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国有资产评价项目评审专家库
广东省国有资产评估项目评审专家库
名单
一、评估类(共153人)(1)资产评估类(88人)
陈喜佟
缪远峰
李
迟
郑炳南
余
丹
陈怀斯
陈志红
熊
钻
李小忠杨松堂
肖
浩
黄小飞
周一鸣
王振平
何锦辉
黄国庆
张维建
张瑞东 赵炳伟
张任易
吴锦文
谢戈力
薛红霞
陈丽冰
康芮华
王晨阳
黄西勤 何建阳
郑国伟
陈
山
李小明
谭毅松
潘赤戈
晏
帆
黄小群
陈友亮 阳文化
文幸端
董道远
杨清忠
郑汉平
耿志勤
聂竹青
赵志伟
廖
旻 黄廉锋
邝钢玲
梁
畅
张
辉
沈晓伟
文小平
谭晓露
肖焕麒
陈
扬 李文敬
陆子建
周桂红
李
伟
罗少峰
刘映红
侯燕萍
蒋自安
林少坚 廖
煜
古文枢
卢启佳
江建华
许
刚
邢贵祥
徐
锋
李向罡
郑陈武 梁惠琼
郭全令
陈志宏
程海伦
胡东全
邱
军
张建文
郑心苗
(2)土地房地产估价类(53人)
梁擎柱
张喜生
李
芳
林
勃
费金标
赖琳玲
廖凡玲
袁名礼
何英姿 高雪飞
陈宗彪
黄
慧
林文胜
刘雪梅
宋星慧
刘敏军
李
标
康
玲殷宇霞
周伟宏
陈
平
刘
畅
刘
军
黄荣真
谢建春
钟玉燕
庄国华李胜胜
朱晓岚
亢冬伟
陈智华
周裕丰
龚伟平
方建国
陆建伟
曹亚琨 司徒荣轼
黎蕾
彭泽勇
何永耀
邹
琼
罗贤智
刘志远
聂志勇
黄广斌 朱兴宏
王
茜
王楚焊
(3)矿业权评估类(12人)
李英龙
赵洪文
薛建峰
李向阳
王晋伟
丘志力
杨志亮
刘和发
王颖怡 李
岩
李秀芝
二、财务审计类(共85人)
成欣欣
丁朝霞
刘方权
刘朝东
周洁德
张育强
张文燕
凌运良
胡建国
申
慧
李建辉
曾性华
李宝梅
范
荣
黄志男
王维民
陈海防
梁春玲
伍艺文
杨贞瑜
倪臻荣
吴
英
劳建东
王逢荣
张琪娜
冯伟庆
黄建国 麦权生
任志冬
张学亮
甄子堃
叶
斌
陈锦棋
余东红
胡建波
程银春 安
霞
蒋洪峰
吉争雄
何丽玲
邢良文
王
心
程华珍
黄玉莺
李竻顺 李
烜
康国干
丁予君
陈彬海
柯贵根
强
威
李
磊
夏
菁
杨少良 邹丽明
卢
锐
刘运国
漆江娜
林
斌
刘明学
李韩冰
洪梅生
何正高 周志坚
罗
红
高长敏
陈砥砺
肖
坚
刘
勤
郭智鹏
汤英海
吴向能 张能福王
琦 石开荣 许丽卿 王
泽 孔屏岩 周丽 徐
忠 黎
明刘
健梁
洪李
欣徐丽红严兴华裘小燕 梁寄意 杨易成杨淑慧 吴雄飞 骆
涛 谢志福 肖来久
云武俊
吴战箎
肖继辉
蒋满兰
黄效禹
三、法律类(共21人)
周林彬
曾东红
崔建珍
郭志祥
钟
坚
郭宗杰
谢雄伟
徐东剑
汪宏杰
吴
青 何万龙
魏济民
谌
兰
刘海燕
蔡海宁
汪
伟
马
波
颜
琼
李伯侨
胡鹏翔 孟
荣
四、工程技术类(共34人)
王
璠
狄剑锋
周清
郭暹凤
蓝腾辉 丁仕辉
王伟导
刘元飞
罗
灿
冷步里 谢
颖
章海兵
刘少跃
易
觉
李澍芃 吴鸿军
孙钟权
曹大燕
邵孟新
五、经济管理类(共18人)
杜金岷
詹益玲
郑
雄
陆文韶
姚益龙 周凯
李江帆
苏
琦
卢大鹏
谢荣光
廖建忠
罗红东 张
雷
王三永 谢祥明
石爱军 彭迎春
王华林 史焕杰
赵新文 罗永林
肖金梅 李春荣
阮
毅 刘纳阳
李克文 花红林
庄学武 方创熙 曾陈平陈陪阳 陈炳辉 曾瑞军
第二篇:许昌市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许昌市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
管理办法的通知
许政办〔2012〕6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许昌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许昌市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七月十一日
许昌市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城乡规划编制水平,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科学制定我市各类城乡规划,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许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市)村镇体系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和其他城乡规划。
—1— 第三条 专家库是指为满足全市各类城乡规划方案的评标、技术论证或评审工作的需要,从全国规划、建筑、旅游、交通、绿化景观、市政等专业领域中选取专家,对各类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审查,并为重大项目提供跟踪指导服务的专家信息系统。
第四条 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专家库管理,组织规划专家评审工作。各县(市、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的规划专家评审工作。
第五条 市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可与市招投标管理中心专家库资源共享,参与规划相关的招投标工作。
第二章 专家评审或审查的项目范围与组织
第六条 以下类型的城乡规划在上报法定审批机关审批前,须经专家评审。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城市总体规划;3.县域村镇体系规划;4.中心镇总体规划;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6.城市专项规划(综合交通、绿地系统、给水、排水等);7.城市区域或重要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8.城市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9.城市重要地段用地性质的调整。
第七条 城乡规划专家评审实行分级评审制度。许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城乡规划局报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县域总体规划由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市城乡规划局组织专家评审。中心镇区总体规划由所属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许昌市区及县(市)城区专项规
—2— 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别由市城乡规划局和各县(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第八条 城乡规划专家评审工作一般以评审会的形式进行。对于非专家评审会规划项目,可由市规划技术委员会根据不同专业性质的规划项目方案邀请专家库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市规划技术委员会论证或进行技术审查、指导。
第九条 以招投标形式确定编制单位的规划项目,按招投标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抽取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评审。
第三章 专家资格的认定和管理
第十条 许昌市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的专家由国内著名高校或设计单位、河南省内高校或设计单位内的知名教授、工程师以及许昌市内从事相关规划、建筑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库根据不同技术领域分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绿化景观设计、道路交通设计等四个专家组。
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专家采用聘用、个人申请、相关网站征集等方式确定,省内以上专家可采用直接聘任或网站征集方式,市内专家采用聘任与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二条 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1.从事规划及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满10年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2.具有国家注册规划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或其他相关专业注册资格;3.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活动特点、规律及前沿的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学风严谨,办事公正,责任心强;5.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3— 6.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下,省内以上知名专家年龄可在60岁以上;7.规划活动和招投标活动中无不良记录;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进入专家库的专家需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1.毕业证件;2.职称证明材料;3.学术、专业成就的证明材料;4.近五年承担过的设计项目或从事规划相关专业活动情况。第十四条 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建立专家库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招投标活动、项目专家评审、技术审查等工作的专家抽取和相关服务工作。专家库建立后应列入竞争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适时充实、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1.定期充实。每两年由专家库管理办公室统一发函或征集一次新专家名单,经汇总筛选后入选专家库;2.适时调整。专家库管理人员在每次评审活动结束后,由评审活动组织者对专家进行综合打分,并作出综合评价,对不适宜继续任职的专家应及时调整。
第四章 专家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五条 专家在项目方案评审中享有以下权利: 1.按照评审文件确定的评审标准和方法,对评审对象独立提供评审,提出评审意见,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非法干预;2.查阅与项目有关的报告、图纸;3.授受参评活动的合法劳务报酬;4.向委托单位或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反映评审活动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4— 5.对专家库的管理办法及专家工作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六条 专家在项目方案评审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1.准时出席评审活动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2.对评审项目的评审过程和相关内容保密;3.具有法定回避情形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4.遵守评标工作纪律,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财物或其他好处,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中有关事宜;5.对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6.对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活动予以协助配合;7.服从本专家库的各项管理规定;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章 专家评审工作办法
第十七条 专家评审工作办法: 1.专家参加项目评审活动以专家评审组的形式进行,专家评审组的人数一般以5人或5人以上的奇数,评审小组对评审活动组织者负责。专家评审意见作为规划及项目方案投标的依据;2.评审活动实行多数通过制。规划方案三分之二以上专家审查合格为通过;项目方案由专家投票三选一。通过的方案由编制单位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未通过的方案在充分尊重专家意见的前提下对方案进行重新编制及报审。组织评审办公室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复审;3.评审实行记名制。评审专家应在评分表或投票表上签署姓名,并书写评审意见,评分表或投票表归入评审资料档案予以保存,作为投标档案或对评审专家的考核依据;4.评审工作过程由专人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评审时
—5— 间、评审地点、参评专家名单、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评审意见及结果等,记录人对记录内容签字负责。
第十八条 评审程序: 1.专家评审管理办公室召集评审会;2.评审办公室可根据项目情况指定专家组主任评委或由专家组推选主任评委;3.主任评委主持评审会,宣布评审会议程序和有关事项;4.项目单位介绍规划或项目方案编制情况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5.委托编制单位介绍方案内容;6.各与会相关部门发表审查意见;7.专家发表审查意见;8.专家组主任评委综合专家意见进行讨论,并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9.主任评委宣读专家评审意见书,并签字。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
第三篇:渭源县设立建设项目环保评审专家库
渭源县建设项目环保评审专家库设立
近日,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工作新要求,强化县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专家为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环境污染防治和科技咨询服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环保工作科学决策水平,渭源县环保局设立了建设项目环保评审专家库。
专家库的设立采取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的方式,县环保局从县住建、环保、发改、林业、水务、水保、工信、农业、农牧等9个局推荐的19名人员中审查确定了11名专家进入环评专家库。专家库主要职责是:参与县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区划和环保指导性文件的编制等工作,并接受委托,为全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包括资源节约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论证、评审、检查、验收、后评估等方面的决策参考和有关技术、政策、管理等进行技术咨询服务。
(闫霞军)
第四篇:担保项目评审操作规程(广东AA)
AAAA融资担保 担保项目评审操作规程
目 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总则...........................................................2 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2 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的决策办法...................................3 担保项目评审会议的组织、准备...................................3 担保项目评审会议程序...........................................4 评审会议的表决及最终决定.......................................4 评审会议文档...................................................5 附则...........................................................5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担保业务质量,加强担保业务风险控制,规范担保项目评审管理,明确审批各环节关系,提高审批工作效率,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对担保项目的审查和审批采用“审保分离、三级审查、集体审批、董事会决策”的制度。审保分离实是指:担保业务的经营和风险管理相对分离,互相制约;三级审查是指每一笔担保业务必须经过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担保项目评审会议三级审查。董事会决策是指担保业务的最终决策权属于董事会。
第二章 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
第三条 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会”)是公司董事会授予权限范围内担保业务的最高审批决策机构,负责项目的考察评议、投票决策以及出具评审会议决议和决策通知书、监督项目反担保措施落实等职责,并统筹公司风险控制体系制度、机构与机制建设,以及指导公司风险审查、保后检查、风险预警与处置等工作。评审会的日常工作由公司风险控制部门具体执行。
第四条 评审会设主任1名、评委若干名、评审委秘书1名,必要时,可增设执行主任1名和副主任委员1名。
第五条 项目评审会委员,又称项目审批人(以下简称“评委”或“审批人”),由董事会成员、总裁办会成员、风险控制部高级职员、董事会指定成员组成,并由董事会任免决定,业务部门人员不得兼任评委。
所有参会的委员均为会议审批项目的审批人。
评审委员会秘书则由项目评审会任免决定。评审委秘书负责评审委的日常事务,并负责记录、整理评审会情况,归纳评委意见制作评审会决议和项目决策通知书、管理评审委档案资料等工作。
第六条 主审批人,又称“牵头审批人”,是召集与主持评审会的审批人。主任委员为项目评审会议牵头人,如主任委员因事不能参加评审会,可以委托执行主任或一名副主任评审委员为临时牵头人,主持评审会。主审批人主要职责是保证会议讨论在公正、透明、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充分听取各与会人员汇报及意见,确保各评委进行独立决策。
第七条 汇报人。评审会议项目汇报人由担保业务部门的该项目经办A角、B角及其项目主管或该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A角为主汇报人,其他人员可作必要补充。汇报人在上会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接受评审会议的询问。汇报人对上报的项目材料以及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八条 咨询专家。咨询专家是公司根据审批业务之需而聘请的技术、法律及财务等方面 的专家。咨询专家向评审会议提出项目在技术、法律及财务等方面问题的风险点、并提出风险规避和防范建议。咨询专家评审会议的形式包括评审会议前的专家咨询会议和咨询专家列席评审会议。
第三章 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的决策办法
第九条 评审会项目审批采取集体审批与独立投票决策机制,任何个人与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评委表决的独立性,评审会各评委独立投票表决的结果是公司担保项目审批的最高决策,董事会对评审会项目审批决策只具有一票否决权,不具备一票同意权。
第十条 评审形式及评委数量。评审形式分为会议评审和评委单独审查(走签评审)两种形式。根据项目的种类、金额(指责任余额,下同)与风险度的不同,评审形式及评委数量要求的如下:
1.公司类贷款担保及个人经营性(或投资性)类贷款担保金额低于300万元(含)和低风险担保业务(目前暂限定为:100%保证金、国债质押(抵押)、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担保金额低于标准抵押物评估价值70%的),可采用走签评审形式,但参加走签评审的审批人不得少于3人,且审批人中必须至少有一人有主审批人资格。
2.公司类贷款担保及个人经营性(或投资性)类贷款担保金额超过300万元以上,低于500万元(含)的担保项目,必须采取会议评审形式,参加会议评审的审批人不得少于3人,且审批人中必须至少有一人有主审批人资格。
3.公司类贷款担保及个人经营性(或投资性)类贷款担保金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担保项目,以及高风险类的担保项目(不论金额,包括且不限于:基本建设贷款担保、技术改造贷款担保、科技开发贷款担保、房地产开发贷款担保、风险续保护项目以及评审委主任或总经理、董事长认为需召开评审会议评审的项目),必须采取会议评审形式,参加会议评审的审批人不得少于5人,且审批人中必须至少有一人有主审批人资格。
第十一条 投票决策办法。参与项目评审的审批人实行一人一票独立决策表决办法,每笔担保业务的同意意见必须由参加评审会议的超过三分之二的审批人同意签署方为有效,否则该项目的审批意见为不同意或者续议。当项目不同意人数达到一半以上(含一半),该项目的审批意见为不同意,其它情况为续议。
第十二条 审批人的职责是根据公司业务经营战略,从公司利益出发,审查每一笔担保业务的可行性,并根据该笔业务预计给公司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决定是否批准该笔担保业务。审批人必须独立审批决策,不得受包括借款被担保人在内的任何其他人的不正当影响,必须坚持公司利益至上原则,既要严格把关,确保审批质量,又不得为避免承担责任而轻率否决不该否决的项目。
第十三条 审批人必须在项目评审会议之前,认真研究待审材料,分析项目的主要风险点并研究风险规避和防范措施。如审批人认为待审材料存在影响整个项目判断的重大缺陷,审批人可在评审会议之前,要求业务人员补充有关资料再安排上会审批,以提高审批工作的准确性及效率。
第四章 担保项目评审会议的组织、准备
第十四条 担保项目评审会议的组织、准备。担保项目评审会议的议程和组织准备工作由风控部负责。风控部原则上应于2个工作日前将下一次评审会议的议程和项目有关材料分发至每一位拟参加会议的有关审批人员。
第十五条 风控部负责上会审批材料的审查。风控审查对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有监督责任,且有权对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疑问,并要求业务部门补充有关资料。
第五章 担保项目评审会议程序
第十六条 担保项目评审会议必须至少有2名审批人和一名主审批人出席,并分别作出独立的审批意见。
第十七条 担保业务的审批原则上实行会议讨论审批形式。其他公司规定可不进行会议讨论评审的情形,或在特殊情况并经总经理或董事长同意下,可实行走签审批,走签审批的组织工作仍由风控部负责。
第十八条 担保业务的会议讨论审批是指由汇报人先简要报告项目情况、担保方案、风险要点与对策、综合意见等,再由其他到会的所有审批人员提出问题及开展讨论。经过充分的讨论后,由各审批人独立签署审批意见,由评审委秘书汇总至主审批人后出具项目评审会议决策意见。
第十九条 如项目采用走签审批形式,由风控部先收集审批人出具的意见,集中汇总至主审批人后出具项目评审会议决策意见。
第二十条 股东会可以选派人员代表列席项目评审会议,列席人员没有询问和表决权,但有权将评审会议的情况向股东会作真实汇报。
第六章 评审会议的表决及最终决定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审批表决意见分为同意(含有条件同意)、续议和不同意三种,参与项目评审的评委不得弃权。
1.同意表决意见,是指审批人同意担保业务部门上报的担保项目的意见及其提出的附加条件。若为有条件同意是指审批人强调担保业务部门提出的有条件担保及他们增加的担保条件。2.续议表决意见,是指审批人经过审查及讨论认为担保业务部门上报的材料不足以在会上作出决策意见,需要补充材料后重新申报审批。
3.不同意表决意见,是指审批人否决担保项目,但必须详细陈述其否定的理由与意见。
第二十二条 同意表决意见中的附加、表更、增加条件,若担保业务部门无法落实,必须及时将情况向风控部报告,并陈述修改或放弃的意见,提出变更决议申请,变更申请必须经过风控部、评审会议及董事会同意方生效。
第二十三条 最终决定。项目审批最终决定参照本规程第三章的评审会决策办法,汇集各评审投票意见而得。其中,同意的项目评审决策必须形成决议报董事会审议批准,不同意、续议的项目则直接反馈担保业务部。
第七章 评审会议文档
第二十四条 各审批人在评审会议结束后填写《担保项目评审表》,咨询专家在参加专题咨询会或担保项目评审会后填写《担保业务专家意见表》。
第二十五条 评审会议记录必须如实、详细地反映评审会议上的讨论、问答和表决意见。必要时,可先录音,然后进行整理。
第二十六条 评审会议记录、纪要以及主审批人、审批人和咨询专家的意见,一并在两个工作日内整理上报董事会,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风控部必须建立项目评审委员会档案管理制度,保存及归档评审会议记录、纪要、各审批人签署的文件、项目评审会议决议、项目审批决策通知书等资料。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三条 风控部应定期向总经理、董事会报告审项目评审情况、审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控制风险的要点及完善项目评审的建议。
第十四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广东AAAA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十一月
第五篇:广东省直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粤财资〔2011〕18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行政单位)及其他省级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第四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应遵循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五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等。国有资产使用应首先保证行政单位顺利履行职能和事业单位正常发展的需要。
第六条 省财政部门、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自用、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事项进行审批(审核)或备案。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的具体管理。
第七条 省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事项的批复,以及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报主管部门备案的文件,是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理产权登记和账务处理的重要依据。账务处理按照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主管部门、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按规定权限申报,擅自对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
(二)对不符合规定的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事项予以审批;
(三)串通作弊,暗箱操作,违规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
(四)其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单位资产损失的行为。
第九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应按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对本单位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第十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拟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的国有资产的权属应当清晰。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不得进行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
第二章 资产购建和自用
第十一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建立健全资产的购建、验收、领用、使用、保管和维护等内部管理流程,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加强审计监督和绩效考评。
第十二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购建制度。资产购建应当进行充分论证,由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严格按照资产配置标准和工作需要编制资产购建计划。
对需要报批的项目,应当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列入部门预算后组织采购;对不需要报批的资产购建项目,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编制采购预算,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列入部门预算组织采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购建,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不需政府采购的资产购建,单位内部应严格建立采购与付款程序,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内部控制。
第十三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入库验收登记制度。对单位购置、接收捐赠、无偿划拨等方式获得的资产应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严把数量、质量关,验收合格后送达具体使用部门;自建资产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竣工财务决算编报以及按要求办理资产移交和产权登记。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资产的相关凭证或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四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保管清查制度,其资产管理部门应按照实物量和价值量并重的原则,至少每年一次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完善资产管理账表及有关资料,做到账、卡、实相符。
第十五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资产领用交回制度。资产领用应由使用单位提交使用计划,资产出库时保管人员应及时办理出库手续。办公用资产应落实到人,使用人员离职时,所用资产应按规定交回。
第十六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处置审批制度。资产处置,应由资产使用部门向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按资产管理审批权限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七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资产保管、使用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资产丢失、毁损等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八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和考评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及资产使用计划、执行使用情况及绩效目标进行审计,防止资产使用不当造成损失。建立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资产管理人员调离、离任资产审计或检查制度,对审计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
第十九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认真做好自用资产使用管理,经常检查并改善资产使用状况,减少资产的非正常损耗,做到高效节约、物尽其用,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
第二十条 省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引导和鼓励省直事业单位实行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建立资产共享共用与资产绩效、资产配置、单位预算挂钩的联动机制。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推进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共享共用工作,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除应付突发事件的专用设施外,省财政部门有权按规定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调剂使用。
第二十一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其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半年或)编报资产统计报告,及时反映本单位资产使用情况和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第三章 对外投资
第二十二条 省直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有关规定进行脱钩。脱钩之前,省直行政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办的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资产使用情况等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省直事业单位应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货币性资金对外投资。不得利用财政拨款和财政拨款结余对外投资。加强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四条 省直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单项或批量价值(账面原值,下同)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5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部门审批;单项或批量价值在5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并于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文件(一式3份)报省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省直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报主管部门审核或审批。主管部门应对事业单位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拟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合理性等进行审查,并报省财政部门审批或备案。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情况是主管部门审核新增对外投资事项的参考依据。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省级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行为。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省直事业单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可借助中介机构或组织有关专家论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的规定和要求。
(二)投资项目的产业、行业背景。
(三)投资项目的竞争力分析。
(四)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评估。
第二十七条 省直事业单位申请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应提供如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负责:
(一)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事项的书面申请;
(二)拟对外投资资产的价值凭证及权属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三)进行对外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四)同意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议决议或会议纪要复印件;
(五)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拟合作方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六)拟创办经济实体的章程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下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七)与拟合作方签订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草案或合同草案;
(八)上财务报表;
(九)经中介机构审计的拟合作方上年财务报表;
(十)其他材料。
第二十八条 省直事业单位经批准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拟投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事项按规定履行备案或核准手续。
第二十九条 省直事业单位不得从事以下对外投资事项:
(一)买卖期货、股票,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购买各种企业债券、各类投资基金和其他任何形式的金融衍生品或进行任何形式的金融风险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利用国外贷款的事业单位,在国外债务尚未清偿前利用该贷款形成的资产对外投资;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第三十条 省直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境外投资的,应遵循国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外汇管理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第三十一条 省直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应按照预算管理及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三十二条 省直事业单位用于对外投资的国有资产应当实行专项管理。
(一)专项登记。省直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资产应建立专门台账,如实登记和反映资产的数量、价值、投资形式、投入单位的名称等。
(二)专项考核。建立对外资产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和定期内部审计制度,对资产的经营和收益分配进行严格考核和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四章 出租、出借
第三十三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5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50万元)及资产出租出借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部门审批;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 50万元以下或资产出租出借期限在6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并于1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一式3份)报省财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应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申请,附相关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核或者审批。主管部门应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按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权限报省财政部门审批或备案。省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项严格控制,从严审批。
第三十五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应提供如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负责:
(一)出租、出借事项的书面申请;
(二)出租、出借资产的价值凭证及权属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三)进行出租、出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四)同意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内部决议或会议纪要复印件;
(五)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出租出借方的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六)其他材料。
第三十六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租、出借:
(一)已被依法查封、冻结的;
(二)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的;
(三)产权有争议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第三十七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必须采取评审或者资产评估的办法确定出租的价格,通过公开招租的形式进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
第三十八条 省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上缴省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省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应按照预算管理及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家或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省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行为及其收入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
第四十条 主管部门、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省直事业单位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于每个会计终了后,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部门决算报表格式、内容和要求,对其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做出报告,由主管部门汇总后报省财政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省直事业单位,其国有资产使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省直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四条 对涉及国家安全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活动,应按照国家有关保密制度的规定,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失密和泄密。
主管部门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所属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的具体实施办法,报省财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省财政部门此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