概述(一)(二)(三)项目主管部门: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 建设单位: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 承建单位: 1.705室装修改造:北京凌奇装饰公司 2.705室消防改造:北京科华消防分公司 3.工程监理: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4.初步设计单位: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5.监控机房设备间建设:北京东兴志远技术有限公司 6.招标代理机构: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7.软件开发:北京创新京安丹灵公司、广州中爆安全网公司 8.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广州中爆安全网科技有限公司 9.大屏幕监控系统建设:北京金惠利科技公司 10.应用软件标准规范编制:北京创新京安丹灵公司 11.北斗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建设: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2.系统集成及网络信息安全: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

二、验收条件(一)(二)(三)(四)项目合同规定的建设任务已完成,并符合项目的建设目标; 项目的功能、性能等指标达到项目设计的要求; 项目已试运行3个月; 项目验收资料齐全。

三、验收准备(一)承建单位协助建设单位完成项目试运行工作,试运行时间至少为三个月,试运行期间项目运行稳定,未发现重大故障。试运行完成后,承建单位编制项目试运行报告,建设单位编制试用报告或用户报告;

1(二)承建单位按照合同或合同附件的要求完成各种技术文档和工程实施管理资料,提交给建设单位。完成的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部分资料可视项目情况进行分拆或合并,所有资料应由承建单位编制、签字、盖章,由建设单位审核):(三)项目监理单位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编制以下文档并提 交建设单位(所有资料应由监理单位编制、签字、盖章,由建 设单位审核); 2(四)建设单位整理准备如下项目资料(所有资料应由建 设单位编制、签字、盖章): 统称为项目验收资料。

三、验收申请 1.建设单位填写《信息化项目验收申请表》,并连同项目验收资料(附上资料清单)提交到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以下简称工信部主管部门); 2.工信部主管部门受理验收申请后,对建设单位提交的项目验收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并批复验收申请;

四、验收测评 1.工信部主管部门委托符合相关条件的信息工程测评机构(以下简称测评机构)具体实施验收测评。工信部主管部门与测评机构签订测评合同,测评费用由工信部主管部门支付。2.信息工程测评机构按照项目要求编制《测评方案》,并提交给工信部主管部门; 3.工信部主管部门组织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测评机构对《测评方案》进行评审; 4.在测评实施过程中,验收管理小组负责总体管理测评工作、协 3 调测评机构与建设单位的合作、监督测评工作的实施;测评机构依据最终的《测评方案》实施验收测评,详细记录测评过程,并及时将测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报告给验收管理小组和建设单位;

五、验收会议(一)工信部主管部门邀请专家成立验收组(专家以3 ~ 7人单数为宜),并将《项目概要》分发给验收组成员;(二)工信部主管部门组织验收会议,参会方包括: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财务司、安全生产司、验收组、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测评机构;(三)验收会议的主要步骤为: 1.由建设单位报告项目情况,内容应包括项目介绍、项目立项、项

目招投标、项目建设过程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2.由承建单位报告项目建设情况、自检情况及竣工情况,并进行项

目演示;

3.由监理单位报告关于项目监理内容、监理情况以及项目竣工意见; 4.由测评机构报告项目测评过程、项目质量评价、项目测评结论以

及测评中发现的问题,同时提交详细测评记录供验收组进行审查; 5.由建设单位报告项目试运行情况和用户意见; 6.验收组对项目资料进行审查,对关键问题进行抽样复核; 7.如有必要,验收组可进行现场检查; 8.验收组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如下: 4 验收结论划分依据为:

(四)验收结论为验收不合格的,工信部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建设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建设单位重新申请验收。5 篇四:1两化融合申报说明 2012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说明

一、支持范围

根据国家、省和市“两化融合”工作总体要求,本专项资金重点范围具体参照《2012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附件2)。

每个单位每只能申报1个项目;往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未完成验收前的单位,不得再次申报项目;同一项目不得重复享受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推荐单位县(市)、区财政承诺安排配套资金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往专项资金未落实到承担单位的县(市)、区,不再受理申报项目。

二、申报条件

申报专项资金的项目需符合国家、省、市“两化融合”工作的相关政策,符合《2012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 1.在xx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事业单位,其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2.纳入当地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 3.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注册时间不少于2年(2010年5月1日之前注册); 4.经营状况良好,连续2年实现盈利,企业单位上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

-1- 5.所申报项目总投资不少于400万元(以该项目在当地发改或工信部门办理的xx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上的数额为准),且项目已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50%以上; 6.《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其它条件。

三、申报材料

1.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附件 3); 2.xx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在企业注册地所在县(市)、区的工信(发改、经发)部门办理);

3.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报告(附件 4); 4.注册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5.市级以上部门(含市级)颁发的科研成果证书、专利证书、产品认证证书、获奖证书等相关材料(复印件); 6.银行贷款的项目,需提供相关银行贷款合同、贷款到位凭证、银行签证利息单等材料(复印件); 7.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近2财务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复印件); 8.资金概算和资金来源证明材料; 9.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承诺书。

四、申报时间和形式

-2-

(一)申报时间。4月26日至6月4日,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组成项目受理组,统一受理各单位申报材料。各单位按照上述要求准备材料,按照以下顺序排列后简装成册。1.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 2.xx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 3.项目可行性报告;

4.相关资质、证书、证明及鉴定; 5.近2财务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项目申报材料a4纸打印,1式2份,加盖公章,附电子版。报送市信息办1份,抄送市财政局1份。市直企业每单位限报1项,各县(市)区、高新区、经开区、航空港区每区域限报6项。逾期或超过限制数量不予受理。

(二)申报形式。市直行政、企事业单位直接向项目受理组申报;各县(市、区)所属行政、企事业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向同级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申报,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初审并汇总后,按照先后排序填报《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项目汇总表》(附件5),联合行文上报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

五、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xx市信息办产业处:xxx xxxxx xx市财政局工业处:xxx xxxxx -3-篇五:两化融合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 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汇报材料

一、东煤公司概况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已有80年开采史,1998年4月改制,市国资委直管,现为太原市唯一的大型地方国有重点“煤炭—电力”一体化企业。

公司现在拥有七对矿井,核定总产能为615万吨/年;员工4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0多人。

东煤公司柳树渠井是公司主要生产矿井,生产能力150万吨/年。斜井开拓,属低瓦斯矿井,主采的15#煤层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通风方式为分区机械抽出式通风,主提升为强力皮带运输,材料副斜井采用串车提升,乘人斜井采用架空乘人装置,大巷采用10吨电机车、3吨底卸矿车运输。主要生产区域现分布在五、七采区,开采水平为750水平。

二、“两化融合”建设情况 东煤公司在2007年初,就制定了《东山煤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在2010年5月,由太原罗克佳华再次制定了《东山煤矿四效合一整体规划方案》。近五年来,陆续建设了千兆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顶板监测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电力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多个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配合公司全面实现综采综掘和主提升机、主通风机等大规模的机械化改造,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升了 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现将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首先,为推进东煤公司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领导组:

组 长:张鸿恩

常务副组长:赵智

副组长:马积福 侯敬平杨劲松

成 员:焦保国 武福拴 宁政权 杨恩忠

刘全旺 赵建敏 桑万忠

为了切实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息监控中心,信息监控中心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

2、积极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1)、数据传输系统

为满足矿井数字信息系统传输的要求,设计安装1000m工业以太环网,系统传输平台设计为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的方式,井下设计一个1000m环网,负责传输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井下电网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等子系统。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的建设,将矿井各环节系统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产信息、安全信息实时传递到矿井生产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为矿井的数字化矿山系统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平台,为公司领导的指挥和管理提供充分的、实时的信息依据,为矿井建设先进的管控一体化平台提供基础平台。

(2)、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井下现安装分站24台,模拟量传感器96台,开关量传感器92台。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验和断电测试,双机热备,与煤炭局联网,系统运行完全正常。

(3)、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为kj236(a)型,北京煤科总院生产。共安装人员定位分站10台,读卡器63台,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2300张,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戴识别卡,并在井口对携卡人员进行唯一性识别。系统覆盖井下各条巷道和各采掘工作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井下人员的活动信息,双机备份,与市煤炭局联网,运行正常。

(4)、通信联络系统

井下通讯系统使用的是由深圳华仁达公司生产的hrd-512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现共安装调度电话112部,井下各工作地点均安装了直通电话,并对调度台等重要电话进行录音。

我公司于今年开始安装井下广播系统及无线通信系统。井下广播系统选用的是上海山源电子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ktk125型广播系统,现井下共安装13台广播分站,覆盖井下人员主要工作场所。系统已经通过公司验收。无线通信系统为山西美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t137型无线通信系统。共安装分站26台,覆盖井下主要大巷。系统通过市局验收。(5)、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静压管路敷设到所有巷道和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每隔50米设置一个供水阀门,保证各个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应急供水。(6)、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空压机房安装3台og-250f低噪声单螺杆压缩机,对应3台10m3风包,敷设φ200mm无缝压风管路至各用风地点。在井下主要地点安装了25套zyj(c)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装置。(7)、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我公司于2012年开工建设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及移动救生舱。现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公司初步验收。公司永久避难硐室设在五采区,可同时容纳80人紧急避险。硐室内配备相关生活必备物品及环境监测设备,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及成功救援的几率。可移动救生舱为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可移动式救生舱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气体,对内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等,赢得较长生存时间,加大救援几率。除紧急避险六大系统之外,产量监控系统为山西三极科技有限公司的kj219,安装监控主机2台,双机热备,数据传输接口两台,一用一备,皮带称架一套,设置称重传感器4台,监测分站一套,防爆摄像仪一台,视频录像机一台,现系统正常运行。

辅助运输使用合肥工大高科生产的“信集闭”系统。

第三篇: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方案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方案

目 录

一、两化融合现状及基本情况...............................5

二、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7

三、策划目的及范围.......................................8

四、策划的组织体系.......................................9

1、领导组.............................................9

2、工作组.............................................9

五、策划的准备与主要内容................................10

六、策划的具体内容与要求................................11

1、策划的输入........................................11 a)两化融合的目标.................................11 b)煤机市场环境分析结果...........................12 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13 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13 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13 f)业务需求和目标.................................13 g)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14 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15 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15

2、策划的输出........................................16 a)满足策划的输入所提出的要求.....................16 b)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16 c)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17 d)确定运行维护的需求.............................20 e)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22 f)确定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需求.......................26 g)两化融合实施框架...............................27

前 言

公司自1998年实施并运行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以来,企业管理基础得到很好的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企业在销售和生产经营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得到大大增强,有效的降低了库存资金的占用,合理利用了在制品情况,计划更加准确且步调一致,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随着基本信息数据的逐步增加,经过加工的有效数据为企业在产品报价、价格审批、库存情况分析、劳动生产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真实的信息,为企业决策分析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一、两化融合现状及基本情况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为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公司的领导层提出了2个切入点,一个是ISO9000标准在我公司的引入,另一个就是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化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用外力对企业进行彻底的改造。

经过广泛调研和市场调查,最后选定了利用MRPII系统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1998年与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信息中心签订了上马MRPII的合同,开发有产品数据模块、库存模块、主生产计划模块、车间控制模块、采购模块、销售模块、质量控制模块,2002年增加了综合查询模块(自己编制)。主要是对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控制,该系统几乎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MRPII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从了产品设计开始,由研究所将产品结构、工艺路线、材料定额及单台生产数量输入计算机,转计划管理处进行MEPII的计划运算。由计算机在考虑库存和在制品情况后将所需生产的零部件数量生成后,有计划员进行调整通过计算机自动投放,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在投放的同时,生成原材料采购清单、毛坯采购清单、外购配套件采购清单,转相关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各采购部门可根据资金状况和库存情况进行品种和数量的修改,下达给采购员进行采购。材料采购入库验收后,由库管员进行 单据的计算机录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部门打印的领料票进行计算机出库,库存管理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无手工帐本,财务处按月对当月产生的出入库单据进行材料稽核,保证库存的准确性。

同时为各生产单位生产生产明细表、按工作地排序的零件加工表、按材料品种排序下料计划表等生产所需的各种表格及清单,由计划处进行打印下发。生产过程控制从产品投料、发料、加工过程、入库、出库全过程控制,无需手工单据流转,工人执行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加工票,按照加工票上所载内容进行加工,加工票上注明了开始加工时间、完工时间、入库时间或下转工序名称及时间、本工序工时、数量等。零件及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经检验 合格的工序由下道工序的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数量及接收时间进行确认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汇报,最后完工入库有库管员接受办理入库。最后由销售处在计算机上开据销单发货,库存数减少。实现生产过程的闭环。

本系统覆盖了公司所有商用机器产品,尚未覆盖工装卡具、外委加工和复杂修理业务的生产管理。这部分产品的计划生产控制仍由手工完成。其中质量模块基本未投入使用。

该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开发时前端也采用Oracle数据库操作语言(及其所含SQL数据库查询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后经采用PowerBuilder语言对前端中的采购模块、销售模块进行了改造,新增综合查询模块也采用此语言编制。目前仍有库存管理、生产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等制模块采用原来的Oracle语言程序,现在为两种语言程序混合使用。

另外,随着企业信息要求越来越高,于2001年公司财务系统采用了金蝶财务软件,主要包括总帐、固定资产、工资、现金、报表等管理模块。经过一年的运行,使用效果良好。但财务系统没有与MRPⅡ系统集成,其接口数据全部由手工录入完成。

另外,我公司图纸设计采用华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国内煤机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市场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企业的应变速度要求进一步加快。因此,企业已不能满足于对企业内制造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而必须将企业所有资源纳入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尤其是财务系统的对企业资源的全面监控体系,同时,根据供需链管理理论,企业还必须将自己的供应商和客户作为企业资源进行管理,组成虚拟企业集团,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

公司在本次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审核过程中完成快速研发设计能力与敏捷制造生产能力的打造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公司多年实施MRPII系统与开目CAD软件积累的大量数据,以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为切入点,不断发掘并打造其他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实现创新发展。

公司在不断打造与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的基础上,力争在未来1-2年内,将重点工作逐步转向实现综合集成信息化应用方面,结合企业新型能力打造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开展云平台、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公司应用以上信息技术整合内外部信息,挖掘各部门各业务环节积累的数据,激发各部门的数据应用潜能,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具体计划为实施企业智慧管理平台,促进战略执行与信息化的结合,把企业的运营、分析、计划、资源配置、评价奖惩及预警等功能利用各系统数据和管理方面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融合、提练,形成可供各级决策者和管理者使用的信息,为企业预测未来发展和诊断当前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提供支撑,实现智能发展。

公司将依托智能发展阶段的建设基础,力争在未来3-5年内,开展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达到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入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减少排放,最终实现绿色发展阶段。

本规划方案主要针对创新发展阶段,即对新型能力快速研发设计能力与敏捷制造生产能力的相关两化融合打造过程进行策划。

三、策划目的及范围

策划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敏捷制造生产能力与快速研发设计能力的打造与实施过程,明确其业务需求和目标,充分考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并形成实施框架。

策划与公司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其范围为与敏捷制造生产能力与快速研发设计能力相关的两化融合活动。

四、策划的组织体系

策划的组织体系为两化融合领导小组与两化融合工作小组,具体职责如下:

1、领导组

领导组由组长、两位常务副组长以及其他组长组成。

组长负责总体规划和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公司协调的工作。

其中,一个常务副组长为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快速研发设计能力的总体规划和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公司协调的工作。

另一个常务副组长为主管信息化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敏捷制造生产能力的的总体规划和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公司协调的工作。

其他副组长负责协助两位常务副组长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公司协调的工作。

2、工作组

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组、信息化组及其他各组成员。

其中,综合协调组由领导组组长直接领导,负责总体的规划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各种专题会议和资料的录入工作;负责定期的汇报工作;负责项目的总体进度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的验收工作。

技术组由常务副组长(技术)领导,主要为技术中心人员,负责快速研发设计能力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并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以及总体进度实施情况汇总、整理后汇报到综合协调组。

信息化组由常务副组长(信息化)领导,主要为规划发展部信息中心人员,负责敏捷制造生产能力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并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以及总体进度实施情况汇总、整理后汇报到综合协调组。

其他各组负责协助技术组与信息化组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相关工作。

五、策划的准备与主要内容

公司聘请了外部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以确保两化融合信息化策划方案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策划方案主要包括对策划的输入进行相关描述,运用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并参照GB/T 23020-2013的要求,输出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以及其基础资源保障的需求,进而制定两化融合实施框架文件。

六、策划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在领导组的领导下,根据两化融合的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由工作组成员在策划方案制定前首先确定有关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的输入,具体如下:

1、策划的输入

a)两化融合的目标

公司在信息化策划方案的编写前,由两化融合最高管理者即两化融合领导小组首先对两化融合目标的适宜性进行了会议讨论,经评审后确定公司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具体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新发展阶段

本阶段工作根据两化融合新型能力建设的要求,将具体的指标细分为考核指标落实到部门、岗位、个人,在工作计划中体现。

本阶段的工作将从持续打造敏捷制造生产能力、快速研发设计能力为切入点,以规范的制度夯实公司两化融合基础建设,力争在一年内全面固化、量化、优化以ERP系统、PDM系统、三维CAD为基础的生产与设计两方面;以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为切入点,完善与两化融合工作相匹配的组织保障体系;以强化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公司多年积累的大量内、外部数据,不断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融合和业务集成,充分应用数据分析提升创新能力,获得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

第二阶段:智能发展阶段

本阶段将在第一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重点工作和综合集成信息化应用的实现程度进一步深化,利用两年时间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开展云平台、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

公司应用以上信息技术整合内外部信息,挖掘各部门各业务环节积累的数据,激发各部门的数据应用潜能,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结合企业现有优势及资源禀赋实现以煤机设备生产制造为基础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与发展模式的创 新,促进公司智能化发展。

第三阶段:绿色发展阶段

本阶段公司将依托智能发展阶段的建设基础,开展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达到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入融合,实现企业低能耗高效率的运营,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b)煤机市场环境分析结果

公司两化融合工作小组经过多方调查与分析,认为当前全国煤机企业生产总量、营业收入、利润均有所下降,煤炭市场不景气,行业内的不良竞争,让以研发、创新为主的大型煤机企业的生存更为不易。在如此恶劣的煤机市场环境下,结合原有MRPII的4年应用经验,公司领导经过充分考虑,认为市场越是恶劣,我们就越应该找寻转型的道路,故而做出了继续扩大信息化应用范围至生产与技术两方面的重大决策。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写了以下法律法规要求:

(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

(2)GB/T 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公司领导经过会议讨论,根据企业战略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可持续竞争优势为:

管理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体制机制优势

这些竞争优势的获取确定了公司找寻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公司最高管理者依据上述优势的要求继续讨论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并评审确定。

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

经过对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与分析,最适合解决公司现状的系统为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但是常用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有SAP,Oracle Applications,MFG/PRO等系统;常用的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也包括 openPLM,高华CAD/PDM,开目CAD/PDM等系统。我们还需要从如此众多的软件中找寻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进行公司下阶段的实施,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现阶段的发展瓶颈。f)业务需求和目标

为了找寻最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ERP系统与PDM系统,从而更好的打造快速研发设计能力与敏捷制造生产能力,公司工作组汇总、整理技术组与信息化组各业务需求和目标后,编写出了以下需求清单:

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1)必须可以提供企业信息建模方法论和相应工具的支持,确保PDM系统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必须拥有广泛应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技术,以确保能更好地确定系统的范围和目标;

3)必须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平台的PDM的产品,以确保信息化可以更好的利用;

4)必须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转向用户服务层、应用处理层、数据存取层三层结构,以确保实现灵活的分布式计算环境;

5)必须具有良好的系统开放性,以确保为更多的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接口;

6)必须支持快速定制和开发客户化系统,以确保PDM系统实施后经过少量培训甚至不用培训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7)必须有分布式技术,以确保PDM系统同时支持CORBA标准与DCOM标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1)必须是SOA即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以达到系统可以跟随企业的动态变化而升级;

2)必须是平台化的系统,以确保ERP系统可以进行个性化调整; 3)必须支持与其他系统集成,以确保实现协同与创新发展;

4)必须实现整合业务流程的监测与评估,以确保企业对业务流程优化后能迅速找到其利弊,从而尽心动态调整;

5)必须能融合新思想,使ERP系统功能可以不断完善; 6)必须支持新技术融入,以推动ERP系统深化应用; 7)必须可以管理应用组合,以提升ERP系统应用效果。g)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快速研发设计能力:

技术方面,只有开目二维CAD软件,只实现了简单的图纸管理。

业务流程方面,原始流程如下:与用户签订技术协议→根据协议及招标配套要求,进行方案讨论、图纸设计→图纸打印及ERP系统导入→工艺人员进行工艺路线设计→就工艺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二次审核反馈→工艺信息录入ERP→工艺图纸打印→图纸资料、标准化及工艺审核→编写图样目录→图纸资料下发

组织结构方面,公司技术部门原名为研究所,未按照生产机型与工艺进行分 类,管理较混乱。

岗位职责方面,物料BOM结构及物料信息是由设计员手工搭建,并自行将本人完成设计内容导入ERP系统;工艺人员需逐一手工填写工艺卡片全部信息,并将信息逐一录入ERP系统;材料员需要人工查找原材料物料编码,手工搭建BOM结构。这些过程人工参与居多,易造成人为失误,导致导入ERP系统的图纸信息出现偏差,一旦车间按照错误的图纸加工出产品,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敏捷制造生产能力:

技术方面,拥有MRPII系统4年应用经验,只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及工作流“三流”统一,未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工作流“四流”统一。

业务流程方面,原MRPII系统只有基本的库存流程、主生产计划流程、车间控制流程、采购流程、销售流程、质量控制流程。

组织结构方面,各部门独自运行,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岗位职责方面,由于MRPII系统的缺陷,在每个车间还设有统计员,财务部人员职责界定不清。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

快速研发设计能力:

开目CAD是一个简单的绘图软件,只能实现二维的图纸设计,没有数据开发利用的空间。需要寻找一个支持快速定制和持续开发的信息系统。

敏捷制造生产能力:

原有MRPII未实现财务模块的集成,并且数据开发利用难度大,且具有局限性,无法与其他系统集成。需要寻找一个可以持续开发且能与其他系统集成的信息系统。

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

工作组通过对公司现状进行系统性的评估,确定:

人才保障方面,公司现有员工900余人,其中从事管理性工作人员230人,本科以上人员68人,大专35人,中专40人,其中研究所有近20人具有使用开目CAD软件的经验,另有100人使用过MRPII系统4年时间,涉及到的岗位为供应处、生产处、计划处、库房、财务处及部分公司领导,在这4年期间进行过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的熟练应用。信息化的基础人员具备了一定的保 障。如果ERP系统,还需要对公司业务的全覆盖,这样就涉及到了未使用MRPII的人员需要重新进行培训。另外公司缺乏了解PB软件使用和编程的专业人员。

资金投入方面,开目CAD软件与MRPII系统总投入50万元。实施PDM系统与ERP系统总预算158万元。

设备设施方面,现有的网络系统为同轴电缆,在实施以ORACLE数据库为数据平台,C/S客户端结构的情况下,此网络系统不能满足需要。现有的服务器由于内存和运算速度达不到ERP使用要求,加上已经使用4年,不能满足需要。现有客户端为操作平台,无硬盘,不能满足需要。中心机房面积偏小,安全措施差,也不能满足需要。

信息资源方面,原MRPII系统已经积累有BOM结构信息3000多条,已编码入机的原材料为8000余种,已编码入机的产品编码有近10000条,库存信息近5万条等,从技术实现角度可以无损导入到ERP系统中,基础信息录入量比新实施系统少40%的工作量。原开目CAD软件已经累积图纸信息3万条。

信息安全方面,只有软件版防火墙,网络安全配置较差。

2、策划的输出

a)满足策划的输入所提出的要求

由公司最高管理者即两化融合领导组携相关部门领导经过对两化融合信息化策划方案的输入各项进行评审,最终确定其满足策划的输入所提出的要求。b)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

由公司最高管理者即两化融合领导组携相关部门领导经过对原有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现状进行评审后,讨论确定了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

快速研发设计能力:

业务流程方面,主要做出以下优化:

1)合并冗余过程:原流程中,图纸资料与工艺信息录入ERP系统是分开,需批次进行导入ERP系统流程。借助PDM系统工具后,该程序被合并操作,排除 了重复导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导入;

2)系统自动完成结构审核:通过PDM与ERP系统对接,操作人员直接从PDM系统中可以读取ERP系统中物料信息,保证的物料信息的填写正确,PDM系统自 动完成结构审核,避免结构错误;

3)批量生成工艺卡片,自动生成图样目录;

4)PDM系统和ERP系统无缝连接,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设计冗余及流程重复,极大的缩短了设计周期。

组织结构优化方面,根据要打造的快速研发设计能力,将原有部门名称研究所改为技术中心,并根据产品类型下设刮板机分所、电液分所、新产品开发部、皮带机分所及工艺分所。

岗位职责方面,主要调整如下:

设计员只需将图纸入库到PDM系统后,图纸上明细自动生成BOM结构,且自动导入重量、装配数量等信息,保证了导入ERP系统信息完整准确性;工艺人员只需在PDM中出库工艺卡片,填写卡片入库即可。且卡片表头信息已经自动填写;材料员在自制零件下搭原材料,可根据资料库提取原材料编码,待数据导入ERP系统后,自制件下会自动搭建原材料结构等相关信息;由指定设计人员兼职依照生产进度反馈信息有序进行产品录入工作并在录入同时,借助PDM系统进行结构审核,避免了录入工作中存在的资源占用及录入不及时等现象发生。

敏捷制造生产能力:

业务流程优化方面,计划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新增质量管理流程、客户关系和采购流程、销售流程、人事管理流程、设备管理流程、综合查询流程,并在以后的实施与运行维护过程中如发现需新增其他流程时经过评审确定后开展优化。

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公司计划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新增信息中心,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库房整合为仓储中心,以及将铆焊车间与机加工一车间改为铆焊分厂与加工总装分厂。

岗位职责调整方面,公司计划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车间取消统计员并新增汇报员、采购部门新增核算员等。c)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

工作组根据策划输入中所提出的各业务需求,经过相关调研,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汇总、整理后确定了以下技术实现的需求:

快速研发设计能力: 对MJ-PDM系统总体技术目标是:

1)导入项目管理,构建企业的协同开发平台:实现项目任务部署快速化,资源分配透明化,进展监控实时化,使产品开发快速、有序运行;

2)实现CAD/PDM/ERP一体化集成:通过与CAD、PRO/E、ERP系统的集成,实现对物料/BOM等数据定义的一致性和处理同步性,避免数据多次录入以及由此导致的系列问题;

3)构建产品数据管理平台:统一定义产品的客户需求、开发、工程、质量等各种数据,通过评审与变更控制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各种共享视图和快速检索,充分挖掘产品数据的价值;

4)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积累企业的各种技术知识。

通过PDM系统,把传统产品开发模式由串行方式改变成并行方式,缩短企业 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上述总体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技术需求:

1)电子图板功能:提供专业绘图编辑和辅助设计工具;全面兼容AutoCAD;专业的绘图工具以及符合国标的标注风格;参数化图库设置和辅助设计工具;

2)工艺图表功能:具有专门针对工艺技术人员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功能;可高效快捷有效的编制工艺卡片;可通过批量修改来实现工艺路线的填写并自动生成工艺卡片;

3)图文档管理功能:具有电子仓库、文档加密、文档管理、数据查询、版本控、产品结构、数据重用、报表统计、数据备份等功能;

4)工作流功能:包括工作流引擎、图形化定义工具、客户端、监控工具; 5)红线批注功能:可以对电子图板、电子图板工艺版和AutoCAD产生的exb、cxp、dwg文件进行批注,批注内容不在打印中体现;

6)电子签名功能:提供针对DWG、EXB、CXP格式文件的电子签名,审核、校对等人员信息自动写入到图纸指定的位置,字体符合Windows风格;

7)Pro/E集成功能:提供Pro/E中的嵌入式菜单;支持Pro/E模型参数与PDM的属性映射;支持读取Pro/E模型的数据,建立产品结构;支持通过分别提取电子图板、开目CAD、Pro/E、AutoCAD文件数据,建立产品结构等; 8)CAD集成功能:支持基于开目CAD文件建立产品结构,将开目CAD文件挂接到产品结构上;支持分别基于开目CAD文件和电子图板文件提取,建立产品结构树;支持开目CAD文件的浏览;

9)项目管理功能:实现项目开发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对项目计划、项目交付物、项目执行、项目过程监控的有效管理;

10)编码管理功能:编码器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编码工具,可以在图文档、电子图板、Office文件、AutoCAD中使用,并可以生成物料编码、图号或文件编号等;

11)ERP集成功能:实现MJ-PDM系统中的物料信息到ERP系统的集成,实现BOM信息到ERP系统的集成;实现工艺路线、工时信息到ERP的集成;实现设计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反查ERP中的物料信息;协同管理中的变函文档可以导出,由ERP负责导入。

敏捷制造生产能力:

对MJ-ERP系统总的技术要求是:

1)系统开放性好,易于功能扩展,易维护,网络运行稳定; 2)系统安全性好,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3)采用图形界面(GUI),易学易用;

4)与PDM、已有财务管理系统、CAD、CAPP有标准的、开放的数据交换接口; 5)能及时地汇总与合并相关数据; 6)适时地、动态地查询各种数据与信息; 7)业务数据与帐务数据自动实现内部集成; 8)配备的功能与企业的业务需求有较好符合度;

9)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数据信息资源(包括编码、单据、基础数据信息等); 10)支持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可自定义业务流程;

11)报表定义灵活,可按不同部门需要组合生成不同字段的报表; 12)对超出标准控制的信息要有自动提示或颜色区分;

13)提供与外界的接口,并实现远程登陆本系统进行查询与操作。

除上述总要求外,还需实现以下技术需求:

1)采购管理模块:既可以对物料采购到验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保 证生产的物资供应,也可以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2)物料需求计划模块:根据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清单、材料库存和半成品库存信息,生成产品构成的物料需求计划,也支持通过交互方式对生成的计划进行调整、补充;

3)车间控制管理模块:系统提供该工单已领数量、欠领数量记录和查询,控制总量定额,并在不足料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分割工单,分次发料,系统提供该工单在各个工序上的完工或在制数量,不影响生产加工;

4)销售管理模块:对企业的销售业务实施全程动态监控,可为销售业务人员提供方便快捷 技术支持,具有销售统计分析、绩效分析、市场分析等功能;

5)成本管理模块:需有成本核算功能,成本核算项目在原材料、辅助材料、外协件、燃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基础上增加:半成品、废品损失、专用工装、外委加工项目的核算;

6)质量管理模块:用于支持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对设计、采购、设备等易产生质量问题的部门质量信息的跟踪管理;

7)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需有维护人事台帐、维护内部编码、查询人事综合信息与报告、管理工资等功能;

8)设备管理模块:需有建立设备台帐、提供与固定资产接口、可协助管理人员编制大修小修等维修计划、提供对单台和部门设备维修、提供设备事故和使用的统计报告、按管理精细的不同程序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

9)综合查询模块:应能提供对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财务、供应、销售及库存等经营情况的综合查询;提供同行业企业的对比分析数据、各项分析经济指标。

d)确定运行维护的需求

工作组通过对PDM系统与ERP系统了解与调研,确定了以下运行维护的需求: 快速研发设计能力:

1)MJ-PDM系统体系架构运维需求:采用开放、多层的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提供多种基础平台及二次开发工具:应提供流程、报表、组件、服务的构建与管理的配置平台和二次开发工具;提供丰富的应用组件与服务,能覆盖大部分应用功能;支持多货币、时区、语种、字符集(GBK、GB2312、Unicode等)的处理、存储、显示、打印与转换。

2)MJ-PDM系统信息架构运维需求: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提供数据管理工具与数据同步机制,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具有完整的、稳定的、可定制的、可扩展的、多维度可适应业务变化的基础数据架构;必须提供完善的数据抽取、转换、加载管理功能;提供主数据管理功能;支持直观、灵活、丰富的业务报表与数据分析功能。

3)MJ-PDM系统安全性运维需求:提供多种认证方式,并能够提供严谨的用户密码策略、密码有效期设置与提示功能;支持分级权限管理;提供日志分析及预警功能,支持安全追溯;具备用户登录超时或排他性登录管理;对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如:账号、密码、系统中存储的图纸和文档进行加密,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MJ-PDM系统可管理性运维需求:主要包括系统升级管理;系统安装与卸载管理;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监控管理;数据管理。

5)MJ-PDM系统客户化支持运维需求:支持多语言即用户可设置界面显示、提示与帮助信息的语言环境;支持用户对界面内容与格式的定制;支持工作流的客户化定制;提供客户化与接口开发的工具与资源。

6)MJ-PDM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运维需求:可定期备份数据和文档;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系统能够支持安全的数据迁移;业务部门可自定义对相关信息进行导出。

敏捷制造生产能力:

1)MJ-ERP系统支持运维需求:系统所有模块工作于ORACLE 9i/10g/11g数据库上;支持主流J2EE中间件(例如WebSphere、WebLogic等);服务器端支持主流操作系统(Linux、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3/2008);客户端支持Windows 2000/XP/

7、IE 6/7/8浏览器。

2)MJ-ERP系统部署方式运维需求:ERP管理平台需要能够向山西煤机公司外部供应商用户提供基于VPN和Internet的访问与操作方式;系统采用集中部署方式,今后会有分布式部署的需求。

3)MJ-ERP系统并发性能运维需求:系统需要能够稳定支持100个以上的山西煤机公司内部并发用户。4)MJ-ERP系统安全运维需求:设计安全的物理网络和网络架构;使用安全的授权方式;最终用户客户端和Web服务器间能够使用安全的通信协议;Web服务器同数据库间使用安全的通信协议;数据采用安全的保护措施、设计安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提供数据应急方案;支持按角色、记录、属性设定业务与数据权限。

5)MJ-ERP系统平台统一运维需求:同一业务角色在使用其可能用到的所有模块时,要保证单一登录;用户工作界面具有一致性;用户工作界面具有灵活的配置能力。

6)MJ-ERP系统流程支持运维需求:可以灵活配置工作流,并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可以通过系统提示框、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形式进行业务预警;支持图形化的业务流程建模;支持图形化的流程监控和流程效率统计分析。

7)MJ-ERP系统定制支持运维需求:提供易于使用的报表定制工具;提供易于学习的业务功能定制开发工具。

8)MJ-ERP系统集成运维需求:与其他应用系统提供成熟的集成方式和方法;与MS-Office等流行的办公软件集成;能够以文本格式(TXT)、XML标准格式或CSV格式的文件导入和导出业务数据。

e)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工作组通过对PDM系统与ERP系统了解与调研,并结合技术组与信息化组提供的技术实现与运行维护的需求,确定了其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如下:

快速研发设计能力:

工作组经过对即将实施的PDM系统与ERP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认为PDM系统与ERP系统的接口部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设计与生产之间的无缝连接。

故工作组断定新型能力快速研发设计能力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为PDM系统与ERP系统,其数据开发利用模型为PDM与ERP系统中开发接口,保证两个系统中与产品有关的数据的一致,具体需求如下:

1)PDM系统信息至少包括:CAD系统产生的产品信息,包括如零件属性、产品结构关系等,也管理从CAPP系统产生的工艺加工信息,包括加工的工序、工号、工时、消耗的材料等,这些信息是企业的生产管理的基础数据,是ERP系统 的输入数据;

ERP系统需要PDM系统提供的信息分为三类:

物料信息:即物料(零件、部件、材料)的属性信息,如零部件的名称、代号、物料编码、材料、价格等,一般来说,在ERP系统中每一种物料(零件、部件、材料)都会有一个唯一的编码;

产品结构信息:即记录产品的父子结构关系,如产品有哪几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数量;部件有哪几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的数量等;

加工工艺信息:即加工某个零件所耗的设备、工时、所耗的材料等。

以上三类信息是ERP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也是其进行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的依据,这三类信息都是PDM系统管理的内容。

2)PDM系统与ERP系统的接口形式必须是以下三种形式之一,最好为第三种:

a)主动式:主动式接口,PDM将ERP所需的信息直接写入ERP系统的数据库中。这种方式要求详细了解ERP系统内部的数据库结构,并且ERP系统允许PDM系统往里写数据(即有写的权限)。一般来说,主动式接口形式一般用在定制开发或自行开发的ERP系统中,这种情况下,ERP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很清楚,在ERP系统中录入数据时要进行哪些数据校验也很清楚,当PDM系统往ERP系统中写数据时,也遵循ERP系统的数据校验规范,将其所需的物料信息、产品信息、加工信息等一一写入ERP系统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采用主动式接口形式,在PDM系统与ERP系统中信息的同步性较好;但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出现写数据冲突,即PDM系统写数据到ERP系统的同时,ERP系统也在往里写数据。

b)被动式:被动式接口中,ERP系统从PDM系统中读取所需的数据,将其写入自已的数据库中。对于被动式又有两种方式:全被动式:即PDM系统完全公开其表达和存储信息的数据库结构,ERP系统读取信息时自行判断哪些信息是增加的,哪些是修改的,哪些已删除了;半被动式:即PDM系统除公开其数据库结构外,还提供一些握手信号单独存入握手信号表中,握手信息说明哪些信息作了更新,这样ERP系统在读取PDM系统中的信息(如某零件工艺更改的版本信息、某产品结构中产品节点的更改信息)时,根据握手信号表来读取PDM系统中已经 发生更改的部分信息,不需要全部读一遍,这样可以提高接口处理的速度。采用被动式接口形式,PDM系统与ERP系统的同步性也做得比较好,安全性方面也比主动式要强。一般由ERP软件提供商来完成接口工作比较合适,适合于自行开发的ERP系统。

c)中间式:中间式接口方式中,PDM系统将ERP系统所需的信息生成中间文件或中间数据表,ERP系统直接读取中间文件或中间表中的信息写入数据库中,这种方式要求PDM和ERP两方都做一些开发工作。中间式接口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PDM系统和ERP系统相对独立,接口不涉及双方内部的结构,而且接口的责任也很明确,数据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存在的问题是两个系统的数据同步性稍差一些,但只要合理地规定读写中间文件或数据表的时间,数据的同步性是不会影响使用的。

敏捷制造生产能力:

工作组经过多方了解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企业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预计近年来煤炭市场将趋于好转,随之的设备需求也明显增加,生产任务饱和,商业及其本身的环境也比以往更加复杂,而且这种复杂性日益增加。预计ERP信息系统实施后,虽然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由于ERP信息系统是C/S架构,无法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展现公司业务活动中的各项生产、财务、销售等数据,造成公司领导层的决策困难。

我公司领导在工作中越来越感到决策的困难性:决策质量的要求更高、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更复杂、决策速度要求更快。为使企业能顺势扩大规模,用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也为紧紧抓住这个发展的有利时机,经公司研究决定,由规划发展部作为主导部门进行数据开发利用,以ERP信息系统底层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决策系统。

工作组通过对多个决策系统进行了解和调研,确定了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为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开发利用模型为ERP实施后的底层数据库,具体需求如下:

1)企业外部环境研究分析决策支持;

为了支持外部环境调查分析,决策系统中应提供以下一些主要因素的检索机制;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尤其是金融、财务、税收、外贸进出口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行情及产量、价格等;产品市场分析;主 要原、燃、材料供应情况及价格等等。

2)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决策支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a、市场分析决策模块

市场分析模块将提供:市场面分布分析、市场产品竞争分析、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程度分析、开辟新市场分析。

b、销售决策支持

需建立预测模型(可用于销售量预测、价格预测等)、市场潜力模型、价格模型。这些模型作为销售决策的支持工具,可用于正确选择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和重点市场,制定开拓、占领和扩大市场的方针;战备和策略,正确地制定产品的价格政策和促销策略等,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

c、产品决策模块

功能: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产品销售增长率或产品所处寿命周期位置分析、产品市场容量分析、产品获利能力分析、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产品生产能力及适应性分析、产品技术能力分析、产品销售能力分析、企业生产方向决策、产品寿命周期评价、产品获利评价、产品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评价,以及临界收益评价、产品发展战略决策等。

d、财务决策模块

财务决策模块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生产过程中资金如何使用和管理的决策应建立投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投资决策模型、资金利润分析模型、盈亏分析模型等。

e、客户关系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能通过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客户概况分析(Profiling)包括客户的层次、风险、爱好、习惯等;客户忠诚度分析(Persistency)指客户对某个产品或商业机构的忠实程度、持久性、变动情况等;客户利润分析(Profitability)指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的边缘利润、总利润额、净利润等;客户性能分析(Performance)指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按种类、渠道、销售地点等指标划分的销售额;客户未来分析(Prospecting)包 括客户数量、类别等情况的未来发展趋势、争取客户的手段等;客户产品分析(Product)包括产品设计、关联性、供应链等;客户促销分析(Promotion)包括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的管理。

f、领导级决策支持

该模块应该能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需求,根据决策问题的性质利用决策模型库和知识库提供相应的经营决策功能,包括:企业外部环境研究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确定经营目标、方针和策略、制定及以上的经营计划、目标、方针的分解与考核等决策 系统并能以图表,复杂、自定义报表等多种方式提供直观、形象的辅助决策信息。

3)除上述功能模块外,还需支持以下技术需求:

a、模型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它包括模型库的组织结构、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库语言等方面的设计和实现。

b、部件接口:各部件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接口完成的,部件接口包括:对数据部件的数据存取;对模型部件的模型调用和运行;对知识部件的知识推理。

c、系统综合集成:根据实际决策问题的要求,通过集成语言完成对各部件的有机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f)确定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所有需求,工作组结合原有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需求:

人才保障方面,公司将根据两化融合策划中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输出结果,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岗位职能设计,明确岗位技能要求,为两化融合相关工作岗位配置适合的员工。并采取重新培训老员工,招聘新员工,对聘用人员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方面进行能力判断和选择,并组织相关培训以满足从事两化融合岗位的能力要求,必要时,根据公司业务需求,聘用外部专家顾问、技术专才等专业人员。

资金投入方面,根据公司《资金使用统筹和监管制度》,建立两化融合资金的专项预算科目,加大两化融合资金的投入,合理安排两化融合资金的使用,并对两化融合资金的使用过程实施全程监管。

设备设施方面,公司将根据两化融合的目标及公司设备设施现状进行全面评 价,拟在此基础上维护和升级一部分设备设施,同时,新购、新建一批计算机、服务器、公司局域网络设施及机电一体化等加工设备,在新购、新建设备设施前,将由相关部门对新购、新建设备设施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出评估意见,严格按照《设备或软件采购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采购,同时,相应设备使用部门完善信息化手段和方法,加强设备设施的动态跟踪和评估检查,实现设备设施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资源方面,原有的MRPII及CAD等原有信息,经过整理、归类,将其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导入到新的信息系统中,加大信息资源的采集力度,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信息资源进行全公司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建立统一的公司编码制度,统一的数据库平台,统一管理数据,加大对公司网络的升级改造,提高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水平。

信息安全方面,加强信息安全的培训,通过硬件防火墙、网络防病毒软件、计算机客户端的严格控制,相关的计算机管理制度,保证公司整体网络及软件系统的安全。

g)两化融合实施框架

工作组通过对上述所有需求的汇总、分析,整理后制定了两个新型能力快速研发设计能力与敏捷制造生产能力的实施框架,如下:

项目职责分工:(具体分组见本方案“

三、策划的组织体系”)综合协调组在领导组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总体规划并解决ERP系统与PDM系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公司协调的工作;负责组织各种专题会议和资料的录入工作;负责定期的汇报工作;负责项目的总体进度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的验收工作。

技术组在常务副组长(技术)领导下,负责PDM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并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以及总体进度实施情况汇总、整理后汇报到综合协调组。

信息化组在常务副组长(信息化)领导下,负责ERP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并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以及总体进度实施情况汇总、整理后汇报到综合协调组。

其他各组负责协助技术组与信息化组解决PDM系统与ERP系统实施过程中遇 到相关工作。

项目的实施方法:

PDM系统与ERP系统的实施均采用合作开发、分步实施的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功能培训和介绍(分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用企业数据在原型软件中进行模拟测试→请软件公司系统分析员对企业业务需求进行调研→同企业共同制定实施的各方案→企业评审方案→设计出相应的软件→提出二次开发方案→企业评审方案→分系统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分步骤实施→上线运行→完善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完成有关模块或系统的集成→可靠性运行一定时间→组织验收。

整个过程实际上一个PDCA循环的过程,目的就是要充分结合企业的需求,在软件功能上和实际中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整个平衡性还得不失去先进性。

项目的实施进度:

PDM系统与ERP系统均采取以下六大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分析与规范。确定综合性的需求分析,确定项目范围和系统规范。时间为3个月。

第二阶段:项目计划和管理。项目管理者应是供应商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一角色可由专业咨询公司经验丰富的顾问人员担任。另外,还需任命一名来自企业的系统管理员,作为内部系统专家。除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外,本阶段还包括组建和培训项目工作组。时间为1个月。

第三阶段:系统配置与定制。重新配置和定制PDM/ERP系统,以适应企业的具体商业需求。伴随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员工能尽量自己解决技术问题。同时,所有新的软硬件都应在本阶段安装好。时间为3个月。

第四阶段:原型、兼容测试和系统重复运行。企业员工将在此阶段熟悉安装程序和所安装系统的方方面面,同时,对系统进行的所有必要修改也在此阶段完成。数据转换这一关键任务也属于这一阶段。供应商的实施专家和企业的IT人员之间将进行大量的沟通。时间为5个月。

第五阶段:主导系统和质量保证测试。此阶段包括大量的培训,培训者“应负责培训所有的终端用户和管理层如何使用新系统。不过,为了让这一方法有效,”培训者"必须接受由软件供应商或咨询顾问进行的培训,成为新系统专家。主导 系统应该是一个可重复运行的系统完美原型。开始应同小型的用户全体合作,对新系统进行测试。这些质量保险测试应作成文档,提供给项目工作组管理人。时间为1个月。

第六阶段:最后实施和推广。准备好一份实施指南,简单列出实施前或实施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每一项任务。本阶段还包括对所有用户的正规培训。确定一系列的预期效果后,通常必须通过正规的培训来达到预期目的。必须认识到使用新系统的即时和明显的好处。培训必须以计划阶段确定的需要为基础。一个执行良好的培训计划决定着成败。时间为1个月。

第七阶段:持续支持。应配备全职的内部系统管理员。为积累专业技能,系统管理员应从计划阶段就开始接触PDM/ERP系统。因为软件系统的技术支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所以务必让供应商提供综合性的支持计划,以进一步支持内部工作组。无时间限制,应时刻保持。

审核:薛文晖 编制:石仲哲

2014年11月6日

第四篇:煤炭行业“两化融合”模型的研究现状

煤炭行业“两化融合”模型的研究现状

前言:最近几年,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经历较大转折。我国煤炭供给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各地煤矿企业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加电煤的生产供给,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出了巨大挑战。信息化作为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和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地位更加凸显。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对于提高煤炭行业对实施两化融合的理论认识,增厚煤炭企业信息化改革的理论功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煤炭 两化融合 模型

1. “两化融合”概念的推出

目前,我国工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代表的人类两次重大发展方式正在交替。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是在这样一个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所做出的重大决策。“两化融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既不同于西方国家高度工业化后的信息化改革,也不同于企业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将工业化进程和信息化进程融合在一起。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工业化尚不发达的国家,“两化融合”的研究更显重要,它不仅要求工业实现信息化,还要将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进行,“两化融合”的道路是没有前例的。

总体来看,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从离散化的单项应用阶段,发展到对各业务环节全面覆盖的深入应用阶段,并逐步向实现“两化”融合、效益整体提升的综合集成应用阶段过渡。

2. “两化融合”模型研究现状

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认为,“两化融合”就是说:一是信息技术在各业务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入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信息化与研发设计融合,成为提升工业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和工业装备、生产过程相融合,促进了工业的精益化生产;信息化与经营管理融合,企业运营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电子商务与采购和营销体系创新融合,提高了市场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二是覆盖全价值链的综合集成成为实现“两化”融合效益突破性提升的关键。三是信息化在促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逐步推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信息技术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北京大学金江军博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两化融合”的层次模型、需求供给模型、动力机制模型、生产要素替代模型、两化融合实现模式、梯度模型、成熟度模型、评估指标体系等,比较客观的建立了两化融合的体系结构。但是,金江军博士的“两化融合”侧重于制造业部门,对于挖掘矿产行业则论证不足。针对煤炭行业,仍需要将其模型扩展再延伸。

2.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层次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信息化不只是与某个门类工业融合,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还体现在管理、产业层面。

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生产和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管控一体化。分类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分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

第一,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生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第二,产品融合是指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增加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之后就变成了信息家电,普通玩具增加电子遥控技术之后就成了遥控玩具,产品价格比原来有大幅提高。第三,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手工台账,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进销存管理等企业管理效率;通过网上订购系统,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订单;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效率;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第四,产业衍生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新型服务业,如教育培训业、IT咨询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信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2.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需求供给模型

一方面,工业发展对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信息化为工业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2.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动力来自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政府引导。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前提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并迅速发展。与其他技术相比,信息技术的创新周期非常短,如计算机芯片的摩尔定律。另一方面,工业界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对信息技术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从而把信息技术不断引入到工业领域。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除了市场机制,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2.4 生产要素替代模型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资源、能源、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信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程度,可以反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

2.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模式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企业-产业互动模式。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所属行业的信息化之间往往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企业-产业互动模式是指企业信息化受制于该企业所属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同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产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不同,产出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显示不同产业在吸收信息技术上存在行业差异。IT密集型行业有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信息化的网络外部性使这些行业中的企业竞相投资信息化,成为信息化的领

先行业。

第二,挑战-应对模式。挑战-应对模式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制约因素,或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企业为了打破这种制约、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开展信息化建设。挑战-反应模式是一种企业自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比较强。挑战-反应模式也是中国企业最为常见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当企业产能达到一定规模时候,传统手工方式就会遇到瓶颈,这时候企业意识到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来突破这个瓶颈。例如,广州本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年产1.8万辆发展到5万辆,开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广州市珠江啤酒集团公司当1985年年产5万吨发展到1998年年产40万吨,如不采用信息化手段就感到明显的制约。信息化为产能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三,雁行模式。企业信息化导致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在行业内在技术或管理方面领先,使其成为同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榜样,从而带动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各个企业信息化的起步时间、投资规模、团队实力等不同,不同企业之间形成了序列化的信息化差距,犹如大雁飞行形状。雁行模式可以分为企业内雁行模式、行业内雁行模式、行业间雁行模式、区域间雁行模式四种。企业内雁行模式是指在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分支机构之间形成序列化的信息化差距,如海尔集团首先在冰箱本部实施MRPII,然后逐步将MRPII推广到其他三个大事业本部。行业内雁行模式是指在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序列化的信息化差距,信息化先进企业带动信息化落后企业。行业间雁行模式是指在不同行业之间形成序列化的信息化差距,信息化水平高的行业带动信息化水平低的行业。区域间雁行模式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形成序列化的信息化差距,行业或企业信息化水平高的地区带动行业或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地区。

第四,区域集群模式。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地为其辖区内企业创造信息化建设的各种有利条件,或者在某个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内企业之间相互影响,使某个区域的企业信息化或行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地区面临产业升级等问题,该区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共同推动着该区域信息化发展。

第五,政府主导模式。早期的企业信息化,往往都是政府主导的,如甩图板、甩帐表等。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往往由政府出资从国外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沈阳某机床厂就借助政府财政拨款引入德国工程师协会提供的INTEPS软件实施MRP,并将之发展为MRPII管理系统。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辖区内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出资采购一些软件免费发给企业使用。由于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这种做法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2.6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梯度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该逐级推进,梯度展开。即信息化先要与工业融合,其次与直接为工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再与其他与工业相关性不大的产业融合第一圈是工业,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这是最核心、直接相关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轻纺行业、钢铁行业、医药行业、石化行业等,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生机。第二圈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一般认为,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包括物流、研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贸易、咨询、广告等相关服务。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是次核心、非直接相关的方面。第三圈是其他产业,这些产业与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工业本身关系不大,如农业、非生产性服务业。圈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所需要的宏观环境,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有利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梯度与产业的IT密集度有关。一般来说,IT密集度越大的产业,在圈层中越靠里。IT密集度越大,意味着这个产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高,越容易融合,越需要融合。IT密集度较大的产业有装备制造业、电力行业、石化行业、医药行业、物流业等。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后期进入信息化建设阶段的,而中国是在工业化中期进入信息化建设阶段的。这中间虽然存在一个时间差,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发达国家和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发达国家比中国先行了一步。在中国,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为了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因此,信息化要着重与工业化的核心——工业的融合,即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其次,才是要推动信息化与为工业化服务或起支撑作用的产业融合。

2.7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熟度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划分为初始级、基本级、适应级、成熟级、优化级五个阶段。在初始级阶段,信息技术开始导入,处于尝试和起步阶段,能够提供初始的支持,尚未表现出明显的IT绩效。在基本级阶段,信息技术正式导入,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功能实现或技术应用不够完善。在适应级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趋于全面,能够满足现状需求,业务支持能力较强,表现出一定的IT绩效。在成熟级阶段,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形成完善的信息化体系,规划、建设、管理、维护较为规范,IT绩效较明显。在优化级阶段,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相结合,IT绩效非常明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评估思路如下:对某地区的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抽样调查,按某类行业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例确定该行业的企业抽样率,样本数量一般为工业企业总数的千分之五或百分之一。建立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发放,对回收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确定该地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熟度。

3. 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思考

煤炭行业正面临大集团兼并重组。相对于过去煤矿企业“散、乱、差”的生产环境,大集团生产更能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煤炭行业的信息化以山西为例,山西省已完成“煤炭信息网络及企业上网工程”,覆盖全省各地市煤炭管理部门及国有重点煤业集团、地方重点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网络平台。并建成了全省煤矿地理信息系统,为抢险救援提供了地面交通图、井下坑道布置和分布走向图。此外,山西省还建成了煤矿瓦斯监测监控信息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包括全省范围内国有重点、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在内的高瓦斯和按高瓦斯管理的800多座煤矿的监测监控信息系统和各级煤炭安全管理部门的网络平台建设及软件开发。瓦斯监测监控网络系统以 Internet 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网站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由Web地图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远程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局域网浏览器客户端等组成,具有单矿、多矿定位监测、数字滚动监测、自动报警、智能数据汇总、分类查询等功能,可在采

掘图上直接显示传感器及控制设备位置,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及设备状态,实现对煤矿工作站的安全管理。系统采用TCP/IP 协议、FTP或HTTP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远程数据通信的速度。数据校验和多路数据通信的并行处理,使全网近百个监测中心、几千个煤矿数据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无缝链接。

但从总体上讲,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依然较低。成熟的信息化应用仅分布在少数大型煤业集团,对大多数煤矿企业来讲,煤炭信息化应用有限。在管理方面,大多数煤矿仍处于人工统计汇总的阶段,加上机构不断地调整、职能不断地变换、工作人员不能相对稳定,企业的统计不全或断档,致使统计汇总口径不

一、数据不全、信息滞后。在安全生产方面,大多数煤矿缺乏必要的安全信息设备,井下数据采集、井上作业调度等环节均靠人工处理。这就大大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综合调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导火索。

“两化融合”作为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发展新模式,既不同于西方国家高度工业化后的信息化改革,也不同于企业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将工业化进程和信息化进程融合在一起。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工业化尚不发达的国家,“两化融合”的研究更显重要,它不仅要求工业实现信息化,还要将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进行,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道路是没有前例的。

参考文献:

[1] 郭世民.山西煤炭信息化建设与前景[J].山西煤炭,2005,(01).[2] 吴青松.浅析煤炭信息化建设[J].陕西煤炭,2007,(04).[3] 李京生.谈山西煤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方向[J].煤炭企业管理,2005,(10).[4] 煤炭信息化围绕生产安全展开[J].每周电脑报,2008,(16).[5] 崔柳,李真.论煤炭企业的信息化[J].煤矿开采,2005,(04).[6] 改传统 重安全 强管理——煤炭信息化“十五”安全生产为主[J].每周电脑报,2001,(25).[7] 郭建忠.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电信技术,2005,(04).[8] 李大恕.煤炭信息化副部长担纲[J].每周电脑报,2000,(04).[9] 李月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障碍与对策[J].煤炭企业管理,2005,(06).[10] 舒伟,王艳洁.基于价值链的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11)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

学院(中心、所):管理学院专业名称:情报学课程名称:信息政策与法律论文题目:“两化融合”模型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授课教师(职称):相丽玲(教授)

研 究 生 姓名:周兴璞年级:2009级学号:200923803009成绩: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1年 3月 2日

第五篇:关于开展契约化管理优秀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契约化管理优秀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充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系统总结我矿全面推行契约化管理以来各单位先进的做法和经验,深入研究探索创新管理的思路和对策,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契约化管理优秀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西山煤电函[2018]53号)文件要求,矿决定组织开展契约化管理优秀论文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一)矿属各单位(含多经、后勤)

(二)矿全体干部职工

二、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选题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契约化管理实际。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谐稳定、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总结思路、措施、成果;从转岗分流、转型项目、创新创效、三项制度改革等重点任务推进方面总结方法、经验、成效。

(二)论文规范

1、紧扣主题,观点鲜明;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说理有力;语言精练,事实准确。

2、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可配插图及图表,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三)论文格式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论文标题:黑体小二号,居中;作者及工作单位:楷体小三号,在标题下方居中。

2、作者简介(附文后):姓名、所在单位、Email、联系电话。

三、评选奖励

(一)组织评审

为了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矿将成立以企管办、党政办、宣传部、纪委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评审组,评审组办公室设在企管办,负责组织评审组人员根据论文的书写质量评出相应奖项。

(二)奖项设置及奖励标准

1、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0名,矿将给予适度奖励,择优推送集团公司。

2、优秀组织奖

给予论文报送数量多、质量好的3个单位优秀组织奖,给予单位负责人适度奖励。

(三)获得集团公司奖项的论文,在集团公司奖励的同时,矿将再给予对等奖励。

四、相关要求

(一)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单位党政正职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报送论文进行审核把关。论文要注重质量,不可写成汇报材料。

(二)论文可以单位或个人名义撰写。多经处、后勤服务中心、机电科、运输科至少提交3篇论文,通风科、抽采区、外运区、安装区至少提交2篇论文,其它矿属生产线科级建制单位或部门至少提交1篇论文。

(三)各单位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将纳入矿经营业绩绩效考核中,不按要求组织书写、报送或对活动敷衍塞责的单位,矿将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对单位党政正职给予300元-500元的罚款,在7月份科(队)级干部经营业绩考核中兑现。

(四)论文于7月1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企管办,征集邮箱277269979@qq.com.联系人:晏志国

联系电话:636334

下载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2012年度煤炭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和两化融合经典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目标 为了确保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并确保贯标不走形式,落到实处,实质性支撑两化融合创新工作的成效,需......

    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

    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 作者:xxxx 单位:xxxxx 摘要: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

    关于开展社会工作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社会工作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市(区)民政局、局属各单位: 为总结社会工作实务经验,提升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

    两化融合项目验收报告编制大纲

    附件: 两化融合项目验收报告编制大纲1、工作总结报告 1.1 企业基本情况 1.2项目实施情况(含组织领导及技术队伍情况) 1.3 项目应用情况、效益情况及市场前景(包括增产增收、节能降......

    中煤信息〔2015〕180号 转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和推广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的通知

    中 国 中 煤 能 源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中煤信息〔2015〕180号文件 转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和推广煤炭行业 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的通知 各单位: 现将《中国煤炭工业......

    企业“两化融合”典型案例考前复习

    企业“两化融合”典型案例考前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主体有:信息技术制造、信息内容生产和( B ) A、信息咨询 C、信息检索 2、最初......

    墙改办信息化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探讨

    墙改办信息化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探讨 一、研究背景 2011年11月15日,发改环资〔2011〕2437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十......

    关于请。。市2012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通知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申报??市2012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示范企业的通知 各县(市、区)经信局、经开区经发局,各有关企业: 为加快推进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和支持以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