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税收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地方税收: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5日 15:05 来源:《求是》 期号:2006.1 作者:潘寿民
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地税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税收工作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们郴州市地方税务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税、收税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5年10月,我们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几年来,全市地税系统共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4个,省级荣誉称号13个。
狠抓中心工作,广泛筹集发展资金。新型工业化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地税局组建10年来,共组织入库各项收入60多亿元。2004年组织各项收入9.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8.02%,同比增收1.33亿元,增长16.96%,其中入库市级收入2.21亿元,同比增收3007万元,增长15.73%;入库县乡级收入4.48亿元,同比增收7407万元,增长19.08%。2005年1—10月,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8584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01250万元的84.78%,比上年同期增收12042万元,增长16.32%。税收的高速增长,为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持。
运用税收杠杆,着重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我市永兴县地税部门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对该县金银冶炼行业进项税收抵扣,培植一般纳税人36家,成立相对应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8家,社会福利企业8家,使增值税实际平均税负降至3.5%。循环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金银冶炼行业税收额呈几何倍数增长,年纳税额由2001年不足200万元飙升到2004年的8000万元,2005年1—9月已纳税1.5亿元。我市资兴地税部门针对资兴境内低质煤和煤矸石资源丰富、电力市场十分紧张的现实情况,建议资兴焦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兴建一座60MW煤矸石发电厂取代老发电厂。该项目投资2.7亿元,达产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1亿元,增加税收600万元,增加净利润2000万元。
落实优惠政策,着眼搞好地方经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正确处理取与予、征与纳的关系,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地方新型工业化发展后劲。一是贯彻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重新核实销售农产品的个人、个体工商户营业额,在起征点以下的,不随增值税附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对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贩不办理税务登记证,免征农民在市场内销售自产农产品的个人所得税。二是严格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下岗职工设立了“绿色通道”,在减免税申请受理、发票领购等方面做到“专人负责、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办理”。2004年全市审批个体经营户2067户,减免税收565万元;审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16户,减免税收1085万元;免收税务登记办证工本费共计10.03万元。三是严格按政策认真做好企业各项减免税审批工作。2004年,我们按规定审批1785户减免税申请,共减免税收2901万元,既体现了现行税制中公平税负的原则,又使一部分困难企业得到休养生息,并扩大再生产。如郴州金磊水泥有限公司,用2004年减免企业所得税574万元建设了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倾情服务企业,着力培植地方税源。经济发展则税收丰。我们把培植税源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先后帮助良田建材厂、市纺织钢针厂、郴玻集团、东江冶炼厂、三九南开制药厂、郴州棉纺厂等企业进行改革,走出困境。地税局开发区分局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先后帮助裕湘面业、博利昌数控设备、湘晨高科、大北农等10家园区企业销售100余万元产品。2005年初,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千名税干进企业,服务经济促发展”活动,共收到促进企业发展的金点子100个,金对策50条,全市地税系统掀起一股服务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热潮。
为了保障以上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健全机制、规范管理、税收环境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健全工作机制,保证税收到位。作为税收职能部门,组织收入就是中心工作。围绕这个中心工作,我们一抓计划,及时落实严格考核。把税收计划合理地落实到各征收单位,落实到各税管员,按月进度实行考核,以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效果。二抓调研,把握政策挖潜增收。调研的重点是煤炭、小水电站、小有色税费统征、私房产业税收。通过调研,我们形成了行业税收管理新的工作思路,使税收征管工作更加规范化。三抓改革,完善机制形成合力。我们完善了税收征管和委托代征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税收征管格局。四抓监控,掌握税源突出重点。我们制订科学的税源管理办法,探索全方位、多部门、分行业、链条式的税源管理模式,市、县两级地税机关分别对20万元、1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个体户加强监控,尤其是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了跟踪管理。2005年以来,我们对郴州烟厂、郴电国际、郴建集团、郴州电信分公司、郴州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等24家企业加强了管理,以确保这些重点税源发挥骨干作用。五抓清理,突破难点堵塞漏洞。我们共对100多个市场进行了专项清理,查出漏征漏管户310户,拔除“钉子户”35户,查补入库税款120多万元,共清理入库“三私”行业税收1600余万元。对100多个改制、重组、联合企业的地方税收进行检查清理,查补入库税款上千万元。
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部署了规范管理活动的实施步骤,保证规范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掌握了规范管理的真实情况,找出了地税部门在税收征收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清理规章制度。经过全面清理,废除过时的制度10个,修订完善制度61个,重新下发制度25个。在此基础上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归纳汇编,人手一册,以确保规范管理有章可循。三是严格督查督办。为了督促规范管理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规范管理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向省局反馈本局的规范管理工作。市局活动领导小组则根据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提出各单位规范管理工作的重点,限期进行整改。
坚持依法治税,营造良好税收环境。新型工业化的推进,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依法治税水平。因此,我们积极落实行政许可,实行政务公开,简化办税程序。一是创建“示范窗口”,实行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的严格考核,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开展税收宣传,提高纳税意识。我们在城区繁华地段设立税法咨询点,散发宣传单约20000份,免费赠送税收知识读本1000多本,接待咨询人员600多人;免费给各企业法人代表、财务人员发送税法知识手机短信3000多条;在市、县两级政府政务公开电子显示屏上播送税收政策,在市区军分区步行街创建“税法宣传街”。三是搞“税银联网”试点,提高办税效率。由农业银行郴州分行出资,软件开发商与我局合作开发,建立网上申报系统,减少了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税务人才。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地税干部队伍。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地税人员素质。一是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使大家思想有所触动、行为有所规范、作风有所转变、工作有所进步。二是推行城区干部交流轮岗,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三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公开选拔干部,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四是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增强他们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能力。
(作者:湖南省郴州市地方税务局局长)
第二篇:工业园区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2、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提升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掀起新一轮大办工业的热潮。要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县财政安排5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全力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六峰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加快二十铺、磐安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在渭河川道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工业集中区和产业聚集区。针对入园企业少、层次低、关联度不强的问题,既要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发展,又要健全完善园区准入制度,科学确定准入门槛,有选择地引进项目,真正把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节能环保的企业引入园区。同时对入园企业要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其尽快建成投产,尽早发挥效益。要积极配合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全力支持大唐甘谷发电厂、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达产达标,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要紧紧抓住国家金融政策倾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加快建筑建材、电力能源、化工颜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更新换代,促其发展壮大,提高整体竞争力;支持辣椒制品、麻编橡胶、塑料编织、建材装饰等县内民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要积极挖掘民间资本,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产业大户和经济能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3、以改善基础条件为重点,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甘谷历史上就有经商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是商旅重镇。我们要始终坚持“商贸活县”战略不动摇,着力发展壮大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要尽快启动建设中国供销甘谷物流园,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退市还路”和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改造提升城区综合市场,完善农村集贸市场,新发展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逐步形成以物流园区为龙头、城区综合市场为骨干、乡镇集贸市场为支撑、农村便民市场为节点的市场网络体系,促进本地农产品出县跨省销售、外地工业品进乡入村交流,真正把甘谷建成陇东南规模较大的商品集散地。积极发展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活跃商品流通。要加强市场管理,倡导诚信经营,重点抓好以食品安全为主的市场流通监管,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信、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全面落实家电、农机、摩托车、小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大住房、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消费市场,确保社会消费稳定增长。要紧紧抓住省市发展大旅游的良好机遇,发挥好县财政安排2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大像山4A级旅游景点创建力度,加快大像山公园、古坡生态旅游长廊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升“A”、旅游宾馆饭店增“星”、农家乐服务创“优” 工作,全力打造大像山、古风台、姜维墓、古坡草原等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4、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加快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是破解制约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抓项目、争投资对推动跨越式发展尤为重要。全县上下一定要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抢抓国家一系列政策机遇,全力以赴争投资、上项目,为加快发展积蓄后劲。一要全力争取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份额意识,充分发挥优势,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千方百计争取一些大项目、好项目。明年,要重点争取以渭河干流堤防、灌渠改造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城乡交通、市场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等为重点的一大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为此,有关部门要及早着手,深入调研论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争取成功、早日建设。二要精心实施项目。要继续坚持县级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要严格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和项目监理制,强化项目监管,确保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渭河堤防及南北滨河路延伸工程、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等重点新建续建项目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各类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促进城乡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三要积极储备项目。各部门、各乡镇要认真研究国家宏
观政策和投资导向,紧盯国家和省上的投资重点,既抓“高、大、新”项目,又抓“短、平、快”项目,认真筛选、论证、储备一批涵盖领域广阔、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一旦机遇来临,确保能够及时拿得出、报得上、争得来。
整顿环境做承诺
按照“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的要求,黔西县根据贵州省委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成立黔西县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5名副县级实职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全县重大项目的审定、招商引资推介、招商引资及项目包装经费的审定、奖励表彰等事宜。
同时,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推行行政问责、绩效管理、服务承诺、首问责任等制度,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环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制定万名领导大帮促的台账,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帮助建立联系重点企业或重大项目30个。
围绕“办事手续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的目标,黔西县还组织77个县直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在黔西县电视台、黔西廉政建设网向群众进行了办公事项的公开承诺。截至目前,全县77个县直部门公开承诺事项318条,深受群众欢迎。
建设园区抓项目
黔西县编制有33平方公里的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地和17平方公里的黔西县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积极实施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型发展、大项目引领”的发展模式。作为黔西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黔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地处黔西县城东面,距县城4.5公里,总规划面积22.15平方公里,由电力产业功能区、煤化工板块功能区、建材板块功能区、矿山机械加工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物流功能区以及预留用地板块等七个功能板块构成,总计划投资969860万元,控制性详规正在编制中。目前,该园区已入驻企业11家,完成投资602940万元,解决了1500人就业。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基地总投资69137.1万元,也已引进项目17个。
黔西县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落实县几大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督促企业搞好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并下设投资开发营运公司,以独立法人加强对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开发,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参与土地及项目开发。通过生产要素整合、配置,吸引银行、企业、社会资金以市场化方式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对各类社会资金在工业园区投资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功能性、基础性项目,政府还将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三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
采编:巴中市政府办公室 2011年08月10日阅读:
2456次字体:大 中 小
李刚作重要讲话 周喜安主持并讲话 彭耀学熊光林出席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两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高水平的认识、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务实的作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大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出席会议。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巴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们巴中而言,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加快”,二是“新型”,三是“互动”,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结合的。要着眼于“快”,做大工业总量和城市规模;要立足于“好”,按照“新型”、“互动”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节约、民生优先,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协调发展;要着力于“跨越”,利用后发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高端切入、高端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就要在工业上实现突破,将抓发展“第一要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必须加快推进,实现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头脑,从思想、行动到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破除一切思想桎梏、制度壁垒、能力缺陷,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积极争取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李刚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十二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格局,加快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变。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在工业招商上有大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强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促进工业集聚集约上有大进展,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推进多形式的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为抓手,在工业经济实力上有大提升,围绕巴中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大开发大转化文章,推动资源项目化、资源资本化,立足巴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对我市已有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抓重要产品,梳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积极打造成高端产品,支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增强巴中工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科技引领和自主创新,树立“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观念,加强落后工业技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避免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李刚要求,要加快推进巴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定位要符合巴中区域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彰显巴中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适应时代潮流,体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城市核心理念。要拉大城市框架,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加快构建市域城市主骨架。各县(区)要拓展新区,拉大城市框架。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聚,形成巴中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开展“五治三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模范环保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五创联动”为抓手,市、县城市每年打造几条特色街区,各县(区)每年抓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已建的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建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融资”,开门搞城建,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李刚要求,要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三同步、三聚集、三统筹”思路,在推进上同步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方向上企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业主聚集、农民向城镇聚集,在保障上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管理统筹,实现“两化”互动发展。要以城乡一体的全域规划为引领,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综合考量人口增长、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等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市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要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园城结合、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并把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处理好工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工业发展规划中,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四级城镇体系聚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要素问题。要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扩权放活”,充分激发基层基础发展活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李刚要求,要为加快推进“两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必须围绕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理念、新活力、新作风、新能力上掀起一场深刻革命。要增强学习能力,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对现代工业、城建、金融、科技和国际化知识的学习,围绕新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加快“两化”工作的需要。要提高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要强化执行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四个特别”,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李刚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全市上下要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中而努力奋斗!
周喜安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在下半年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要联动推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要强化保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切实搞好项目储备,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互动,点对点登门促进,提高引资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以大带小,延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周喜安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同时要严格督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县(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市领导陈延荣、李晓春、明亮、李树海、谭红杰、周茂琦、谭启汉、张玉策、经伟宪、魏文通、陈兴国、涂虹、何长洋、鄢永都、李茂群、蒋兴权、欧文宇、杨白华、曹华、任小娟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魏战海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委室负责人,中央、省驻巴单位、民主党派、各县(区)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第四篇:“新型工业化发展”材料
奎屯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汇报材料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拼搏争先,抢抓机遇,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2010年奎屯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我市工业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卷烟、纺织、电力、化工、建材、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紧紧抓住面临的外部机遇,“依托大石化、服务大石化、立足大交通、构建大物流、促进大发展”,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环境立市”四大战略,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3.6亿元,比去年增长20%,是2005年的2.7倍。重点推进项目18个,总投资10亿元蓝山屯河EPS树脂、登煌管业PE管材、南岗水泥一期、伍期车桥一期、环能工业脱硫剂、油葵脱仁出口加工、龙海硅业三期7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92亿元的11个项目在建;卷烟厂新增3万箱卷烟指标,年产达到30万箱。卷烟、纺织、电力、冶金、化工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0%,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经济运行态势保持平稳,正逐步进入高速度、快增长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奎屯市2011年工作目标
目标任务:2011年生产总值突破90亿元,增长17.5%;
金共106万元,2007年、2009年西龙公司又分别两年获得25万元技术创新补助资金、2007年天策科贸获得25万元、2008年达亿石化又获得30万元资金补助。促进了我市的技术进步工作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四、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及重点协调的突出问题 奎屯市“十一五”期间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奎屯市依然处于工业经济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卷烟行业一枝独秀,石化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集中区,无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传统产业资金匮乏,技术改造力度不足,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差。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多,落地项目少;续建和重组项目多,新引进项目少。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一)原料供应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2011年将做好三方面工作。①加强与中石油的联系,编制好中石油承诺的16种、136万吨化工原料利用项目的策划、可研,落实项目投资业主,促使丙烯、乙烯利用,重油加工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②积极争取独山子600万吨老炼油厂技改抽提轻组份后的其余重组份留在开发区,作为发展的关键化工基础原料,引领开发区主导产业形成骨干和龙头项目有实质进展。③进一步拓展原料落实渠道,围绕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争取国家支持境外资源在开发区转化,形
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启动的一年。新型工业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开发区是推进奎屯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要大力发展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举全市之力把开必区建成千亿元产值,百亿元税收规模的自治区重要的、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力争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百亿元税收规模的自治区重要的、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开发区。力争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1.68亿元。
(一)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好中石油承诺供应的原料和现有产业资源,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确保高分子合成材料聚合催化助剂项目一期、4070煤化工、60万吨/年重油加工一期、5万吨/年碳化硅专用微粉、南岗水泥二期、蜂蜜出口加工、华孚50万锭棉纺一期、伍旗车桥二期项目数据库今年投产; 100万吨/年TDI、30万吨/年MDI、6万吨/年保温板和800立方米/年土工合成材料、2*150万吨/年尿素产业升级、1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微晶纤维素、10万吨/年减水剂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据库不少于9个。
(二)培育和壮大新型工业化主导产业,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要采取与市场化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机制,促进战略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
区、城市和区域等各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取得突破,收到实效。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技术。尽快形成激励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
根据****统一安排,我们参加了******书记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班。这次集中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们的教育启发意义极大,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授课,理论性强,实践丰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我们乡镇党委书记进一步领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的实质内涵,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省委*****书记在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等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乡镇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现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镇的发展实际作一汇报发言。
一、***镇概况
*****镇位于**************。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突出项目建设,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力度,实现了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主要是现代农业、服装加工业等,其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影响较大。***年,1
全镇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镇*****目标。
二、抢抓机遇,推动邱村镇新型工业化发展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转变观念、树立新风,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承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发展潜力、不断提升赶超实力,努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着力“五个突出”,形成****力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
1、突出结构调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培植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一批有影响、有优势的企业,扶持一批环境污染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培育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工业支柱,加快形成汽车零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服装及新型旅游优势产业板块。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以“***等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把传统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突出招商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跨越
面对**********分发挥自身具有的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积极做好以招商引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利用区位优势
抓招商促承接,*******相近,区位优势独特,承接优势明显,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和合作,努力实现零距离对接、全方位融入。利用资源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加快整合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劳动力、人文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劳力需求旺、环境污染少、财税贡献大、产业链条长的好企业、大企业。利用产业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围绕我镇现有优势产业即现代农业,以及新近开工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3、突出平台建设,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科学确定园区特色和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带和块状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围绕***我镇高标准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规划的园区已开工建设6平方公里,镇财政投入50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水电路配套,土地征用和平整。依托******8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含量突出、产品附加值大、财税贡献率高的****生产加工企业,加速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本地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企业集群。
4、突出优化环境,在打造效能政府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深入开展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评议活动,以乡镇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流的乡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客商需求为基本要求,强化监督,狠抓管理,打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在全镇弘扬干事创业精神,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5、突出项目建设,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经济,项目是关键,推进工作,落实是关键。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一方面加大项目储备,对上争取支持,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全民创业;一方面积极做好在建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抓环境毫不手软,抓落实雷厉风行,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倒排工期,定期调度,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发展快慢,全赖于人。近年来,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镇的社会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兴镇、以工促农的局面逐步形成。在抓好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狠抓民生工程,狠抓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以“五个好党委”为目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全镇的经济跨越、和谐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把发展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吸收入党,党员结构。二是以民生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发展,解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三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推进城镇化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四是以创建
平安和谐乡镇为目标,加强综合治理,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五是以创先争优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增强发展活力,增强发展经济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的能力。
各位领导,乡镇兴则县市兴!我们正处在**市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跨越、城乡共腾飞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市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篇章!同时,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到******镇视察指导工作,交流合作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