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

时间:2019-05-14 07:2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

第一篇: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

2017——2018届高三地理作业

试题内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一、选择题

(2017全国卷2)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2017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4题。

4、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2017江苏地理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2016•江苏卷)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 题。(双选))

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8.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2016·天津卷】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9.图l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10、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1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12、.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2017——2018届高三地理作业

试题内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2016·全国丙卷】【2016·新课标全国卷3】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3~14题。13.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项、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4.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2016·江苏地理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图1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5~16题。

18、(2013全国课标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⑵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

⑶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6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19.【2015·衡阳市五校联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米)。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⑴ 分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6分)

⑵ 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简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8分)

⑶(3)要说明泾河清澈的自然原因以及渭河浑浊的人为原因。(6分)

15.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二、综合题

17.【2015·北京朝阳区质检】读下图,根据环境特征对比分析黄河形成了三角洲,而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14分)

2017——2018届高三地理作业

试题内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综合题

动力: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形起伏小(1分),河流堆积作用强(2分); 刚果河入海口附近地形起伏大(1分),河流侵蚀作用强(2分); 物质:黄河流经大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中游)流经(植被较差或土质疏松)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大(3分);

刚果河流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好(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小(3分)其他:黄河(注入的渤海相对封闭,)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弱(1分)刚果河(注入开阔的海洋,)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强(1分)(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2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风沙在此沉积。(2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2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2分)(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答案】

(1)A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3分);B处河流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3分)

(2)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2分);地处平原,不利于建大坝(2分);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2分)。

(3)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已经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所以河水是清澈的(2分)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河水是浑浊的。(2 分)

清华大学著名泥沙研究专家 王兆印教授这样解释:他用两个概念:一个是“下切河”,一个是“冲积河”来解决这个问题 :

1、泾河是一条“下切河”,也叫“山区河”。比降大,流速快,因此下切很深,河床是石头。所以泾河平时是没有泥沙的,是清的。

张家山水文站12月和1月测得其含沙量仅为0.37和0.23公斤每立方米。

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 汛期,那时通过侵蚀黄土高原而获得大量泥沙。7月,8月其含量为332和308公斤每立方米。相差千倍之多。

2、渭河流淌在冲积平原上,它既冲刷,又淤积,河床是自己堆积制造的,而且总在变动中,它可以通过河床淤积的泥沙自己给自己供沙。7月和8月其含砂量为332和308公斤每立方米。

但是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泾河完全是一条山区河,从黄土高原上一下来就汇入了渭河的前提上,假如泾河也有一段流程流淌在泥沙沉积的平原上,能自己给自己造河床,自己给自己供泥沙,然后再汇入渭河,那么结论就又是一样了。即也会是浊的。

2017——2018届高三地理作业

试题内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第二篇: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

【课题】第二单元第一节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执教者】郭润泉

【教学时间】10月23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世界主要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2、能够判断常见外力作用的表现

3、比较解释流水作用、风力作用的侵蚀与堆积,并能举例说明。

4、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应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提前预习关于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部分的内容,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总结与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见解。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念,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与科学发展观。

2、结合家乡实际,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地

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外力作用的表现、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教学难点】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课型】 综合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问题解决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内容,通过提问与读图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组不同外力作用类型的图片,请同学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各外力作用的表现。

[学习新课]

一、流水作用(侵蚀、堆积)

首先,阅读课本结合课件,对外力作用有宏观认识,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各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过渡到流水作用。

其次,分别从流水侵蚀与侵蚀地貌、流水沉积与沉积地貌,并请同学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对河流地貌内容具体分析。

二、风力作用(侵蚀、沉积)及冰川海浪侵蚀作用

类比流水作用的侵蚀与堆积作用直接分析风力作用,利用课件结合主要风力作用图片分析风力作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结合课本知识窗对冰川、海浪的侵蚀作用与地貌进行分析,并介绍主要概念,主要以理解为主。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有很大影响,在外力作用的基础上加入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分析积极与消极影响。

最后在课堂结束前由教师总结本节课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地理研究能力。

3、联系生活实例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

[归纳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相关习题检测。

[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相应作业,并做好总结与下节课预习

【教学反思】

第三篇:高一地理《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教案湘教版

高一地理《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教案

湘教版

www.xiexiebang.com 【课标解读】

湘教版“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章具体研究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内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知识、原理,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基础和核心学习内容。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的学时一般为3课时。本课例是第3课时,重点分析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课标要求是: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运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观点,解释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教学中主要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等,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地表形态,启发学生思考并探究地貌成因,同时感受自然界的魅力与神奇。

【教材地位】

本课时是湘教版地理必修1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3课时)的第3课时内容。它承接第1课时关于地质作用与板块运动的内容和第2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影响,又要深入学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提出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景观图和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强调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本节课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了解内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自我探究能力,对于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提供大量的直观图片,创设情境进行引导。

2.心理特点:高一的学生学习任务较繁重,注意力易分散,但对新奇的变化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授课,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和表现形式

2.理解外力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3.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上沧海桑田变化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地貌景观图片的欣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外力作用与外力地貌

教学难点: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侵蚀和沉积作用下的地貌类型及其作用过程是难点。对于教学难点侵蚀、沉积作用的地貌形态,教材采用“活动”的形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对图片材料的分析判断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讲授法对基本概念知识的讲解,采用视频图片直观演示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最后采用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对本节课的知识加强巩固。

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各种视频图片资料、制作、设计课堂活动等

学生准备:预习、查阅资料、搜集整理素材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教学目的与效果

情境导入

播放《匆匆那年》视频,引出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的地表形态,温故知识

学生思考并集体回答内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

回顾原有知识,引出新知识

投影“新西兰南岛摩拉基大圆石”,引出本节课题: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展示外力作用的能量及表现形式,同时分析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师:形态各异的地表是地质作用造就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内力作用,其表现有岩浆、火山、地壳运动等,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外力作用。请大家回忆:外力作用的能量于哪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内外力共同作用

于地表”的观念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呈现案例,对比分析两类地貌,引导学生探究

播放风力侵蚀的视频及形成的地貌类型

展示各种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播放流水沉积视频

展示长江流域图片和荆江河段图片

展示海浪作用影响的各种地貌图片

展示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

师:风力侵蚀分布在什么地区?形成那些地貌?

生: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形成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柱和风蚀蘑菇。

师: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因气候干燥,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由于近地面的风沙粒较大,磨蚀力较强,形成这种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我们称之为风蚀蘑菇。除此而外,还有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柱。

师:当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中,当风速减小时沙粒就会慢慢沉积,形成堆积地貌,那么风力沉积可以形成哪些地貌?

生:沙丘(移动沙丘和静止沙丘),还有黄土高原深厚的的黄土层。

师:思考:沙丘师如何移动呢?

师:我们看到沙丘的两侧面坡度不同,坡度较缓的这边应该是风的来向,坡度较陡的那侧就是背风坡,由此可以看出,沙子在迎风坡吹起,在背风坡堆积,这样就缓慢向前移动。

师:通过练习检测风力作用与地貌。

师:大家看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

生:峡谷,瀑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

师:通过图片展示,流水侵蚀所成地貌是什么?

生:沟谷(v型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等。

师:这是一幅山水组合景观,欣赏这种景观类型我们应该乘船或竹筏感受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动态美,请问大家这是哪里?

生:桂林山水。

师:是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属于什么地貌类型?

生:喀斯特地貌。

师:对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区,由于可溶性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我们把喀斯特地貌也称为岩溶地貌,由于溶蚀作用形成。

师:那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什么地貌?

生: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云贵高原区。

师:当流水减缓时,侵蚀的产物就会慢慢堆积而成沉积地貌,流水沉积又形成那些地貌类型?

生:出山口——冲积扇,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师:我们对于沉积地貌逐一进行再分析。

师:我爱连连看。

师:小结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地貌形态。

问题探究一:(合作学习)

师: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在上游成为沱沱河,通天河,在流经滇川交界时因古时盛产沙金而称金沙江,在流经四川境内称之为川江,在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段称之为荆江,在扬州以下称之为扬子江,在上海注入东海。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曾在《渡荆门送别》中描述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大家合作探究长江地貌和水文特征的差异。

(合作探究)

生:上游形成V形谷,下游形成U形谷。

师:(对学生的的概括进行简单地总结)。河流上、中游在山区、高原流经时,受重力作用,河水不断下切,使河床不断加深,河流落差越大,流速越快,冲刷越严重,往往形成“V”字形的峡谷。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子(显示横断山和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河流进入下游后,受岸基和地形影响,流速减小,河流以侧蚀为主,使得河床不断加宽,形成“U”字形的峡谷。

师:讨论海浪作用影响的地貌分布在什么地区?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分别形成何种地貌?

生:分布在海滨地带。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海浪沉积可以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师:是的,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波浪和潮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不但受海浪的强弱外,还与岩石的抗蚀能力有关。对于坚硬的岩石,结构致密,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或垂直节理发育,而被侵蚀成为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师:讨论冰川作用影响的地貌分布在什么地区?冰川侵蚀和冰川沉积分别形成何种地貌?

生: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冰川侵蚀可以形成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湖、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冰川沉积可以形成形成杂乱无章的冰碛地貌,如冰碛平原、冰碛丘陵等。

练习:独具慧眼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出示范

课外探究

展示荆江图片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师:展示荆江部分图片,让学生课后思考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师生分妒案例后,小组展开讨论,极大地提高了掌兰学习的效率。

通过欣赏自然风光的图片,学生堤升了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堂小结

PPT展示小结表格

外力作用

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风力作用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侵蚀

沉积

海浪作用

侵蚀

沉积

冰川作用

侵蚀

沉积

“梳理特征”环节,需要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分析,使整节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检测、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蚀作用

2、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的成因是()

A、溶蚀作用B、沉积作用c、风蚀作用D、海蚀作用

3、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冰川侵蚀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师生共同归纳学习要点,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立多思考

板书设计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力侵蚀

(2)风力沉积

2、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物理侵蚀、化学侵蚀)

(2)流水沉积

3、海浪作用

(1)海浪侵蚀

(2)海浪沉积

4、冰川作用

(1)冰川侵蚀

(2)冰川沉积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复习,形成知识体系。

结束

在欢快的歌曲中,展示:小纸币大地理的图片。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

2、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影响。

3、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些内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

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练习检查与反馈。

新课导入:世界十大地貌奇观欣赏切入主题地质构造。

一、褶皱

动手观察与思考:

1.取出一本书,假设每页书代表一个地下的岩层,如果书本岩层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碰撞时,岩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怎样的变化? 2.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3.一般情况下,背斜和向斜往往形成什么地形? 4.试分析“地形倒置”的原因

5.在纸上画出一个褶曲(背斜和向斜)图,作一条剖面线,分析A.B.C.D.E五点的新老关系。

小结和练习。

二、断层

1.什么是断层?

2.我国有哪些典型地垒和地堑分布? 小结和练习

三、实践意义

分组探究活动:假如你是地质工程师,请确定下列选址,为什么?

1、采石场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2、石油勘探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3、地下水开采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4、隧道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5、水库大坝建设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小结和练习课堂小结、练习和作业

板书: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一、褶皱

1、背斜

2、向斜

二、断层

1、地垒

2、地堑

三、实践意义

该教案已用于校内公开课教学,科组评价认为:课时内容条理性比较清晰;教案、课件的知识体系性很完整;注重讲练结合,给予学生思考、分析、理解、讨论的时间较多;在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面,比较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及时归纳总结。

教案设计还有如下方面需要改善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应尽可能再给多一些时间,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已的选择理由,同时详讲相应知识点。

第五篇:2018年:高考、模拟分项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8年:高考、模拟分项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8年高考题】

(2018·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2018·新课标Ⅲ卷)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4题。

4.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C.河流改道

B.火山口集水

D.滑坡阻断河流

(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6.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2018·北京卷)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2018·海南卷)图4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8~9题。8.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9.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2018·江苏卷)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11.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2018年高考模拟题】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下图为土坡再分配速率等值线图和某地沟谷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中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下图中四条曲线中的

(【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全国(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

(三)冲刺卷)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

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C.沉积物质来源复杂

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 4.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A.高度

B.速率

C.规模

D.年代

5.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风积沙丘

B.风蚀沟谷

C.冲(洪)积扇

D.三角洲

(【全国省级联考】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

(一))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000米长的“巨人之路”。“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

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 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

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 7.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8.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往往具有

A.层理构造

B.气孔构造

C.片理构造

D.板状构造

(【全国百强校】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拟)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10.图中所示河段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1.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海岸线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等均影响海岸发育。读近6000年来上海海岸线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2.6000年来,图中海岸

A.以堆积作用为主

B.以侵蚀作用为主

C.先侵蚀后沉积 D.先堆积后侵蚀 13.与图示海岸线的变迁规律关系最小的是

A.城市建设需要

B.港口工程建设

C.河流泥沙淤积

D.板块的运动(【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5月模拟测试(二模))下图为我国关中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图中河流

A.河道弯曲。右岸侵蚀强烈

B.流量年际变化小

C.含沙量太,季节差异明显

D.冬末春初多凌汛 15.图示区域

A.受秦岭阻挡,盆地内冻害少

B.聚落多分布在平原或谷地

C.岩层断裂处,油气资源丰富

D.骊山与嵯峨山均为褶皱山(【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湖泊沉积物与树轮均是研究古气候的良好载体,湖泊沉积物粒度为较成熟的古环境指标。据伍登-温特华斯方法沉积物粒度分为黏土(<4µm),细粉砂(4-16µm),中粉砂(16-32µm),粗粉砂(32--63µm)和砂(>63µm)。某考察队采集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内陆湖乌伦古湖(47°N,87°N)完整的沉积岩芯,按沉积物粒度从小到大分为C1--C4四个组分进行分析。下图示意该湖1810年--1970年沉积物粒度组分变化与区域树轮记录变化对比图。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6.乌伦古湖的湖泊沉积物以黏土和粉砂为主,可以推断形成其沉积物的原因是 A.流水沉积

B.冰川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壳沉积 17.造成组分C2(7--25µm)含量增多原因相同的年份是 A.1830年和1910年 B.1910年和1944年 C.1830年和1944年 D.1910年和1970年

18.根据1944年组分C2含量特征,可以推测其形成原因是 A.冬季降雪量偏多

B.夏季融雪入湖水量偏多 C.冬季降雨量偏多

D.夏季降雨量偏多

(【全国校级联考】天津市十二校联考2018届高三二模)如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该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乙河三角洲较甲河三角洲大的原因不可能是 A.乙河流域城镇人口多,地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B.乙河流域以种植区为主,植被较少,河流含沙量大 C.乙河河口受夏季海风影响小,海浪的侵蚀作用弱 D.乙河中下游流速快,大量泥沙被携带入海沉积 20.据图探究,图中林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地形

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

D.地形、人口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 A.风力堆积形成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22.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2018年:高考、模拟分项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

【答案】1.A 2.A 3.D 【解析】

3.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流了间歇性抬升。故选D。【点睛】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答案】4.A 【解析】

【点睛】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贝加尔湖的认识——断陷构造湖。【答案】5.D

6.A 【解析】

6.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答案】7.C 【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点睛】遇到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形成时间的早晚,判定的关键是分析岩层所属类型:

(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 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学科!网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答案】8.D

9.C 【解析】

9.要求考生推测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难度中等。依据上题推理过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选项正确。【答案】10.A 11.A 【解析】

【点睛】地质构造的判断

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3.断层:岩层发生错误,从而显得不连续。

【2018年高考模拟题】

【答案】1.B

2.B 【解析】

【答案】3.C

4.B

5.C 【解析】

【答案】6.C

7.D

8.B 【解析】考查岩石类型、特点及成因。

7.由上题可知,“巨人之路”石柱是由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构成,石柱组成的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故选D。

8.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凝形成的,由于地表条件复杂,使喷出岩具有很不相同的地质特征。这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流纹、气孔构造或含有原生节理时,工程性质变差,孔隙度增加,抗水性降低,力学强度及弹性模量减小。喷出岩尤其是玄武岩往往具有气孔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和板状构造。故选B。

【答案】9.D

10.B

11.C

10.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北岸受到泥沙淤积,南岸受到流水侵蚀,读材料已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故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故选B。11.若图中河床各处的岩性相同,根据河床形态,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水流速度缓慢,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 主,由图可知,水流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乙,水流堆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丙,故答案选C。

【答案】12.A

13.D 【解析】

【答案】14.C

15.B 【解析】

【答案】16.A

17.A

18.D 【解析】

【答案】19.D

20.A 【解析】

20.读图分析可知,林区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的山区,坡度较大,适合林地分布,而且可以看出林带大多分布在河谷的南坡,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答案选A。

点睛: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1、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物质条件)

2、泥沙沉积。(①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平缓;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能力弱。)

3、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答案】21.B

22.A 【解析】

下载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必修三高考真题5篇

    第一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来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获得艺术......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小编整理]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

    高考英语真题2016

    2016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Ⅱ(广东卷)笔试部分 试卷结构 (2015-07-08 15:58:38)转载▼ 标签: 2016年高考英语试题全 分类: 高考题库 2016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Ⅱ(广东卷)笔试部分......

    2018高考真题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9%,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9%6......

    三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起着不同的影响。工程()是决定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A.勘察质量 B.设......

    2009.04毛邓三真题与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2009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

    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 读右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 的后沉积的规律。回答1-2题。 1.该地 A.背斜成山B.向......

    2017年高考成语真题

    2017年高考成语真题及解析 (2017年全国卷一)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