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衡量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指标[小编推荐]
衡量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经济指标
经济发展:经济指标是金融及经济的数据的片断, 由政府或私人机构的各种各样的代理处出版的.这些统计是定期告知公众, 因此, 在金融市场,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依赖这些数据.当许多投资对这种共享的信息的待机反应时, 经济指标通常对产生交易及价格变动有很大的潜在力。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在经济上领先的掌握程序会带来更大的方便去分析, 然后在充分了解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下交易, 几个简单的规则都是指有必要地根据这些数据来跟踪组织及做出交易决定。主要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的经济,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
3)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采购经理指数耐用品的订单时量度国内厂家对立即或将来要送货的货品所接的订单数。一件耐用品定义为该商品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超过3年),而在期间对它的服务也持续。就业成本指数(ECI)它是一个适时的指标,关于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模式以及会因正常季节变动,节假日,交易日不同而调整。零售包括耐用和非耐用品商品销售,及服务及难免发生的加在商品的费用税收,但不包括负担在消费者身上的销售税。8)新建房屋报告-新建房屋报告量度每月与居住有关为单位的新建房屋的数目。一个建筑的开始是指开挖地基的开始。同时主要由居住房屋建造组成,住宅房是对利率变动而作出反应的第一要素。对开始/接受利率变化的反应,若以图形来表示利率的话,可能是接近谷底的谷峰。要分析,关注前个月的价格变动百分比,报告会在大约下月中公布。
经济稳定,有四个前提条件,分别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
下面分别介绍宏观经济这四个前提条件及其如何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可以说,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前三个,是国内宏观经济所追求的目标。第四个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二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失业意味着稀缺资
源的浪费或闲置,从而使经济总产出下降,社会总福利受损。因此,失业的成本是巨大的,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它包括:一是维持一个高经济增长率;二是培育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目标是一致的。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是增长率越高越好。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一方面要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尤其是对于经济已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要付出代价,如造成环境污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等。因此,经济增长就是实现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符的适度增长率。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价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价格指数又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deflator)三种。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所谓低,就是通货膨胀率在1—3%之间,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具体分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静态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年的年末,国际收支不存在顺差也不存在逆差;动态平衡,不强调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而是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的计划期为平衡周期,保持计划期内的国际收支均衡。自主平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即基于商业动机,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实现的收支平衡;被动平衡,是指通过补偿性交易即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采取调节性交易而达到的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不是消极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同时由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斥作用。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难选择。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紧缩财政和货币,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又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已难以避免的。再如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这里的国内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际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
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第二篇:CFA考试人数——衡量金融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指标
CFA考试人数——衡量金融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指标
2014年6月全球各地共有近15万考生参加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资格考试,而每年CFA考试人数的多少也成为了衡量金融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什么呢?金程CFA小编带你去一探究竟:
根据考试主办单位CFA协会的数据,中国内地CFA报名人数,共有25000多人,居全球首位,相当于全球考生总数的大约17%。其中许多人想在金融服务业找一份好工作,例如年薪至少10万美元左右的大型投行研究分析师;也有人或许希望可以找到级别更高的职位,例如年薪达到百万的财务总监。
因此CFA考生人数也是衡量金融就业市场是否健康的指标。当金融就业市况不佳,CFA考生人数就会增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是如此。
当时许多金融业员工失业,因此他们决定投身金融分析师行列,有些人则去攻读MBA学位。猎头公司或许会纠结于CFA和MBA哪个更重要。可近几年雇主的总体印象是,持MBA学位的人士或许已经太多太滥。
本文出处: 转载请注明
更多CFA资料免费下载 >>
学金融,找金程!力做您可信赖的财经培训专家!
1-1
专业来自百分百的投入
第三篇:衡量商业计划书质量的几个主要指标
衡量商业计划书质量的几个主要指标
商业计划书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项目发起方自己明确项目运作模式与经营计划;其二用于引资。因此,项目商业计划书的质量标准也要围绕有效实现这两个目标来衡量。58计划网商业计划书代写58jihua.com/小编认为在写计划书时要至少应注意如下几点:
(1)产品与服务介绍清晰准确;
(2)商业模式清晰
(3)目标市场分析清楚
(4)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效
(5)团队组合具有能实现计划书所称之目标的能力与要素
(6)资金运用合理,现金流分析令投资人信服
(7)项目估值合乎行业规矩,私募出价公允,要为投资人安排合理的退出渠道
(8)项目风险分析详细,风险规避措施合理有效
(9)文字处理精要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少,包装简洁大方,体现认真之精神
以上是根据我们长期在投资领域的经验所提炼的九点,可能不是很全,或有偏颇,希望与大家交流。
商业计划书代写
第四篇:国家科技发展指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时,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求目标:
——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
2.2%。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2010年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比例为1.75%,2015年目标2.2%。
——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产业技术创新明显加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8000 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2010年实际比重为13%,2015年目标18%。
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即扣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技术发展或工艺改进,还包括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该指标是衡量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该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的测算结果。
对外技术依存度:有两种等价的测算方法。第一种方法直接测度技术引进经费与研究开发经费支出之比,即技术依存度= 技术引进经费 / R&D经费支出。第二种方法用技术引进经费占总的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来表示技术依存度,公式表达为技术依存度 =技术引进经费 /(技术引进经费 + R&D经费支出)。
第五篇:评定与评定指标
安全社区评定与评定指标
一、如何成为全国安全社区
二、安全社区评定的实施
三、安全社区证后管理
四、安全社区评定指标解读
一、如何成为全国安全社区
(一)申请评定的基本条件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项目两年以上;
有效地预防、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连续两年控制在当地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
(二)安全社区申请程序
1、申请:符合基本条件的社区按要求提供
《全国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
《安全社区工作报告》
2、促进中心收到申请材料后于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社区完成材料初审。
文件初审内容: A是否满足两个基本条件;B上级单位是否审核并推荐;C是否描述了依据标准所进行的工作,有无缺项; D文件的完整性如何; E文章的逻辑性如何。
注意:初审不质疑材料的真实性
3、材料初审合格的社区,由促进中心办公室组织专家组依据《安全社区评定指标》进行现场评定,提出推荐与否的意见。
4、促进中心办公室根据材料初审和现场评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5、召开综合审定委员会,研究确定是否授予称号。
6、通过者上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并公告。
7、发放“全国安全社区”牌匾和证书。
二、安全社区评定的实施 准备工作:
组建评定组, 指定评定组长;
编制评定计划
编制评定工作文件 现场评定:
首次会议
现场考察
末次会议
1、组建评定组: 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安全/健康知识;安全社区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评定程序和方法 客观、公正;灵活、务实;坚持原则;廉洁;敬业
沟通能力;判断能力;文字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准备评定工作文件: 评定计划;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表;现场评定检查表;安全社区评定指标;
3、实施评定 首次会议 现场评定 末次会议 评定报告
首次会议(用时1小时内)双方介绍人员
介绍评定目的、准则和要求 明确评定计划,介绍评定方法 社区简要介绍安全社区工作情况 选择考察现场 明确陪同人员
现场评定方法
(1)听取现场部门或场所的情况介绍;
(2)查阅安全社区建设档案,重点为事故伤害发生情况、安全计划、安全促进活动方案和实施效果;
(3)现场人员访谈;
(4)随机抽样验证现场安全管理、安全促进项目情况及安全绩效。现场考察方式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 正向考察和逆向考察的方式; 以风险因素为主线的考察;
按部门或工作组考察或按要素考察。
末次会议(用时半小时)
评定组介绍评定过程;
评价社区建设安全社区的成绩和不足;
申明抽样的局限性;
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社区代表发言。
安全社区评定指标
共设有12个一级评定指标,50个二级评定指标。每项二级指标满分3分,共分此项内容有否、有无证据、效果三部分。
每一部分的赋分:
A:该部分符合要求程度较好,赋满分;
B:该部分存在部分缺陷,但不影响整体效果,赋70%分; C:该部分存在较大缺陷,赋30%分; D:该部分空白或作假,赋0分;
安全社区评分标准
(一)总分100分(含100分)及以上,且各项二级指标均不为0分的,该次评定通过;
(二)总分75分(含75分)以上100分以下,且各二级指标均不为0分的,可申请在要求的时间内整改而延续该次评定;
(三)总分低于75分,或某二级指标为0分的,该次评定不通过。
现场评定报告
被评定方基本情况
评定过程、方法
被评定方安全社区创建情况概述
特点与问题
被评定方总体情况评价
专家组意见
三、安全社区证后管理
1、证书有效期5年,期满三个月前申请复评。过期未经复评者称号自动作废;
2、已获命名的社区每年1月30日前须向促进中心提交报告;连续两年未交者撤消称号并公告;
3、发生重大事故或影响恶劣事件者吊销证书并公告;
4、促进中心不定期随机抽检。复
评
复评的时机 — 复评一般不超过5年,并在有效期限终止前6个月进行 复评的规模 — 复评人日数一般比初次评定略少 复评的方法 — 与初次评定方法相同
四、安全社区评定指标
(一)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
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
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若干个安全促进项目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3.建立健全了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安全促进项目组的工作制度并规定其职责。4.制定了长期和的安全社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5.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二)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6.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
7.建立了相关安全信息收集、交流、沟通、传递和反馈渠道,保持社区内纵向各层级和横向各部门以及国内安全社区网络的沟通积极、顺畅。
8.有持续参与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活动有效果。9.组织社区成员以不同形式广泛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
(三)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10.选择并运用适用的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
11.辨识的风险符合社区实际情况。事故与伤害资料数据真实,能够反映其发生的频次和原因。
12.分析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
13.建立了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单位的安全专项台帐,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
(四)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14.根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制定了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应有明确的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目标。
15.制定了覆盖不同人群、环境和设施的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进行的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计划,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计划。
(五)安全促进项目
16.依据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和安全促进计划,策划并确定安全促进项目。
17.安全促进项目的策划要针对社区存在的特定问题,有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项目结构完整。
18.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会治安、居家等主要方面。工作场 所安全应关注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
19.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相关人群或场所,覆盖面不少于50%。
20.安全促进项目组能够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组织或实施各项安全促进项目。
21.能够体现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单位的参与情况,证明已多渠道整合了各类资源。
22.安全促进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并能够提供相应对比数据或客观证据,并用于持续改进。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
23.吸纳和整合能够满足社区需要的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的设施和资源,包括社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24.有符合社区制定的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的宣传教育与培训计划以及相关管理要求。25.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社区成员适用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实施效果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与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26.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各安全促进项目组的骨干参加了安全社区标准和建设方法的培训。
27.建立并充分运用传播安全知识的渠道和载体。
28.依据相关要求组织或监督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职业健康教育。
(七)应急预案和响应
29.针对社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措施。注:考核最小单位为街、镇
30.按标准、要求或预案规定配备了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
31.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的应急队伍,有组织、调动和训练的制度体系,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处置。
32.有针对性的组织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及必要的应急演练,社区成员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八)监测与监督
33.有社区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并有效实施安全工作的监测与监督方法
34.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定期、不定期、专项及综合安全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检查范围覆盖社区内所有场所、设施和环境尤其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
35.事故与伤害数据的监测结果能够按要求如实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相关安全促进项目组。
(九)事故与伤害记录
36.建立了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能够将社区各类伤害尤其是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进行记录。
37.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规范了记录的种类、格式、内容和填写要求,记录内容真实、完整,信息全面。
38.有事故与伤害记录的管理制度。五年内的事故与伤害记录保存完好,具有可追溯性且便于查阅。注:初次评定的社区提供自启动安全社区建设以来的记录
39.指定专门工作组或专人负责各类伤害记录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相关安全促进项目组。
40.伤害记录(包括人群伤害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绩效分析、预防与纠正措施及策划安全促进项目等方面。
(十)安全社区创建档案
41.建立了适用的、符合社区工作惯例的、不同形式的、包含了安全社区建设主要工作和信息的档案。
42.制定了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的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的使用、发放、保存和处置要求。43.安全社区档案的保存、管理符合社区实际情况,满足各单位和部门工作需要。
(十一)预防与纠正措施
44.对社区各类风险识别和信息交流、各类安全监测与监督以及社区安全绩效评审或评估工作中发现或反映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有验证。
45.认真调查分析社区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46.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和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能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
(十二)评审与持续改进
47.有计划、目标、项目与措施、效果评审的制度与方法。
48.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社区建设整体工作的评审。对重点安全促进项目进行了计划、过程和效果评审)。
49.评审结果能够反映安全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并用于指导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
50.根据随机抽查结果,大多数社区成员对社区总体安全状况表示满意,对实施的重点安全促进项目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