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10.27 2
*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尊敬的**8书记: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根据您的指示,我局会同 办就当前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调研中,我们邀请了全部乡镇规划建设分局干部和部分乡镇分管规划建设的领导分别召开了2次座谈会;县政府 副县长还亲自带领规划、国土、城管等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到 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召集 村干部就如何加强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座谈;为学习其他县市做法,我局还会同 办专题调研组前往3个兄弟县市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滞后,指导性不强。各乡镇修编的总体规划可操作性不强,对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大。村庄建设规划大多为2006年以前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因时间紧、任务重,对地形地貌、产业特点等情况研究还不够透彻,以致多数规划编制成果存在深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等情况,现已难以适应建设需要。
2、规划编制经费和管理队伍建设经费不足。村镇规划编制和乡镇执法队伍的建设需要大笔开支,目前多数乡镇财力有限,无法投入足够资金。规划分局的工作经费也严重缺
乏,县财政到目前总共拨付给每个分局的 万元工作经费只够用于部分办公设备的购置,远远不能满足分局正常开展工作的经费需求。
3、乡镇执法队伍建设滞后。目前全县只有***等几个大乡镇成立了城管中队,绝大部分乡镇还没有成立此类机构。有城管队伍的乡镇管理力量也不够强大,负责的工作也主要是圩镇市容市貌管理,有时候乡镇强拆违章建筑还需请求 局进行支援。
4、规划管理队伍力量不足。个乡镇规划分局在职规划管理人员总共只有 人,每个分局平均不到 人,需要管理2-3个乡镇。最多的 分局管理范围涉 个行政村,最少的 分局也涵盖了 个行政村,最远的村庄距分局有五六十公里。要在如此大跨度、大范围内进行管理,难度极大。
5、规划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大部分规划管理人员相对比较年轻,管理经验不足,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另外,虽然他们原来都在规划所工作过,但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计划生育、驻村、招工等乡镇其它中心工作上,对规划专业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不够,实践经验缺乏。
6、规划管理调控手段不足。农民建房原本要收取的相关费用已经减免,村镇及有关部门缺乏调控手段。规划分局开展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技术服务、业务指导、发证审批等批
前管理,对批后监督管理缺少办法,尤其是对一些违章建筑的处置有点无所适从,发现违章只是发放一些停建通知书,既没有处罚也没有力量实施强拆。
7、违法违章建筑查处力度不够。各乡镇对违章建筑的处理存在畏难情绪,害怕产生干群矛盾,造成上访事件,影响信访维稳绩效考核,所以出现了违章建筑也是听之任之,没有去有效遏制。
8、非法买卖、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现象严重。受利益驱使,圩镇小产权房大量产生,给今后村镇的发展建设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9、乡镇干部和群众规划意识不强。许多乡镇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规划制定后没有严格执行,缺乏规划对今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认识,随意修改规划、违反规划,没有带头树立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广大农民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的影响,规划意识更加淡薄。
10、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未形成合力。对违法违章建设供水、供电、金融等部门未形成合力。另外,镇、村、组之间属地管理的联动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1、规划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办事效率过低。由于办理审批涉及到组、村、乡镇、规划、国土等诸多部门,没有综合审批办证部门,难以做到一次性告知,办证找人难,存在推诿、拖延现象,影响群众积极性,有些群众为了省事干脆
不办证。
12、宣传不到位,农民对法律法规知晓程度不高。农民了解新事物、新政策的途径有限,各乡镇在农民建房方面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农民不懂法,不知道建房需要审批。
二、加强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增强动态规划编制能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要积极担负起规划编制责任,尤其是当前村庄规划急需修编。建议公路沿线、大屋场或集中安置点等可以集中规划10户以上住宅的建设点,由乡镇人民政府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修编。少数几户的分散建设点,则由我局编制村庄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各规划建设分局按导则编制简单的纲要性控制规划。
2、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在各乡镇成立村镇建房管理服务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分管领导任局长,村镇建房管理服务局下辖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城管中队,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经费,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城管中队人事、编制、业务归口县级对口部门。
3、充实规划管理队伍。尽快按照编办核定的 个编制招足 个缺编人员,尽可能地聘用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实用技术人才,由县各乡镇统一进行管理。在每个乡镇都成立1个规划分局,新招聘和原来在职的共 个人重新进行分配组合,使每个乡镇的规划管理人员达到 人。例如我们这
次考察的 县就是在每个乡镇都成立了规划所,其中建制镇配有3个工作人员,乡配有2个工作人员,人员由县建设局直接管理,人员工资财政全额拨款,各规划所所长从乡镇原有干部和村支书当中招聘,技术人员从社会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
4、成立专业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每个乡镇都成立一个专职城管中队,人员优先从复员军人当中招聘,专职负责村镇全域范围内的规划巡查和违法违章拆除。
5、加大经费的投入。每年由县、乡两级财政考虑一定的村镇规划编制经费,规划分局和城管中队的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则纳入县财政每月定额进行划拨。
6、坚持属地管理,明确乡镇和部门的权责。明确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查处违法建章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规划、国土部门主要负责发证审批、技术服务、业务指导等相关工作,并协助乡镇查违拆违。对违法违章建设的查处由我局授权委托乡镇执行,罚没款除政府调控资金外,全部由乡镇用于开展查违拆违活动的开支。
7、建立举报机制,做到全民监督。每个乡镇专门设立一个查违拆违举报电话,为举报人保密,经查处属实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奖励资金从违章处罚款中支出。
8、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处理一些典型案例。对影响较大,在耕地上开天窗、违反规划在公路边建设的行
为和圩镇的一些小产权房进行强制拆除,起到较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9、简化农民建房办事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各乡镇成立村镇建房管理服务局,局长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规划、国土、城管、林业等部门参与其中。采取一家受理、联审联批、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也可采取村组代办、预约报建、上门服务等多种办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10、加强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通过考察、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尤其还需加强对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管理的要求。
11、尊重历史,分类清理。用2到3个月的时间对乡镇各辖区内2006年以来所有已建、在建私人建房逐一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帐,补办相关证书,对清理后再产生的违法违章建筑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12、加强部门联动,做到齐抓共管。镇、村、组、规划、国土、城管、公安、司法、信访、供电、金融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参与,一经发现违法违章建设即由乡镇牵头,采取统一行动,形成联动执法机制。
13、加强舆论引导,使广大农民依法依规建设。通过媒体、宣传车、横幅等宣传方式,结合目前“ ”工作,同
时发挥村组干部的影响力,广泛宣传规划和建设法律法规、报建审批等知识,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规划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支持配合开展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14、依法完善收费制度。原来由乡镇收取的配套设施费统一由规划分局收取,进入县财政预算外专户,县“ ”督查办会同规划建设部门实行每季一督查,依规划执行到位情况来确定乡镇配套设施费的返还比例。
15、加强督查考核。对不履行属地管理职责,监管失察、查禁不力、失职渎职造成违法违章建设的,第一次检查发现对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级诫免谈话;第二次发现对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予以通报批评;第三次检查仍发现有新增未批先建或违法建房的,乡镇主要领导两年内不予提拔或重用,所在乡镇年度不得评先评优。
*县建设局 二○ 年 月 日
第二篇: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
报告
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村镇规划管理职能于由市建委移交市规划局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工作精神,全面掌握全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分析问题,加强管理和指导。按照市规划局党委的统一部署,自3月中旬,市规划局副局长带领办公室、规划科有关人员赴全市五区三县就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五区三县的16个镇、10余个村庄,与各区县、乡镇、村的负责同志和具体从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并在区召开
了有分管区长和各乡镇分管乡镇镇长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加强中心城区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了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那一世范文网://
全市市域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413万人,共有16处工矿区,84处乡镇,3164个村庄,其中建制镇76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把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摆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1987年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我市组群式格局的实际,提出了“总揽城乡经济全局,充分发挥优势,城市支援农村,农村服务城市,实现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战略”,将村镇规划建设,特别是小城镇规划建设做为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央、省关于加快村镇建设的有关精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区县和部分乡镇也制定了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有的区县确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每年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乡镇、村编制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二是市建委在加强对全市村镇规划指导和管理力度的同时,于编制完成了《市小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立足于组群式城市特点,对全市各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结构等级、空间布局等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各区县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规划体系,突出了中心镇在村镇规划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同时对村镇规划的几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界定,为全市村镇规划的修编和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各乡镇均设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省、市级中心镇驻地的总体规划已
基本调整完善,大部分委托高等院校或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起点较高;个别经济实力较强的“明星村”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村庄规划,并基本按规划实施。全市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布局有所改善,对农村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和环境逐步改善。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7%,比“八五”末增长7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8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区县,11月,全省村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面广量大、细统复杂,再加上区县与区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规划编制整体上滞后。一是区域范围内缺乏系统、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
许多区县中心镇以下的乡镇建设重点模糊,其发展布局缺乏宏观调控手段,各乡镇的规划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许多小城镇个性单
一、盲目照搬,以至于大部分小城镇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除中心镇以外乡镇驻地总体规划大多是1992年以前编制完成,许多已超出规划年限而没有及时进行修编,对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大;大部分没有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许多建设只能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导致绿地率、容积率等技术指标无法控制和落实;基本上没有排水、排污、供水等专业规划。三是规划基础资料薄弱,地形图等规划资料严重缺乏。四是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编制规划;部分村庄有规划,但大多为1992年以前编制,而且大部分为无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现已不适应建设需要;有的近几年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未经法律程序审批,没有法律依据,再加上由于技术、资金、时间等方面原因,村庄规划编制的深度不够,大部分只有“一书两图”,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五是规划编制经费困难。许多村镇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村镇财力非常有限,再加上村镇建设配套费在许多乡镇已取消,村镇规划的经费无保障,许多村镇无力投入资金编制规划。
乡镇规划管理较弱,违法建设工程屡见不鲜。一是乡镇一级大部分设有“建设土地环保所”等机构,但是一个机构承担规划、建设、土地、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多数力量不足,基本上是兼职,而专业人员基本上没有,专业素质低。大部分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无着落,机构运转艰难,这对于量大面广任务艰巨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来说,非常不适应。二是乡镇没有规划建设的执法权,对于出现的违法工程,申请上级部门或法院执行的周期一般较长,对于建设周期较短的违法工程在管理上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三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较为严重。许多乡镇驻
地工业园区、公建等建设项目,大多是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时受土地部门办理程序的制约,才到规划建设部门补办规划建设手续,而不需要新办理征用土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基本不办理规划建设手续。许多村庄规划实施和管理力度不大,不少村干部对村庄规划建设认识不够,不按规划的要求建设,随意性太大,再加上许多村干部更换频繁,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村民建房,按规定应先有规划建设部门办理选址意见书和村民建房许可证,但大部分建设是在办理土地手续时补发该证,村庄建设管理无序。
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村镇规划建设的档次普遍较低。许多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暖、镇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新房无道路,有道路无排水等现象普遍。许多小城镇仍然走不出二、三层楼和沿路“走廊式”建设的格局,使小城镇难以形成较高档次的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高。
三、几点建议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村镇建设管理的依据,事关建设的全局,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村镇的建设与发展。
继续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
1、进一步完善全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强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从全市市域的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乡村规划的协调关系,打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各区县城镇的总体布局和规模,进一步撤并规划过小、不具有集聚辐射功能的小城镇,重点建设中心镇,突出中心镇在农村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功能地位,统筹安排区域设施,避免重复建设,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生活小区集中,引
导村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2、进一步加快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小城镇作为最基层的城市居民点,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广大农村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小城镇规划应体现有别于城市的特点,用区域的观点,加强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分析,准确地根据城镇性质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挖掘城镇自然的、历史的和地方的特点,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形成具有时代感和有地方性特色的小城镇风貌,塑造鲜明的小城镇特色。
3、进一步加强小城镇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小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提高小城镇品位。以往由于小城镇详细规划的覆盖率不高,对群众建房缺乏有效地控制指导,建房随意性较大,是造成小城镇面貌雷同,缺乏特色,建设品位不高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应强制性规定小城镇近期建设区域必须编制控
制性详细规划,划分控制地块并提出各种地块建设控制要求,对于近期有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的区域,影响城镇景观的重点区域、工业小区、居住小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具体项目建设,没有编制详细规划的,不得安排和批准项目建设。要结合控规的编制成果,制定区别于城区的小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落实各项规划管理技术指标,作为村镇规划管理的依据,指导小城镇建设。
4、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要分期分批地组织村庄编制新一轮规划,在编制中一定要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测绘单位测绘现状地形图和编制规划,注重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规划编制完成后,要经主管部门审查,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按程序审批。
5、切实加大对村镇规划编制经费的投入。可制定政策实行“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和支持村镇的规划编制。建
议市里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区县、乡镇每年也要相应地列支部分专项资金。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收取村镇建设配套费,可采取市、区县、乡镇按一定比例分成的办法,分别列支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力争用4-5年的时间,完成全市村镇规划的修编工作,为村镇的高标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小城镇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产业依托、环境等息息相关,在发展上应摆脱框框,重视地方特色与地方资源的规划,发挥小城镇本身特有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多功能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强小城镇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小城镇规划建设。
1、应大力扶持区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的重点镇建设。如区镇、区的镇、县的镇、县的镇等卫星乡镇,地处相对偏远,远离中心城区和各区县的区域中
心,现已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基础,对周边村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此类乡镇在规划建设上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2、对于近城区的郊区镇应尽早纳入城区管理。如的镇、区的镇、镇、镇、区的镇、区的镇、镇、开发区的镇等,1 2 下一页
第三篇: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村镇规划管理职能于由市建委移交市规划局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工作精神,全面掌握全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分析问题,加强管理和指导。按照市规划局党委的统一部署,自3月中旬,市规划局副局长 带领办公室、规划科有关人员赴全市五区三县就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五区三县的16个镇、10余个村庄,与各区县、乡镇、村的负责同志和具体从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并在 区召开了有分管区长和各乡镇分管乡镇镇长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加强中心城区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了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全市市域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413万人,共有16处工矿区,84处乡镇,3164个村庄,其中建制镇76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把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摆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1987年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我市组群式格局的实际,提出了“总揽城乡经济全局,充分发挥优势,城市支援农村,农村服务城市,实现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战略”,将村镇规划建设,特别是小城镇规划建设做为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央、省关于加快村镇建设的有关精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区县和部分乡镇也制定了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有的区县确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每年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乡镇、村编制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二是市建委在加强对全市村镇规划指导和管理力度的同时,于2000年编制完成了《 市小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立足于组群式城市特点,对全市各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结构等级、空间布局等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各区县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规划体系,突出了中心镇在村镇规划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同时对村镇规划的几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界定,为全市村镇规划的修编和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各乡镇均设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省、市级中心镇驻地的总体规划已基本调整完善,大部分委托高等院校或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起点较高;个别经济实力较强的“明星村”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村庄规划,并基本按规划实施。全市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布局有所改善,对农村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和环境逐步改善。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7%,比“八五”末增长7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8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区县,2001年11月,全省村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面广量大、细统复杂,再加上区县与区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规划编制整体上滞后。一是区域范围内缺乏系统、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许多区县中心镇以下的乡镇建设重点模糊,其发展布局缺乏宏观调控手段,各乡镇的规划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许多小城镇个性单
一、盲目照搬,以至于大部分小城镇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除中心镇以外乡镇驻地总体规划大多是1992年以前编制完成,许多已超出规划年限而没有及时进行修编,对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大;大部分没有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许多建设只能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导致绿地率、容积率等技术指标无法控制和落实;基本上没有排水、排污、供水等专业规划。三是规划基础资料薄弱,地形图等规划资料严重缺乏。四是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编制规划;部分村庄有规划,但大多为1992年以前编制,而且大部分为无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现已不适应建设需要;有的近几年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未经法律程序审批,没有法律依据,再加上由于技术、资金、时间等方面原因,村庄规划编制的深度不够,大部分只有“一书两图”,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五是规划编制经费困难。许多村镇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村镇财力非常有限,再加上村镇建设配套费在许多乡镇已取消,村镇规划的经费无保障,许多村镇无力投入资金编制规划。
(二)乡镇规划管理较弱,违法建设工程屡见不鲜。一是乡镇一级大部分设有“建设土地环保所”等机构,但是一个机构承担规划、建设、土地、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大多依靠土地职能支撑),多数力量不足,基本上是兼职,而专业人员基本上没有,专业素质低。大部分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无着落,机构运转艰难,这对于量大面广任务艰巨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来说,非常不适应。二是乡镇没有规划建设的执法权,对于出现的违法工程,申请上级部门或法院执行的周期一般较长,对于建设周期较短的违法工程在管理上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三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较为严重。许多乡镇驻地工业园区、公建等建设项目,大多是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时受土地部门办理程序的制约,才到规划建设部门补办规划建设手续,而不需要新办理征用土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基本不办理规划建设手续。许多村庄规划实施和管理力度不大,不少村干部对村庄规划建设认识不够,不按规划的要求建设,随意性太大,再加上许多村干部更换频繁,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
村民建房,按规定应先有规划建设部门办理选址意见书和村民建房许可证,但大部分建设是在办理土地手续时补发该证,村庄建设管理无序。
(三)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村镇规划建设的档次普遍较低。许多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暖、镇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新房无道路,有道路无排水等现象普遍。许多小城镇仍然走不出二、三层楼和沿路“走廊式”建设的格局,使小城镇难以形成较高档次的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高。
三、几点建议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村镇建设管理的依据,事关建设的全局,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村镇的建设与发展。
(一)继续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
1、进一步完善全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强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从全市市域的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乡村规划的协调关系,打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各区县城镇的总体布局和规模,进一步撤并规划过小、不具有集聚辐射功能的小城镇,重点建设中心镇,突出中心镇在农村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功能地位,统筹安排区域设施,避免重复建设,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生活小区集中,引导村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2、进一步加快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小城镇作为最基层的城市居民点,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广大农村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小城镇规划应体现有别于城市的特点,用区域的观点,加强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分析,准确地根据城镇性质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挖掘城镇自然的、历史的和地方的特点,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形成具有时代感和有地方性特色的小城镇风貌,塑造鲜明的小城镇特色。
3、进一步加强小城镇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小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提高小城镇品位。以往由于小城镇详细规划的覆盖率不高,对群众建房缺乏有效地控制指导,建房随意性较大,是造成小城镇面貌雷同,缺乏特色,建设品位不高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应强制性规定小城镇近期建设区域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分控制地块并提出各种地块建设控制要求,对于近期有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的区域,影响城镇景观的重点区域、工业小区、居住小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具体项目建设,没有编制详细规划的,不得安排和批准项目建设。要结合控规的编制成果,制定区别于城区的小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落实各项规划管理技术指标,作为村镇规划管理的依据,指导小城镇建设。
4、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要分期分批地组织村庄编制新一轮规划,在编制中一定要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测绘单位测绘现状地形图和编制规划,注重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规划编制完成后,要经主管部门审查,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按程序审批。
5、切实加大对村镇规划编制经费的投入。可制定政策实行“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和支持村镇的规划编制。建议市里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区县、乡镇每年也要相应地列支部分专项资金。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收取村镇建设配套费,可采取市、区县、乡镇按一定比例分成的办法,分别列支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力争用4-5年的时间,完成全市村镇规划的修编工作,为村镇的高标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小城镇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产业依托、环境等息息相关,在发展上应摆脱框框,重视地方特色与地方资源的规划,发挥小城镇本身特有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多功能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强小城镇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小城镇规划建设。
1、应大力扶持区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的重点镇建设。如 区 镇、区的 镇、县的 镇、县的 镇等卫星乡镇,地处相对偏远,远离中心城区和各区县的区域中心,现已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基础,对周边村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此类乡镇在规划建设上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2、对于近城区的郊区镇应尽早纳入城区管理。如 的 镇、区的 镇、镇、镇、区的 镇、区的 镇、镇、开发区的 镇等,目前虽是建制镇,但已基本与城区相连,此类乡镇不能再按建制镇来相对独立地规划建设,而应及早纳入城区,按城市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使之功能定位、设施配套与城区相衔接。特别是对于中心城区 与 城市组群之间的村镇建设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中心城区西扩、北延、东联、南接的总体要求,今天的村镇就是明天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应尽快专项编制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组群之间的区间规划,合理引导区间村镇的规划建设,切实避免造成重复建设或影响城区功能布局等现象的发生。
3、对于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应严格控制发展。如: 区的 镇、区的 镇,在区域范围内,发展上具备一定优势,但是从
全市市域范围来看,源泉镇地处孝妇河的上游,为大武水源地的主要水源补给区,直接为中心城区及、区等供应生活生产用水; 镇地处 水库库区,为全市重要水源保护地和旅游度假区,从保护全市水源地和风景名胜区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其膨胀发展。
4、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适当控制其发展,积极引导其向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村人口根据其经济实力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正不同程度的向中心城镇、城市聚集,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村庄人口规模正在逐步减缩。在这种情况下,在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同时,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严格控制其发展,原则上不再编制规划,不再审批规划,适当控制其建设活动。中心镇所辖的村庄新建工厂,原则上应停止审批,停止镇区居民分散建设住宅,停止地处偏远基础较差村庄的住宅建设。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结合旧村改造和“空心村”的治理,进行迁村并点,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必须致力于促进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发展,建立中心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中心城镇经济的全面振兴。争取在近几年内建成一批规划合理,其他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的中心城镇工业园区,吸引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中心城镇集中,兴办第二、三产业,推动乡镇企业实行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培育和发展小城镇市场体系,加快村镇的城市化进程。例如,区的 镇自1998年就冻结宅基地审批,停止原村原地域的改造建设,实施全镇域迁村到镇。现镇内已有、、、凤凰等村整建制迁入双凤生活区,并吸引周边地区4000名居民到双沟就业定居,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城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
(三)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的管理,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
1、建立健全各级村镇规划管理机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由市建委划归市规划局后,针对村镇规划管理存在区别于城市规划管理的特殊性,在市规划局应单独设立村镇规划管理科,配备专人对全市村镇规划进行综合指导。各区规划分局(处)应同时设立相应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目前,市规划局机关及各规划分局、处的管理人员不足,在增加了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后,应相应地增加行政编制配备村镇规划管理的专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一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逐步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工作。
2、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尽快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乡镇的乡镇长、建设助理员、部分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应适当组织对区县长的培训。应继续推选村镇规划建设助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并进行严格考核。通过加强培训,进一步严格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3、规范规划设计市场,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对进入村镇的规划设计队伍进行监督审查,严禁无证、超资质承担规划设计任务。对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规划批准手续。积极推行专家评审规划制度和规划公示制度,以确保规划设计和工程质量。
4、切实加强对违法工程的查处力度。各级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城市综合执法局的工作衔接,及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加强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
5、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法规的宣传普及。通过加强规划建设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逐步提高广大居民的法规意识,增强尊纪守法的自觉性。
6、切实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领导。针对全市村镇规划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村镇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进一步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村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一次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现场会,培养典型,加强领导,推动全市村镇规划建设再上新水平。
第四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2007-12-15 22:35:0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2)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村镇规划管理职能于由市建委移交市规划局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工作精神,全面掌握全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分析问题,加强管理和指导。按照市规划局党委的统一部署,自3月中旬,市规划局副局长带领办公室、规划科有关人员赴全市五区三县就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五区三县的16个镇、10余个村庄,与各区县、乡镇、村的负责
同志和具体从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并在区召开了有分管区长和各乡镇分管乡镇镇长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加强中心城区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了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全市市域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413万人,共有16处工矿区,84处乡镇,3164个村庄,其中建制镇76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把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摆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1987年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我市组群式格局的实际,提出了“总揽城乡经济全局,充分发挥优势,城市支援农村,农村服务城市,实现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战略”,将村镇规划建设,特别是小城镇规划建设做为城乡一体化,缩
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央、省关于加快村镇建设的有关精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区县和部分乡镇也制定了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有的区县确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每年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乡镇、村编制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二是市建委在加强对全市村镇规划指导和管理力度的同时,于2000年编制完成了《市小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立足于组群式城市特点,对全市各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结构等级、空间布局等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各区县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规划体系,突出了中心镇在村镇规划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同时对村镇规划的几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界定,为全市村镇规划的修编和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三是各乡镇均设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省、市级中心镇驻地的总体规划已基本调整完善,大部分委托高等院校或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起点较高;个别经济实力较强的“明星村”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村庄规划,并基本按规划实施。全市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布局有所改善,对农村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和环境逐步改善。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7,比“八五”末增长7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8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区县,2001年11月,全省村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面广量大、细统复杂,再加上区县与区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全市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仍然
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规划编制整体上滞后。一是区域范围内缺乏系统、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许多区县中心镇以下的乡镇建设重点模糊,其发展布局缺乏宏观调控手段,各乡镇的规划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许多小城镇个性单
一、盲目照搬,以至于大部分小城镇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除中心镇以外乡镇驻地总体规划大多是1992年以前编制完成,许多已超出规划年限而没有及时进行修编,对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大;大部分没有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许多建设只能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导致绿地率、容积率等技术指标无法控制和落实;基本上没有排水、排污、供水等专业规划。三是规划基础资料薄弱,地形图等规划资料严重缺乏。四是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编制规划;部分村庄有规划,但大多为1992年以前编制,而且大部分为无资质的设计单
位设计,现已不适应建设需要;有的近几年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未经法律程序审批,没有法律依据,再加上由于技术、资金、时间等方面原因,村庄规划编制的深度不够,大部分只有“一书两图”,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五是规划编制经费困难。许多村镇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村镇财力非常有限,再加上村镇建设配套费在许多乡镇已取消,村镇规划的经费无保障,许多村镇无力投入资金编制规划。
(二)乡镇规划管理较弱,违法建设工程屡见不鲜。一是乡镇一级大部分设有“建设土地环保所”等机构,但是一个机构承担规划、建设、土地、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大多依靠土地职能支撑),多数力量不足,基本上是兼职,而专业人员基本上没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五篇: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环保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环保管理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试点办《关于开展清新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本专题组着手制订了开展调研活动的工作方案。本月17~18日专门组织了由全县九镇一场分管领导和村建办主任、环保员以及县环保和建设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调研座谈会,深入分析当前我县村镇规划建设和环保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和完善今后的工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具体对策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村镇规划建设和环保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村镇规划建设方面
1、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序进行。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各镇(场)党委、政府把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摆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其中,县城太和镇和三坑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结构等级、空间布局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特色,对村镇规划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了重新分析和界定,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于2005年4月经清远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浸潭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完成,进入评审阶段,其他各镇场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也抓紧组织开展。
2、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随着“三化一园”战略的实施,全县各镇(场)近几年持续掀起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强,城镇面貌不断改观,人口、资金、行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据统计,2005年初至2007年年底止,全县各镇(场)累计投入3.9亿元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其中用于交通道路建设投资达2.1亿元,完成道路建设、改造总长730934米,山塘、三坑等镇先后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的目标,太平镇在圩镇主干道铺设了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设了广场砖;各镇(场)的供水工程、排水系统、墟镇美化亮化工作也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3、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所加强。各镇(场)均设立“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或“村建国土所”等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了2~3名专门的工作人员,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宣传和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做好对各项建设项目的审批、审核工作,认真执行“一书两证”制度,主动协调和指导招商引资报批工作。
4、新农村建设进入实质性规划建设操作阶段。按照“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三坑镇大陂村和龙颈镇中洲村委会范屋村试点工作,其中范屋村已投入4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工作,建设了一条长800米高3米的挡土墙和一个标准的篮球场,新设立了4个占地共1000平方米的人畜分离区和铺设了长100米宽3米的硬底化村道。完成了浸潭镇邓屋村等21条自然村的规划编制方案,待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后组织实施。
(二)环保管理方面
1、制订和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机制。坚持不欠新帐、增产不增污的原则,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巡查,严肃查处未经环评和环保审批违法违规上马的项目,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落实环保第一审批责任,按照《清新县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要求,主动积极力促实现工业项目进园、产业进区、集中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
2、实施了镇级环境保护责任制。制定了《清新县关于实施镇级党政领导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的实施意见》(清新委办发[2003]26号),从2006年开始,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对全县各镇(场)进行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为今后进一步掌握全县各镇(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
3、加大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环境保护能力有所加强。一是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太平龙湾、山塘低地工业园的集中排污管网。二是筹集资金加快县城生活污水排污管网建设。
三是加快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力争在今年完成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控设备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工作。
4、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一是采用电视广播、县政府门户网站、出版宣传专栏、召开咨询座谈会、送戏下乡、举办“环保杯”篮球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二是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依据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从严做好排污许可证核发和年审换证工作,2007年依法征收排污费245万元。三是加大对重点污染行业、重点区域和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强烈企业的监测监管力度,2007年立案查处7家违法排污企业,行政处罚金额达31万元,关停企业1家,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村镇规划建设和环保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农村的范围广、面积大、人口多、居住分散、地形地势比较复杂、执法力度相对薄弱、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违规建设,乱拆乱建现象时有出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县村镇规划建设和环保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不平衡,规划编制整体滞后。
实施“总揽城乡发展全局,充分发挥优势,城市支援农村,农村服务城市,实现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战略,是村镇规划建设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虽然全县各镇(场)都先后重新做了规划修编工作,但许多镇的村镇建设重点模糊,发展布局缺乏宏观调控手段,规划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随意性强,部分乡镇个性单
一、盲目照搬、缺乏特色,以至于乡镇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加上在财力、地理位置、传统优势、招商引资工作等因素的作用下,全县各乡镇城镇化发展进程出现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太和、太平两镇遥遥领先,山塘、三坑、飞来峡三镇后来追赶,滨江四镇和笔架林场暂时难成气候。大部分乡镇没有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许多建设只能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导致绿地率、容积率等技术指标无法控制和落实,基本上没有排水、供电、供水管线等专项规划,数字化地形图等规划资料严重缺乏;部分乡村虽有规划,但大部分是由资质不足或无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不能适应当前建设发展的需要;有的近几年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未经法律程序审批,没有法律依据,再加上由于技术、资金、时间等方面原因,乡村规划编制的深度不够,大部分只有“一书两图”、技术性不强,难以实施。规划编制经费不足,大部分的镇(场)财力有限,再加上村镇建设配套费在许多乡镇已取消或难以征收,规划经费无保障,无力足额投入资金编制规划。
(二)村镇规划管理较弱,违法建筑工程时有出现。
虽然镇(场)一级大部分设有“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或“村建国土所”等机构,但一个机构承担规划、建设、土地、交通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大多依靠土地职能支撑),多数力量不足,基本上是兼职,人员精力分散,而且基本没有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低。这个机构大部分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难以保障,机构运转艰难,这对于面广量大任务艰巨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来说,非常不适应。镇(场)没有规划建设的执法权,对于时有出现的违法建筑工程,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执行的周期一般较长,对于建筑周期较短的违法在管理上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未批先建、少报多建等现象较为严重,部分乡镇驻地工业园区、公建等建设项目,大部分是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时受土地部门办理程序的制约,才到规划建设部门办理规划建设手续,而不需要新办理征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基本不办理规划建设手续。许多乡村不按规划的要求建设,主观随意性大,再加上许多村干部更换频繁,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大部分村民自取消收费后,误解为建房不再用办报建手续,建房处于无序管理状态,先建设后办证的现象较为普遍。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的档次普遍较低,许多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市政道路、生活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新房无道路,有道路无排水等现象普遍。石坎、石马、沙河、笔架林场等地大部分居民因无建设集中式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场,生活垃圾随意倒进滨江河、笔架河,造成河水污染现象。许多村镇仍然走不出二、三层楼和沿公路“走廊式”的建设格局,使小城镇难以形成较高档次的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墟镇集市乱摆乱卖、违章搭建问题严重。
(三)环保管理工作形势严峻,镇(场)环保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随着近几年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县工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在册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450家。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上升,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县COD和SO2排放量两项控制指标有可能超出市下达的控制任务,特别是SO2排放量指标。南冲瓷沙开采、禾云私自偷采稀土矿、沿滨江河沿线不当选点设置的有一定规模的禽畜养殖场(点)和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而引发的水污染事件时有出现,饮用水安全受到一定的影响。石坎陶瓷300多家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在陶瓷生产烘制过程中排放蜡的废气污染情况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除县城、太和、三坑、山塘、浸潭等镇外,其他各镇场都没有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环保历史欠帐多,投入机制不健全,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县城太和镇污水处理厂虽然已建成,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费也于2005年开始按标准征收,但因征地等原因,污水管网仍没有全面建成,污水处理工作仍在“空转”;除太平龙湾、山塘低地工业园建成集中排污管网外,其他升平、禾云、珠坑、浸潭、石潭、石砍工业园的排污管网建设停留在构思中。各镇(场)环保执法力度薄弱,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虽然都配备了1~2名环保员,但大部分都属于兼职性质,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需要联合当地派出所、工商所才能行动,由于采证难或采证不及时,导致出现部分厂矿企业侥幸生产,暗中排污现象。
(四)环境污染纠纷增加,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县群众有关环境问题的上访、信访事件持续增加,2007年我县共收到群众反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来信来电来访共166件(次)。环境投诉已成为我县继治安、劳动之后的第三大热点问题。
三、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村镇建设管理的依据,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紧抓好,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我县村镇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村镇环境整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民生活富裕安康,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卫生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是当前我县环保工作的目标要求。为全面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今后要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
要明确村镇规划的编制主体和经费来源,由镇(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改变目前大部分镇(场)没有规划或者规划不科学、不能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状况。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地组织镇、村组织编制新一轮规划,在编制中要坚持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一定要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测绘单位测绘现状地形图和编制规划,注重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规划编制完成后,要经主管部门审查,并经讨论后按程序审批。为克服村镇面貌雷同,缺乏特色,建设品位不高的通病,应强制性规定村镇近期建设区域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分控制地块并提出各种地块建设控制要求,对于近期有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的区域,影响村镇景观的重点区域、工业小区、居住小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具体项目建设,没有编制规划的,不得安排和批准项目建设。要想方设法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村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促使村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住宅向生活小区
集中,科学合理地确定村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挖掘自然的、历史的和地方的特点,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形成具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的村镇风貌,塑造鲜明的村镇特色。
(二)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的管理,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
要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逐步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计划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建设部门工作。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在工作中要严格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规划设计市场,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县环保和建设局要组织审查进入我县村镇的规划设计队伍,严禁无证、超资质承担规划任务,对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规划批准手续,切实加强对违法工程的查处力度。县环保和建设局要加强与安监、消防、镇(场)的工作衔接,及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强化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建议县委、县政府要着手研究制定鼓励和村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培养典型,推动全县村镇规划建设再上新水平。
(三)以环境总量和资源总量为依据,优化产业布局。
要认真依法制订和实施环保规划和国土规划,严格执行生态分级控制,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国土规划中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环保规划确定的严格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引导性开发区,将生态功能分区作为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严禁在严格保护区内开发建设,逐步淘汰中小型燃煤、燃油锅炉;大力治理水泥行业污染,关停生产规模小和工艺落后的水泥生产企业,发展大型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合理开发控制性保护区和引导性开发区,确保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损害。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禽畜养殖场(点),禁止新建、扩建对饮用水源地有污染的建设项目,严厉打击危害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加强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积极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体系,加快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物安全处理设施建设,争取今年内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建设,到2010年实现全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处置率达到95%以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四)健全法制,强化执法,完善管理机制。
创新环境监管制度。一是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有关规划、不符合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二是加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对电镀、制浆造纸、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等重污染行业严格实行统一定点、统一规划。三是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禁止超总量排污和无证排污,逐步建立以排污申报为基础,总量控制为主线、排污许可证为重点、在线监控和现场检查为手段的污染源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创新环境资源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监管和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机制,明确政府、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创新环境执法机制,实施环境监察机构垂直管理,建议县编委研究,根据经济总量和人员情况,分别在原有各镇(场)配备环保员的基础上,组建清西、清东、滨江三个片区的环境监察中队,建立与资源环境工作需求相适应的管理队伍。
完善公众环境监督和议事机制。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实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和验收公示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实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健全环保社会监督员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