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工考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通知
关于加强工考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级相关部门、直属机构组织人事处: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西安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核工作,西安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工考办”)拟于2014年5月10日以前全面完成全市工考基础数据库的采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请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级相关部门、直属机构组织人事处(以下简称“各单位”)按照《西安市机关事业单位名录及隶属关系信息表》(附件1,以下简称“隶属关系信息表”)和《西安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基础信息采集表》(附件2,以下简称“信息采集表”)的要求,尽快完成原有基础数据库的更新和完善,增员和减员的截止日期均为2014年3月31日。
2、以上两种表格均要求以电子表格形式报送,各单位和区县基层单位或所属事业单位的名称均要求填写全称(与单位公章保持一致)。
3、根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安排,市工考办将于今年6月开通本年度工考网上报名系统,为保证全市工考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单位《隶属关系信息表》和《信息采集表》的报送时间安排如下:市级各主管部门及各开发区的报送截止时间为4月19日;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的报送截止时间为4月25日;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周至县、户县、高陵县、蓝田县的报送截止时间为5月10日。
4、对逾期未报送的单位,市工考办将视同为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空员单位。
5、从2015年起,各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基础数据库的更新工作均要求于每年3月底以前完成,并将变更的有关书面材料报送市工考办,今后市工考办不再另行通知数据库的更新工作,各单位要自觉按要求及时完成,避免因未及时更新和完善数据库造成延误、漏报工人参加考核的情况发生。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核工作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工勤技能人员的切身利益和技术水平的发挥,请各单位务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基础信息的审核工作,做到不重报、不漏报、不错报、不延误,确保各项基础数据的准确无误和及时报送。对在全市工考基础数据库的采集工作中出现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联系人:张黎、王兰 电子邮箱:kszxgkb@126.com 办公电话:88360322 办公地址:南二环西段老三届世纪星大厦12层AB座
西安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
附件:
1、《西安市机关事业单位名录及隶属关系信息表》
2、《西安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基础信息采集表》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审计资源共享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各审计组(基层审计机关一个科室一般即为一个审计组,为论述方便,下面均称审计组)的业务开展基本处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状态,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审计资源的共享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机关整体工作水平。
一、审计资源共享性差的主要表现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未能发挥龙头作
用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可以说是所有审计项目的“龙头”,尤其是在审计过程中采集的预算外财政专户数据库、国库支付中心数据库,经过整理、筛选之后,可能为其他审计项目提供审计思路或审计数据(传统审计方式也基本如此),如预算外财政专户数据库包括清雪费、城市居民卫生费、学杂费等各项收费记录和往来资金结算票据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出售记录,可能是其他审计项目所需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未能较好为其他审计项目提供必要资料。
(二)对违法违规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不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各审计组对同一性质违法违规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处罚,有时并不统一。此外,也经常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对同一类被审计单位的同一种行为,有的审计组认定为违法违规问题,而有的审计组没有当作违法违规问题。
(三)财经审计法规未能有效共享
很多基层审计机关未能实现财经审计法规的统一电子化管理,而是以审计人员个体为单位,自己管理曾经查阅和积累的财经审计法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由于学习不够、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原因,在财经审计法规未统一管理的情形下,有的审计人员仍在使用废止的文件却毫不知情。
(四)各审计组之间未能互相提供疑点和线索
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一般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同类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经济业务也存在着可比性,但在各审计组之间未能互相提供疑点、线索和可以互相借鉴的基础信息,致使很多隐蔽的违法违规问题未能发现,或者是明知被审计单位有某种违法违规问题,但因证据不足而无法查处。目前,个别审计人员比较注重审计线索的收集,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仅属于个人自发性的活动,未能形成审计机关内部整体效应。
(五)各审计组之间未能充分交流审计经验
经过多年的实践,每名审计人员都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审计技巧和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审计组之间未能充分交流审计经验,使审计机关的整体审计质量受到影响。尤其是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出于培养审计干部和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而实行轮岗,常有不同的审计组先后审计同一类别的被审计单位,有时候审计机关也同时派出多个审计组开展某一类审计对象的审计,对同类被审计单位如医院、学校、街道办事处等,很多审计方式和技巧是通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充分交流审计经验更为重要。
二、建设基础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一)是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的需要
审计管理水平低是制约基层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审计与国际现代审计的主要差距所在。创新审计管理机制,强化审计管理,首先就是要坚持“一盘棋”工作思路,对审计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
(二)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共享,整合审计资源,能够促进多出精品项目,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需要
审计机关是执法部门,若法律法规运用不准确,势必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另外,会计核算中心或国库支付中心成立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违法违规问题更加隐蔽,“就账目查账目”的审计方法所形成的审计报告,有时不能全面揭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貌,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风险。
(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
审计工作专业性强,内容复杂,各阶段的审计工作量都比较大,而审计资源共享可以减少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五)是培养年轻审计干部的需要
内容丰富的审计资源数据库,对青年审计干部来说是重要的教科书,有利于提高年轻审计干部的业务水平,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三、应建设哪几个审计资源数据库
基层审计机关应按照《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要求,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下,挖掘审计业务需求,建设好以下几个基础性的审计资源数据库,为审计业务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一)财经审计法规数据库
现有法律法规查询软件尽管提供了数以万计的记录,但过于庞杂和兼顾通用,多数并不适合审计机关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软件更新的效率有时也难尽人意,因此,根据工作实际建立一个“小而精”的财经审计法规数据库很有必要。
(二)违法违规问题定性和处理
处罚依据数据库
违法违规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保证定性和处理处罚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同时也方便审计人员查询,减少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量。
(三)审计线索数据库
审计线索数据库的建设,使各审计组互相利用彼此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线索和其他有借鉴价值的基础信息,形成线索联动机制的整体效应,可以为查处“小金库”和其他不易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开辟一条便捷的通道。
(四)被审计单位数据库
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应列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执行会计制度类别、银行账户建立情况、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下属单位、业务流程、收费情况、以前审计情况和发现的问题,方便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时参考使用,在编制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和方法时参考使用。
(五)审计经验数据库
该数据库主要管理审计方法和技巧,如某类被审计单位适用哪些特殊审计方法,需要重点审计哪些资料,常见哪些问题。通过审计经验的交流,共享审计智慧,提升审计机关整体工作水平。
(六)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资料数据库
该数据库主要根据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采集的国库支付中心数据库、预算财政专户数据库(一般含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非税收入记录和各种票据出售记录)生成,在全年项目开展过程中,可根据被审计单位随时筛选相关的数据,并应用在当前开展的审计项目中。
四、如何建设好审计资源数据库
(一)全员参与审计资源积累
所有审计人员应破除“私”心,要认识到共享资源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行为,是提高审计机关整体工作水平的大事,将自己掌握的审计资源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到审计资源数据库建设中来。
(二)指定专人管理,及时更新
审计机关应指定专人管理上述几个基础数据库,根据各审计组上报的财经审计法规、违法违规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审计线索、被审计单位资料、审计方式和技巧等数据,及时动态地维护审计资源数据库,并将更新后的数据库下发给各科室,供其在审计中查阅、使用。
(三)纳入考核范围,确保数据质量。
审计机关应将审计资源数据库建设情况纳入单位考核中,采取奖惩结合的方式,督促和鼓励审计干部积极上报审计基础资源数据库所需信息,积累数据资产,使数据库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
(四)开发具有较好检索功能的管理系统
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外托或自行开发具有多种检索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来管理数据库,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快捷、方便地检索几个审计资源数据库中的信息并加以应用。visual foxpro、access都是比较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带有较好的程序开发功能,基层审计机关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骨干人员的特长,应用这些相对简单的小型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一个适合本单位使用的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好数据结构,并精心构思多种适用的检索方式。
(五)充分利用oa和ao现有资源
基层审计机关在建设几个审计资源数据库时,应注意利用oa和ao的现有资源,如审计单位资料、财经审计法规和违法违规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等。
第三篇:数据库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一: 名称 创建数据库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及相关操作,并且创建一个包含五个表的数据库STUD:系别代码表 表名dep,教师表 表名teacher,学生表 表名stud,课程表 表名course,选课表 表名sc。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主要是“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类型1(not)null,列名2 类型2(not)null,……,primary key(列名));”语句的应用,来实现表的建立。同时还可能用到 “drop table 表名”,“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列名”等语句。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编程环境: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六、实验步骤:
具体步骤见实验指导书。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create table COURSE(CID VARCHAR(8)not null,CNAME VARCHAR(30)not null,CID_PRE VARCHAR(8),CREDITS NUMERIC(3,1)not null,primary key(CID));
create table DEP(DEPID VARCHAR(8)not null,DEPNAME VARCHAR(20)not null,primary key(DEPID));create table SC(SID VARCHAR(11)not null,CID VARCHAR(8)not null,TID varchar(8)not null,SCORE INTEGER,primary key(sid,cid,tid));create table STUDENT(SID VARCHAR(11)not null,SNAME VARCHAR(8)not null,sex char(2)not null,DEPID VARCHAR(20),BIRTHD DATETIME,SEMAIL VARCHAR(20),HOMEADDR VARCHAR(40),primary key(SID));create table TEACHER(TID varchar(8)not null,TNAME varchar(8)not null,TITLE VARCHAR(10),DEPID VARCHAR(20),primary key(TID));
八、实验结论:
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确实可以用create table语句实现数据库表的创建,一开始就要想好各个表的分配和各种定义的合理性,避免以后大幅度的改动表。
一、实验二: 名称 备份和恢复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向数据库中添加样本数据,学习DB2数据库的恢复和备份。
四、实验原理:
利用分离与附加实现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用“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列名1 类型1(not)null,列名2 类型2(not)null,……)”语句实现向表中添加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编程环境: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六、实验步骤:
用附加命令载入数据库,然后在相应新建查询中用insert语句输入准备的数据。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insert into dep values('601','计算机科学与工程');insert into dep values('602','软件工程');insert into dep values('603','信息安全');insert into dep values('604','IS');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T01','教师1','教授','601');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T02','教师2','工程师','601');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T03','教师3','副教授','602');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T04','教师4','讲师','602');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T05','教师5','高工','603');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T06','教师6','高工','603');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1','计算机组成原理',null,3);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2','操作系统','6001',3);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3','数据结构',null,3);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4','数据库原理',null,3);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11','数据库应用开发',null,2);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5','Computer Network',null,2);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6','Objected JAVA',null,2);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7','Software Engeneering','6006',2);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8','UNIX Basic',null,2);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009','UNIX OS Design','6008',2);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601','张1','男','602','1990-10-20','587627416@qq.com','四川');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406010103','张2','女','601','1991-06-10','123627416@qq.com','湖南');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406030101','王1','男','603','1990-05-06','4827416@qq.com','新疆');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406020105','王2','女','602','1990-07-15','90627416@qq.com','云南');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406030110','吴1','女','603','1991-08-14','367627416@qq.com','广西');
insert into sc values('601','6002','T03',50);insert into sc values('2406010103','6002','T02',60);insert into sc values('2406030101','6001','T01',70);insert into sc values('2406020105','6004','T04',80);
insert into sc values('2406030110','6006','T06',90);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插入数据要仔细,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一、实验三:
名称
数据库的完整性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通过设置表的检查约束、外键约束体会数据库完整性的含义,约束条件下数据修改操作的限制,以及实现修改操作的技巧。
四、实验原理:
用“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check 条件”,“alter table 表名1 add constraint 外键名 foreign key(列名)references 表名2(列名)”分别实现检查约束与设置外键约束的功能。以及用“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update 表名 set 列名=()where 条件”来删除和修改满足条件的数据。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编程环境: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六、实验步骤:
用附加命令载入数据库,然后在相应新建查询中输入相应代码。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student_sid foreign key(sid)references student(sid);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teacher_tid foreign key(tid)references teacher(tid);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id foreign key(cid)references course(cid);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heck_student_sname check(sname is not null);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check_sc_course check(score>=0 and score<=100);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heck_student_sex check(sex='男' or sex='女');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heck_student_semail check(semail like '%@%');
delete from sc where(sid='601');update student set sid='20060601' where(sid='601');insert into sc values('20060601','6002','T03',50);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注意按一定的习惯来书写约束名和键名,以便利于修改和删除。
一、实验四: 名称 数据的修改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练习UPDATEV、DELETE命令的使用,实现对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四、实验原理:
用“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update 表名 set 列名=()where 条件”来删除和修改满足条件的数据。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编程环境: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六、实验步骤:
用附加命令载入数据库,然后在相应新建查询中输入相应代码。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update dep set depname='Information' where(depname='IS');delete from sc where(sid like '%601%' and cid='6002');delete from sc where(sid like '%603%' and cid='6001');delete from sc where(sid='2406010103');update student set sid='2406030102' where(sid='2406010103');insert into sc values('2406030102','6002','T02',60);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对于要修改和删除的数据需要注意主外键。比如对于要修改被引用外键的数据,需要先删除被引用外键的数据,才能顺利修改或删除。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一、实验五: 名称 简单查询、多表查询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练习用SELECT查询语句,设置查询条件,实现单表查询。练习使用SELECT语句从多个表中查询数据,表的内连接、左外连接、右外连接的使用以及设置连接条件,理解连接条件和查询条件的目的和功能上的区别。
四、实验原理:
用“select 列名1(as 列名),列名2…… from 表名 where 查询条件”来实现有条件的简单查询。用“select * from 表名1 join 表名2 on 连接条件 having(where)查询条件”语句来实现多表连接查询。以及用union,except,intersect来实现查找结果的并、差、交操作。还有用“datediff(year,生日,现在日期)”语句实现年龄的计算。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编程环境: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六、实验步骤:
用附加命令载入数据库,然后在相应新建查询中输入相应代码。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datediff(year,birthd,'2011-10-7')between 20 and 22);select sname,datediff(year,birthd,'2011-10-7')as year,depname from student join dep on student.depid=dep.depid where datediff(year,birthd,'2011-10-7')between 20 and 22;select * from teacher where title='副教授';select sid,sname,semail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select sid,cid from sc where score is not null;select student.*,sc.cid,sc.tid,sc.score from student join sc on student.sid=sc.sid;select student.*,cname,tname,score from((sc join student on student.sid=sc.sid)join teacher on teacher.tid=sc.tid)join course on course.cid=sc.cid where score<60;(select sid from sc where cid='6001')intersect(select sid from sc where cid='6002');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用union,except,intersect实现查询结果的并、差、交时,表的列数必须一样,结果列名显示前一个表的。查询时,是根据引用的表及算法得出的一个集合,原来的表没有任何变化。并且可以用“as 新列名”为查询结果的列重新命名。多表连接查询时,因为会有两行的连接条件,不要用它作查询条件。还有查询项可以是引用表的表达式或函数,查询条件一样可以。
一、实验六: 名称 分组统计查询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练习使用聚集函数count(),max(),min(),avg(),sum()等在SQL命令中实现统计功能。使用GROUP BY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子句实现分组查询,以及聚集函数在分组查询中的应用。体会分组查询的功能特点。
四、实验原理:
用“select 列名,聚集函数 from 表名 group by having查询条件”或“select 列名,聚集函数 from 表名 where 包含‘列名’的的查询条件”来实现分组查询。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编程环境: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六、实验步骤:
用附加命令载入数据库,然后在相应新建查询中输入相应代码。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select count(*)as '选修数据库课程的人数' from sc where cid='6003';select sid as '学号',count(cid)as '选课门数' from sc group by sid;select sid as '学号',sum(score)as '总成绩' from sc group by sid;select count(sid)as '选修数据库课且成绩分以上人数' from sc where sid in(select sid from sc where cid='6003' and score>=60);select score as '数据库课最高成绩',sname as '姓名'from sc join student on sc.sid=student.sid where score=(select max(score)from sc group by cid having cid='6003');select cname as '课程名',avg(score)as '平均成绩' from sc join course on sc.cid=course.cid group by cname;select cname as '课程名',count(sid)as '选课人数' from sc join course on sc.cid=course.cid group by cname;select sname as '选修5门课以上学生姓名',semail from student where sid in(select sid from sc group by sid having count(cid)>=5);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分组查询作为查询主体时,只能显现分组列名和聚集函数部分。把他放在条件位置,作为查询条件集合时,能够实现多列甚至是多表连接的多列的显示。另外聚集函数可以不显示,而作为查
询条件出现,跟在having后。
一、实验七: 名称 集合操作、子查询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IN、EXISTS、NOT EXISTS 运算在WHERE子句中的应用;静态集合和由SELECT命令产生的动态结果集运算。
四、实验原理:
子查询即把查询的结果当做另一个查询的条件,通过嵌套语句来实现复杂的查询。因为子查询的结果很可能是一个集合,需要运用集合之间的运算,比如in、exists、not exists的运用。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编程环境: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六、实验步骤:
用附加命令载入数据库,然后在相应新建查询中输入相应代码。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select sname as '姓名',datediff(year,birthd,'2011-10-7')as '年龄' from student where birthd>(select birthd from student where depid='603' and sid='2406030101');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select sname,depname,semail from student join dep on student.depid=dep.depid where sid in((select sid from student)except(select sid from sc));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id in(select sid from sc group by sid having count(cid)=(select count(cid)from course));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id in(select sid from sc where cid='6002' intersect select sid from sc where cid='6001');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对于子查询是集合的情况,是不能跟在=,>,<>等条件运算符后面的。对于聚集函数本身是查询结果时,where和having后面只能定义与聚合函数有关的条件。可以通过添加子查询的方式,来实现多条件查询条件。
第四篇:T1_Oracle数据库基础_教案范文
T1
Oracle数据库基础
【本讲主要目标】
1、Oracle数据库概述
2、Oracle数据库系统结构
逻辑结构
物理结构
系统结构
内存结构(PGA 和SGA)
后台进程
服务器进程
3、数据库名、实例名、服务名简析
【本讲重点】
1、Oracle数据库系统结构
2、数据库名、实例名、服务名概念
【本讲难点】
Oracle数据库系统结构
【上讲回顾】
时间:10分钟 无
【课程知识讲解】
一、Oracle数据库概述(时间:35分钟)
1、数据库基础
• • • • 数据:指对信息的描述,或者说描述事物的符号。
数据库:指存储在计算机中,有组织的,并且可以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来帮助人们组织、管理、分析数据库中数据的软件系统,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 人工管理阶段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 文件系统阶段 :实现文件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
– 数据库系统阶段 :实现多用户、多应用的实时处理
• • 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以数据模型的形式表现,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也是数据库系统的数学表示。
数据模型根据应用的不同分为:
– 概念模型 :又称信息模型,它按照用户的观点 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
通常用实体--联系(E-R)方法表示
– 结构模型 :按照计算机系统的观点 对数据进行建模: •
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以及面向对象模型等等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 数据库:存储数据和对数据库的定义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建立数据库、配置和使用数据库的软件 – 应用开发工具:建立应用程序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
– 应用程序:建立在DBMS上,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管理企业的数据资源,收集和确定有关用户的需求,设计和实现数据库并按照需求修改和转换数据,以及为用户提供帮助和培训。– 用户:最终用户
– 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程序员等等
2、Oracle发展情况
• Oracle中文译为甲骨文,是全球第二大独立软件公司,专业生产数据库管理软件及其相关产品,也是第一个推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具的。
• 1977年Larry Ellison,Bob Miner 和Ed Oates共同创建的一家软件开发实验室,主要开发当时新型的关系型数据库,这是Oracle公司的前身; • 1978年更名为关系型软件公司(RSI)
• 1979年开发出第一款商业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 1984年将关系型数据库推广到个人计算机上,在随后推出Oracle5中率先推出了分布式数据库概念
• 1988年推出oracle6,增加行锁定模式及对称多处理器系统的支持 • 1992年推出Oracle7 • 1999年推出Oracle8i为核心的全球第一个支持Internet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并增加了对象的技术,成为第一个关系对象数据库系统
• 2000年推出Oracle9i,在群集技术、高可用性、商业智能、安全性、系统管理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成为业界第一个完整的、简单的、新一代智能化的、协作各种应用的软件基础平台。
3、Oracle9i的产品构成
• Oracle9i是一整套网络数据库应用解决方案,包含Oracle9i Database, Oracle9i Application Server, Oracle9i Developer Suite的完整集成。
• • • Oracle9i数据库:提供联机分析处理及其数据挖掘和分析、硬件集群、智能的自我调整、纠正和管理功能,并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版本
Oracle9i应用服务器:提供全面的应用服务器基础构架,用于开发、部署和管理互联网应用程序
Oracle9i开发套件:完整、集成的开发工具套件,使用J2EE和XML来快速开发事务处理型web应用和服务:JDeveloper,Designer等
4、Oracle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5、Oracle9i的工作模式
• • C-S模式 B-S模式
二、Oracle系统的结构(时间:50分钟)
1、概述
• 应用系统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对用户数据的管理,所以系统应以数据为中心。
•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与考察数据库的组成、工作过程与原理,以及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组织与管理机制。
• Oracle9i数据库体系总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
逻辑结构
–
物理结构
–
系统总体结构
2、Oracle9i的逻辑结构
• • Oracle9i的逻辑结构由6层组成
–
一个Oracle9i 数据库可以有多个数据库,–
每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表空间,–
每个表空间可以有多个表,–
每个表可以有多个段,–
每个段可有多个区间,–
每个区间可以有多个数据块。
表空间:是Oracle数据库数据的逻辑组织单位 – 物理上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
– 数据库要先建立表空间才能将数据插入到表空间中的一个对象中 – 可以通过添加数据文件来增加某个用户的空间配额
– 默认表空间:INDEX,SYSTEM,TEMP,TOOLS,USERS等 段:用于存放数据库中特定逻辑结构的所有数据 – 数据段:用于存放表中的数据 – 索引段:用于存放索引数据
– 临时段:临时数据,若排序产生的临时数据,用完就释放空间 – 回滚段:用于存储事务的回滚信息 区间:由连续分配的相临数据块组成
– SQL>SELECT * FROM DBA_EXTENTS;数据块: 是数据库中最小、最基本的存储单位。
– Oracle数据块大小通过设置为操作系统块大小的整数倍
3、Oracle9i的物理结构
• • • • • •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指从物理的角度分析数据库的构成,也就是说,Oracle数据库创建后使用的操作系统物理文件
从数据库物理结构上分析,数据库实际上是由构成数据库的操作系统文件所构成的。这里所说的“操作系统文件”是指“数据库文件”,而不是Oracle的“系统文件”。
只有数据库文件才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而系统文件不属于数据库物理结构的范围。数据库文件的损坏,可以引起用户数据的丢失;而系统文件损坏,可以使用介质重新安装,或进行有效的复制。
Oracle9i数据库的物理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种-1: – 数据文件(data file)• 存放数据库数据的物理文件,以.DBF为后缀 • 数据库至少包含一个数据文件
• 表空间的物理组成单元是数据文件,一个表空间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 数据库安装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创建默认的表空间,放在$oracle_homeoradata目录下
–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 用于记录和维护整个数据库的全局物理结构,是二进制文件,以.CTL为后缀 • 存放有关的关键控制信息,如数据库名和创建时间,大小及其位置等 • 在创建数据库时生成,以后当数据库发生任何物理变化时被自动更改
• 每个数据库至少包含一个控制文件,当数据库启动时,首先要按照控制文件设定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信息来检查数据库的状态是否正常,最后才完成数据库的启动
• Oracle9i数据库的物理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种-2: –
日志文件(redo file)• 用于记录对数据库进行的修改操作和事务操作,以.LOG为后缀 • 每个数据库至少包含两个重做日志文件,循环使用
–
初始化参数文件(parameter file)• Init.ora是一个文本文件,定义了要启动的数据库及内存结构的大约200多项参数信息 • 启动任何例程前,系统都要先读取该文件的各项信息
–
其他oracle 物理文件
• 跟踪文件:*.trc • 警告文件:*.log • 备份文件 • 口令文件 Oracle例程启动时,Oracle从参数文件中读取控制文件的名字和位置
登陆数据库时,打开控制文件,Oracle从控制文件中读取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列表并打开其中的每一个文件
• •
4、Oracle总体结构
• • • • 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由内存结构(PGA和SGA)、后台进程和服务器进程组成。
客户机上的用户进程通过SGA向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交请求,后台进程将这些请求转换为对数据库的相应操作。
内存结构:是oracle使用计算机上的内存存放常用信息和所有运行在该机器上的Oracle程序。–
系统全局区(SGA):
• 是运行在客户机上的用户进程和运行在服务器上的服务器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区域。• 该区域的数据是共享的
• 数据缓冲区、字典缓冲区、日志缓冲区、SQL共享区 • 创建例程时分配该区域,例程关闭时释放。– 程序全局区(PGA):
• 单个用户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区域
•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私有区域,存放单独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 不共享 后台进程:帮助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进行通信,不论是否有用户连接他们都在运行,负责数据库的后台管理工作。–
系统监视进程(SMON)–
进程监视进程(PMON)–
数据库写入进程(DBWR)• – – – –
日志写入进程(LGWR)归档进程(ARCH)恢复进程(RECO)等等
• • •
Oracle例程是具有自己的SGA和与其相关的数据库文件的后台进程集。通常Oracle例程可以理解为相对独立的逻辑上的数据库服务器 – 数据库指存储和管理数据文件的集合
– Oracle例程由SGA和后台进程集组成,后台进程共同访问SGA中的内存区域 在并行服务器中,一个Oracle数据库可以被多个Oracle例程访问
Oracle数据库的实例进程有两种类型 –
单进程数据库实例
一个进程执行全部Oracle 代码,一般用于单任务操作系统
服务器进程与用户进程、服务器软件与应用软件合二为一,在一台机器上运行。这种配置方式不支持网络连接,不可以进行数据复制。
–
多进程数据库实例
由多个进程执行Oracle 代码的不同部分,一般用于多任务操作系统。
多进程实例支持网络连接,可以进行数据的远程复制,•
在多进程Oracle 中,系统的进程被分为用户进程、服务器进程与后台进程。
三、数据库名、实例名、服务名简析(时间:5分钟)
• 数据库名:用于区分一个数据的内部标识,以二进制方式存储于数据库控制文件中的参数,用DB_NAME表示,数据库安装完成后,写入数据库参数文件pfile,不能进行修改。• 数据库实例名:用于对外相连时使用。INSTANCE_NAME表示,可以进行修改。• 数据库名与实例名是一一对应关系。
• 服务名:如果数据库有域名,服务名就是全局数据库名;如果数据库没有域名,服务名就是数据名。
【本讲总结】
(时间:10分钟)
1、Oracle数据库系统结构
逻辑结构
物理结构
系统结构
内存结构(PGA 和SGA)
后台进程
服务器进程
2、数据库名、实例名、服务名简析
【考核点】
1、Oracle数据库系统结构
逻辑结构
物理结构
系统结构
内存结构(PGA 和SGA) 后台进程
服务器进程
2、数据库名、实例名、服务名简析
【测试题】
无
【扩展部分】
无
【学生问题汇总】
无
【作业】
参见对应的理论作业.txt文件。
第五篇:《数据库基础教案》-access
《数据库基础》教案
(56学时)
主讲: 专业: 班级: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了解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划分依据,了解关系运算和关系规范化。
教学重点: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掌握数据模型的组成及组成要素;
掌握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及转化为数据库模式的方法 掌握关系运算的方法,了解各种关系运算的作用; 掌握函数依赖及关系规范化; 教学难点:
数据模型的含义 关系运算的运算规则 E-R图及转化规则
函数依赖及关系规范化 教学建议:
查看一些有关计算机科普方面的书籍或刊物或网站,多了解一些计算机的科普知识。知道一些计算机领域中的科学家的故事,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很多好处。本讲内容概述:主要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简单介绍了分布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特点。详细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关系运算,阐述了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函数依赖及关系规范化。
涉及章节及安排:
1.1数据库与数据库系统(1学时)1.2数据模型(1学时)
1.3 关系运算及关系完整性(1学时)1.3 函数依赖及关系规范化(1学时)思考与训练:
(1)进行表的关系运算的作用是什么?
(2)如果要显示所有数据库课程的成绩,需要进行什么运算?
(3)如果要显示所有学生的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需要进行什么运算?
课后练习:第1章习题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6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Access2003的新特点及开发环境,掌握Access2003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及步骤,结合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了解数据设计的步骤及安全管理。
教学重点:
Access的工作环境 Access的数据库对象 Access数据库设计步骤
Access数据库的管理与安全 教学难点:
Access2003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Access2003数据库的管理和安全 教学建议:
结合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实例,课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并实施数据库的管理与安全。
本讲内容概述:主要介绍了数Access2003的特点及开发环境,阐述了数据设计的步骤及方法,演示并练习数据库的管理与安全。涉及章节及安排:
2.1Access2003基础(1学时)
2.2 Access2003开发环境(1学时)2.3 Access2003数据库设计(2学时)2.3 数据库的管理与安全(2学时)思考与训练:
(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2)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管理与安全练习; 课后练习:第2章习题
第三章 数据库和表(10学时)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方法;掌握打开数据库的常用方法;理解并掌握数据库对象的删除、复制重命名、保存,并会用组来组织数据库对象; 2)学习并掌握使用向导创建表、使用输入数据创建表以及自定义表的方法,要求掌握字段名称定义、设置字段类型以及设置字段大小、格式字段属性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在设计视图中进行小数位数、输入掩码、标题、默认值、有效性规则等字段属性设置的方法,掌握查阅列表和主键的创建方法,学会使用Access 2002的导入表、链接表和导出表功能。
4)理解主键和外键的概念,了解表的关联类型,掌握定义表之间关联关系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参照完整性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5)熟练掌握直接向表添加记录、用自动窗体录入数据的方法,学会使用查找和替换功能提高数据修改的效率,理解排序和筛选的概念和实现它们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表的外观 教学重点:
掌握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据库打开方法;
了解数据库对象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复制、删除、重命名、保存等基本操作;
理解数据库对象管理中“组”的含义,掌握用“组”组织数据库对象的方法。
使用向导创建表的方法; 使用输入数据创建表;
使用设计器创建表的方法; 设置字段类型的方法;
设置字段大小、格式的方法。 主键和外键; 表的关联类型; 定义表之间的关系; 参照完整性。 在表中录入数据;
使用自动窗体录入数据; 修改数据; 查找和替换; 排序与筛选; 表的行列操作。教学难点:
数据库对象管理中“组”的感念及使用方法 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设置字段格式。
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和有效性文本字段属性的设置; 创建查阅列表; 导入表和链接表。 表的关联类型;
定义和修改表间关系;
参照完整性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排序与筛选。本讲内容概述: 1)介绍在Access 2003中创建数据库的方法、打开数据库的方法及数据库对象的复制、删除、重命名和保存等操作方法 2)在Access 2003中使用向导创建表、使用输入数据创建表和使用设计器自定义表的方法,要求掌握对表字段大小和字段格式这两种字段属性进行设置和修改的方法以,熟练掌握对表中字段的各种操作。
3)介绍小数位数、输入眼码、标题、默认值、有效性规则、有效文本以及索引等字段属性的设置方法。介绍了查阅列表、主键的创建方法,此外还要了解使用Access 2003的导入功能利用外部数据创建表的方法和过程,介绍了链接表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对Access 2003的导出功能作了介绍。
4)介绍了主键和外键的概念、创建索引的方法和过程,讲解数据表之间关联关系的建立和修改的方法,并讲述了参照完整性的概念。5)介绍在数据表视图下对表中数据进行各种编辑的方法,此外还介绍了查找和替换数据的方法,讲解了排序和筛选的作用和用法,最后介绍了表的外观设置方法。
涉及章节及安排:
3.1创建数据库(2学时)3.2建立表(2学时)3.3维护表(2学时)3.4操作表(2学时)3.5数据表的关联(2学时)思考与训练:
(1)使用向导创建的数据库有什么优、缺点?
(2)使用向导创建表与使用设计器创建表有什么不同?使用设计器创建表有什么优势?
(3)设置字段格式的重要性是什么?(4)先输入数据还是先建立关系?
(5)参照完整性和级联更新的关系是什么?(6)修改表中数据的字体样式有哪些方法?(7)冻结列和隐藏列有什么作用? 课后练习:第3章后习题 第四章 数据查询和第五章SQL语言(10学时)教学目标:
1)理解查询的概念及其意义,了解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和操作查询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使用向导和使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的方法。2)理解参数查询的含义,掌握参数查询的操作过程,明确参数查询在查询准则确定方面的不同之处。理解交叉表查询的概念和创建方法,并会使用交叉表查询实现字段数据的汇总。
3)介绍查询表达式中的运算及查询表达式的构建方法,介绍表达式的常见应用;详细介绍计算字段的含义及创建、使用方法。
4)理解并掌握四种操作查询的创建方法,了解使用SQL可以实现所有查询这一事实;理解各种操作查询的使用场合和功能;掌握使用SQL创建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子查询等特定查询的方法和相应的SQL语句格式。
教学重点:
查询的定义和作用; 查询的种类;
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 使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 创建参数查询;
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 使用设计器创建交叉表查询。
表达式中的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连接运算符; 表达式在查询中的应用;
用设计视图在查询中创建计算字段。 创建生成表查询; 创建更新查询; 创建追加查询; 创建删除查询; SQL语句介绍; 创建SQL查询。教学难点: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和修改查询的方法; 创建单表和多表查询的方法; 查询准则的确定方法。 创建参数查询;
使用设计器创建交叉表查询。 查询表达式; 计算字段的创建。 SQL语句格式; 创建SQL查询。本讲内容概述:
1)主要介绍查询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常见查询种类。重点讲述选择查询的创建方法,创建方法主要有两种:使用向导创建和使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2)介绍主要介绍选择查询之参数查询的实现方法,并详细介绍交叉查询的含义和创建方法。
3)介绍查询表达式中的运算及查询表达式的构建方法,介绍表达式的常见应用;详细介绍计算字段的含义及创建、使用方法。
4)介绍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这四种操作查询的含义和创建方法,并介绍了SQL结构化查询的主要语句,详细说明使用SQL实现联合查询、传递查询等特定查询的方法。涉及章节及安排:
4.1 查询的概念和目的(1学时)4.2 建立查询的方式(1学时)4.3 查询设计器的使用(2 学时)4.4设计各种查询(2学时)4.5 查询的保存与运行(2学时)4.6创建SQL查询(2 学时)4.7创建操作查询(2学时)思考与训练:
1)在查询向导中,明细与汇总的含义和区别是什么? 2)怎样在未建立关系的表间建立临时关系?
3)参数查询在查询准则的确定上有什么特点和好处?
4)交叉表查询中,对于交叉表中主题“值”部分的对应“总计”单元格能否设置为“Group By”?
5)计算字段的本质是什么?
6)操作查询与其它查询有什么不同?起什么作用? 7)使用SQL语句可以实现所有查询吗? 课后练习:第4、5章习题
第六章 窗体(6学时)教学目标: 1)了解窗体的作用和分类,熟悉各种窗体的用途。掌握创建窗体的两种方法:使用向导创建窗体和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2)了解常用控件的种类和用途,掌握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及属性设置方法,学会使用控件实现常见功能。了解窗体上控件布局调整的方法。3)了解子窗体的概念,掌握嵌入式子窗体和弹出式子窗体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使用窗体添加、删除和编辑数据的方法;掌握在窗体中实现对记录的查找、筛选和排序的方法。教学重点:
窗体的定义和作用; 窗体的分类;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常用控件的种类和用途;
常用控件的功能和属性设置; 窗体控件布局调整方法。
子窗体的种类、用途和创建方法;
使用窗体向数据库中添加、删除和编辑记录; 在窗体中实现查找、筛选和排序。教学难点: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嵌入式子窗体、弹出式子窗体的使用; 在窗体中实现筛选和排序。本讲内容概述:
1)主要介绍了纵栏式窗体、表格式窗体、数据表窗体、子窗体、弹出式窗体、数据透视表窗体、数据透视图窗体七种类型的窗体。并介绍了两种创建窗体的方法:使用向导创建窗体和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2)主要介绍了常用控件的种类和用途,并详细介绍了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说明了窗体上调整控件布局的方法。
3)介绍了嵌入式子窗体和弹出式子窗体的概念及创建、使用方法,介绍了在窗体中实现对记录数据进行常规操作的方法。涉及章节及安排: 6.1认识窗体(1学时)6.2 创建窗体(1学时)6.3 窗体的设计与技巧(2学时)6.4 创建主子窗体及设计(2学时)思考与训练:
(1)窗体的作用是什么?(2)窗体控件可分为几大类?(3)如何设置控件属性?
第七章 报表(8学时)教学目标:
1)理解报表的定义和作用,熟悉报表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熟练掌握使用向导设计报表和使用设计器设计报表的方法;了解使用报表的用途。2)掌握利用对记录排序和分组来设计报表的方法,理解排序和分组对报表的重要性;理解条件格式、控件和函数对增强报表的作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特殊报表的设计方法。教学重点: 报表的定义;
报表的构成及各部分作用; 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 对记录排序和分组; 使用条件格式增强报表; 使用空间和函数增强报表; 创建特殊报表。教学难点:
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 设计排序和分组报表; 创建特殊报表。本讲内容概述:
1)主要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报表打印功能的主要对象--报表对象,介绍了报表的定义、构成方式及创建报表的方法。2)介绍了通过向报表中添加分组和排序、设置条件格式和使用空间来增强报表的逻辑性、功能和层次感。此外,还介绍了创建和设计特殊报表的方法。涉及章节及安排: 7.1 认识报表(2 学时)7.2 创建报表(2 学时)7.3 编辑报表、报表排序和分组,使用计算控件(2学时)7.4 创建子报表、多列报表(2 学时)思考与训练:
(1)报表与窗体有什么不同?(2)报表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对分组的数据实现强制分页? 作业:第7章习题
第八章 数据访问页(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数据访问页的概念和作用,熟悉数据访问页的类型分类,掌握使用向导和设计器创建和设计数据访问页的方法,并了解数据访问页的使用。此外,了解并掌握利用控件设计特殊的数据访问页的方法,学会分组数据访问页的设计方法。教学重点:
数据访问页概述; 数据访问页类型;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使用设计器创建数据访问页; 数据访问页的编辑; 分组数据访问页的设计。
教学难点:
创建数据访问页; 数据访问页的设计。
本讲内容概述:主要介绍数据访问页的概念和作用,数据访问页的种类;阐明了数据访问页的创建方法和过程;说明了如何在数据访问页中使用控件的方法和作用。涉及章节:
8.1数据访问页概述(1学时)8.2创建数据访问页(1学时)
8.3使用设计视图修改数据访问页(1学时)8.4数据访问页的使用(1学时)思考与训练:
(1)数据访问页的文件格式?(2)数据访问页的作用是什么? 课后习题:第8章习题
第九章 宏(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宏的本质和定义,了解宏的作用,熟悉宏组和条件宏的基本概念;掌握创建宏、宏组和条件宏的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学会创建和使用AutoExec宏。教学重点:
宏、宏组和条件宏的概念;
创建宏、宏组和条件宏的方法,理解其用法;
理解AutoExec宏与AutoKeys宏的使用方法和创建过程; 能根据需要创建宏。
教学难点: 宏的原理; 宏的创建。
本讲内容概述:主要介绍宏的基本概念以及宏组、条件宏的定义;详细介绍了创建宏的基本方法和使用方法。涉及章节及安排
9.1宏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学时)9.2创建宏(1学时)9.3宏的运行(0.5学时)9.4常用宏操作(0.5学时)
9.5对象事件属性简介及宏的综合应用(1学时)思考与训练:
(1)宏的本质是什么? 课后练习:第9章习题0
第十章 VBA编程(6学时)教学目标:
1)理解模块的本质和定义,了解模块与宏的区别,理解VBA的程序框架,熟悉并掌握VBA的编程环境。了解并掌握VBA中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等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它们的定义、使用方法。2)理解并掌握VBA程序设计中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语法定义和使用特点,会设计实现基本的算法,能实现二选
一、多选一及迭代等常用程序结构。
3)理解并掌握VBA中Sub过程、自定义函数及事件过程的创建方法,了解创建类模块的过程,掌握类模块的用法,同时掌握标准模块的创建方法;此外,理解并掌握将宏转换为VBA代码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简单登陆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教学重点:
模块的概念; 过程与函数;
Visual Basic开发环境;
VBA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数组。 顺序结构语句;
条件结构语句与选择结构语句; 循环结构语句。
创建自定义Sub过程; 创建自定义函数; 创建事件过程;
创建于窗体和报表相关的类模块; 创建与窗体和报表无关的类模块; 创建标准模块;
宏转换为VBA代码。教学难点:
过程与函数的定义与使用;
VBA的数据类型、变量和数组。 条件结构语句与选择结构语句; 循环结构语句。 创建过程和函数; 创建类模块。本讲内容概述:
1)主要介绍模块的定义、模块与宏的区别、过程、事件过程等模块的基本概念,讲述了VBA的Visual Basic的开发环境,重点介绍VBA程序设计基础中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等概念。2)介绍VBA程序设计中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语句的格式和使用方法,介绍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方法,阐明了程序中基本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方法。1 3)介绍自定义Sub过程、自定义函数和事件过程的创建过程和方法,创建与使用类模块的方法,标准模块的创建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将宏转换为VBA代码的方法。
涉及章节:
10.1 VBA概述(1学时)
10.2 VBA编程语言基础(2学时)10.3 模块的使用(2学时)10.4事件过程及应用举例(2学时)思考与训练:
(1)VBA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有什么关系?(2)窗体和报表的本质是类模块吗? 课后练习:第10 章习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