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他们,点亮乡村文明
他们,点亮乡村文明
在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之际,本报即日起启动“乡村教育中国行”新闻宣传特别行动,旨在发现乡村好教师,传递乡村学校好经验,树立乡村教育标杆,书写乡村教育感动,向乡村教师致敬,为乡村教育加油。本期,我们特别关注湖北“乡村教师作家群”,看他们如何接续乡村文明根脉,点亮乡村文明之灯。
拖市不是市,只是湖北省天门市西部的一个乡镇,距天门市区40余公里。
拖市一中是一所地地道道的乡镇中学,校园面积很大,四周能看到庄稼地。全校1400多名学生和120余名教师的日常吃住,几乎全部都在这100余亩见方的校园里,师生见面的时间远远超过同各自家人相处的时间。可以说,这样的情形是当下中国乡镇寄宿制初中的典型缩影。
但是,就是这所从外表上看来朴实无华的农村中学,因为同时拥有了4位全省知名的教师作家,有了一群“文青”教师,还有一大群爱好文学创作的小记者,立即显示出不一般的超凡气质。
“我们的老师是作家”
教师唐道明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了,但是他说,“我的生命之树正在从50岁的人生年轮处发芽”,他形容自己当前的状态恰似“枯木逢春,老树新枝”。
从唐道明学生的口中,记者感受到了这种“青春迸发、激情与活力”。
“唐老师讲历史,很有文艺气息。”初二学生陈梓晴说。
“唐老师的历史课,其实也可以说是古诗词课、语文课、地理课、自然科学课。他讲渡江战役,会洋洋洒洒地朗诵《百万雄师过大江》;他讲„南船北马、南道北返‟,就会讲课本上根本没有的南北人文风貌。我至今还记得他在课堂上说的那句„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听得好过瘾!”学生张诗慧说。
“嗨,谁叫我们的老师是作家呢!我们抄写好词好句,基本上直接从老师的诗词文章中找就好了!”谈到对老师的印象,学生陈冬婷满足地发出这样的叹息。
学生口中的教师作家,指的是拖市一中朱国前、唐道明、朱青苓、敖维等4位教师。在孩子们的口中,4位教师不仅文章写得呱呱叫,平时上课、处世,也是引人入胜、别具风格。
朱国前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他的语文课早已超越了语文的范畴。祖籍陕西的敖维,对语文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从他发表的《汉字的尊严》《省略号的语言价值例谈》《从修辞上谈诗经》等一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对文字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语言的研究和感悟。
因为这几位教师作家纵横捭阖的才华,拖市一中的语文课早已超出学科界限,呈现出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教师作家们将语文课中的名篇如《孔乙己》《犟龟》《小溪流的歌》等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自导自演课本剧。这些剧目往往成为学生们课余时间“最喜爱的精神食粮”。每年元旦文艺汇演,各班都会选择其中的经典剧目出演。
根据课文《鹤群》改编的舞剧则成为拖市一中的迎新年保留剧目。学生们集体舞、领舞、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交相上阵,气势磅礴。
“如果初中三年没有跳过鹤舞,不要说你上过拖市一中。”一名男生这样俏皮地评论这个舞剧给他们带来的心灵震撼。
在这些教师作家眼中,课堂绝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他们经常将学生带到教室外面,引导学生去观察自然、体验社会。譬如在寻根天门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民间故事、童谣、民歌、童话、谚语、歇后语、地方戏、花鼓戏等,都成为学生们鲜活的教材。孩子们各自带着任务,去民间找人讲述并录音、记录,进行整理加工,最后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各班以“班级故事会”的形式,让每个学生讲述、分享。学校会郑重其事地给孩子们评奖、颁奖,把孩子们的作品装订成册。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行”,孩子们这些不经意间的“学习成果”,竟然有多篇上了《民间故事》等刊物,而且其中的不少内容,已经转化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
朱青苓是4位教师作家中唯一的女性,这位每周“上5天课,种两天地”的女教师,语调平和,眼神温柔,一如她的作品和文风。学生上她的语文课,“首先必须一笔一划学写字”。
采访的时候,翻开朱青苓手写的教案和作品集,工整隽永的钢笔书法,令人叹为观止。翻开她班级学生的作业本,见到的同样是整洁的卷面、认真的书写。她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做到并做好。她布置学生写作文,往往自己会跟着写下水文,她的文章和学生的作文会一起在班上宣读。
朱青苓教书善于攻心。学校里留守儿童多,每逢节日,她会邀请孩子们跟她一样“写下自己的心愿”,然后朱青苓会非常有心地根据孩子写的内容,与家长们进行沟通。她创造出许多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如“元旦寄语”课程,“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课程等,这些课程也早已打破学科的界限,涵盖音乐、艺术鉴赏、作文训练、演讲、手工等多种元素。
面对学生对教师作家的倾慕之情,校长朱国亮显得十分自豪,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情,“有了这样一群教师作家,学校写个对联、准备个材料、搞大型活动等,我们从来不请外援。”
乡村诗人的迷人生活
农村,就是文化贫瘠、文化沙漠的代名词吗?
教师作家群的出现,为拖市这片土地带来一抹亮色。
今年春节前,天门市作协和天门市教育局在拖市一中联合召开教师作家群体作品研讨会,专门对4位教师作家的作品进行研讨。中国作协会员、天门市作协主席李国胜感慨:一所乡镇农村中学涌现出一个教师作家群体,其作品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恐怕在全国也不多见,足以显示他们不凡的创作实力和勃兴的文学态势。
正如研讨会上湖北省作协会员龚春霞借用敖维的诗句所言,“每一个诗人都是落在天涯的种子”。这4位教师作家,恰似4颗生命力强劲的种子,给拖市一中乃至整个天门教育带来一股强烈的文学生机,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朱国前是4位教师作家中最早涉足文学圈的,已出版三部诗集、散文集。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就和同仁发起创建中国业余诗人学会,创办《业余诗人》刊物,鼎盛时会员逾千人,遍布全国。他在当时还得到臧克家、邹荻帆、流沙河等大家的亲自指导。1989年,他又在拖市中学创建幼林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创办《幼林》社刊,目前已经跻身全国校园文学名社名刊。现在拖市一中文学社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不乏一批灵气逼人的“小文青”。
来自西北黄土高原的敖维,带着秦巴山地的朴实与粗犷,带着对火热生活的敏感体察,长期从事散文和诗歌创作,先后发表作品50余万字,出版散文诗歌合集《山间小调》。敖维根据校园里一位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创编的独幕剧《红雨伞》,成为2013年天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重头戏,感动全场,天门市委书记柯俊要求当地电视台再次播放该节目。《红雨伞》还走上了湖北电视台2015年春晚现场,被评为优秀节目。
唐道明是地道的天门本地人,他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带领文学社的小作家、小记者以及学校的青年教师一起走进田间地头采风、创作,个人发表了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他所带的学生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朱青苓笑称自己是“农民教师”,割禾插秧,晒谷打场,农活样样精通,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内涵丰富的书”,她的所有作品都跟乡村生活有关。
朱青苓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库区移民的孩子来拖市一中就读的真实故事,创作了一台节目——《我们是一家人》,并且由移民母女亲自扮演剧中角色。这台反映移民情结的情景剧在赴移民新村慰问演出时大获成功,触动了许多移民的心,为学校与移民学生和移民家长的沟通开启了一扇窗。
对于拖市一中的师生来说,这4位教师作家的课堂和作品都“十分迷人”,他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和高雅的人生情趣”则“更令人艳羡”。
4个人爱好各有差异,唐道明爱吹口琴和笛子,敖维爱吼秦腔,朱国前爱下象棋,朱青苓则是十足的摄影控,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也有着惊人的一致。譬如4个人都爱好旅游、书法、朗诵和演讲。
就在今年春天,几位老搭档“老夫聊发少年狂”,带领学校部分教师,分乘8辆摩托车,围绕大洪山麓骑行300多公里,途经4县市,开展了一场“行走在大洪山边缘”的文化寻根之旅。“早晨6点出发,晚上10点多到家,到家的时候屁股、大腿全都麻木了。”敖维开心地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
在别人眼中,乡村教师的生活是枯燥的、单调的、干巴的,但在他们的带动下,这里的乡村教师生活正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
有了作家群落的学校就是不一样
是什么原因,给了这些乡村教师作家不竭的创作源泉?
“校风淳朴,这可能是教师能静下心来写作的原因吧。”来拖市一中工作了4年的教师王璐璐回答。这位毕业于湖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女生,无意中应验了“体育老师教语文”的网络调侃流行语。她告诉记者,学校的学习氛围特别好,老教师对待新教师,总会毫无保留地给予指导。“我都教了3年语文了,成绩也很好。我想,这是我作为体育专业毕业生能带好语文课的底气吧。”
从广西玉林师院毕业的田汇丰来拖市一中工作一年半了,她的感受是:“我很幸运来到这里,学校文化氛围比其他地方浓厚很多。文学上敖维老师带我,校报、校园网都给我提供展示的平台,学校还号召我们年轻教师写自传、写小说,学校帮助我们结册出版。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我现在觉得自己写东西更细腻、更注重细节,能走进学生心里去了。”
在拖市一中,像王璐璐、田汇丰这样对文学创作产生兴趣和信心的年轻教师目前已经有十多名。而像这些年轻教师一样,对文学创作产生兴趣和信心的文学社团学生和小记者,则快占到了学生数的一半。学生发表习作和获奖的人次、教师论文发表的数量,遥遥领先于天门市其他学校。
目前,学校的各项活动小记者们都会及时采编,校园广播每日播音两次;校报《幼林》定期出刊,全校学生可以欣赏同学的佳作。班会日、活动日里,班级自发组织出去采风、调研,回来后又形成新的学习成果。
学校每年还联合周边学校共同组织中学生文学采风活动,并从2008年开始主办“江汉杯作文大赛”,大赛只有一个标准:写自己最熟悉的事,说自己最想说的话。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参赛人数从第一届的80人发展到第四届的近400人。这项活动为天门市培养了一大批校园小作家、小记者。
作为在拖市一中工作了近20年的中坚力量,学校办公室主任王恕兰也是一名忠实的文学爱好者。“要想学生快乐,教师自己先要快乐起来。要想学生发展和进步,教师自己首先要进步和发展。”王恕兰介绍,学校每年在校刊、教师创作、社团活动上的投入从来不打折扣。目前,教师中有十几个社团,建立起各种微信群,成立了文学影视协会,组织各种游学活动,但凡教师们申报,学校都是全力支持。而比较幸运的是,经过几轮教师宿舍和周转房的建设,全校所有教师都能住在学校里,这为集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先天条件”。“有灵感了,有想法了,随时吼一嗓子,大家就能聚在一起了。”拖市一中目前有19名“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机制教师”,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们对当前的工作和学习状态都比较满意。
“大学毕业后来到农村,我们并没有那种从城市到乡村的糟糕感觉,反而觉得这里人的境界挺„阳春白雪‟的。教师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谈的都是教育、理想、人生、诗词、戏剧,真的有种恍然世外的时空错乱感。这样的氛围,感觉太好!”青年教师王凤娟说。
朱国亮在拖市一中当校长近10年,在他看来,这一批教师作家就是拖市一中的瑰宝,他们就是一粒粒种子,这个群落人数越多,他们的根就扎得越深,枝干就越繁茂。他们正在接续乡村文明的根脉,点亮乡村文明的心灯。
“我希望,能像种子一样活着,至少能把春天,沉淀在大地的深处。”敖维在诗中这样深情地写道。
是的,我们期待更多的乡村、更多的孩子,拥有这样的乡村好教师,带来种子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第二篇:搭建“文化庭院”“点亮”乡村文明
搭建“文化庭院” “点亮”乡村文明
——全南县开展“文化庭院”创建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针对农村发展实际和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全南县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文化中心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按照“两室一栏一廊一场一校一台”标准,在全县创建了183个“文化庭院”。如今,这些“文化庭院”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致富的“加油站”、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农村经济壮大的“聚宝盆”和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大本营”。我县创建“文化庭院”的经验做法,先后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乡村发现网、江西日报、赣南日报等20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实施背景】
农村“文化庭院”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重大变革而逐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文化庭院”的产生提供了特定的环境。80年代初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让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彻底告别了吃不饱的日子以后,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过去那种充满计划经济色彩和氛围的“一平二调”、“大集体”、大会战的生产方式和活动形式一去不复返了,各种以集体方式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二是村民自治为农村“文化庭院”兴起提供了特殊的条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农村管理体制使农民尝到了真正当家作主的甜头,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中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农民的文化意
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和养成;另一方面,面对身边出现甚至是日益严重的封建迷信活动、打架斗殴现象、赌博吸毒恶习、偷盗抢劫犯罪以及家庭暴力、邻里纠众等,一些有识农民深感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康文化活动以及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的重要性。三是税费改革和农民的需求为农村“文化庭院”的发展提供了特别的保证和动力。税费改革特别是农业税在许多农村实现减免,从物质上明显减轻了负担,从精神上进一步为农民松绑。由于应用农业科技等原因,农民的农业生产用工和劳累程度大大减少和减轻,一些地方出现了“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三个月赋闲”的生产习惯和生活节奏,也引起了一些有文化、有思想的农民的担忧和思考。
【主要做法】
一、把握创建标准,明确工作目标。在创建标准上,“文化庭院”须满足“四个一”要求,即:一个领头人,庭院负责人必须政治思想觉悟高、热心公益活动,工作责任心强,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邻里关系融洽和睦,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以文养文”或文商互补。一个庭院,“文化庭院”要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在文化中心户“六个一”的基础上,全面达到“两室一栏一廊一场一校一台”的标准,即在庭院要有综合文化室和图书阅览室、一个阅报栏,在庭院所在村组要有一条宣传文化长廊、一个健身活动场所、一所农民夜校或现代农民学校、一个小戏台。一套制度,因地制宜制定完善相应的庭院管理制度,做到科学管理、长效发展。一支队伍,立足本村实际和自身条件成立一支民间自发性的自娱自乐的文艺队伍,以活动的开展增强“文化庭院”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在工作目标上,坚持从“文化中心户”中培育发展“文化庭院”,在每个村创建“文化庭院”2所以上。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高位协调推进。成立了“文化庭院”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部署全县“文化庭院”创建工作,及时下发了《实施意见》,对创建“文化庭院”的方法、步骤、任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部署。有关部门也召开会议就创建活动进行了部署,并就创建活动安排专人负责,提出具体措施。各乡镇成立了由宣传委员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实施小组,部署和落实本乡镇“文化庭院”创建工作,协调创建活动的相应事务。村里成立由村支书任组长、相关村两委成员任组员的创建活动工作小组,负责本村“文化庭院”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村内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层层落实。
三是健全三大机制,规范科学管理。建立了“上下联动、五个一点”的经费保障机制,即乡镇村自筹一点、包乡扶村单位帮助一点、社会各界捐赠一点、县财政支出一点、争取上级扶助一点。截至目前,全县已筹措“文化庭院”创建资金120多万元,为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建立了“每旬一导、每月一班”的培训机制,即对“文化庭院”登记造册,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文体骨干担任 “文化庭院”指导员,每旬对各“文化庭院”负责人进行一次辅导,每个月举办一次培训班,帮助挖掘乡土特色文化,提高庭院的活动力和吸引力。建立了“八项优惠、年评十星”的激励机制,即在政治、信贷、子女就学和进城务工等八个方面对“文化庭院”负责人给予政策倾斜,每年评选10个星级“文化庭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要求“文化庭院”每天坚持向村民开放,每周立足庭院实际开展文体活动一次以上。
四是坚持四个结合,推进纵深发展。在建设中注重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注重与“特色文化新村”创建工作相结合,通过搭建
“文化庭院”,充分挖掘乡土、历史、人文资源,着力塑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地方特色文化。二是注重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把“文化庭院”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庭院”创建工作,纵深推进文明和谐村落(社区)创建和文明村镇、“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三是注重与新农村精品点建设相结合,将“文化庭院”建在各精品点上,凭借其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文化庭院”的建设档次;四是注重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建设点,将点“搬”进院,配齐管理员,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图书分类目录及财产登记、图书借阅登记和辅导培训活动。
五是注重分类指导,强化督查考核。各乡镇安排专人负责本乡镇“文化庭院”创建工作,每月到“文化庭院”指导2次以上,各相关单位就各自的职能定期到各“文化庭院”进行指导。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批”的原则,坚持从“文化中心户”中培育发展“文化庭院”。通过“一对一、一带多”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文化中心户”健康发展。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调度”的督导制度,督导组每季度到各乡镇农村、社区进行督查指导,及时了解创建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帮助解决困难,加快创建进度。同时将“文化庭院”创建活动列入乡镇宣传思想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对抓得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差的在全县给予通报批评。
【取得成效】
一是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文化庭院”充分利用晚上、传统节日、农闲季节开展各种学习、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厢镇镇仔村村民曾永群在村民中号召力强。创建“文化庭院”后,他积极组织建立了一支由当地村民
组成的农民书画社,经常开展各种文艺宣传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使农民从中受到教育。现在每逢节假日,村民们就常聚集到“文化庭院”里,吹笛子、拉二胡、读书看报、朗诵诗歌等,场面十分热闹。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全县“文化庭院”共为农民提供书籍借阅3.6万余册,播放科技、文艺类光碟5500多次,组织各类文艺表演220多场,吸引群众4.5万多人次。
二是增强了农民致富本领。以前大部分乡镇都是以流动夜校或者组织培训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由于时间短,农民不能准确而牢固地掌握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建立“文化庭院”后,在学习的时间、地点、人员的组织,以及满足农民的需求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被称之为农民知识化工程的“黄金屋”。围绕蔬菜、蚕桑、果业等农业产业,“文化庭院”经常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引导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了解致富信息,调优调强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全县183所“文化庭院”共举办各类致富培训班1800多次,受益群众4.2万多人。
三是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利用“文化庭院”,通过开展文明生态庭院等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引领农民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构建团结互助、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大吉山镇马安村马安镇村小组创建“文化庭院”后,庭院负责人李海华经常在庭院中召开户主会议、理事会成员会,对落后村民耐心做思想工作,在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村民自发对村容村貌和家庭室内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美化,现在,该村小组路平、水清、灯明、景美、民富,俨然一幅和谐的山水风光画。在“文化庭院”的带动下,全县涌现省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村镇9个。
四是培植了一大批乡土文化。“文化庭院”的建设,重视的是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加大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增强农村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自身的造血机能和创造能力,这让全南县花棍舞、车马灯、香火龙和大锣大鼓等农村“土生土长”的文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现在,陂头镇花棍舞歌舞演出团、大吉山镇南狮舞狮队、龙源坝镇大锣大鼓演出队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队伍及书法、剪纸、石艺、根艺等民间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村民在农闲季节自发聚集到“文化庭院”中看戏跳舞,吹拉弹唱,满足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深受群众喜爱。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县直、驻县60多个单位部门“牵手”共建,从16家单位部门中选派30多名文化、种养等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文化庭院”开展业务指导,使“文化庭院”这一民生工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各“文化庭院”还设立了“意见箱”、“意见薄”,及时收集民情民意,进一步加强了政民对话,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寨、龙下两个乡不少农民反映办理计划生育等证件要上县城,来回一趟误时又费力。“文化庭院”负责人将这一情况上报到乡镇,乡镇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成立了乡为民服务中心,全程为村民提供各类证件办理等服务,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文明点亮校园
文明点亮校园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点亮校园》。孔子有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社会立足的根基。在校园里文明礼仪使师生之间变得和谐,同学之间更加团结,整个校园充满活力。有了它,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个温馨的家。
前不久曝光的一则新闻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一网友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 “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中文字,后上传到网上,很快就人肉出是一名15岁的南京某初中生所为,一时间小男生成了众矢之的,孩子父母也是四处忙着流泪致歉。由此可以看出,不文明也是一种国耻,更是教育的失败。
孩子的行为固然可恶,可我们在口诛笔伐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下我们学校教书育人的责任是否到位,是否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文明礼仪乃修身之本,同学们在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不能忘了做人。
因此,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文明礼仪的教育,班级每周例行文明礼仪班会,学校开展文明礼貌学习活动,设置文明标兵榜样示范栏目等一系列措施,使我们学校的不文明现象渐渐消失,大多数同学养成了文明懂礼的习惯,并逐渐带动越来越多的同学讲文明,树新风,校园里到处散发着文明的气息。
干净整洁是最朴素的时尚,在校园里,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没有了奇装异服打扮的另类行为,男生留着干净利索的平头,以前披头散发的女生梳起了马尾辫,没有烫发、染发的现象和佩戴首饰、纹身等与学生身份格格不入的现象,每位学生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照出他内心修养的镜子,同学们都积极把校园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经过草地时的绕道而行,果壳、零食包装袋等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了,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和电灯,捡起地上显眼的果皮纸屑,自行车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
尊师重教是种美德,越来越多的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给老师让道,提及老师使用尊称,进老师办公室或寝室应先打报告或敲门,经允许后才进入。与老师说话心平气和,能耐心听取老师教导。
上课铃响后学生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拿出书,安静等候老师,迟到同学自觉打报告进教室。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教学,没有插话、制造噪音、玩小动作、随意下座位等一系列捣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下课后,积极帮老师拿录音机等教具,让老师先行。这些微乎其微的细节也是一种文明习惯,使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
学生之间文明的交往才会收获纯真的友情。同学之间碰面相视一笑打个招呼,同学遇到困难时的热心帮助,借用别人东西时道一声“谢谢”。说粗话、脏话,叫他人外号和背后说人坏话,取笑他人的行为也得到很大纠正。同学间发生矛盾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和一句真诚的”对不起”,“没关系”足以化敌为友。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下课、放学后,下楼梯同学间没有了推挤、抢道现象,没有追逐打闹的身影,打饭、提水、下楼梯等时间自觉排好队有序进行。升旗仪式集合时队伍迅速、整齐,肃静,行注目礼。听报告时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鼓掌,仪式结束后,学生听从指挥有序退场。
通过学校各方面努力,学生的很多陋习得到改正。然而,做一个文明的、有修养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大家互相提醒和监督,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让文明礼仪深入每位学生的心中,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当习惯成为一种自然,和谐校园便理所当然。
第四篇:点亮文明之灯
《点亮文明之灯》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演讲稿
敬爱的学校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胡克树,是初一年级129班的学生,今天我要跟大家来探讨一下关于文明美德的话题。
如果让大家以文明美德为题来写一篇作文或者做相应的回答,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可以做得很好、回答得很精彩,甚至是滔滔不绝,但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看着有些同学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浪费水电、粮食还不以为然时,你能说他们懂得什么是文明美德吗?因此我觉得文明并不是知道一些美德故事,在需要的时候夸夸其谈,文明应该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与同学打招呼是文明,愿意帮助别人是文明,不说脏话是文明,不打人,不违反纪律是文明。当然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去践行。
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美德,文明是其中之一。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是近年来很多中国同胞在国际场所的频频失仪,令很多外国人对我们的礼仪之邦的美称大加质疑。比如说,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些报道:“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看到这些我想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无不痛心疾首,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注重文明美德的培养,让外国人在我们身上看到真正的礼仪之邦的风采,让礼仪之邦的美称又名副其实的回归中国。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种力量,好像奥运火炬手传递一样,经过每个人的手中,都能汇聚、释放所有人的热情。
做文明人就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美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第五篇:用文明点亮校园
用文明点亮校园
水龙头未关,水哗哗流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地上纸屑被风刮得嗖嗖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是的,我们都听到了,可是听到的时间我们关掉或捡起了吗?
一叶、一花、一世界
一言、一行、一文明
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们该怎样让文明之花绽放呢?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当我们在书海泛舟时,当我们醉心于故事时,不禁发现书是那么的美。作为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创新,认真读书,完成作业,都是我们爱学习的表现,每人一个人都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那是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充实自己,为了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你都能发现爱学习的人,在学习中,你我能在进步的同时产生共鸣。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校规校纪、班规班纪不是形同摆设的条框,学校发给我们的学生手册也不只是一个制作精美的本子,规矩是无形的老师,只要我们心里有它,它就能时刻站在我们身边,规范我们的品行和道德。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一句:“老师好”、“老师再见”平凡朴实却情真意切,一句“谢谢”、“对不起”随口而出却传递美好;一句话、一个词,便能反应人的礼貌,讲礼貌使人有亲和力,讲礼貌的人彬彬有礼,讲礼貌的人有着良好的自我形象。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一个班级,一个团体,我们有责任维护它的荣誉,同学相聚是一种缘分,我们应把爱相互传递,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这比任何礼物都有意义,善良的心也是快乐之源,能使周围的一切生机盎然,青春的我们激情无限,让我们带着爱和责任携手向前。
文明之风正在盛行!
文明之花正在绽放!
让我们与文明携手,一起去创造更加文明的校园!
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