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村部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时间:2019-05-14 07:5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村部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村部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第一篇:推进村部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精心组织实施 推进村部建设

夏集镇党委

今年以来,夏集镇根据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村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完善功能、发挥作用”的原则,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认真实施,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镇17个村(居),新建3个,扩建6个,完善功能8个。目前的村综合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集便民、医疗、文体活动以及党群议事于一体,不仅是村级组织工作的根据地,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战场,更是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一、调查摸底,科学规划。一是强化宣传。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事宜,统一党委一班人思想。召开各村支部书记会议,专门部署村部建设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党委在加快村部建设上的态度,认识到村部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各村(居)分别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争取党员和群众理解支持。二是调查摸底。对各村村部现状和功能发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照“面积是否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基本功能尤其是公益性服务功能是否具备”主体指标,因村制宜,谋划好实施方案。三是科学规划。本着“立足长远、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美观大方” 的原则,要求各村统筹规划村部建设。对新建村部的,与国土部门对接,尽可能在交通便利、群众集中居住、人口密集地段选址规划实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王桥村在三村合一的中心地段,子婴河社区在集镇人口密集地段,三洋河村在两村交界中心地段、通达公路旁分别选址新建了村部。对原有村级办公场所和村办小学经改、扩建可达标的,明确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改、扩建,适当增加建筑面积,确保达标。对基础好的村部,加强功能完善,绿化环境,达到美观大方。

二、明确标准,认真实施。一是明确目标。本着“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规范建设“五室两超市一广场”,强化功能发挥,把综合服务中心真正建成党员之家、群众之家。二是统一标准。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制作“村综合服务中心”牌子,统一制作村“两委”标识牌,统一办公场所名称,统一制作各室活动内容,统一设立党务村务公开栏、宣传信息栏,统一制作国旗杆,悬挂国旗。三是多方筹资。充分挖掘人脉资源,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通过“财政补一点、与携手1+1结对部门争取一点、村集体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化运作一点”等途径,筹措了一定资金,保证了工程顺利施工。四是注重质量。新建的村部,通过招标方式,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建筑队施工,落实质量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管。

三、强化领导,严格考核。一是建立班子。成立了党委书记

任组长、党务书记任副组长,组织、纪检、监察、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书记总体抓,分管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门督促抓,村支部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责任。把村部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支部书记是村部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与之签订责任状。三是强化督查。以潼口村为试点,召开村部建设现场会,要求各村抢时间,争速度,倒排序时,挂图作战,确保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按序时有效推进。建立“旬报告、月督查”制度,听取各村每旬报告,每月开展一次现场督查,掌握和了解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高质高效完成村部建设任务。四是严格考核。按照县村部建设考核达标要求,镇将验收标准转发至各村,要求各村自我检查对照,完善提高,并按照签订的责任状内容进行考核评比,给予一定的经济奖惩。

第二篇: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部署,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党的建设的若干任务。其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被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我们已经感受到社会已经进入到利益多元、群体多元、价值多元的阶段,利益协调难度加大,矛盾交织复杂,社会稳定面临考验。与此同时,中国的模式备受世界关注,中国未来怎么走,也倍受世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显得更为重大而紧迫。针对党员队伍分布结构和类型层次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注重科学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员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在设置上,更好地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党员分类管理中,应根据党员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采取“因人定岗,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实现党员的优化组合,使组织活动更贴近党员和实际,从而激发起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乐于奉献、发挥作用的热情。应广泛开展党员定责上岗活动,积极推行“一人一岗”制度,即根据党员自身专业、爱好等特点,设置“政策宣传岗、安全监督岗、民事

调解岗、卫生监督岗、计生联络岗、敬老助残岗、特色服务岗、科普宣传岗、扶贫帮困岗”等,通过岗位认领,明确岗位职责,维护社区稳定。例如,针对医院离退休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社会经验丰富、热心公益事业、群众威信较高的优势,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空间和舞台,如协助调解邻里纠纷、破解群众难题,并积极组建老党员文化宣传队、秧歌队、老年健身队等文体队伍,协助参与义务巡逻等活动,充分展示老党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和重病在床的党员,党支部应坚持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把党组织的中心工作向他们进行传达,从服务、关怀入手,落实专人结对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同时,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经常性的关心照顾,以他们的“所思、所缺、所急、所难”为重点,党组织要做到有喜事祝贺到家、有难事解决到家、有丧事慰问到家,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通报制和评选表彰制,及时考核,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工作措施,营造“医院是个大家庭、党建凝聚众人心”的氛围,有效推动党建的深入推进。创新党建模式,即在企业设立隶属于社区党总支的党支部,这种模式可以为社企共建搭建起稳固、坚实的平台,使其围绕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密切关注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以及能够实现互惠互利的项目,充分调动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共建的积极性,各自发挥所长,例如社区有教育、管理、规范党员的经验,有党员活动载体、平台,企业可以保障这一系列活动所需的经费,二者有机结合,可充分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因现有管理方式的滞后,目前社区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上出现了“四难”,即参加组织生活难、缴纳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表现难。针对这一现状,党组织建立“定人、定期、定内容”的“三定”跟踪管理模式,对流动党员管理做到管而不死,分而不散。“定人”即建立外出务工党员包户联系制度,每名社区党总支成员定向联系几名外出务工党员,与所联系的外出务工党员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即每季度组织人员深入辖区,进行流动党员的调查、摸底、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对流出、流入党员进行清理并分类造册登记,分别对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学习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建立流动党员档案信息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内容”即利用邮寄、电话等传统方式及互联网信息平台等现代方式,及时向流动党员传达有关政策精神、传递学习资料,鼓励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建设和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以上“三定”方式,从而在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确保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不断线”。党组织在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及重大事情上,做到党员先知道、党员先统一、党员先行动,并通过履行“三先”,使党员成为党组织的三员“信息员、宣传员、协调员”,让党员在一线中发挥作用,使党员成为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组织离退休在家的老党员和其他党员参与到社区治安、护绿、保洁、民事调解等志愿者队伍中来,协助社区做好维护社区治安、社区绿化、环境卫生、民事调解和社区“双创”、提档升级等社区管理工作。实施“凝聚力”工程。即大力实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三心”工程,组织党员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难、解百家愁,开展“一对一、一帮一”活动,做到每位空巢老人都有一名党员负责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每位困难群众都有党员关心,积极帮助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总体来说,目前的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工作还在初步探索阶段,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们认为,加强党员分类管理、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坚持发挥社区党组织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优势,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的过程,是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带动社区党员群众投身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也正是贯穿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思想主线之所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重视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摸索有效办法,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真正让社区党员有归属感、自豪感、亲切感和作为感。

第三篇:坚持整体推进 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整体推进

夯实基层基础

中共达州市委

6月初,省委、省政府领导陪同源潮部长深入我市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指导基层工作,让我们倍感温暖,深受鼓舞。中央、省委领导的重要指示,为我市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市委迅速行动,抓好学习贯彻,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市委坚持主动作为,书记带头抓,今年常委会3次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深入基层,帮助解决2个以上的党建工作突出问题,指导基层抓巩固、抓整顿、抓提升。建立“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6月底,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半年述职工作,并邀请党代表、老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对述职情况进行点评和测评。健全“述职、考核、评议、问责”四位一体党建责任考核体系,推行党建工作“预决算制”,按照年初预算,实行定期查账、年底交账、末位问责,强势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

二、强化整改提高,促进晋位升级。全市抽调万余名干部、组建3200个调查组,在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抓好分类

定级基础上,对9203个党组织实行分类指导,狠抓薄弱环节,确保整改实效。一是着力整顿转化后进党组织。对排查出的1001个后进党组织,逐个支部、逐条问题确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实行挂牌整改,对整改效果开展满意度测评。从市县机关选派460名后备干部,到后进村和非公企业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整顿转化。二是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对不能胜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分类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力争10月底前,市县两级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达100%。三是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分别派出党建指导员,着力消除党建“空白点”。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发挥好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四是全面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分机关、农村、非公企业等10大行业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任务,推进“三分类三升级”,开展基层党建示范活动,确保“先进党组织上水平、一般党组织上台阶、后进党组织换新貌”。

三、强化群众观念,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一是深化向李林森学习活动。全省组织开展李林森先进事迹巡回展览,探索实施走李林森成长之路的“青年干部培养工程”,全市举行李林森故事大赛,开展学习李林森志愿服务、海选李林森式好党员等活动,用好“李林森精神精品课程”,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多样化、长效化。二是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学习教育活动,筹备召开全市新时期群众工作理论研讨会,研究新形势下群众路线工作法,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三是深入推进“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市县成立“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办公室,派出3000个工作组、1.2万名干部,结对联系3180个党支部、2.4万名困难群众,让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惠民生、转作风。据悉,达州市实施“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以来,全市1500多个部门(单位)已结对联系3180个基层党支部和3.1万余名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1614起,为联系点理清发展思路3269个,累计协调增收项目1877个、资金19.75亿元,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13050个。(四、强化工作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围绕夯实基层基础,坚持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一线倾斜。市县财政足额预算工作经费,专项用于基层党建工作。全市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用于“三环两线”党建示范片、春风示范村、活动阵地等建设。按照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每个每年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运行维护经费每个每年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高规格打造1000个标准化村级组织

活动场所、100个综合性党群活动中心,年内全市410个社区实现“三有一化”目标达到100%。建立健全每年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干部等体制外群体中公选党政机关干部机制。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参加“五险一金”具体办法,充分激发基层活力。

下一步,市委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特别是奇葆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一抓到底的决心,狠抓任务落实,让活动大见实效,让中央和省委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珙县政府副县长 唐克先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式日趋复杂严峻,刑事犯罪手段日趋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期盼更为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警务革命中,我们从更新观念入手,相继突破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瓶颈、操作瓶颈、机制瓶颈,深入推进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全力提升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

一、珙县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打破认识瓶颈,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民警的认识不到位,应用技能差和畏难情绪等原因,设备被束之高阁,险些成为“高级垃圾”。为此,我们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进信息化工作常态化。一是制定《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政策,要求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在2009年信息化工作推进中,有5个警务单位的5名所队长,由于带头作用发挥不突出,本部门信息化推进迟缓,先后6次在全局会议上作检讨,被责令限期整改。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边学边用”的办法,使民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近年来,先后8次组织业务骨干到江苏省芜湖、南京和成都、资阳、德阳、乐山等省内外信息化工作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并聘请四川大学专家有针对性的授课和指导。三是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积极接受新事物。四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硬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设施上、经费上、管理上保障信息网络建设顺利进行。五是选择一批积极性较高、信息化技能较熟的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典型和亮点。通过树立典型,以“典型带整体”全面推进。

(二)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打破机制瓶颈,创新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在确保信息工作常态化进程中,始终把握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这三个环节,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常态化工作与民警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让信息化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民警的“标准动作”,为信息化工作常态化提供保障。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强行入轨。先后制定了《公安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强硬的“单轨制”和“捆绑考核机制”,把信息化应用技能与中层干部的“帽子”挂钩、与民警的“位子”、工作环境挂钩,与警务单位经费保障的“票子”挂钩,以“强行入轨”办法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建立督导机制,捆绑考核。按照“信息办统筹、业务部门指导”原则,整合刑侦、治安等部门的内部信息数据,打破公安内部各警种之间的“隔离墙”,做到互通共享。根据“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原则,要求整合数据后的刑侦、治安、法制等业务指导部门对各自负责的板块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综合应用网上监控、人工抽查等方式对各单位信息检查删改、信息采集数量、质量情况实行每日通报。根据“捆绑考核机制”,发现业务指导部门在督查过程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包庇隐瞒未报的各类数据,实行同等惩处,以彻底解决不如实、不及时、不准确录入信息的现象。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评。在经费保障上,实行经费保障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对各警务单位除实行人头基本保障外,按照各警务单位的网上工作实绩实行奖励性保障,干得越多,质量越好,经费保障越多。

(三)以基础工作站为据点,打破基础瓶颈,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在现有的治安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警疲于应付,对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完整、鲜活”基本要求根本无暇顾及,依靠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组织大量警力集中搞“大会战”来收集、录入信息的办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苍白无力。为真实、准确收集海量的基础信息和保证已采集信息的及时更新、准确鲜活,我们探索建立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一是按照“县财政出资金、县人事出编制、县公安管用人”原则,招聘信息化基础工作员,在各乡镇设立信息化基础工作站。目前,已公开招聘14名信息化基础工作员,设置7个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二是明确信息化工作员职责。工作站工作员不仅负责该社区的人口登记,还负责该社区的场所、行业、出租房登记,同时兼任该社区的情报信息员。三是社会联动、打破信息壁垒。为防止出现“公安一家唱”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在县、乡镇两级综治办和社区的组织下,从各小区、单位、楼院保安及守楼护院人员中物色情报信息联络员协助管理,并将协管情况纳入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四是大胆探索、努力实现多项信息关联。通过警综平台系统的升级改造,在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前期采集的海量鲜活基础数据录入平台的同时,对所有已采集的信息进行关联,实现资源共享、无缝隙查询、无缝隙列管,真正达到“查一人、知一户;查一点、知一片”,最终实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和“人、房、业”关联的目的。五是创新便民服务形式。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利用便携式打印机、数码相机等便携设备随时随地为群众办理暂住证等,真正达到方便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的,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本,打破治安防控瓶颈,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一是调整警力,合理布局,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前沿阵地建设,形成以中心派出所为主导,以驻警点为支撑的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二是健全派出所基础信息系统,整合派出所的各类基础工作管理台帐,将各类管理工作浓缩提炼成地理房屋、实有人口与实有单位,从而为一线民警提供了一个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平台,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和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三是按照“一警多能,快速机动,提高效能”的原则,整合资源,交巡合一,不断加大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通过以上工作,保障了全县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体性事件增幅呈递减趋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案件不同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较大提高。

二、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信息化应用数据少,动态性差、信息化建设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存在差距。基层工作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大多数系统模块信息数据少,信息系统为实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打折扣。工作对象、被侵害信息主要依靠被动更新,数据动态性差,不能及时反映本地人、财、物、组织等实际情况的变化。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重建设、轻使用现象依然存在。应用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灵魂,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没有应用的带动和依托,就没有信息化。当前,基层所队信息化应用不够普及,已经建成的基层所队主页及应用开展较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重建设、轻使用问题。基层人口系统信息,部分模块数据量少,更新慢,应用价值不高;各所队配备的公安网计算机浏览网页的多,业务查询的少,系统应用的少,特别是在逃人员、被盗抢机动车、犯罪人员等直接支持一线实战的业务数据应用率不高。

(三)系统应用的推广力度不够,应用水平不高,推进进度不平衡。目前,办公自动化在县局及各派出所得到了全面应用,但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各所属单位和基层所队推进不平衡;基层民警队伍的整体科技素质还不高,民警技能不强,应用能力较薄弱,还不能很好地使用系统,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信息化应用的责任感。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二要广泛宣传,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积极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铭记“不懂科技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这一理念。三要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引导,使民警特别是部分意识不强的民警深刻认识到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技能。一要根据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不同程度,分为初学、初级、中级等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要集中培训骨干,然后由骨干在各部门组织训练。三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四要由各警务单位组织民警“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高操作技能。五要对接受能力弱、技能掌握基础差的同志,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在培训措施的保障上,坚持以考促训。

(三)深化应用,充分凸显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一要拓展公安信息来源,延伸公安信息化应用触角。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制定各类信息采集、应用制度,使信息采集、维护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结合起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不断强化各单位及民警的情报信息应用意识,把信息采集录入同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为群众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领民警进行警务实战。二要贴近实战需求,发挥立体综合作战的最大效益。进一步优化“警综平台”,强化信息的研判和实战功能,切实把信息转化为战斗力。要按照“管用、实效”的原则,尽快完成110、119、122的“三台合一”工作,将指挥中心建成集报警求助、城市管理、社会救援、服务群众、警务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枢纽和重大安全事件指挥调度的神经中枢,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政府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三要积极探索研究、实践网上作战的新战术、新战法,以实战、应用完善和发展信息化应用机制,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信息工作模式,提高警务工作实战效能。四要领导带头应用,切实形成全警参与,全警共用格局。

(四)完善机制,全力抓好信息化应用的保障。一要建立健全信息的全警采集、应用、维护制度。二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研判制度。三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四要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五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创新机制。通过相应的奖惩制度和保障措施,使信息化应用工作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第五篇:夯实基层基础规范司法所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规范司法所建设

-------五虎山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

五虎山司法所在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司法局的统一领导下,在街道办事处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职能,为创建和谐乌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2005年五虎山司法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现将五虎山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建设

2004年区司法局对基层司法所实行立户列编,收编直管,五虎山司法所成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司法局与乡、镇、街道办事处双重领导,以司法局管理人、财、物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充分尊重街道办事处对司法所人员的任免奖惩意见。司法所要围绕街道办事处党政工作开展司法行政业务,认真完成基层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为了跟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成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司法所、综治办等有关人员为成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暨依法治办工作领导小组”、“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小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等组织。每个社区选配了1名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人员任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司法组织建设。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规范化建设提供保障

司法所有司法行政编制1个,现有工作人员1名,大专学历,-1-

是一个“一人一所”的司法所,司法所人员按时按量完成市、区司法局要求的培训学习。并圆满结业。通过不断学习,使司法所工作人员不但具有了一定文化、法律知识更具有调处疑难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素质。

三、基础设施标准化,所务管理制度化

2004年区司法局的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在街道办事处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国债资金建成了建筑面积为150平方米的司法所,司法所有办公用房2间,设有人民调解大厅、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站、法律援助接待室,并为司法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车辆正在购置当中,从而保证了司法所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为达到管理制度化,司法所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本所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统一建立了《司法所业务范围》、《司法所工作职责》、《司法所工作纪律》、《司法所学习例会制度》、《人民调解制度》、《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安置办公室工作职责》、《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程序与规定》、《司法所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先后建立了学习、奖惩、请假及业务登记,档案管理等相关的十几个制度,并将制度上墙公布。各类登记簿和花名册齐全,统计数据准确,档案管理规范。以制度保障工作正常开展,以制度促进所务管理,一方面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另一方面方便了群众的监督,同时也使我所各项工作有规可循,达到了程序化、规范化。每年年初,司法所都要同区司法局签定了目标考

核责任状,司法所按照目标考核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了量化,做到了责任到人到社区,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2005年司法所所长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四、业务工作扎实,为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

(一)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发挥化解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 五虎山办事处现辖6个社区,总人口18720人,常住人口17702人,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其中社区调解委员会6个,共有人民调解员38人。并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组织调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街道司法所一直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司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方针,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路子。加强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予盾纠纷排查制度、调解协议制度、审核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我所采取“一月排查、一月交流、一月汇报、一月交办”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同时,为切实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创新司法调解工作机制,推行了“以案定补”的矛盾纠纷调解制度。将矛盾纠纷划分为简单、一般、复杂、重特大案件四个等级,调解成功后分别补贴调委会10元、20元、30元和50元。“以案定补”的实行打破了以往无偿调解的惯例。办事处给每一位调解员增加了60元的调解津贴,激发了基层调解员深入基层、排

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在基层的化解率,从而更好的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秩序,构建平安社区,迎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近几年来,经各调委会调处的矛盾纠纷每年都在50起以上,纠纷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100%和96%以上。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引发的矛盾激化和上访事件的发生。2005年,乌达区公铁立交桥及海神热点供水管道项目将在五虎山辖区内开工建设,一时间,居民拆迁及道路出行问题成为居民群众讨论的焦点,同时也成为辖区内矛盾的聚集点。为了做好拆迁过程中群众的思想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司法所充分发挥社区调委会及三级调解网络的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钉子户们退缩了,拆迁期间,辖区内无一例群体性上访事件。回访搬迁户是街道司法所又一人性化的举措,也是居民们最意想不到的事。2005年5月,五虎山辖区教堂信教人士由于内部原因分成了两个对立的群体,双方矛盾重重,有一次,汉族居民陈某为了自己方便把栋房间的巷道堵死了,引起邻里回族居民马某的不满,双方发生了争吵,继而又动起了刀棒,而且双方又纠集亲戚十余人,眼看一场械斗就要发生。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同志们闻讯赶到现场,耐心向当事人宣讲有关法律条文,告知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正当途径。由于我们及时果断的行动,避免了一场民转刑事事件的发生。事后司法所多次耐心做两家的说服教育工作,陈家心服口服的把墙拆了。马某也带上点心和罐头,主动去陈家探望,赔礼道歉,并赔偿了

医药费。

(二)强本固基,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五虎山司法所深深认识到,要想使辖区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入手。为此,司法所协调办事处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据统计,仅2005年就书写标语56条、半板报6期、出墙报6块,悬挂过街标语12条。利用各种节日庆典活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根据各阶段的严打、整治以及6.26禁毒日等活动,举办法律咨询和宣传活动,每年都举办法律咨询和宣传教育活动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200多人次,开展专项法制活动10次,让广大社区居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在社区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一直是司法所职能中的薄弱环节,如果工作不当,极易造成重新犯罪,因此做好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建立健全了以办事处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刑释解教领导小组1个,安置帮教小组6个。我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理解和支持安置帮教工作的良好氛围,对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建立了个人档案,完善刑满释放人员调查记录。

(四)做好基层维护稳定工作

为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和“一票否决制”的原则,司法所协助综治部门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争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形成司法和综治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联动的局面。综治、司法工作人员经常深入社区、辖区单位检查督促责任制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2006年五虎山街道办事处评为综治达标先进单位。

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司法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五虎山司法所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倍努力,百尺竿头,争创一流的业绩,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乌达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下载推进村部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村部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夯实执政基础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xiexiebang推荐)

    尉犁县夯实执政基础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尉犁县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高明区委组织部近年来,高明区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抓重点、强创新,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

    如何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

    如何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 乡镇(街道)是整个信访工作的基础,只有从制度化规范化入手,才能夯实这个基础,提高治本控源和超前化解矛盾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减少群众重复访、越级访、集......

    夯实基础续深入推进QHSE体系建设

    夯实基础,持续深入推进QHSE体系建设 李彤兴余志强 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新疆鄯善838200) 摘要: 本文对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八年来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

    推进班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推荐五篇)

    推进班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集团公司工会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班组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任务。2013年集团两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寻求工会工作与企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根本组织保障......

    狠抓落实夯实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狠抓落实夯实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今年以来,教育体育局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教体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教体发展”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党建工......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xx县抓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xx县辖22个乡镇,299个建制村(社区),现有基层党(工)委41个(其中乡镇党委22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608个,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