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慈利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6: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动慈利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动慈利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推动慈利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我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

调研报告

发展绿色食品,是促进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对打造慈利东线旅游精品,实施“旅游带动、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我们组织调查组深入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就我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所到之处,既有收获成绩的喜悦,也有对存在问题的担忧,还有对怎样发展的思考,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现就推动我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意见》和2010年元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食品产业的意见”,确立了“旅游带动、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在全县28个重点乡镇大力发展辣椒、油菜、茶叶、红薯、葛根、山泉水、畜禽、大米、杜仲、水产等绿色食品,取得了初步成效。至2009年 底,全县共发展辣椒、油菜、茶叶、红薯、葛根、杜仲等基地59万亩,全县初具规模的绿色食品企业发展到40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全年实现增加值6.4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联结生产基地60万亩,带动农户20多万户。

2、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初具规模

全县初步建成了辣椒、油菜、茶叶、红薯、葛根、山泉水、杜仲等绿色食品的原料基地,全县有洞溪七姊妹辣椒基地6万亩、优质“双低”油菜基地10万亩、高山云雾王茶叶基地4万亩、优质高产红薯种植基地20万亩、葛根基地1万亩、杜仲种植基地18万亩;另有江垭米鱼、零溪蜂蜜、高峰蘑菇、溪口月饼、杨柳铺麦酱、零阳米粉等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已成为我县绿色食品产业化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在推进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过程中,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各生产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条件,完善生产工艺,初步形成了辣椒加工、油脂加工、茶叶、葛根粉、红薯粉丝、米粉、山泉水、月饼等八大加工系列,加工水平不断提高。洞溪七姊妹辣椒有限公司生产的“七姊妹”辣椒成为湖南最畅销产品,其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张家界金秋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有三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包装设计获得国家专利保护。岩泊渡食品厂研发的杜仲粉丝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张家界华通粮油开发有 限公司生产的纯压榨菜籽油2009年被定为中央储备油生产基地。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重质碳酸钙,在张家界恒亮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准投产。这些企业大部分都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以各种形式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4、绿色食品的品牌开始唱响

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推行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慈利县的绿色食品品牌已开始唱响。到2009年底,全县有1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个商标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张家界金秋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葛粉系列产品获得了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岩泊渡食品厂生产的“岩泊渡”牌红薯粉丝,在湖南省农博会上获得“优质产品奖”。

二、存在的问题

1、生产企业规模小,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县有200多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他们分散生产,分散经营,很难发挥规模优势,也不能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他们虽有发展,但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不长。远远达不到形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有的行业有龙头企业,但基地建设滞后,产品加工的原料不能保证,如葛根粉行业,基地建设面积大量减少,原材料难以满足企业加工需要。有的行业基地发展起来了,但缺乏加工的龙头企业,如 我县的杜仲以前有25万余亩,号称“杜仲之乡”,但由于没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种植效益不理想,杜仲削毁严重,面积锐减,到目前为止,全县杜仲面积仅存18万亩左右。

2、生产水平低,质量无保证

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缺乏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耕作技术,统一收获加工。企业、基地、农户各自为营,不能从源头上真正保证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在基地建设中大多数农户凭经验和作物长势施肥,很少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由于技术和标准不统一,导致农作物品质也不一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企业规模较小,环境、设备、工艺、技术检测及人员都不符合市场准入的要求,从而导致质量难以控制,品质无法保证。

3、品牌意识淡薄,推介力度不大

一是品牌意识淡薄。我县大多数的农户和涉农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看不到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性。二是产品的包装较差。包装设计简单,档次低,没有体现绿色理念,不利于打造和扩展产品的品牌。三是产品推介力度不大。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品牌经营较差,更没有突出张家界市旅游产品这块“金”字招牌的绿色特征,产品知名度不高,美誉度较低,很难走出慈利面向全国。

4、市场准入制度执行不到位,小作坊大量存在

据调查,全县十几个绿色食品行业,200多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不到40家,其中茶叶、粉丝、油 脂、糕点等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小作坊形式存在,他们不仅不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而且经常采取低质低价、劣质高价抢占市场,破坏获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致使绿色食品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绿色食品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5、政府支持机制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第一,转换支持机制不健全。从普通农产品向绿色食品转换过程中,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会显著增加,但目前转换的农户得不到相应补贴或补贴太少,导致农户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

第二,取证支持机制不健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既包含了生产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信息,又涵盖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向消费者传达着“安全、优质、营养”的质量承诺。目前,有些市县已对开展生产许可和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给予了取证支持,而我县几乎没有给予取证企业的资金支持,导致有的企业因资金困难而放弃取证,致使无证生产的小作坊大量存在,绿色食品难以健康发展。

第三,市场秩序比较混乱。食品质量良莠不齐,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常有发生。大量无证产品、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导致优质(绿色)食品产销脱节,优质不优价。如我县岩泊渡生产红薯粉丝的企业和个体农户近百余家,少数农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鱼目混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品牌形象。

三、推进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思路和建议 我县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绿色食品发展的基础较好,“十二五”期间,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检测制度化,管理规范化,产品绿色化,经营一体化”的要求,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认真抓好生产许可和绿色食品认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拓宽市场,着力打造名优品牌,开发富有慈利特色的绿色食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一)、优化布局,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一是确立和发挥区域优势,壮大绿色食品。根据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环境因素,优化资源配臵,把绿色食品生产向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市场区位优、产业基础强、环境质量佳的优势产区集中。促进绿色食品生产向集约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全县绿色食品产值达6.8亿元。

辣椒:以洞溪乡为核心,连片带动五个乡镇规划建设若干个辣椒生产基地;于2015年将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产量达到20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并完成洞溪辣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工作。

油菜:以通津铺镇为轴心,连片带动10个乡镇3万农户种植“双低”油菜,到2015年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万亩,年收获油菜籽1.8万吨,通过加工生产,实现产值1.1亿元。

茶叶: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以山坡地为主,在三合口、象 市、庄塔三个山区乡镇适度扩大茶树栽种面积,到2015年全县茶园发展到10万亩,年采茶叶77万公斤,实现产值1.05亿元。

红薯:加快岩泊渡、零溪、宜冲桥乡等5个乡镇,进行红薯新品种的改良引进,扩大种植面积,到2015年全县红薯栽种面积增加到30万亩,结合杜仲粉丝开发,实现产值0.5亿元。

其它产业:近年来,我县涌现了许多新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开发项目,如零阳米粉、华仪畜牧业养殖加工、溪口华强月饼、五雷山泉饮用水、江垭米鱼、高峰蘑菇、苗市山鸡蛋、零溪蜂蜜等,这些已形成规模和正在建设开发的项目,到2015年,可实现综合产值2.15亿元。

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也是绿色食品发展的主导力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能按绿色食品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能共同打造和维护自己的绿色品牌。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创造条件新建高起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有加工才有产业,加工兴则产业活。我县尚处在工业化初期,绿色食品加工相对滞后,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臵资源,积极发展一批高起点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林果业方面可新建一个柑桔加工企业;目前,全县柑桔年产量近13万吨,加工的潜力不容忽视。

三是政府应大力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采取“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农户”、“订单农业” 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扶持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市场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四是积极引导实力强、管理先进、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或者合作社进行联合、兼并,依托现有品牌和核心企业力量,整合资源,壮大产业。

(二)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绿色食品是今后农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标准化、规范化是绿色食品的前提。

一是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引导农户改变小生产的随意习惯,按照企业化的操作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

二是加强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检测、分级、包装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对基地农户实施“六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监测、统一销售为核心内容的标准化管理。引导更多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争创湖南名牌与中国名牌。

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好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问题。对现有科技人员强化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科技素质;推进农口事业单位改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向产业化一线流动,为龙头企业配备科技人员,并与产业基地挂钩,创办各类示范点、示范区,扩大辐射面,努力提高农业 产业化的科技含量。

(三)着力推进产品认证进程。

绿色食品以“合法”身份进入市场必须经取得生产许可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加快绿色食品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应把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规划,实施倾斜政策。以促进企业提高质量水平,打造知名品牌,积极组织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产销对接,逐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证标志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一体化经营体系。促进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共同发展。县政府对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和农户搞好绿色食品认证。力争到2015年全县绿色食品认证60个以上。

(四)加大市场准入力度,整合食品资源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整合不同的食品资源,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一是加大市场准入力度,禁止无证(无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从事食品生产销售活动;二是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销售行为,禁止无证产品流入市场;三是要整合食品资源,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并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对整合食品资源,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技术改造,办理市场准入资格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力争在2015年前完成小作坊的资源整合工作,使全县获得生产许可资格的绿色食品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县绿色食品企业的知名度。一是要加大绿色食品的宣传经费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制作宣传光盘、宣传册、专刊、专题片以及在县公众信息网站上建立“绿色食品”栏目等方式,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我县发展绿色食品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同时,在进出口主要高速路和县域主要路口,江垭温泉、万福温泉、五雷山、大峡谷等旅游景点布臵绿色食品宣传广告,使上级领导和外来客人非常直接地感受我县绿色食品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实施绿色食品产销对接工程,重点在芙蓉超市、家和美超市、紫霞超市、慈利宾馆、万福温泉、江垭温泉、农家乐进行产销对接,增加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可度。三是塑造外部形象,美化产品包装,在产品名称、标志、包装设计上,突出绿色生态理念,既要传达绿色信息,又要传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低碳经济信息。

(六)、创新机制,加速推进我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

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要通过建立并创新长效扶持机制,促进绿色食品的成长和发展。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要制定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明确目的与职责,并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县政府要通过财政补贴、以奖代投、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提供担保、绿色通道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要从资金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对绿色食品生产许可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从事 绿色食品生产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三要加强市场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指导和监控,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组织生产,实行严格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对绿色食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所有进入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各类食品都必须出具产地证明、生产许可证及相关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创建绿色田园、绿色车间,为生产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环境。总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是各级政府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发展绿色食品是解决食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对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加速推进我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是实施“旅游带动、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篇:工业园区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2、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提升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掀起新一轮大办工业的热潮。要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县财政安排5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全力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六峰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加快二十铺、磐安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在渭河川道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工业集中区和产业聚集区。针对入园企业少、层次低、关联度不强的问题,既要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发展,又要健全完善园区准入制度,科学确定准入门槛,有选择地引进项目,真正把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节能环保的企业引入园区。同时对入园企业要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其尽快建成投产,尽早发挥效益。要积极配合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全力支持大唐甘谷发电厂、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达产达标,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要紧紧抓住国家金融政策倾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加快建筑建材、电力能源、化工颜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更新换代,促其发展壮大,提高整体竞争力;支持辣椒制品、麻编橡胶、塑料编织、建材装饰等县内民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要积极挖掘民间资本,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产业大户和经济能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3、以改善基础条件为重点,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甘谷历史上就有经商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是商旅重镇。我们要始终坚持“商贸活县”战略不动摇,着力发展壮大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要尽快启动建设中国供销甘谷物流园,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退市还路”和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改造提升城区综合市场,完善农村集贸市场,新发展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逐步形成以物流园区为龙头、城区综合市场为骨干、乡镇集贸市场为支撑、农村便民市场为节点的市场网络体系,促进本地农产品出县跨省销售、外地工业品进乡入村交流,真正把甘谷建成陇东南规模较大的商品集散地。积极发展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活跃商品流通。要加强市场管理,倡导诚信经营,重点抓好以食品安全为主的市场流通监管,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信、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全面落实家电、农机、摩托车、小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大住房、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消费市场,确保社会消费稳定增长。要紧紧抓住省市发展大旅游的良好机遇,发挥好县财政安排2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大像山4A级旅游景点创建力度,加快大像山公园、古坡生态旅游长廊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升“A”、旅游宾馆饭店增“星”、农家乐服务创“优” 工作,全力打造大像山、古风台、姜维墓、古坡草原等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4、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加快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是破解制约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抓项目、争投资对推动跨越式发展尤为重要。全县上下一定要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抢抓国家一系列政策机遇,全力以赴争投资、上项目,为加快发展积蓄后劲。一要全力争取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份额意识,充分发挥优势,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千方百计争取一些大项目、好项目。明年,要重点争取以渭河干流堤防、灌渠改造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城乡交通、市场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等为重点的一大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为此,有关部门要及早着手,深入调研论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争取成功、早日建设。二要精心实施项目。要继续坚持县级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要严格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和项目监理制,强化项目监管,确保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渭河堤防及南北滨河路延伸工程、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等重点新建续建项目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各类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促进城乡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三要积极储备项目。各部门、各乡镇要认真研究国家宏

观政策和投资导向,紧盯国家和省上的投资重点,既抓“高、大、新”项目,又抓“短、平、快”项目,认真筛选、论证、储备一批涵盖领域广阔、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一旦机遇来临,确保能够及时拿得出、报得上、争得来。

整顿环境做承诺

按照“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的要求,黔西县根据贵州省委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成立黔西县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5名副县级实职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全县重大项目的审定、招商引资推介、招商引资及项目包装经费的审定、奖励表彰等事宜。

同时,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推行行政问责、绩效管理、服务承诺、首问责任等制度,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环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制定万名领导大帮促的台账,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帮助建立联系重点企业或重大项目30个。

围绕“办事手续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的目标,黔西县还组织77个县直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在黔西县电视台、黔西廉政建设网向群众进行了办公事项的公开承诺。截至目前,全县77个县直部门公开承诺事项318条,深受群众欢迎。

建设园区抓项目

黔西县编制有33平方公里的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地和17平方公里的黔西县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积极实施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型发展、大项目引领”的发展模式。作为黔西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黔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地处黔西县城东面,距县城4.5公里,总规划面积22.15平方公里,由电力产业功能区、煤化工板块功能区、建材板块功能区、矿山机械加工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物流功能区以及预留用地板块等七个功能板块构成,总计划投资969860万元,控制性详规正在编制中。目前,该园区已入驻企业11家,完成投资602940万元,解决了1500人就业。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基地总投资69137.1万元,也已引进项目17个。

黔西县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落实县几大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督促企业搞好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并下设投资开发营运公司,以独立法人加强对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开发,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参与土地及项目开发。通过生产要素整合、配置,吸引银行、企业、社会资金以市场化方式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对各类社会资金在工业园区投资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功能性、基础性项目,政府还将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三篇:浅析如何加快屏山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浅析如何加快屏山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屏山县政府办课题组

近年来,屏山县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打造工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了屏山工业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屏山现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分析和研究,就屏山县在“十二五”时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屏山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的战略机遇。以县城为核心的县域经济重心转移至西北部岷江新兴产业带,置身于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宜宾市“长江上游沿江经济轴线”等战略规划叠合部,区位优势明显。依托岷江宝贵的岸线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布局条件,将彻底摆脱封库停建以及库区生态环保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屏山县综合利用政策,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和配置资源,争取更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的综合机遇。借助移民迁建,县域交通路网将优化布局。随着成贵高速铁路、乐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宜宾至新县城快速通道、岷江大桥以及县境内国道、省道、航港码头等迁建工程的竣工投入使用,将形成贯通成渝、川南、攀西经济区,畅通川滇的宜宾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从根本上改变屏山县交通不便的历史,物流通道明显畅通,显著提升屏山县对外开放形象,增强产业承接竞争优势,助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城镇加快发展的带动机遇。“十二五”时期,是屏山县新县城和库区集镇加快迁建、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随着城镇体系集聚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城

镇规模成倍扩张,城镇人口成倍增长,必将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集聚人气、商气,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四)特殊地区发展的特别机遇。屏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按照国家大中型水电站移民政策及三峡集团公司惯例,屏山将享有向家坝水电站优惠电量、电价以及其他库区产业发展后扶政策;“十二五”时期,中央把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将为屏山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打造移民发展和产业支撑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五)享有国家长期实施的普惠政策机遇。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在资金投入、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特殊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农”、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优势资源转化、生态安全等领域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强化支持。同时,中央扩大内需的长期机遇,为屏山县争取发展政策提供了重大契机。

综上,在近期内屏山将得天独厚地具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因移民迁建:原有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伴之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发展的能源、交通、用地条件明显改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外部平台已经形成;近百亿元的移民投资和各类上级优先扶持项目投资,形成区域内强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城镇化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升,有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化”互动。

二、屏山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屏山县经济总量仅占宜宾市的2.3%,综合实力列全省181个县区的第141位。工业化程度低,2010年工业总产值仅14.63亿元,现有工业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2010年,屏山县城镇居民可支

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滞后,园区集聚作用尚未凸显。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滞后,屏山新县城至乐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尚未实质启动建设,新县城沿岷江至宜宾快速通道建设未实质推进,区位优势尚未根本改善,区域竞争力较弱,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多数入驻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关联度弱,难以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三)宏观政策制约影响加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凸显。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金沙江下游库区生态保护区,屏山县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土地、环保、能源等政策日益趋严趋紧,尤其对屏山载能优势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三、推进屏山新型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一)壮大工业支撑。全面实施岷江、金沙江“两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着重抓好工业招商,大力发展电力、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酒类食品加工等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做活各类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

(二)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促成屏山融入宜宾市“半小时经济圈”,置身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等国家、省、市级发展战略规划叠合部,成为宜宾“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的目标,快速协调推进新县城至宜宾快速通道、岷江大桥、乐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国道213线及省道307线迁建、成贵铁路客运专线及屏山站场等工程建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按照集中、集约、集群、集成的发展要求,以“一区、两园、四组团”进行开发布局,加快以新发酒类和装备制造业、中-太磷化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强力推进宋家坝、石盘、王场和中-太工业组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发展中小配套企业,促进园区集中集约集成发展。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品牌为龙头,强化上下游产业的生产链延伸和配套协作,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把屏山县工业园区建成省“7+3”重点产业扶持园区、川南“载能特色产业园区”、川南及宜宾优势产业扩张承接地、宜宾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和宜宾西引西联的重要门户。

(四)夯实能源保障。以省地电集团川南屏山电力调度中心建设为契机,全力争取向家坝电站库区落地电扶持政策,打造工业可持续发展及产业承接廉价能源新优势。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加推进杨寺坝水电站建设,建立健全发供电企业、用电直供企业的电价形成机制,确保县内发电企业电能县内消化使用;继续协调推进周边富余电力整合,积极推进库区“留成电”电网一体化建设,完善优化能源保障体系,打造能源高地,助推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四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签发时间: 2009-06-2

2鸡东县经济计划局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我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委、县政府狠抓思想解放,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采用政策引导(“看得见”的手)、市场推动(“看不见”的手)的措施,加速了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选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完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今后县域经济科学、稳定、高速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县域经济 煤焦化工产业 非煤产业

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最近,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就“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在抓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作中,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中央十六大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全县即进入了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强县”、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阶段。至2008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加工产业增长比例最大,达到20.2亿元,增幅14.6%。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5.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

2.1%,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3%。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做法:

(一)强化领导,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有组织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即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并责成经济计划局牵头制定《鸡东县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确立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势资源转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按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理念,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煤炭、煤电化工、非煤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和医药药材六大产业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品优化升级,促进鸡东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到2010年,煤炭产业装备能力、标准化作业水平和单井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趋于合理;煤电化工产业进一步壮大,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非煤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医药药材产业,改变单纯依赖煤炭产业的局面。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2%。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35%。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率达到80%以上。

全县工业生产能耗降低10%,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至此,全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有规划、有目标、组织到位、措施到位、领导到位的系统工程。

(二)谋划煤化工园区发展,推进以煤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强县”战略

鸡东县是以煤兴县的资源县,原字号、粗加工的传统产业已经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不转变陈旧的发展方式,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开展煤化工园区筹建的调研、专家咨询论证、可行性研究和环评工作,责成相关部门组织制定了园区发展规划、园区建设方案,现园区已经被省环保局批准为省级煤化工生态示范园区。园区近期计划招商引资20亿元,建设重点项目7个;远期计划投资198亿元,基本建成“五大产业循环链”的总体框架;建成以煤炭开发为源头、煤炭深加工、精加工为主产业链的煤电化工循环经济型企业集群,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实现15亿元,利润实现26亿元。届时,鸡东县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2008年,进入园区的6个煤化工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1亿元。

(三)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战略,加快县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家宏观政策,结合我县的实际,提出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把重点项目带动战略转移到以新型工业化项目为引领、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降低各类资源开发、初加工项目比重,在大力建设以技术进步为依托、资源深加工新型工业项目的同时,努力发展农副、畜禽、北药、山产品深加工等循环经济项目。由于思路清楚,使我县重点项目工作发生了由为抓GDP而抓重点项目,向为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抓重点项目的转变。2008年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实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1项,当年完成投资3.28亿元。其中10个项目竣工,可增加工业化生产能力:粗苯5000吨,供热30万平方米,洗煤185万吨,水泥20万吨、钼精粉700吨;达产达效可新增销售收入9.5亿元,新增税收1.1亿元。2009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9个,计划投资35.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5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可新增销售收入66.8亿元,新增税收6.8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11项,计划投资32.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91.9%。以上项目达产达效后,我县煤电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四)认真研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

县委、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推进机制,2008年落实对上争资项目79项,到位资金3.18亿元(全口径),其中,大型新型工业化项目有省发改委核准的北方焦化公司60万吨焦炉技改项目、批复的鸡东县中心城区污水治理一期工程项目,省经委核准的宝泰隆焦化公司98万吨焦化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省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2557万元。

(五)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融通域外资金支持新型工业化项目的发展

2008年全县引资项目30个,实现国内全口径到位资金3.6亿元,外资58万美元,为新

型工业化项目的建设筹集了必要的发展资金。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应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观念;观念不更新,工作难以开展。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无工不富”是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选择。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就在于工业化落后,欠发达就欠在工业的发展上。我县确立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以“工业强县”的战略,无疑是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十二分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坚持不懈的抓好招商引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我县坚持招商引资,通过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累计已招商引资达13余亿元。域外资金的进入,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而且还激活了域内资金达7亿多元,激励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10余亿元,工业经济资产总量达30余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因地制宜,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结合县域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我们选择了投资额度较大、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市场的作用力和政策的推动力最优结合,产生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联合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全县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对重点项目实施最优化的公共服务,提高了重点项目的建设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近3年来,投产的重点项目累计新增工业产能达15亿元。

(四)构筑平台,统筹城乡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走新型工业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一个降低,一个提高却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而县域经济恰是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结合最紧密的地区。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县实施了鸡东煤化工业园区战略,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园区发展促进园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煤化工工业区建设、市场建设一体化发展,最终把园区建设成为煤化工为支撑的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城市化的现代小城市;通过园区建设努力实现10万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和城市居民。园区发展思路,明确了我县新农村、小城镇、城市化、工业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蓝图,也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平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尤其是招商引资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比,需要进一步提升;存在体制机制不活,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二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实施的煤化工园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战略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资金紧缺、市场疲软,使工业经济的增幅受到影响,这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县域经济构成了明显的制约因素。

三是县域优势发挥不够,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优、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四是项目建设进展不快,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措施

按照县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科学发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下步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选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1、加快推进鸡东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增强园区集聚效应。要加快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公共服务机制,制定园区运行规则和优惠政策,优化园区环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园投资兴业。加速园区产业集聚,尽快形成企业集群,增强集聚效应。园区建设要按照生态工业理念,不断扩大园区企业规模,形成煤—焦—电(电石)—化—建材生态工业链条。近期,重点推进宝泰隆焦化公司120万吨干熄焦、240万吨洗煤、15万吨甲醇、5万千瓦发电项目,北方焦化公司100万吨焦化、260万吨洗煤、热电联产和华鑫塑料公司30万吨PVC树脂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园区经济要实现总产值35亿元,利税10亿元。

2、加快煤炭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标准化水平。按照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速现有煤矿企业实施以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的产权并购、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结合煤矿安全技改工程的实施,提升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到2010年,全县完成整合改造矿井工作,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达到868万吨,计划实际生产能力达到550万吨以上,煤炭产业年产值达到13亿元,利税3亿元。

3、加快煤电化工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煤炭资源的精深加工。抓住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机遇,依托我县煤炭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煤电化工产业,实现原煤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支持战略投资人开发永庆等四大煤田,建设井工矿一体化项目,逐步提高原煤加工转化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煤化工产业链,形成以煤化工园区为载体的煤电化工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县煤电化工产业年产值达到20亿元,利税5亿元。

4、加快非煤矿产资源的开发,使之尽快形成支柱产业。以钼矿、铂钯矿、岩金矿、萤石矿、硅藻土矿、膨润土矿勘探、开发、加工为重点,发展非煤矿产资源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快使非煤矿产资源实现精深加工,并成为我县财政的支柱产业。要积极抓好已建成投产的金场沟钼矿和松见研磨材公司碳化硅微粉项目,使其尽快达产达效,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到2010年,矿产资源加工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5、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充分利用我县优质水稻、万寿菊、蓖麻种植基地的优势和林区山区发展名贵中药材的优势,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综合效益。要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整合我县水稻加工企业,组建以产权为纽带、民营资本控股、出资多元化、产加销一体化省级龙头企业集团,形成年加工20万吨有机食品的能力。依托山东诸城莲春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加快年产1000吨万寿菊黄色素项目建设,扩大万寿菊种植面积,推进万寿菊产业提档升级,使万寿菊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加财政税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福顺祥粮油公司5万吨蓖麻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一条龙发展。利用我县畜牧养殖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客商投资建设畜禽屠宰深加工项目,形成畜禽养、加、销型产业链,促进畜牧养殖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到2010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利税2亿元。

6、加快新型建材业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废钢渣、矿渣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培植新型建材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大力推进年产100万吨钢渣水泥项目、粉煤灰建设年产5000万块粉煤灰砖和空心陶粒砌块项目。积极支持鸡西市南方彩钢保温板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30万平方米彩钢压型板、5000吨钢结构、2万立方米保温材料项目,促进其加快建设,带动塑钢门窗等相关建材发展。研究利用矿渣资源开发新型建材产品,减少矿渣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到2010年建材业年产值达到2亿元,年利税3500万元。

7、加快中药材开发步伐,推进制药工业发展。依托我县林区、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参、穿山龙、刺五加、五味子等名贵中药材的基地化种植,使其形成产业化,力争2010年建成年加工5万吨中药材生产线项目。积极推进新医圣制药公司发展,将益脑宁品牌做大做强,加快北虫草系列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到2010年,医药药材工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利税3000万元。

8、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积极扶持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到2010年,全县轻纺、机械等加工制造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000万元。

(二)完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发展的市场环境。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世界500强在我县投资兴业。优化环境,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氛围。围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破解重大项目用地、融资等方面制约因素。优化政务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采取有力措施,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的市场化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整体规模和装备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力度,用5年时间在煤炭、煤电化工、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医药药材等产业中培育一批规模化、管理好、竞争力强、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3、加强资源保护,优化资源配置。要加大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力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利用资源,在发展中保护资源。坚决查处和打击私挖乱采国家资源的违法行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改变我县资源开发利用的粗放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降耗工作。在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煤化工等行业实行低资源消耗、环保式开发,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鼓励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4、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激励民营企业股权向多元化、社会化、开放型现代公司体制发展。加快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化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做强。力争到2010年有5户企业进入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引导和协助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引导和扶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5、加大争取国家和金融部门的扶持力度。一是抓住国家、省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有利时机,引导和支持企业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财政贴息、省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帮助企业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资金。二是要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争取信贷资金支持,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加大县财政对企业技改、新产品开发资金的扶持力度。按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企业实行技术进步奖励,扶持企业发展。四是要建立政府扶持重点项目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工业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审批等前期工作。

来源:

作者:编辑: 张明新

第五篇:关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 调研报告

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临武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小县,县域经济要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加速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课题组通过调查、走访、问卷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客观分析了我县工业化发展现状,深刻剖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临武实际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构想,并作了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临武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据统计,2010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566家,其中规模企业68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7.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3.9亿元;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完成1.95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完成3.8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6.1%,对GDP的贡献率达52.4%,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2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6%。工业投资完成24.5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5.7亿元。以上这组数据表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进一步做大,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微观分析来看,我县新型工业化存在基础薄弱、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发展不快等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所处阶段特殊,工业化总体水平不高。我县经济发展主要以有色和煤炭两大资源为支撑,以采掘业、冶炼业为主导,生产方式粗放型,发展步伐缓慢。从人均GDP上看:2010年,全县GDP为588575万元,人均GDP为16816元,按照2010年年末汇率折算为2483美元;而国际上对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是,人均GDP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为300-1500美元,在全面实现阶段为4800-9000美元。从劳动力分配比重看: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迟缓,2010年末全社会劳动力22.55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8.36万人,占81.4%;而国际上对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是,农业就业人口在工业化初期所占比重为80%以上,在全面实现阶段为20%以下。从城市化水平看:2010年,临武城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为32.1%;而国际上对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是,城镇化率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为30%以上,在全面实现阶段为60%以上。由此表明,临武工业化正处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特殊阶段,一些重要衡量指标与国际标准相比,有高有低、很不稳定,相互间的关联作用尚处于“亚和谐”状态。

(二)工业结构欠优,产业配套协作能力不强。我县工业面临资源、环保双重压力,新旧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间的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缺环多、配套薄弱,结构转型迫在眉捷。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6:49.1:37.3,第一产业的比重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但第三产业比重也同时下降了3.3个百分点,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高结构越优的要求背道而驰。从制造业所占比重看:2010年,全县制造业增加值为108839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8.5%;而国际上认为,这一比重达到20%以上,才表明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从机械工业所占比重看:全县68家规模企业中,规模机械工业企业只有1家,机械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5%,且发展效益不明显,是我县工业经济中的一条“短腿”;而国际上认为,机械工业占制造业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比重要达到5%以上。

(三)综合效益缺乏,主要工业指标排位靠后。2010年,我县新型工业化在全市综合排名第七位,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市中下游水平,且各项考核指标发展不均衡,尤其在科技创新、工业信息化水平、工业

产品竞争力、工业经济效益等方面与其他县兄弟(市、区)还有较大差距。在34项考核指标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等9项指标排前三位。但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数增减百分点、工业建设用地供地率、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增减百分点、工业招商引资增长率、信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增减百分点、主要信息管理系统拥有率、工业大会战项目建设完成进度、设立新型工业化产业引导资金、名牌采标企业数量、名牌采标企业数量增长率等12项指标排倒数三位。可见,工业综合效益不优,整体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二、临武新型工业化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分析

多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注重数量上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上的提升,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实现全面新型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过于依赖资源路径,产业结构单一。一是矿业经济占据主体,但后劲不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小县,临武长期以有色、煤炭资源为支撑的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丝毫没有改变。2010年底,全县68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色采选冶企业31家、煤矿采掘企业28家,依托矿产资源创办的企业所占比重高达88.2%,规模内有色、煤炭企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7%,明显呈现结构单一特征。同时,有色、煤炭等传统产业生产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少企业设备老化,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更新换代能力薄弱。二是高新企业逐步兴起,但发展缓慢。全县缺乏技术领先、品牌响亮、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高新技术项目、高科技产品少,电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型新兴产业虽然有所起色,但没有得到长足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2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0.8%,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二位。目前,全县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企业,被省市认定的仅有舜华鸭业、湘桂公司、金阳电器等3家,且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二)生产要素环节薄弱,制约瓶颈突出。一是劳动力不足,高端人才缺失。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不浓,外地人才难引进、留不住,本地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招工难、技工荒问题不断加剧,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技能型人才匮乏。有君婚纱、创业电子、高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招工人数不足岗位设置的60%,金福科技、小徐瓜瓜等企业存在季节性招工难问题;香锡公司、水东煤矿、金阳电器等企业严重缺乏高端型人才,影响了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扩张。二是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研发能力不强,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生产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原料性产品、初级产品,缺乏终端产品、拳头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三是资源要素紧缺,企业正常生产受阻。已实现资源整合的南方矿业集团因重新规划布局、采掘系统全面技改、采矿权证办理等工作量大,导致一直没有正式投产;香锡公司、东山、铁砂坪等有色矿区由于受资产评估、安全、环保等因素影响,资源整合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湘香锡业、金福科技、舜峰食品等企业因资短金缺,无法正常生产。工业企业生产用电与限负荷供电之间的矛盾突出,市对我县限负荷调控指标连续下调,在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缺口高达2万千瓦时/日,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镇南大冲有色联办矿、恒庄矿业公司、城关福利厂、恒俐萤石贸易公司、兴华矿业公司等企业因生产原料紧缺,导致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煤炭技改扩能难度大、要求高,除水东煤炭和金江黑山里煤矿外,其他16家煤炭生产企业都要在下半年才能完成技改扩能。

(三)部分政策执行缺位,发展环境欠忧。部分企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南天煤炭贸易公司反映财税奖励政策不到位,湘桂矿业公司反映税费返成奖励政策不到位,部分再生资源企业反映先征后返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宇腾化工、东佳电子、宏昌建材、腾鑫建材、万达建材等企

业面临征地难、环评难、土地等手续办理难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开工建设。县工业园硬件不硬、软件不优,园区功能配套不足,落户项目和企业少,集聚、辐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部分企业反映在同一园区存在水、电价格不一致等问题。新型工业化发展氛围不浓,少数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存在以收代管、以罚代管、行政效率低、手续办理慢等现象;企业周边关系协调处理压力大,特别是香锡公司香花铺工区经常遭到周边村民拉闸停电、强行阻工。

三、加速推进临武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及建议

迈入“十二五”新的发展时期,新型工业化将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并作为“四化”中最重要的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加速推进临武新型工业化必须围绕产业政策、放大自身优势,制定符合县情、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措施;必须按照“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政府办”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协调、指导和服务,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拓展发展空间。

(一)明确战略目标,明晰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首要任务,按照“提升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园区联动、品牌带动、项目驱动”的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培育一个年产值达100亿元,税收达1亿元的企业;两个年产值达50亿元,税收达5000万元的企业;十个年产值达10亿元,税收达1000万元的企业;打造15个市级标志性企业,实现全县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增加值60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6%,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规模工业利润增长1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20%,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20%。一是园区带动。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引入战略投资者,靠大联强,抱团发展,依托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三区三园”,推动产业聚集发展。“三区”是以泡金山铅锌矿、东山矿业为主体的东山有色矿采掘工业区;以香锡公司为主体的香花岭、铁砂坪有色矿采掘工业区;以南方矿业集团为主体的三十六湾有色矿采掘工业区。“三园”是以土楼冲选厂为主体的临武县选矿工业园;以宇腾有色、湘桂公司、聚鑫锰业为主体的临武县冶炼工业园;以湘香锡业为主体的临武精深加工工业园。二是品牌带动。按照“联名企、创名牌、树品牌”思路,打造和培育一批上规模的品牌,重点扶持“金海牌”、“湘锡牌”、“尖峰牌”等有色品牌企业,支持宇腾有色、湘香锡业等企业创造品牌。大力培育香锡公司、湘桂公司、湘香锡业、南方矿业集团、环鑫公司等有色采选冶炼加工企业,支持香锡公司、南方矿业等企业上市融资发展。三是项目驱动。围绕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南方矿业集团公司尾矿库建设工程,湘香锡业高性能电子焊料及制品扩建工程,聚鑫锰业电解金属锰扩建工程,土楼冲工业园废水处理续建工程,全县有色矿安全技改工程,引进外资新建铌钽矿开发项目,加快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宇腾有色金属铅锌冶炼项目的建设。

(二)突出工作重心,打造新型工业化特色亮点

临武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走一条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工业园为载体、以信息为带动的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要改造传统产业。要以香锡公司、湘香锡业、湘桂公司、聚鑫锰业、南方矿业集团、东山矿业、泡金山矿、恒荘公司、环鑫公司等企业为主要支撑,构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重点加快香锡公司和南方矿业集团的资源整合步伐,促进湘香锡业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尽快筹资启动;支持环鑫公司按照“政府引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管理模式,引导东山河、腊水河、铺下河“三河”流域内的有色矿选厂入园发展。二要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区位、文化、民企

等优势,创新发展思路,突出技术创新,引导产业集聚,培育电子信息、新型能源、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把创业电子、东佳电子和高泰电子等打造成税收过千万的骨干企业。力争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大力开发金江、水东、双溪、岚桥、大冲、西瑶、武源、三十六湾、东山等地的风能资源,积极发展太阳能,规范发展小水电,到十二五”期间末新建4个110KV变电站、1个220KV变电站、5个风电场,新能源产值超过9亿元。推进传统建材规模化,新型建材“两型化”,特种建材高端化,重点发展新型水泥、新型墙材等建材业,大力扶持碳酸钙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快建设日产4000吨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依托工业园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轻纺、服装、工艺品、机械零部件、金属制品、塑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力争到2015年,轻工制造业年产值达5亿元。三要提升食品加工产业。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依托临武鸭、临武香芋、大冲辣椒、沙田牛巴、优质小水果等优势特色农业资源,重点扶持舜华鸭业、金福科技、小徐瓜瓜、舜丰源芋业、鸿源果业、舜峰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拥有中国弛名商标3个。引导沙田牛巴加工项目入园兴业,形成农产品加工集群。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全力招商引资,增强新型工业化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带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理念,放开手脚招商引资。一是全面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好临嘉公路、临连公路、临宜公路、衡武高速等对外通道,不断完善县内交通网络。突出能源保障供给,重点抓好电力市场规范、水利资源开发、风电场开发、220KV输变电及配套工程建设。切实保障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供给,依法实施征地、拆征,落实土地开发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高起点做好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严格规划控制,构建整体框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子,对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二是重视项目的包装和推介。精心策划,继续做好项目的调研、论证、筛选、文字图片包装工作,采取措施对推介项目要素进行完善,真正使项目看得见、摸得着,有可操作性,达到客商要求。同时,注重采取多种方式向外推介项目。三是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创新骨干企业培植办法,既要实行领导精力、部门扶持、项目资金、资源配置和优惠政策“五个集中”,又要推进企业改制嫁接、兼并重组,促其快速膨胀壮大、廷伸产业链条。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加快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同时摸清周边300公里范围内企业产品生产信息,形成原料供应基地;编制市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注重引进大型配送中心、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等生产性服务项目,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紧密结合的产业链,提高产业聚集能力。四是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责任人招商,探索专业化招商,特别是对沿海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可以实行专班进驻,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产业转移信息,紧盯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研究客商投资的兴奋点关注点,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招大商、招真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商、引资选资,变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引进为一连串关联型企业引进,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产业集群型项目及世界500强企业,不引高污染、高能耗、落后淘汰的项目。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工业化资金瓶颈。在引进有实力的客商、企业增加自有资本金的同时,要在融资上进一步拓宽思路。一是发挥金融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快企业诚信评价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健全财务制度,解决财务报表失真问题。召开银企恳谈会,为银企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设,采取财政补偿,鼓励企业参股、政府资产抵押等方式,使担保资本金由目前的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扩大担保贷款额度。健全激励机制,推进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贷款绩效进行考核评比。二是充分激活民间资本。要鼓励、引导企业以合法方式开展民间融资活动,帮助没有改制的国有、集体企业

和仍以家族方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群众入股信心。要按照“先创办,后规范”的要求,对初创工业小企业放开准入条件,简化手续办理程序,降低注册资本限,减免登记注册费用。要划出一定区域开辟创业园,经常性发布项目、技术、政策等信息,不断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使民间闲置资本转化为工业投入。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相关部门要抢抓机遇,各企业要积极配合,深入研究国家工业扶持政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广泛搜集项目资金扶持信息,认真做好申报立项工作,对项目前期费用,若项目争取到位的由企业负担;项目未争取到位的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中列支,调动部门和企业争取项目的积极性。

(五)鼓励自主创新,提升新型工业化综合质效。要明确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经费投入。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吸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来我县建立科研基地、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并鼓励企业与他们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协作关系。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和重大装备,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开发精品名牌,鼓励企业及时将创新成果申请专利,开发具有新颖性和专利权的独特产品。要设立专利申请资助基金,对专利申请、专利创新、成果鉴定费用予以资助,对获得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的予以重奖,鼓励企业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品牌。引导企业整体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策划活动,不断做大市场占有份额。

(六)注重人才建设,激活新型工业化永生动力。一是储备和招聘人才。加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企业家、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资源信息库及全县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根据县内企业用工计划和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帮助提供信息或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好招聘活动。二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抓好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力办好县职业中专或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招商兴办技术培训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按照“订单培训”、“分类培训”等方式,对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探索“留得住”的人才培训办法,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部分扶贫资金等捆绑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参加技术培训,鼓励他们与县内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同时,采取举办高级研讨班、经验交流会、政府资助外出参观考察、技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企业家、技术人才素质。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企业家协会,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对企业家予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要重视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对引进的拔尖人才在住房、职称晋升、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对特别优秀的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引导企业建设企业文化,落实好员工工资福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待遇。对特别优秀且有一定工作年限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术能手配股或办理补充养老保险等,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建立促进企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通过经营业绩评选优秀企业家、发明创新成果评选优秀技术人才、职业技能比赛评选优秀技术能手,由县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七)打造务实政府,创优新型工业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政务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政务公开中心建设,坚决落实应进必进,切实解决双轨运行、只咨询不办件、办手续两头跑的问题。开发扩展网上申报、网上传输和网上审批功能,提高审批效率。特别是要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由县政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实行联合审批,及时为重点项目代办证照等各种手续。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大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严格执行“企业宁静日”、入企检查计划、事前呈报备案等制度,每月1至20日,除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服务的执法检查外,执法部门不得进入企业开展检查活动,凡入企检查必须到县优化办备案,进入工业园区检查必须到工业园区管委会备案。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重新核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并对有偿服务费、中介费进行规范;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实行税费明白卡制度。三是优化建设环境。进一步完善效能行

风热线6112342和县长公开电话12345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投诉办理“两办四室一中心”的联动作用,注重行风评议实效,严肃查处“三乱”行为。注重实行人性化服务,停电、停水除要在县电视台进行公告外,对突然停电、停水容易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有关单位应安排专人提前通知到位。切实优化企业周边环境,既要重视群众合理诉求,理顺群众情绪,又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重从快打击干扰工程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务求除恶必尽。同时,对新型工业化、个体私营经济、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等要制订相互衔接的优惠政策措施,并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单位和责任人,坚决兑现奖惩,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整体合力。

下载关于推动慈利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动慈利县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加快苍溪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苍溪县政府副县长王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

    关于对新型工业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2009年4月22日)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业基本现状 无工不富,没有工业振兴,就没有经济发展。生存无保障、发展无基础......

    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关于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一、我市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取向的体......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8-6-12 9:02:46 点击:1111 来源:驻马店日报 编辑:徐明霞 〖大 中 小〗--------......

    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xx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2010-3-15近年来,xx工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十一五”年均增长达20.8%,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8%,比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快速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我做起(共5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实例登记表填报单位:祁家湾街“我为新型工业化献一策”登记表填报单位:祁家湾街......

    阆中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5篇

    阆中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一、主要工作及绩效(一)主要成绩 在推进“两化”互动工作中,我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