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要想善于研究就必须善于发现问题
教师要想善于研究就必须善于发现问题
杜海峰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中学
学习了陈杰、沈兴文老师《教师研究从发现问题做起》一课,我对教师如何发现和研究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要想善于研究就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如何发现问题是关键。
问题是客观存在物,关键是教师头脑中是否有积极的研究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策略,前者是教师发现问题的原动力,它建立在对解决某一问题的好奇心、责任心和探索精神基础上;发现问题的策略一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包括自己的优势、特点与不足,二是建立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包括掌握周围环境的信息与前沿的理论,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策略一:从已有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成功经验体现了教师的特长和教育智慧。那么,如何从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呢?对处于不同研究状态与水平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一是从分析现象到本质。如:老师在与专家接触、沟通中,分析自己教育现状后面深层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和“如何在兴趣之中扎实基础、开发潜能”,激发进一步探究教改主题本质的心理。这一策略比较适用从未涉足研究领域的教师,自己有哪些优势、特点,对自己已有成功的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掌握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方向基础上,从某一视点或角度切入,便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从已有成功到追求不断超越。
策略二: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
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如何来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点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有不同的思路:一可以在摒弃自己习惯性的主观认定中,寻求突破。例如:从教育研究方面新手,面对那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善表达,甚至是惧怕开口,不是从主观上认定学生“不愿说话、不会说话或者是天生口头表达能力差”,而是“愿意把眼睛放到幕后去看个究竟”,并对这一现象开展了积极的追问与解读,最终解决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二可以在教育的表面现象与问题的原因寻找中,寻求突破。
策略三:从关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
教师的研究旨在解决自己碰到的问题,然而要使问题解决得更有效,富有创新价值,就必须密切关注教育的前沿信息和理论。那么,如何来寻找挂钩点呢?对于处于不同状态与水平的教师研究有多种思路:一是关注他人经验。教师的研究要注意“站在巨人肩膀上”,二是关注热点争议。如“双语课堂教学研究”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往往容易存在褒贬不一的说法,褒的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拓展提高英语学习时空;贬的说有学科损伤论,在概念上造成混乱等。三是关注未来动向。
策略四:在追求自我完善中寻求跨越点
教师的研究旨在发现自己的不足,追求完善。那么,如何来寻找跨越点?对于处于不同状态与水平的教师其研究意义价值相同:一是勇于自我怀疑。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特点是研究与反思,教师要从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及价值与自己教育行为间差距的不断反思,教师要敢于自我怀疑,在不断反思中寻找实现跨越的研究主题。二是敢于自我加压。我们教师队伍中不乏优秀者,他们除了出色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将自己提高教学效率节省的时间,用在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和目标上,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为学校教改与学科的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篇: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
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
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因为你们还不懂得付出,所以收获并不多。”听了这句话后,我真的觉得很惭愧,自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数,而别人为我付出的则是多不胜数,例如父母为了养育我而付出,老师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们的付出都不渴望回报。而我们呢?不但没有付出,还希望收获。当我们看到别人受到表扬的时候,也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不值得表扬。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优异的成绩的时候,也希望得到优异的成绩,但自己却没有努力学习。
如果这种喜欢“不劳而获”的想法成了习惯,那么我们就会很自私,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糟糕,在我们班上,自私的同学也不少见。当发现自己的脚下有一团废纸时,谁也不愿意捡起来,只会把废纸踢到另一个同学的脚下。而这个同学也不会捡起来,把纸团继续传来传去,这种场面就像在球场上传球一样,而跟运动员不同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要这个“球”。就这样传来传去,直到传到了一个热心的同学的脚下时,纸团才能顺利地去到垃圾桶里。有时纸团刚好呆在过道中间,同学们就会视若无睹。试问:弯下腰捡起废纸团能消耗我们多少力气呢?为什么我们要吝啬这么一丁点的爱心呢?当我们做一件事时,第一时间是想什么呢?是思考做了这件事后会吃亏。假如这件事每个人都觉得做了后会吃亏,还会有什么人做这件事呢?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付出了就不应该计较收获。
第三篇:教师要善于“推波助澜”
教师要善于“推波助澜”
王士吉
(山东 王士吉)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气氛转为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待自己与教学过程的关系,教学失去了主体,教学效益低下。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由于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进入疲劳“波谷区”所 致。
(附图 {图})
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其大脑兴奋中心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呈曲线变化的。而且,这种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固 定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里,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转移、变化的。刺激的强度降低,就会导致学生的 求知欲下降,这时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就会进入疲劳“波谷区”。在这种“波谷区”里学习,学生感到疲倦、厌烦,对老师施加的影响漠然置之,学习不再是他们的自觉行动,而变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必须善于“铺路搭桥”,精心设置教学中的“波澜”,刺激学生的兴奋,让 “波谷区”产生“振荡”,使学生的疲乏感在短期内消失或不产生疲乏感,在愉悦的情绪中顺利地接收教师所 传授的知能信息,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所谓“波澜”,就是指在教学主体部分的一定发展阶段,教师科学地利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造出良 好的教学审美情境,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在认知需要的发展进程中,形成某种程度的亢进和起伏状态。在教学 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设计“波澜”。
一、设置悬念,启动“内驱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生进入迷津的地方,教师要抓住关键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的 “内驱力”,诱发其探索意向,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境界,形成教学中的“波澜”,使疲劳“波谷区”产生“振 荡”。
如在《七根火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及时地提出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由此激活了学生的思路。一部分同学认为:课文对卢进勇的描写较多,对无名战士所 写甚少,卢进勇是小说的主人公;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无名战士持有七根火柴,围绕火柴所发生的一切体现了 作者想要阐发的一种精神,无名战士是小说的主人公;还有的同学认为,课文描写卢进勇的笔墨较多,对无名 战士的叙写也重要,两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我对学生见解的是非 曲直不立即作判断,而是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去做进一步的思考、探索,故意设置多重悬念,制造学生的缺憾 感。进一步发问道:“如果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样多的笔墨来写卢进勇呢?”这 样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学生紧扣课文,抓住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深入地领悟着文章的 含义,无形中,无名战士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同学们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接着问道:“无数的革命先烈 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更大的感情波澜,很多 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疲劳“波谷区”由于“波澜”的出现轻松地度过了,填满了“波 谷区”的是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紧张活动。
二、运用讨论,求“共生效应”
采用讨论的方法设计教学中的“波澜”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赞可夫指出:“当我们给儿童提供机会,让 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这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气氛。”(《和教师的谈话》)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是青年学生,为了阐明自己的 观点,他们会竭尽全力找理由、查依据,在相互激发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和发展,即产生“共生效应”。
教学《驿路梨花》时,我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重拟了课文顺序,又进行了片断朗读,变序复述等教 学活动,课的内容即将完成,学生松了一口气,注意力开始分散,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提出了“课文不是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方法是否就这一种呢?你还有其它的组材顺序吗?”这样一些问题让 学生讨论,仿佛在一池静水中投入了一块石头,激起一层一层的浪花。一位同学说:可以从瑶族老人打猎写起 ;另一位同学说:可以从老余第二天早上修房子写起;还有一位同学说:可以从梨花姑娘出嫁写起。全体同学 思维极为活跃,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创造的对象上来。在相互的激发中,人人都想找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 在积极进取的情景中获取了新知识,享受到了创造和劳动的自豪感。这样的讨论不仅使学生的疲乏感消失,而 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直观,激趣解难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大脑获取信息的百分之八十五。要想使疲劳“波谷区 ”振动,必须重视发挥视觉的优势,利用板书、图示、录像等增强刺激物的强度,协同各种感官,使教学过程 由抽象变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以提高感知效率。
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把诗歌的内在节奏转化为学生的心理节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我 在范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之后让学生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时,学生出现了焦虑状态,活跃的课堂 气氛受到压抑。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及时给学生出示了表明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图示:
(附图 {图})
图示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利用视觉的刺激,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看着图示,吟着诗歌跨越了思维的荒漠,体会出了诗人怀念的深长、感激的沉重、控诉的淋漓、讴歌的热情、咒语的酣 畅,把握住了诗歌的内在“节奏”。
再如,《荷塘月色》的描写意深景清,但让学生体会意境时,很多学生茫然无措。他们由于对“舞女的裙 ”、“凝碧的波痕”、“笼着轻纱的梦”、“光与影有着合谐的旋律”等形象费解,造成了思路的阻滞,进入 不了意境。我适时地放映了电视片《荷塘月色》,让学生看着电视,对照着课文去体会,形象与思维有效对接,互相激发,抓住了学生,使他们顺利进入了意境,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
上述两例均运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借助视觉形象,化难为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避免了 疲劳“波谷区”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波澜”的方法不止以上三种,而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何种方法,其意图都应 在于用极短的时间迅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将学生引入预期的情境,使其注意力在审美感染影响下向更 高层次集中,形成对“波谷区”的强有力的冲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善于“推波 助澜”既是一种教学的基本功,也可以算是一门教学调控的艺术。
第四篇:善于学习
善于学习、善于创设、全面提升
——第二学期园务工作总结
“加强学习培训,开启创新教学,实现特色教学,活跃教研气氛”,是本学期我园工作的重点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全园教职工共同努力,在管理和教学方面力求创新,在确保常规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把一个学期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一、创新管理机制,力保幼儿回园率
2月份我园出台了《设立幼儿回园率奖励制度》,激励全体保教人员全面做好班级工作,做好家长工作,确保全园幼儿回园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项只奖不罚的激励机制。即全园幼儿按当月在册人数计算达到90%回园率及本班幼儿回园率达到90%以上奖励班级老师50元。这项措施大大激励了保教人员做好工作的积极性。4-6月份,虽然遇到连续雨天及社会上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市内一些幼儿园部分班级停课的情况,但我园幼儿回园率都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二、创新教学内容,活跃教研气氛
1、上好整合课程并对整合课程的教学实现开展研讨活动。在分析教学实践的基础是上,我们加强了对音乐美术及语言的教学力度,并重视巩固教学和复习过程的教学效果。3月份教研组牵头组织开展了《如何上好整合课程》的研讨活动,部分老师把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与其他老师分享,帮助新老师为上好整合课程出谋献招。通过研讨活动,不仅活跃了我园的教研气氛,而且大大提高我园教师的执教水平。
2、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素质
在上好整合课程的同时,我们开展了综合素质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在学前班每周加上一节《弟子规》的内容,其他班每周加上一节现代礼仪教育课。此项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感性地接触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道德规范和良好的行为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素质。我们结合一些传统的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高雅文化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如清明节组织小朋友到香洲烈士陵园扫墓和参观珠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小歌手比赛,激发幼儿对高雅艺术的兴趣;端午节举办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和折纸龙舟美术展。在此次活动中小朋友们朗诵了《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节选)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老师们朗诵了屈原的《离骚》(节选),整个活动展现了我园师生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突出成效。不仅为广大家长大加赞许,还受到了香洲区关工委的表扬,珠海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也来到我园把此次活动拍成电视新闻在6月8日的新闻栏目中播出。
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广泛,除上述的内容和形式外,我们还开展了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教育。各班老师都能做到有内容、有计划、有效果,并结合常规活动和社会活动展开教学活动。3月份我们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周的全园性活动。每班安排一节读话课,给小朋友讲雷锋的故事,讲雷锋精神。高龄班的老师带小朋友到低龄班做好事,帮小弟弟小妹妹穿衣服、收玩具等,把学雷锋活动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把雷锋精神 在小朋友的心灵里。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把环保教育纳入其中。一学期来我们组织了以爱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植树节种小树活动和“我的购物袋”设计比赛,以及以环保为主题的“环保时装秀”庆六.一文艺活动。在毕业汇报演出中自编自演了环保题材的儿童剧《爱护小树苗》。所有这些活动不仅突显了我园为“绿色幼儿园”的社会素质,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为了使综合素质教育 实有效地开展,我们在第十周对各班进行了专题教学检查,在第十三周开展了一次专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各班也进行了专题总结。大家都认为通过此项活动使小朋友懂得了一些道德规范和概念和一些良好的行为意识。在家知道尊重长辈,在园能和小朋友正常相处,自理能力增强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学习型队伍
本学期我园的新教师比较多,为帮助她们尽快熟悉业务,提高技能,并促使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首先我们 地针对部分教师舞蹈技能比较薄弱的情况开展了舞蹈技能培训,坚持每周一节课,担任指导的张颖、黄泽妮老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参加培训的老师虚心学习,到学期末都有了 的进步。在毕业汇报演出中老师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赞美。
其次我们对新教师进行了上岗培训,组织新教师学习《幼儿园工作人员道德规范》和本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需要。
再次是组织了6次的学习活动,学习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专门组织了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学习培训。使全体保教人员不仅在思想上重视日常业务工作,而且关心国家和国际时事政治。在四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地震灾区,教师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感人事迹,以他们的英雄事迹来激励老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岗位责任感。同时全体师生及家长共同为灾区捐款9217元人民币和20元港币。
四、全方位做好家长工作
本学期我们不仅坚持开展家长会,组织家长活动等,同时从“家长是我们的评判员和宣传员”的实际出发,全方位做好家长工作。“三.八”节我们组织了“巧手妈妈厨艺大比拼”活动,有60位家长参加了活动。我们对参加活动的家长评奖并发给奖品。另外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开展了“我为妈妈做一件事”和“领带设计”比赛,让家长感受到我园的教育具有亲情和亲和力。在后勤工作方面我们尽力做到家长满意。在膳食反面我们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做到质好量足。色香味符合幼儿的饮食需要,在接送车方面尽量按家长的要求做好服务工作,并避免与家长的冲突。家长对膳食和接送车方面的投诉明显减少。充实证明:我们做好家长工作,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就倍增。
五、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工作和卫生保健工作
安全和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坚持抓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不放松,为幼儿园的稳定发展提供可强有力的保障。
1、坚持严格的检查制度。每周五我们都对各班的用电及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并在周一的园务会议上 检查情况,以 各班做好自己范围的安全、卫生工作。同时经常检查各种大型玩具和各班的在用电器,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为做好预防工作,保健医生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晨检工作,并得到了 医生的赞扬,门卫坚持做好来访人员登记和报案巡查记录,确保幼儿园不受外界不安全因素的侵扰。
2、修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安全卫生工作有章可循。在学期 我们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订立了《门卫工作人员上岗制度》、《接送车辆安全制度》、《幼儿园24小时巡查记录制度》等,在制度上大大加强了安全管理的力度。
3、加强安全、卫生培训。增强队伍的安全和卫生意识,为此,我们无论大会小会都会把这两方面的工作放到议及日程上,对安全和卫生问题,无论大小都要提出来,提醒大家注意,把问题解决在 始状态。为增强大家的安全卫生意识。我们经常栽读媒体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关于幼儿园安全事故的报道。同时我们还应对园内出现手足口病疫情的情况,举办专题培训班让保教人员掌握相关知识。由于工作到位,在本市发生疫情导致部分幼儿园的部分班级因此而停课时,我园却未受任何影响。证明了我园的防控措施有力、有效。
六、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努力方向
1、加强团结,凝聚团队精神。
2、安全和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严抓严管。
3、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增强。
4、把做好家长工作放到日常工作的重要议及日程上。
5、尽最大的努力,广招生源。
过去的一个学期是我们创新教学,学习进取,致力于全面提升的学期。此间大家共同努力取及了一些成效。在即将到来的新学年我们更要认清日前幼教行业的新形势: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因此我们更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加强团结,造就团结互勉,互爱互重的氛围。在水产幼儿园的大家庭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为幼儿园的发展而努力!
第五篇:善于赞美
善于赞美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别人的赞美;每个人也都赞美过别人。赞美就像润滑剂,可以调节相互间的关系;赞美又像协奏曲,那和谐悦耳的声音让人如痴如醉;赞美犹如和煦的阳光,让人们享受到人间的温情;赞美像催春的战鼓,给人以鼓舞和鼓励。人人都喜欢别人赞美,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享受,尊重和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但并非人人都善于赞美,因为赞美毕竟是一门语言艺术。
真诚是前提。赞美必须是真心实意的。只有情真意切才有感染力。虚情假意不是赞美,而是讽刺挖苦或别有他求。战国时期齐国丞相邹忌,对同是称赞他的美貌的三个人,他认为最真诚的是他的妻子:“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偏爱)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俗话说:“心诚则灵。”赞美也一样。真诚的赞美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是心灵的呼唤,是对他人的羡慕和钦佩。真诚的赞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对方受到感染,发出共鸣。
具体是真谛。有的人虽然也常常赞美别人,但由于过于笼统,过于空泛,过于抽象,缺乏具体内容而让人感到不舒服。与其称赞别人“很有才华”,不如说得更具体一些,“你的文才不错,你的文路很广,我特别喜欢你写的随笔,既有散文的意境,又有杂文的犀利,涉笔成趣,文思泉涌。”越具体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过于抽象的赞美是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的,更是难于感动别人的。因此赞美的时候应尽量具体一些。这是赞美的真谛所在。准确是灵魂。如果说具体是赞美的真谛的活,那么准确就是赞美的灵魂。所谓准确就是要得体,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赞要赞到点子上。赞得过头了,就会有吹捧和阿谀之嫌:赞得不够,赞得不到位,也很乏味,等于白赞;毛泽东对鲁迅、刘胡兰、张思德、白求恩等人的赞美就很准确、得体,既有力度,又有分寸感、因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富有生命力。要做到赞美准确,就必须对所赞美的对象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分析并抓住其本质特点。鲁迅赞美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抓住了《史记》的本质特征,就很深刻、很精辟,因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它不仅是一部光辉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它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剖面,言辞优美,言简意赅,栩栩如生。及时是雨露。赞美也像久旱不雨的花草树木渴求雨露的滋润一样,贵在及时。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有许多事情,只要时过境迁,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人们熟悉的唐代诗人崔护就曾因赞美不及时而留下了遗憾。据有关传奇故事介绍,崔护举进士不第,在清明节那天,独自一人去游都城南庄,时值桃花盛开,崔护酒渴求饮,一美貌女子开门送水,二人默默无言后分手。次年清明节,崔护思念那女子,重游不遇。因而写下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我们姑且不论故事是否真实。如果崔护当时能及时赞美女子的送水解渴之情以及面如桃花之美,说不定早已鸾凤和鸣,共结连理了;适时的赞美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实生活中这类例子比比皆是。
生活中如能多一些赞美,岂不更和谐,更温馨,更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