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07:2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促进其合理、节约、有效使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的透明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区范围内依法管理或受托管理国有房产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承担政府建设任务的各类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房产管理单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房产是指国家所有的各类商业服务性用房、办公性用房、生产性用房、仓储性用房、居住性用房及场地等。

第四条 鼓楼区财政局代表鼓楼区人民政府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行使管理职能。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要按固定资产登记入帐,做到账实相符。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未经区政府批准不得用于对外担保。

第七条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闲置不用的国有房产,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调剂使用,但应由其主管部门与区财政局审核后报区政府批准。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可将闲置、富余的房产对外出租,但应按以下规定和程序进行。

1、国有房产出租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市场租金,租金底价的确定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申请出租的房产进行评估,采用公开招租的方式,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开招租的方式有:拍租、招投标、挂牌、协议租赁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2、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报名者时,房产管理单位在经上级主管部门、区财政局、监察局审核并报区政府批准后,可采用协议租赁方式,以不低于底价的标准与报名者签订租约。国有房产租金底价的确定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申请出租的房产进行评估。

3、房产管理单位应当将拟招租的国有房产详细情况填写《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出租审批表》并附书面报告和说明,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财政局、监察局批准。

4、经区财政局、监察局批准后,房产管理单位应当对外公开发布拟公开招租的国有房产信息。发布的信息应包括如下内容:

(1)房产的位置、面积、功能和用途等基本信息;

(2)房产管理单位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3)拟招租的期限、对象和必要的条件;

(4)拟招租房产的底价;

(5)招租的形式;

(6)公示的起讫日期和报名的截至日期;

(7)报名地点和方式;

(8)接受投诉的单位和联系电话;

(9)其他信息。

5、信息发布的期限为15天。发布的信息资料应当在国有房产所在地和鼓楼区政务网上进行张贴,必要时可在福建日报或福州日报上发布。

6、签约方的确定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区财政局、监察局负责实施监督指导职能。评标(议标)或现场竞标须有上级主管部门、区财政局、监察局派员现场监督。

7、签约方一旦确定,应当与房产管理单位签订租房协议,租房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房产位置、面积、功能及用途等基本情况;

(2)租赁限期;

(3)租赁费用及支付方式;

(4)装修条款及安全责任;

(5)保险责任及物业管理;

(6)提前终止约定;

(7)违约责任及免责条款;

(8)其他条款或约定。

8、国有房产招租结束后15天内,房产管理单位应将招租的详细情况以书面形式,随同租房协议复印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区财政局、监察局备案。

9、各单位取得的国有房产租金收入属于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规定,应当统一使用福建省财政厅监制的票据,在依法缴纳税款后全额上缴国库,纳入部门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可按一定比例予以调剂,统筹使用。

10、国有房产的出租收入可首先用于偿还各单位因购置国有房产形成的债务和国有房产的维修、物业管理及其他必要支出,结余部分可用于弥补经费不足或事业发展。

11、国有房产的租期应根据行业和房屋属性的不同合理确定,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特殊情况下可由房产管理单位在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区政府批准后予以延长,但最长不超过5年。

12、租期届满前3个月,租赁户应向房产管理单位提出退租或续租申请。在不低于原租金价格并且无拖欠租金行为的前提下,房产管理单位可将续租租约在到期前1个月内上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财政局、监察局批准。租赁期满后,承租户需将租赁的房产使用权归还给房产管理单位,房产管理单位不得认购、退回或折价收购租赁户投入的固定资本或装修费用。

13、租赁到期后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重新招租。

14、有拖欠租金行为的租赁户到期后,不得续签租约。其所租用的国有房产必须由房产管理单位依照协议到期回收,并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招租。

15、国有房产在租约期内,凡因城市规划等原因引起对所租赁房屋动迁或拆除的,房产管理单位负责按规定提前通知租赁户,并解除租赁协议,同时做好房屋腾空之前的相关工作。

16、房产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国有房产管理台帐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每年年度终了之后1个月内,房产管理单位应将本年度的国有房产租赁情况填写《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出租情况表》,上报其上级主管部门,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区财政局、监察局。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的转让应参照《福州市鼓楼区区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鼓政综[2006]107号)报请其上级主管部门、区财政局批准后,由区财政局委托有资质中介机构对该房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该房产的转让底价后,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福州市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以竞价、拍卖、招标、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拍卖所得应缴入国库。拍卖机构由福州市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根据《福州市市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榕政综[2006]183号)第十七条规定选择确定。

在产权交易过程中,降价幅度超过原转让底价10%的,应当暂停交易,在按原批准程序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第十条区财政局、监察局应加强对各单位国有房产出租的管理、监督,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并定期组织审计等有关部门,对国有房产出租行为进行专项检查。

第十一条 检查的主要内容:

1、国有房产的出租、转让等行为是否依照本办法规定实施;

2、在实施公开招租、转让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故意泄露有关信息等行为;

3、是否存在以消费方式、以物交易等不正当的抵交租金行为;

4、是否存在不明原因的低租金、不合理低价转让现象;

5、是否存在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隐瞒、少报或虚报收入、私设“小金库”、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行为;

6、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 凡在检查中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区财政局、监察局应当按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督促房产管理单位进行纠正和补救,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相关情况。

第十三条 凡在检查中发现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且情节严重的,区财政局、监察局应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施行前正在履行的租约,允许维持原租约直至租期届满,各单位应将收取的租金收入按本办法规定上缴国库。原租约履行结束后,一律按本办法规定执行。但各单位应对单位国有房产出租情况进行一次清理统计,并将有关统计情况填写《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出租情况表》,在本办法颁布之日起1个月内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区财政局、区监察局。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区财政局、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中国农科院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农业科学院房产的管理,规范房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农业部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房产,是指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主要包括:

(一)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的房产;

(二)使用财政资金或自筹资金购建的房产;

(三)无偿调入的房产;

(四)以置换、受赠、索赔、抵偿、盘盈等方式取得的房产;

(五)其他方式取得的房产。

第三条 房产管理应遵循优化配置、依法监管、程序规范、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中国农业科学院财务局(以下简称院财务局)

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单位房产管理工作;各单位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权,享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收益、处分权,并承担实施购建、分配使用、维护修缮、清查登记、申报处置等管理责任。

第五条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房产,可酌情委托相关单位代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法定代表人或获其授权的主管机构,应与代管单位签订《房产授权管理责任书》或合同,明确授权范围以及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

第二章 配 置

第六条 房产的配置,是指根据单位事业发展和职能履行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确定的程序,通过购建或调剂等方式配备房产的行为。

第七条 各单位房产配置,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其中,院属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配置,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执行。

第八条 各单位申请购建房产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现有房产无法满足本单位履行职能需要;

(二)不能共享、共用其他单位相关房产;

(三)不能通过调剂方式予以解决;

(四)不能通过市场租赁方式解决或租赁成本过高;

(五)不违背本单位土地资产利用规划;

(六)其他应满足的条件。

第九条 申请财政性资金购建房产的,按照相关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执行,编报预算。其中属于申请基本建设投资的,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要求履行项目报批程序。

第十条 全部使用自筹资金购建房产的,应严格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进行必要性、合理性论证,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编报预算。并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要求履行项目报批程序。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产,可进行调剂:

(一)闲置三年以上;

(二)超标准配置的办公用房;

(三)可供多单位共同使用;

(四)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因公益事业发展需要,且难以通过其他途径取得房产的单位,可以主动与相关单位协商,就调剂内容、方式及补偿等达成一致意见后,提出调剂申请,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审核审批。申请房产调剂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房产调剂申请;

(二)相关方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会议决议;

(三)房产权属证明的复印件;

(四)房产平面图和构造图;

(五)房产账面价值或评估值的有效证明;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办理房产权属登记,申领房产证。

第十四条 各单位应根据房产购置合同或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等文件以及有关原始凭证,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台账、财务账。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五条 房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方式。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加强房产的日常管理,妥善安排使用,及时维修养护,保持房产完好和使用安全。办公用房和公有住房应逐步推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积极推动面向社会的整体或单项(如保洁、保安、设施设备维护等)招标委托管理。实行内部委托管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深化改革,提高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第十七条 各单位应加强对房产出租、出借行为的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产不得用于出租、出借:

(一)正常履行单位职能所必需的;

(二)已被依法裁定查封、冻结的;

(三)未取得产权人或其他共有人同意的;

(四)权属关系不明确或存在权属纠纷的;

(五)不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等有关标准的;

(六)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七)其他。

第十八条 房产出租、出借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一)将房产提供给他人居住的(不包括按照房改政策出租的公有住房);

(二)将房产(含房屋内的场地、柜台、橱窗等)有偿提供给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将房屋及构筑物的顶部、外立面等有偿提供给他人从事广告、宣传、展示活动的;

(四)以不变更房产权属为前提,利用房产与他人联营、入股经营、承包经营的;

(五)其他形式。

第十九条 各单位出租、出借房产,单项或批量价值(账面价值,下同)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

单项或批量价值800万元以下的,各单位自行审批。各单位应于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一式六份)

报院财务局,由院财务局统一汇总后,报农业部备案。

第二十条 各单位申报房产出租、出借,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房产出租、出借申请文件。应就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意见;

(二)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

(三)能够证明拟出租、出借房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房发票、工程决算、记账凭证等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出租、出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拟出租房产的位置、面积、使用现状、出租原因、招租方式、租期设定、租价确定方法、对承租方的限定条件等;

(五)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拟承租承借方的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六)同意利用房产出租、出借的领导班子会议决议;

(七)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第二十一条 房产出租应公开、公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单位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招租的形式,可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招租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在招租前,应自行组织调查或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拟出租房产的租金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房产所在地段、租赁市场行情等因素合理确定招租底价,必要时应采取评审或资产评估的办法确定出租的底价。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加强对承租方的资信考察,严格控制出租风险。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房产出租应订立书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租期一般不超过5年。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应加强出租房产的跟踪管理。对已出租房产应做专项登记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承租人擅自转租、改变用途、破坏结构、形成安全隐患的,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必要时,应依法解除租赁合同。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利用房产对外投资,单项或批量价值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经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单项或批量价值(不含院本级)500万元以下的,报院审批;在审批完成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一式四份)报农业部备案。院本级利用房产对外投资均须报农业部审批。

第二十七条 申报房产对外投资,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对外投资书面申请。应就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意见;

(二)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

(三)能够证明拟对外投资房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房发票、工程决算、记账凭证等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投资的必要性及背景、房产来源及对单位履行职能的影响、合作方资信状况等,并分

析投资风险、投资收益及回收期等经济指标;

(五)同意利用房产对外投资的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决议;

(六)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拟合作方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七)拟创办经济实体的章程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下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八)单位与拟合作方签订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草案或合同草案。合作意向书或草案应明确约定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责任等,并须注明该协议经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正式生效的保留条款;

(九)单位上财务报表;

(十)经中介机构审计的拟合作方上年财务报表;

(十一)其他材料。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利用房产进行对外投资,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拟投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和验资。资产评估项目按规定履行核准或备案手续。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利用房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等取得的收益,应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四章 处 置

第三十条 房产处置是指各单位对房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产权的行为,主要包括:无偿调拨(划转)、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

第三十一条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申报房产处置:

(一)因实施基本建设项目、执行土地资产利用规划等须拆除的;

(二)因单位职能调整、整体搬迁等原因,继续使用该房产确无必要的;

(三)因执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须被征用、拆除的;

(四)闲置多年且在可预期内仍无法做到有效使用的;

(五)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房产处置须经院审核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其中,涉及单项或批量价值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的,经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申报房产处置前,应就处置方案在单位全体职工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

第三十四条 申报房产处置,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处置申请文件(包括位置、结构、面积、使用现状、权属状况、安全鉴定、处置原因与方式等)。各单位应就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等方面提出意见;

(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

(三)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如购房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房屋所有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房产现状及实景图;

(五)同意处置房产的领导班子会议决议;

(六)本单位范围内公示情况说明;

(七)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第三十五条 房产处置除按第三十四条规定提交材料外,根据具体形式,还应提交必要的补充材料,其中:

(一)无偿调拨(划转)的,应提交依据文件和划转意向性协议。属单位撤销、合并、分立而移交资产的,需提供撤销、合并、分立的批文。

(二)转让的,应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意向性协议书(或公开招标、拍卖计划)。

(三)置换的,应提供近期的财务报告,对方单位拟用于置换资产的基本情况说明、是否已被设置为担保物等,双方草签的置换协议,对方单位的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报废、报损的,应提供价值清单;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办理资产核销手续的,提交相关职能部门的房屋拆除批复文件、建设项目拆建立项文件、双方签定的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属于非正常损失的,应提供责任事故的鉴定文件及

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第三十六条 房产处置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档案和基础信息管理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房产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全面、完整、及时地整理归集相关资料,经本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集中保管。

第三十八条 归档的房产资料应为原件。存档资料是复印件的,应由资产管理机构核对无误后签章,并注明核对日期及原件存放处。

第三十九条 各单位要加强房产档案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档案毁损或者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十条 复制、借用房产权属证明等重要文件资料,须经单位分管领导同意,并明确借用期限和使用范围;借出的重要文件资料应予登记,并由专人负责跟踪管理。

第四十一条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将房产资料据为己有或者拒不归档。

第四十二条 按规定程序处置房产后,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十三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房产的动态管理,每年对房产进行盘点,及时掌握变动信息,确保账实相符。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院财务局对各单位房产使用、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

第四十五条 各单位在房产使用、处置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按规定程序申报,擅自越权审批房产使用、处置事项;

(二)对不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予以审批;

(三)串通作弊、暗箱操作,低价出租、低估价值对外投资或压价处置房产;

(四)其他造成房产损失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依据本办法配置、使用和处置房产的,如

涉及相应土地资产,应同时执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地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八条 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向城镇职工出售、出租公有住房的行为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九条 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和管理的需要,制定房产管理实施细则,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备案。

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院财务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的发展,根据财政部第35号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6号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党派、社会团体(以下简称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行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研究制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费用标准,负责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三)负责审核单位固定资产预算,按规定标准配置固定资产,安排购置资金;按照规定和权限审批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四)负责单位固定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五)建立和完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监管;

(六)研究建立单位固定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单位固定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七)监督、指导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下级财政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六条 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组织、审核、汇总、上报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计划和固定资产预算;

(四)审核并汇总上报本部门所属单位利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批或者审核上报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

(五)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推动资产的共享、共用;

(六)督促本部门所属单位按规定缴纳固定资产收益;监督所属单位经营性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七)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

(八)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 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拟定本单位固定资产计划,编制固定资产预算;

(四)办理本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五)按照规定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固定资产实施政府采购;

(六)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固定资产收益,保证经营收入纳入单位部门预算;

(七)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机制的建立工作;

(八)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及计价

第九条

按照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条

按照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固定资产分为六类:土地、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其他固定资产。

(一)土地、房屋和建筑物。指单位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库房、职工宿舍用房、职工食堂、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单位根据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购置的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

(三)一般设备。指用于办公和业务工作的通用性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办公用的家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各种文物和陈列品,包括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等。

(五)图书。指专业图书馆、文化馆贮藏的书籍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贮藏的统一管理使用的业务用书,包括单位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等。

(六)其他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第十一条

按照《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代码》规定,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分为十类: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类。

每月财务部门结账前要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对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入账。

(二)自行建造及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竣工决算确认结果计入或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价值凭证入账。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四)无偿调入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入账。

(五)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入账。

(六)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暂估价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七)用外币购置的设备,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金额,加上运费及其它费用,再加上支付的关税、海关手续费等入账。

(八)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九)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按照实际支付的费用记账。研发过程必须符合政府采购等规定,同时签订相关合同。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十三条

计提累计折旧的固定资产,按净值入账;其他固定资产,按原值入账;分期、分批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按全部价值入账。

第十四条

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其自身账面价值:

(一)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

(二)增加补充设备、改良装置及改扩建的;

(三)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

(五)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应上报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经批准后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有关账目作相应调整。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配置

第十六条 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单位等根据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入、调入、自制、自建、改扩建、接受捐赠等方式为单位配备固定资产的行为。

第十七条

单位固定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1、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置;

对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置;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财政部门对单位要求配置的固定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2、严格遵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规定;

3、必须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和基本建设程序;

对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固定资产购置项目,必须委托中介或集中采购机构实施政府采购;对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固定资产购置项目,可以自行采购,金额较大、数量较多的也可以委托中介或集中采购机构代理政府采购。基建项目应遵循基建程序相关规定。

4、应当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管理和核算。

(二)与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

固定资产配置应当以满足本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为原则,与单位的机构编制人数、职能设置、业务发展规划等要求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应当科学合理地编制配置规划或计划,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作用,避免重复配置;推动不同单位以及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调剂使用、共享共用机制,在质量、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第十八条 单位配置固定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按下列程序报批:

(一)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拟配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拟定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编制固定资产预算,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单位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能够自行调剂的按照需求予以调配,不能调剂的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及单位现有状况对配置项目进行审核,同意配置的优先从闲置资产中调剂解决,不能调剂的纳入单位部门预算。

第十九条

单位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统一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开具固定资产调拨单或基建项目交付使用验收单等凭证,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手续。单位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开具的固定资产入库单或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单位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

第二十条

单位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办理交接,依据固定资产交接单、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办理有关入库和使用部门领用手续。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开具的固定资产入库单或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单位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

第二十一条

单位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要配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报批。

第五章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指单位在日常工作或业务活动中对所需及占用的固定资产实施不间断的管理及核算,包括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购置、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价值评估、产权登记、报表分析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第二十三条

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单位财务部门负责按固定资产的价值分类核算,审核固定资产预算并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协助财务部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固定资产政府采购,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发出、维修保养、调拨处置等具体工作;单位技术部门负责参与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和技术鉴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合理、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

第二十四条

单位应当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领用、保管、清点等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第二十五条

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实物明细账和分类总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并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做出报告;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随意领用或调换。

第二十六条

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

第二十七条

行政单位不得用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的,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经审批不得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

同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事项严格控制、从严审批。

第二十九条 单位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形成的收入,市级单位按《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及处置资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京财预〔2007〕975号)相关规定执行,区县按照本地区制定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需要,开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产权登记办法,由开展产权登记的财政部门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或者授权部门核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第三十一条

单位发生固定资产产权变动、单位改制或与挂靠单位脱钩等按国家规定必须进行资产清查的,其结果应由本单位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

第三十二条

单位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而临时配置的固定资产,活动、会议期间,由主办单位进行管理。活动结束后,按财政部门要求的方式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将本单位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统一的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和财政部门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动态监管。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具体执行《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京财绩效〔2007〕1001号);处置收入市级单位按照《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及处置资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京财预〔2007〕975号)执行,区县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本区县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财政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止资产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各区县、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全资企业的固定资产,由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有关固定资产管理以前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专题

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襄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樊城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总称。

行政单位,包括党委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以及执行行政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事业单位,包括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事业单位。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财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它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

第五条 区财政局是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

区直各部门对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区直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区审计、监察、国土资源、建设局等职能部门配合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共同做好资产产权界定、产权变更、资产处置、资产收益管理、查处违规违纪及监管等工作。

国有不动产产权管理

第六条 国有不动产产权归国家所有,单位占有、使用。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区政府委托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对各行政事业单位持有的国有《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以下简称“两证”)集中统一管理:

(一)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已经登记、发证的,由单位将“两证”原件及相关原始资料,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二)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未作登记的,应到相关部门办理相关证件后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三)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权属不清的(包括由多个主体投资或参与形成的房地产),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土资源、建设、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联合,会同投资主体,对该类资产依法实施权属界定后,办理相关证件手续,属国有资产的,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四)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利用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进行抵押融资、贷款的;负债购建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涉及诉讼、仲裁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等目前暂时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必须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进行登记备案,限期办理相关产权手续后,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第七条 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权属转移、抵押、灭失等变动手续时,必须有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审批,不得办理产权变动手续。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移交“两证”时,由监察和审计部门负责监交。

国有资产配置管理

第九条 行政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区财政局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单位履行职能需要及地方财力状况合理制定;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区财政局会同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按其履行职能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配置。

第十条 事业单位应根据预算编制要求,编制资产购置预算草案,由区财政局审批后,作为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经审批的购置项目列入部门(单位)预算;否则,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一条 经批准召开的重大会议、举办的大型活动及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重点工程、重大公益性项目等成立的指挥或协调机构需要临时配置资产的,坚持能调不租、能租不买、节约使用的原则,由相关单位报区财政局审核后,报区政府批准。活动结束或指挥、协调机构撤销的,区审计局应及时进行专项审计,清理账务,核实资产,并将资产移交区财政局处置;主办单位不得擅自占有或处置,同时要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向上级部门或者其它部门申请的专项经费所形成的资产或调拨的专项物资,应及时进行验收、登记和账务处理。

第十三条 对于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占用的资产,由区国财政局会同主管部门按照优化资产配置的要求,进行合理调剂使用。区财政局调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含10万元,下同),报区政府审批。资产的调出、调入,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管理

第十四条 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应实行问责制。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单位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使用的有效管理。

第十五条 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年底要进行一次资产清查,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清查具体办法按财政部门清产核资办法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将国有资产用于创办经济实体、对外投资和对外担保,已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不准以公益设施作抵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依法利用国有房产、土地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抵押贷款,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通过,报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进行(无主管部门的直接向区财政局申报,下同),核准结果要报区财政局备案;5万元以上的,要先向主管部门申请,经主管部门核准同意后,报区国财政局审批。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发生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抵押贷款行为的,应进行全面清理,确认产权归属,并及时到区财政局登记备案。

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对外投资、担保和抵押贷款,一年仅限一次。

对擅自进行投资、担保和抵押贷款的,区财政局应将其所得收益直接收缴国库,所签订的协议由财政局依法处理。

第十八条 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应报区财政局审批。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出租、出借的资产,必须到区财政局登记备案,并提交有关文件、资料和原始出租、出借协议等资料。对符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及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协议,经区财政局同意,可继续执行至协议期满。

其中,国有不动产对外出租、出借的,由区财政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会同资产出租、出借单位以公开竞价的方式统一组织对外租借。国有资产租赁协议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年。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签订由区财政局提供的统一样式的协议文本;出租、出借单位对出租、出借的资产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掌握资产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严禁承租方、借用方将承租、借用资产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转租和转借。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价值(指原值,下同)在5万元以上的通用及专用设备的处置(含单位价值虽不足5万元,但一次性处置超过5万元的),要先向主管部门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主管部门核准同意后,报区财政局审批,并根据区财政局下达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进行处置。申报单位可凭《意见书》及处置资产的实际交易价格调整帐目。

上述规定标准以下的固定资产的处置,由单位从事财务、资产、监察工作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处置方案,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通过,报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进行处置,核准结果要报区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本办法第二十条范围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通用及专用设备等,必须经区财政局核准后,采取公开竞价、招标或拍卖等形式进行处置。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涉及撤销、合并、改制的,其资产要进行全面的清查,登记造册,按资产处置程序报批后,方可办理移交、调拨、封存、拍卖等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随意处置。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按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有关规定,缴入区财政专户或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缴纳“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第二十四条 行政单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所得收益,按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关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用于弥补单位津补贴的发放,或优先安排用于缴入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新增资产配置等。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国有资产收益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后,用于弥补缴入单位事业发展和必要的经费支出等。

第二十六条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专项管理制度。区财政局应设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专户,用于归集各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并按缴入单位建立专帐,实行分户核算。各单位也应建立国有资产收益专账,并按规定及时将国有资产收益缴至财政专户,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坐支和私分。

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和坐支国有资产收益经查证属实的,以及拒不缴纳国有资产收益或“非转经”资产占用费的,由区财政局下达征缴通知书,区政府授权区财政局可直接抵扣其财政性拨款或从其财政专户中划缴。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取得国有资产收益时,应向缴款人开具由湖北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资产收益专用票据。区财政局负责专用票据的领用、保管、发放、使用、核销和监督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各执收单位要建立健全专用票据领用、保管、缴销、审核等制度;禁止转让、出借、代开资产收益专用票据,禁止使用非法票据或者不按照规定开具资产收益专用票据。

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与绩效评价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本单位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的信息(包括资产数量、结构、原值、现值、实物图片)等资料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如实反映单位资产现状,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执行网络与纸质同步申报程序,编报资产报表和资产增减变动说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第三十条 区财政局、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使用高效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财务管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入)管理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建立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区财政局、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三十二条 区财政局、审计局和监察局应当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工作,公开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电子信箱,并依法及时处理举报。

第三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履行其资产管理职责,造成资产流失的;

(二)不如实进行产权登记、填报资产报表、隐瞒真实情况的;

(三)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四)擅自对外投资、对外担保、抵押贷款、出租及出借的;

(五)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六)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形式所获收益未入账及未签订协议的;

(七)其它违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依法处理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区财政局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办理审批事项的;

(二)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其它违反规定应依法处理的行为。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行政执法及司法部门收缴的罚没物资的管理、处置权限和程序按照本办法执行。

区“四大家”机关的国有资产,经区政府批准后,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管理。

区农村中小学的资产管理按照本办法执行。

樊城区社会职能移交的资产参照本办法执行。

区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另行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中,凡涉及由区财政局审核审批的事项,区财政局应自收到符合要求的申办资料后10个工作日内予办理完毕。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区财政局负责解释,并由其会同区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五篇: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1990]2号 【发布日期】1990-05-20 【生效日期】1990-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1990年5月20日黑龙江省国有资产

管理局文字〔1990〕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取得的,或由于资金投入、资产收益、接受馈赠而取得的资产。无主资产归国家所有。

第三条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内和我省设在省外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

第四条 第四条 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本级政府管辖和上级政府委托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事务。对本级政府管辖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的代表权,以及体现代表权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资产处置权。

第五条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及由非经营性向经营性过渡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有关的主管部门归口管理。主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的合理、有效、节约使用,并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管理情况。

第六条 第六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各单位应根据需要建立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或指定机构和人员兼管。

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单位行政负责人负全面领导责任,总会计师或主管业务负责人负具体领导责任。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在业务上受财务会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应认真保护,不准毁坏、弃置,不得非法处置、转让。

第八条 第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害、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权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行政、经济或法律责任。

第二章 国有资产的范围及分类

第九条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第十条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系指单价在二百元以上,耐用期在一年以上,能独立使用的财产和单价不足二百元,但耐用期在一年以上,能独立使用的大批同种类财产。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按性质、用途和品目实行分类管理。固定资产的一级分类如下:

1、房屋及构筑物;

2、土地及植物;

3、仪器仪表;

4、机电设备;

5、电子设备;

6、印制设备;

7、卫生医疗器械;

8、文体设备;

9、标本模型;

10、文物及陈列品

11、图书;

12、工具、量具

13、家具;

14、被服装具;

15、牲畜;

16、办公行政生活设备;

17、交通运输车、船、拖拉机。

各主管部门可根据本系统固定资产的实际拥有情况进行分类,并按其性质、用途和具体品目设备二、三级帐户进行管理与核算。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一般系指周转金、库存物品(商品)、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系指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的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核算与管理。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材料、低值易耗品,系批金属、非金属原材料、燃料、试剂,以及不够固定资产标准又不属于材料范围的用具、玻璃器皿、元件、零配件、实验小动物等。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加强材料、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和财务等项管理工作,严防损坏、变质、丢失和浪费。贵重稀缺物品应集中保管,定期查对。

第三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实行统一领导,分口、分级管理和管用结合的原则。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依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的管理权限,进行综合管理,其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负责制定本系统的管理制度、办法和细则,并督促检查,组织实施;

(三)负责规定权限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的调拨、变卖、报损、报废等审批工作。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行使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职能,其职责是:

(一)负责具体制定实施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办法和细则;

(二)负责国有资产的总帐及明细帐管理;

(三)负责组织国有资产的清理、登记、汇总及日常的检查监督工作;

(四)办理国有资产的调拨、变卖、报损、报废等有关申报手续;

(五)参与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计划管理,参与重大建设项目和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并对建成的项目和购置的设备,实施审核、验收等项工作。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机构(包括房产、仪器设备、车辆及图书管理机构等),对本单位占有的资产进行寿命过程(从购置、使用、维护保养到报废)的系统管理,其职责是:

(一)在统一计划下,负责各种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入库、配置、维修保养,以及进行实物形态明细帐核算和卡片管理;

(二)负责资产的清查盘点,办理国有资产的调拨、变卖、报损、报废有关申报手续,并负责批准后的具体实施;

(三)负责建立健全和执行资产的维护办法。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国有资产的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登记帐卡,清理盘点,维护保养,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能,提高利用率,并向上级报告管理使用情况。

第四章 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国有资产的处置权,系指通过转让、出售等方式发生的产权转移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的增减所必须的审批决定权。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国有资产的处置权,由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权的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使。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调拨、变卖、报损、报废应向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

(一)房屋、土地、车辆以及单台(件)价值在限额以上(省级为一万元,地市级为五千元,县级为一千元)的仪器设备的调拨、变卖、报损、报废,占有单位必须出具书面申请,详细说明情况及原因,经主管部门组织技术论证鉴定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二)凡调拨、变卖、报损、报废单台(件)价值在限额以下的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出具书面申请,详细说明情况及原因,经本单位财务、设备管理机构组织技术论证鉴定后,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抄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局备案。

(三)对闲置不用的资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权进行处置。

(四)国有资产的处置经批准后,方可相应冲减或增加有关帐目。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分别实行有偿转让和无偿调拨办法。

(一)凡属同一所有制性质,同一预算级次,在本系统内部单位之间的资产流动、调拨,实行无偿办法。经批准后,调出、调入双方相应调减或增加帐目。

(二)凡不同时具备本条第(一)项条件的资产流动、调拨、变卖,实行有偿办法。

各单位的国有资产变价收入和经批准报废的资产残值收入,归国家所有。由单位专户存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国家规定统一管理,未经批准不得动用。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国有资产的处置必须进行评估。评估工作和评估结果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和确认。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用于经营方面的国有资产和有收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应提取国有资产占用费,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的单位应提取折旧费,提取的占用费或折旧费以及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留用的各种专项基金(不包括按国家规定用于职工个人福利和奖励等消费性基金),均属国有资产,必须用于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撤销、合并或改变性质,对现有资产要进行全面清查、评估、登记造册,并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移交、调拨或存封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处置。

第五章 国有资产管理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应健全帐、卡,加强财务核算与实物管理。对固定资产实行三级管理。

(一)财务机构在固定资产总帐科目下,按财产一级分类设置帐户进行金额核算。

(二)财产管理机构按财产类别、品名、规格、型号设明细分类帐,对资产的存量、增减变化进行数量及金额核算。

(三)使用单位及个人建立固定资产领用卡,进行数量管理。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对已完工的基建工程和购入、调入或加工自制的设备,经验收合格后,财务和财产管理机构凭批准的决算、发票和入库验收单,登记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分类帐。对国内外捐赠的资产,应按分配单位确定的价格或由授受单位按国内统一价格合理作价,也可按评估后确认的价格作价。

对加工自制的仪器、设备,可比照国内外相同(相似)类型的产品价格作价或按其实际加工自制成本作价入帐。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国有资产的清查盘点核对工作,由主管部门或单位财务机构统一组织,会同财产管理机构和使用单位共同定期进行。年终要进行全面清查核对,并据以编报国有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报告表(格式另定)。清理发现余缺应及时记录,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办理报批手续。经批准后调整帐卡,保证帐帐、帐卡、帐物三相符。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设备,按台(件)建立技术档案,详细记载从设备购入、安装之日起有关使用、维修、故障、事故、移位变动及台时记录等运转日志。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各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省直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制定实施细则,并报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备案。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0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附件:《固定资产分类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2]11号 【发布日期】1992-02-28 【生效日期】1992-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

    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省政府令第214号) 省政府令第214号 2008年10月3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全省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障机关运转,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

    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

    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公司法》,规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组建股......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文件 国管资〔2011〕280号 关于印发《中央行政事业单位 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为贯彻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

    云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10

    云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云财资【2010】11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