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走访、大调研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竹溪县生态能源局
“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
1、现有主导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增收效果不强。全村现有核桃基地1500亩,茶叶基地1000亩,涉及贫困户79户289人。截止到2017年底,仅茶叶基地有零星收入,核桃基地至今已五六年了,还没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主导产业增收乏力,致使贫困群众收入不稳定。
2、部门之间相互不协调,政策不配套,工作进展不一。根据计划,2018年新发村将整体脱贫,虽说通过这两年的建设,新发村的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出列村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网络覆盖率不高。由于此项工作在新发村开展的较晚,于2017年10月才进村,虽然贫困群众热情较高,但由于网络覆盖点多面广,任务重、战线长,且施工人员严重不足,导致现在新发村的网络覆盖率不足20%;二是供电不能保障。新发村集中安臵点一期工程已于2016年完工,2017年上半年绝大部分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完成搬家入住,从新发村委会至安臵点的供电线路已架设完毕,电压器也已安装完毕,但安臵点群众用的电是临时从临乡镇县河镇白垭子台区的电,至今仍然没有保障,让安臵点的群众伴随着电压不稳,电压不足的遗憾度过了2018年春节;三是教育扶贫县、乡、村三级政府宣传口径与教育部门执行政策口径不一致。2017年县、乡、村三级政府宣传教育扶贫时,所有贫困户的学生在上学时都可以 享受一定的生活补贴,而教育部门在执行时与各级政府宣传的口径有一定的偏差,只要是寄宿生(不管是否贫困户)都可以享受一定的生活补贴,由于牵扯的面较广,贫困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3、部分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不理解。虽然各级政府和驻村工作队采取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手册、电视、广播、上门座谈、入户走访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但仍有部分非贫困群众拿着明白装糊涂,对精准扶贫工作不满意,不支持,特别是一部分没有被评为贫困户,没有享受到扶贫政策的群众心理不平衡,认为精准扶贫就是唐僧肉,到村委会要照顾,不给照顾就在村委会大吵大闹,影响及其恶劣;还有部分贫困群众认为精准扶贫就是发钱发物,主观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你不给钱给物我就不满意,在各级检查考评时睁着眼睛说瞎话,故意在考评人员面前,歪曲事实,说包户干部、驻村工作队及乡村干部的坏话,让你过不了关。
二、相关建议
1、增加核桃产业的技术支持,争取早日产生经济效益,以增强群众收入的稳定性。新发村现有核桃基地1500亩,于2012年响应政府的号召栽植,目前主干直径普遍在20-25cm之间,并开始挂果,但有果无实,至今仍无法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茶叶基地1000亩,绝大多数是十多年老茶园,多年荒废,无人管理,只是每年春季部分群众采野茶有零星收入外,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加大核桃产业的技术支持,势在必行,争取早日让核桃产业产生经济效益,稳定农民收入;对现有 老茶园进行改造,增加投入,加强管理,让老茶园涣发青春,产生效益。
2、建议政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农民主动参与的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广泛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脱贫动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真正走靠自身勤劳致富的路子。
3、加强部门协调,形成扶贫帮建合力。精准扶贫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如各自为阵,就会大大影响扶贫效率。建议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明确主导单位和责任主体,分解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加速脱贫进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竹溪县生态能源局 2018年4月18日
第二篇:“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技术服务存在问题和工作措施
“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技术服务存在问题和
工作措施
1、长效节育措施落实难,尤其是绝育措施落实难。由于上级将当年生育二孩绝育措施落实率纳入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并且这两年考核指标不断加码,街镇提出的关于绝育措施落实尊重自愿、不强制,甚至取消生育二孩后绝育的规定,目前,只要上级不调整考核内容,我们无法作出自愿绝育的相关决定,甚至稍有松懈,二孩绝育率可能大幅下滑,影响我市考核成绩。下步工作中一是解决群众满意问题。进一步推广新技术,提高技术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使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接受手术的群众对服务水平满意。二是建议适当提高绝育措施补助数额和给予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高,尤其是绝育措施落实率高的街镇予以资金或物质奖励。
2、新城街道、王瓜店街道、潮泉镇提出的关于40岁以上已婚育龄妇女和离婚、丧偶、不孕症等特殊情况每年2次健康查体不适用、群众有意见。目前,查环查孕依照的是上级育龄妇女两次查体时间间隔不得超出200天的考核要求,无法自行按照街镇建议擅自缩小查环查孕年龄范围,况且,查环查孕能够有效防止违法生育的出现,对年龄偏大的人员还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疾病。下步工作中:一是向上级请示,可否按情况减少查体次数。二是加大对生殖健康保健查体好处的宣传,让群众知道妇透查不光是查环查孕,还可以及时发现查治妇科疾病。
3、石横镇、王庄、湖屯、老城街道提出的需要生殖保健服务,育龄群众的技术服务需求呈现扩大化发展趋势,对常见妇女病查治需求明显增多(石横)。服务站业务仅停留在放、取环和查环查孕上,不能满足育龄群众生殖保健需求(老城)。现有设备档次较低,仅仅满足查环查孕,稍微复杂的情况应付不了,个性化服务上有差距,不能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王庄)。服务项目单一,只停留在会环检、孕检、放环和产、术后随访等简单的技术服务上,无法做到对妇科病的全面检查,很难满足育龄群众的需求(湖屯)。对于此项问题,原因主要是街镇在技术服务上的经费投入不足,不能及时的更新仪器设备。下步工作中,一是建议局财务在2013年财务预算和督导检查中,加大对技术服务经费安排、使用情况的督导力度。二是利用市站下乡查体的平台,与镇级服务站共同做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查体和妇科病诊治工作。三是2013年,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开展不孕症、乳腺病诊治活动。
4、石横镇、王庄、老城街道、仪阳、桃园、王瓜店、安庄等街镇提出技术人员服务能力不强,服务站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学历偏低,高学历人员留不住(王庄),技术服务队伍不稳定,临时思想严重技术力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服务人员技术水平(石横)。技术人员临时思想严重,风险高、压力大,导致部分技术人员宁愿到别的岗位,不愿从事技术工作(桃园)。同时,服务站技术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问题比 较突出,女性科和B超室技术人员具备执业资格的较少。2013年科技工作将把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作为工作重点,一是计划春节后在镇级服务站技术人员中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采取理论考试、实践操作的方式,评出技术标兵,发放证书。二是按照街镇需求,继续做好技术人员到市站轮训或进修自学,逐步提高业务水平,做到能服务、会服务。三是建议局党组与组织、人事部门和街镇党委政府在镇级服务站人员配备上出台有关措施,像有的街镇提出的统一招考后分配街镇使用。四是制定技术人员市级监管制度,街镇技术人员在进、出服务站时要征得市局意见。
5、部分街镇提出的乡镇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技术服务的需求。用于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臵的经费投入较少,服务站从事的服务项目又全部免费,没有业务收入,导致服务站设施、设备陈旧,只能够做普通的健康查体的水平,与医疗机构设备情况相差甚远,群众对镇级服务站的服务能力认可度不高。对于街镇提出的服务站服务项目的问题,由于计划生育的特殊性,镇级服务站只能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内开展业务,不能私自开展其他业务,与医疗卫生单位全科医疗相比较确实有很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一是加大投入和服务站检查督导力度,督促街镇及时更新仪器设备,满足工作需求。二是加强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在执业范围内更好的为育龄群众开展服务。
6、肥矿提出的在考核中不认可中心医院出具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证明,影响了医院的收入,给矿区育龄群众造成麻烦,影响长效措施落实的问题,经过了解,虽然中心医院具备三级乙等资质,但是,在以往出具证明时,未按照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对不宜放环的不注明因患何种疾病,复查时间等,仅写明不宜放环,证明不规范,再者医院医师和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担负的工作责任不同,所以,计划生育检查认可服务站的证明。下一步,就这个问题向上级请示,与矿业集团计生办进一步商讨。
第三篇:工业园区调研报告存在问题建议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存在问题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园区总体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够高。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因低成本开发建设,入驻工业企业有限,现有入驻企业因所建商铺权属变更、管理粗放等原因归类不够规范,且于X年将部分工业用地规划做了调整,与成链闭环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有一定差距,园区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短期内难以改观。X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相对较多,用地相对集约,但入驻工业企业效益不佳,如煜兴建材已濒临破产。(二)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专业配套能力不够强。
过去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同一类产品,同一类企业都往园区里装。致使园区不能做到专业配套,不能做到同类产品集中、集聚和集群化发展。(三)园区定位不够规范,产业结构特色不明显。
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X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以建筑建材等传统经济为主,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发挥较好的带动效应。(四)园区建设投资偏低,基础设施滞后。
现有园区已不足以承载更多的工业企业入住,急需对X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进行二期建设。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明确全县工业发展思路,把握目标定位,在提高增量、扩大规模、提升速度上下功夫,打造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产业集聚的工业体系,做到产业链条化、经济园区化。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好的企业入驻园区,从量到质有明显的提升。
三是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就X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择一进行二期建设。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实现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对我县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目前,我局已聘请专业机构,正在加紧开展园区建设详规编制、园区建设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引进培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坚持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优化园区功能布局,腾笼换鸟,为延伸产业链条、大项目落地和科技孵化提供空间支持。
第四篇: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及建议
吕梁市会计学校
1、学校近三年招生情况为2010年570人,2011年736人,2012年730人。学校现在校生规模为2023人,其中,中职教育开设会计、计算机及其应用、财政、物流管理等10个专业,在校生598余人;挂靠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开设会计与计算机操作技术2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020余人;与吕梁学院联办经济系开设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电算化2个专科专业,在校生405余人。学校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专任老师严重不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人,其中专业课54人,基础课43人,由于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本学期专业课外聘教师11人,基础课外聘15人以满足教学需要,建议给予增加教师编制。
2、学校现有内设机构及科级职数多于编办核定的职数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建议给予理顺,同时,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建议增加教学与学生管理内设机构和科级职数。
3、学校经费只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2011年学校总收入1700万元,财政负担940万元,学校日常经费支出1480万元,财政负担率为65%左右,2012年全年预计总收入15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200万元,收取各种学费300万元,预计总支出1800万元,尚有资金缺口300万元,建议财政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专项补助款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而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入村屯、听民意、摸实情,聚力精准脱贫对症施策。本人也先后对xxx镇xx村、xx村、xx村,xx乡xx村、xx村x等xx个乡镇xx个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与镇、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包保部门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代表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听取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进展中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及存在问题的建议,汇集了脱贫攻坚的“一线”声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关于扶贫效益资金分配方面
1、扶贫效益资金如何分配?脱贫攻坚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做法可借鉴。比如,扶贫效益资金是贫困户、村民关注的焦点,也事关脱贫“满意度”、“测评率”。对国家层面没有明确规定的,县市和乡镇先行先试因压力
大、风险大易导致探索性试验中出现失误、错误。建议省、州层面对效益资金分配方面有个指引和导向。
2、扶贫效益资金受众范围?一方面,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一户一策”如何策、怎么策,唯有依靠兜底保障;一方面,走上“小康”是全民走上“小康”,而非仅仅“贫困户”走上小康。因此,效益资金一定比例范围内也应“普度众生”,效益资金分配给贫困户使其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将其余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进一步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方面。
3、扶贫效益资金提留模式?由于村屯的贫困户、贫困边缘户、村民等实际情况各异,村级最熟悉、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村级提留受益资金的方式,一方面,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方面用于群众分红,由村级统一分配、统一安排,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滚雪球”效益。
4、扶贫效益资金分配风险?由于贫困边缘户处在贫困边缘,一旦贫困受惠政策和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必将因“贫困不相上下、待遇厚此薄彼”引发矛盾对立从而成为“新隐患”,扶贫效益资金分配将成为新难题,“怎么分、不敢分”成为新困惑。
二、关于贫困户界定和清退方面
1、贫困户的界定。存在以下现象,建议纳入贫困户:一是“户在人不在”但能联系上的,确实符合贫困标准,不能因暂不居住本村而遗漏。二是“夫妻共有一个户口本,一方是非农户口”的,一方下岗一方贫困导致家庭贫困,按户识别时则会出现一个贫困人口的现象,不能因其中一人是非农户口而“拒户门外”。三是“低保户”因病因残的,低保金如果纳入“收入项”计算不科学,一旦脱贫后取消低保金,必定因年收入锐减重返贫困收入群众中。
2、家庭收入的计算方式。当前,极少数贫困户还存在“等靠要”思想,把脱贫当做福利,伸着手等救济,甚至出现“争当贫困户、子女不赡养”的极端思想。比如,老人生活困难,但有子女多人,赡养费如何计算,赡养费算不算收入?祖孙三代一个户口本,婆婆儿媳两人贫困,公公儿子未进,公公儿子的收入是如何计算,他们的收入算不算家庭收入?对这样的特例要有统一规范的计算方式。
3、清退、保留的依据。入户调查大多以贫困户自述为主,有时也存在贫困户不说实话无法调查取证的现象,导致调查结果和村里掌握了解的情况不一致。因此,贫困户的清退和保留工作必须做实,必须经村级同意,清退意见和保留人员必须群众公认,比如,为何清退、为何保留,理由和事实清晰明了无异议,避免事后争议。
三、关于驻村工作队方面
1、驻村工作队的民族构成。xx市是朝鲜族聚集地,汉族驻村工作队干部驻村朝鲜族村、朝鲜族驻村工作队干部驻村汉族村,必然因语言沟通有障碍而影响工作成效。
2、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理念。驻村工作队实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开展工作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被动落实”上,缺乏“主动作为”意识,特别是离城区相对较远、人口较少的偏僻村屯的夜晚文娱活动也相对较少,驻村工作队“夜守”发挥作用效果不明显。
3、驻村工作队的考核。驻村工作队代表的是包保单位,有的工作在开展、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所在单位的工作支持力度,只有实行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包保单位“双考核”,才能最大限度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此外,对驻村工作队人员的检查和考核,重点从“在不在村”向“做不做事”转变,避免“在村不干事”导致“下去”流于形式。
四、关于脱贫攻坚进度方面
1、减少调研。虽然国务院扶贫办于今年7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迎评迎检、检查调研、制表填表、写材料等耗费扶贫精力的程序性流程相对有所减少,但依然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脱贫工作最大的负担和压力,疲于应付而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专心干实事中。比如,少数村民、贫困户对经常性的入户、走访、谈话等产生抵触心理;入户走访受时间限制而流于形式、简单敷衍;扶贫材料没有统一格式,“贫困户家庭情况说明”模板不统一,反反复复修改多次不成终稿,浪费时间。
2、健康扶贫。健康扶贫作为扶贫的一部分,扶贫干部自己首先学深、学透,知晓政策,入户才能做好宣传和政策解答咨询。当前,村里贫困户及村民大多老弱病残居多,家庭的健康负担越来越严重,并非一个包保单位、一名包保干部的力量所能解决,建议能否按旬、按月、按季的定期时间段,组织医护人员定期检查、定向巡查,制定健康档案,真正把精准医疗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3、工作连续。村级作为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执行者、管理者、落实者至关重要。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但从脱贫攻坚实践看,任期较短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少数甚至出现届满等着换的畏难、消极思想。从年龄结构看,“领头人”年轻化的,工作积极主动、响应号召;“领头人”老年化的,工作推、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责任心、事业心不强。
4、加大帮扶。一是扶贫扶志从细节抓起、从小做起,比如,有的贫困户家里脏、杂、乱,可以通过扶贫物质钱款由村里统一发放,建立贫困户检查、约束、激励机制,激发贫困群众从改进自家卫生整洁入手,逐步提升勤劳发展、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二是争取包保单位的帮扶力度还需加大。比如,各类扶贫物质、政策、项目、钱款等,“来者不拒”按需分配。三是提高贫困户年收入,比如,贫困户的土地可以由村里统一管理、统一承包,通过扶持种植大户搞连片承包、租赁土地的方式,提高贫困户土地收益金。
五、关于扶贫项目风险评估方面
扶贫重在“精准”,扶贫项目的安排,不仅要直接瞄准贫困村、贫困户,更要纵观全局、纵观整体,做好法律、政策、风险等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因盲目、重复带来的项目隐患。比如,光伏发电项目风险低、见效快,可长期收益,但要注重市场需求、不搞重复建设,避免光伏产业链扶贫“回血”后劲不足问题。
综上,这些基层“共识”问题不同程度、不同时限内存在,亟需提早研究和破解。现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第一,把脱贫攻坚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直通车”。包村领导和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干部和党员等作为脱贫攻坚主力军,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集中精力、盯准目标,带着责任和担当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心系群众、主动作为,带着感情和真心融入到群众中,真
真正正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尤其是驻村工作队“驻村”,作为脱贫攻坚排头兵,“解忧、解难”靠的是行动、是落实,要“有事做、找事做”,在多沟通、多交流方面多下功夫,多总结、多梳理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研究、解决和向上反映、上报,把群众身边的小事解决好,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真正融入到群众之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二,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财力源”。建议脱贫攻坚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以户脱贫”上,主攻方向应侧重于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上,努力把帮扶单位的“对口输血”转化为“自我造血”,以“兜起来、养起来”带动老弱病残脱贫过上好日子,变“少数贫困户受益”为“全体村民得实惠”,让全村的群众都能受益,都能享受国家政策和项目带来的“甜头”。
第三,把“精准”作为“硬原则”贯彻脱贫攻坚始终。一是精准识别避免脱贫攻坚“假贫真扶、真贫未扶”。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标准,该进的不遗漏一户一人,做到贫困户准确率100%、群众公认度100%,并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二是扶贫先扶志避免脱贫攻坚“养懒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出实招、出硬招予以分类研究和解决,形成扶“勤”不扶“懒”的良好风气。三是共性难题早研究
避免脱贫攻坚“中梗阻”。在受益资金的分配使用上必须合规、合法、合理,对涉及政策性、决策性的共识问题,苗头性、深层次的矛盾困难,及早梳理逐层上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合力攻坚,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